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討要票房分紅應不應該?
周星馳與王中磊(資料圖)電影最終票房12.48億,所以周星馳認為根據協議,華誼應給其分紅和收益共計1.77億,但被告只給了8千多萬。不過華誼稱取得票房收入不足5億。最終法院認為合同無效,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整個事件我就不深挖了,不過有幾個點值得探究一下:1、票房分紅是咋回事?2、你說票房12.48億,我說不足5億,到底那個是真的?
2014年,周星馳為最新電影《美人魚》選角。先說說票房分紅。票房分紅並不一定有,它相當於電影投資方老總對工作人員(一般都是導演)的獎勵,是一種激勵方式,相當於一般企業的年終獎之類。當然,一般只有電影大賣的時候才可能有分紅。比如,2012年的《泰囧》大賣後,投資方光線傳媒老總就許諾給徐崢10%的票房分紅。
之前報道稱田啟文直指周星馳小氣沒朋友,隨後田啟文稱周星馳發工資準時並未欠錢。在中國,目前票房分紅制度並不完善,甚至說還很少見。這和中國人去餐廳給小費一樣少見,而給小費在美國就習以為常了。美國的票房分紅也是如此,美國為此還成立了一個美國導演協會,作用就是維護導演權利的。比如,要是哪個導演拍了一部大賣的電影,只要是導演協會的人,不管電影版權歸屬哪個公司,協會都會爭取給他拿到1%的紅利。
美國很多演員將分紅作為報酬。湯姆漢克斯出演《阿甘正傳》時沒要報酬,而是按票房分紅,最終大賺。不過歸根到底還是要看老闆的臉色,不高興的話再多票房也不會給,高興的話哪怕不怎麼賺錢也會給一點(這種情況貌似沒聽過。。。)。所以上面周星馳的那個口頭協議,估計也是王忠軍一時高興就這麼說了,然後再匆匆寫個協議之類,而且還沒蓋章簽名。而徐崢那10%的票房分紅確實在協議里寫得清清楚楚,連細則都有,這樣大家也不好翻臉。《西遊降魔篇》幕後第二個問題,《西遊降魔篇》究竟有多少票房?達到分紅的數額了嗎?談這個問題前,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分賬比例。啥是分賬比例?好比一部電影,先是前期拍攝製作,然後做好需要宣傳,最後需要在電影院里上映,這其中就牽扯到了投資方、發行方、院線三方。這三方最終按一定的比例分票房,這就是分賬比例。那麼這個分賬比例是多少?國產電影並不像進口片那樣比例十分明確,這個比例並不是一定確定的,它也是協商的結果。
中國每年有50部的引進片配額,除了20部的分賬大片外,還有30部被製作方與發行方買斷版權的「批片」,總體上「批片」質量要低劣很多。不過在分賬之前,國家會先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也就是說,你們還沒分之前,國家就先分了個8.3%。交稅倒無可厚非(雖然多了一點),但這個所謂的電影專項基金是幹嘛的?又幹什麼去?鬼知道呢,這個基金和機場建設費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個觀影者都是納稅人,更為國家發展電影事業提供了資金。好了,接下來說正題,剩下的那91.7%的票房怎麼分的問題。電影製片和發行方被稱作「上游分賬」,很久以來,上游分賬是可以收取稅後票房的43%,而「下游分賬」的院線和影院環節獲取稅後票房的57%。在上游分賬中,有時候製片方和發行方一般也會分開,發行方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的5~15%比例都是正常(這裡為了便於計算,就取中間值10%好了)。當然,製片方與院線的撕逼大戰也是狼煙四起,製片方要提高分賬比例,院線當然不幹:敢提高我們就不放映你們的電影了。
2012年 ,華誼兄弟等五大電影發行公司聯合向電影院線提出,將分賬比例提高到45%,但隨即遭到包括各大院線等抵制。也就是說,製片方(投資方)、發行方、院線分賬大致為:33%、10%、57%。也就是說,作為投資方,最終大致能拿到票房的33%,如果要收回成本,那麼票房至少要在成本的三倍以上了。
得益於火爆的電影市場,影視公司也如雨後春筍。打個比方,如果你拿一百塊錢買張電影票,國家要扣掉了8塊3,剩下的91.7按照上面的比例算的話,製片方(投資方)、發行方、院線分別能得到:30元、9元、52元。現在很多大一點的電影公司都包攬了投資、發行,也就能分到43%的票房了,比如光線傳媒;如果再大一點的公司也開影院也投資電影,比如萬達,這樣就能分到更多了。
最近《速度7》熱賣,據悉萬達院線能日賺三千萬。所以按照這麼計算,那麼華誼稱取得票房收入不足5億是不是真的?
《西遊降魔篇》的投資方我們先來算一下《西遊降魔篇》的投資。資料顯示是1.2億人民幣,但共有5家投資方,不過華誼兄弟對投資比例諱莫如深,但華誼兄弟肯定是最大的投資方(看《西遊降魔篇》片頭最先出來誰家的圖標就知道了)。
《西遊降魔篇》的總票房目前在大陸排第二,僅次於《泰囧》。《西遊降魔篇》的實際票房凈利應該是:12.48億*33%=4.11億, 如果再去掉影片的投資1.2億,只能剩個3億。這3億的凈利是五家投資方平分,按誰投得多誰多分的原則,華誼撐死也就兩億多。所以,華誼是不可能再給周星馳八千萬的分紅的。
如果按照這種演算法,票房沒過5億,華誼確實不應該向周星馳支付分紅。不過話說回來,當時這個「票房」就沒定義清楚,到底是總票房還是凈利潤?雙方也沒說個明白,而華誼更有推卸責任的嫌疑。比如上面舉例的徐崢,光線老總答應的就是按照總票房來分紅的。《泰囧》票房跟《西遊降魔》差不多,最後凈利也是4億左右,「給予徐崢10%的票房利潤」,那麼徐崢也能分到4000萬左右。
好萊塢多數大片會按時段調整分賬比例,比如首周發行和院線七三分,次周六四分,以此類推,影片放映時間越長,院線比例越高。當然,這一切和中國尚不成熟的電影市場有關。缺乏分級制度、分賬形式一刀切、過度依賴票房收入等很大程度上讓中國電影市場有一種「戰國混戰」的感覺。而票房分紅更需要規範化,不可能僅憑一時興起,畢竟電影公司的最終還是向錢看的,因為徐崢的分紅迄今也沒有下文。
推薦閱讀:
※晏凌羊:賀歲片票房創新高,我卻懷念永遠的星爺
※《戰狼2》票房已超過了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電影票房總和,是好事嗎?
※《唐人街探案2》為什麼會成為春節檔票房冠軍?
※2014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