標籤:

中醫治癒奇病集成【37】

紅斑性肢腫

[病案]張某,女,成人。兩手臂疼痛已四五年,每年11月~12月發作,近一年來加劇,曾先後住院四次,按「風濕」、「末梢神經炎」等治療無效,以後診斷為紅斑性肢痛病,轉中醫治療。症見兩上肢從指到肘關節可見邊緣清楚的紅色斑痕,紅灼劇痛難忍,患者自覺疼如火燒火燎,常放入冷水中得以緩解,常放聲大哭,難以安寐。肢痛白天不發,每於夜間2~5時發作,但覺兩上肢麻木,左輕右重,左手關節第1、第2節痛覺喪失。患者閉經已半年,神疲體胖,舌質偏紅,苔白稍厚,脈沉細數澀。

[治則]化瘀通絡,清熱行氣。

[方葯]桃仁9克,赤芍10克,當歸9克,甘草3克,五靈脂9克,地龍9克,香附9克,秦艽12克,黃芪12克,僵蠶10克,桑枝12克,川芎6克,忍冬藤15克。服15劑後癥狀逐日減輕,灼痛全消,左手已愈,右手每晚發1小時許,尚有麻木。上方去桑枝、秦艽,加桂枝3克,黃芪改為18克。又服4劑月經行,量多夾黑血塊,雙臂癥狀完全消失並可提物。為鞏固療效用聖愈湯與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以理善後。(見《新中醫》1981年第10期)

[評析]紅斑性肢痛是一種少見病,病因至今不明,治療亦無良策。今患者脈細澀並伴閉經,為血瘀經脈,血瘀則衛氣不通,脈絡壅塞不通則痛。又瘀久化熱,故紅灼痛劇,狀如火燎。患者每年11~12月發病,此時為寒冷季節,肌膚經脈為寒所束,又每夜2~5時發作,乃子至寅時,陰極陽微,陰寒收斂,脈絡拘急,緊故劇痛發作,隨時辰之傳遞「陰消陽長」,經脈得通,故到寅時緩解。因患者為血瘀經脈,瘀久化熱,故投以名醫王清任之身痛逐瘀湯化裁,故服14劑即收顯效,再稍事加減而收全功。(李祥雲)

肌筋膜炎

[病案]夏某,男,21歲。1978年3月20日初診。二年前開始雙手手指逐漸不能伸直,大拇指麻木,前臂屈而發硬而腫,發展至清晨手部知覺減退,不能參加勞動。經某醫院作病理切片,肌電圖、血沉、抗「O」、24小時尿肌酸、肌酐等檢查,診斷為肌筋膜炎。曾服氯喹、消炎痛、地巴唑等葯無效而求中醫治療。刻下兩手近腕部各有4.5ⅹ4.5厘米左右實質性硬腫,高出皮膚,膚色、膚溫、感覺均正常,右前臂近肘部內側亦有索條狀腫硬,右掌握力差,苔薄黃膩,脈細數。

[治則]和營活血,祛寒化濕。

[方葯]當歸9克,赤芍9克,丹參9克,雞血藤15克,虎杖15克,桂枝6克,蛇莓9克,地龍9克,桑椹子9克,忍冬藤9克,生甘草6克。局部用紅靈酒搽擦。服藥五周後,左手背腫脹開始消退,第六周起有腰酸,舌質胖,邊有齒痕,此為肝腎不足之象。上方加用党參12克,炙黃芪12克,白朮9克,菟絲子12克,蓯蓉9克,茶樹根9克,落得打15克,王不留行9克。續服九周,左手背腫硬基本消盡,右手背腫硬亦消除十之七八,腕關節活動亦趨正常。原方出入續服十五周後,兩手腫硬完全消失,活動亦佳。最後予健脾益腎活血之党參片、蓯蓉片、當歸片,每次各5片,每日2次,連服二個月以鞏固療效。於1980年3月隨訪,兩手背及右腕,肘部腫硬全部消盡,僅活動過多兩腕關節少有乏力感。(見《上海中醫藥雜誌》1982年第7期)

[評析]本病與中醫之皮痹、肌痹相類似,患者系農場職工,不免觸冒風雨,寒濕外侵所致氣血流行失常,經絡痹塞不通而成,當以當歸、赤芍、丹參、雞血藤等和營活血,輔以桂枝、虎杖、蛇莓祛寒化濕,佐以地龍之走竄通絡,桑枝、忍冬藤引導諸葯直達病所。最後以健脾益腎之品而收全功。(黃宣能)

脂膜炎

[病案]潘某,男,57歲。於1970年2月20日初診。1969年11月初,發覺兩大腿內側及小腿前側出現較硬的疙瘩,大小不一,日漸增大,漸發展到大腿外側及小腿後側,串連成片,但痛楚不大。因既往有慢性風濕病史,自以為是風濕病發作,到某醫院診治,印象為:①脂肪瘤?②脂膜炎?③慢性風濕性頸椎關節及肩關節炎?診斷未定,治療不效,乃請中醫治療。既往無服溴、碘類藥物史。檢查:兩下肢股內外及脛前均有硬包塊,隆起不紅腫(股內側較多),大者直徑約3厘米,小者約1厘米,大的包塊有輕度壓痛。各關節外觀均無異常,僅頸部及肩關節活動受限。舌苔薄而白膩,脈象沉弦。中醫診斷為痰核兼痹症。

[治則]祛風濕,滌痰,活血化瘀。

[處方]何首烏15克,雞血藤15克,菟絲子12克,桃仁6克,乳香6克,桑寄生21克,千年健9克,秦艽9克。服藥二周頸及肩關節的活動受限情況有所改進,改用下方:常山3克,草果9克,檳榔9克,甘草6克,陳皮6克,青皮6克,烏梅18克。並進行病理檢查,報告:「鏡下觀察,切刀片部分為脂肪組織,脂肪細胞中間有較多的成纖維細胞,附近有多量的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還見到較多的不典型的泡沫細胞。結合臨床所見,診斷為脂膜炎第Ⅱ至Ⅲ期。上藥服7劑,股內、外,脛前、後的包塊大部消退,改方:何首烏15克,雞血藤15克,桃仁6克,乳香6克,菟絲子12克,紅花9克。再服10劑,包塊及結節全部消退,囑繼服上藥以鞏固療效。隨訪至1978年5月,從未反覆,亦無發熱。(見《中醫雜誌》1979年第7期)

[評析]回歸發熱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為反覆發作皮下脂肪層的炎症包塊性或結節性的疾病,臨床少見。本病原因不明,可能是變態反應性疾病,中醫認為是風痰而得,氣滯血瘀,痰凝成塊結於皮下而致病。本病治療困難,經上述中藥治療,祛風養血,滌痰化瘀,取得顯效。(馬蔭篤李祥雲)

壞疽性膿皮病(浸淫瘡)

[病案]孫某,男,6歲。1962年12月就診。起病於1962年10月下旬,右大腿外側起一豆大白皰,微癢,搔潰後滲出黃水及少許膿汁,瘡面日見擴大,癢痛不堪。經瀋陽某醫院病理切片檢查為:「表皮增生,上皮素延長,有的伸到真皮深處。真皮充血水腫,其中有大量嗜中性細胞及大單核細胞浸潤,並有較多血管。」診斷為壞疽性膿皮病。該院曾用多種抗生素、磺胺、抗氣性壞疽血清、維生素、輸血及外敷紅霉素軟膏等治療,均屬無效,皮膚膿瘡日見擴散,相繼於肘窩、耳垂等處,陸續出現。診見神憊形瘦,身有酸臭味,體溫37.2℃,左脈細數無力,右脈因局部有瘡瘍未予診查,舌紅,苔薄白。全身瘡面多處,計右前臂屈側下1/3部位有3×2厘米瘡瘍一處,兩肘窩各有3×3厘米一處,左頸一處為2×4厘米;右下腹一處為3×5厘米,右大腿上1/3呈環形損害為8×16厘米,左小腿外踝上一處為2×4厘米。各瘡面深度約0.3~0.7厘米。瘡緣色青紫,呈彈性硬狀,高出皮表,周界清晰,創面中央結痂,色污褐,剝痂後見鮮紅瘡面,觸之出血,瘡面潰爛積膿,瘡緣四周,積膿較中心略深。膿汁培養為變形桿菌及綠膿桿菌。胸部X線透視正常。

[治則]清熱解毒,祛腐生肌。

[方葯]內服牛黃解毒散、麝香解毒丸,外敷油調膏(處方均為秘方,詳見附方)。共治療一月余,於1963年2月12日複查,瘡瘍痊癒。附方:(1)外敷油調膏:黃柏300克,煅石膏240克。上藥共研極細末,用香油調成膏狀備用。用時將藥膏敷於瘡面,外用油紙包紮,每日換藥3次。(2)內服方:①牛黃解毒散:牛黃4.5克,雄黃105克,枯礬75克,冰片30克,乳香150克,沒藥150克。研細末,每次0.6克,早晚各服1次,白開水送下。②麝香解毒丸:即牛黃解毒散去牛黃,加麝香2.6克。每丸0.09克,蜜丸1.5克重。早晚各服1丸(1.5克),用白開水送下。(見《中醫雜誌》1964年第1期)

[評析]壞疽性膿皮病是一種較罕見的嚴重疾患,屬中醫浸淫瘡範圍,由風濕化熱成毒所致,故治用清熱解毒、祛腐生肌之法而愈。(馬蔭篤)

多發性細菌性肝膿腫

[病案]胡某,男,61歲。1981年4月9日入院,患者開始因發熱,右上腹疼痛,壓痛明顯,血白分增加,所以一度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膽囊炎「。先後用氯黴素、氫化考的松、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四環素、強的松等,後鑒於右上腹疼痛和壓痛改善,又無黃疸,而血白分反而上升至21.4×109~27.9×10/L(21400~27900/立方毫米),中性90~92%,肝上界抬高,肝區叩擊痛,右胸腔積液,B型超聲波:肝右葉頂部及尾部均分別有75×95毫米、58×45毫米的實質性暗區,其光點強弱不均勻。診斷為多發性細菌性肝膿腫。先給服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芩、大青葉、野菊花、大黃、柴胡等湯劑。治療五天後,體溫正常。右上腹疼痛稍輕減,除繼服上述中藥外,並遞減及停用強的松及有關抗生素後,雖體溫正常,血白細胞下降至正常,胸腔積液消失,但經B型及A型超聲波檢查,肝膿腫依然存在。於1981年5月18日起專以中藥治療。患者動輒氣短,手足心熱,納差,口乾引飲,乏力,舌光紅,脈細弦。

[治則]益氣育陰,清熱解毒。

[方葯]太子參10克,生地10克,北沙參10克,柴胡10克,連翹10克,銀花10克,川楝子10克,赤芍10克,龍膽草10克,炙雞內金10克,川石斛12克,黃芩15克,敗醬草30克,冬瓜子30克,生甘草3克。葯後手足心熱,納差,口乾漸好轉,舌苔轉薄白、質紅,示氣陰兩虛改善,但肝膿腫未見明顯縮小。仍以益氣育陰、托毒外出;生黃芪12克,生地15克,敗醬草15克,北沙參10克,桃仁10克,連翹10克,野菊花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克,生米仁30克,冬瓜子30克,甘草3克。上方出入調治二十天,B型超聲波檢查:肝膿腫已見縮小,自覺癥狀明顯改善,唯多食後胃脹,苔薄白膩,脈細弦。乃轉為益氣健脾,排膿消痛,化瘀軟堅:參黨10克,茯苓10克,黃芪10克,桃仁10克,路路通10克,炮山甲10克,炒白朮30克,冬瓜子30克,生米仁30克,蘆根30克,敗醬草30克,生牡蠣30克,炙鱉甲12克,甘草3克。繼上方出入,至1981年10月3日B型超聲波檢查,肝膿腫全部消失,前後共治療半年而告痊癒。(見《上海中醫藥雜誌》1982年第9期)

[評析]本病屬中醫的「肝癰」。開始時雖按西醫辨病而用抗生素及中醫清熱解毒劑,其體溫、腹痛等癥狀有所改善,但肝膿腫未得縮小,後按中醫辨證施治後,採用扶正祛邪,托毒外出,兼以化瘀軟堅之法而收功。(黃宣能)

俠癭

[病案]羅某,男,51歲。1977年8月29日初診。患者在半年前感覺頸部不適,並發現左頜下角有一腫塊,日漸增大,伴有頭痛、舌痛、說話不流利、項強、鼻塞耳鳴,日後病情加重,形體消瘦,面色枯黃,眼下陷,曾去若干處醫院中西藥醫治半年無效,懷疑是鼻咽癌,雖活檢但未證實癌變。檢查腫塊如鴿蛋大小(3×3×1.5厘米),質硬、觸痛,舌苔干黃略帶黑、質紅微紫,脈細弦滑數。

[治則]養陰散結,解郁除痰。

[方葯]生牡蠣30克(先煎),玄參15克,生地15克,羊草結9克,白芍15克,瓜蔞仁15克,尖擯18克,連翹9克,天花粉15克,金釵斛18克,海浮石30克,甘草6克。服7劑後舌及腫塊疼痛減輕,精神好轉,胃納及睡眠好轉。上藥共服14劑後,腫塊已縮小1/4,舌底左側之乳頭狀紅點縮小,自覺癥狀及精神均好轉。上方去麥冬、連翹、海浮石,加素馨針9克,旱蓮草15克,丹皮12克,銀花15克,皂角刺12克,服9劑腫塊已減半,舌已無痛,舌底乳頭狀紅點消失。以後在此基礎上略有加減,進服7劑葯後腫塊消失,再進服15劑葯,一切如常。(見《新中醫》1978年第1期)

[評析]」俠癭」一語似屬「瘰癘」。《金匱·血虛勞病脈證篇》云:「俠癭者,皆為勞之。「俠癭」為由勞生熱,熱積成毒,聚毒而結成腫塊。本患者所表現癥狀與癌頗相似,舌底乳頭紅點為火灼水虧之徵。本病治療採用清熱化痰,養陰解郁之品,取得較好的療效。(李祥雲)

馬刀挾癭

[病案]蒲某,女,21歲。1979年5月患上肢麻木疼痛,項前左側有斜形包塊一個,當即在本地醫院經中西醫治療,效果不顯。於同年7月20日到縣醫院外科診治,經X線拍片檢查:「左鎖骨中線軟組織腫脹,骨質明顯破壞,有一透光區,骨膜、骨質不光滑。」建議活檢,患者不願,要求會診。檢查項前左側有斜形包塊一個,堅硬如石,形如長蛤蜊。患部皮色微紅,肩臂麻木疼痛,診斷為」馬刀挾癭」。

[治則]軟堅散結,清熱化痰。

[方葯]牡蠣30克,玄參30克,川貝10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柴胡10克,夏枯草24克,首烏30克,土茯苓16克,紅藤24克。服3劑葯後包塊縮小約1/6,但全身風丹滿布、奇癢難忍,痰熱邪毒有外透之象。原方加銀花12克,菊花12克,再服3劑,風丹消退,包塊已消1/3,守方續進20劑,包塊全消,諸證隨之而解。追訪一年未見複發。1981年3月30日去縣醫院複查,X線試片顯示:左肩關節、左鎖骨未見骨質病變。(見《四川中醫》1983年第1期)

[評析]「馬刀挾癭」這一病症,《靈樞》經脈篇,癰疽篇將其列為少陽之病,徐洄溪雲:「自古奇疾,多屬於痰。」痰生於脾,少陽為樞,主升降出入,痰隨氣升,流於項側,郁而化熱,肢固不散,病由此成。消瘰丸出自《醫學心悟》,為治療項、腋、鼠蹊等處腫核堅硬,或單個發生,或累累成串,久久不消而設。方中玄參苦寒微咸,既能滋陰降火,又能軟堅散結,貝母消熱化痰散結,牡蠣化痰軟堅,加昆布、海藻強化軟堅散結之力;柴胡、夏枯草清肝膽之鬱熱,消腫解毒,首烏甘苦溫澀,補肝益腎,生用有托里散結之功,土茯苓性味甘平,利濕解毒。以後加銀花、菊花加強解毒清熱之力,並助柴胡導邪外出。諸葯合用,有軟堅散結,清熱化痰之功,故對此頑疾收效速宏。(馬蔭篤)

石癭(甲狀腺瘤)

[病案]許某,女,23歲。1973年7月5月初診。患者頸部長包塊已八個月,近二個月長勢快,檢查在喉結左側有如雞蛋大橢圓形之堅硬包塊,無壓痛,皮色如常,表面光滑,推之不移動。平素性情急躁,形體不豐,舌淡、苔白膩,脈弦。患者經西醫診斷為甲狀腺瘤,因懼怕手術而服中藥。

[治則]化痰軟堅,理氣活血。

[方葯]1.內服方:夏枯草9克,海藻9克,昆布9克,黃葯子15克,海浮石9克,法半夏9克,陳皮4.5克,浙貝9克,當歸9克,山慈姑4.5克,制香附9克。2.火針法:取26號1寸毫針,在酒精燈上燒紅針尖,對準患處皮膚迅速刺入,避開血管,深達腫塊中部,每次針10~15下,刺畢塗以2%紅汞液,隔日一次。上方服6劑,火針3次後,腫塊見縮小,服30劑,火針15次後,腫塊完全消失。為鞏固療效,將上方葯料加五倍量研末制蜜丸,每日2次,每次9克。以後隨訪一直未複發。(見《新中醫》1980年第2期)

[評析]石癭可因氣滯、血瘀、痰濕三者痼結而成,故採用軟堅散結、清痰化濕,理氣活血之品,方中黃葯子、海藻、昆布、海浮石、山慈菇化痰解毒、散堅消結,浙貝、夏枯草清熱化痰散結,陳皮、半夏化濕祛痰,香附理氣解郁,當歸活血,輔以火針加強散堅化結的功能,內外合治,腫塊消散而痊癒。(李祥雲)

肉癭

[病案]孔某,男,42歲。1981年7月1日就診,上月突然發現頸前喉結右側有如鴿蛋大小之腫塊,轉動欠佳,無明顯痛苦,胸悶脅脹,心煩急躁,易生悶氣,舌質紅,苔微黃膩,脈弦滑。檢查右頸側觸及3×2厘米之腫塊,表面無結節,質微硬,無壓痛,腫塊隨吞咽而上下移動。同位素131碘檢查正常,掃描報告為「冷結節,」診斷為甲狀腺瘤,勸其手術,患者懼怕開刀,要求中醫治療。

[治則]疏肝解郁,化痰軟堅。

[方葯]醋炒柴胡10克,赤芍12克,當歸10克,薄荷6克(後下),茯苓12克,丹皮12克,山梔12克,竹茹6克,石決明30克,炒棗仁20克,甘草3克,生薑3片。服6劑精神較舒,繼用柴胡10克,赤芍10克,茯苓12克,夏枯草12克,香附12克,鬱金12克,海藻12克,海帶12克,清半夏12克,石決明30克,牡蠣30克,貝母12克。服12劑腫塊縮小,繼用原方加石菖蒲12克,再進服一月,以後用逍遙丸調理之,腫塊完全消失。四年後隨訪,腫塊未見複發。(見《山東中醫雜誌》1986年第4期)

[評析]肉瘤西醫稱為甲狀腺瘤,是常見病,多以手術治療為主,單純用中藥治療則收效較慢。本病的形成多因肝鬱脾虛,氣滯痰凝所致,故治療亦應清熱疏肝解郁,化痰軟堅散結為主,初始用丹梔逍遙散加減,繼則用海藻玉壺湯治之,最後以逍遙丸調理之,因辨證用藥得當,則病情速愈。(李祥雲)

癭瘤(甲狀腺機能亢進)

[病案]陸某,女,28歲。1980年7月19日初診。兩年來心悸,汗出,心情煩躁,甲狀腺腫大,漸兩手抖顫,眼突。合肥某醫院撿查:基礎代謝率+67%,放射碘131Ⅰ吸收試驗71.8%(24小時),休息時心率126次/分,心電圖提示:「房顫」。服西藥他巴唑等後,白細胞下降,伴噁心嘔吐,腹瀉,遂改用中藥治療。現精神恍惚,浮腫,氣喘,徹夜難寐,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數,診斷:甲狀腺機能亢進。

[治則]清熱化痰,行氣散結。

[方葯]白頭翁45克,丹參30克,黃葯脂30克,夜交藤30克,生牡蠣30克(先煎),澤瀉18克,琥珀6克(沖服),木通6克,柴胡9克,枳實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3劑後,畏熱、汗出、氣喘、浮腫大減,精神轉佳。前方再進5劑,諸症續減,唯心悸尚存。原方去木通、澤瀉,加棗仁、柏子仁、川斷。服藥20餘劑後,患者自動停葯,亦未再服他葯治療。至1980年10月複查:偶感心慌,甲狀腺亦明顯縮小,基礎代謝率+18%,放射碘131I吸收率48.3%(24小時),休息時心率86次/分,心電圖提示:「左室勞損」無「房顫」。(見《上海中醫雜誌》1982年第1期)

[評析]本病屬祖國醫學中「中消」、「癭瘤」,尤與「氣癭」「肉癭」更為相似。本症之報乃因氣、痰、瘀互結,郁久化熱,耗傷津血,下汲腎水,虛火上炎為患。故用疏肝緩急之四遞散為主,佐以化痰軟堅,晾血降火之黃葯脂,配白頭翁清熱解毒、入血涼血(據報道該葯主治淋巴結結核,癔病性震顫、抖動、抽搐等病,並有類似強心甙樣成分);加丹參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除煩安神。醫者應用該法治療本病20餘例,一般3~6劑見效,20~30劑後癥狀基本控制。(黃宣能)

乳衄(乳導管乳頭樣瘤)

[病案]朱某,女,50歲。1968年9月4日初診。半月前右乳頭突然流血水,縣醫院診斷為「乳頭狀瘤」,建議手術,患者顧慮,求助於中醫。平時性急多怒,左乳房及右少腹脹痛,口乾苦,脈細弦。

[治則]清肝瀉火,行氣扶脾。

[方葯]炒丹皮6克,黑山梔9克,當歸9克,白芍6克,柴胡3克,甘草1.5克,川貝6克,橘葉9克,青皮4.5克,陳皮4.5克,金鈴子9克,制香附9克,白朮6克。服3劑乳衄漸少,再服3劑乳衄已止,左乳房及右少腹脹痛亦除,但右乳房尚能擠出黃水。原方又服3劑,右乳房黃水亦消失,其他癥狀亦愈。以後配用歸脾丸善後。(見《新中醫》1977年第4期)

[評析]乳衄即現代醫學所指的「乳導管乳頭狀瘤」,臨床上少見,因有惡變可能(約6~8%),故多主張早期手術。顧世澄在《瘍醫大全·乳衄門主論》曰:「乳衄乃憂思過度,肝脾受傷,肝不藏血,脾不統血,肝火亢盛,血失統藏,所以成衄也。」因患者平素性情多急躁,郁怒傷肝,乳頭屬肝,肝為剛臟,性喜條達,一有拂郁,則肝氣不舒,郁而生火,火擾於中,肝臟受傷,藏血無權,血熱妄行,旁走橫溢,遂成「乳衄」。所以用丹梔逍遙散加減,重在清肝泄火,以後再用補心脾之歸脾丸調理,故而患者痊癒。(李祥雲)

漿細胞性乳腺炎

[病案]張某,女,24歲,未婚。1980年2月12日初診。患者於1979年12月29日乳暈部突然出現腫塊,輕度疼痛,腫塊日益增大,向乳房部伸展。後因局部紅腫,去某醫院診治,疑為炎性乳癌,作鉬鈀x線乳腺攝片,顯示乳腺區緻密陰影約6×4厘米,密度不勻,邊界模糊,外形不規則,未見鈣化灶,提示為漿細胞性乳腺炎。予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注射一個月,未見好轉,腫塊稍見增大,建議作單側乳房切除。患者不願,而求中醫診治。檢查:左側乳暈10點處延及乳房內上象限有7×5厘米大小一腫塊,質地硬韌,表面有結節,皮膚焮紅,水腫,微熱,輕度壓痛,固定不移,乳頭呈線狀部分凹陷畸形(據訴乳頭自幼即凹陷,平時常有臭味粉渣樣物泌出),左腋下捫及2×2.5厘米腫大淋巴結,壓痛、活動,診斷漿細胞性乳腺炎。

[治則]疏肝清熱,活血軟堅。

[方葯]柴胡9克,赤芍9克,青皮9克,銀花9克,當歸12克,丹參12克,生山楂15克,蛇舌草30克,蒲公英30克,半枝蓮30克。外敷金黃膏,隔日一次。服藥三周後,局部紅腫消失,腫塊及腋下之腫大淋巴結縮小。原方加虎杖30克,又服三周後,腫塊及膿下之腫大淋巴結全部消失。(見《上海中醫藥雜誌》1983年第2期)

[評析]本病以往認為臨床較為罕見,術前對本病能作出正確診斷的不多。根據其臨床表現,往往被誤認為乳腺癌。在術後病理切片時所證實。其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的西藥,唯一辦法就是單純乳房切除或區段切除。本病在中醫學中尚無有類似的病症記載。其病因病機主要根據乳頭屬肝經、乳房屬足陽明胃經所布,氣血瘀滯鬱結,郁久化熱,亦可釀成膿腫。故治療以清熱疏肝,活血軟堅之劑,外敷金黃膏清熱散結而病癒。(黃宣能)

乳頭皸裂

[病案]田某,女,37歲。產後二月乳頭髮生皸裂,每當小兒吸乳時疼痛難忍,甚則出血,曾去醫院醫治數次無效。

[治則]清熱燥濕。斂瘡生肌。

[方葯]爐甘石9克,花蕊石9克,寒水石9克,研成極細末加冰片少許和勻,用菜油調和,敷乳頭,一日3次,二日即治癒。(見《新中醫》1974年第6期)

[評析]爐甘石甘平,有生肌斂瘡、燥濕解毒之功,對瘡潰久不收口者療效較好,花蕊石酸澀,有化瘀止血之功,善療金瘡血流,寒水石味咸,功能清熱泄火。諸葯同用可清熱燥濕,斂瘡生肌,治乳頭皸裂,效果較好。(李祥雲)

乳頭風

[病案]龔某,女,30歲。生一小孩後,即覺乳頭奇癢,以手搔之,則破流黃水:繼則乳頭破碎,焮紅疼痛,日夜無減,以致嬰兒不能吮乳。前服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散等20餘劑,反日覺加劇。轉某醫院後,用抗生素治療兩周,仍未好轉。自訴盜汗、口渴思飲,但漱而不咽。脈細數。

[治則]滋陰清熱,固表止汗。

[方葯]當歸9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黃連4.5克,黃芩9克,黃柏9克,黃芪15克。1劑後,疼痛大減,原方連服10劑;另外用三石散(爐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等分研末),茶油調塗,日趨痊癒。隨訪一年,未見複發。(見《湖南醫藥雜誌》1975年第1期)

[評析]乳頭乳房屬肝、胃兩經,若濕熱蘊結,則有腫脹、結核、破碎、瘡毒等癥狀。前用龍膽瀉肝湯等,於理不錯,但未注意到新產盜汗、脈細等陰虛而熱的一面,一味疏瀉,故不效。當歸六黃湯具有清虛熱,瀉實火的功效,當歸、生地、熟地滋陰清熱,三黃(黃連、黃芩、黃柏)瀉火解毒,黃芪托瘡固表,三石散為經驗方,收澀生肌,治各種皮膚病。內外合治,迅速治癒。(呂志連)

乳房增大

[病案]金某,女,27歲,已婚。經行量多色紫紅,時有血塊,周期正常。每於經行前兩乳脹痛,心煩易怒,經凈後恢復正常。平時胸悶不舒,腰尻酸楚。近兩月來,左側乳房較右側增大一倍,持續脹痛,觸及則鑽心樣痛劇,左手上舉牽拉痛,心煩急躁,夜不安寐,帶下增多,性慾明顯減退,苔薄,脈細。檢查:左側乳房17×15厘米大小,質硬,觸痛,無紅腫硬塊。婦科檢查無異常發現。

[治則]先以疏肝理氣,補益肝腎,佐以消腫止痛。

[方葯]白芍30克,川楝子9克,橘葉9克,橘核9克,荔枝核9克,山梔9克,全瓜蔞9克(切),鹿角粉9克(充服),肉蓯蓉9克,蒲公英15克,大生地12克,柴胡4.5克。治療一個月,乳房腫大依然,但脹痛大減,僅觸痛,心煩、帶多未除。繼以化痰散結,疏肝通絡,佐以消腫;白朮30克,半枝蓮15克,柴胡4.5克,大生地12克,白芍12克,留行子12克,穿山甲12克,地龍12克,石菖蒲9克,龍膽草9克,天南星9克,路路通9克。又治一個月後,乳房恢復正常大小。隨訪半年未見複發,余症亦恢復正常。(見《上海中醫藥雜誌》1983年第4期)

[評析]乳房位於胸脅,為肝經所布,治療應以疏肝解郁,理氣散結為先,故用柴胡、山梔、川楝子、橘葉、橘核、荔枝核等。肝為腎之子,補腎亦可養肝,使肝木得以平息,故用蓯蓉、鹿角粉等。肝鬱久化熱,應加清熱解毒,疏通經絡之品,故用蒲公英、半枝蓮、穿山甲、路路通等。肝旺克土,故用健脾祛痰散結之屬,如白朮、白芍、石菖蒲等。郁久氣血阻滯,故用行氣活血,化瘀通絡,消腫軟堅之葯以治之,如天南星、地龍、留行子等。諸葯配伍得當,共奏理氣疏肝,消腫止痛之功,病癒而不複發。(黃宣能)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理解中醫治病「去根」?
洋蔥降血脂、肝臟脂肪,日名醫力推這洋蔥食譜還防骨松
中醫常用最強穴位
哪兒不舒服刮一刮——從眼保健操說開去
中醫經典導讀:《醫林改錯》(個人觀點)

TAG:中醫 | 治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