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名詞解釋
06-20
1,開鏈運動和閉鏈運動開鏈和閉鏈運動:人們通常將一側上下肢視為一條長鏈,每個關節均為鏈扣。如近端固定,遠端遊離即為開鏈,此時可任意活動某一單獨關節或同時活動若干關節。股四頭肌椅訓練、使用啞鈴進行肱二頭肌訓練是典型的例子。反之,遠端閉合,如接觸地面、牆面或桌面,近端(軀幹)運動,即可稱之為閉鏈。此時所能做的肢體運動只能是多關節協調活動。如蹲站時必須同時活動髖、膝、踝關節,不可能作單一關節的活動;兩上肢撐地作俯卧撐運動時,也只能同時活動腕、肘、和肩關節,而不可能單獨活動單一關節。騎車訓練也是典型的例子。神經疾病後康復治療中,一般選擇閉鏈運動,強調多關節的協同。但是如果有單一肌肉需要特彆強調進行獨立的訓練,則選擇開鏈運動。通常髂腰肌是薄弱環節,有可能需要開鏈運動訓練。2,局部負壓療法應用局部負壓真空治療機的吸杯,在患部或穴位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負壓強度以不引起痛感或皮下出血為宜。具有調整微循環,提高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類似拔罐療法。3,交叉訓練通過訓練健肢而促進患肢功能改善的一種療法。用於癱瘓及廢用性肌萎縮的患者。其原理是健肢運動時的向心衝動信息到達中樞神經系統,能交叉地引起對側肢體運動的反應,增強患肢肌力。4,腦血管病的康復機制經實驗和臨床觀察的證據表明,腦在損傷後在結構上或功能上有重新組織的能力或可朔性,從而使其損傷後的功能恢復成為可能。可塑性是生命機體所共有的。既結構和功能上,生命機體能夠適應已經發生變化的現實環境;中樞神經受損後,通過殘留部分的功能重組以保持或適當保持原有的功能,以新的方式取代已喪失的功能。同時,特定的功能訓練在此過程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 。(一)同側支配 中風後肢體功能恢復的機制可能與同側支配的理論有關。國外一些科學家認為,一側上肢的前臂和手指的運動是受對側大腦半球支配的,但上肢近端的活動可受同側大腦半球所支配。 (二)大腦兩半球之間的聯繫 兩側大腦半球運動區的同位區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繫。即使在非同位區之間,也存在著一些聯繫。此外,一側運動區的神經纖維會投射至對側運動前區,或投射至對側感覺區。這些聯繫顯然有助於易化。在損傷後運動功能恢復的機制之一就是運動支配區的轉移,即從受損區轉至由未受損的皮質區或皮質下區來支配。(三)神經過敏再生和大腦的可塑性 腦損傷後運動功能的恢復的解剖學基礎之一,可能就是神經出現新生或出芽。所為「出芽」,就是指從一個神經細胞的胞體、樹突及軸突長出樹突或軸突芽。這些芽是向著某一空白區而生長的。哺乳動物的神經細胞也可能有出芽現象。目前認為,只要神經系統成熟,由於失支配作用而形成的組織空缺可引起明顯的出芽反應。一些實驗證明,在實驗條件的影響下,成年動物的大腦可出現可塑性,包括神經發生和突觸發生。腦血管病患者,有限程度的塑性在臨床上對功能恢復可能有作用。至於軸突損傷後,功能恢復的解剖學基礎可包括以下幾個因素:所屬的神經元有存活和再生新軸突的能力;未受損傷的神經元能形成新的突觸接觸;更有效地利用原有的突觸接觸。(四)環境和康復計劃對神經活動過程的影響 康復治療中豐富的感覺(視覺、聽覺等)刺激對患者大腦皮質相應區域的神經細胞功能有促進作用。受到活動訓練的動物,其大腦皮質顳葉和枕葉經過標記的神經元數目增多。認真執行精心制訂的康復計劃,且取得較滿意的結果時,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固有的可塑性。在損傷後不久,即提供多種積極的康復措施,可較好地調動神經損傷的修復潛力。功能性電刺激能引起中樞性神經營養增加。這些神經營養因素可促進神經細胞存活和軸突的生成,促使末端突觸再生。損傷後反應性的突觸生成,對功能的恢復有一定的意義。據觀察,早期進行康復活動,恢復性的突觸再生似乎比反應性的突觸增生更為明顯。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