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味南京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連雲檣艣,白骨紛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
落日無人松徑里,鬼火高低明滅。
歌舞樽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元·薩都剌:《百字令·登石頭城》
石頭城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石崖聳立,城牆逶迤。清涼山因五代南唐時山中辟有清涼道場而得名,原名石頭山、石城山。同治《上江兩縣誌·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山因城名,城依山築,現存的石頭城全長 3000米,牆基為赭紅色,系由自然生成的河光石鑿成,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為17米。在清涼門到草場門之間的城牆中段,有一段突出的橢圓形石壁,長約6米,寬3米,因為長年風化,礫石剝落,表面儘是坑坑窪窪,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岩塊,斑駁陸離,酷似一張猙獰的鬼臉,石頭城的別名「鬼臉城」由此而得。鬼臉城西側有一處清亮的池塘,從水面的一側可以看到鬼臉的倒影,南京城「鬼臉照鏡子」的奇景怪象,古往今來吸引了多少文人遊客。
南京築城,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命范蠡在今長干里一帶築城(史稱越城或越台,亦稱「范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佔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復在清涼山(石頭山)上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三國時,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出使東吳,登臨石頭,見鐘山如龍蟠伏東南,而以石頭山為終點的西部諸山,更似猛虎雄踞江濱,山川形勝使他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驚嘆,建議孫權遷都秣陵。東漢建安36年(公元211)孫權遷都建業,翌年就在金陵邑故址上建城,定名石頭城。而後,南京成為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的國都,石頭城歷代屢有修建。至朱元璋定都南京,更是修建起周長33.7公里,平均高度12米的大城,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固若金湯謂之不虛:長江從清涼山奔流而下,形如深塹鴻溝,環峙大江而依山築城,自成天然屏障,「石城虎踞」,形勢十分險要。其後數百年間的南北戰爭,往往以奪取石頭城定勝負。西晉統一全國時,大將王浚從四川率軍順流而下,吳軍不戰而潰。唐代詩人劉禹錫以《西塞山懷古》詩紀事:「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清人鄭板橋也曾經寫下一首《滿江紅·石頭城》憑弔:「懸岩千尺,借歐刀吳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盡,萬里洪濤噴薄。王浚樓船,旌麾直指,風利何曾泊。船頭列炬,等閑燒斷鐵索。 而今春去秋來,一江煙雨,萬點征鴻掠。叫盡六朝興廢事,叫斷孝陵殿閣。山色蒼涼,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腳。數聲漁笛,蘆花風起作作」。古今多少興亡事,盡在石城得失中。
南京「負山帶江,長衛護之雄,群山拱翼之嚴,此天地所造設也」,虎踞龍蟠,堪稱天險。但即使擁有如此堅固的天塹高城,南朝帝王仍然難逃覆亡的滅頂之災,箇中原因從來就發人深省。乾隆皇帝也對此大惑不解:「石城倚壁復臨江,地利誠雲險絕雙。何事南朝諸帝王,豎幡每見舉族降?」其實早在唐朝,詩人李商隱也曾究根尋底,但在《詠史》詩中卻把原因歸結為「氣數已盡」:「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半尺竿。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宋代名相王安石的一曲南鄉子更說出無限感慨:「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虛無飄渺的「人生如夢」,把六朝覆亡的原因歸結得讓人找不著北。只是到了近代,「社會要發展,時代要前進」的世界風雲才漸漸讓人悟出一點道理。毛澤東以偉人的睿智和詩人的豪放剖析天下興亡,「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十四個大字使人茅塞頓開。他在《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詩中以犀利的筆鋒寫道:「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蟠今勝昔,地覆天翻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這,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有間正道是滄桑」,鞭撲入理,讓人陡然感受到一種「玉宇澄清萬里埃」的快意。
千載滄桑,石頭城風光不再。城頭的旌旗獵獵,城下的樓船檣帆,盡被雨打風吹去。而大江西移,襟江臨水已不可尋,劉禹錫筆下「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的清幽空靈也可求而不可得。只有石城依舊,聽憑花開花落,雲舒雲卷,矢志不渝地廝守著曾經有過的壯烈和慨慷,讓揮之不去的懷古情愫永遠陪伴一批又一批鍾情石城的來訪客。
詩味南京之二秦淮煙水煙籠寒水月籠紗,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全長約 110公里,是南京地區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一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壠為瀆,導瀉「王氣」入長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秦淮河有兩個水源頭,北源在句容市寶華山南麓,稱句容河。南源在溧水縣東廬山的天生橋下胭脂河,稱溧水河。南北二源合流於江寧縣方山埭西北村。這一帶河床寬廣,水量劇增,形成幹流,可通舟楫。然後河水繞過方山,彙集吉山、牛首山諸水,至上方門進入南京市區。秦淮河流至通濟門外九龍橋,遂分成內、外兩支。其正流即內秦淮,過九龍橋直向西,自東水關入城,穿市區南部,經文德橋、武定橋、鎮淮橋迤西而北。出西水關。內外秦淮會合於水西門,流過石頭城到三汊河入江。秦淮河河身寬闊,向稱石頭城的天然屏障。
不管秦始皇的初衷如何,鑿斷了王氣的金陵依然是「江南佳麗地,自古帝王都」,儘管六朝和南唐都只是偏安一方的小朝廷,但繁華的建康城卻自那時起次第織錦綴秀、漸次建成。千百年來,秦淮河一直哺育著古城南京。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和稠密的居民點,東晉以後更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成為建康的南面門戶。「錦繡十里春風來,千門萬戶臨河開」,綺窗絲幛,十里珠簾,燈船之盛,甲於天下。但也正是從那時起,秦淮河中多了些滑膩香艷的胭脂水,耀眼的珠光寶氣,薰人的脂粉鉛華,釀造了另一個嫵媚而又凄婉的秦淮。明初,朝廷又在這裡設立教坊司,名曰大院,把滅元後抄沒來的年輕女子充為陪宴的歌妓。大院門外掛著朱元璋別出心裁的御制楹聯,上聯雲「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風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話」,下聯雲「世間多痴男痴女,痴心痴夢,況復多痴情痴意,傳幾輩痴人」,自此艷幟高擎,「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金粉樓台,笙歌人家;畫舫凌波,漿聲燈影構成一幅幅如夢如幻的畸形繁華。不期好景不長,風雲變幻,秦淮河邊留下了多少天下興亡的憂慮和嗟呀。如果說唐時杜牧用「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詩句,詮釋出六朝以來歷代王朝偏安江左而屢蹈覆亡的緣由。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的一曲《桃花扇》則透過秦淮河上的燈紅酒綠,演繹出南明皇朝的風雨飄搖。君戲臣怠,醉生夢死,《燕子箋》的日日絲竹怎能蓋得住動地而來的鼙鼓?結黨營私,專權誤國,半壁江山竟容不下一個忠君愛國的史可法,那些腦滿腸肥、孤廉鮮恥的老少爺們最終在聲色犬馬、追名逐利中斷送了大好河山。
《桃花扇》寫的是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復社名流侯方域的愛情故事,但它抒寫的不單是花前月下、燈紅酒綠、笙歌笑語、海誓山盟,更抒寫了在那山雨欲來、「黑雲壓城城欲摧」高壓下的不屈與抗爭,奇人奇事讓人擊節感嘆。李香君不過是一個賣笑的歌女,但她的聰穎、她的剛烈、她的志節卻是出人意表。她鄙視鎮日沉湎聲色、專權誤國的閹黨阮大鉞、馬士英,為抗婚不惜拚死撞牆,青絲摧落,碧血飛迸,嚇得那些逼婚的人狼狽逃竄。雪白的粉牆上濺落著香君的熱血。當年候方域相贈的紙扇上更是碧血漫漶。聞訊趕來的楊龍友,深為李香君的貞烈品性震驚嘆息,感慨之筆遂把斑斑血跡點染成爛熳桃花,桃花扇便成了侯李定情的信物。後來馬、阮大捕東林黨人,侯方域遠竄他鄉,李香君也被阮選送入宮。清軍南下,南京失陷,李香君逃到棲霞山,苦苦等待傾心相愛的侯方域。但到二人相遇時,見到的卻是拖著長辮的侯方域——身為復社名流、平日口口聲聲忠君愛國的侯方域竟已變節應試,投靠滿清王朝。國讎家恨激起滿腔悲憤,李香君毅然決然地撕毀了12年朝夕相處、象徵海誓山盟的桃花扇。割斷情根,遁入空門,終生陪伴古佛青燈。清時張問陶有《讀<桃花扇>傳奇偶題》感嘆曰:「竟指秦淮作戰場,美人扇上寫興亡。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李香君是不幸的,她的不幸是一種識人不明、遇人不淑的不幸,也是禮義湮沒、道德淪喪的一個時代的不幸,更是亂世昏君造成的整個社會的不幸。「哀莫大於心死」,李香君的不幸實在令人傷感而又令憤懣。但李香君又是幸運的,李香君不過是一個賣笑的歌女,但她的品格卻震動了朝野城鄉。也許是出於對李香君的感佩,一向以「糊稀泥」出名的楊龍友在民族存亡之際毫不含糊,身陷清軍團團圍困仍抗戰不已,城破之日慷慨赴難,投水殉國,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贏得後人刮目相看。李香君早已香消玉殞,但她的故事卻因為《桃花扇》而廣為流傳。抗日戰爭時期,愛國劇社多次演出《桃花扇》,激勵、振奮了前赴後繼的一代又一代人。
穿過泮池、文德橋,媚香樓就位於鈔庫街的中段。一座「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的明代建築,高掛的大紅燈籠臨流俯照。據說當年秦淮河上儘是這樣的綉樓,還有一個獨特的名字叫「秦淮人家」。而現在漫步秦淮舊巷,能找到的綉樓也只剩下這一座了。有文獻記載:「媚香樓,傳為清代袁道台舊宅,相傳為李香君故居。」袁道台是何許人,書上沒有記載,後世也無人再去刨根問底,但隨之的「相傳」一詞,卻留下了許多的聯想。
走進媚香樓的大門,越過小天井左側的圓門,左拐就到了前院。院中假山玲瓏,芭蕉冉冉。一式三間的正屋,前有思遠堂,後有話雨軒,中間是客廳,牆壁上掛著一些名人字書,層迭之間充盈著陣陣書香。張維有聯云:「陳醪斟趣,新茗催詩,三杯忘寵辱; 鐵笛銷魂,銅琶醒夢,一扇寫悲歡」,大致寫出了李香君的生活經歷,而陳衡先生的一聯則用短短24字,聲情並茂地刻劃李香君風骨才華:「小字噪秦淮,萬種風情柔似水; 丹心昭史冊,一痕血淚艷如華」。
繞過屏風,從小門進了後院,就到了媚香樓。這是一座兩層高的綉樓,樓梯狹窄,行走其上,跌宕的腳步聲便透過樓板清晰地向上傳去。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的秋天,年僅21歲但已名聞四方的復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剛從河南商丘來到南京,拋開即將開始的鄉試,慕名踏上了這架暗紅色的樓梯。那一年,李香君正當十六歲的花季妙齡,「溫柔纖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轉嬌羞,未入芙蓉之帳。」當侯方域驀然出現在她的面前,那種才高八斗的風流倜儻使她砰然心動,侯方域也一見鍾情,當場在自己的扇子上題寫了「夾道朱樓一徑斜,王孫初試富平車;青溪儘是辛夷樹,不及東風桃李花」的定情詩,這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讓李香君感覺到了她期待的姻緣已經來臨,那滿室的溫馨和歡快訴說著她心中的喜悅。五年之後,亦即崇禎十七年,也是在這座綉樓上,為了她夢中的愛情,李香君以死抗婚,演出了天地為之改色的悲壯一幕。碧血催開爛熳桃花,李香君獻出的不僅是忠貞和剛烈,表達的也不僅是正直和執著,那斑斑血跡中更有美好的追求和憧憬。李香君付出了太多太多,不僅為為愛情,更為崇高的氣節。到秦淮河遊覽的人都想看一看李香君的媚香樓,那光景多半是敬佩之心多於獵奇,感慨之心跳出了秦淮艷情。
詩味南京之三堂前來燕慕王謝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劉禹錫:《烏衣巷》
跨過秦淮河上的文德橋,再拐兩道彎,便是一條幽靜的古巷。古巷並不深邃,甚至也沒有夾道的林木,只有那磚灰牆、石板路處處散發出濃郁的古色古香,彷彿在默默地回味著過往的年華。巷口的牆上高標著「烏衣巷」三個大字,走到這裡不由怦然心動。烏衣巷是一條歷史久遠的古巷,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建業時就有了她的身影。當年孫權的兵士們穿的儘是呂蒙「白衣渡江」時的黑衣(俗稱烏花布衣),駐軍之地就稱為烏衣營。建業城的營建首先把繁華堆到了秦淮河,小橋流水接著把兵喧馬嘶逐出了鬧市,舊日號角旌旗的兵營只留下了一口承載這一段歷史的古「烏衣井」,後人漸把座落於烏衣營舊址的街巷稱為「烏衣巷」。
烏衣巷不是一條尋常的街巷,秦淮河上到處是綺麗和繁華,但名門望族卻把巢穴建築在古巷的深處。華宅高第,鱗次櫛比,「屋宇崇麗,園池竹木,自足賞玩」。是他們的身價偏愛鬧中取靜?還是別有一種「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的驕矜?因為劉禹錫的詩,烏衣巷的訪客絡繹不絕,憑弔感慨的詩文汗牛充棟。但烏衣巷的名傳後世,更多的還是出於對先賢的景仰。靜謐的古巷曾經居住著號稱東晉擎天大樹的二代名相——輔佐創立東晉王朝的司徒王導,抵禦外族入侵保障東晉百年平安的太傅謝安,許多「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艱難時局都因為小巷深處的運籌帷幄而轉危為安。
公元307年,晉懷帝命五司馬南渡長江。帶著「風景不殊,舉目有山河之異」的感慨,懷著「當共戮力王室,克複神州」的信念,王導勸說琅玡王司馬睿移鎮建康,為東晉打下了立國之本。在「八王內亂,匈奴入侵,大廈支離」的風雨飄搖中,王導審時度勢,老謀深算,用「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針,保持時局的穩定和安寧。更以禮賢下士、竭誠相待,爭取了南北世族的共同支持,用擊揖渡江、匡複中原的壯志聚結了一大批志士仁人,一時「吳會風靡,百姓同心」,順利地協助司馬睿建立了偏安江左的東晉政權,促進了秦淮河的安定和發展。王導歷任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三朝宰相,先後平定了王敦、蘇峻的叛亂,進一步鞏固了東晉王朝。權勢顯赫,威震朝野,晉元帝司馬睿稱他「吾之蕭何也。」民間更有「王與馬(指晉帝司馬氏),共天下」的歌謠。
謝安,別名安石,更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青年時代的謝安勤勉自勵,思想深沉而敏銳,遇事沉著而冷靜,喜好書法,為當時朝廷重臣王導、桓彝看重,朝廷多次召他作官,由於他對仕途不感興趣。40歲前高卧隱居浙江會稽東山,時人以以諸葛相比,遂有「安石不出,將如蒼生何」的口號。後來國事衰微,謝安復出,在《世說新語》中留下了一段「東山再起」的故事。謝安在建康二十多年,因為二件大事而名垂青史:一是上任之初就用他的大智大勇巧妙地阻止了大司馬桓溫的篡位之舉,避免了內戰的爆發;二是在太元八年更指揮了指揮了舉世聞名的淝水之戰,以8萬精兵擊敗前秦苻堅百萬大軍,奠定了東晉282年的安定局面。
太和6年(371年),掌握全國兵權的大司馬桓溫廢司馬奕,改立司馬昱為簡文帝,族誅陳郡殷氏、潁川庾氏兩家三支士族,實際控制了東晉的所有州府。謝安與王坦之、王彪之等人聯合與之周旋,不亢不卑,該出手時就出手。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簡文帝病重,王、謝逼簡文帝改寫遺詔,阻止了簡文帝打算將政權拱手讓給桓溫的打算。桓溫得知大怒,率軍入京,欲「誅王謝,移晉鼎」。太后命謝安與王坦之去新亭迎接,王坦之慌亂不已,以至於在見到桓溫以後倒持笏版,汗濕重衣;謝安卻很鎮定,不僅在臨行前安慰王坦之說「晉祚存亡,在此一行」,並在見到桓溫以後,從容就席,問桓溫:「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須壁後置人邪?」桓溫笑答:「正自不能不爾耳。」 由於謝安的機智和鎮定,桓溫始終沒敢對二人下手,不久就退回了姑孰。一場迫在眉睫的內戰危機被謝安從容化解。後來桓溫病重,想讓朝廷給他加九錫,讓袁宏起草。謝安見了以後,總是借故修改,拖延時間,沒幾天,桓溫病故,加九錫的事情也就不再被提起。
謝安掌權後,特彆強調一個「和」寧,堅持「不存小察,弘以大綱」,儘力調和晉室與桓氏的矛盾。先以王坦之出領徐兗二州刺史而從桓氏手中取回徐州和兗州,然後又迫使桓溫之弟桓沖讓出揚州改領荊州,謝安自領揚州,終於達到「荊揚相衡,則天下平」的目的,取得了桓氏的諒解與合作,建立起一個相對牢固的防禦陣線,共同對付北方的前秦苻堅。時人讚揚謝安,將他比作王導,而「文雅更勝一籌」。
太元八年(383年),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統一天下。面對「投鞭塞流」的苻秦大軍指揮若定,乘著敵人立腳未穩,主動出擊,轉守為攻,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歷史奇蹟,「八公山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至今令人感嘆。而特別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唐朝房玄齡所著《晉書·謝安傳》中記載的一則趣聞:「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了無喜色」四字,把謝安的矯情鎮物和鎮定自信揮發得淋漓盡致,「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轟轟烈烈和挑燈對奕的悠閑自得竟在這古巷裡巧妙地融成一體。人說「宰相肚裡好撐船」,卻不料這船竟能裝得下這麼許多令後人欽敬的道德和聲望。作為一代名相,王、謝事迹自然光昭日月,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在烏衣巷裡建起了來燕堂,堂內懸掛起王導、謝安的畫像。而在這裡居住長達300年王、謝大族,秉承了先人大富大貴中透出的淡定與從容,文才武略,各見崢嶸。既能指點江山、笑傲江湖,又能吟詠風雅,玩出中國文化的極品,留下了「王家書法謝家詩」的艷羨和驚嘆。
公元588年,隋滅陳,因為金陵的王氣,隋文帝下令「建康城邑平盪耕墾」,六朝宮闕破壞殆盡,烏衣巷的繁華也隨之煙消雲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的詩慣以懷古著稱,他的《烏衣巷》更多地留下了歷史的感慨:魏晉風流,曾經是中國文化史上最為燦爛的一段過往,往時的風流有如煙消雲散,留下的寂寞空巷又有幾人省得當年的風采?短短的四句詩,發思古之幽情,慨滄桑之巨變,仰前賢之功勛,嘆歲月之消磨,蘊藉含蓄,傳誦千古。據說當年白居易讀到此詩,「掉頭苦吟,嘆賞良久」,不知是為這詩,還是為人世間的風雲變幻?
歷經千年的滄桑,烏衣巷已不復昔日的繁華,從一方石碑開始,以一口古井結束,只留下一條幽幽的古巷。幸喜秦淮河上建造了王謝古居紀念館,一展烏衣巷的源遠流長。向小巷幽幽深處走去,迎面是一組形制優美、古樸典雅的建築,「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大門上方,懸有「王謝古居」匾額。跨入門內,但見東、西兩個院落。主體建築為「來燕堂」、「聽箏堂」和「鑒晉樓」,樓堂外的牆壁上嵌有《竹林七賢及榮啟期圖》、《對獅圖》、《行樂圖》等六朝磚印壁畫仿品,庭中又建有摹仿王羲之蘭亭修禊的「曲水流觴」。東院內的「來燕堂」是王導故園中商討國策、詠詩賦文的場所,笙歌笑語中釀就國計民生;「聽箏堂」則是傳說中孝武帝臨幸謝宅,屏息靜聽謝安彈奏古箏之處,那分幽靜,那種肅穆,不僅演繹出謝安的隱逸情趣,更凝聚著一代帝王對名臣的器重和恭敬。「鑒晉樓」中辟有王、謝家族變遷史、六朝歷史和六朝書畫、雕塑、瓷器、生活、戰爭等專廳,把人們引入時光隧道,再現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風雲變幻。
詩味南京之四夫子廟孔廟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佔地2.63萬平方米。東晉咸康三年,(337年)丞相王導在秦淮河北岸建學宮,成為夫子廟的最早建築。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在學宮前建孔廟,稱夫子廟。夫子廟以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照壁,紅牆一帶,壁頂覆小圓筒青瓦,四角略翹,高 10米,全長110米,其長度為我國照壁之最。河北岸有彎月形泮池,岸上還有一排明代建成的雕鏤石欄。石欄東邊是三層六面飛角的奎光閣,西面有一座亭子叫聚星亭,北面則是四柱三門的文樞坊,中間上刻「天下文樞」四個金字。廣場的北側、大成門前是孔廟的第一道大門——欞星門,六柱三門,古樸優美, 其間鑲飾牡丹浮雕圖案。欞星是古代天文學中的「文星」,意為人才薈萃,國家所用。大成門是夫子廟的正門,翹角龍脊,每扇門上有45枚泡釘和龍頭銜環,典型的王家風範。門前石獅雄踞,兩旁有持敬門,封建時代,只有官員可以從大成門出入,一般士子只能走邊門。門內兩側分列刻於南齊、宋、元時期的四塊古碑:《孔子問禮圖碑》、《集慶孔子廟碑》、《封至聖夫人碑》和《封四氏碑》。院內植有銀杏八棵,中間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丹墀是祭孔時舉行樂舞的地方,正中豎立著孔子的青銅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為全國最大。甬道兩旁分班侍立著子路等八位弟子的漢白玉塑像,像高1.80米,氣度軒昂。
端莊肅穆的大成殿殿高16.22米,闊28.1米,深21.7米,重檐飛翹,斗拱交錯,龍吻脊上雙龍戲珠,殿上的56根巨型石往,巍峨壯觀。殿內正中懸掛一幅全國最大的孔子畫像,高6.5米,寬3.15米,兩側有顏回、曾參、孔伋、孟軻等四位「亞聖」的漢白玉雕像。四周牆壁有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巨幅彩石壁畫, 用翡翠、瑪瑙、雞血石、黃金鑲嵌而成,名「孔子聖跡圖」,由浙江樂清的200多位工匠耗時三年才雕制完成。
出大成殿,到學宮。學宮是科舉時代本省學子讀書的最高學府,總是和孔廟建在一起。學宮有清末狀元秦大士題寫的「東南第一學」門匾,主要建築有明德堂、尊經閣、青雲樓、崇聖祠等。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按照孔廟的規制,全國各地的學宮正堂都叫「明倫堂」,而南京的夫子廟卻別其一格。據說南宋末年學宮建成時,請狀元文天祥題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矢志忠君為國,倡導士人首重「明德」,遂將「明倫堂」改為「明德堂」。
出學宮,向東過貢院西街走數十米,就是江南貢院。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規模並不大,只供府、縣學考試用,到了明朝,這裡是鄉試、會試的考試場所,清朝時,正式定名為江南貢院。鼎盛時期江南貢院佔地7萬多平方米,有號舍20644間,規模居全國各貢院之冠,與北京順天貢院並稱為「南闈」和「北闈」。僅清一代,在這裡共舉行科考112科,從江南貢院鄉試中舉,後經殿試考中狀元者58名,佔全國狀元總數的51.78%,其中江蘇籍49名、安徽籍9名。明清兩代名人中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施耐庵、翁同龢、張騫、陳獨秀等皆出身於此。復建後的「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仍保留有「明遠樓」、「貢院碑刻」等很重要歷史古迹。「明遠樓」 是一座斗拱飛檐的正方型三層木結構建築,四四方方,面面皆窗,它是江南貢院的中心,也是院內最高的建築。「明遠」二字取自「大學」中「慎絡追遠,明得歸厚矣」之意。登臨四望,秦淮風月,歷歷在目。樓內有清康熙年間著名詞人李笠翁所題對聯一副:「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囂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餘」,寫盡當年士人應試時的誠恐誠惶,高中後的欣喜若狂。走出夫子廟,心中總縈繞著那麼一種疑問:讀書需要清靜和幽雅,古時有「孟母三遷」,唐時劉禹錫的《陋室銘》也講究「無絲竹之亂耳」,緣何把孔廟和學宮修建在喧囂的秦淮河畔、旖旎的風月場中?或許秦淮河畔古來多繁華,學宮選址只是為了方便豪門望族,那隻能怨怪主事者的趨炎附勢;或許秦淮河畔,原本就是文人墨客的集散地,無行文人的招花引蝶衍生了那些煙花柳巷,世風日下的感慨就決非危言聳聽。《桃花扇》中描寫的那一群晚明的風流文士,他們身上已經沒有了東林黨人楊漣、顧憲成、高攀龍「批鱗捋須,百折不回,取次拜杖闕下,血肉狼籍,而甘之如飴」的氣節,也沒有了「風聲雨聲讀書聲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書生意氣。他們一方面以道德、名節相標榜,雖然也針砭時弊,激揚文字,為的卻是追名逐利;另一方面卻征歌逐妓,追歡買笑,最終表現出沉湎聲色犬馬的墮落本色。在異族入侵、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這伙政治上的投機者迅速分化瓦解、分崩離析:張岱、余懷等人遁跡江湖,還算是不仕二朝的忠貞和骨氣;復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竟然拒不了誘惑,耐不住寂寞,喪盡氣節,腆事新朝。只有吳應箕、陳子龍等少數復社中堅選擇了武裝抗清。世風如此,後人有「桃花扇底亡南朝」之譏,真的是振聾發憒啊。 詩味南京之五夫子廟小吃
歷史上的夫子廟曾經是一個畸型的繁華鬧市,六朝時期,秦淮河和青溪一帶,就設置了不少水榭酒樓。明清以降,每逢開科秋闈,考生雲集,於是書肆、茶館、客棧應運而生,當年秦淮河南岸的一些街巷成為富家子弟的「溫柔鄉」、「銷金窟」。名噪天下的夫子廟小吃也在燈影漿聲中日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神韻,與「秦淮八艷」相映照,推出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采」。
小吃還是正餐,點心而非果腹,原本就是一種閑暇中的享受。夫子廟的小吃特別誘人,「秦淮風采」演繹出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夫子廟的小吃,「色、香、味、形、具」式式精湛,要模樣有模樣,要滋味有滋味,更有一種讓人感受詩一般遐思和聯想的情趣,讓人饞涎欲滴。金燦燦,黃澄澄,綠油油,白花花,如大千世界,五彩繽紛;甜滋滋,鹹味味,酸漬漬,辣乎乎,似磊落人生,百味俱全。葷素果菜,隨心所欲,春夏秋冬,各領風騷。春天有薺菜燒餅、菜肉包子、四喜元宵;夏天有千層油糕、開花饅頭、刨涼粉;秋天有蟹黃燒賣、蘿蔔絲餅、雞鴨血湯;冬天則有五仁饅頭、水晶包子、豆腐腦。老牌的淮揚風味有口皆碑:有綿軟味透、鮮嫩可口的乾絲;咸甜適中、油而不膩的包子;香氣撲鼻、餘味濃郁的黃橋燒餅,香辣撲鼻的豆腐腦,人見人愛的的「什色點心」,每籠十件、五個品種,葷素兼備,甜咸宜人。夫子廟的特色還在於靈活生動的經營方式,不僅有青磚小瓦、粉牆坡屋,張燈結綵的「老淮揚」,鱗次櫛比排列著的是香氣四溢、現做現吃的小吃攤,燈光下的動人笑靨,民歌式的招徠吆喝,為沉浸在燈影漿聲中的迷幻秦淮帶來了溫馨和歡樂。
走進集秦淮小吃之大成的「晚晴樓」,撲面而來的有如催開「德樹萬樹梨花開」的和煦春風。清雅幽麗的江南絲竹,描繪出風清月朗、小橋流水的水鄉神韻。一隻只青瓷帶蓋荷盞端放在彩繪的瓷碟上,更使人感受明清時期的茶館風味。也許是千百年來形成的習俗,進餐自有一套進餐的程序。入座伊始先泡茶,主隨客便,各取所需。有的喜愛廣東式的葯膳,人蔘、枸杞、紅棗不一而足;但更多的偏愛清香撲鼻的「碧螺春」,在悠悠的絲竹聲中神往太湖三山的青山碧浪、閑雲野鶴。一邊品茗,開胃的小吃先上了桌面:先是冰糖葫蘆,一串五個山楂,紅艷艷的,山楂上面開了口,寓意「笑口常開」,口子里分別嵌著青梅、紅棗、核仁、花生,酸甜脆膩香五味俱全。接著是每人三個小盅——說盅而不說碗,實在是因為碗口只有酒盅那麼大,高度又比酒盅低,興許是小吃的特點是小,小到連容器也要配套——一盅茄汁蝦球、一盅清蒸雞脯和一碟涼拌洋花蘿蔔。正菜六道,取「六六大順」之意,每道小吃風味可口,而且名目也別出心裁。第一道是五香蛋、狀元豆,狀元豆實即五香豆,實乃為討會考諸生的歡心設計的吉利口彩。可是數量不多,只有區區的幾顆,同道中人便學著孔乙已:「不多,不多,多乎者?不多也」地聒噪個不停。第二道是油炸蘿蔔絲餅配豆腐腦,餅是焦黃鬆脆,嚼著滿口生香;白花花的豆腐花又燙又嫩,點點茸茸的蝦米、榨菜、木耳、香蔥飛花點翠,開了食慾,飽了眼福。第三道是什錦菜包配如意燴鹵干。如意,即豆芽,因其形似古人手執的玉如意而附會,色似形如,讓人感到一種溫馨的祝福。鹵干用鬆軟程度介於油豆腐和豆腐乾之間的一種特製豆製品烹煮,久燉入味,十分鮮美。第四道全是秦淮河的特產,香螺、酒釀。儘管千百年來秦淮河流淌著胭脂水,但秦淮河的香螺卻保存著自身的恬淡、清純和幽香,那螺殼更似舊時文人墨客詩文中的蝸居,特別惹想房的人聯想。第五道是牛肉鍋貼配瓊雲上席。瓊雲上席用雞絲、木耳、香菇、筍絲,放在小汽鍋中蒸出,一揭蓋,木耳、香菇等浮在上面,如片片瓊雲。最後一道是細沙包配糖藕粥。蓮藕多孔,寓意「路路通」。這些點心,每份都只有一點點,就象孩提時代「辦家家」,勾起的那份童趣,那份歡樂,讓人欣喜,讓人陶醉,讓人久久縈懷。
詩味南京之六二水中分白鷺洲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唐·李 白:《登金陵鳳凰台》
古白鷺洲在南京城西三里許的江中,以洲多白鷺而得名。相傳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有鳳凰棲憩此山,宋文帝劉義隆為此下令改名鳳凰山,並築鳳凰台以應祥瑞,「鳳凰夜月」、「鳳凰三山」譽滿金陵。南朝徐鉉有詩記之:「白鷺洲邊江路斜,輕鷗接翼滿平沙。吾徒來送遠行客,停舟為爾長嘆息。酒旗漁艇兩無猜,月影蘆花鎮相得。離筵一曲怨復清,滿座消魂鳥不驚。人生不及水禽樂,安用虛名上麟閣。同心攜手今如此,金鼎丹砂何寂寞。天涯後會渺難期,從此又應添白髭。願君不忘分飛處,長保翩翩潔白姿。」唐代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三月,詩仙李白在遊覽武昌黃鶴樓後,帶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的遺憾來到金陵鳳凰台。面對滾滾東去的浩浩長江,感嘆面目全非的六朝遺迹,觸景生情,不覺愁緒滿懷,情難自抑,便步崔顥的《黃鶴樓》詩原韻,在鳳凰台的牆上寫下了七律《登金陵鳳凰台》,成為唐代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而廣為流傳。
歲月滄桑,古白鷺洲終因河流改道,泥沙淤積而湮沒。現今的白鷺洲在中華門內側,秦淮河利涉橋和桃葉渡之南的城市稠密區內, 東倚古城的白鷺洲公園,山色翠微,湖波融匯;坻痕淡泊,游舟悠閑;軒閣倚樹,亭廊臨水;花姿夾路,曲徑通幽,公園與繁華喧鬧的夫子廟相距甚近,卻有清曠疏朗之境,不啻為一世外桃源。
景色幽麗的白鷺洲公園,明時原是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家族的別業,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正德江寧縣誌》載:「徐太傅園,在縣正東新坊北。太傅諱達,開國元勛,贈中山王,謚武寧永樂間,仁孝聖后賜其家為蔬圃。正德三年,東園公子天賜,遂拓其西偏為堂,日心遠。又購四方奇石於堂後,疊山鑿渠,引水間山曲中,乃建亭閣,環雜山上,下通以竹徑,其幽邃,為金陵池館勝處」,取名東園,為園主與王世貞、吳承恩等許多著名文人詩酒歡會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時,曾慕名到該園賞景釣魚。清咸豐年間毀於太平天國戰火,至解放前夕,已淪為一片廢墟。1951年,南京市結合秦淮河整治,清湖堆山,廣植花木,新建煙雨軒、話雨亭等園林建築,園容初具規模,山水清婉柔麗,與園外的古城相傍依,自有一種 「亦是英雄亦兒女」的動人意境,成為鑲嵌在秦淮風光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公園的核心部分是「煙雨軒」,軒北疊砌湖石假山,洞壑幽深,石徑盤旋。山上瀑布傾瀉,銀花飛濺,群魚遊戲,極富情趣。曲折迴廊將亭、廊、池、台串接似練,綠樹紅花巧妙融為一體。「煙雨軒」北有小石橋轉接七孔長橋,彷彿游龍巡弋水面,水面東部飄浮著翠綠靈秀的白鷺島。從「煙雨軒」經茶社向南折東,秀麗的曲橋挽著山石橋奔向中分島,就象一對孿生姐妹嬉戲在粼粼波光中。信步九曲橋上,湖風撲面,送來陣陣濕潤和涼爽,疾行慢步,逼似履水凌波,而登上山石橋則高低起伏,渾似翻山越嶺、步步登高,咫尺之間,感覺迥異。
中分島因李白詩「二水中分白鷺洲」而得名,上面建有六角古亭,取名鷺亭。鷺亭莊重古樸,含波睇遠,摟日搖光,分明神采飛揚。島東有造型別緻的畫舫,上層如閣,可由假山石階登臨,詩情畫意,湧來眼底。白鷺洲水多橋也多,全園面積 15.279公頃,水面就有3.82公頃,佔了全園總面積之25%。水面以聚為主,有分有合,或彎或暢,迂迴曲折,風姿綽約,把全園陸地分隔成形狀、大小各異的九片,使主要遊覽區都成水中之洲,或隱或顯,似斷若續,山重而水復,迴環蘊蓄,延伸不盡。而橫跨水面的13座橋則晴虹卧波,有短有長,有曲有直,或拱或平,單孔多孔,其體量形制因周邊環境而多彩多姿:園之東南多古樸環拱,東北則多磔崛平直,清麗古拙,各領風騷。水畔路邊,林木繁茂,綠映紅襯,無限生機。
由亭橋向北即鷲峰寺。寺基東晉時為東府城所在地,南朝梁、陳時為大臣、詩人江總的住所。唐朝開元年間,昇州剌史、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在附近建造放生池,立有顏書「魚極樂國」古碑。宋淳熙時待制史正志將放生池移到現址,建「青溪閣」於池上,「溪雲蘆雪」,一時聲名。明天順五年(1461年),宦官進保在放生池的旁邊創建寺廟,禮部尚書鄒干撰《鷲峰寺碑記略》、禮部祠祭司郎中葛寅亮撰《復修顏魯公放生池碑》紀其事,明英宗朱祁鎮書賜其額「鷲峰寺」,以紀念唐名僧鷲峰大師。寺屬中剎,下領迥光寺、千佛庵、大中正覺庵等。
鷲峰寺面南,佛殿三間,翼然嚴正,檐牙棟宇,遠近相望。殿之前四天王殿,殿之後有毗盧閣。左廡之半建觀音殿,簇以畫廊二十餘間。右廡之半建藏經殿,亦簇以畫廊二十餘間,俱彩繪其壁。東廊之前為鐘樓,西廊之前為鼓樓、樹碑銘。正殿之東有禪院二十四楹、僧房九間,闢佛堂、方丈以為講經之所。飯僧有堂,祈福有所,棲僧有寮,退居有舍。池塘繞其後,金城抱其左,頗成規模。只可惜那些承載了千年滄桑的著名碑刻湮沒不存,繚繞的香煙中,濃濃的古韻只剩下了鐘鼓梵音。
詩味南京之七玄武湖
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綉襦回。
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
敵國軍營漂木柹,前朝神廟鎖煙煤。
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費才。
——唐·李商隱:《南朝》
出南京站,迎面便是綽約多姿的玄武湖。玄武湖三面環山,一面臨城,東枕紫金,西臨城堞,富貴、覆舟、雞籠山屏列於南,紅山、雉亭山、朝陽、幕府山綿延湖北,秀峰塔景隔城輝映,綠水青山渾然天成。晶亮的湖水碧波蕩漾,廣闊的湖面浮著幾塊綠洲。蓊鬱的林木掩映著軒昂的亭閣,堤橋相接,畫船游移,猶如一幅天然畫卷。
玄武湖古稱桑泊。原來只是一塊因斷層作用而形成的沼澤濕地,湖水來自鐘山北麓,三國時吳王孫權引水入宮苑後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態,下游為金川河,繞獅子山至下關流人長江。另一支由武廟閘入城,經秦淮河人長江。因為玄武湖玄武湖位於燕雀湖和宮城之北,故又名「後湖」或「北湖」。秦始皇滅楚後改金陵為秣陵縣,玄武湖更名為秣陵湖,因漢時秣陵都尉蔣子文葬地湖畔,孫吳時孫權為避祖父孫鍾名諱,改稱鐘山為「蔣山」,玄武湖為「蔣陵湖」。春秋戰國時,緊靠渤海灣的齊、燕之地,就有海上仙山的傳說。海上有「三神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上面住著仙人,出產不死之葯。山上以黃金、白銀做宮殿,飛禽走獸都是白色的,人跡難至,遠望煙雲飄渺,及至卻見三山反在水下,成為歷代君王心目中理想的求仙所在。劉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劉義隆對玄武湖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疏浚,挖出來的湖泥堆積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島。其中最大的稱為「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合稱「三神山」,或許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環洲和櫻洲的前身。傳說劉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兩次出現「黑龍」(很可能是現在的揚子鍔),因而又改稱玄武湖。
六朝時,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遊樂之地。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設立上林苑,南岸還設立樂游苑、華林苑。齊大明年間,武帝常半夜出獵,或到鐘山,或到幕府山,上萬宮女嚴裝陪同,天亮時回來剛剛聽到雞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綉襦回」之句源出於此,至今武廟閘附近還有雞鳴埭的地名。歷史上的玄武湖還是訓練和檢閱水軍的中心基地。宋孝武帝時曾二次在湖上大閱水軍,故又有昆明湖、練湖之稱,民間卻稱之為飲馬塘。陳宣帝太建十年,閱軍湖上,桅檣林立,旌旗蔽日,鼓角震天,雄兵十萬,樓艦五百,雄偉壯觀,後人歌曰:「五百樓船十萬兵,登高閱武陣雲生。定知戰艇橫瓜步,應有軍牙擁石城。湖上秋空絲竹支,江頭潮湧鼓鼙聲。」
玄武湖歷史上曾兩度遭到浩劫,一次發生在隋文帝時,另一次則發生在宋神宗在位時。隋文帝滅了南陳之後,曾下令夷平南京城,玄武湖首度消失了兩百多年。唐人李白曾有「亡國今草,五宮沒古丘。空餘後湖水,波上對瀛洲」的嘆惜;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調任江寧府尹,為了解決荒年平民的生活問題,倡行「廢湖還田」,玄武湖幾近消失,後經重新疏浚改田為湖,可惜湖的面積比原來大為縮小,南京城遇雨成災的惡夢從此揮之不去。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大肆擴張南京城的範圍,玄武湖從此成為南京城東北城牆外的護城河,此湖不再直通長江,面積也僅及六朝時的1/3,且在中洲(梁洲)建黃冊庫,作為明朝政府貯藏全國戶口賦役總冊的庫房禁地,不允許一般人隨便進入。時人乃有「瀛洲咫尺與去齊,島嶼凌空望欲迷。為貯版圖人罕到,只余樓閣夕陽低」的諷喻。1911年,玄武湖被闢為公園,後又開玄武門,築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才成為南京著名的遊覽區。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面分成四大片,綺麗五島鑲嵌水中,環洲煙柳、櫻洲花海、翠洲雲樹、梁洲秋菊、菱洲山嵐,各據其勝。洲洲堤橋相通,處處山水相依,畫。廳、廊、館、榭疏密有致,亭、台、樓、閣交相輝映,魚躍鳶飛見空闊,畫舫游弋載笙歌,綠樹青山相擁碧,天光雲影共徘徊。恍如煙雲的湖水中,沉積了多少歷史的煙塵,粼粼波光似在訴說千古興亡。玄武湖以其壯美、清秀、深沉、含蓄博得了古往今來多少人的一見傾心。
從玄武門開始,一條形如玉環的陸地,從南北兩面深入湖中,環洲像兩條巨大的手臂擁抱著多情的櫻洲。環洲的特色就在湖岸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垂柳,清風拂過,婆娑飄舞,宛如煙雲舒捲。環洲西北有個金字塔似的土山,叫墩子山,又名郭仙墩,是東晉著名文人郭璞的衣冠冢。郭璞是晉代著名的文學家、科學家,博學多才,尤其精於詞賦和歷算,曾在玄武湖邊隱居,一首《遊仙詩》說出他的平生志向:「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恬淡之身卻偏偏生於風雨如磬的亂世,憂國憂民終因諫阻王敦叛逆而被害。太寧二年(公元324年),移鎮姑孰(今安徽當塗)的王敦,第二次起兵謀反,「敦將舉兵,又使璞筮。璞曰:『無成。』敦固疑璞,又聞卦凶,乃問璞曰;『卿更筮吾壽幾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住武昌,壽不可測。』敦大怒曰:『卿壽幾何?』」面對王敦的暴怒威脅,郭璞面不改色,坦然回答:「命盡今日日中。」王「敦怒,收璞,詣南岡斬之。」時年四十九歲。郭璞成名於卜筮,但他卻不願在危及國家興亡的事情上取媚權貴,封建時代士大夫那種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忠貞,為民請命的執著,視死如歸的從容驚天動地,流芳百世。
土山之北,有兩塊從明代中山王徐達府中移來的太湖石,形狀奇特,一塊形似觀音,一塊形似童子,合稱童子拜觀音。傳說是宋徽宗政和年間「花石綱」的孑遺,瘦、透、皺即為其長,未經雕鑿卻別有風致。
櫻洲又名連萼洲,位於環洲懷抱里,故名洲中之洲。洲上櫻桃如火如霞,櫻花飛舞輕揚。每年四月洲上一片妃紅,鮮艷奪目,稍遇風雨便落英繽紛,醉人心魄。信步綠濤花海之中,心曠神怡,飄飄然如入仙境。洲上有500米長的曲折游廊,廊北有喇嘛廟和九級八面玲瓏塔,塔名「諾那」,倒影湖中,風光旖旎;
舊稱麟洲的菱洲,處於玄武湖中心位置,與翠洲南北遙遙相對。觀山是游菱洲的特殊享受,北眺幕府,南觀覆舟,盡得「山色入暝青」的佳趣,而東望紫金,宛如游龍,山頂常有紫金色雲霞繚繞,從菱洲觀賞千變萬化的紫金雲霞,「千雲非一狀」,神秘莫測,「菱洲山嵐」自然非同一般。
由環洲向北過芳橋就是梁洲。梁洲是五洲中開闢最早、風景最佳的所在,又名老洲、美洲。原為梁代昭明太子讀書處,昭明太子學貫古今,性愛山水,他倡導的蕭梁文學開一代新風,於今猶有「莫愁傳世爭顏色,怎及昭明文字香」的評說。梁園故址,至今尚留存一口古井,據《後湖志》載:「此井自古有之」。明代淘挖清理時,井底發現一把六朝銅鉤,此井就以銅鉤為名。洲東北有一座兩層方型古建築,名覽勝樓。樓北邊有一平台,四周有鐵欄杆圍護,即為古時之點將台。樓西有湖神廟等建築。梁洲西北角是一個古典園林式花壇,由黃石疊砌而成,壇間有雨花石鋪成的曲折小路,有名的聞雞亭即在花壇邊。晉時愛國志士劉琨以匡複中原為已任,身居荒野,「聞雞起舞」,頗有點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味道,宋代詩人陸遊曾有詩嘆曰:「劉琨死後無奇士,卧聽荒雞淚沾衣」。而今的梁洲以花卉盆景著稱,春日,牡丹芍藥盛開,奼紫嫣紅,蜂飛蝶舞;金秋則丹桂飄香,沁人心脾;菊花爭妍,令人目迷,「採菊東籬下」的情致更令人神往。
從梁洲沿湖堤過翠橋就是翠洲。翠洲又名趾洲,長堤卧坡,綠帶繚繞。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翠洲雲樹」的幽雅和淡泊。玄武湖南面那段堤,過去叫鴣棲埂。從鴣棲埂通往翠洲的堤就是有名的十里長堤,唐人韋莊有台城之詠:「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說的就是這段由鴣棲埂通向台城的古堤風景。其實柳非無情,長堤煙柳原是平民的象徵,「六朝興亡緣底事」?她所關愛和迷戀的只是青山綠水中的這片土地,但憑風吹雨打,雪虐冰欺,依然煙籠風播,執著地奉獻自己的嫵媚和靚麗,這正應了劉禹錫的一句詩:「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詩味南京之八無情最是台城柳離離芳草滿吳宮,
綠到台城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
石頭明月雁聲中。
——唐·劉翰:《石頭城》
「江南佳麗地,自古帝王州」。自公元222年孫權建立吳國定都建業,南京作為三國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朝的都城,前後長達三百三十三年之久,與北京、西安、洛陽一起並稱中國四大古都。作為皇權代表的台城正是在六朝的更迭中日新月異,漸成規模,巍峨的宮殿更彰顯了六朝文化的絢麗燦爛。公元223年,東吳孫權在江岸邊建立起軍事重鎮石頭城,城周七里,西面城牆即依據江邊的石壁建成,形勢險峻。城門在北、東、南三面,城內設有糧倉和武庫,在石頭城最高處設有烽火台,可以和沿江一千里遠的軍事防線進行聯絡,堪稱「龍蟠虎踞」,「固若金湯」。而後孫權又在雞籠山、覆舟山下建立了建業城。建業城前臨秦淮河,後倚玄武湖,城周二十里。城市建築大體仿照東漢洛陽城,城牆用土堆成,城門卻用竹籬編製。建業城中部偏北是孫吳的政治中心宮城,時稱後苑城,又稱太初宮,內有神龍正殿和臨海殿。後主孫皓在位時又在太初宮東面建起了昭明宮,雕梁畫柱,重脊飛檐,樓觀、土山和水渠多用珠玉裝飾,豪華氣派,一時稱道。作為都城的象徵,建業城的中心有一條全長五里的南北大道,稱為御道。御道南端就是正南的城門宣陽門,門外正對著秦淮河上的著名浮橋朱雀航。秦淮河上共有二十四座浮橋,河兩岸的市區和平民居住區構成了建業城中的繁華和喧囂,「十里秦淮,六朝金粉」始稱於茲。
東晉成帝時,在孫吳太初宮東北面苑城舊址上重建宮苑,成為東晉和南朝台省(中央政府)和宮禁所在,歷稱台城。古台城周圍 4公里,南至珠江路,北到北京路,西至中山路稍西,東到成賢街。皇帝住的宮城稱為建康宮,正南的宮城門稱為大司馬門,也叫章門,是大臣們上奏表章的地方。宮城內有太極殿、清暑殿、御花園等大小建築三千五百個,淝水之戰前又在城南修築了高入天漢的「入漢樓」。南朝時,台城又大興土木,宮苑三重。劉宋時修造了正光殿、玉燭殿和紫極殿,齊時修建了芳樂殿和王壽殿,陳朝又在苑中修建了臨春閣、結綺閣、望山閣三閣,各高數十丈,木料多用香木。宮城內還建有十幾處園圃,規模最大的是東北隅的華林園和覆舟山下的樂游苑,山水池圃,殿堂樓觀,競相輝煌,巧妙精艷,前所未有,而窮奢極欲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蕭梁時期,戰亂較少,建康的發展猶如幼苗出土後的茁壯奔放。到梁武帝時,建康城內的人口從東晉初的四萬戶增加到二十八萬戶,人口超過了一百萬。城區的範圍西起長江,東到倪塘,南到石子崗(今雨花台),北過蔣山(今紫金山),廣達四十里,成為南北朝時全國最大的一座城市。都城周圍二十里,形呈四方,內有南、北等四市,城中佛院增至七百餘所,香煙繚繞,接天入雲;經聲梵音,日夜不停,成了粉飾太平的道道煙幕。
無奈好景不長,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北方降將、河南王侯景打著清除梁武帝身邊佞臣朱異的旗號,在壽陽(今安徽壽縣)發動了叛亂。十月,在梁武帝侄子、臨賀王蕭正德的接應下,攻破建康,次年三月又攻陷宮城。在圍攻期間,侯景大肆放火焚燒民宅、營寺、樓館、城門,又引玄武湖水灌入台城,守軍則燒東宮台殿,繁華的建康城被糟蹋得一片狼藉,台城中原有人口十餘萬,失陷時僅剩下兩三千人,希冀成佛的梁武帝也終於餓死台城。代梁而起的南又重蹈覆轍,慣於風花雪月的陳後主驕奢淫逸,折磨得國力衰竭,陳太建十二年(公元589年)隋兵南下,攻克建康,胭脂井中活捉了陳後主,「玉樹後庭花」的主角寵妃張麗華也成了韓擒虎的刀下冤魂。唐人杜牧有《台城曲》紀其事曰:「整整復斜斜,隋旗簇晚沙。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誰憐容足地?卻羨井中蛙。」江山易主,舊時宮城復見沉淪,唐人張喬的《台城》詩記下了他的見聞:「宮殿余基長草花,景陽宮樹噪村鴉。雲屯雉堞依然在,空繞漁樵四五家」。
多少興亡事,無限古今愁,唐人劉禹錫在《台城懷古》詩中深寓感慨:「清江悠悠王氣沉,六朝遺事何處尋。宮牆隱嶙圍野澤,鸛鶂夜鳴秋色深」。到了五代十國,楊吳政權先後三次築金陵府城,最終剷除了台城的最後遺迹。昔年的繁華,只留在文人的詩詞之中。
台城雖已無跡可尋,但卻因為唐人韋莊的《台城》詩而名滿天下。後人據此將玄武湖的長堤煙柳和台城聯繫起來,並將雞鳴寺北與明長城相接的建康城一段附會為台城,牽強的理由就因為這裡曾經建有與台城同名的千佛院。歷史的無奈選擇了李代桃僵,但偷梁換柱的一段城牆卻承載了百年滄桑的沉思和感慨。文人墨客到金陵,總忘不了去台城憑弔一番,登臨城上,東眺鐘山龍蟠蒼翠,北賞玄武十里煙柳,南觀九華塔影婆娑,西覽雞鳴黃牆青瓦,面對曾經的繁華的輝煌,在古剎鐘聲中留下幾多難忘的詩文和深沉的遐思。
詩味南京之九莫愁湖盧家少婦鬱金堂,
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落葉,
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
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
空教明月照流黃。
——唐·沈佺期:《古意》
莫愁湖原名石城河,位於水西門外三山橋西。先時原是浩蕩長江的一部分,六朝時曾從江口沿秦淮河作堤,取名橫塘。唐人崔顥曾有詩詠:「君家居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此後由於秦淮河和長江之水交匯淤積,水西門、江東門之間十餘里淪為沼澤,宋時才形成湖泊。因其傍依石頭城,故又稱「石城湖」,「莫愁湖」之名最早見於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說:「莫愁湖在三山門外,昔有妓盧莫愁家此,故名」,而民間傳說則大相逕庭。有說莫愁是劉宋時的洛陽美女,15歲那年,賣身葬父,嫁到石城盧家,丈夫戌邊,十載杳無音訊。純樸的莫愁樂於扶危濟難,深受鄰里稱頌。但因舅姑不容,憤而投石城湖而死,忠厚善良世人皆嘆;有說莫愁是蕭梁時的金陵漁姑,聰慧秀麗,名傳四方。侯景叛亂,圍城索要,莫愁為拯救鄉親,挺身而出,投湖身亡,化作蓮荷,分明是一代巾幗的俠骨柔腸;也有說莫愁是南齊時的紅歌女,能歌善舞,色藝皆絕,令人忘愁。我國最早的文學著作樂府載有《莫愁樂》二首:「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又似乎是一個愛情忠貞、性情剛烈的性情中人。眾說紛紜,卻儘是讚美和惋惜。
湖在宋、元時即有名,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又在莫愁湖畔建樓十座招延賓客,盛極一時。莫愁湖後來成為明初功臣徐達的別墅,明末日漸荒廢。清乾隆五十八年,江寧知府李堯棟在莫愁湖築建鬱金堂、湖心亭、賞荷亭、光華亭,道光時又築有天宜亭和曲折長廊,自此便有「金陵第一名勝」的稱譽。由於莫愁湖有著悠久的歷史,秀麗的風光,美妙的傳說,文人雅士多為留連,詩詞曲賦留下了由衷的讚歎。明朝劇作家湯顯祖詩曰:「石城湖上美人居,花葉笙歌春恨短。獨自樓台對公子,晚風秋水落芙蓉。」清人鄭板橋也有題:「江山名湖號莫愁,納涼先報楚江秋。風從綠岩梢頭響,水向青山缺處流。尚憶羅襟沾竹露,可堪清夢隔沙鷗。遙憐新月黃昏後,團扇佳人正倚樓。」 魯迅先生也曾留下「雨花台邊埋斷戟,莫愁湖裡余微波。所思美人杳不見,歸憶江天發浩歌」的感慨。清人李堯棟曾有感而發:「生憎湖水千年碧,只洗繁華不洗愁。」湖上淡淡的水氣,的確讓人油然而生一份傷感。1964年,一代文豪郭沫若遊覽莫愁湖,道出了他的見解:「古有女兒莫愁,莫愁那得不愁。 如今天下解放,誰向苦難低頭。」
莫愁湖湖周五里,面積700餘畝,湖面寬闊,水光灧瀲,湖畔林木郁蔥,繁花繽紛。春日海棠怒放,「春深似海」,「人行花下過,人停花中坐」;每逢炎夏,蓮花飄香,翠蓋紅花,凌波娉婷。園內建築相對集中於湖東南,樓、廳、堂、亭巍峨錯列,高低起伏,曲折有致。一進牌坊,高大巍峨的勝棋樓屹立眼前。西邊三間平房即是莫愁居處鬱金堂,屋內陳設落落大方,更有許多名聯播送古色古香:李堯棟的「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樂府唱南朝」,孫依言的「玳梁燕去,玉座苔移,千古猶留憑眺處;天際遙青,城頭濃翠,一樽來坐畫圖間」,最有意思的是王闓運的一聯「莫輕他北地燕支,看畫艇初來,江南兒女無顏色;盡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無恙,春時桃李又芳菲」,據說王早年寓居金陵,聽說金陵多才子,看不起外省人,便寫了幅對聯抨擊:「吾道南來,儘是鐮溪一派;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這還不夠,在一次關帝廟酒宴上,又揮毫寫下了「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大煞了江南名士氣焰。這一幅莫愁湖名聯一出,南京士人大嘩,硬要詩人把「無顏色」改成「生顏色」,堪稱可笑復可悲。鬱金堂南面是一個方形小院,院內壁上有齊梁時期的《河中之水歌》勒石,繪聲音繪色地刻划了募愁的形象:「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院壁上在一幅傳說中的莫愁石刻,秀逸柔活之至,一副光彩照人的模樣。
從鬱金堂向西出月洞門,迎面即是觀魚池,蓮葉田田,碧水漣漣。水中假山石上亭亭玉立著莫愁的塑像,髮髻高聳,衣裙柔盪,左手扯著圍裙兜存桑葉,右手採桑,。神態美麗端莊,神思專註沉靜,若有所思,那神情彷彿有牽念遠戍親人的綣繾,安貧守志、不慕榮利的恬淡,捨生成仁、義無反顧的剛烈,儘管有關她身世的傳說不一,但卻同樣地牽惹遊人的不時端詳和聯翩遐思,淳樸、善良的「莫愁」二字更寄託著溫馨的祝福和美好的憧憬。
穿過觀魚池和畫廊之間的走道,從賞荷廳拾級而上,就到了觀賞湖光山色的最佳之處——四方亭,「水色縈迴,石城橫亘於前,江外諸峰,遙相映帶」,難怪清人袁枚更鐘情莫愁湖:「欲將西子西湖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
詩味南京之十勝棋樓君臣對奕莫愁湖,
賭勝君王一著輸;
今古紛紛棋幾局,
徐家還有此樓無?
勝棋樓位於「王者五百年,湖山俱有英雄氣;春光二三月,鶯花全是美人魂」的莫愁湖畔,始建於明初洪武初年,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重建,是一座兩層五開間的明清風格建築,青磚小瓦,造型莊重。二樓南檐下懸掛清代狀元梅啟照書寫「勝棋樓」匾額,二側有聯云:「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煙雨;王侯事業,卻如一局棋枰」。樓上陳設極為精緻,正中掛有朱元璋和徐達的畫像。正門與中堂之間有一張棋桌,四面放置方凳,據說是明太祖朱元璋與他的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經常奕棋的地方。
徐達與朱元璋都是濠州人,他比朱元璋小四歲。倆人從小一起嬉戲,青年時期,又一起共謀推翻元朝統治的大計,可謂志同道合。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出生入死,身經百戰,有勇有謀,屢建奇功,加之又是朱元璋的「哥們」,很快從一個貧苦農民成為大將軍,被封為魏國公。儘管朱元璋當了皇帝,但二人依然過從親密。朱元璋很喜歡下圍棋,只是棋藝很差。徐達棋藝高超,但遇上朱元璋卻是屢戰屢輸,其中的奧秘朱元璋自然十分清楚。一天兩人又下棋,朱元璋命其釋慮再下,並許願如果徐達取勝就把莫愁湖賜給他。徐達不敢違旨,但他是個明白人,深知朱元璋和歷代皇帝並無二致,喜歡別人吹捧聖明,總以為自己做什麼都比別人強,下棋雖是消閑的娛樂,但鬧不好倒惹來殺身之禍。思來想去,頗費躊躇。他忽然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與朱元璋認認真真下起棋來。這盤棋確實不象過去的一再謙讓,開局伊始便每子必爭,連連進攻出擊,只殺的朱元璋手忙腳亂。一盤棋下來,朱元璋竟然沒剩下多少活子。朱元璋自覺丟了面子,正要發作,徐達趕緊跪下說:「請陛下細看全局。」朱元璋低頭觀看,發現棋盤上竟黑白分明地凸現「萬歲」二字,不禁龍顏大悅,遂把莫愁湖賜給了徐達,並築樓一座,取名「勝棋樓」,還親手寫下 「煙雨河山六朝夢,英雄兒女一枰棋」的對聯慶賀,一副皇恩浩蕩、君臣相得、其樂融融的昌明景象,直樂得隨侍群臣山呼萬歲。後人以聯記其事:「鐘山東峙,長江西來,地勢壯金陵。登斯樓也,喜政局楸坪,一著棋高憑國手。 雨花南屏,清涼北倚,天安懸紫塞。憶彼美兮,注波光雲影,千秋名重得華封」,高唱昇平讚歌。
勝棋得樓,其實並非徐達之福,朱元璋也不似群臣趨奉那樣的聖明。如同歷史上許多開 國君王一樣,初出草莽時深黯「得人心者得天下」,禮賢下士,信用有加,同生死,共命運,依靠謀士猛將草創天下;而當大局初定,則個個象長頸鳥喙的勾踐那樣妒賢忌能,濫殺功臣,「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韓信至死才明白的這個道理才是徐達的最後歸宿。傳說太子朱標看不慣功臣元老一個個無辜被誅,屢屢進諫,朱元璋並不作解釋,只是借一次用餐的機會,要朱標去撿散落在地上的魚剌。看到朱標面露難色,朱元璋便揶揄說:「我不把魚剌剔除,你以後怎麼辦?」在功臣成為魚剌的時代,徐達再明白、再幹練、再謹慎也無濟於事,他的忠心耿耿,他的戎馬功勞,在朱元璋心中構成了「功高震主」的恐怖。徐達早晚是要被翦滅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一種手段,而「死得哀榮」更帶著殺人不見血的陰險和血腥。當徐達背上生了一個惡瘡之後,朱元璋立刻派內官前往宣慰,送來一隻煮熟的肥鵝,要徐達著即佐餐享用,「以慰朕心」。以中醫的經驗,腫疽發背,在外塗藥物的同時,需要清心寡欲,粗茶淡飯,耐心調養。最忌諱的就是吃發物,而鵝又是中醫公認的發物之一,據說煮鵝就是腫疽發背送終的催命符。徐達不會不懂,農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更不會不懂,吃鵝甚於服砒霜。吃了人要死,不吃則是抗旨不遵,徐達心知肚明,只能倒頭謝恩,遵照皇上的旨意含淚吃下。這淚與其說是「人之將死」的大哀,倒不如說「一生功名皆塵土」的肝腸寸斷。勝棋樓也就這樣永久地失去了它的主人,但勝棋樓的故事卻留下了更多的思索和遺憾。樓中有聯儘是後人的感慨,有說徐達不夠聰明,貪棧戀位而遭致殺身之禍:「湖本無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獨步;棋何能勝,因殘棋誤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輸!」更有感嘆朱元璋肚小腸窄,機關算盡:「人言可信,我始欲愁,仔細商量,風吹縐一池春水;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如何結果,浪淘盡千古英雄。」眾說紛紜,樓獨無言,似乎還沉浸在四百多年的冥思苦索中。
詩味南京之十一金龍深宮鎖天王龍潛海角恐驚天,
暫且偷閑躍在淵,
等待風雲齊聚會,
飛騰六合定乾坤。
——清·洪秀全:《龍潛》
太平天國天王府位於長江路292號,明時為漢王府,明初朱元璋為安置漢王陳友諒之子陳理而建,後成為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個兒子漢王朱高煦的王府。清時,漢王府改建成與兩江總督衙署,其東側部分改為江寧織造署。《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寧織造之職,專管江南絲織進貢。權不大,卻錢多勢大,又因曹寅的母親是康熙的保姆,曹寅二女選為宮妃,深得皇家恩寵。康熙七下江南,五次皆以江寧織造府為行宮。曹家為接駕南巡,在織造府西面大興土木,增築樓台亭軒,集江南園林之勝,成為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金陵名園。乾隆時,復以西花園為基礎,把江寧織造署擴建成與兩江總督署一路之隔的大行宮。曹雪芹幼年曾居織造府,南派「紅學」專家據此多指江寧織造府和兩江總督府為《紅樓夢》中的榮、寧二府的原型,兩府之間的街巷即是車水馬龍的榮寧街。公元 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破南京,洪秀全定都天京,大興土木,把兩江總督衙署擴建為天朝宮闕,改稱天王府。
1912年,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原太平天國機密房址附近建造辦公樓。因為北洋軍閥的破壞,中山先生就職僅三個月就被迫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同年4月,黃興在此做過留守,後來的張勳、馮國璋、孫傳芳都在此建立過自己的都督府。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背叛了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發動了反革命的「四·一二」政變,導演建立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國民政府,並定都南京,天王府就成了國民政府的所在地。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遷都重慶,汪精衛在此成立了偽國民政府。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又還都南京,將原來的「國民政府」改稱總統府,直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克南京,蔣家王朝覆滅。從1368年建造漢王府算起,六百年的天王府十易其主,其中的風去變幻,榮辱興衰,留下無窮感慨。
太平天國時期的天王府規模宏大,東至毗盧寺,西至碑亭巷,北至浮橋、太平橋一線,南至科巷,周圍十餘里,牆高數丈。古城二重,外城名為「太陽城」,內城名為「金龍城」。府前矗立著繪有雙龍雙鳳的黃色大照壁,天王發布的詔旨就張貼於此。照壁以北是一座五丈高的圓形砌天台;每當金田起義紀念日,天王率眾天將登台禱天,敬謝天父上帝。天台北面正中牌坊上懸刻有「天朝」立匾,東西兩側有牌坊,右書「太平一統」,左書「天子萬年」。門前有深、寬各二丈的御溝,河上飛架三座石雕「五龍橋」,石衍欄杆皆雕龍。御溝北丈余處即大門樓,中開一扇「真神榮光門」,上雕雙鳳,泥金,故又稱「鳳門」。鳳門內懸掛四方朱漆金字牌,上書「大小眾臣工,到此止行蹤,有詔方准進,否則雪雲中(即斬首)」,顯示出天王府的威嚴肅穆。門內東西各有一座覆琉璃瓦、四柱盤五色龍的「吹鼓亭」;按照洪秀全「日夜琴聲總莫停,停聲逆旨處分明,玉堂快樂琴音好,太平天下永太平」的命令,天王府內從早到晚弦管不絕,笙歌悠揚。大院東西兩廂有的朝房24間,供朝見官員小憩。
吹鼓亭北正中是二門,名「真神聖天門」,門內有「金龍城」。金龍城中有五間八架的「金龍殿」,殿宇高廣,重檐園頂,滿壁彩繪龍虎獅象;樑柱泥金雕龍,光彩奪目。殿左置鼓,畫龍紋;殿右懸鐘,鐫鳳羽。金龍殿之後還有二殿、三殿,兩側有大小暖閣,中間有長長的穿堂,直通後宮。後宮七、八進,建築繁多。宮後為高台,四周為宮牆。除了宮後內苑,金龍殿東、西兩側各建大花園一座,其花團錦簇、富麗堂皇不亞北京故宮的玉宇瓊樓。如同做了大順皇帝的闖王李自成一樣,洪秀全依然循蹈著歷史上許多農民領袖走過的興衰覆轍:初出草莽時,振臂一呼,天下響應,而一登大位,其志已隳。天王府築成以後,洪秀全便一頭脂粉堆里,坐居深宮,十年不出,不問朝政,就連他的死對頭曾國藩也深為納罕。金龍殿鎖住了叱吒風雲的洪天王,利慾使他睜不開清醒的眼睛,錦衣玉食,驕窮淫逸,自耗心志;而勾心鬥角,內外猜忌,最終導至眾叛親離,江山顛覆。1864年7月,天京失陷,曾國荃縱火焚燒了天朝宮殿,「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鴿飛」,一片錦繡化作灰燼,只留下了「金龍殿」和西花園(煦園)冷落清凄。「棲雁遠驚沽煙火,亂鴉高避落帆風。地消王氣波聲急,山帶秋陰樹影空。數代精靈人不見,思量應在月明中」,說不盡的天朝遺恨化作聲聲嘆息。
詩味南京之十二煦園瓊湖碧柳掩樓堂,
此處幾曾換大王。
煦園不問前朝事,
逢秋散發桂花香。
煦園是天王府的西花園,前身是明漢王朱高煦府第花園,故稱煦園。煦園建於清代道光年間,雖然面積只有20餘畝。但清水碧潭,花木扶竦,亭台錯落,山石疊秀,秀麗如畫。煦園以水為主,水體南北走向,整個水池周長約 1866米,面積約佔全園面積的一半多,池周全部用明代城磚駁岸,顯得非常古雅。南舫北閣遙相呼應,東閣西樓隔岸相望,景緻自然和諧。水池平面似一個長頸花瓶,瓶口有漪瀾閣屹立水中。閣兩邊各有小石橋與岸相通,屋頂為瓷質魚脊歇山,門限上方用木質彩獅雕飾。閣前有平台伸在水中,昔時供賞月聽戲之用,水聲樂聲交相共鳴,月影人影翩躚同舞。依閣南望,水天相映,一艘長14.5米的仿木石舫橫泊水中。每當微風輕拂,波隨風動,舫若徐行。同遭蓮荇點點,錦鱗斑斑,引人入勝。石舫為清代兩江總督尹繼善於乾隆十一年建造,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額還是當年乾隆皇帝南巡時所題。「不系舟」三字語帶雙關,在乾隆眼中,這個形似橫卧花瓶的水池充盈的是滿天下的大清百姓,而水上所載的石舫乃指清朝江山。唐時魏徵在規諫唐太宗時就引用過這種水舟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使李世民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乾隆皇帝題寫「不系舟」3個字,是希望天下臣民安居樂業,大清江山天下太平,國祚綿長,就如那不系舟堅如磐石,穩如泰山,因此也有人把煦園稱作「不系舟」。石舫分為前後兩艙,卷棚屋頂,造型精巧,形象逼真。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船身用青石做成,船頭鋪以青磚,船艙頂部是黃色琉璃瓦,兩側嵌有青磚雕花欄板,上面雕刻著牡丹、萬年青、卷草、猴、鹿、蝙蝠等彩色圖案,雕飾極其粗獷、優美。石舫門柱上端是太平天國時期製作的兩隻木雕獅子,獅子額上似「王」非王,據說是「天王」兩字的合寫,寄寓著當時人們對洪秀全的敬仰。
從「不系舟」上東岸,迎面是一座中空的假山,假山由十二生肖石疊合而成,習稱南疊山。假山上面是一座兩層的六角亭,上層聳于山巔,下層掩在石中。遠望似處深山幽壑,近觀則亭角起翹,振翅欲飛。西北側還有一座方勝亭,形似兩亭重疊而成,頂為雙頂,遠看好似雙亭並立,近看卻是方勝連環,渾然一體,形影相隨,須臾不可分離,因此又名鴛鴦亭。南疊山北是煦園內最大的建築桐音館,三開間,建於1870年,是曾國藩的花廳。飛檐、翹角、圓頂,四面皆窗。門前屋後有高大的梧桐數株,每逢下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叮咚作響,饒有情趣。也有人說桐音館是當年洪秀全與部下商議國事的地方,桐音館的名字是取上下同心,異口同聲的意思,看似有理,但洪秀全當天王時桐音館八字還沒有一撇。
桐音館後有北假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連,石徑起伏,峰迴路轉,恍若誤入迷宮。出洞則豁然開朗,及而上,旁有道光皇帝御筆所書的「印心石室」石碑,據說是為嘉勉當時的兩江總督陶澍所立。陶澍少時家貧,卻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塊上專心研讀,心外無物,水石相證,後來終於功成名就。
過桐音館北上,池邊有三楹的忘飛閣,中間一楹伸向湖中,造型奇特。此閣始建於康熙年間,原為兩層。同治年間改建為現狀,據傳曾有飛鳥歇此閣上,見景美麗忘飛,故稱忘飛閣。對岸有夕佳樓,上有涼台,下設迴廊,樓旁有古老蒼翠的銀杏和玲瓏剔透的湖石,樓西依牆建半方亭,其中陳列名家手跡。迎面有太平天國時期的彩色團龍磚刻,龍牆起伏,上面的鱗狀瓦當隨之升騰起落,酷似節日上下飛舞的龍燈,造型生動而特有氣魄。
詩味南京之十三雞鳴寺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 62米,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雞籠山背湖臨城,水光瀲灧,山色空濛,濃蔭綠樹,翠色浮空,雞鳴寺就座落在這雞籠山東麓的風景佳處。雞鳴寺寺址所在,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闢為廷尉署,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裡成為名揚海內的佛教勝地。梁時的同泰寺與台城(宮城)隔路相對,整個寺院依皇家規制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前後六座大殿,十餘座小殿和佛堂,高聳起七層的大佛閣和九層的寶塔,供奉著壯麗的十方金像和十方銀像,名居「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由於皇帝的尊祟,同泰寺成了南方的佛教中心,天竺高僧達摩從印度來建康時,就居於此。梁武帝蕭衍在位四十八年,早年「製作禮樂,敦崇儒雅,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於茲。」到了晚年卻溺信佛教,刑典鬆弛,鑄成惡果。江南的佛寺大多源於蕭梁,「南朝四百八十寺」便是他的「傑作」,更荒唐的是他曾四次捨身為僧當皇帝菩薩,又是四次讓群臣到寺東門奉表還朝,贖錢一億萬,而且還要「三請乃許」。糜費億萬,卻不曾為天下蒼生營造一寸安居之地。梵音經聲終於掩不住動地鼙鼓,「侯景之亂」中,這位佞佛的帝王只落得個餓死台城的可悲下場,想必臨終前定咄咄書空,百思而不得其解。
梁大同三年(538年),同泰寺浮圖因雷擊起火,龐大的寺院只有瑞儀和柏堂兩個大殿碩果僅存。「侯景之亂」後,同泰寺完全荒廢,直至公元922年後梁時,才又在同泰寺故址建台城千佛院。南唐時稱凈居寺,建有涵虛閣,後又改稱圓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寶寺。至明初,這裡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濟禪師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祟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新興建寺院,盡拆故宇舊屋,寺院規模擴大到佔地一百餘畝,題額為「雞鳴寺」。殿堂樓閣、台房宇達三十餘座,遠遠望去,儼然華麗祗園。清朝康熙、乾隆二朝多次重修,乾隆十五年(1751年),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臨寺院,題書了「古雞鳴寺」大字匾額。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年間重修,僅有房屋十餘間,「一寺興廢千年間,花開花落見滄桑」。
修復後的雞鳴寺幽凈古樸,煥然一新。由雞鳴寺路左側循石級緩步而上,一座黃牆洞門迎面而立,洞門正中「古雞鳴寺』,四個金字熠熠生輝,這就是雞鳴寺山門。門側有志公台,即為紀念梁武帝的師父寶志和尚而名。相傳此地為古戰場,元代為刑場,明代初期迎西番僧結壇施食,超度幽靈,故又稱施食台。由施食台往前為彌勒殿,其上為大雄寶殿和觀音樓,殿內供奉著兩尊由泰國贈送的釋迦牟尼和觀音餾金銅坐像,殿內還供奉著新塑的觀音應身像三十二尊。雞鳴寺的觀音與眾不同,坐南朝北,俗稱倒坐觀音,佛龕上的楹聯道明原因:「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為了救苦救難,不惜紆尊降貴,觀音的大慈大悲真箇臻於「完全」、「徹底」了。大雄寶殿西側聳立著古雞鳴寺琉璃寶塔,高四十四米,外觀為假九面,實為七級八面,斗拱飛檐,銅剎筒瓦,金光溢射四方。寶塔南面正門上額題「藥師佛塔」四個大字,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的手跡。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內供藥師光如來銅佛像,為明代遺物。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明代雕刻的金絲楠木佛龕,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楠木的藥師佛像,據說是北京中南海舊物。
觀音樓左側為豁蒙樓,樓甚軒敞,為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所建,取意杜甫詩「憂來豁蒙蔽」。康梁變法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曾居此樓。從「豁蒙樓」中眺望,北面玄武湖,東面紫金山,「天半朱霞,雲中白鶴;山間明月,江上清風」,但憂國之士卻湖山在眼,家國在心,壯懷激烈,浩氣長存。無奈風雨如磬,回天無力,百日維新,喋血陳屍,楊銳和譚嗣同等六君子最終「朝服棄市」、血灑菜市口。隨著這一群維新志士「憲政」美夢的徹底破滅,無藥可救的滿清王朝也聽到了覆亡的喪鐘。
豁蒙樓東即為景陽古樓,樓上有對聯一副云:「雞籠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陽樓故址;玄武湖邊,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舊觀。」景陽樓前有胭脂井,原名景陽井。陳太建十二年(580年),隋兵南下,陳後主陳叔寶與寵妃張麗華、孔貴妃倉皇出逃,避入此井,後被隋兵活捉,因而此井又稱辱井。據說張麗華被隋兵拉出井中時,唇叩井欄,留下了千年抹不掉的胭脂痕迹,至今以帛拭欄,石脈尚顯胭脂紅。一口枯井,一方石碑,就這樣清冷地蜷縮在角落裡,雨打風吹,洗不去歷史的恥辱和嘲諷。唐人劉禹錫在《台城》詩中慨嘆「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天下蒼生決不會同情「全無心肝」的陳叔寶,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也連同它的主人一起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千秋萬代受人唾罵。
詩味南京之十四明孝陵定鼎金陵控制遙,
宅中方軌集輪鐮。
千秋形勝從三國,
一樣江山陋六朝。
燕啄皇孫傳豈誤,
狗烹諸將亂終消!
橋陵曾借神僧穴,
易代猶聞禁采樵。
——清·趙翼:《太祖陵》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區周圍60里,南北縱深有6里遠近,當時調用軍工10萬,耗時十七年時間才建成。明孝陵始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次年入葬馬皇后,因馬皇后謚號「孝慈」,故名「孝陵」。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後葬入,殉葬宮人十餘名,從葬嬪妃四十六人。為了防止民間盜墓,入葬的那一天,同時從南京的13個城門出殯,一樣的車馬儀仗,使人真偽難辨。
明孝陵布局嚴謹,氣勢恢宏。特別是陵園神道首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整整影響了明清兩代。明孝陵建築大致分為二組:第一組為神道,從下馬坊、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西紅門、四方城到石象生,長達2400多米。第二組為主體建築,由石橋、正門、碑亭、享殿、大石橋、方城、寶城等建築組成。陵區的南端在中山門外的衛崗,時稱「下馬坊」,至今存留刻有「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的石碑,另一塊石碑則刻著「神烈山」三個大字。下馬牌坊之東,有崇禎皇帝所立的「禁約碑」,碑文內容是有關護陵、謁陵的規定。由下馬坊東北行約 700米,就抵達孝陵的大門――大金門,門上原有重檐琉璃瓦覆頂,現在只剩下光禿禿的三個門洞。門牆甚厚,門檻甚高,即便在頹敗之中也無法掩蓋當年金頂重檐、朱漆紅扉的豪華氣派。過此門再北行,即到「四方城」。四方城原是一座碑亭,圍牆似城堡。亭頂早已坍塌,僅留四周牆垣和門洞。亭內有大石龜馱著一塊高8.78米的石碑,名曰「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碑座、碑額雕琢華麗,是朱元璋的兒子、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所立。碑上刻著拳頭大的字,朱棣親撰的碑文,洋洋洒洒,用了2746字歌頌明太祖的聖功明德。
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從四方城折向西北,過霹靂澗(當年稱御河)上的石橋,長達1800米的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呈月牙形繞過一座小山包,山包上滿植梅花,故名「梅花山」。「梅花山」,原名「孫陵崗」,是三國時東吳大帝孫權的陵墓。據說建陵之初曾有人提出遷移孫權墓,但朱元璋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於是就被留下來看大門,明孝陵也多了一段英雄惜英雄的故事。繞過梅花山轉折北向。中段的石象路上,相對排列著12對石獸,依次是獅、獬、駱駝、象、麒麟、馬,每種4隻,兩立兩卧,以象和駱駝最為高大。石馬盡頭是一對上雕雲龍花紋的華表,過此折向北,接著是四米多高的石翁仲八軀,二對身披甲胄、手執金吾的武將,二對頭戴朝冠、手持石笏的文臣緊隨其後。石人、石獸均為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體量高大,線條粗獷,簡約生動,奔放有力,整齊威嚴地排列在神道二旁,彷彿是皇帝出行時的儀仗,前人乃有「石馬嘶風翁仲立,猶疑子夜點朝班」之詠。
穿過神道,到達「欞星門」。欞星的含義是天上的星宿下降塵世,他的精靈之氣聚集為「神」。作為陵區的第一道門,「欞星門」表示了陵墓主人的非凡身份。但此門早已坍毀,現僅存六個石雕柱礎。過了此門,迎面有一小溪,現已大部乾涸,溪澗里長滿了蓬草,但卻是當年的御河。河上原有小石橋五座,現留存三座。橋北即是寬闊筆直的御道,長約200米。其盡頭處,是一圍紅牆,中間門洞上邊砌青石匾額一塊,楷書「明孝陵」三個大字,這是孝陵的大門。正門東牆下至今還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寫的「禁約告示」牌,是清宣統元年(1909年)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知府會銜豎立的保護明孝陵的告示。
陵門又稱文武坊門,是陵寢的第一道門。原有文武坊門五座,大門內還有中門,中門裡面有神帛爐和左右廡。中門外左有宰牲亭,右有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只留下了一些石柱和石井欄供人憑弔。走進大門,迎面又是一座碑亭,碑亭中聳立著清代康熙皇帝題寫的「治隆唐宋」碑。出於籠絡漢族士庶,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康熙皇帝別出心裁地把把清軍入關說成是驅殺李自成,為崇禎報仇,承繼明朝大統。康熙皇帝六次南巡,五次都親謁明孝陵,象模象樣地稱頌朱元璋的文治武功。「治隆唐宋」碑即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交與織造曹寅制匾懸貢殿上,並行勒石」。康熙皇帝還寫過二首讚頌朱元璋的詩,其中第二首是「開基洵是過唐宋,後葉無能鑒夏商。形勝不須矜壯麗,唯天佑德慎周防」。
過碑亭,踏上18層石階,是高脊飛檐的獻殿,原先這座大殿東西面闊9開間,南北進深5開間,共有四十五間。當年有金榜題書「孝陵殿」,殿內有金龍寶柱36個,中央供奉著明太祖和馬皇后的神主牌位。從享殿台基上現存的56個大型石柱礎,也可以看出當年孝陵享殿的巨大規模。現存的三間,系同治十二年重建。獻殿內有彩繪明孝陵全圖和朱元璋、馬皇后、太子朱標的畫像,獻殿雖小,卻有奇妙,奇就奇在這些皇家人物的畫像上。首先是朱標,畫得並不醜陋,但畫像上卻留著「豬頭太子」的標號,近於謾罵的稱呼讓人摸不著頭腦:是朱標秉性淳厚,屢屢規勸朱元璋「少行殺戮」而得罪乃父?還是因為朱元璋傳位其孫而遭到明成祖的遷怒?活著時骨肉相殘,死了後還要背千秋惡名,清初孝庄皇后算是早早看出了「生在皇家是不幸」的真諦,爽性放開手腳,敢作敢當,千秋功罪,留給後人評說。這第二奇就奇在朱元璋的真容上。明孝陵的這幅朱元璋畫像完全沒有歷代帝王習有的雍容華貴和豐滿慈祥,臉型特長,額骨隆起,雖然眼神炯炯發光,但濃粗的眉毛,吊起的三角眼,崛出的下巴,滿臉麻點,完全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威嚴是威嚴,但醜陋、兇狠,令人望而生畏。《明史》本傳記載:朱元璋「姿貌雄偉,奇骨貫頂」,虛辭巧飾依稀讓人覺察朱元璋長相的觀瞻不雅,但一代聖君的畫像也不至出格到近於醜化,其中的奧妙自然難與人說。傳說為了這幅畫,朱元璋一氣殺了五位畫師:摹真的罪以「不敬」,美化的也落得個「欺君」之罪。最後的一位耍了點小聰明,描摹的畫像只是臉型輪廓有點兒像,其餘的就湊上一點帝王氣度,「說象真不象,說不象倒還真象」,朱元璋看了龍顏大悅,重賞畫師,還詔諭摹寫多份,分贈諸王和公主,我輩也因此得見朱皇帝的尊容。
獻殿後面原有一座3個門洞的北門,現在也僅存一門。背後是一片縱深百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橋下有御河,橋北則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台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樓頂早年毀於兵火,現在僅存6座拱門和四壁磚牆。方城的後面就是有名的「獨龍阜」,直徑近400米的圓形土丘就是「寶項」,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位於其下。土丘四周圍以條石砌成石壁,南面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更為皇陵注入了莊嚴肅穆。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皇帝,而明皇朝崛起於推翻異族壓迫的農民起義中,卻最終又覆亡在異族入侵的鐵蹄之下,人們心中的明孝陵自有一種不尋常的含義。到這裡謁陵的人,有仰慕朱元璋豐功偉績的,有感慨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更有憂國憂時、關切民族興亡的,絡繹不絕。明末的反清復明也好,民初的驅除韃虜也好,擴而大之到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際,人們總不忘在明孝陵前慷慨陳詞、一抒胸懷。《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寫過兩首《拜明孝陵》詩,其二為:「宋寢齊陵盡晚莎,英雄有恨欲如何!寶城石壞狐巢大,龍座金銷蝠糞多。瞻像猶驚神猛氣,禁樵渾仗帝恩波。蕭條異代微臣淚,無故秋風灑玉河」,毀家紓難,投筆從戎,組織並率領台灣義軍激戰二十餘晝夜、浴血抵抗入侵強敵的近代愛國人士丘逢甲的《謁明孝陵》詩更見激昂慷慨:「漢兵到處虜如崩,萬馬黃河曉蹴冰。直掃幽燕搗遼潘,昌平再告十三陵」,亡命天涯,積極從事民主革命的國民黨元老於右任,也在陵前寫下過《孝陵》詩:「虎口餘生亦自矜,天留鐵漢卜將興。短衣散發三千里,亡命南來哭孝陵」。
回蕩在孝陵上空的多是壯懷激烈昂和雄渾悲壯,山水間留下的儘是激勵後人的浩然正氣。象旗幟,象宣言,鏗鏘的言辭永遠振奮著每一個中國人。
推薦閱讀:
※在南京租房子需要注意什麼?
※【原·畫冊】鏡頭中的南京
※南京家門口的人間仙境,夠你玩一年了!!
※南京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那麼少?
TAG: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