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王甲談黃帝內經
第五章《素問》、《靈樞》中之不同學派
關於《黃帝內經》非成於一時一人之手,前已有所論述,正由於此,故其內容則兼具多家學說,此在《素問》、《靈樞》現存篇文中,猶多所體現。
一、《素問》、《靈樞》不同學派例證
《素問》、《靈樞》中不同學派,指某些學說中所具不同學派,非指某些類同文旬所具有的差別。現舉例如下:
(一)經絡
經絡在《素問》、《靈樞》中論述較多,然在循行線路、走向、脈數及稱謂等方面,均有不同說法。
1.循行線路
循行線路方面,有以下幾種記載:
(1)《靈樞·經脈》:該篇敘述經脈循行線路為: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上膈屬肺,行臂至手;其支者,注於手陽明。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手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臂,人缺盆,絡肺下隔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上挾鼻孔,注於足陽明。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頰中,下循鼻外,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人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髀關,循脛外廉,下足跗,人中指內間;其支者,別跗上,人大指間出其端,注足太陰。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脛人腹屬脾絡胃;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循臂抵掌後,循小指出其端,注於手太陽。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上腕,直上循臂繞肩,入缺盆絡心,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其支者,別頰上!|j頁抵鼻至目內眥,注於足太陽。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顛,其直者,從顛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j尊內挾脊抵腰中,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髀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下合胭中,以下貫脯內,出外踝之後,至小指外側,注於足少陰。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中,邪走足心,循內踝之後,入跟上脯,上股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人肺中;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注於手厥陰。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 次指之端,循手出臂,上肩人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出缺盆,上項,直上出耳角;其去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交頰至耳銳眥,注於足少陽。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至肩,人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其支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肋,下循髀陽,出膝,直下抵絕骨之端,循足跗上,人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人大指間出其端,注於足厥陰。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胭循股,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注於手太陰。
以上節錄經脈循環線路中主要部分,從而可見該篇記述經脈循環,是以十二經脈為主體,而互相銜接的一個完整體系。簡言之,正如元滑壽《十四經發揮》上捲雲:"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手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這一體系,是《素問》、《靈樞》有關經脈循環方面最具體詳盡和最完整的一篇,它體現了經脈與臟腑、陰經與陽經、手經與足經之間有序的運行。此一運行方式,經文明確地表明了是在十二脈中進行,周而復始,循環不已。這是一種最主要的形式,後世言經脈循行者,皆以此為準。
(2)《靈樞·營氣》。詳該篇言營氣之循行,前云:"營氣之道,納谷為寶,穀人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此下概言營氣循十二經脈之線路,與《靈樞·經脈》所言盡合。惟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後復云:"其支別者,上額循顛,下項中,循脊人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人臍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此文明確指出營氣行過十二脈之後,別出一支行於督脈,又所云行督脈之文雲,"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一段,據《素問·骨空論》所云"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一段文義,實際為營氣循任脈而行也。如此言營氣之行,除循十二經脈之行外,並再循任督二脈行。是則為按十四經循環,與《靈樞·經脈》言經脈按十二脈循環者有所不同。此又一種形式也。
(3)《靈樞·經別》。該篇言經脈之離合出入。前文云:"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難也。請問其離合出入奈何?"此下言手足陰陽十二脈之正的"別"與"合",篇文結尾稱之為"六合"。此文所言"正",經文"一合"之後有雲"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詳《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無此十字,林億等新校云:"《九墟》云:或以諸陰之別者,皆為正也。"《太素·經脈正別》與林億等引《九墟》同,惟無"也"字。按此句文義,"成"字難通,當以作"或"為是。又詳楊上善註:"十二大經復有正別。正謂六陽大經別行還閤府經;別謂六陰大經別行合於府經,不還府經,故名為別。"馬蒔註:"按此各經皆名日正,則正者,正經也,宜與經脈篇其直行者相合。別者,絡也,宜與《經脈》篇其支者、其別者相合。今此篇之所謂正,較之《經脈》篇甚略,且非盡出正行之經,是其意之所重者在合,而與經脈之行,不必及其詳耳。"張介賓註:"十二經脈,已具前經脈篇,但其上下離合內外出人之道,猶有未備,故此復明其詳。然《經脈》篇以首尾循環言,故上下起止有別;此以離合言,故但從四末始。雖此略彼詳,然義有不同,所當參閱。"
關於本篇所言十二經脈正別,與《經脈》篇所言十二經脈的關係問題,經文中不曾言明,僅言及"請問其離合出入",故歷來注家白楊上善始,各抒己見。詳觀經文內容,其與《經脈》篇所言,在經脈所行之某些部位方面,固有些相同之處,然而在經脈走向、交接、分合等方面,則有諸多不同之處。特別經文所言"或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一句,僅言諸陰,而又無諸陽,說明對本篇經文,曾有不同的解釋,其來尚矣。從而說明,本篇所言經別十二脈,與《經脈》篇十二脈,似非出於一家之言,故有諸多不同之處。此當為經脈循行的又一種形式。
(4)《靈樞·邪客》。該篇僅存經脈二條,原文為:"黃帝問於岐伯日......脈之層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少序離別之處,離而人陰,別而人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岐伯日: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人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膈陰人腑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人於胸中,內絡於心脈。"
本文所言手太陰脈與手心主脈的循行線路十分具體,然與《經脈》篇此二經之循行線路相對照,除走向不同外,在部位方面,尚有諸多不同之處。詳楊上善註:"舉手太陰、心主二經,余之十經順行逆數,例皆同也。"張介賓註:"按本篇於十二經之屈折,獨言手太陰、心主二經者,蓋欲引正下文少陰無腧之義,故單以膈上二經為言耳。諸經屈折詳義,已具經脈、本輸等篇,故此不必再詳也。"按楊、張二家之注,均言其餘十經之順行逆數,已具或例同《本輸》等篇,然細審《本輸》篇內容,主要說明十二經脈在肘膝以下之出、溜、注、行、入,即所謂井、滎、腧、經、合者,除其所言走向與本文相同外,並不曾言及經脈之順行逆數。故本篇所言二經,與《靈樞·本輸》所言,似非一事。又張注言本篇所舉膈上二經,是為引出後文"少陰無輸"之說,似有一定道理,儘管如此,但按所舉二經,就其內容而論,必有所本。或有專論十二經脈之順行逆數者,恐早已散佚。故其內容與《經脈》等篇,多有不同。
2.經脈走向
經脈走向,指經脈的循行方向。關於經脈的循行方向,有以下不同記載。
(1)《靈樞·經脈》。本篇內容,上文已作了簡要介紹。就其走向而言,乃是手足陰陽十二脈,自內而外、自外而內的循環式走向。具體內容,不再詳述。若簡而言之,即《靈樞·脈度》所謂手之六陽,從手至頭;手之六陰,從手至胸;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此所謂"六陽"與"六陰",是按手足陰陽脈之雙側計。該文所言,重在計脈之長度,故主要說明經脈之外行線者多,而內行線則少,但其所言六陽六陰脈之走向,則盡可反映手足三陽脈與三陰脈走向的基本規律。總之,本篇所言脈之走向,就十二經脈之總體言,乃是一周行循環方式。猶如後來的《標幽賦》所云:"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雲門,抵期門而最後。"也是根據此一走向基本規律,結合經脈運行之時辰周期及腧穴部位,概括而言。
(2)《素問·陰陽離合論》、《靈樞·根結》。此兩篇中,均言及經脈根結內容,文字亦基本相同。其內容一則言足三陽脈與足三陰脈之根結,一則言三陽脈與三陰脈之關闔樞。惟兩篇中"關"字,均誤作"開"。今以《太素·經脈根結》文為準,摘錄如下:"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陽明根於歷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太陽為關,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終於膻中。太陰為關,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根據上文可見,此所云三陰三陽,均與腧穴連稱,是指經脈而無疑。所示腧穴,均為足經,而無手經,是此雲三陰三陽,為足三陰脈與足三陽脈。
按本文重在論三陰三陽之關闔樞,而三陰三陽之關闔樞,乃是以足三陽脈與足三陰脈為物質基礎。文中言及足三陽脈與足三陰脈,根據腧穴定位所在,足三陽脈與足三陰脈皆根起於足部,而終結於胸腹以上。從而說明,本文所示足三陽脈與足三陰脈之走向,皆自下而上,此與《靈樞·經脈》所言十二經脈之循行走向,足三陰脈自下而上,足三陽脈自上而下,則不盡同。此當另有所本。
(3)《靈樞·邪客》。前引本篇手太陰與手心主二脈之走向為,"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上臂膈之後,人腋下走肺"。"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上臂肘之後,人於胸中,內絡於心脈。按以上二脈,均明確表明其走向是手指之端,上而內行。然《靈樞·經脈》記此二經之走向為,"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肝系橫出腋下,下循腈內",下行至手大指之端。"心主手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膈內",下行至手中指之端。是則表明此二脈在十二脈循環中之走向,均自胸中外行,而至於手指之端。據此,盡可說明,《經脈》篇與《邪客》篇分別記述手太陰與手心主二脈之走向,一者自內而外,一者自外而內,二者有所不同。
3.經脈系統
關於經脈系統,在《素問》與《靈樞》中,有十二脈與十一脈兩種系統。現分述於下。
(1)《靈樞·經脈》。本篇述十二經之經脈及其絡脈,最為系統而完整。另有《靈樞》之《經別》、《經水》、《經筋》等篇,亦均為十二脈系統。但在腧穴系統方面,則有的篇文顯然是十一脈系統。
(2)《靈樞·本輸》。該篇在論述本輸時起首云:"黃帝問於岐伯日: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五輸之所留,六府之所與合,四時之所出入,五臟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願聞其解。"此文明確提出"十二經絡"之數,然下文岐伯答文中,卻只有十一脈。即五臟之脈,肺、肝、脾、腎四臟,各如本經,惟心臟之井、滎、腧、經、合諸穴,皆繫心主手厥陰脈之穴,而非手少陰心脈之穴。又《素問·氣穴論》言"臟俞五十六",王冰注亦本於《靈樞·本輸》之義,心臟之穴,即系手心主脈之穴。關於此一問題,在《靈樞·邪客》中,曾有所說明。其謂:"黃帝日: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日: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黃帝日: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日: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關於經絡系統十一脈與十二脈的問題,自有其學術發展的歷史根源。詳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及《陰陽十一脈灸經》(按兩書原無此名,系整理小組定名)兩書,均為十一脈,又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按:此系原書名)亦為十一脈,且與《陰陽十一脈灸經》內容基本相同,當屬同一系統之不同傳本。詳此十一脈系統,均無手厥陰脈,而有手少陰脈,稱為"臂少陰之脈"。其循行部位,《足臂十一脈灸經》作"臂少陰[溫(脈)](按:方括弧"[]"中字為原有脫文,系整理人補出;圓括弧"()"中字,系整理所作釋文。後同):循筋下兼廉),出膈內下兼(廉),出夜(腋),奏(湊)脅。"《陰陽十一脈灸經》作"臂少陰哌(脈):在於手掌中,出內陰兩骨之間之間(按:原整理校注云:後面"之間"兩字系衍字),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膈內陰。"以上兩文與《靈樞·經脈》文相對證,不難看出,其描述之循行部位,尤為簡單。然就其基本部位特徵來看,此所謂"臂少陰之脈",正當《靈樞·經脈》心主手厥陰之脈。從而說明,經脈系統,本有十二脈與十一脈之別。十一脈中之臂少陰,當十二脈之手厥陰脈;十二脈中手少陰,十一脈中則無此經。因此,《靈樞·本輸》等篇中所言五臟井、滎、腧、經、合穴,就其經脈系統而論,當是基於十一脈系統。
4.經脈稱謂
十二經脈之稱謂,在《素問》、《靈樞》中,基本已定型,但在《靈樞》個別篇章中,尚保留有另外的稱謂。
(1)《靈樞》之《經脈》、《經別》、《經水》、《經筋》四篇,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十二經脈的稱謂、線路、走向及病候、治則等,盡可反映對十二經脈的認識,已基本定型,經絡學說的發展,已臻成熟。其稱謂則是以手足三陰三陽命名,即手太陰、手少陰、手厥陰、手太陽、手少陽、手陽明、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足太陽、足少陽、足陽明。此一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2)《靈樞·寒熱病》:該篇主要論述寒熱諸病從經穴取治之內容。其中有稱"臂"脈者三條:
1)"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日天府。"又《靈樞·本輸》:"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日天府。"按此二條,從內容以至行文,基本上是一致的,唯手、臂之稱謂有別。是此言"臂太陰",即手太陰也。
2)"臂陽明有人順犏齒者,名日大迎,下齒齲取之。"詳"大迎"一穴,古醫籍歸經不一,如《素問·氣府論》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其中有"大迎之骨空各一",此與《靈樞·經脈》所云"胃足陽明之脈......出大迎循頰車"及"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之說相合。又《針灸甲乙經》卷三第十,言大迎為"足太陽脈氣所發"。而本篇所言"臂陽明"者,乃為手陽明。又據《靈樞·經脈》言手陽明"其支者......入下齒中",與本文言"下齒齲取之"義亦合。是此言"臂陽明"者,即手陽明也。此亦可見本文與《靈樞》別篇言經脈者,所本不同,故稱謂有別。
3)"臂太陰可汗,足陽明可汗。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者甚者,止之於陰。"詳本文以"臂""足"二字對舉,其為稱經而無疑。是"臂太陰"即手太陰也。
按十二經脈以足、臂相稱者,今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可證。又據此,則腧穴歸經,亦或有以足臂脈取名者,觀此三條,或可見其一斑。凡此,皆另有所本。5.經脈絡屬臟腑
關於經脈絡屬之臟腑,《靈樞·經脈》言之甚詳。凡手足三陽之脈,皆為屬腑絡臟l手足三陰之脈,皆為屬臟絡腑。如心主手厥陰之脈日:"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三焦手少陽之脈日:"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而《靈樞·邪客》手太陰之脈與心主之脈,則與此不同(詳見前文)。手太陰之脈日"內屈,走肺",心主之脈日"上人於胸中,內絡於心脈"。據此所言經脈與臟腑關係的內容及表述行文,兩篇有明顯的不同。從而說明,兩篇內容,非出於一家之言而無疑。
6.根結與標本
根結與標本,是《素問》與《靈樞》中有關經脈的兩個既相近而又不盡同的概念。所謂根與本者,經脈所起之根本也。結與標者,經脈之枝端與終結也。但在有關篇文中,所言起止點,並不盡同。
(1)《素問·陰陽離合論》、《靈樞·根結》。此兩篇所言根結,基本上是一致的,當系同源。今錄《靈樞·根結》文如下:"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歷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
從上文可見,所言三陰三陽之根結,僅有足經而無手經。
(2)《靈樞·衛氣》。本篇為言經脈之標本者,其文作:"足太陽之本,在根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問,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也;足陽明之本,在歷兌,標在人迎頰(按:"頰"下《太素·經脈標本》有"下上"二字,於義為順,疑本文脫)頏顙也;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下也;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訾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中,標在腋內動(按:"動"下《甲乙經》卷二第四有"脈"字為是,疑本文脫)也;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按:後"下"字,《太素·經脈標本》及《甲乙經》卷二第四均無,疑衍)三寸也。"
詳本文言經脈標本,與《根結》篇所言經脈根結之大義,亦大致相同,然異點頗多。就脈數而言,彼雖言三陰三陽脈,實只有足經,而此則尚有手經;就起點而言,彼言諸脈之根,皆為本經之肢端第一穴,亦即《靈樞·本輸》所言井穴,而此所言本,有的為井穴,有的則在手足踝關節以上處;就終點而言,彼言足三陽之結,與此言之標,基本相同,而足三陰經,則兩者皆不同。是則兩者所本非出一家也無疑。
(二)腧穴
《素問》、《靈樞》中論腧穴內容較多,但有的內容,顯非出於一家之言,當系不同學派。
1.經脈流注腧穴
經脈流注所經之處的某些腧穴,具有特殊意義,並予以特定命名。此在《靈樞》之《本輸》篇及《根結》篇,均有詳論。然兩篇中取穴與命名方面,均有所不同。
(1)《靈樞·本輸》。該篇詳論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十二經脈流注之特定腧穴,總稱之為"本輸"。今以陰經與陽經各舉一脈為例。
"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為井木;溜於魚際,手魚也,為滎;注於大淵,大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腧;行於經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入於尺澤,尺澤,肘中之動脈也,為合。"
"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腧;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為原;行於崑崙,崑崙,在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經;人於委中,委中,胭中央,為合。"
從上文可見,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之流注,陰經有出、溜、注、行、入五個關要處,分別命之日井、滎、腧、經、合,各有代表性腧穴,並以五行之木,合以各經之井穴。陽經有出、溜、注、過、行、入六個關要處,分別命之日井、滎、腧、原、經、合,亦各有代表性腧穴,並以五行之金,合以各經之井穴。從而構成了十二經脈在肘膝以下特殊的流注體系,即五臟陰經的五五二十五腧和六腑陽經的六六三十六腧體系。由於上述諸穴,在經脈流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故在針刺方面,亦具有重要意義。是當為經絡學說一重要組成部分。
(2)《靈樞·根結》。該篇除論及三陰三陽脈之關闔樞外,並論及經脈之流注,但與《靈樞·本輸》所言有較多差異,惜僅存手足六陽經脈,手足六陰經脈早已脫失。今錄其全文如下:"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輸,人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歷兌,溜於沖陽,注於下陵,人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少海,入於天窗、支正也;手少陽根於關沖,溜於陽池,注於支溝,人於天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溪,人於扶突、偏歷也。"
詳此文後繼有"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云云等文,可證原為十二經,而今只存手足六陽經文,其手足六陰經文已脫也無疑。
根據上文可見,其與《靈樞·本輸》所言之經脈流注,除根穴與該篇所言井穴一致外,其不同處有以下幾點:本篇僅有根、溜、注、入四項,此其一也;本篇所言溜、注二項,名雖同而穴不同,此其二也;本篇所言入穴有二,一為本經在肘膝關節以下之絡穴,一為本經在頸部之穴,此其三也;本篇根穴,無五行相合,此其四也。從而說明,本文系經脈流注另一學家之所言而無疑。
2.背腧定位
背腧定位,指臟腑在背部之腧穴的定位。凡此,皆取背部脊椎骨為自然標誌而進行定位,但定穴部位,則不盡同。
(1)《靈樞·背腧》:"黃帝問於岐伯日:願聞五臟之腧出於背者。岐伯日: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間,心腧在五焦之問,膈腧在七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脾腧在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詳"焦",《太素·氣穴》、《素問·血氣形志篇》王冰注引《靈樞經》及《中誥》均作"椎"。馬蒔註:"焦,當作頹。"張介賓註:"焦即椎之義,指脊骨之節間也。古謂之焦,亦謂之預,後世作椎。"按:"焦",當系椎之假借,焦與椎,均取"隹"為聲。古籍取"隹"為聲之字而相為假借者,所在多有。如推與椎,《史記·吳王濞列傳》:"此少年推鋒之許可耳0"《漢書·吳王濞傳》推作"椎"。又如椎與錐,《戰國策·齊策六》:"君王后引椎椎破之。"鮑本椎作"錐"。椎,或作"傾",《靈樞·經別》:"足少陰之正......而合上至腎,當十四傾。"是此文諸言"焦"者,即椎也。
按上一背腧定位法,在古針灸書中,大都以此為準,如《針灸甲乙經》所收古《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即是。詳《甲乙經》卷三第八言五臟背腧為:肺俞在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心俞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肝俞在第九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腎俞在第十四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後世針灸諸書,亦大多以此為準。
(2)《素問·血氣形志》篇:"欲知背腧,先度其兩乳問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復下一度,心之俞也;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臟之俞,灸刺之度也。"楊上善註:"以上言量背輸法也。經不同者,但人七尺五寸之軀,雖小法於天地,無一經不盡也。故天地造化,數乃無窮,人之輸穴之分,何可同哉。昔神農氏錄天地間金石草本三百六十五種,法三百六十五日,濟時所用。其不錄者,或有人識用,或無人識者,蓋亦多矣。次黃帝取人身體三百六十五穴,亦法三百六十五日,身體之上,移於分寸,左右差異,取病之輸,實亦不少。至於《扁鵲灸經》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經》等,所承別本,處所及名,亦皆有異,而除痾遣疾,又復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適病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並為非者,不知大方之論。所以此之量法,聖人設教有異,未足怪之也。"王冰註:"《靈樞經》及《中誥》咸雲,肺俞在三椎之傍,心俞在五椎之傍,肝俞在九椎之傍,脾俞在十一椎之傍,腎俞在十四椎之傍。尋此經草量之法,則合度之人,其初度兩隅之下,約當肺俞;再度兩隅之下,約當心俞;三度兩隅之下,約當七椎,七椎之傍,乃膈俞之位。此經雲,左角肝之俞,右角脾之俞,殊與《中誥》等經不同。又四度則兩隅之下,約當九椎,九椎之傍,乃肝俞也。經雲腎俞,未究其源。"
詳本文所言量背腧法,與《靈樞·背腧》所言取穴方法,亦自不同,彼者以椎體自然標準
為法,此則以草度量之,因而所定穴處,部位亦不同,故二者之差,已不言而喻。楊上善與王 "冰等注,亦皆指明其不同處。故此文當是《素問》中保留之別一家度背腧法也。以其別為一
家之言,故不得以《靈樞·背腧》而論其是非。楊上善所謂"聖人設教有異,未足怪之也",義亦在此。
3.椎問穴定位
椎間穴,指脊椎節問下之腧穴,其定位之所在,經文所述,亦不盡同。
(1)《素問·氣府論》:"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王冰註:"脊椎之間,有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台、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陽關、腰俞、長強、會陽十五俞也。"《太素·氣府》作:"大椎以下至尻二十節,問各一。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楊上善註:"大椎至骶二十一節,有二十間,間有一穴,則二十六穴也。《明堂》從兌端上頂,下至球門,有十三穴。大椎以下至骶骨長強二十一節,有十一穴,凡二十四穴,督脈氣所發,與此不同,未詳也。"
按:此文《素問》與《太素》不盡同,楊注與王注,義尚有疑,今不煩考。然有一點是基本相同,即自大椎至尾骶二十一節,節間有穴,但並非第一節間均有穴。據《針灸甲乙經》卷三第七存古《明堂孔穴針灸治要》凡十一穴。即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陶道在大椎節下間,身柱在第三椎節下間,神道在第五椎節下間,至陽在第七椎節下間,筋縮在第九椎節下間,脊中在第十一椎節下間,懸樞在第十三椎節下間,命門在第十四椎節下間;腰俞在第二十一椎節下問,長強在脊骶端。若據古《明堂》一書推斷,有關上述諸穴的定位,由來尚矣。且從腧穴稱謂可見,諸穴無以臟腑之名命名者。以臟腑名命名之穴,均挾脊兩傍。此一定名,一直延至今日,除自《甲乙經》後,增有靈台、中樞、陽關等穴外,穴名一仍其舊。
(2)《素問·刺熱篇》:"熱病氣穴,三椎下問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膈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問主脾熱,七椎下問主腎熱。"《太素·五臟熱病》楊上善註:"《明堂》及《九卷》背五臟輸,並以第三椎為肺輸,第五椎為心輸,第七椎為膈輸,第九椎為肝輸,第十一椎為脾輸,第十四椎為腎輸,皆兩箱取之。當中第三椎以上無療臟熱,故五臟及候五臟熱,並第三椎以下數之。第三椎以上與頰車相當,候色。第三椎下間肺輸中間,可以瀉熱也。四椎下間,計次當心,心不受邪,故乘言膈也。次第推之,下間各主一臟之熱,不同《明堂》通取五臟之輸者也。"王冰註:"尋此文椎間所主神臟之熱,又不正當其臟俞,而雲主療,在理未詳。"
按:上文楊注雖強為之釋,但亦不得不承認其與"《明堂》通取五臟之輸者"不同。若王冰注則直雲"在理未詳"。詳本文雖非直取五臟之背腧,但其所指瀉五臟熱之各椎,與挾脊兩傍之五臟腧,亦不在同一橫平線上。因此,若按五臟腧在背部腧穴位置以解本文,自是不通。從而說明,本文所云椎節間與五髒的關係,系另一家言也。
(三)針道
針道者,論針刺之道也。《素問》、《靈樞》中論針刺之道者,內容特多,所言亦非盡同。今擇其要者,聊為考析。
1.九針總名
九針者,針刺所用之九種針也。九針各具針名,在《素問》、《靈樞》中盡為一致。然對其總稱謂,則不盡相同。
(1)小針。《靈樞·九針十二原》:"小針之要,易除而難人。"楊上善註:"但九針要道,下針解中,自當其釋之也。"此注可見,楊氏解"小針",是以"小針"與"九針"為同義語,皆總名也。又《靈樞·小針解》,詳其所解,必原有名《小針》者(詳見前"《素問》、《靈樞》引書考"),是亦以小針為總名。又《靈樞·厥病》:"腸中有蟲瘕及蛟蜻,皆不可取以小針。"此文明確指出,腹中有蟲疾者,皆不可以小針取治。此言"小針",亦概指九針而言。又《靈樞·玉版》:"黃帝日:余以小針為細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於天,下合之於地,中合之於人,余以為過針之意矣。願聞其故。岐伯日:何物大於天乎,夫大於針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備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鎮也,其不(按:《太素·疽癰逆順刺》無"不"字,當是,疑此文衍)可不參乎。夫治民者,亦唯針焉。夫針之與五兵,其孰小乎。黃帝日: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所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針能取之乎?岐伯日:聖人不能使化者為之,邪不可留也......黃帝日:其已有膿血而後遭乎?不導之以小針治乎?岐伯日: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按:此下《甲乙經》卷十一第九下有"其功大,以小治大者,八字,於義為是,疑此有脫文)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按:本文前後曾三次言及"小針",詳其文義,亦概指九針之總名也。並以"小針"比之"五兵"。"五兵"者,五種兵器也,惟所指不一,如《穀梁傳·庄公二十五年》:"陳五兵五鼓。"范寧註:"五兵,矛、戟、鉞、檐、弓矢。"又《漢書·吾丘壽王傳》:"古者作五兵。"顏師古註:"五兵,謂矛、戟、弓、劍、戈。"此文正以九針作小物,以五兵為大物,小者克病癒疾,大者克敵制勝,正與後文言"以小治小"與"以大治大"之義相應。又詳後文言治膿血,"其唯砭石鈹鋒",雖《靈樞·九針十二原》言九針中之"鈹針","以取大膿",然此文所謂"鈹鋒",詳前後文義,當是指劍鋒,而非指鈹針。鈹者,劍也。《說文·金部》:"鈹,劍如刀裝者。"段玉裁註:"劍兩刃,刀一刃。實劍而用刀削裹之是日鈹。"
詳上述諸言"小針"者,皆以為九種針名之總稱,與別稱"九針"者,義雖同,然稱謂有別。
(2)九針。九針一詞,在《素問》及《靈樞》中曾多次言及,但義不盡同。有的為具指,即指九種不同的針器。如《靈樞·九針論》:"黃帝日:針之長短有數乎?岐作日:一日鐫針者,取法於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也......九日大針,取法於鋒針,其鋒微園,長四寸,取大氣不出關節者也。針形畢矣。此九針長短大小法也。"此所言"九針",即指九種針器。有的則泛指九種針器,及其有關的內容,包括針形、針名、用針、行針等有關問題。是則將"九針"一詞概念化了。如《素問·三部九候論》:"黃帝問日:余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又《素問·離合真邪論》:"黃帝問日: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又如《靈樞》之《九針十二原》及《九針論》等篇皆是。凡此所言"九針",皆不僅指針名而言,尚含其他有關內容,故或作概念、或作書名、或作篇名,加以使用。就其概念而論,猶九種針器之總名也。其與前所言"小針",亦名異而義同也。
2.四時刺與五時刺
四時刺與五時刺,乃系根據不同的季節而採用不同刺法之說,然詳其內容,不僅有四時與五時之別,在刺法方面亦不盡同。
(1)四時刺。《素問·診要經終論》:"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甚者傳氣,問者環也;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冬刺俞竅於分理,甚者直下,間者散下。"又《素問·水熱穴論》云:"春取絡脈,夏取盛經分腠,秋取經俞,冬取井滎。"《靈樞·本輸》:"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腠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腧,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余如春法;冬取諸井、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臟之所宜。"又《靈樞·四時氣》:"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又《靈樞·寒熱病》:"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El,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經輸治骨髓。"
以上《素問》、《靈樞》中,共有五篇言及四時刺法。詳其內容,則諸多不同,或文同而時異,或文、時並異。如《素問·水熱穴論》,不僅具四時刺法,而且有解文。今再錄其解文如下:"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人,故取絡脈分肉間......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從此解文中,尤可看出,四時刺法之所以有別者,當是立論不同也。凡此足以說明,上述四時刺法,非出於一家之言。
(2)五時刺。《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人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臟。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人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辟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按:本文雖未直言刺法,然詳其文義,則實言以時為劑之刺,此則為從,亦即順也;若反其時,則為逆。故後文多言逆時而刺,所致諸害。又本篇題名雖言"四時",而篇文內容,則增"長夏"內容,實為五時。按該篇文義,其刺法當為春刺經脈,夏刺孫絡,長夏刺肌肉,秋刺皮膚,冬刺骨髓也。《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臟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輸;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詳上文明確表明,乃是以色、時、音、味、臟配春、夏、長夏、秋、冬及滎、輸、經、合、井。故此言五時刺者,乃根據不同季節,分別刺五輸穴中之相應穴也。此與上文《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所言,又有所不同。
從以上所引《素問》與《靈樞》中七篇言四時刺與五時刺的內容來看,盡可反映其刺法有諸多不同,其立論之依據,亦多有別。因此,關於四時刺與五時刺的問題,則難以一種模式或一種理論加以說明。此其一則反映了古代醫家由於對此一問題的不同見解而形成的不同學術流派,亦如《難經·七十四難》所論五時刺法為春刺井(邪在肝)、夏刺滎(邪在心)、季夏刺俞(邪在脾)、秋刺經(邪在肺)、冬刺合(邪在腎),恰與《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順差一季,猶可證明此又別成體系也;一則由於立論角度不同,故刺法亦異,反映四時刺法的靈活多樣。故楊玄操云:"理極精奇,特在留意,不可固守以一概之法也。"亦可說明此一問題在《素問》與《靈樞》中有多家之說。
(四)衛氣行
有關衛氣之說,在《素問》與《靈樞》中論述較多。然對其循行之方式及線路,卻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說法。
1.運行周期
(1)《素問·瘧論》:"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岐伯日: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El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人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林億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經》、《太素》並同。伏膂之脈,《甲乙經》作太沖之脈,巢元方作伏沖),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楊上善註:"因衛氣從風府日下,故作也晏,晚也......邪與衛氣下二十一椎,日日作晚,至二十二Ft,邪與衛氣注於督脈上行,氣上高行,故其作也早。"按:本文雖言瘧病發作之日晏與日早,但所論病機,則涉於衛氣行。也就是說瘧病之邪,其發作之日晏與日早,與衛氣之循膂日下一節及循腹內上行之行期有關。本文與《靈樞·歲露論》文基本相同,可互證。
《靈樞·歲露論》:"黃帝問於岐伯日......瘧之發以時,其故何也?岐伯對日:邪客於風府,病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人,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人脊內,注伏沖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故其病稍益。"
以上引《素問》與《靈樞》兩篇內容,雖然在行文方面有些差異,若就其內容之實質而言,則基本相同。均在表明衛氣之循行,以一月為周期。具體循行情況則為先二十一日,系循膂而下,沿椎節日下一節,二十一日至尾底;後九日,系循腹而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按:此一時間計之,腹背前後,每運行一個周期,需三十日,故可謂之月周期。
(2)《靈樞·衛氣行》:"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訾,下手太陽,下至小指之間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訾,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按:《醫學綱目·陰陽臟腑部》註:"以上二字,衍文也。其下當有"其散者"三字。"詳前言"下手太陽"及"下足少陽"者,均日"其散者",故《醫學綱目》注當是)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別者以上(按:《醫學綱目·陰陽臟腑部》註:"以上二字,衍文也。"詳《太素·衛五十周》亦無"以上"二字,故《醫學綱目》注當是)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人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人大指之間,人掌中;其至於足也,人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十四舍,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分身之二,陽盡於陰,陰受氣矣。其始人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氣行於陰臟一周,與十分臟之八,亦如陽行之二十五周,而複合於目。"《靈樞·營衛生會》:"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又:"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按:上引《靈樞》兩篇內容,均明確提出衛氣的運行,一晝夜為五十周。其運行的具體情況為晝行於陽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度者,周也。故亦稱二十五周。此所言行於陽者,行於六腑之陽經,行於陰者,行於五臟之陰經。此言五十周之數,為言衛氣之行者,常所慣用。
(3)《靈樞·衛氣行》:"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五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六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七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八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九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一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十二刻,人氣在陰分;水下十三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四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五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十六刻,人氣在陰分;水下十七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八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九刻,人氣在陽明,水下二十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十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二十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氣在太陽。此半日之度也。"
按:本文所言之時間計之,衛氣每運行於太陽、少陽、陽明及陰分一周次,需時水下四刻,故水下二十五刻,衛氣運行六又四分之一周次,水下五十刻,則衛氣運行十二又四分二周次,水下一百刻,則衛氣運行二十五周次。亦即一晝夜,衛氣運行於三陽及陰分,適當二十五周次。此與上文言一晝夜五十周次者,僅及其半也。故必系別說而無疑。
2.運行方式
從以上所引諸篇言衛氣運行周次中,已可見其在運行方式方面,亦有較大差異,概言之,有以下三種。
(1)背腹周行。此種方式,即前引《素問·瘧論》與《靈樞·歲露論》所言,衛氣循膂而下,沿椎節日下一節,二十一日至尾底,復人腹上行九日,人缺盆。故其循行方式,主要是循背腹周行。
(2)日循三陽脈及陰趼脈周行,夜在五間周行。此種方式,即前引《靈樞·衛氣行》所言晝夜五十周的循行方式。即晝行於陽二十五周次為始於目,分別由足三陽經循脈而至於足,另有散行者,分別別出而由手三陽經循脈而至於手,散出而不復還;其循足三陽之至於足者,人於足心,循足少陰之別,上行複合於目,此為一周。詳陰趼脈者,《靈樞·脈度》云:"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人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順,屬目皆,合於太陽、陽躋而上行。"此與上述衛氣循行之線路正合。此一方式,若簡言之,即始於目,分別經足三陽經至於足,人足心,復經足少陰之別陰躋脈上行,複合於目,為日行一周次。夜行於陰二十五周次為始於足少陰脈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是為夜行五臟一周次,其在五臟間循行序次,是以臟氣五行屬性相剋者為序。其行二十五周之後,當由足少陰脈,復經陰躋脈上行合於目而外行於陽。此即衛氣晝行陽夜行於陰的兩種不同運行方式。
(3)由太陽、少陽、陽明及陰分,分經水下一刻的時序周行。此種運行方式,即前引《靈樞·衛氣行》所謂"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之日運行二十五周次的方式。此文雖不曾詳述其在三陽及陰分運行和具體線路,但從時間分配方面,則與該篇前文衛氣日行五十周次的方式,顯然有別。故歷來注家多有疑之者。詳樓英《醫學綱目·陰陽臟腑部》引《靈樞·衛氣行》日五十周文後云:"右衛氣之行,晝行陽則目張而寤,夜行陰則目瞑而寐。謹按:此節言平旦陽氣之出目而下行於手足三陽也,皆一時分道並注,非有先後次第也。此經篇末言,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者,則是先下太陽究竟,然後下少陽,候少陽究竟,然後下陽明,候陽明究竟,方上行陰分。大與此節矛盾,蓋衍文也。"又張介賓《類經》八卷第二十五對本文按云:"按前數二十五刻,得周日四分之一,而衛氣之行,止六周有奇。然則總計周日之數,惟二十五周於身,乃與五十周之義未合。意者,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者二周,或以一刻作半刻,則正合全數。此中或有別解,惟後之君子再正。"按:本文婁、張二氏均發現此中矛盾,前五十周說與後二十五周說不相契合。故婁氏以為衍文,張氏以為或有誤。然二家之疑,似皆非是。蓋此本不同學說,不得強合為一也。從以上可見,有關衛氣行的問題,在運行周次及運行方式方面,均有不同的內容。似此等內容,從文字方面看,絕非由於傳抄翻刻所致之衍誤,故此類內容,定系原書編纂時,收輯同一命題之不同學說於一書所致。
(五)人氣所在
"人氣"概念,在《素問》、《靈樞》中,雖有多篇提及,但義不盡同。約言之,似有二說,一者指衛氣而言,一者類後世所稱"人神"之義。
1.指衛氣所在
(1)《素問·生氣通天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馬蒔註:"人氣即衛氣。按《靈樞·衛氣行》篇伯高日: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盡日行於陽。"按馬注引《靈樞·衛氣行》文以證本文,"於"義為"是"。惟"伯高"當作"岐伯",該篇伯高所言"人氣",則與本篇義不盡同矣。詳該篇岐伯所言"人氣",晝IEI行陽,夜則行陰,正與此"平旦人氣生......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之義合。
又《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人為秋,夜半為冬。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人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人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馬蒔註:"伯言一El之間,合於四時之氣,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人為秋,半夜為冬。故人氣者,衛氣也。"按:馬氏此注,亦據《靈樞·衛氣行》所言衛氣晝行於陰二十五度夜行於陰二十五度之義為釋。詳本篇文義,與《靈樞·衛氣行》言衛氣一晝夜行五十周之義基本相符,故馬注當是。
(2)《靈樞·衛氣行》。詳該篇前言衛五十周時所云:"IEI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二周於身與十分身之六"等等。後文言衛二十周時所云"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等等。皆十分明確地標明此所言"人氣",即衛氣也。
2.指人之神氣所在
(1)《素問·診要經終論》:"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此後四時刺法,文見前"四時刺"引,再後言刺不法其所在所致病候,今舉春刺為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脈亂氣微,人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氣著臟,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
詳上述諸病候,有一明顯特點,即部分神志病候的出現,如令人時驚,又且哭,又且欲言語等。又詳餘三時刺亦同,如夏刺不法人氣所在之心中欲無言,惕惕如人將捕之,時欲怒等。秋刺不法人氣所在之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又且善夢等。冬刺不法人氣所在令人慾卧不能眠,眠而有見等。從而說明刺不法人氣所在者,易傷人氣。傷人氣而出現神志病候者,傷及人神也。
(2)《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明於前,故日陽明;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右足之少陰;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陰;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日厥陰......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按:以上兩篇,雖均言人氣所在,但所主時問則各不相同。而有一點則具有共性,即詳審人氣所在,均與針刺有關。
又此所言"人氣",與言衛氣之"人氣",名雖相同,實則有別。詳"人氣"一語,其用亦久。
如《鬼谷子·本經陰符》:"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故內以養氣,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分職明矣。將欲用之於人,必先知其養志,知人氣盛衰.;而養其氣志。"據本文前後文義分析,"人氣"二字,雖未成為固定概念,但就其本義而論,實含有神志之義。又《莊子·人間世》:"且德厚信砸,未達人氣。"王先謙集解:"簡文云:Ⅱ,愨實貌。案雖愨厚不用智,而未孚乎人之意氣。"按:此以"人之意氣"以釋"人氣",是亦以"人氣"為意念之謂也。而意念猶與神志有關。詳此所言"人氣"之義,與《素問》、《靈樞》兩篇中所言,義猶相近。惟《素》、《靈》中,已作為固定概念使用,故此言"人氣",當指人之神氣也。
又詳後世針刺宜忌有"人神所在"之說,如唐孫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九·太醫針灸宜忌第七》:"論日:欲行針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此後並詳列"推行年人神法"、"推十二部人神所在法"等。蓋"人神"之說,其來已久矣。上引《素問》、《靈樞》"人氣"說,當為"人神"說之濫觴。惟《素》、《靈》兩書所言不同。猶後世言"人神"者,亦有多說之義。
(六)八正所在之應子人
"八正"者,八節或八方之正氣也。如《素問·八正神明論》:"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王冰註:"四時八正之氣者,謂四氣八節之風,來朝於太一者也。"又云:"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按"八風"之名,均具於《靈樞·九宮八風》。凡此八正之氣,不從其鄉來者,又謂之八虛。八正之位,若以時論之,即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節,即所謂"四時八節"也;若以方位論之,即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八方,即所謂"四正四隅"也。在《靈樞》中論八正之氣應於人者,皆有其相應之部位,然在不同篇文中,言則不一。
1.八風內舍之處
《靈樞·九宮八風》:"是故太一入徙立於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凶也。風從南方來,名日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脈,氣主熱;風從西南方來,名日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為弱;風從西方來,名日剛風,其傷人也,iN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風從西北方來,名日折風,其傷人也,內舍-T-I]",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風從北方來,名日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風從東北方來,名日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日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
上文言明八風所來之外,即從其鄉來者,為四正四隅之所。其傷及人體後,邪之所舍,皆有定處,即:
風從南方來,應於夏至節,內舍於心,外在於脈。風從西南方來,應於立秋節,內舍於脾,外在於肌。風從西方來,應於秋分節,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風從西北方來,應於立冬節,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
風從北方來,應於冬至節,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
風從東北來,應於立春節,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應於春分節,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
風從東南方來,應於立夏,內舍於胃,外在肌肉。
凡此所列太一朝八風H及所應八節,其傷於人也,內則舍於臟腑,外則在於肢體。其所言臟腑為心、脾、肺、腎、肝五臟及小腸、大腸、胃三腑。其外在肢體為脈、肌、皮膚、手太陽脈、骨與肩背之膂筋、兩脅腋骨下及肢節、筋紐、肌肉。
從上述模式中,不難看出,其中五臟與五體在時間應合方面,與《素》、《靈》別篇所論五臟與五行體系,基本上是一致的,唯脾居西南方應於立秋,在時間上小有差異。而小腸、大腸及胃、三腑,在腑與肢體應合方面,小腸應手太陽脈為腑與經脈關係;胃應肌肉,以胃與脾為表裡關係,故同應肌肉;而大腸應兩脅腋骨下及肢節,在《素》、《靈》其他篇中,尚難找到理論上的依據。從而說明,本篇所言八風傷人,其內舍與外在之處,在理論上,雖與《素問》、《靈樞》別篇所論五行、五時、五臟體系,有某些相同或相近之處,然其不同之處亦有之,而且可明顯看出其立說並非同源。此太乙朝八風內舍臟腑與外在肢體之一式也。
2.身形應九野
《靈樞·九針論》:"黃帝日:願聞身形應九野奈何?岐伯日: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卯;左手應立夏,其H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巳未;右脅應秋分,其H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亥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臟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H及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所主左右上下身體有癰腫者,欲治之,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是謂天忌日也。"
按:上文所謂"九野"者,九方之地也。如《素問·六節藏象論》:"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素問·寶命全形論》:"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詳《淮南子·原道訓》:"而知八紜九野之形埒者何也?"高誘註:"八紜,天之八維也。九野,八方中央也。"又:"所謂一者......上通九天,下貫九野。"高誘註:"九天,八方中央也。九野亦如之。"根據此義,則本文所謂"九野",亦指八方中央,因與《靈樞·九宮八風》之義同,該篇言九宮者,即四正四隅加中央,各為一宮。所言八風者,八方之風,已詳上文。本文言九野者,該中央而言,而所言身形之九野者,亦只言其八。即:
左足應立春,位東北方。左脅應春分,位東方。左手應立夏,位東南方。膺喉首頭應夏至,位南方。右手應立秋,位西南方。右脅應秋分,位西方。右足應立冬,位西北方。腰尻下竅應冬至,應北方。
按:上述部位、節氣、方位模式,不難看出,其所示部位之所應,乃是兩臂,兩腿張開後,頭南尻北之俯卧平面圖。故左足位東北方應立春,左脅位東方應春分,左手位東南方應立夏,頭位南方應夏至,右手位西南方應立秋,右脅位西方應秋分,右足位西北方應方立冬,尻位北方,應冬至。凡此八方,皆太一移居之宮,故應於人身之部,亦針刺之所忌。如馬蒔注云:"按後世針灸法,最忌九宮尻神、九部尻神、十二部尻神,此固當遵。然前九宮八風篇內有太一所在九宮,及此篇身形應九野,乃神聖所言,尤合五行、九宮、八卦大義。"馬蒔此言,亦可謂深明針灸忌尻神所在說之源流關係。
以上所引《靈樞》之《九宮八風》與《九針論》兩篇有關內容,一者言九宮之應於人體,一者言九野之應於身形。從大的主題思想方面看,則基本上是一致的,從八風傷人之內舍臟腑及外在肢體與八方應身形八部方面看,其總的指導思想,亦均在說明人與天地相應。但從具體內容方面看,則二者盡無相同之處。若《靈樞·九宮八風》之傷人內舍臟腑,就五臟而論,與五行配五方五時之義基本相同,然另;Ond、腸、大腸及胃三腑,義則難詳。似與九臟說(另外膀胱一腑)相似。而《靈樞·九針論》之所應部位,則純系就方位而言。是故兩篇內容,雖有相同或相近之處,但絕非一家之說。
又詳此兩篇內容,若就人與天地相參之說論之,固有一定道理,然均雜以太一遊說,染以神學觀念,則其受古占星術之影響,已不待辨而自明矣。
(七)相形
相形者,以人體之形象,知其賢愚貴賤者也。關於相形方面的內容,在《靈樞》中亦有多種說法。
1.逆順肥瘦型
《靈樞·逆順肥瘦》對肥人、瘦人、壯士真骨及嬰兒等之體質氣血等有所論述。其中唯對肥人及瘦人並言及其思念品行方面的情況。如:"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其為人也,貪於取與。"又:"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所謂"輕言"者,說話輕率而不慎重也。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修邊幅。"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於是桓譚之徒,相顧嗤笑,彼實博徒,輕言負誚。"
詳上文所言"貪於取與"及"輕言",雖屬之一種行為,但行為者,必受思想意識之支配。故本篇內容,實則說明人的體質肥瘦及氣血清濁,可以決定人的思想意識,而支配某種行為。
2.陰陽二十五人型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伯高日: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陰陽之人不與焉,其態又不合於眾者五,余已知之矣,願聞二十五人之形,血氣之所生,別而以候,從外知內何如......岐伯日: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此下分別以金木水火土為綱,詳述二十五人之形態與品行。今舉木形為例:"木形之人,比於上角,似於蒼帝,其為人,蒼色,小頭,長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勞心,少力,多憂,勞於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陰,佗佗然;太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左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陽,少陽之下,隨隨然;鈥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陽,少陽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下,栝栝然。"此下則分述火形之人、質征之人、少征之人、右征之人、質判之人;土形之人、太宮之人、加宮之人、少宮之人、左宮之人;金形之人、鈥商之人、右商之人、大商之人、少商之人;水形之人、大羽之人、少羽之人、眾之為人、桎之為人等。
按:本文所言,盡以五行屬性之五形人為綱,每形又分而五,故謂二十五人。其中木、火、土、金、水五形,均詳述其形貌及品行,余者則以形況之詞,表其行為。此雖以二十五人名之,實則以五行分類,說明各形人之形貌及品行。
3.陰陽五態型
《靈樞·通天》:"黃帝問於少師日:余嘗聞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日.: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黃帝日:其不等者,可得聞乎?少師日: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好內而惡出,心和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之,此太陰之人也。少陰之人,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乃反慍怒,心疾而無恩,此少陰之人也。太陽之人,居處于于,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常無悔,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謖諦好自貴,有小小官則高自宜,好為外交,而不內附,此少陽之人也。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為至治。"又:"太陰之人,其狀黠黠然黑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胭然未僂,此太陰之人也。少陰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以陰賊,主而躁峻,行而似狀,此少陰之人也。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胭,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其兩臂兩肘,則常出於背,此少陽之人也。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顥顳然,愉愉然,嗷曦然,豆豆然,眾人皆日君子,此陰陽和平之人也。"按:上文明確表述了五態人之形貌與品行,是以陰陽氣之多少為論證依據,與前述二十五人說有所不同。
4.本臟二十五變型
《靈樞·本臟》:"五臟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結。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詳此下為岐伯答五臟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等病候。以每臟均有五類情況,故稱之為二十五變。其後復云:"五臟六腑,邪之舍也,請言其故。五臟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愁憂;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處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不可以為人平,反覆言語也。"按:此上所言五臟二十五變之各種情況,並非一般病候,而是屬於精神、行為方面的某些變化。特別如所謂"好高舉措"、"好處人下"、"邪心善盜"及"和利得人心"等,顯然指由於意識變化所支配的某種行為。按照本文所言,皆由五臟之二十五變所引發。
從以上所引諸篇有關相形的內容,不難看出,所論主旨雖基本相同,但立論的依據並不相同。一者以人之肥瘦黑白,進而及於血氣之清濁為本;一者以人體氣質之五行屬性,即金木水火土五形人為本;一者以陰陽氣多少之五態人為本;一者以五臟二十五變為本。從而說明,上述諸說並非盡出於一家之言。
詳此相人之術,其來尚矣,亦數術之類也。按《漢書·藝文志·數術略》有"形法"一目,其小敘云:"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征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微之獨異也。"按:此小敘所論,知先秦及漢代,相宅、相人、相畜、相物之術頗多。關於相人之說,《漢志》著錄有無名氏《相人》二十四卷,即屬乎此。故該時有關相人之說,術出多門,法則不一,亦屬自然。
關於相人之說,歷來即有是與非之辨,如上引《漢志》小敘,對"形法"之論,持肯定之意。東漢王充《論衡·骨相》篇亦云:"人之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人命稟於天,則有表候於體。察表候以知命,猶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謂也。"然先秦時期有苟子者,對此則有專文以駁之。詳《苟子·非相》云:"相人,古人之無有也,學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天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子之為吉,小人之為凶。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按:苟子此論,從論心擇術的角度立論,言其吉凶天祥。是將人之性命,放在社會環境中進行考察,符合唯物主義思想,自是高出別論。至於上文引《靈樞》諸說,當然不排除其含有某些因體質因素帶來的某些性格特徵。但從總體方面,以人之骨相決定人的吉凶貴賤等先天命定論,則不可取。
(八)臟腑
臟腑在《素問》與《靈樞》中,論述之篇文較多。而且就其主要內容而論,基本上已經定型化,為中醫學臟腑學說奠定了基礎。但是,在諸多臟腑內容中,亦可看出,並含有不同學說之遺文。顯示出其理論方面或體系方面的不盡一致。
1.臟腑系統
臟腑系統,指由諸多臟器相與聯結而構成的生理系統。從《素問》與《靈樞》有關篇文所顯示的內容看,由於所含臟器之數不一,故可反映有以下幾種系統。
(1)九臟系統。《素問·六節藏象論》:"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又《素問·三部九候論》:"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故神臟五,形臟四,合為九臟。"《太素》卷十四首篇楊上善註:"以五神臟及四形臟以為九野之分也。五臟藏神,故(按:此下有缺文)及膀胱之藏水谷,不同三焦無形,故日形(按:以下有缺文)故不入四臟。又頭角一、口齒二、耳目三(按:此下有缺文)並有其形,各藏其氣,或日形臟,並五神臟,合為九臟,以為九野也。"從這一段殘缺不全的注文中,尚可看出,楊氏以為五神臟為五臟,即心肝肺脾腎;四形臟,應小腸、大腸、胃及膀胱,以其"並藏水谷"等有形之物。另外又舉出"頭角一、口齒二、耳目三(按:此下缺文或是"胸中四")並有其形,各藏其氣,或日形臟,並五神臟,合為九臟,以為九野也。"此當是在楊注之前,另有此一說也。王冰註:"所謂神臟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以其皆神氣居之,故云神臟也。所謂形臟者,皆如器外張,虛而不屈,含藏於物,故云形臟也。所謂形臟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王氏此注,即楊上善所舉之另一說法,後世注家如馬蒔、張介賓等多遵之。又張志聰註:"形臟者,藏有形之物也。神臟者,藏五臟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與大腸、小腸、膀胱也。藏五臟之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蓋五味入口,藏於腸胃,津液藏於膀胱,以養五臟之神氣,故以形臟神臟,合而為九臟,以配地之九野、九州也。按臟腑各六,止五臟藏神,腸胃膀胱,受盛水谷。膽乃奇恆之腑,不藏有形,三焦雖主決斷,乃無形之氣,而亦不藏有形者也。故以九臟在內,以應九野,九竅在外,以應九州。而王氏諸賢,妄以頭角耳目為形臟,即三部九候論之所謂天以候頭角之氣者,候足太陽膀胱之氣也;地以候口齒之氣者,候足陽明胃腑之氣也;小腸之脈至目銳瘤,卻入耳中,人以候耳目之氣者,候手太陽小腸之氣也。豈可以頭角耳目為形臟乎。"
按:關於神臟五形臟四之九臟說,根據上文可見,至少在唐初已有二解,其中對五神臟之解,並無歧義。而對四形臟之解,則有二說,一者以為即大腸、小腸、胃及膀胱,一者以為即頭角、耳目、口齒、胸中。後說,楊上善與王冰注,均出於《素問·三部九候論》文。詳楊上善注文義,此解雖不出於楊氏已見,但其乃本於三部九候論文義則無疑。即經文所謂上部"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外加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氣",合而為四,以符"四形臟"之義。此說清人張志聰氏已為之辨。且三部九候論中所舉諸臟中,尚有胃,而耳與目,亦不得歸為一形。故據此以表四形臟,疑義頗多。又所謂"神臟"者,以其藏神,自元異義,若以律之於"形臟",亦當為藏有形之物,則與醫理文理,於義皆順。故後說解"四形臟",於義難通。
又詳"九臟"之說,古已有之。詳《周禮·天官冢宰下·疾醫》:"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臟之動。"鄭玄註:"兩參之者,以觀其死生之驗。竅之變謂開閉非常。陽竅七、陰竅二。臟之動謂脈至與不至。正臟五,又有胃、旁胱、大腸、小腸。"賈公彥疏:"正臟五者,謂五臟肺,心、肝、脾、腎,並氣之所藏,故得正臟之稱......又有胃、小腸、大腸、旁胱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臟,為九臟也。"若據此注,以心、肺、肝、脾、腎及胃、大腸、小腸、膀胱為九臟之說,至少已始於漢代。是則楊上善注,當是本於《周禮》鄭注。此亦足可說明,古有九臟說之臟腑系統。又前引《靈樞·九宮八風》所云八風傷人內舍之處,為心、肝、肺、脾、腎及大腸、小腸、胃八者,若以九臟說證之,僅缺一膀胱。然《靈樞·九宮八風》所論八風,僅為四正四隅八方,若加中央,數亦當九。膀胱不舍者,亦或應於中央。若之,則該篇所舉臟腑之內舍者,或亦本於九臟說。
(2)十一臟系統。十一臟系統指肝、心、脾、肺、腎五臟與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共十一個臟器構成的臟腑系統。此在《素問》與《靈樞》中,並無明確的表述,但是在有些篇文中,則有所體現。如《靈樞·本輸》,起文雖雲"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絡脈之所別處"。然後文所言之輸穴,卻僅言及二十五輸,即心、肝、脾、肺、腎五臟之經,各有五輸,而無心主之名。又在後文中言及臟腑配合時云:"肺合大腸,大腸者,傳導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陰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府也。此六府之所與合者。"又《靈樞?本臟》言臟腑配合時亦云:"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據上文可見,兩篇所言臟腑配合,均無心主一臟,故三焦一腑無所合,而成為孤府。僅從"水道出焉"之角度,言及其"屬膀胱"。是則說明其臟腑系統,屬於十一臟系統,與前五臟六腑輸為同一體系。又與古經脈如長沙馬王堆漢墓《足臂十一脈》與《陰陽十一脈》等,在臟腑與經脈關係方面,亦相吻合。可證,古臟腑學說本有十一臟系統。
另外,《素問》與《靈樞》中,亦有多篇論述臟腑內容者,如《素問》之《六節藏象論》、《五臟生成》篇及《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等,均不曾言及心主一臟,亦或本於十一臟說。至於有些以五行、五時類例者,不言心主,當不在此例。
(3)十二臟系統。十二臟系統,即上言十一臟系統,再加心主,或稱心包絡,亦或稱膻中。說明十二臟系統之最明確者,為《素問·靈蘭秘典論》:"黃帝問日:願聞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日: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按:本文不僅提出子"十二臟"及"十二官"等概念,而且說明了十二髒的名稱及功能。惟其所謂"十二官",以脾與胃合為一官,故僅有十一官,然亦無害於"十二臟"之說。又"膻中"一臟之稱名,與別篇稱心主,心包之名不同,詳見後文,然不失其十二臟之數。是則本篇可視為言十二臟系統之最為完備者。
又《靈樞·經脈》論述十二經脈,並言及其絡屬之臟腑。即:肺手太陰之脈,絡大腸,屬肺。大腸手陽明之脈,絡肺,屬大腸。胃足陽明之脈,屬胃,絡脾。脾足太陰之脈,屬脾,絡胃。心手少陰之脈,屬心,絡小腸。小腸手太陽之脈,絡心,屬小腸。膀胱足太陽之脈,絡腎,屬膀胱。腎足少陰之脈,屬腎,絡膀胱。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屬心包絡,絡三焦。三焦手少陽之脈,絡心包,屬三焦。膽足少陽之脈,絡肝,屬膽。肝足厥陰之脈,屬肝,絡膽。按:本文不僅對十二臟腑、經脈的名稱、相互關係等,詳為說明。而且對心主手厥陰一臟,從經脈之循行及與其表裡臟腑的絡屬方面,與其他臟腑同樣做出了具體的描述。從而說明,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作為一個臟器實體,已被納人臟腑系列之中,而成為十二臟系統。
從以上諸文可見,關於臟腑之說,就其系統而論,至少有九臟系統、十一臟系統、十二臟系統三種,其中尤以十二臟系統,應是一個最完備的系統,為後來中醫臟腑學說的基本系統。除此之外,尚有另外別說,詳見下文。
(4)奇恆之府。《素問·五臟別論》:"黃帝問日: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岐伯對日: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日奇恆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日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根據上文文義,大致可表明以下幾個問題:
1)對臟與腑的含義與劃分,在《素問》與《靈樞》成編之前的文獻中,或者說在先秦及漢代前期的有關文獻中,對臟與腑這一概念的內涵,尚有諸多不同說法。反映臟腑學說及臟腑系統的形成,其先期必有各種不同認識,此一完全符合學術發展的一般規律。
2)腦、髓、骨、脈、膽及女子胞,此六者以"藏於陰而象於地",既不同於五臟,又有別於六腑,故名"奇恆之府"。"奇恆"者,異於恆常也。如王冰注云:"腦、髓、骨、脈,雖名為府,不正與神臟為表裡;膽與肝合,而不同六腑之傳瀉;胞雖出納,納則受納精氣,出則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謂化極而生焉,出納之用,有殊於六腑,故言藏而不瀉,名日奇恆之府也。"詳"奇恆之府"說,在《素問》與《靈樞》中,僅此一見,諒為臟腑說中,特出一家之言。又詳別篇言,骨者,腎所主,脈者,心所主,腦髓者,液之屬,如《靈樞·決氣》云:"穀人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又詳腦髓本藏之於骨,又何得名府。故此一可證,"奇恆之府"說,必系另一家言也。
3)五臟說。按本文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之文義,此所言五臟,亦當指肝、心、脾、肺、腎而言,與別篇並無歧義。
4)六腑說。詳本文所言六腑者,為"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以膽已歸奇恆之府,而文中僅舉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受五臟濁氣,名日傳化之府",是本文專指水谷之傳化者也。然文中所指僅五,後文又補述雲"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故此言六腑,或指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魄門而言。亦當系另一家言也。
根據上文可見,藏象學說,在發展過程中,不僅對臟及臟與腑等基本概念含義,有著不同的認識,而且對臟腑系統方面的認識,也有一定差異。故《素問》與《靈樞》中有多種說法,正反映此一學術發展的歷史現實。但從總的方面看,十二臟說,已居主要地位,說明臟腑學說,已臻於成熟。
2.心主、膻中與心包絡
作為十二臟系統與十一臟系統之差異,惟在心主一臟。詳《素問》、《靈樞》中,除《靈樞》之《經脈》、《經別》、《經筋》、《經水》等言及心主之外,尚有多篇亦言及心主、心包絡者。如《素問·血氣形志》雲"少陽與心主為表裡",又《通評虛實論》"掖癰......刺手心主三",又《厥論》"手心主少陰厥",又《皮部論》"心主之陰,名日害肩......皆心主之絡也",又《繆刺論》"五絡俱竭......後刺手心主"。又如《靈樞·本輸》:"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日天池",又《終始》"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又《營氣》"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又《口問》"憂思則心系急......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又《五亂》"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又《脹論》"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又《禁服》"寸口大於人迎......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又《衛氣》"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三寸也",又《邪客》"少陰者,心脈也......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又"少陰獨無腧者......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根據以上諸文,膻中、心主與心包絡之名,所指似同,而義當有別。
膻中之名凡四見。《素問·靈蘭秘典論》:"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註:"膻中者,在胸中兩乳間,為氣之海。然心主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氣,以氣布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分布陰陽,故官為臣使也。"滑壽註:"膻,徒旱切,上聲,濁字。《說文》云:"肉膻也。"音同袒裼之袒。雲膻中者,豈以袒裼之袒而取義耶。"張介賓註:"膻中在上焦,亦名上氣海......按十二經表裡,有心包絡而無膻中。心包之位,正居膈上,為心之護衛。脹論日: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正合心包臣使之義。意者其即指此歟。"El本丹波元簡註:"簡按滑注屬曲解。《韓詩外傳》:舜甑盆無膻。注膻,即今甑篦,所以盛飯,使水火之氣上蒸,而後飯可熟。謂之膻,猶人身之膻中也,義太明切。李(按:指李念莪)、高(按:指高世拭)及汪昂但云膻中即心包絡,非。蓋二者雖在上焦,膻中則無形之宗氣,心包絡則包心之血絡,豈可概而為一乎。薛雪云:膻中,亦名上氣海,為宗氣所積之處。心包絡,包為膜,心君之宮室,絡為膜外之巷術,心君之城府也。一為密勿之地,一為畿甸之間,臣使之義著焉。膻中者,宮室外之城府也。此說近是。"
按上述諸家,說解非一,滑氏據《說文》"肉膻"之義,以為從"袒裼"之義引伸而出,取義從王冰注,謂胸中兩乳之間,為氣之海。張介賓雖亦謂氣海,然另據十二經表裡及《靈樞·脹論》說,直指為心包絡。後世注家,多宗之者。而丹波氏則據《韓詩外傳》注義,以為"膻中則無形之宗氣"。是則說明對膻中之義,尚多歧說。另詳別篇。
《素問·脈要精微論》言尺膚診文云:"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針灸甲乙經》卷四第一下同,《太素·五臟脈診》脫肺、心、膻中三句。王冰註:
"心主,膈中也。膻中則氣海也,嗌也。"張介賓註:"膻中者,兩乳之間,謂之氣海,當心包所據之分也。"張志聰註:"膻中者,臣使之官,心主之相位也。"按:上述諸注,義不盡同。王、張二注,皆本於《靈樞·海論》之說,以膻中為氣海,張志聰注則本於《素問·靈蘭秘曲論》,以膻中為臣使之官。
詳本文所言,乃尺膚診中上部之對應位,出列四個概念,即右手外應肺,內應胸中;左手外應心,內應膻中。在此心與肺左右對舉,其義甚明。而胸中與膻中對舉,則顯非一處。若作為部位而論,該文文義,當系將胸部左右分稱,右部名胸中,左部名膻中。因此,將本文直訓為氣海,於義非切。若就該處內應之臟器而言,右部已言及肺,別無他臟。左部雖已言及心,然尚有心包一臟。故本文之膻中,亦或暗含此義。若此,則張志聰注,較之王冰注,似尚近。
《靈樞·海論》:"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楊上善註:"膻,胸中也。音檀。食已人胃已,其氣分為三道,有氣上行經隧,聚於胸中,名日氣海,為肺所主。"張介賓註:"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諸氣者皆屬於肺,是為真氣,亦日宗氣。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故膻中為之氣海。"張志聰註:"膻中者,為氣之海,在膺胸之內,宗氣之所聚也。"按:上述諸注,別無歧義,均指胸中而言。又詳《靈樞·五味》云:"谷始人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日氣海。"據此義,則膻中與胸中,在此當系同義語。
《靈樞·脹論》:"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詳本文《針灸甲乙經》"宮城"作"中宮"。《太素·脹論》作"膻中者,主之官也。"按:《太素》文難通,疑誤。張介賓註:"膻中,胸中也。肺覆於上,膈膜障於下,為清虛周密之宮,心主之所居也,故日宮城。"詳本文前原有"夫胸腹者,臟腑之郭也"一句,與本文正相對應,亦可謂本文是上句的具體化,上言"胸腹",下言"膻中",皆指部位;上言"臟腑",下言"心主",皆指臟器;上言"郭",郭者,廓也,下言"宮城",皆障圍臟器者。故本文所言膻中,即胸中,張介賓注義甚是。
按:以上四處言膻中,義不盡同,究其文義,可從兩個方面加以論述。
就"膻"字之文義而論。《說文·肉部》:"膻,肉膻也。"段玉裁註:"釋訓、毛傳皆云:檀裼,肉禧也。李巡云:脫衣見體日肉膻。孫炎云:檀去裼衣,按多作檀、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按:肉膻,亦作肉檀或肉袒。又稱袒肉者,義並同,去上衣而露體也。如《禮記·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親割,敬之至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司馬貞索隱:"肉袒者,謂袒衣而露肉也。"又《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袒與檀通。《詩經·鄭風·大叔于田》:"檀裼暴虎。"陸德明釋文:"禧,本又作袒。"《說義·肉部》引"檀"作"膻"。是膻之本義,為去衣而露體。滑壽之訓,義本有據,而丹波氏據《韓詩外傳》文駁之,恐非是。古者所謂露體,露上體也。胸部適當上體之正,故據肉膻之義,指為胸部者,引伸其義也。
就"膻中"而論。上述四文,義當有三。《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言,黃帝所問為"十二臟之相使",岐伯之所答又分別命名為"十二官"。故"膻中"之名,應是一個臟器實體。然而從字義訓釋方面看,膻中應指胸中,本系部位名稱。而此作臟器者,正如《靈樞·脹論》所云膻中為心主之宮城,故以膻中以借代心主。究其所以,必系源於臟腑說之另一家言,此其一也。《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言,就胸這一大部位而論,可分為二名,左為膻中,右為胸中。因此,在尺膚診的相應部位方面,胸中與膻中亦左右分屬。故本文所言膻中,似與《靈樞·脹論》所言為同一概念,此其二也。《靈樞·海論》所言膻中,據上下文義,十分明確地表述了與胸中為同一概念,此其三也。
根據以上所論,膻中之名,在《素問》與《靈樞》中所指非一,從而說明,其學各有所本,非出自一家之言也。
3.心之竅與腎之竅
《素問》與《靈樞》中所記心之竅及腎之竅有所不同,大致有二說。
(1)《素問·金匱真言論》:心"開竅於耳"。王冰註:"火精之氣,其神神,舌為心之官,當言於舌,舌用非竅,故云耳也。繆刺論日:手少陰之絡,會於耳中,義取此也。"《針灸甲乙經》卷一第四:"《素問》日:心在竅為耳。夫心者火也,腎者水也。水火既濟,心氣通於舌,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在於耳。"馬蒔註:"吾人之心屬火,故內人通於心,而外開竅於耳。陰陽應象大論日:心在竅為舌,腎在竅為耳。而又以耳為心竅,可見心之為竅,不但在舌,而又在耳也。"張介賓註:"陰陽應象大論日:心在竅為舌,腎在竅為耳。可見舌本屬心,耳則兼乎心腎也。"
又:《素問·金匱真言論》腎"開竅於二陰"。王冰註:"腎藏精,陰泄注,故開竅於二陰。"張志聰註:"腎在下,故開竅於二陰。"
(2)《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心主舌,在竅為舌"。王冰註:"舌所以思辨五味也。金匱真言論日:南方赤色,人通於心,開竅於耳。尋其為竅,則舌義便乖。以其主味,故云舌也。"馬蒔註:"舌為心之苗,故心主舌。"張介賓註:"舌為心之官也。"汪昂註:"舌為心苗,《素問·金匱真言論》又日:南方赤色,人通於心,開竅於耳。昂按,耳為腎竅,然舌無竅,故心亦寄竅於耳。是以夜卧聞聲而心知也。"丹波元簡註:"簡按,此似曲說,而亦有理。"
又:腎主耳,在竅為耳。王冰註:"耳所以司聽五音。"林億新校正云:"按金匱真言論云:開竅於二陰,蓋以心寄竅於耳,故與此不同。"張介賓註:"腎之竅也,按前篇金匱真言論云:南方赤色,開竅於耳。北方黑色,開竅於二陰。則耳又為心之竅。如本臟篇以耳之高下堅脆而驗腎,則耳信為腎之竅,而又屬於心也。"
(3)《靈樞·脈度》:"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聞香臭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聽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按本篇所言上七竅,即五臟之上竅,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盡同。
又《靈樞·五閱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馬蒔註:"此言五官之所在也。肺在內而鼻為之竅
|
#1 胡延濱 2009-10-22 02:31 (3)《靈樞·脈度》:"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聞香臭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聽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按本篇所言上七竅,即五臟之上竅,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盡同。又《靈樞·五閱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馬蒔註:"此言五官之所在也。肺在內而鼻為之竅,所以司呼吸也,故為肺之官;肝在內而目為竅,所以別五色也,故為肝之官;脾在內而口唇為之竅,所以納五穀也,故為脾之官;心在內而舌為之竅,所以辨五味也,故為心之官;腎在內而耳為之竅,所以聽五聲也,故為腎之官。"按:本篇言五官,雖不稱竅,而馬蒔據五臟以釋之,於義為是。五臟之所以以鼻、目、口、舌、耳為官,正以此為五臟之上竅,五臟之氣通於此,故得為五臟之官。其中心之官與腎之官,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及《靈樞·脈度》言心、腎二臟之竅,所指盡同。據上文可以明顯看出,關於心之竅與腎之竅的問題,在以《金匱真言論》與《陰陽應象大論》為代表的兩文中,有不同的記載,而且引起了歷代注家的注目,並著力從經文方面尋找依據,予以理論上的通釋,已見前文。有關此一問題,如果從學術發展的源流進行考察,在先秦直至兩漢時期,關於五臟之外竅,或謂五臟之外候,有多種說法。現存文獻如《管子·水地篇》:"脾生隔,肺生骨,腎生腦,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為九竅,脾發為鼻,肝發為目,腎發為耳,肺發為竅。"按此說法,不僅缺心之竅,而肝、脾之竅,與《素問》及《靈樞》所言亦大不同,惟腎竅為耳,則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同。又黃夷輯《春秋元命苞》文有云:目者肝之使,鼻者肺之使,耳者心之候,陰者。腎之瀉,口者脾之門戶。凡此所言使、候、瀉、門戶等,實則應五臟之外竅,此與《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言五臟之竅正相應。又《淮南子·精神訓》:"形體以成,五臟乃形,是故肺主目,腎主鼻,膽主口,肝主耳。外為表而內為里,開閉張歙,各有經紀。"按:此雖未明言外竅,實與外竅相關。詳其所指,又另一家言也。《白虎通·情性》:"目為肝之候,鼻為肺之候,耳為心候,雙竅(按:此當指前陰與後陰)為腎之候,口為脾之候。按:此說與《素問·金匱真言論》言五臟之竅盡同。"根據上文,不難看出,《素問·金匱真言論》所言五臟之外竅,乃出於另一家言。但在《素問》與《靈樞》別篇中所言五臟外竅,均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為同一系統,而且成為臟腑學外竅之主要學說。4.五臟六腑之外候與外應所在五臟六腑之外候與外應,指五臟六腑內部變化,反映於軀體外部某些部位或器官的某種徵兆也。候,應,徵兆也。《史記·淮陰侯列傳》:"夫聽者事之候也,計者事之機也,聽過計失而能久安者,鮮矣。"《晉書·天文志》:"凡游氣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風雨之候也。"凡此言"候",皆徵兆之意。《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怫之應。"王冰註:"應為先兆。"是候與應,義相近。五臟與六腑之外候與外應,示人以有諸內必形諸外者也。《靈樞》於此,論凡有二,義不盡同。(1)《靈樞·師傳》:"黃帝日:《本臟》以身形支節胭肉,候五臟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臨朝即位之君而問焉,誰可捫循之,而後答乎?岐伯日:身形支節者,臟腑之蓋也,非面部之閱也。黃帝日:五臟之氣閱於面者,余已知之矣。以支節知而閱之奈何?岐伯日:五臟六腑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候見其外。黃帝日:善。岐伯日:五臟六腑,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骷骨有餘,以候鶻骨於。黃帝日:善。岐伯日: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大小。黃帝日:善。岐伯日: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黃帝日:善。岐伯日: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黃帝日:善。願聞六腑之候。岐伯日:六腑者,胃為之海,廣骸大頸張胸,五穀乃容。鼻隧以張,以候大腸。唇厚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果大,其膽乃橫。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此所以候六腑也。"根據上文,五臟之候,肺在肩、咽,心在髑{}於,肝在目,脾在唇、舌,腎在耳。六腑之候,胃為骸(按:《千金》卷十六第一作"胲"。《集韻·海韻》:"頑,頰下日頸,或作胲。"又《洗冤錄·論沿身骨脈》:"結喉之上者胲,胲兩旁者曲頰。"據此義,骸當為胲之假借)、頸、胸、大腸在鼻隧,小腸在唇與人中,膽在目下果(按果即"裹"字),膀胱在鼻孔,三焦在鼻柱。凡此五臟六腑外候所在之處,視其好惡,以知吉凶也。(2)《靈樞·本臟》:"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髑{i於者心高,髑{}於小短者心下,髑骨於長者心下堅,骨昌骨於弱小以薄者心脆,髑{i於直下不舉者心端正,髑骨於倚一方者心偏傾也。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脅偏竦者肺偏傾也。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骸者肝高,合脅脆(脆,原作"兔",據《針灸甲乙經》卷一第五改)骰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黃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又:"黃帝日:願聞六腑之應。岐伯答日: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黃帝日:應之奈何?岐伯日: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裹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脾應肉,肉胭堅大者胃厚,肉胭么者胃薄,肉胭小而么者胃不堅,肉胭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胭不堅者胃緩,肉胭無小裹累者胃急,胃胭多小裹累者胃結,胃結者上管約不利也。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根據上文,本篇所言五臟之應,除共有之"色"與"理"外,心在髑骨於,肺在肩、膺、喉、腋、脅,肝在脅、骸、膺腹,脾在唇,腎在耳。其中一肺、肝三臟,皆指臟器所處之外在部位。而脾、腎兩臟,則指其外候之器官。從而說明,五臟外應,並非出於同一理論依據。六腑之外應,根據文中所謂"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一段所言五臟及六腑與五體的關係,則大腸之外應為皮,小腸之外應為脈,膽之外應為筋,胃之外應為肉,三焦、膀胱之外應為腠理毫毛。從以上兩篇來看,《師傳》篇所言外候與《本臟》篇所言外應,就五臟而論,互有異同。如心、腎兩臟,所指盡同;脾臟則前言唇、舌,後者僅言舌;肺臟二者雖均言部位,但不盡同;肝臟則前言其官目,後者則言部位,是二者絕不相同。就六腑而論,前者六腑各有其外候,後者則三焦與膀胱合應。其所在則前者指胸以上及面諸部,其相互間有何聯繫或學術上有何體系,現亦難詳。後者則根據臟腑表裡關係,六腑之應,即五臟所應之皮、脈、筋、肉、腠理毫毛。其中腎之腠理毫毛說,與《素問》及《靈樞》篇所言"腎主骨"說,亦有所不同。從而可見,"師傳"篇所言五臟六腑外候與"本臟"篇所言五臟六腑外應,義本相同,或者說相近,但其所指,則異多而同少,故此兩篇之說,當非出於一家之言。(九)預診死期預診死期者,預先診察病者之死亡日期也。預測之死期,在《素問》與《靈樞》中,或言死於某日,或言期,或言期日,或言短期。期,死也。《廣雅·釋言》:"期,卒也。"王念孫疏證:"期之言極也。"此類內容,在《素問》與《靈樞》中,言之甚多,其中有些是針對某種疾病,根據其病情的嚴重程度,預測其死期,亦即診之為死證之意,凡此等內容,不在本文論證之例。另有部分內容,則是就一般疾病,為之預診死期,並可看出其立論依據之不同。故可發現其所本有別,並非出於一家之言。1.據真藏脈預診死期據真藏脈預診死期,即根據真藏脈出現的時間,預診其死亡日期。(1)《素問·陰陽別論》:"凡持真藏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詳《太素·陰陽雜說》與本文不盡同,"十八日"作"九日",楊上善註:"有本為十八日。"又"十二日"作"十日","七日"作"五日"。楊上善註:"得真藏脈者死,然死之期,得五臟懸絕已去,各以其臟之氣分盡日為數。脈至即絕久而不來,故曰懸絕。"按楊氏此解,僅渾言"各以其臟之氣分盡日為數",至其何以各臟有此具體日數,則未得詳釋。又王冰註:"真脈之臟脈者,謂真藏之脈也。十八日者,金木成數之餘也;九日者,水火生成數之餘也;十二日者,金火生成數之餘也;七日者,水土生數之餘也;四日者,木生數之餘也。故平人氣象論日: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脾見甲乙死者以此,如是者,皆至所期不勝而死也。何者?以不勝克賊之氣也。"按:王冰此注,雖後世注家多有採用,然其遵照《河圖》五行生成數的說法,在理論上,並不能一貫。如張介賓《類經》卷六第二十八註:"此下死期,悉遵王氏之意,以《河圖》計數,誠為得理,然或言生數,或言成數,若不歸一,弗能無疑,別有愚按,在針刺六十四,亦當參正。"又《類經》卷二十二第六十四註:"按診要經終論王氏以五行之數為注(按:此指《素問·診要經終論》刺中五臟一節王冰注),脾言生數,肺言生數之餘,腎言成數之餘,心則不及言數,此其說若乎近理。然或此或彼,或言或不言,難以盡合,恐不能無勉強耳。"按:張氏此按,誠然如是。且《素問》所言日數,與《太素》亦不盡合,故王冰此解,尚難置信。從而說明,此論據真藏脈以言死期,自是預診死期之一說,然其所言五臟死期日數所據為何,尚難得其詳。且所言日數,與《素問》別篇亦不盡同。(2)《素問·玉機真藏論》:"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藏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藏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胭,真藏見,十月之內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藏來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中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胭脫肉,目匡陷,真藏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其脈絕不來,若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藏雖不見,猶死也。"按:本篇言真藏脈見,"乃予之期日"之義,與上文所引同。然所言"期日"之數,則與上文不同,歷代注家自楊上善、王冰以降,或敷衍其說,或隨文順釋,皆不詳其立說之義。而其與上文所言日數有別,則不言而喻,是則其立說所本,亦必另有其據。從而說明,以上兩篇,雖皆以真藏脈見為據,預診死期,然其亦各有所本,義不盡同也。2.據天干計時預診死期據天干計時預診死期者,乃根據十天干數所應之季、日、時,結合五臟應天干及五行生剋關係,以預診五臟病之死亡日期。《素問》與《靈樞》中凡有多篇皆本此說,今舉《素問》、《靈樞》三篇為例。(1)《素問·平人氣象論》:"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是謂真藏見皆死。"按:天干、五臟、五行之相合為東方甲乙肝木,南方丙丁心火,中央戊己脾土,西方庚辛肺金,北方壬庚腎水。上文所言,乃是根據此一構局的五行生剋關係而預診其死期。故"肝見庚辛死"者,庚辛為肺金,甲乙為肝木,金克木也。余者類推。是此文雖亦言及"是謂真藏見皆死",然其預診之死期,皆在克我之日也。故與前文言見真藏預診之死期,自是不同,顯非同出一說。(2)《素問·臟氣法時論》:"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靜......病在心,愈於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夏,起於夏;禁 .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脾病者,日跌慧,日出甚,下晡靜......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焯煥熱食,溫灸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上文言五臟病之愈、起、持、加、甚、死等,盡系以五行、天干、五臟結合,及應於時、日、辰等,以五行生剋關係予以推論。今以肝病為例。肝應東方甲乙木,愈於夏者,夏應南方丙丁火,木生火也;夏不愈甚於秋者,秋應西方庚辛金,金克木也;秋不死持於冬者,冬應北方壬癸水,水生木也;起於春者,春應東方木,為本臟自應之時也。下文言愈在丙丁,加於庚辛、持於壬癸,起於甲乙者,與此義同,唯所指諸天干,乃言日也,即丙丁為丙日丁日,庚辛為庚日辛日。又後文言"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者,平旦應木也,下晡應金也,夜半應水也。是以本文為一典型的和具體的以天干五行生剋關係為論據,而預診五臟死期者也。(3)《靈樞·經脈》:"手太陰氣絕則皮手焦......丙篤丁死,火勝金也;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壬篤癸死,水勝火也;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壬篤癸死,水勝火也;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甲篤乙死,木勝土也;足少陰氣絕則骨枯......戊篤己死,土勝水也;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庚篤辛死,金勝木也。"按:本篇所言,從文字方面看,乃系手太陰、手少陰、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五脈。然從全篇對經脈的稱謂來看,此五脈為肺手太陰之脈,心手少陰之脈,脾足太陰之脈,腎足少陰之脈,肝足厥陰之脈。則本文所言五脈死期,與五臟之死期是一致的,以臟腑與經脈相連屬也。又:從所言死期的情況,不難看出,本文立論,亦系五臟五行與天干相合之生克關係為依據。凡遇克我之日,即為死期。如手太陰肺日"丙篤丁死,火勝金也",即是此義。以肺手太陰,在五行為金,在天干為庚辛;丙丁在五行為火,在五臟為肺,火克金,故日"火勝金也"。以上所引三篇,雖文字不同,但就預診死期的理論體系而言,則是一致的。3.據患病所在之時預診死期據患病所在之時預診死期者,即根據患病的時間,預診其死亡之日期。《素問·陰陽類論》:"雷公日:請問短期?黃帝日:冬三月之病,病合於陽者,至春正月,脈有死徵,皆歸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盡,草與柳葉皆殺,春陰陽皆絕,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日陽殺,陰陽皆絕,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陰不過十日,陰陽交,期在漾水。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已,陰陽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陽獨至,期在石水,二陰獨至,期在盛水。"此所言"短期",即死期也。詳本文與《針灸甲乙經》卷六第七及《太素·脈論》等,存有某些異文,尚難校正,就所用諸多詞語如草干、漾水、石水、盛水等,義亦隱晦,故諸家說解,注不盡同,此不詳細介紹。總之,從全文大義來看,所出諸條,均首言某時之病,後言期在何時。是則以發病之時為據,以預診其死期也。就其理論基礎而論,其總的精神,不外陰陽盛衰消長之道,至其具體內容,尚難詳明。按:本文除推論方法與《素問》、《靈樞》別篇不同外,有些用語如"漾水"、"盛水"等,亦別篇所未見,就其文氣而論,亦較晦澀。故此文言"短期",顯系另一家言而無疑。4.據脈象預診死期據脈象預診死期者,根據脈來的形象以預診其死亡日期。《素問·大奇論》:"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干而死。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脈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葉落而死。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死。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菀熟,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脈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按本文計有十四條,所言脈象及死期,較之《素問》及《靈樞》別篇有關內容,確有其獨特之處。(1)脈象,有浮合、火薪然、散葉、省客、丸泥、橫格、弦縷、交漆、湧泉、頹土之狀、懸雍、偃刀、丸滑、如華等。凡此諸脈,雖亦取諸物象描述脈象,然與別篇言弦、鉤、毛、石及長、短、浮、沉、滑、澀等,大不相同。由於所言諸脈,體驗猶難,故後世注家說解,亦頗多歧義。從而可證,本文言脈,與別篇內容,非出於同一系統。(2)器官,文中所言諸不足之人體器官計有經、心、肝、腎、胃、膽、胞、太陽、肌、十二俞、五臟、大腸、小腸等。另有"脈至如交漆"一條,未言系何處不足,當系有脫文。上述諸器官,屬於五臟者有心、肝、腎三臟,另有渾稱五臟者一條,無肺、脾二臟。屬於六腑者有胃、膽、大腸、小腸四腑,無三焦、膀胱二腑。屬於經脈者有經、太陽、十二俞等。另有"肌"者,當為肌肉。有關"胞"的實體,楊上善註:"心胞脈至如鉤,今如弦之縷線,散而不聚,是為心胞火府有損,故至霜雪水時,被克而死。不好言者,心氣未盡,故可療也。"王冰註:"胞之脈繫於腎,腎之脈俠舌本,人氣不足者,則當不能言,今反善言,是真氣內絕去腎,外歸於舌也,故死。"詳王冰當本於《素問·奇病論》文,該文云:"黃帝問日:人有重身,九月而痦,此為何也?岐伯對曰:胞之絡脈絕也。帝日:何以言之?岐伯日: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系舌本,故不能言。"按此說與本文所言之"胞",其義似合,故後世注家如馬蒔、張介賓等,皆從王注。是則本文所言"胞",當指女子胞也。從以上所舉諸不足之處可見,就臟腑系統而論,其與九臟說、十一臟說、十二臟說及奇恆之府說等,均有所不同。又諸肌氣予不足、太陽氣予不足、十二俞之予不足,可致死證,而肺、脾、三焦、膀胱氣予不足,豈得無死證。故本文若非經文有脫,則必另有所本也。(3)死期,詳上文所言死期,計有九十日而死、草干而死、木葉落而死、懸棗華而死、榆葉落而死、禾熟而死、下霜而死、三十日死、韭英而死、壘發死、水凝而成、立春而死、棗葉生而死、季秋而死等。凡言諸死期,大致可分三類,一者為具體日數,如九十日、三十日等;一者為具體季節,如立春、季秋等;一者為各種物象,如草干、木葉落、懸去棗華、榆葉落、禾熟、下霜、韭英、壘發、水凝、棗葉生等。上述諸死期中,言具體季節者,前引《素問·陰陽類論》中,有"皆歸出春"與"期在孟春"二條,與本文言"立春"與"季秋",亦系同義。言物象者,前引《素問·陰陽類論》中,有"草干"一條,當與本文言"草干"之語同。·又前引陰陽類論有"石水"一條,《太素·脈論》楊上善註:"寒甚水凍如石,故日石水也。"王冰註:"石水者,謂冬月水冰如石之時。"是石水者,謂冬月水冰凍如石也。本文有"水凝"一條,《針灸甲乙經》卷四第一下作"水凍",《太素·五臟脈診》楊上善注云"水凍冬時"。詳凝,本義為冰凍也。《說文·炎部》:"冰,水堅也。從水、炎。凝,俗冰,從疑。"段玉裁註:"《易·象》傳:初六、履霜,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古本當作陰始冰也,至堅炎也。釋器:冰,脂也。孫本冰作凝。按此可證《詩》膚如凝脂,本作冰脂。以冰代灸,乃別制凝字,經典凡凝字,皆冰之變也。"是則此言"水凝"者,即水結冰時,故其與石水,文雖有差,義實同也。至於本文所言其他物象,在《素問》與《靈樞》別篇中,均無再見者。根據上述諸端,本文內容,除個別用語與《素問·陰陽類論》有相同或義近者外,余者,就脈象、藏象及死期取物象而論,均與《素問》及《靈樞》別篇不同。而且在理論方面,亦很難看出一完整的體系。就一般用語而言,如所謂"氣予不足"、"精之予奪"及"氣予虛"等,亦別篇所不曾見者。因此,本文內容,必出於另一家言而無疑。5.據病變傳化預診死期據病變傳化預診死期者,根據病變傳化,結合五臟五行屬性之生克關係,預診死亡日期。(1)《素問·玉機真藏論》:"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病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詳此文除《太素》因缺而無注外,歷代注家自王冰而降,均據五臟五行屬性之生克關係為釋,今舉張介賓注為例,該注云:"凡五臟病氣,有所受,有所傳,有所舍,有所死。舍,留止也。受氣所生者,受於己之所生者也;傳所勝者,傳於己之所克者也;氣舍所生者,舍於生己者也;死所不勝者,死於克己者也。不勝則逆,故日逆行,逆則當死。此詳言一臟之氣,皆能犏及諸臟也。肝受氣於心,心者肝之子,受氣於其所生也;脾者肝之克,傳其所勝也;腎者肝母,氣舍所生也;肺者肝之畏,死所不勝也。"又云:"五分者,朝主甲乙,晝主丙丁,四季土主戊己,晡主庚辛,夜主壬癸。此一日五行之次,而臟有不勝,即其死生之期也。"按:張氏此注,義甚明晰。根據五臟五行生剋關係說,每一臟與其餘四臟均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種關係。本文所言諸死於某臟者,皆為克我之臟時,亦即我所不勝之臟時,從而據五行生剋關係,建立了一種預診五臟死期的理論模式。(2)《素問·標本病傳論》:"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脅支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肺病喘咳,三日而脅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則脹;十日不已死,冬日人,夏日出。肝病頭目眩,脅支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腰脊少腹痛,脛瘦;三日不已死,冬日人,夏早食。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瘦,三日背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腎病少腹腰脊病,脛疫,三日背胳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脛瘦,三日背腡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呋。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脛瘦,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諸病以次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詳本文共列心、肺、肝、脾、腎五臟及胃與膀胱二腑病的傳化情況及死期。其中尤以五臟病之傳化模式,最具有代表性。每臟為病,各有一主症,以示該臟病候,根據所見病候,即知其至何臟。如心之主症為心痛,肺為咳喘,肝為脅支滿,脾為身痛體重,腎為少腹腰脊痛。今以心病為例,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傳至肺也;三日脅支痛,傳至肝也;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傳至脾也。至其所言死數日數及傳變日數,由於諸多古傳本文獻如《針灸甲乙經》卷六第十及《脈經》、《千金》中,存有較多異文,說明該文在歷代傳抄翻刻過程中,致誤較多,故亦很難看其立說之依據或傳變之模式。然據其所言五臟冬夏之死時,似亦與五行生剋關係有關。如心病之死時"冬夜半,夏日中",馬蒔註:"冬屬水,而冬之夜半,其水尤勝,惟水克火,故冬死於夜半。夏屬火,而夏之日中,其火尤勝,今心火已絕,火不能持,故夏死於日中也。"又如肝病之死時"冬日入,夏早食",馬蒔註:"冬之日人在申,以金旺木衰,故冬死於日人。夏之早食在卯,以木旺亦不能扶,故夏死於早食也。"6.據病情預診死期據病情預診死期者,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或發展結果,預診其死亡日期。此類情況,在《素問》與《靈樞》中所言較多,有言日數者,有不言日數者,有言近期者,有言遠期者。今舉例說明。(1)《素問·玉機真藏論》:"岐伯日:五實死,五虛死。帝日: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日: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人,此謂五虛。"按:此僅舉虛實之脈證各五,以說明病情嚴重程度。凡此脈證,均系重證,故皆列人死候,惟不言日期。(2)《靈樞·熱病》:"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按:此言至七八日而不愈,有變為死證者,其死皆在數日之內。(3)《靈樞·玉版》:"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嗖血,脫形,期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按:本文列五逆證凡二,前者病情嚴重,故其死期,不出十五日;後者病情危急,其死期不及一時。凡此所謂逆證,均以病候脈象合參為依據,以病情變化為基礎。並不具有特定的模式或規律。(4)《靈樞·癰疽》,本篇言癰疽死證較多,今舉例如下,"癰發於嗌中,名日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發於頸,名日天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人淵腋,前傷任脈,內薰肝肺,十餘H而死矣。"又:"發於尻,名日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H死矣。發於股陰,名日赤施,不急治,六十H死;在兩股之內,不治,十日而當死。"詳上述四例,皆癰疽之惡候,故治之急時,或治之不當,即屬死證,其死期少則半日,多則六十日。是所謂死證,亦皆以病候為依據。上引四篇中所舉死證及預診之死期,均是以病候為基礎,並無特定的模式或理論方面的框架作為預診死期的依據,故其死期亦無定日。從而說明,此類內容,均系源於醫療活動實踐的體驗,故其實用意義較大,對後世診法學的發展,有較大啟示作用;也是其與純理推斷以預診死期之最大和根本的不同處。7.據目中赤脈預診死期據目中赤脈預診死期者,根據目中有赤脈上下的情況,預診其死亡日期。(1)《靈樞·寒熱》:"黃帝日: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2)《靈樞·論疾診尺》:"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上述診目脈法,僅見於此兩篇。舉二病為例。一者診寒熱瘰癧病,即"寒熱"篇所言,"論疾診尺"篇所言"論寒熱",與此盡同。兩篇內容,除個別字有異,如"寒熱"篇"赤脈上下貫瞳子"之"貫","論疾診尺篇"作"至",余者文亦盡同,當是同出一源。一者為診目病,根據赤脈之不同,以別三陽脈之病。按:本文所言診目法,是一種特殊的診察方法,特別是文中所示之遠期預診死期的內容,尤為別篇所少見。《千金方》卷二十三九漏第一"論日"中具此文。宋陳言《三因方》卷十五瘰癧證治引《千金》文云:"雖有是說,驗之病者,少有是證,亦難考據。此往往是三陽傳諸陰經方有之,若本髒髮,未必有是,學者知之。"由於本文涉及病證較少,歷代注家,亦只能就文說義,很難看出其理論系統。總之,此文必系診法中另一家言也。以上列舉諸預診死期法,諸說不一,有據真藏脈者,有據天干計時者,有據患病所在之時者,有據脈象者,有據病變傳化者,有據病情者,有據目中赤脈者。凡此種種,不僅預診死期之結果不同,而且體現了立論的依據和推導的方法,亦均有別,其中有的系客觀的,實際的觀察病情所作的經驗之談,有的則是根據某種理論框架或模式的推論,有的則隱晦難明,有的則後世少見,有的則固定其H,有的則約言其時。從而反映了這一問題,不僅在診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引起了醫者的高度重視,故有多家學派,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說解,以期形成某種理論體系,或完善某種理論系統。此正足以證明,預診死期諸說,本系多家學派之說,而非源於一家之言也。(十)醫學氣象醫學氣象學,是《素問》、《靈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素問·六節藏象論》中之部分篇文及運氣七篇大論、《靈樞》"九宮八風"及"歲露論"等,均論及醫學氣象方面內容。特別是今存王冰次注本《素問》中運氣七篇大論,其內容不僅有七篇之多,而且篇文數量較大,約佔《素問》全書三分之一左右。然就《素問》、《靈樞》諸篇論及醫學氣象的內容而論,其立論的基礎,提示的模式及論述的內容等,均有所不同。足可看出其非成於一時一人之手。約言之,可分為三種系統。1.六六之節系統詳"六六之節",語出《素問·六節藏象論》,王冰註:"六六之節,謂六競於六甲之日,以成一歲之節。"張介賓註:"六六之節,謂如天地合數,則花甲生焉。花甲一周凡六十日,而所包天干各六,是一周之六六也。一歲之數三百六十日,而所包甲子凡六周,三陰三陽凡六氣,是一歲之六六也。"《素問·六節藏象論》:"黃帝問日: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岐伯對日: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生化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度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又云:"帝日: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何謂氣?請夫子發矇解惑焉。岐伯日: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帝日:請遂聞之。岐伯日: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瞢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日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帝日: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岐伯日: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帝日:平氣如何?岐伯日:無過者也。帝日:太過不及奈何?岐伯日:在經有也。帝日:何謂所勝?岐伯日: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用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帝日:何以知其勝?岐伯日: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日氣淫......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日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帝日:有不襲乎?岐伯日: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帝日:非常而變奈何?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於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上述諸文,明確表明了以下幾個問題。(1)天以六六為節。文中雖提及"六六為節"之說,亦即六六三百六十之數據,然而,文中又提及"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及"大小月三百六十五度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等義,說明本文計算歲時,是以三百六十五日為基本的時間依據和歲運周期。(2)每年的時間節段,是按候、氣、時、歲來劃分。即文中所謂"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按此說乃源於一年分二十四氣之義。二十四氣,亦稱二十四節。詳二十四氣之名,古今學者,皆有所考。清代趙翼《陔余從刊·二十四節氣名》:"二十四節氣名,其全見於《淮南子·天文》篇及《漢書·律曆志》。三代以上,《堯典》但有二分二至,其餘多不經見,惟《汲冢周書·時訓解》,始有二十四節名,其序云:"周公辨二十四氣之應,以順天時,作《時訓解》。,則其名蓋定於周公。"今人陳遵媯先生《中國天文學史·曆法·二十四氣》:"二十四時名稱,最早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它和現今通用的二十四氣名稱及次序完全相同。一年分為二十四氣,大概是前漢初氣以後,《淮南子》成書(公元前139年)以前。"陳氏是根據現有古文獻《淮南子》中載有二十四氣的具體名稱而作出的推斷。根據此文所示,本文觀測氣候變化情況的常變,是以候、氣、時為依據。(3)本文所謂"五勝",即文中所謂"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之義,盡以一年之五行時為準。其歲首亦以春為始,其歲末亦冬為終。此與《素問》運氣七篇大論所言五運之劃分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所言五運,即指春、夏、長夏、秋、冬五時也。其所言"太過"、"不及",亦指每一時之氣的太過或不及;無太過不及者,則謂之"平氣"。此與《素問》運氣七篇根據干支紀年之干支陰陽屬性而分太過、不及者,亦不相同。(4)根據以上所述,本文所言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以四時、二十四氣之氣候變化為依據。(5)本文所言今存漢末張仲景《傷寒論·傷寒例》錄《陰陽大論》文義,頗為近似。如該文有云:"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歷占之。九月霜降節以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日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從上文足可看出,其與《素問·六節藏象論》文,無論其所言候、氣、時之時間節段,及所言氣之太過不及,及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等方面內容,均相近似。因此,《素問·六節藏象論》文與《傷寒論》錄《陰陽大論》文,就學術思想而論,當屬同一系統。(6)此一學說,與《靈樞·九宮八風》所論四時八節(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八風致病,及《素問》運氣諸篇所言以干支紀年為基礎之五運六氣的太過不及致病,從時間格局到學術內容均有所不同。2.九宮八風系統 "九宮八風系統,見載於《靈樞》之《九宮八風》及《歲露論》兩篇。詳《九宮八風》篇內容,首列九宮示意圖二,綜觀內容,含方位、節氣、八卦、洛書、九宮等。若按後文所言之時序言之,即北方葉蟄宮,應冬至、坎卦、洛書數一;東北方天留宮,應立春、艮卦、洛書數八;東方倉門宮,應春分、震卦、洛書數三;東南方陰洛宮,應立夏、巽卦、洛書數四;南方上天宮,應夏至、離卦、洛書數九;西南方玄委宮,應立秋、坤卦、洛書數二;西方倉果宮,應秋分、兌卦、洛書數七;西北方新洛宮,應立冬、乾卦、洛書數六;中央招搖宮。所謂八風者,即四正四隅八方應時所至之風也。又詳《靈樞》此圖,與《太素·九宮八風》之圖,有較大差異。《太素》此圖,不僅合二圖為一,圖的形式亦有所別,而且在內容方面,亦別有干支位,洛書數,人體所應及所主之病等。由此可見,楊上善所據祖本,與今傳《靈樞經》祖本,原自不同。又兩書之圖所以有差,疑皆出自後人據該篇文繪製,本非出自一人,故有所不同也。又詳《九宮八風》與《歲露論》兩篇內容,從總體方面看,應屬術數學說。特別是《九宮八風》篇,不僅言及根據太一之移徙,以占災厄、氣象與民病,而且亦言及人事之吉凶,如所謂太一在某日,佔在君、佔在相、佔在吏、佔在將、佔在百姓等,即屬於此。似此等以天象、氣象以占人事者,即屬術數之類。然其中之實際內容,拋除其術數方面之神秘外衣,實猶論及氣候變化與人體的關係,且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是亦屬於醫學氣象者。因其以九宮八風為立論依據,故屬之九宮八風系統。此與《易緯·通卦驗》等有關容,從學術思想方面看,當為同一體系。(1)《九宮八風》云:"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之宮,日冬至矣。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反於一,常如是無已,終而復始。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汗(按:汗當為旱之假借,《太素·九宮八風》正是作"旱")。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佔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佔在相;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佔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佔在將;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佔在百姓。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宮之日,病折樹木,揚沙石,各以其主所佔貴賤,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日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焉,邪弗能害,此之謂也。是故太一人徙立於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凶也。"此後繼言八風之名及傷人所致諸病。(2)《歲露論》云:"黃帝日:候之奈何?少師日: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於葉蟄之宮,其至也,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風從南方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萬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小病;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惰而皆中於虛風,故萬民多病......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日遇歲露焉。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多死矣。黃帝日:虛邪之風,其所傷貴賤何如?候之奈何?少師答日: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宮,其日西北風,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風,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風行,民病多(按:《太素·八正風候》作"死")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風,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時北風,秋,民多死;終日北風,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風從南方來,命日旱鄉;從西方來,命日白骨,將國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風從東方來,髮屋揚沙石,國有大災也;正月朔日,風從東南方行,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利(按:《太素·八正風候》作"和")溫不風,糴賤,民不病,天寒而風,糴貴,民多病。此所謂候歲之風,蝮(按陸懋修《內經難字音義》:"字書無蝗字,當與殘通。"《太素·八正風候》作"賊")傷人者也。二月丑不風,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溫,民多寒熱;四月巳不暑,民多癉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諸所謂風者,皆髮屋,折樹木,揚沙石,起毫毛,發腠理者也。"從以上兩篇內容來看,主要可說明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關於學說的理論體系。是以所謂"文王八卦"方位(亦或謂"後天八卦"方位)為式,以八節(即四立、二分、二至)為序,以八風、九宮為名,以太一游日為候,論述氣候之常與變,及其對人體的影響。太一游日,每年以冬至為始,出遊於外八宮,每四十五、六日為一小周期,三百六十六日為一大周期。每以太一游日,占風、占病、占人事吉凶等。第二。"太一"之概念。義有多項。約言之有四:一者,道家所言之"道"也。如《呂氏春秋·大樂》:"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謂之太一。"一者,混元之氣也。如《孔子家語·禮運》:"夫禮必本於太一。"王肅註:"太一者,元氣也。"一者,星名也。如《星經》卷上:"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一者,天神名也。如《史記·封禪書》:"天神貴者太一。"司馬貞索引引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極神之別名。"又《易緯·乾鑿度》卷下:"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鄭玄註:"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詳上述《靈樞》兩篇,據所言太一游諸事,此所謂"太一",當屬之天神,即北辰神名也。第三,關於"太乙游"說。《靈樞·九宮八風》所言,與《易緯·乾鑿度》鄭玄注內容(詳見第四章"一、科學文化發展的有關情況"一節),基本上為同一學術體系。就其基本內容而論,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一方面論及太一游日,可據以占君、占相、占將、占吏、佔百姓等之人事吉凶,這當然是受術數學之占星術的影響,表明了人事吉凶受天神支配的客觀唯心主義思想;一方面論及八風傷人致病,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特別是提出"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焉,邪弗能害"的思想,強調了人的作用,乃是對神學觀念的否定,則符合唯物主義思想。故其內容,又具有醫學氣象方面的重要意義。第四,關於兩篇中所言占候時間。並不盡同。如《九宮八風》篇云:"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宮之日,病風折樹木,揚沙石。各以其主占貴賤,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按:此所謂五宮,據該篇文義,即冬至坎位葉蟄宮、春分辰位倉門宮、夏至離位上天宮、秋分兌位倉果宮、中央招搖宮。因以各宮所主,以占貴賤。此其所主,即主占君、占相、占將、占吏、佔百姓之日。此言"百姓",非指廣大人民,而是指百官。如《書·堯典》:"平章百姓。"孔傳:"百姓,百官。"又云:"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旱。"按:此當為占民之時,此所謂"民",乃指除君、相、將、百姓五類貴族以外之廣大人民。此《九宮八風》篇所言占時及占應也。詳《歲露論》篇所言占時,可見有二。一者正月朔日,又或言平旦,或言日中,或言夕時,或言終日,其所應則言"民"或"萬民"。與九宮八風之所應,亦不盡同。一者又言及"二月丑不風","三月戌不溫","四月巳不暑","十月申不寒"等民病情況。此亦《九宮八風》篇所不具者。故本篇雖亦言及"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於葉蟄之宮,其至也,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但其所言占時,則另有所論也。第五,關於內容。上述兩篇有關內容,雖屬同一命題,但所言占時與占應並不盡同,並非出於一家言。第六。兩篇內容體現術數學占星術的思想十分明顯。然其所論風雨之至,有非其時者,或有太過與不及,皆可傷人與傷農等內容,則與醫學相關,故猶醫學氣象之屬,特別其所言避虛邪之法,則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思想,尤為重要。 .3.五運六氣系統五運六氣系統的內容,盡見於《素問》運氣七篇大論。所謂"五運"者,以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化為五運也。所謂"六氣"者,以天有陰陽二氣,化為太陰、少陰、厥陰及太陽、少陽、陽明六氣也。根據紀年之干支,結合所化之運氣的常變。論述每年之氣象、物候,及其對人體的影響,發病情況與防治原則等。其內容十分完整而系統,在理論上亦自成體系,為今存古代文獻論述醫學氣象之最全面者。今舉其主要內容,以示梗概。(1)《天元紀大論》:"寒暑燥濕風,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又:"鬼臾區日......臣聞之,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帝日: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鬼臾區日: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按:上文主要說明五運與六氣之立論依據及紀年天干、地支與五運六氣的關係。如所謂"甲己之歲,土運統之"等,天干化運也;"子午之歲,上見少陰"等,地支化氣也。(2)《五運行大論》:"帝日:願聞其所始也。岐伯日: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黔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畢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帝日:善。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岐伯日: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帝日:何謂下?岐伯日: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按:本文是根據二十八宿及十天干在周天之位,結合五氣經天之說,作為天干化運的理論依據。同時說明了歲上下陰陽氣之所在,及歲上下所見左右之氣,即後世運氣學家所謂之司天、在泉及左右間氣之所出。(3)《六微旨大論》:"帝日:善。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日: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日:何也?岐伯日: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按:本文主要說明"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也就是地之五行氣位與天之六節氣位的關係。根據本文所言,五行氣位與六節氣位之步序,與天元紀大論所言六氣之序,不盡相同,蓋彼所言者,隨年支所化而有變,此所言者,六氣交行之常也。彼當為客,此當為主。後世運氣學家所言"主氣"與"客氣"之說,當本於此。又本文又提出"亢則害,承乃制"之生化原理,為天地之氣變化所在。另外,該篇又說明了"歲會"、"天符"及"太一天符"等運氣概念。(4)《氣交變大論》:本篇主要論五運太過與不及所致之氣象、物候與病候。如"帝日:五運之化,太過何如?岐伯日: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支滿,上應歲星。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又"帝日:善。其不及何如?岐伯日:悉乎哉問也。歲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氣失應,草木晚,肅殺而甚,則剛木辟著,悉萎蒼干,上應太白星。民病中清,肽脅痛,少腹痛,腸鳴溏泄。涼雨時至,上應太白星......"此外並論述了五行時之德、化、政、令、災變等。如:"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榮,其政舒啟,其令風,其變振發,其災散落。"(5)《五常政大論》:本篇論述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為五運平氣與不及、太過所應諸端。如木運平氣日敷和,"敷和之紀,木德周行,陽舒陰布,五化宣平;其氣端,其性隨,其用曲直,其化生榮,其類草木,其政發散,其候溫和,其令風,其臟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實核,其應春,其蟲毛,其畜犬,其色蒼,其養筋,其病里急支滿,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堅,其數八。"其餘如不及與太過諸文,亦皆類比,茲不煩引。其二為六氣司天之物候與病候。如:"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見燔炳,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日瘍,寒熱腑腫;風行於地,塵沙飛揚,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俗。"其三為六氣司天在泉之生化情況。如"厥陰司天,毛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在泉,毛蟲育,倮蟲耗,羽蟲不育"等,重在說明五蟲的生化情況。(6)《六元正紀大論》:所謂"六元"者,六氣也。如天元紀大論云:"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以風熱火濕燥寒六氣,為氣象變化之本元,故日"六元"。所謂"正紀者,正常或一般的法則或法度。正者,常例也"。《管子·八觀》:"魚鱉雖多,罔罟必有正。"紀者,法則或法度也。《老子》:"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本篇主要說明干支年之運、氣模式及各年初之氣、二之氣、三之氣、四之氣、五之氣、終之氣六步之氣象、物候、病候及治療大法。另外說明"六氣正紀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等,不同其候"的一般情況。(7)《至真要大論》:本篇主要根據以上諸篇重要內容,進一步具體闡明了六氣司天、在泉及六氣勝、復的氣象、物候、病候與治療大法。另外,並說明了運氣脈象之南政北政及方制大法等有關問題。根據以上諸篇主要內容,不難看出,運氣七篇,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從文字氣象及學術體系方面看,七篇內容。均當出於一家之手筆。不似"六節藏象"一篇,前者言氣象方面,後者言藏象方面內容,其撮合之痕迹,顯而易見。而此七篇內容,均據文題展開,圍繞運氣學這一中心議題,加以鋪陳論述。第二。從文字容量方面看。數量較大。七篇總容量,約佔《素問》全文三分之一。從單篇容量來看,每篇文字均較長,特別是《六元正紀大論》與《至真要大論》兩篇尤長。如《六元正紀大論》一篇,若按書頁版面計,約有一萬三千六百字左右。《至真要大論》一篇,亦萬字左右。第三。從學術思想方面看,七篇大論是在《素問》別篇中有關陰陽五行及人與天地相參自然觀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特別是在氣象、物候及發病與治療等方面。均有重大進展與發揮,充分體現了人與天地相參、與四時相應的唯物主義思想。雖然其中也難免摻雜有占星術的內容,如《氣交變大論》中論述五星運行之徐疾逆順時云:"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謂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來,曲而過之,是謂省遺過也;久留而環,或離或附,是謂議災與其德也;應近則小,應遠則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小常之一,其化減,小常之二,是謂臨視,省下之過與其德也。"凡此種種,是在說明,五星是有意志的神體,是則必然陷入神學境域。但是,從總體方面看,此一思想,並不居該學說之主導地位,對運氣學說,仍不失其唯物主義思想的總體觀念,與《靈樞·九宮八風》等篇所謂"太二游"說,自當有根本性區別。第四。從學說體系方面看。有以下明顯的特點:①形成了運氣學說一些專用概念,如五運、六氣、司天、在泉、左右間氣、天符、歲會、太一天符、客氣、主氣等反映運氣變化的有關情況。②形成了運氣變化的特定模式,此在"六元正紀大論"中,特為詳明。對諸花甲年之五運、六氣、司天、在泉及氣象、發病等主要特點,均予以系統的標明,同時對每一司天之政,從初之氣至終之氣的六步,在氣象、物候與致病方面的變化,均為之具體說明,體現了運氣學說的系統性。③據干支紀年,以化運氣。即根據干支紀年,以天干化五運,地支化六氣。此乃運氣學說立論的基礎,也是運氣學說的主要依據。也可以說,若無干支紀年,運氣學說的模式,也就無從談起。以上三點,亦可謂運氣學術體系中最基本的內容,也是運氣學說不同於其他醫學氣象學有關內容的主要區別點。第五,從曆法方面看。主要有三點:①運氣在曆法方面用的是四分曆,即一年的日數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此在《六微旨大論》中論"六氣始終早晏"部分有所體現。此種推歷方法,與古歷如漢代"太初曆"亦同。②計歲首法。歲首者,一年之起始也。一般計歲首者,以正月一日為始;若以二十四氣論之,亦可以立春為始。而運氣學中言歲首,據後世運氣學家諸文獻所記,則是以大寒日為始,較之以立春日為始者,提早一節,故近代有的學者稱之為"運氣歷",這一點與古代任何曆法均有所不同。③每年對節段劃分,既非按月,亦不按季,而是五運按五步法,將一年分為五個節段,六氣按六步法,將一年分為六個節段。五運五步,反映地氣運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步為序;六氣六步,反映天氣運行,是以風熱火濕燥寒六步為序。此亦與一般曆法有所不同。第六。根據上述諸端。不難看出。運氣諸篇,為自成體系的一種醫學氣象方面的專論。在內容方面,不同於《素問·六節藏象論》之前文與《靈樞·九宮八風》文。在文字氣象方面,亦與《素問》及《靈樞》別篇有較大差異,足見其成文時間,亦當晚出。(十一)文字氣象文字氣象,指《素問》與《靈樞》諸文章之氣韻與風格。"文字",此指連綴單字而成的詩文。如唐孟郊《老恨》詩:"無子抄文字,老今多飄零。"元劉祁《歸潛志》卷八:"雷則雲作文字無句法,委靡不振,不足遠規。"此所言"文字",皆指文章。"氣象",此指文章之氣韻與風格。如唐韓愈《薦士詩》:"建安能者七,卓犖變風操,逶迄抵晉宋,氣象日凋耗。"元耶律楚材《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文章氣象難形容,騰龍翥鳳游秋空。"明葉顯祖《鸞鯤記·勸仕》:"這詩頗有台閣氣象,不似山野人之作。"又《二程全書》程顥日:"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凡此所謂"氣象",皆指詩文之氣韻與風格也。詩文之氣象,並非固定不變,常因時因人而異,故其氣象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徵。今存《素問》一書,就唯一早期傳本唐王冰次注本而論,有文七十九篇(因缺《刺法論》與《本病論》兩篇);《靈樞》今存最早傳本為南宋史崧傳本,有文八十一篇。今從兩書一百六十首篇文來看,文字氣象確非一格。約言之,有以下幾種情況。1.題名題名者,每一篇文之總稱謂,故又曰篇名,或稱小題。古人著述,本無題名,書之有題名,多為後人追題,或後所撰著。在古醫籍中,亦有如是者,如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諸古醫籍亦無題名。今存《素問》與《靈樞》兩書,均具題名,然題名之方式則不一。大致可分為以下兩類。(1)取篇文二三字或首句二三字名為名。二三字或首句二三字為名者,由來已久。余嘉錫《古書通例·古書書名之研究》:"古書多摘首句二字以題篇,書只一篇者,即以篇名為書名......王國維曰"詩之《三百首》、《十九首》,詞之五代、北宋,皆無題。非無題也,詩中之意,不能以題盡之也。,愚謂不獨詩詞也,古人之著書作文,亦因事物之需要,而發乎不得不然,未有先命題,而強其情與意曲折以赴之者。故《詩》、《書》之篇名,皆後人所題。諸子之文,成於手著者,往往一意相承,自具首尾,文成之後,或取篇中旨意標為題目,至於門弟子纂集問答之書,則其記載,雖或以類相從,而先後初無次第。故編次之時,但約略字句,斷而為篇,而摘首句二三字以為之目。"詳今《素問》、《靈樞》中,此類題名,尚有多篇。如:《素問·移精變氣論》,首文作"黃帝問日: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又《玉版論要》,文中有"著之玉版"之語。又《玉機真藏論》,文中有"每旦讀之,名日玉機"及"真藏脈見"等語。又《舉痛論》,宋臣林億等新校正云:"按本篇乃黃帝問五臟卒痛之疾,疑舉乃卒字之誤也。"詳本篇起首有"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之語,故新校正說是。又《著至教論》,文中有"著至教疑於二皇"之語。又《陰陽類論》,文中有"陰陽之類"之語等。《靈樞·九針十二原》,文中有"九針之名"及"六腑有十二原"之語。又《壽天剛柔》篇,文中有"余聞人之生也,有剛有柔"及"其以立壽天奈何"等語。又《官針》篇,文中首句作"凡刺之要,官針最妙"。又《本神》篇,文中有"凡刺之法必先本於神"之語。又《El問》篇,文中有"願得口問"之語。又《決氣》篇,詳《玉海·藝文·藝術》引楊上善序云:"《針經》以九針十二原為首;《靈樞》以精氣為首。"按:本篇首文為"黃帝日: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故"決氣"當是"精氣"之誤。又《玉版》篇,文末有"請著之玉版,以為重寶"之語。凡此類題名,大都用之較早,有的亦不能反映實際內容,如所謂"玉版",謹可說明有珍貴或珍藏之義,而對其篇文之具體內容,則無實際意義。故此類篇名,仍具古代質樸之風。(2)取篇文內容旨意或主要旨意為名。此類題名,是對篇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或者說對篇文旨意的體現。詳《素問》與《靈樞》中,此類篇名亦頗多見。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主要論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以奉養天真之氣。又《四氣調神大論》,主要論述養生之道,應順應春夏秋冬四氣之氣,以調護精神。又陰陽應象大論,主要論述陰陽應於天地之物象。又運氣七篇大論之篇名,均屬乎此。如《天元紀大論》,論天氣之變化,以風熱火濕燥寒六元之氣為綱紀。《五運行大論》,論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的運行規律。凡此等等,義本於此。《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主要論述邪氣中於臟腑而致病之病形。又《營衛生會》篇,主要論述營衛之所以生及衛氣之所以會。又《陰陽系El月》篇,主要論述陰陽之氣與日、月的關係。從以上篇題命名之例來看,可說明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取篇文二三字或三四字命名者。應是早期的命名方式。文字質樸而文義簡單;取篇文旨意命名者,文字雋雅而文義寬廣。從時間上看,前者使用較早,後者使用較晚。體現了篇題命名的方式和行文,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第二,從《素問》與《靈樞》的對比中可見,《靈樞》中取篇文幾字為名者。多於《素問》。而《素問》中取篇文旨意命名者,則多於《靈樞》,尤如運氣七篇之命名,盡屬於此。然《素問》與《靈樞》今存本中之篇名,恐並非盡系原名,或有後人改動者。詳《靈樞》一書,因無別傳古本可考,已難知其詳,僅知《素問·三部九候論》王冰注有"《靈樞經·持針縱舍論》日"之文,而今《靈樞經》中無此篇名,是亦可知,古傳別本篇名,並非盡同。《素問》一書,今存本有宋臣林億等,在每篇題名下別引全元起本篇名與卷次,可知兩書不僅有些篇文之分合不一,而且篇名亦有諸多不同者。詳見後文。總之,以今存《素問》與《靈樞》兩書之篇名比較,《靈樞》篇名文尚質樸者,較之《素問》為多。而《素問》中篇名,則漸趨於完美。此據篇名文字氣象,可見兩書現存本之差異及兩書自身篇名用語之不同處。2.文體 ,文體,指文章的風格、結構、體裁。《素問》與《靈樞》兩書之文體,就用韻與不用韻而言,有散文與韻文之不同;就文字氣象而論,有完美與質樸之差異。凡此,不僅可反映其非成於一人之手,而且有些文章,尚可體現其時代的不同。(1)體裁。《素問》與《靈樞》諸文之體裁,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散文,散文中兼有字數固定的韻句,散文中兼有字數不固定的韻句。1)散文。散文是《素問》與《靈樞》中運用的最多的一種體裁。如:《素問》之《金匱真言論》、《陰陽離合論》、《陰陽別論》、《靈蘭秘典論》、《六節藏象論》、《五臟生成》篇、《異法方宜論》、《移精變氣論》、《湯液醪醴論》、《玉版論要》、《診要經終論》等,不下數十篇皆是。《靈樞》之《本輸》篇、《小針解》篇、《壽天剛柔》篇、《本神》篇、《經別》篇、《經水》篇、《經筋》篇、《骨度》篇、《五十營》篇、《營氣》篇、《脈度》篇、《營衛生會》篇、《四時氣》篇等,亦不下數十篇,皆是。散文體是文章的最早形式。由於此體之遣詞造句,不受字數用韻等限制,故亦為文章中運用最多的一種形式。因此,除卻因時代不同而風格有別外,就此種形式本身而言,已難顯示其時代特徵。2)散文中兼有字數固定的韻句。此種形式在《素問》與《靈樞》中,所佔篇數亦較多。所謂"字數固定",指每一文句,均有固定的字數。據《素問》與《靈樞》諸篇所見,有兩種句式,即四字句與七字句。四字句。四字韻句在《素問》與《靈樞》中較為多見。如:《素問》之《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脈要精微論》、《調經論》、《疏五過論》、《陰陽類論》、《方盛衰論》等,均存有數量不等的四字句韻文。今舉一例。如《脈要精微論》:"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時為宜(林億等新校正云:"《太素》宜作數。"按:今存《太素·四時脈診》與林校同,當是。數與上句"度"字相押)。補瀉(《太素·四時脈診》作"循數"。詳此上下文句,逞連珠式,故當作"循數"為是,此承上句"四時為數"之義)勿失,與(按:此文上下皆四字句,惟本句多此"與"字,成五字句,疑衍)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按:本文共十二句每兩句一韻,前後相葉。《靈樞》之《九針十二原》篇、《根結》篇、《禁服》篇、《五色》篇、《官能》篇等,亦均有數量不等之四字句韻文。今舉《禁服》篇為例:"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刺五臟,外刺六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其虛實,虛實(按:《太素·人迎脈口診》無此二字,疑誤)乃止。瀉其血絡,血盡不殆矣。"按:本文前四句為每兩句相押,其後則隔句相押,形式不一。此種四字句韻文,在我國古代作品中運用較早,如儒家經典中之《詩經》一書,乃撰集西周時期周朝及其諸侯國之詩歌三百餘首,其中收有大量四言詩,即四字韻句。在先秦及兩漢著作中,亦不乏此種體式。其後由於五言及七言之通行,四言之體,則漸趨於少見。而《素問》與《靈樞》中,仍保留有大量四字韻句,亦可說明其成文較早。七字句。七字韻句連用者,在《素問》與《靈樞》中極為少見,僅有《靈樞·刺節真邪》一段韻文,原為七字句。然因其中亦摻人注文性語句,兼因久經傳抄翻? |
推薦閱讀:
※內經第三論:《內經》中「氣」的基本性質
※黃帝內經 第十九講《素問.五臟別論》
※黃帝內經競賽試題
※黃帝內經;靈樞經;九針論第七十八
※(2)黃帝內經 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