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縣名勝古迹簡介
【雲門山】 在山東益都縣南。風景絕幽,山頂有雲窟和雲門洞,夏秋時白雲繚繞,穿洞而過。遠望雲門洞,如玉鏡高懸,故有「雲門拱壁」之稱,為「青州八景」之一。崖南有石窟造像。山北崖壁鐫一大「壽」字,高7.5米,寬3.7米,氣勢磅礴,相傳「壽比南山」一詞即源出於此。東麓有希夷洞,洞內有陳傳枕書長眠石像。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此洞即為紀念他而鑿。 【雲門山石窟造像】 在雲門山南崖壁上。窟龕十餘座,大小佛像二百七十二尊,據造像題記,雕鑿年代分別為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十八年、十九年,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和唐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造像者多為居住青州(今益都)的王公貴族、縉紳佛徒。造像精美,神態各異。石窟兩側造像題記和歷代名人題刻頗多,對研究我國佛教和藝術的發展有一定價值。 【佛光崖】 在山東益都縣西南仰天山。崖東向,正對仰天寺(寺建於宋初,久廢,遺址尚存),圓秀峭立,高20米,石作赤褐色,與它崖迥異。晨光初照,色彩尤異,僧人謂之「佛光」,亦以名崖。崖下有陰線淺刻佛像,體形高大,趺坐蓮花池上,旁刻二童子侍立。金明昌年間題記尚可辨識。崖上部微凸,松生岩隙間,宛若游龍,蒼翠欲滴。東南有石砌無梁殿式建築,名望月亭,叢木環列,空曠爽朗,最宜賞月。崖北絕壁間有仙人洞,翠柏掩翳,不見其門,上下垂直,相傳古有棧道北接觀音閣,有法師至此靜修,撤棧入洞而圓寂。崖南千佛洞亦深數十丈,兩壁鑿佛龕數百。洞頂有自然天窗,舊志稱「一竅仰穿,無光下射」,中秋午夜,自洞中窺月,有」仰天高掛秋月圓」之稱。 【范公亭】 在山東益都縣西門外陽河畔。北宋慶曆間文學家范仲淹為青州知府(州治今益都),居官清廉,遺愛在民。相傳彼時陽河邊忽出醴泉,范仲淹建亭泉上,後人遂名之曰范公亭。亭為木構,朱柱灰瓦,六角飛檐,古樸大方。亭後有明代建築三賢祠,祀宋代青州三任知府范仲淹、歐陽修、富弼。祠後建亭,取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名「後樂亭」。北為范公台,台上有澄清軒。院內唐揪宋槐,古木森森,松柏修竹,蔥蘢蓊鬱,景色宜人。 【駝山石窟造像】 在山東益都縣城西南。駝山為古青州(治今益都)名山之一,海拔408米,遙望整個山形,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綿亘數里,狀如駱駝伏卧,故名。造像集中在主峰東南崖壁上,共有石窟五座,摩崖造像群一處,計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自北至南第三窟最為高大,窟深2.5米,阿彌陀佛造像高達5米,底座高1米,上刻「大像主青州總管柱國平柔公」題記,為北周時雕鑿。旁立兩尊菩薩像,高3.94米,頭戴花冠,飄帶下垂,長裙曳地,法相渾融圓潤,亭亭玉立,具有隋代造像風格。第一窟菩薩像,美髮高髻,面容豐腴,上身袒露,胸前瓔珞下垂,下身著出水式長據,身材欹斜且有曲線,為盛唐時期作品。造像雕刻精細,儀態端莊,雍容華貴,為山東半島佛教藝術珍品。 【唐賽兒起義遺址】 俗稱岌岌寨。在山東益都縣西南卸石棚寨。唐賽兒。山東蒲台(今濱縣)人,明代農民起義軍女領袖,永樂十八年(1420年)率眾在此起義。卸石棚寨又名「唐賽寨」。當地人尊稱賽兒為唐三姐,亦稱「唐三寨」。此間崗阜起伏,危崖峭壁,形勢險要。寨頂有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立石碑,碑文稱:「唐三寨由來久矣,自大明永樂十八年,蒲台民林三之妻唐賽兒者創修此寨,而山因以名焉。」寨依山勢分為東西南北四處。西寨寨牆遺迹尚存:南北兩牆平行、橫卧於懸崖上;東西兩面無牆,以懸崖為天險,兩崖垂直,人莫能攀。原有旗杆石一方,後崩墜山下。東寨附近還有舂米石臼等遺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