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成長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對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 目錄 1. 活動基本情況 1 1.1 調查時間 1 1.2 調查地點 1 1.3 調查方法 1 1.4 調查對象 1 2. 報告內容 1 2.1 課題背景 1 2.2 目的和意義 3 2.3 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3 2.3.1 心理及性格問題 3 2.3.2 教育問題 7 2.3.3 生活問題 10 2.4 對策及建議 11 2.4.1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11 2.4.2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 12 3. 總結 14 1. 活動基本情況 1.1 調查時間: 2009年7月5日—2009年7月12日 每天上午:8:00~11:30 下午: 2:30~5:30 1.2 調查地點:農村(3 調查方法:主要為走訪調查,輔以社會調查問卷 1.4 調查對象村部分留守兒童(年齡在8~15歲)及其監護人 2. 報告內容 2.1 課題背景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遠離家鄉,到遙遠的城裡打工,用勤勞和智慧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而他們只能留在爺爺奶奶身邊、寄宿在親戚家裡或者乾脆一個人生活,一部電話、一封書信成了他們和父母交流的主要方式。人們給這群孩子起了一個酸楚的名字:留守兒童。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者與上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子女的教育、性格、心理,成為了一個個令人堪憂、而又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湖北省竹溪縣地處鄂西北邊陲,土地資源不夠豐富,也由於地理原因,導致農村人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外出打工成了他們改善生活質量的唯一方法。所以,和很多中國農村的情況一樣,這裡也同樣也面臨著大量留守兒童在教育、心理、性格等方面的缺陷。他們的困惑,不僅僅只需要他們的家長和親朋來解決,更需要我們這些從家鄉走出來的學子去關注,需要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去援助,需要我們的政府去處理。鑒於此,我們幾個從竹溪走出的汽院學子有必要在暑假裡關注一些留守兒童,通過溝通調查的方法來關注、關心留守兒童,並呼籲全社會的關注。 2.2 目的和意義 為了更好的鍛煉大家的社會實踐能力,豐富大家的暑期生活,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更好的完善自我,為以後社會工作經歷打下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增強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增強我們服務社會、服務家鄉、服務農村的意識,特開展此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對在竹溪的一些留守兒童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增強社會對於留守兒童的認識並予以保護。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尋找在溪留守兒童成長存在的問題,通過與留守兒童的溝通交流,探尋他們在心理、性格方面的缺陷,並及時的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找出父母外出務工對子女發展的負面影響以及對留守子女的教育問題等等。 2.3 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2.3.1 心理及性格問題 心理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使留守兒童無法象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鬱,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使他們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社會都經常出現一些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缺少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他們的負性情緒情感體驗比較深刻,很容易引發一些心理問題。特別是由老人來撫養孩子,長期與老人生活,父母與孩子難於建立親子關係,這些兒童易出現坐立不安、活動增多、注意範圍減小、容易激動、與夥伴難於相處等不正常的心理現象。加上老人容易過分的溺愛孩子,為孩子承擔起一切,使孩子變得沒有信心和責任心,形成心理和行為障礙。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周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我們問卷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十分想念父母的佔90%,有70%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12.2%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20%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繫。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與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兒童少了幾分天真、坦誠,多了幾分精明與世故;少了幾分樂觀開朗,多了幾分緘默與孤獨;他們顯得更敏感、更固執、更好強等。經過我們的分析,一下因素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嚴重心理問題。 一是長期缺乏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呵護造成留守兒童的封閉。調查顯示:70%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12.2%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20%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繫,用電話聯繫的也是一個月一次居多。很多小孩由於長期沒有跟父母見面,導致他們對父母的感覺越來越陌生,他們甚至都不願意在電話里根父母多說幾句話。父母在電話里寥寥數語的問候,大多只能在孩子心中留下短暫的效果;多數父母更多的是給孩子物質上的關懷。據我們走訪調查時的問題顯示,很多父母一個月一次的電話里所關心的問題大都是生活費還有沒、學習怎麼樣、有沒有生病等等。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根本還沒有列入他們關心的範疇。許多父母一年回家一次,也就是過年的時候回家幾天,這段時間內,他們更多的是辦些年貨,給孩子買套新衣服,更有甚者,在這回家的幾天,他們還和親朋好友聚集在一起「鬥地主」、「打晃晃兒」(當前非常流行的一種麻將打法),還有的甚至徹夜不歸。如此,何來家庭的溫暖?平時生活中,無論是跟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的孩子,還是急速在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大家只是關心他們生活上的問題,極少有人關心他們的心理,極少有人能給他們溫暖。隔代監護的老人,根本還無暇顧及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竹溪縣水坪鎮船形寨村的留守兒童李康,我們到他家的時候,他死活不肯從家裡出來,無論我們怎麼勸說,他只是躲在門旮旯後面,一語不發,據他奶奶介紹,他在家裡的時候,「凶得很,經常我們說一句頂三句,我們根本管不住他」,可是到了外面,特別是見了陌生人,他卻膽小的很,「不跟陌生人說話,跟在屋的一點都不一樣」,性格的極端由此可見一斑。由於父母長期在外,缺乏家庭的溫暖,缺少父母的呵護,留守兒童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動粗暴,缺乏同情心。如果他們不能潔身自愛,很容易變成心裡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體感的「後進生」。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父母都有依戀傾向,依戀是幼兒出生後最早形成的人際關係,依戀的程度與性質如何,直接影響兒童對周圍世界的信任感,影響他們的情緒情感、社會性行為和性絡特徵。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在外,缺乏最起碼的心理交流機會,內心煩惱與衝突無從傾訴也得不到引導,導致對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這種情感欠缺嚴重影響他們與他人的社會交往。 二是祖輩過於溺愛造成留守兒童的自私。與缺乏父愛母愛相反,留守兒童大多受到祖輩的溺愛。據竹溪縣教育局提供的資料顯示,80%的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由於父母不在家,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責任便落在這些老人的身上。受各種因素的局限,老人們無論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無法跟上時代的要求。同時,受「隔代親」傳統習慣的影響,他們往往溺愛或偏護留守兒童,使他們養成了唯我獨尊、缺乏約束的小皇帝心理,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不能寬容和理解別人。留守兒童的祖輩們普遍都存在重養輕教的問題。祖輩們大多由於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滯後,存在明顯的嬌生慣養、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傾向,忽視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然而農村學校的教育也因各方面原因而不盡人意,造成了「留守兒童」思想道德的缺失。孩子常年缺乏管束,導致厭學現象較為嚴重且十分普遍。大多農村中小學教師反映,厭學、逃學、退學的同學中,「留守一族」佔了75%以上。他們連這唯一能接受知識教育、思想指導的機會也放棄了,自由散漫成風,心中沒有抱負,難以樹立正確、遠大的理想,更談不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有的家長還認為。現在即使是中專、大學畢業也很難找到工作,還不如早點進入社會,不僅可以賺些錢,還可以學習一門手藝糊口,然而卻不知道這些羽翼都尚未長全的雛兒,哪裡經受的住社會大潮的嚴峻考驗。 三是不成熟「自我認定」造成留守兒童的自卑。例如,有的女生因為學習成績差,便認為自己笨;有的男生因一說話就面紅耳赤,結結巴巴,便認為自己表達能力差;有的看到同學去的好成績,便認為自己不如人家;有的因家庭條件差,便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不與同學講話等等。這些因素苦惱著、困惑著留守兒童,造成他們產生自卑心理,喪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棄。調查顯示,他們中絕大部分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感。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因此,與父母都在身邊的兒童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自卑感一旦形成,就會以一種負向情緒體驗而存在。由於客觀環境和主觀認知難以改變,隨著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這種自卑體驗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和泛化,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與父母關係越密切,感情交流越豐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後表現出的自卑心理問題越明顯。 四是新的「讀書無用論」造成留守兒童產生厭學心理。由於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與教育發展滯後的矛盾,社會上出現了大學生找工作都困難的現象,導致部分學生和家長產生論新的「讀書無用論」的現象。一些留守兒童看到沒有文化的人照樣當老闆,賺大錢,自己的方面沒有讀過多少書也能掙到錢,而那些大學生卻在家待業的現象,便產生了早點出去打工、早點掙大錢的想法,表現出「人在教室心在外」,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遵守學校紀律,胡亂應付作業等現象,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想過要上大學嗎?」「沒想過」「為什麼不想上大學?」「姐姐也沒有上,她就我爸媽他們那兒去打工去了,等我初中畢業了,我也去」「、、、、、、」這是我們在調查中的一個片段。這個孩子叫張永,家住蔣家堰鎮,我們了解到,他的父母外出打工幾年了,兩年前,他年僅15歲的姐姐也隨他們的父母一起去打工了,當時他的姐姐連初三都沒有讀完。而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也成了很多孩子早就想好的路,他們沒有追求,也不想去追求,理想是個虛無縹緲的字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窺一斑而見全豹,可以看出,如今的農村留守兒童,新的「讀書無用論」已經深入他們的內心。 當然,除了上述原因,還有許多主客觀因素,如經濟條件差、生活環境不好、自身缺陷等因素,導致留守兒童承受著幾倍於同齡人的心理壓力,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2.3.2 教育問題 一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實現教育公平的起點。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對留守兒童學習方面的幫助和監督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減除了,使孩子在學習方面處於一種無人過問的狀況。學好了,沒人誇;學壞了,無人罵。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學習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於是其行為開始出現偏差,各種超越道德、規則的行為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加上監護人本身對孩子親情缺失狀況的同情,於是在孩子行為稍有出格的時候也不會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離健康發展軌道的方向上越走越遠。缺乏管教引發行為失范甚至越軌,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極為普遍。農村家長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缺乏家庭教育意識,是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質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的整體情況來看,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沒有產生多大不良影響。在走訪中,我們發現90%的留守兒童父母是初中以下文化。很多農村家長沒有家庭教育意識,對自己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沒有正確認識。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教育留守兒童是學校的責任,應該由學校老師來管,他們只負責照顧留守兒童的生活。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是由其本身素質決定的,家長沒有什麼責任。這可能是導致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學業成績上沒有顯著差異的原因。無論是留守兒童還是非留守兒童, 他們的學習能否得到輔導的關鍵在於監護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們對子女的學習態度。但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父母外出打工顯然減弱了家庭監督作用,這使得家庭對留守兒童教育與影響的功能大為削弱,在某種程度上造成留守兒童在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階段的受教育質量不高。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隔代監護」成為留守兒童接受教育的一個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它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為夫妻雙方的外出就業提供了心理保障,解決了後顧之憂。客觀而言,這種方式的出現,確實使留守兒童在衣食起居上有了一定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上有了照顧和支持。但是,留守兒童的成長是一個需要多方面綜合作用的過程,從生理到心理,從智育到德育,是一個比較重要而又複雜的社會化階段。訪談的過程中, 筆者發現留守兒童的祖輩們主觀上並不是很清楚自己能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不清楚能夠以何種方式起作用。他們大多家庭教育觀念比較落後、文化素質低,他們都是憑老經驗帶孩子,存在更多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①他們一般很少注意飲食的營養搭配,認為只要吃飽穿暖就行。②受傳統的影響,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和精神需求。③缺乏對孩子學業和品行的有效監管。孩子的父母外出之後,老人的負擔急劇增加, 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再加上中小學生比較調皮,自制力較低,部分孩子放鬆學習, 少數孩子出現品行問題。 二是學校教育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存在缺陷,缺乏實現教育公平的途徑。留守兒童是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父母和教師是他們社會化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社會化他人」 ,依戀性情感還是他們基本的需要之一。如上所述,由於留守兒童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和親情,因此,他們尤需從學校生活中得到彌補。學校教師的關注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重要外部動因。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發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和學校集體生活的溫暖來彌補親子關係的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是由於種種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導致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存在著諸多的缺陷。 教育管理方式的簡單化和隨意化。現在的農村中小學,由於師資力量和其他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過於簡單化和隨意化,不能為留守兒童的學習進步和心理健康成長提供良好、寬鬆的環境。調查結果顯示,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或者犯錯誤後,老師使用最多的教育管理方式是批評甚至還有變相的體罰,有效的說服引導還不能成為主要的教育方式。訪談中還發現,個別農村中小學教師由於家庭負擔較重,對學生課堂外的教育管理投人的精力十分有限。我們甚至聽到一個家長抱怨:「老師家裡一忙,就讓學生放假, 學生哪能學好」。筆者認為,這種現象是個別的,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村中小學的客觀情況。另外,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起留守兒童的逆反心理。有些學校在寄宿制學生公寓前面安上鐵門鐵窗,部分留守兒童感覺是在「蹲監獄」。所以,有少部分留守兒童冒著危險跳窗跳牆去上網,反而導致了安全隱患和學業的荒廢。 忽視對留守兒童情感和心理健康的關注。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整體水平要比非留守兒童差。在這種情況下,於是形成了越是成績好的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愛越多,越是成績差的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愛越少的「馬太效應」。有部分留守兒童向我們調查人員傾訴「老師就連排座位時都把我們排在最後面,似乎我們這些人可有可無。」 監護人對學校教育的配合不足,致使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有盲區。家長作為聯繫學校和學生的特殊紐帶,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教育只有在社會和家庭的密切配合下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教師要做到對學生全面了解,還需要通過家長和社會了解其在校外的表現。但是,留守兒童因為家長不在家,家庭監管缺位,老師沒法向家長了解他們的情況。有些調皮的孩子抓住這個空當,在學校欺騙老師,在家裡又矇騙家人。於是使學校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出現空當。 留守兒童的教育還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之間相互分離。調查的結果顯示,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聯繫有三個特點,一、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聯繫不頻繁;二、家長主動與老師的聯繫稍多;三、孩子的學習是雙方聯繫的主要原因和交流最多的信息。這些表明,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聯繫是事務性的,他們交流的主要信息是孩子的學習情況,交流的時間主要在開學、期中和期末考試時,交流的場所主要是在學校。而在其他的時間和場所,家庭、學校和社會在對兒童的教育影響上仍處於相互疏離狀態。主要表現為家庭和學校教育在時空界線上的區分,以及相應的對教育內容和功能的分工。家庭教育關注身體和生活, 學校側重智力和思想,學生在學校里由學校負責,在課堂上由教師管理,離開了學校,責任就轉嫁給家庭和社會。因為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相互疏離,不僅使學校無法及時了解和應對學生家庭生活環境的變化、無法滿足由此帶來的學生對教育的新需求,而且阻隔了家長對學校決策制定、實行過程的監督和對學生在校情況的了解。 另外,「隔代監護」的方式致使祖輩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寵愛,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既存在「有心無力」和不願意多管教的局面,也存在著不配合甚至是反對學校管教的局面。部分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認為,一旦留守兒童在學校上學,似乎所有的問題都應該由學校老師負責解決,而對自己如何配合學校培養和教育則持消極態度。更有甚者,當留守兒童在學校出現錯誤受到老師批評時,部分監護人不能正確看待,找老師理論的場面也時有出現,這些都使得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有顧慮。 2.3.3 生活問題 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特別是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兒童,其生活狀況是不容樂觀的。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拋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為家庭務農的收入無法讓自己的家庭過上穩定的生活,否則如果有一點辦法,他們都會想法設法與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徵。雖然他們出去打工可以掙到一些錢,但其付出與收入相比依然是極不平衡的,有時因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掙到的錢還不能及時拿到手,所以他們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節儉的。父母離開後,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在節儉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表現在飲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飽就行了。兒童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期,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城市兒童,是備受父母及親友呵護的,而農村留守兒童只能在極度節儉的狀態下過著維持溫飽的生活。這些兒童在生病的時候,也往往沒有能力和條件去醫院救治,只能採取一些簡單的、傳統的方法治療,或者乾脆硬「扛」。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農業被稱為「老弱病殘」農業。優秀的勞動力大部分都離開鄉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殘成了農業的主要勞動力。留守兒童在其稍有一點力氣的時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勞動者的隊伍中去,即使他們不去干那些高強度的體力活,也要承擔各種家務勞動。過早的分擔家庭負擔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的影響也極大。在我們所調查的孩子中,有90%以上的孩子面黃肌瘦,典型的營養不良。有的雙親外出的留守兒童要幫助年邁的祖父母承擔過量的家務活,如割草餵豬、養鵝牧牛、洗衣做飯、撿柴種菜等等,造成上課時精神不振,學習成績下降。由於缺乏家長的教育和管理,多數「留守兒童」不講衛生、不洗澡、不洗臉、不刷牙、不洗腳、不理髮、不修剪指甲、不洗衣服、不定時吃飯,生活習慣的拖沓,影響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2.4 對策及建議 2.4.1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一是完善家庭教育,充分發揮父母和監護人的教育職能。發揮父母的教育職能,就要求父母應與孩子經常保持聯繫,除了生活、身體、學習方面外,還要注重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也可通過講述打工的經歷,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確的生活觀。另一方面,監護人要樹立角色意識,真正擔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對留守兒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嬌寵溺愛,做到嚴與愛的結合;同時要定期同留守兒童進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狀況,並及時與其父母和學校聯繫以共同採取措施促進其健康成長。 二是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作為留守兒童所在地的教育機構,應該儘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多作貢獻。第一,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輔導和諮詢老師,為全校教師和學生提供心理輔導和諮詢服務。第二,建立家訪制度與家長學校。對家長及監護人進行培訓,使其端正教育觀念,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探討並推廣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第三,組建留守兒童朋輩輔導小組。在小組的交往與活動中,留守兒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間的快樂,理解並分擔彼此的煩惱,交流和討論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疑慮。從共同的交往活動中可以培養他們對集體的依戀和歸屬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通過對輔導小組的關注和有計劃的指導和參與,可以使留守兒童的朋輩輔導小組成為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是整合社會力量,構建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各級政府部門明確劃分並擔負責任,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協調參與的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努力使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首先,社區居委會要調查留守兒童的人數、住址、年齡、家庭情況等,對留守兒童進行補充監護;其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動,如開展公益活動為其創造參加社會實踐的環境,開展體諒父母的輔導活動,解決其可能會面臨的問題等。在活動中,對留守兒童進行正面引導,如通過活動來讚揚並鼓勵其繼續發揚自律、自強精神,利用地方閑散的教育資源,成立「關愛留守兒童愛心服務隊」,利用農閑時節,承擔起留守兒童部分的課外教育工作,協助監護人共同教育管理好留守兒童。 四是留守兒童自身應加強心理素質培養。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和煩惱,其實都可以認為是缺乏對現實的正確的態度和內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務工是一種現實,留守兒童應以健康的心態,正視現實、面對現實。在改變不了父母外出的現實情況下,只能學會調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作為留守兒童,應該學會自信、自立、自強,把父母不在身邊的現實看成是對自己的鍛煉和考驗,為自己樹立目標,培養各種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與老師、同學接觸,主動與父母溝通,勇敢面對和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2.4.2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 社會分層的必然結果是留守兒童及父母在整個社會結構中處於弱勢地位,導致其在教育系統中同樣處於弱勢地位,這不能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家庭中, 其父母的一方或雙方不在身邊,使其處於教育的邊緣地位,成為被忽視的邊緣群體。在學校,由於留守兒童的父母與學校和老師缺乏經常性的溝通,使得部分老師也忽視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引導,沒有對他們投入更多的關愛,留守兒童感覺不到集體的溫暖,同樣處於邊緣群體。本文開頭提到,教育公平首先必須「保證」教育機會起點上的公平,即保證每個人都有機會受教育,保證每個人都能接受基本的「保底教育」, 保證每個人都「有學可上」其次,必須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並不斷地改善弱勢群體的教育狀況,設法消除環境中的各種不利因素,以保障弱勢群體對公共教育資源的平等享有權。要實現留守兒童的教育公平問題,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逐漸改變留守兒童在整個社會結構中和教育系統中的弱勢地位。 一是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鄉差別。改革戶籍制度並不是要完全取消戶籍管理制度,其核心在於逐步消除導致城鄉隔離的各種戶籍相關制度,以保障勞動力在城鄉之間合理自由流動,從而確保進城農民工及其子女能享受與城市人平等的權利和社會權益。戶籍的功能應只限於對人口進行登記註冊,以實現對人口的管理。而我國當前將它與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相掛鉤是不科學的,這會使得戶籍異化為利益分配的工具。因此,應逐步實現以戶籍制度改革為中心,拆除就業、醫療、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壘,徹底打破維繫多年的城鄉「二元經濟體制」,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城鄉間的有序流動,這是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公平問題的根本所在。 二是推動和健全有關留守兒童的立法工作。修訂《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對留守兒童的監管、教育和安全等工作要有相應的法律措施保護未成年人法的實施細則與司法解釋,應有利於加強對不法侵害留守兒童的犯罪行為人的懲治力度,並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體現這一精神。在法規規定中,完善農村中小學在校學生的非刑事性的人身傷害的追責制度,進一步明確學校責任的範圍、教師的責任與義務通過法治途徑,強化網吧的管理力度以保護留守兒童及其他兒童, 避免他們在網吧環境中受到負面影響。 三是推動社會關注,形成合力。留守兒童需要社會力量的共同關注,各級政府應予以高度重視,在政策、經濟上給予支持和引導,保證他們不受歧視地接受義務教育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在農村建設喜聞樂見、健康向上、和諧文明的先進文化,優化農村育人環境,讓留守兒童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要加大城市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務力度,保障進城務工農民子女與城市兒童享受同樣的教育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要通過多種渠道策劃關注留守兒童問題的主題活動,把有愛心的人士吸納到關愛行動中來[4]。要採取「一幫一」的結對方式,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生活、學習等方面的關愛,努力形成學校、社區、家庭與政府齊抓共管的局面。同時,省與省之間要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合作行動,促進社會關注在更廣層面上形成合力。 四是對於打工家庭來說,加強教育、提高認識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要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有效手段提高家長及監護人對「留守兒童」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他們的教育觀念,提高他們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從制度上規範農民工的外出行為,強化他們的監護意識和責任意識,盡量做到打工掙錢與子女教育的有機結合。 五是學校作為直接面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實施單位,理應發揮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學校內部應完善相關的制度建設,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機制。建立留守兒童專項檔案,加強家庭教育的指導,建立家庭教育諮詢指導站等,幫助留守兒童家長和監護人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教育常識與教育方法。學校還可以組織「留守學生」與家長建立定期聯繫制度,開展以電話或網路為手段的「親情連線」活動,加強孩子與父母的聯繫溝通,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功能。將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在課程教學中,靈活多樣地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強化「留守兒童」 自尊、自立意識,指導和幫助農村「留守兒童」解決學習和身心健康方面遇到的突出問題。 3. 總結 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產生,並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係到未來人口素質和勞動力的培育,關係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也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就必須從法律、制度層面整體地加以考慮和解決。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對於家庭、學校和政府來說,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社會各界共同關注, 多方位、多角度地採取相應措施,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才能使「留守兒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進而使外出務工人員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總之,留守兒童還將在今後一個較長時期繼續存在。我們在盡一切努力改善其生存、教育環境的同時,還應在這些孩子的思想里導入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動力,使不同境遇下的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都能成為自信、有理想的祖國未來。
推薦閱讀:
※陳秋作調查報告顯示,清華造就149位億萬富豪
※新蒲新區「6·10」較大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
※《2010年全國婚戀調查報告》發布
※反瀆職侵權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江西上饒市)
※中國殯葬業調查報告:外資背景公司正試圖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