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燦若教授針刺治療胃系疾病
06-20
盛燦若教授針刺治療胃系疾病 盛燦若教授是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導師,現任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江蘇省名中醫,江蘇省針灸學會名譽會長,國家名老中醫藥專家。盛教授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四十餘載,博覽群書,兼收並蓄,精益求精,師古訓而不拘泥,尊大道而知變通,對內、外、婦、兒各科多種疾病治療均有其獨到之處。其中對胃系疾病的針灸治療,取穴少而精,療效卓而著。現將盛燦若教授針刺治療胃系疾病臨證經驗介紹如下。1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以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為多見。其臨床表現以胃部飽脹痞滿、噯氣或疼痛為主症,病程緩慢,反覆發作,可伴有嘔吐、泛酸、消瘦無力,有時可見大便隱血試驗陽性。中醫認為其與「胃脘痛」、「痞滿」、「嘔吐」等病症有密切的關係。《景岳全書》論胃痛的病因時指出:「惟食滯、寒滯、氣滯者最多,其有因蟲、因痰、因火、因血者,皆能作痛。」盛教授總結多年臨床經驗,認為外感於邪和飲食不節是引發胃病的重要原因,而肝脾功能的失常,是其基本病理。其病因變化,有虛有實,實者為肝氣橫逆犯脾胃的肝胃不和證,虛者則為脾胃虛弱,中虧不運之證,或脾胃陰傷,胃失濡養之證,因其中虛,則變生痰濕、鬱熱、瘀血,使證候更加複雜。雖然千頭萬緒,但是常見者只有肝鬱氣滯、脾胃虛寒、胃熱傷津等病理變化類型。胃者,乃沖繁要道,無物不受,無物不入,故為患最易。然其又為五臟之本源,人身之根蒂,其所主經脈,多氣多血,及其得病,以針灸調之,亦可獲效。盛教授多年的臨床經驗表明,針灸對於慢性胃炎具有較好的改善癥狀作用。治療上應該辨證治療與對症治療相結合,在臨床上,即要牢牢把握病機,又能選擇針對性的穴位,就可以明顯的改善癥狀。對於肝鬱氣滯證,治療宜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常選用中脘、肝俞、期門、內關、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對於脾胃虛寒證,治療宜健脾益氣,溫中和胃,方用脾俞、胃俞、章門、中脘、足三里為主,若見食積配天樞、中封。對於胃熱傷津證,應以養陰益胃,清熱潤燥為法,方用胃俞、中脘、內關、三陰交、太溪、內庭,口乾便結者加承山。以上證候臨床常相互兼夾,治療時需加以兼顧。一般來說,治其實,多用募穴及癥狀所現之腹部穴位,加相應的下合穴及足陽明、足少陽經的穴位;治其虛,多用俞募相配,加相應的原絡穴位,甚至可以用關元、氣海、命門等補益穴位。痰多用中脘、豐隆;鬱熱加內庭、三里;氣滯配命門、支溝;血瘀用血海、血會。醫案:患者,女,42歲。患者以胃脘部嘈雜灼痛,反覆3年而來治。患者多年來因夫妻關係不好,情緒欠佳,精神抑鬱,飲食不香,漸致食後胃部不適,食量減少,以後漸見胃脘隱痛,飽脹,並不斷加重,有時嘈雜如飢,胃脘燒灼難受,按之輕壓痛,有時空嘔,口乾欲飲,大便乾結,形體消瘦,心煩善怒,舌紅少苔,脈象細數。曾經2次胃鏡檢查,診斷為「萎縮性胃炎」。根據病史證候分析,證屬情志所傷,肝氣鬱結,久郁化火,灼傷胃陰,故見胃脘嘈雜灼熱隱痛等症。肝氣失宣,故見胸悶,陰虛則內熱,故見心煩、口乾、便結。治當以清養胃陰為主,略參調理氣機、和胃降逆為輔。取穴:肝俞、胃俞、中脘、期門俞募同用,行捻轉補法,以調理肝胃;取廉泉、足三里、三陰交、太溪,以養陰生津;瀉行間、內庭兩穴以清肝胃之熱。經用本方加減出入,間日1次,連續1個月,胃痛嘈雜灼熱感明顯好轉。2 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主要發生在胃及十二指腸,臨床上以胃脘部疼痛為主症,屬於中醫「胃脘痛」、「吞酸」、「嘈雜」的範圍,伴出血者,則歸於「血證」的範疇。從病機上說,此病發生與情志不舒和飲食所傷關係密切。病位雖然在胃,但是與肝脾關係密切。所以治療本病,必須從肝、脾、胃三者分別主次,辨證論治。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有寒有熱,有虛有實等不同類型,其分類方法一般分為胃寒、胃熱、氣滯、血瘀、痰濕等不同類型,在病程中又相互轉化,形成錯綜複雜的病機。盛教授認為,從臨床就診的患者來看,大部分都有病程較長,全身營養狀況較差,面色少華,精神欠佳,胃脘疼痛於飢餓之時,納食可緩解等共同特點,所以認為中氣虛弱是其根本原因。而脾陽虛和脾胃陰虛是其兩種基本表現。由於中氣虛弱,運化無權,氣機失調而成為氣滯證;氣機阻滯,血行不暢,久則形成瘀血而形成氣滯血瘀證。因此這些證的出現,都是在中虛的基礎上產生的,故認為治療方法應以調補中氣為主,而行氣、活血、化瘀、溫中為輔,隨證應用,方可中的。針灸的處方,調脾胃以各經的俞募、原合等穴位為主,如胃俞、中脘、足三里、脾俞、章門、陽陵泉等穴位;氣滯者配期門、膻中、內關等;中虛者配中脘、關元施以灸法,以補火生土;血瘀者取膈俞、血海、三陰交等穴,痰濕者取陰陵泉、豐隆等穴,根據病情,加減出入,常能獲得較好的療效。醫案:患者,男,40歲。患者以胃痛反覆發作3年余而來診。據稱3年前出差,因勞累太過,飲食失調而引起胃痛,因條件限制,只服簡便成藥,臨時減輕癥狀,後經某醫院上消化道鋇餐透視檢查,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目前癥狀為胃脘痛,一般在飲食後2h左右發作,進食後可緩解,疼痛性質為脹痛或刺痛,局部拒按,噯氣泛酸,飲食減少,大便隱血檢查為陽性,夜寐欠佳,形體消瘦,精神倦怠,面色少華,脈象細弦。根據上述資料分析,患者由於勞倦傷脾,飲食失常傷胃,脾胃受損,中運無權,氣機失調,故見脘痛、噯氣、飲食減少;由於中氣虛憊,故得食少安;胃痛久延,氣機久郁,氣滯則血行失暢,引起瘀阻,傷及脈絡,故見黑便,刺痛夜甚,局部拒按。病者反覆發作3年,中氣久虛,自不待言,治當補中,亦是常理,但目前大便隱血陽性,瘀阻於中,為當務之急,急則治標,先宜調和中氣,活血化瘀。取穴:膈俞、血海、三陰交,用輕瀉以祛瘀寧絡;取胃俞、中脘、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緩緩行針,以調和中氣。每日1次,連續10次。胃脘刺痛明顯減輕,大便黑色已除,經複查,隱血試驗陰性,可見瘀血漸化,症情緩解。刻下胃脘空腹時仍作痛,有時連及兩肋,噯氣較多。泛酸仍作,大便轉干,舌質淡,尖邊微紅,脈仍細弦。此瘀血雖化,而中氣虛弱,肝氣乘之,故見肋痛、噯氣等症。治當調補中氣為主,疏調肝氣佐之。取穴:(1)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以調補脾胃。(2)肝俞、期門、行間,以疏調肝氣。上述兩組交替使用,每日1次。連續2周後,胃痛著減,肋痛、噯氣等症亦除,肝胃之氣已見調和,唯不時仍有痛,得按較舒,飲食知味,量不多,舌淡,脈細弱,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中氣久虛,尚未恢復,治當調補,取脾俞、中脘、梁門、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加減出入,針用補法,背腹部各穴,針後加灸,間日1次,連續1個月,臨床癥狀消失,飲食增加,精神好轉。3 胃下垂胃下垂臨床上尋求針灸治療者亦不少見,臨床常見腹脹,其特徵是腹脹食後加重,平卧減輕,不規則胃痛,患者體型多為瘦長型。本病屬於中醫「胃下」、「胃緩」的範疇。盛教授認為,本病多由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由於中氣虛弱,運化無權,易導致水飲停留,痰濁內阻,不僅耗傷中陽,且因重濁,長期瀦留,更導致胃體下垂,形成虛中夾實,本虛標實之證。盛教授治療本病,常取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門,每日溫針法治之。同時教授臨床特別重視用灸法治療本病。取上脘、中脘、下脘、梁門、氣海、足三里,用隔姜灸法,每個穴位5~7壯,每日1次,連續1~3個月,不論是改善臨床癥狀,還是對胃的升提作用,都較為明顯,而且療效較為鞏固。同時教授指出,目前對本病的針灸研究逐漸增多,治療方法也多樣,比如還有電針、芒針、水針等,手法也各異,療效也比較肯定。但無論怎樣,本病畢竟是一個以虛為主的虛實夾雜證,補氣舉陷為本病的主要治則,但由於脾虛運化不健,又常導致氣機阻滯,留濕停飲等病理變化,臨床上應標本兼顧,做到寓行氣導滯於補氣舉陷之中,寄利濕化飲於健脾益氣之間,才能收到較好療效。如胃中有振水聲,加水分艾條灸,陰陵泉淺刺;伴見嘔吐者,加內關;有便秘者,加支溝。在提胃治療之前,儘可能改善胃部癥狀。另外,在行針手法上,應注意刺激時的角度,提針手法,若提非提,似升未升,保持病人的針感,使其強度在病人耐受範圍之內,尤其是療程較長的治療方法,更應如此。時時顧護胃氣,是本病迅速獲得療效的重要方面。醫案:患者,男,43歲。因脘腹墜脹而痛1年余來診。患者有胃病多年,飲食少,形體消瘦,去年以來,感到腹部墜脹,飽後更甚,喜得溫按,大便或干或溏,按其上腹有振水聲,精神疲乏,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細弱。根據癥狀分析,胃病多年,中氣虛弱,氣虛則清陽下陷,導致胃體下垂,故作墜脹而痛,由於中氣虛弱,運化無權,水飲停留,故按之有聲,水為陰邪而重濁,瀦留不去,不僅中陽日損,且促進胃體下垂,加重墜脹癥狀。中氣虛弱,為病之本,水飲停瀦,為病之標,本虛標實,宜先治其標,用溫中化飲法。取穴:中脘、氣海、足三里、陰陵泉、脾俞、胃俞等。分兩組交替運用,每日1次,重用灸法,連續2個療程,腹部墜脹減輕,飲食稍增,精神較振。其後取雙側梁門穴,用4寸長針進針後,沿腹肌向下針刺3寸許,得氣後雙手將兩側的針同時徐徐向上提起,邊提邊退,約經2~3min後退出,提針時病人同樣有強烈的針感和收縮感,由下而上的集中於胃部,每日1次。治療10次後,腹部墜脹感消失,飲食增多,精神漸增,癥狀消失,體質轉強。4 胃系疾病常見癥狀的針灸治療胃系疾病一般以胃痛為主要癥狀,還可見呃逆、嘔吐、吞酸等其他癥狀。現把盛燦若教授治療胃系疾病其他癥狀的經驗介紹如下。4.1 呃逆呃逆是胃氣上逆引起的一種癥狀,肝氣犯胃者,用膈俞、太沖;胃氣虛寒者取內關、足三里、膈俞、中脘。另外,可取平承山穴開外,腓腸肌邊緣,一側取穴,對輕度呃逆可一次治癒。但對於久病元氣虛弱後出現的呃逆,則是危候,不必拘於針灸治療。4.2 嘔吐臨證一見嘔吐,必知胃氣已上,其或為實,或為虛。取穴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處方:(1)手厥陰經穴,內關主治胃心胸疾病,其止嘔很有效果。嘔吐不止,常取勞宮、大陵、內關。(2)脾胃經俞募穴或下合穴,如中脘、足三里等。對於嘔吐、泛惡,長期胃部不適者有效。止嘔重在和胃,和胃之法,有邪者當去邪,胃虛者當扶正,邪去正安則胃自和。臨床除進行癥狀治療外,還應注意辨別病因,進行辨證治療。4.3 吞酸治療吞酸,重在調肝氣,取鳩尾、期門、內庭、太沖,以提插捻轉瀉法,留針15min。時間較長者用脾俞、公孫,以提插捻轉瀉法,留針30min。因於寒者,鳩尾、期門加灸;因於熱者,針用瀉法;因於食積者,公孫、璇璣用瀉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用八字診斷疾病口訣
※如何用中藥浸泡治療丹毒?
※疾病問答(169-217):糖尿病部分
※玫瑰糠疹的自愈以及平時要注意的 ?
※多念觀音菩薩勤行善,疾病遠離體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