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06-20
論語·季氏篇第十六【本篇引語】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本篇主要談論的問題包括孔子及其學生的政治活動、與人相處和結交時注意的原則、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原文】16·1 季氏將伐顓臾(1)。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2)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陳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6)矣?且爾言過矣,虎兕(7)出於柙(8),龜玉毀於櫝(9)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10)。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11)。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12)之內也。」【注釋】(1)顓臾:音zhuān yú,魯國的附屬國,在今山東省費縣西。(2)有事:指有軍事行動,用兵作戰。(3)東蒙主:東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5)陳力就列:陳力,發揮能力,按才力擔任適當的職務。(6)相:攙扶盲人的人叫相,這裡是輔助的意思。(7)兕:音sì。雌性犀牛。(8)柙:音xiá,用以關押野獸的木籠。(9)櫝:音dú,匣子。(10)費:季氏的采邑。(11)貧、寡:可能有錯誤,應為寡、貧。(12)蕭牆:照壁屏風。指宮廷之內。【譯文】季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子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快要攻打顓臾了。」孔子說:「冉求,這不就是你的過錯嗎?顓臾從前是周天子讓它主持東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經在魯國的疆域之內,是國家的臣屬啊,為什麼要討伐它呢?」冉有說:「季孫大夫想去攻打,我們兩個人都不願意。」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盡自己的力量去負擔你的職務,實在做不好就辭職。』有了危險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攙扶,那還用輔助的人幹什麼呢?而且你說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龜甲、玉器在匣子里毀壞了,這是誰的過錯呢?」冉有說:「現在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離費邑很近。現在不把它奪取過來,將來一定會成為子孫的憂患。」孔子說:「冉求,君子痛恨那種不肯實說自己想要那樣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來為之辯解的作法。我聽說,對於諸侯和大夫,不怕貧窮,而怕財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於財富均了,也就沒有所謂貧窮;大家和睦,就不會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因為這樣,所以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用仁、義、禮、樂招徠他們;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現在,仲由和冉求你們兩個人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而不能招徠他們;國內民心離散,你們不能保全,反而策劃在國內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孫的憂患不在顓臾,而是在自己的內部呢!」【評析】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戰思想。他不主張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國際、國內的問題,而希望採用禮、義、仁、樂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是孔子的一貫思想。此外,這一章里孔子還提出了「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對此句的解釋是:「均,謂各得其分;安,謂上下相安。」這種思想對後代人的影響很大,甚至成為人們的社會心理。就今天而言,這種思想有消極的一面,基本不適宜現代社會,這是應該指出的。【原文】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譯文】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製作禮樂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決定;天下無道的時候,製作禮樂和出兵打仗,由諸侯作主決定。由諸侯作主決定,大概經過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國家政治了。」【評析】「天下無道」指什麼?孔子這裡講,一是周天子的大權落入諸侯手中,二是諸侯國家的大權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議論政事。對於這種情況,孔子極感不滿,認為這種政權很快就會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種時代去,政權就會穩定,百姓也相安無事。【原文】16·3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於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孫微矣。」【注釋】(1)五世:指魯國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2)逮:及。(3)四世:指季孫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4)三桓:魯國伸孫、叔孫、季孫都出於魯桓公,所以叫三桓。【譯文】孔子說:「魯國失去國家政權已經有五代了,政權落在大夫之手已經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孫也衰微了。」【評析】三桓掌握了國家政權,這是春秋末期的一種政治變革,對此,孔子表示不滿。本章里孔子對當時社會政治形勢提出了自己的認識和態度。孔子的觀點是,社會政治變革就是「天下無道」,這還是基於他的「禮治」的思想,希望變為「天下有道」的政治局面。【原文】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1),友多聞,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損矣。」【注釋】(1)諒:誠信。(2)便辟:慣於走邪道。(3)善柔:善於和顏悅色騙人。(4)便侫:慣於花言巧語。【譯文】孔子說:「有益的交友有三種,有害的交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這是有益的。同慣於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這是有害的。」【原文】16·5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1),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2),樂佚(3)游,樂晏樂(4),損矣。」【注釋】(1)節禮樂:孔子主張用禮樂來節制人。(2)驕樂:驕縱不知節制的樂。(3)佚:同「逸」。(4)晏樂:沉溺於宴飲取樂。【譯文】孔子說:「有益的喜好有三種,有害的喜好有三種。以禮樂調節自己為喜好,以稱道別人的好處為喜好,以有許多賢德之友為喜好,這是有益的。喜好驕傲,喜歡閒遊,喜歡大吃大喝,這就是有害的。」【原文】16·6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2)。」【注釋】(1)愆:音qiān,過失。(2)瞽:音gǔ,盲人。【譯文】孔子說:「侍奉在君子旁邊陪他說話,要注意避免犯三種過失:還沒有問到你的時候就說話,這是急躁;已經問到你的時候你卻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君子的臉色而貿然說話;這是瞎子。」【評析】以上這幾章,主要講的是社會交往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交朋友要結交那些正直、誠信、見聞廣博的人,而不要結交那些逢迎諂媚、花言巧語的人,要用禮樂調節自己,多多地稱道別人的好處,與君子交往要注意不急躁、不隱瞞等等,這些對我們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原文】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評析】這是孔子對人從少年到老年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作出的忠告。這對今天的人們還是很有必要注意的。【原文】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貴的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貴的人,輕侮聖人之言。」【原文】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譯文】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經過學習以後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再去學習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還不學習的人,這種人就是下等的人了。」【評析】孔子雖說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認自己是這種人,也沒有見到這種。他說自己是經過學習之後才知道的。他希望人們勤奮好學,不要等遇到困難再去學習。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就是講的這個道理。至於遇到困難還不去學習,就不足為訓了。【原文】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要思考的事:看的時候,要思考看清與否;聽的時候,要思考是否聽清楚;自己的臉色,要思考是否溫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謙恭;言談的時候,要思考是否忠誠;辦事要思考是否謹慎嚴肅;遇到疑問,要思考是否應該向別人詢問;忿怒時,要思考是否有後患,獲取財利時,要思考是否合乎義的準則。」【評析】本章通過孔子所談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舉止的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學生們一言一行都要認真思考和自我反省,這裡包括個人道德修養的各種規範,如溫、良、恭、儉、讓、忠、孝、仁、義、禮、智等等,所有這些,是孔子關於道德修養學說的組成部分。【原文】16·11 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譯文】孔子說:「看到善良的行為,就擔心達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動,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避世來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義而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原文】16·12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譯文】齊景公有馬四千匹,死的時候,百姓們覺得他沒有什麼德行可以稱頌。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下,百姓們到現在還在稱頌他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原文】16·13 陳亢(1)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2)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3)其子也。」【注釋】(1)陳亢:亢,音gāng,即陳子禽。(2)異聞:這裡指不同於對其他學生所講的內容。(3)遠:音yuàn,不親近,不偏愛。【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裡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原文】16·14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譯文】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小童,國人稱她為君夫人;對他國人則稱她為寡小君,他國人也稱她為君夫人。【評析】這套稱號是周禮的內容之一。這是為了維護等級名分制度,以達到「名正言順」的目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儒】論語·子罕篇(29)智仁勇皆備是儒學最完美人格
※《論語通今》學而第一 1.12
※論語譯注
※<論語>簡譯摘編(一)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