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療法(轉)
06-20
按照弗洛伊德的一個觀點,一個成年人以後的思想,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植根於他過去的生活經歷,那麼,若要理解弗洛伊德的思想,就應該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於1856年5月6日出生在奧地利弗賴堡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是個羊毛商,在弗洛伊德4歲時,全家遷居到了維也納,在那裡,弗洛伊德一直住到1938年,由於受納粹迫害而不得不避難倫敦為止。弗洛伊德的母親是他父親的第二個妻子,在弗洛伊德出生時,父親已經41歲了,母親才21歲。父親與第一個妻子有過兩個兒子,在弗洛伊德出生的那一年,父親同時也做了祖父;而母親則正好與父親前妻的次子同歲,這樣的家庭結構,加上弗洛伊德又是他母親所生的六個孩子中的長子,深得她的寵愛,這使得在弗洛伊德和他的母親之間建立起一種相當深厚的強有力的依戀關係。 弗洛伊德與父親的關係同與母親的關係恰好相反,母親讚許他、溺愛他,允許他充當兄弟姐妹中王,但父親則沒有這樣偏袒,有時對他顯得冷漠和粗暴。比如,父親會因為他的淘氣而大發雷霆:"這孩子決不會有什麼出息!"這和母親對他的評價形成很大的反差。有種種跡象表明,弗洛伊德早早地對父親存有潛在的反逆心理。 對母親的依戀、對父親的逆反嫉恨體驗深刻地影響了他以後的生活和思想。弗洛伊德對母親的依附關係,還明顯地表現在他與妻子的關係上,明顯地表現在他對男人、與長者、與同代人和弟子的關係上。弗洛伊德需要母親無條件的愛撫、肯定、讚許和保護,他把這種需要轉移到上述那些人身上。而弗洛伊德這種受其母親的關係制約的以及與妻子、與其他人的關係無疑又進一步影響著他的生活、思想和事業。弗洛姆指出:"就弗洛伊德的工作而言,他對父親的反抗態度影響到他個性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一般人都認為弗洛伊德是一個反叛者,但他只是個反叛者,而不是個革命者。……他反對現存的權威,但是他自己想要成為權威(別人服從他)。他本來就不想消除自己對權威本身的依賴和尊敬。他的反抗性主要針對那些不承認他的權威們,對於他自己選擇的權威,他友好相處,特別是當他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時"。 二.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論學說 兩個基本假設:心理決定論,潛意識的存在及其意義。 1.本能學說: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所有結構部分都源於生物本能。本能象一種能量。 內驅力是產生心理活動的能量,是推動個體進行心理活動的能量,是個體維持生存和發展的心理內在動力。使用內驅力避免了生物解剖和化學的困難。內驅力分為性驅力和攻擊驅力。或求生本能與死亡本能。 求生本能:一切與保存生命有關的本能。libido是用於延長生命的能量。性驅力。 死亡本能:激發一個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無機狀態中去,是能量的釋放耗盡。"所有生命的目標都是死亡"。如攻擊他人,自殺自傷。攻擊。 這兩種本能是同一個事物的兩面。是出發點與目標。 2.心理的劃分: (1)意識層面: 意識:我們在清醒時能夠覺察到的心理活動。 前意識:由於注意力的轉移,曾被意識到的而現在暫時不被意識的心理活動。 潛意識:那些不被個人所覺察的、被意識所排斥的心理活動的內容和過程。證明:口誤、筆誤、夢、自由聯想、催眠、幽默。特別是通過自由聯想而獲得證實。 (2)人格結構:1923年提出。 本我(id),是由原始純正地道的本能能量組成。快樂-痛苦原則。初生的嬰兒只有本我。初級思維過程。先天遺傳的。是能量的源泉,是內驅力的基地。出生時就有的。 初級過程:是心理結構起作用的原始方式。立刻滿足,不區分對象與方式。是兒童正常的心理功能,好象是成年人的病理心理活動。實際上,病態不是初級過程的表現,而是缺乏或者未出現次級過程的表現。幽默是初級過程的直接顯現。沒有時間感。 類比、象徵:沒有區分的感應方式。 替代displacement:用部分代替整天,或用整天代表部分。 縮合condensation:單一的意象是有幾個事物的部分組合而成。 割裂split: 將一個事物分裂為沒有聯繫的幾個部分。 象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 具體事物代表抽象的意義。 初級思維過程(primary thinking procedure):可以指兒童在自我還沒有成熟時獨有的某一類思維,也可以指我們所認為的驅力能量--里比多的或攻擊的--在自我或不成熟的自我中移動或釋放的方式。 是自我還沒有成熟的那些年齡的兒童所特有的思維方式。通常是借代、暗指、類似物、縮合、分離的思維方式。 次級思維過程(secondary thinking procedure):可以指成熟的自我所特有的某一類型的思維,也可以指我們所認為的在成熟的自我中產生的心理能量的結合與動員過程。 它主要是有聲語言,遵循邏輯與句法規則。是相對成熟的自我所具有的思維方式。 初級過程常常是夢的語言:如一對姐妹代表一對乳房,旅遊或缺席代表死亡,錢代表糞便等。陽物、陰物的代表等。如:打炮,你的槍還好用嗎?無證駕駛,公共汽車、破鞋等。 自我(ego),是為了使個人與能夠真正滿足他的需要的經驗和對象進行聯繫。包括處理個體與環境的關係的心理功能。如,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滿足性慾要找對象等。現實原則。次級思維過程。後天發展起來。其能量來自本我。6-8個月開始分化,2-3歲固定地確立。是內驅力的執行者。次級過程:是指成熟的自我特有的某一類型的思維。其基本特徵是延遲釋放能量,並與特定的對象相聯繫。與環境的鬥爭,同時執行對本我的鬥爭。 自我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現實檢驗能力,區分自我與非我的界線。即區別環境刺激與自我的願望或想像的能力。現實檢驗能力的起點:媽媽的乳房的出現是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而吃手是受自我意志控制的。精神分裂症喪失了現實檢驗能力。神經症也因內心的衝突而使現實檢驗能力有所減弱。癔症病人會把想像當成現實。如巫術等。 自我是本我的執行者,同時,自我反映了現實的要求,對自我要求立刻滿足採取了現實的態度,這就構成了對本我的壓抑repression(在潛意識中持久的壓抑)。 壓制suppression:有意識地進行壓抑。 心理治療的條件:病人須有自我的存在,能夠與醫生建立關係,對自己的心理活動有洞察力。 超我(super-ego),是道德的維護者。是心靈的道德知覺和我們的理想抱負。是從兒童早期的獎賞和懲罰的內化模式中而來的。道德原則。後天發展起來的。 5、6歲才開始,10、11歲固定地確立。 自我與本我之間是合作又衝突的。 焦慮:從母體中分離是人類體驗到的最大的焦慮。分離焦慮是後來出現的焦慮情緒的基礎。力比多投注的障礙而造成力比多的蓄積引起焦慮。如性慾失讀症。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的心理緊張狀態。 1926年之後的焦慮理論:焦慮的功能是對我們發出警告,如果我們繼續以某種方式思考或行動,就會遇到危險。焦慮是對危險的警示。稱為"信號焦慮"。 弗洛伊德認為,焦慮是自我的情感,自我控制著意識的可接受程度並通過壓抑使其與任何來自本我的本能衝動分離開。 自我啟動防禦機制,抵禦不可接受的想法和情感,不讓其浮現在意識的覺察之中。如果信號焦慮不能夠充分地調動自我的防禦,更強烈、更持久的焦慮乊其他神經症性的癥狀就會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講,焦慮被弗洛伊德定義為:既是神經症性衝突的癥狀學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避免覺察神經症性衝突的適應性信號。 自我審查著衝動本身和相應的內部精神表象,一個壓抑的本能慾望或衝動可能仍然表現在癥狀中,儘管它可能在時間上被置換乊偽裝成癥狀的表現形式。 弗洛伊德分出三種焦慮: 客觀的焦慮:由現實中真實的、客觀的危險而產生的焦慮。如得不到母親的哺育。創傷情境:既不能控制、又不能適當宣洩刺激的情境。 神經過敏性焦慮:擔心本我的衝動會戰勝自我而產生的焦慮。如,擔心自己會變成野獸般地去強姦他人而受到懲罰。 道德上的焦慮:是害怕個人會做違背超我的事情,從而體驗到內疚。 個體用這三種方式來控制自己的行為。 後來,人們根據心理發展的階段,建構一個焦慮的發展等級來幫助判定病人癥狀性焦慮的潛意識來源。 超我焦慮 閹割焦慮 喪失客體的愛的焦慮 客體喪失的焦慮(分離性焦慮) 被害焦慮:外界的迫害客體會從內部侵入和消滅病人。 崩潰瓦解焦慮:害怕失去自我的感覺。也是在缺乏環境中其他人的鏡像化反映和理想化反應時,對自我將破碎、失去整合性的恐懼。 3.性心理發展階段學說: 口欲期oral stage:1歲以內。形成安全感。咬拇指,恐怖症,自卑、自戀等。 肛欲期anal stage:1-2歲。形成自主控制。強迫,清潔等。形成肛門排出型性格或肛門滯留型性格。 男性生殖器崇拜期,俄底浦斯期oedipus stage: 3-5歲。 兩性吸引。孩子在希望得到父母的愛的同時, 男孩子因為自己有陰莖而感到驕傲,向父親認同,與父親競爭母親,同時擔心會受到父親的閹割--閹割焦慮。 女孩子發現自己沒有陰莖,認為是母親的責任,形成對母親的怨恨、排斥,會羨慕、嫉妒男人的陰莖--陰莖嫉妒。學男孩子尿尿的姿勢。最後向母親認同,與母親競爭父親。希望自己將來能夠生一個有陰莖的男孩。 此期中孩子有亂倫幻想。 此期如果出問題,男孩子會出現同性戀、易性癖、露陰癖等性變態,擔心自己的陰莖太小、懷疑自己的男子氣概。女孩會出現對男性的虐待,與男人亂交。 潛伏期:6-12歲。此期孩子的快樂主要來自兒童的遊戲和學習。培養能力,形成自信。否則會出現自卑。 生殖期:12歲以後。進入青春期和生育階段。形成以生殖器為主要來源的性快感區。完成成人社會化過程。 4.精神病理學說 壓抑和心理衝突是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如,愛與恨,依賴與控制、攻擊 自我與本我之間的衝突常常是神經症的來源。 神經症是對性慾的否定。 性變態是兒童性慾的直露的表現。 固著fixation:兒童期或童年期力比多的投注客體或滿足方式滯留在後來生活中的現象。 退行regression:力比多又重新回到原來的客體或滿足方式。如咬拇指。力比多不會消失,它總是趨利避害的。當前行受到阻礙時,它就會退行。 認同:經過行動或加工,使思想或行動的一個或幾個方面變得與像某事或某人。如果認同對象是強有力的,叫做"與攻擊者認同"。 客體是指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有顯著影響的環境中的人或物。 原來是指治療過程中被治療者用來滿足本能慾望的投射對象,即被治療者的情感慾望所指向的人或事。後來被發展為:客體是表示與人之間建立聯繫時的對象。 客體的喪失:客體實際的死亡,或客體已死亡的幻想。導致抑鬱。 向喪失的客體認同。如好朋友去世後,懷疑自己也患有同樣的疾病。父親去世後,孩子變得更象父親。 自戀narcissus: 是指力比多指向自身。 5.夢的理論:隱夢、顯夢、夢的工作初級過程 6.自我的心理防禦機制:是用曲解和篡改現實的形式來降低焦慮的潛意識心理過程。 壓抑repression:是自我對本我慾望的壓抑。suppression壓制。壓抑是心理防禦的最基本的形式。其它的心理防禦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反向形成reaction:以與原有的願望或態度相反的方式表現出來。恨別人卻表現出來對別人特別的愛或關心。自卑的人表現出自尊心特別的強。 隔離isolation:壓抑自己的情感或願望,使之不能進入意識。如,強迫症病人以理性壓抑情感。或在心理上出現空白,如痛苦的事情不再提起。 抵消作用undoing:如恨弟弟妹妹,先打他們,然後再吻他們,以抵消前面的罪過。又如對別人無理後對別人特別客氣。 否認作用dinial:藉助隨心所欲的願望或行為,對不愉快的或不希望出現的外界現實加以否定。如:病人表示"我對他可沒有那個意思"。離婚後,就說她根本就不適合我。父親去世後,就說他出差了,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投射projection:將個人的願望或衝動轉嫁於他人、它事或外界的其它事物。如:自我看不起自己,就認為是別人看不起自己。此時病人的現實檢驗能力減低。 認同identification:通過思想或行為,使自己的思想或行為的一個或幾個方面變得更像某人或某事。如學著父母的方法做事,喜歡穿爸爸的皮鞋,等。向強大者認同可以減弱弱小感。 內射introjection: 是認同的同義語。把別人的行為、情感或態度內化為自己的。 退行regression: 退回到幼年時期,以減少焦慮。如性變態的病人。 合理化reasonalization: 個人對那些可能引起焦慮的行為或思想進行合理化的判斷以減輕焦慮的發生。如:沒考上學的人會說,我當時感冒了,或因為那個學校的老師水平太低。 移置作用displacement: 是用一種心理宣洩方式代替另一種宣洩方式。用那些不會引起焦慮的目標代替會引起焦慮的目標。可表現為升華。 如在工作中遇到麻煩回家對家人大發脾氣等。 升華sublimation: 把不能實現、或不被社會接受的情感、願望等轉移到可實現或可被社會接受的方面去。如跳舞,失戀後拚命地工作。升華不能代替原有願望的滿足。藝術是性愛的升華。 幽默humor:是被壓抑的慾望和能量以輕鬆、被社會允許的方式加以釋放,其語言是初級過程的。"幽默是個人可以不須恐懼自我或超我的反擊,自由表達他的攻擊(實用的笑話)或性慾。性、消滅、死亡是公眾最喜歡的幽默題材。也是反映的人的潛意識內容。如李鵬"草包""低智商"。為兒女結親家。 三.心理諮詢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1)移情:病人將過去的情感轉移到醫生身上,在對現實進行反映時總是不可避免地夾雜有過去的經驗和情感。正性移情:依賴、順從、愛戀、色情等。負性移情:如氣憤、憎恨、攻擊、不信任等。 移情的作用:通過移情,可以使病人的潛意識的衝突、痛苦等得以重現; 移情是醫生了解病人潛意識的重要線索; 移情是醫生治療病人的重要手段。見:移情神經症。 逆移情:是醫生將自己過去的情感轉移到病人身上。反映了醫生潛意識中的問題。如:醫生總是希望從病人那裡獲得自信;熱線諮詢員對離婚問題的解答。 移情與逆移情都是潛意識的作用。注意分析病人的移情和醫生的逆移情有助與發現病人的癥結所在,促進治療的順利進行。克服治療中的不必要的麻煩。 移情是必然會發生的,醫生無法憑空製造病人的移情,移情也是不可避免的。 移情神經症:治療過程中,由於病人對醫生產生移情,其力比多投注到醫生身上,結果病人原有的病情減輕。此時對醫生的移情叫做"移情神經症"。 (2)阻抗:病人心理內部對抗心理治療的力量。弗洛伊德:任何阻礙精神分析進行的情形都是阻抗。 阻抗的動機:是害怕喚起不愉快的想法和情感。阻抗的作用在於,防止不能接受的思想、情感或願望進入意識層面。 弗洛伊德區分了五種阻抗: 、壓抑阻抗:是個體防禦衝動、記憶、感受的需要的臨床表現,它們從深層進入意識會產生痛苦的情形或導致這一情形的危險。此時,阻抗可以看做是神經症"原發性獲益"的反映。 、移情阻抗:在同治療師的關係中以直接的或經過修飾的形式反映出對兒時衝動的對抗。 、繼發獲益性阻抗: 、本我阻抗:是對本能衝動表現形式的任何變化的阻抗。保守的,願意沿著老路走下去,而不是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超我阻抗:來自於病人的羞恥感或對懲罰的需要。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願望,不能夠說出來。 移情阻抗:是病人對治療者產生強烈的移情時而出現的阻抗。如病人的過分依賴,總是要得到治療者的讚賞、表揚。對治療者的性幻想等。 原因:安於現狀,懼怕任何的變化; 害怕引起良心上的譴責; 不肯放棄那些形成疾病的幼稚的衝動,往往見於色情的或怨恨的移情; 潛意識的衝突以行為和語言的方式表現出來(acting out),並由此產生愉快的感覺。如:各種癮、癖、性變態等; 繼發性獲益。 解釋阻抗的時機:醫生已充分識別了阻抗; 病人能夠充分體驗到阻抗; 阻抗影響了治療的進展。 (3)精神分析治療的過程: 預備階段:1-4次的診斷性會談,明確病人的病理心理診斷,看病人是否具備精神分析治療的條件(有治療動機,有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具有現實檢驗能力,能夠與醫生建立關係--自戀水平,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時間和經濟條件等)。 治療過程:蜜月期--開始的一個月內,病人會有較快的療效。但是以後會出現更強的移情和阻抗,包括對治療的失望。通過分析移情和阻抗使治療順利進行。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夢及幻想的分析可以是一個發現癥結的快捷途徑。 澄清、對質、解釋、修通。分析潛意識癥結,使之意識化。分析病人的心理防禦機制。要相信病人自身內部有成長自愈的潛力,不要過高地估計醫生的作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精神分析
※【共有家園】論滿族精神及對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歷史貢獻
※漢字精神與詩意形式
※求助!已有十五年病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該怎麼辦?
※物質與精神文明的流變:秦淮風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