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後的銀行理財

2013年11月24日 07:14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普益財富 范 傑

  多年來,銀行理財產品都承擔著替代存款利率市場化的角色,表現在:絕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固收類產品)投向的是類固定收益產品,收益本身相對固定;固收類產品具有剛性兌付文化,銀行採用「浮動管理費」策略,為產品的兌付背書,投資者只獲得事前確定的預期收益,銀行獲取項目收益和支付給投資者收益間的差額,實際上是類存款運作;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遠高於同期存款利率,也遠高於目前規定的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更能反映市場資金的供需狀況。

  固收類產品實際上成了存款替代品,其存在起初是為規避存貸比限制,但後來很大程度上是為在存款利率嚴格管制情況下通過高收益吸收資金。一旦利率完全市場化,這類產品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對於理財業務不成熟的區域性商業銀行,固收類產品最終會轉換為存款業務。而對收益率不高的項目,也不會通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方式對接,銀行完全可以用存貸業務消化掉它。能夠存續下來的固收類產品,只可能是不存在剛性兌付的產品,因其風險收益屬性與存款有顯著差別,銀行可以通過理財產品把這些資產和銀行的資產分離開,並將產品賣給具有相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傳統的固收類產品生變,利率市場化和混業經營又要求商業銀行增加中間業務,以應對利差的收窄。個人和企業投資者的理財業務面臨著轉型——既要摒棄以前類存貸的思路,又要保證理財規模、中間業務收入較快增長。

  首先,理財業務定位要從攬儲轉向中間業務,從存款替代轉向財富管理。目前多數銀行將理財業務主要定位為以高回報留住客戶、調節期末存款存量的工具。但存款利率市場化後,理財產品攬儲的效果將被較大削弱,而存款替代也不復存在,理財業務需要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成為真正的中間業務。

  其次,銀行盈利模式需要從風險套利轉向風險管理盈利,從市場套利轉向資產管理盈利。目前銀行理財業務盈利模式主要是風險套利和市場套利,通過自身發行理財產品、利用剛性兌付提供增信,降低投資者對項目風險的感知,從而降低其對收益的要求;通過在零售市場上募集資金,再將資金投向批發市場(如銀行間債券市場、拆借市場、信貸資產轉讓市場),獲取利差。理財業務回歸中間業務要求銀行不承擔投資風險,風險套利難以持續;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零售市場和批發市場的利差空間縮小,市場套利利潤縮小。未來銀行的盈利點應該轉向依靠自身管理能力盈利,打造自己的資產管理品牌,更以自身資管能力收取資管費,而非根據項目不同逐一定價。

  再次,產品投向從非標準資產轉向標準資產,從債權資產轉向權益類資產。銀行理財回歸財富管理,最重要的手段是對理財產品進行基金化改造,做到成本可算、凈值可估、風險可控,就要將理財產品的標的更換為有二級市場、能公允報價的標準化資產,包括標準化的債權資產和權益類資產。可以預計,以後的理財產品投向發生的變化會導致理財產品的受眾不再是普通大眾投資者,而是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推薦閱讀:

角逐VR/AR千億市場 (16.8.18)
卡爾·馬克思對人和市場的誤解
仙游縣將全面開展紅木傢具市場專項整治行動
用快消品方式賣酒,按省區招商,歐洲最大葡萄酒集團在中國的下一步好走嗎?
奶蓋橫掃夏季茶飲市場,成飲品界「網紅」

TAG:銀行 | 市場 | 理財 | 利率市場化 | 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