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高調寫實
李建惠,男,1959年11月生,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1997年榮獲中國文聯「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稱號。
從事攝影專業二十多年,曾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解放軍畫報社、中國攝影報工作,
現供職於中國攝影家協會信息中心創作培訓部,副編審。
清新淡雅、簡單明快是高調雪景照片的風格。連續6個寒冬,攝影家李建惠都在北國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裡找尋動人的風景。本期的名家講壇,我們專門邀請他來談談寒冬雪景拍攝的技巧和經驗,同時,我們也能欣賞到他帶來的高調雪景作品。相信看過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能從中得到不少啟發,從而運用到實際拍攝當中。
儘管雪在人們的眼裡是潔白無暇的,但是高調的雪景照片往往很難拍,我所指的「難」有兩點: 一是要有拍攝環境,只有在我國的東北才能有零下20-30度這樣的低溫和持續幾個月都不融化的冰雪天氣,而且從外地去東北拍攝的影友要碰上好的天氣和機遇很難; 二是自己對雪景的把握,先不談取景構圖,光是曝光控制也挺難的,因為高調的風光照片不容許有曝光上的失誤,面對反差較低的雪景,要拍出層次分明,一下就能把觀者的眼球吸引過來的畫面,與準確的曝光息息相關。
我很強調拍攝前的預想與拍攝之後得到的結果一致,這一點在拍攝高調的雪景照片時十分重要,最關鍵的就是準確的曝光。很多攝影書上把曝光列為技術問題,實際上我的看法是曝光跟構圖、用光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創作元素,特別是對於反轉片的拍攝。要想拍出高調的照片,一般而言,曝光都要在測光表的讀數上補償+1EV或+2EV,這與一般拍攝反轉片「寧欠勿過」的原則恰恰相反。因為測光表只是按照18%的灰度進行測光,如果按照測光表的讀數曝光,潔白的雪景就會拍成灰色的雪景了,要是在測光讀數的基礎上再減一些曝光,那就與拍攝的預期效果大相徑庭。因為很多情況下按照測光值曝光不一定是合適的。曝光欠半檔,可能色彩會濃郁,但是要以犧牲層次為代價。只有準確的曝光,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膠捲的感光寬容度和感色寬容度。但是所謂過與欠,一定是要根據自己的特殊需要來決定。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色溫。在很多情況下特別是有積雪的場景,由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山石和天空的反光都會引起景物的色溫變化,但是因為人眼有適應性,對這些變化並不敏感,然而反映在膠片上往往會出現較大的偏差,當然,也恰恰可以利用色溫的變化來營造照片上的氣氛,這需要多次拍攝才能積累出實際經驗。
冬季拍攝需要注意防寒
在零下30度的地區拍攝,防寒對人對相機來說都非常重要。要帶手套操作攝影器材,避免皮膚直接接觸,特別是三腳架和相機鏡頭的金屬外殼,身上可以帶一些橡皮筋綁上拍攝完的120膠捲,最好不要用舌頭去舔120膠捲的膠紙。另外,溫度很低的時候膠捲也會變得非常的脆,上卷時要注意動作輕柔,我見過一些朋友看到好的景色之後一時激動,猛的上弦,一下就把膠捲拉斷在相機里。很多時候,手和臉被凍傷是沒有什麼知覺的,我也見過一些南方來拍攝冬景的影友不太注意,等回到住處才知道被凍傷了,所以,一旦感到手和臉有疼痛感就立即用雪搓,不要用熱水泡,一泡就會脫皮。
很多影友都使用電子相機,在嚴寒地區,要注意電池的保溫,很多電子相機罷工一般都是因為電池太冷電力不足造成的,所以應該準備備用電池以便及時更換,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帶一台備用的全機械相機拍攝,即使是這樣,我也出現過機械相機被凍住只剩下一檔快門的趣事: 那一次我在東北拍攝,當時的氣溫大約是零下37度,因為用的哈蘇相機是全機械的,我認為不會出什麼問題,當我使用1/250秒拍攝時,聽到的快門聲音感覺不對勁,原來鏡頭上的鏡間快門被凍得只剩下一檔1/ 30秒快門了,同去的其他影友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我立即換上了另一隻鏡頭拍攝,從此我得到一個小小的經驗——拍攝時要注意聽相機的快門是否工作正常,這樣才能避免出現曝光失誤。
在雪地里支撐三腳架,稍不注意就會把腳架支在並不嚴實的雪上,甚至三腳架的某隻腳管可能是懸空的,所以,支撐三腳架一定要先壓實了,盡量把腳架插到底,確認穩定之後再把相機放上去拍攝,這樣既可以避免震動也可以防止相機意外地跌落到雪地上。
拍攝完畢之後,攝影器材要裝在攝影包里再拿回房間,攝影包的開口如果不是拉練式的,最好準備一個大塑料袋完全罩上封好再帶回房間,不注意這一點,相機進屋之後內外都會凝結大量的水汽,鏡頭和機身都有報廢的可能。
拍攝高調雪景應該如何曝光圖一
這幅照片是在松花江邊拍攝的,當時我有這樣一種感覺——「洋氣」,很有西洋畫派的意境。雖然說攝影與繪畫不同,需要現實的景物,不能憑空添加,但是大自然也是千變萬化的,攝影人可以借鑒繪畫上的很多手法對風光進行具體把握: 天氣是霧蒙蒙的,沒有強烈的陽光,加上雪,潔白一片,但是樹榦是黑的,形狀很突出,整齊乾淨,簡單抽象,給人一種很藝術的感覺。將複雜的自然景觀處理得單純簡單,這是提高對風景把握能力的最好鍛煉。
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50mm鏡頭,f32,1/15秒,富士RVP膠捲
圖二
霧凇的色彩是隨著色溫的變化而變化的。我見過很多拍攝霧凇的照片,基本上都是湛藍的天空,雪白的霧凇,再加上一個穿紅色衣服的人,紅、白、藍三種顏色顯得特別的跳,但是這樣的照片我看到太多了,我認為霧凇應該有其他的顏色,白的、品的、綠的都有可能出現,各種瞬間都應該能抓住。在暖調和冷調之間,就有可能會出現這樣似綠非綠的調子。實際上,人眼不容易觀察出來這些細微的色溫變化,但是膠片上卻能體現出淡綠的調子,我所說的預想也就是這個意思。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350mm鏡頭加2倍增距鏡,f11,1/30秒,富士 RVP膠捲
圖三
拍攝陰天的雪景,選擇色調稍重的前景可以增加畫面的對比,觀看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很灰暗。這幅照片就是如此。我看到這樣的景物時,第一感覺就是朦朧的世外桃園,牛兒悠閑地在收割後的玉米地上尋找食物。我為了讓畫面給人以想像的空間,把天空留得比較多,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平衡感,這樣做同時也可以給將來雜誌的使用預留出足夠加字的空間。此外,我還拍了一張同樣的構圖,但是加了漸變紅鏡的照片,做為裝飾畫掛在家裡很好看,這幅使用了漸變紅鏡照片在市場上賣得很火,拍各種不同的照片也都是有不同的用途的,在拍攝的時候就要能預想到結果是什麼樣的。
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 50mm鏡頭,f32,1/30秒,富士RVP膠捲
圖四
拍這張片子的時候儘管有太陽,但刮著大風,風把地面上的雪吹起來的時候,天空變得比較昏暗。我用的富士RVP膠捲表現這樣的風景略微偏品,可以拍出來一種很淡雅的調子,給人感覺很寧靜,唯美。為了突出雪的質感,我使用了較小光圈拍攝。
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80mm鏡頭,f22,1/30秒,富士RVP膠捲
圖五
長白山的瀑布因為有活水流動和溫泉的緣故,即使非常寒冷也沒有凝固,山澗的雪也很厚,屬於黑和白相間的高調畫面,我使用了長焦鏡頭擠壓了山、樹和瀑布的空間,成為了一個平面。背面的石頭映襯,使得畫面有一點點淡淡的紅色調,這樣的調子給畫面增添了新鮮感。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350mm鏡頭,f22,1/80秒,富士RVP膠捲,+2.5EV
圖六
霧凇一般是在早上開始,至10點左右就開始從上至下掉落。這幅照片拍攝時,天空和水都特別乾淨,如果只拍攝樹掛和藍天,畫面就顯得比較單一,構圖也不太好把握,拍出的畫面過於一般。我在河邊尋找,發現河水中有一段樹榦,於是我把它作為畫面的前景,既使畫面來得生動活潑,又與遠處的樹掛形成某種呼應。
拍攝高調雪景,在技術層面上很講究曝光控制,經驗比較重要。有時侯可能只需要過曝1/3檔,有時候可能會過曝2 檔,這些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要根據畫面的情況來靈活準確的判斷。由於這幅照片有藍天的出現,曝光欠了1.5檔,如果過度曝光的話,藍天的純度就不夠了。
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 180mm鏡頭,f11,1/125秒,富士RVP膠捲,-1.5EV
圖七
我拍到這張照片的機遇特別好,當時是大清早,大霧瀰漫,能見度5米不到,樹的背後有房子和大鐵架子,全都被大霧掩蓋了,當我把三腳架和相機調整好之後,突然之間來了一整風,把樹前的霧氣全部吹開了,但是樹後的霧還停留著沒有多大變化,我立即拍到了這幅畫面。當我換鏡頭之後準備再拍一張時,霧又重新把樹籠罩起來,再也看不到這樣的畫面了。面對這樣的高調場景,攝影者對曝光的控制要做到心中有數,整個畫面反差相對較小,畫面中的樹榦雖然是黑的,但是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不太影響整個畫面的曝光,於是我大膽地把曝光加了兩檔半,攝影者應該靈活地運用曝光的法則。
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180mm鏡頭,f11,1/30秒,富士RVP膠捲,+2.5EV
圖八
利用色溫的變化營造畫面氣氛,也是創造出成功的風光照片的手段之一。這張照片是在松花江邊拍攝的,在清晨太陽沒有升起之前的時候,色溫比較低,雪的反光就會出現藍色調。我發現了這棵形態優雅的大樹,在江邊空曠的原野上顯得格外突出。拍攝時我使用了長焦距鏡頭和最大光圈拍攝,以烘托主體。
拍攝數據: 哈蘇503CXI相機,180mm鏡頭,f11,1/30秒,富士RVP膠捲,+2.5EV
推薦閱讀:
※寒冬話水果
※寒冬臘月調侯是關鍵
※· 寒冬里呢子大衣這樣穿,讓你美麗不凍人
※寒冬如何預防動脈粥硬化?
※散文《二月 你好》笑寒冬
TAG: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