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陳發科與太極拳的高層功夫(下)

陳發科與太極拳的高層功夫(下) 原文地址:陳發科與太極拳的高層功夫(下)作者:難忘失意

十一、其它:

一九八七年二月,我專程到深圳市去拜會在那裡教外國人太極拳的馮志強老師(一九二七年生)。一天晚上在他住的賓館房間里聊天,他談到陳發科推手發勁時,聽到啪啪二聲,原來把人發上屋頂,然後掉下地來。當時在場有一個人聽了不相信,說那有這麼厲害的人,馮老師笑說:這是我親眼看到的,有什麼不相信?宇宙飛船飛上月亮你相信嗎?那還不是親眼看到的。洪均生老師講過,陳發科有時高興,在地上劃二條短線一條長線後,與學生推手,一發勁讓學生向後跳三步,前二跳踏在短線上,最後落在長線上,每次都準確不誤。洪老師又說,有時陳發科把學生一捋,使學生在空中翻個筋斗才跌下。這是難度極高的動作,平時我們看人捋時,都是把人捋向前撲跌,能使人被捋而兩腳離地飛起就很少了,而像陳發科這樣能使人翻筋斗的更是絕無僅有。洪均生老師能夠教出這樣使人飛起的捋法,但若是無陳發科那樣,足夠的勁力,使人飛起足夠的高度,那是很危險的,使人頭栽向地那可是大麻煩。

馮志強老師曾對洪老師說:跟陳發科老師推手,有時被他一震,感到噁心嘔吐。一九五六年洪老師回北京再跟陳發科學習時,曾聽陳發科的太太說。一九五三年陳發科到天津參加全國民族形式體育大會的表演,期間有二、三十個練各種武術的人來找陳發科比試功夫,一人只用一招就解決了。

洪老師說,陳發科遇到有人要來比試,從不推辭,但總是預先聲明:你有什麼絕技儘管使出來,我如不勝,甚至受傷,不但不怪你,還要拜你為師。但是我保證只是點到為止,絕不傷你一根毫毛。陳發科這樣說,既表示他願意向別人學習的態度,也說明他對自己的功夫有很大的信心。洪老師說陳發科很謙虛、謹慎,他跟隨陳發科十幾年,只聽到陳發科說過一次:人來進攻,要讓他仰跌或前撲,必能達到預期效果。如果遇到真正敵人,不但要他折胳膊斷腿不難,甚至要他死也不會差一步。可見陳發科技術的全面,而且功夫已很純熟,才能有這種把握。

聽了這麼多陳發科的武功事迹後,或者我們會覺得和陳發科推手是很可怕的事。洪老師曾對我說。其實陳發科平時推手並不是這樣,並沒有隨便發勁將人打飛起來,平時只是輕輕使你感覺到失勢而已。顧留馨老師也說陳發科平時推手沒發勁把人打出。我曾聽陳立清老師講過一件事,我沒向當事人求證過,我們當成故事便可,但也說明同樣的事實。說是有一位青年人,練過其它武術,一次看到陳發科的學生某先生練陳式太極拳,就問陳式拳可以用嗎?某先生說當然可以,兩人就試起功夫來,這青年人被打翻在地上,後來就跟某先生練陳式拳。

一天,某先生帶這青年一起去見陳發科,大家輪流和陳發科推手,這青年推過手後,見不到陳發科有什麼過人的功夫,等大家都推過了,便問陳發科還可以再推嗎?陳發科明白他的意思,便問他:「你是否會抱頭?」青年問是什麼意思,陳發科說我一發勁你就抱頭,然後和他再推。陳發科一發勁,這青年往後面退,越退越往後仰跌,連忙抱頭,連續幾次跌在地上,甚為佩服,也跟陳發科練拳了。別人發勁,被打者往後越退速度越慢,幾步後便站穩了,陳發科因勁力大,打的角度高,使人越退越站不住變成仰跌。通過這些陳發科的武功事迹,不知大家對陳發科的功夫有什麼樣的評價,對太極拳的高境界功夫有怎樣的認識?

我為什麼選擇介紹陳發科來讓大家思考太極拳的高境界功夫呢?

有幾個原因:一是陳發科是現代的人,雖然我們現在見不到他,但可以接觸到許多見過他的人,聽他們談親身的體會,這樣才不會以訛傳訛。平時我們可以聽到許多以前的太極拳家的故事,但你不能肯定那是真的還是假的,或者是有一定的事實,但已被人誇張了許多。不真實的故事,談談雖然高興,但對我們實際的學習沒有幫助,甚至有害。例如洪老師講過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同學很高興地問陳發科,說聽人家講陳長興(陳發科的曾祖父)的粘勁可大呢,他能手按在大理石面的紫檀木大桌上,把桌子粘起來。陳發科聽了淡淡一笑:「我沒有聽說過我的老祖宗有這麼大的本事。」如果我們聽信這樣的傳說而去練習這樣的粘勁豈不是白費功夫。或者以為太極拳高手必須有這樣的功夫,我們練不到這樣的粘勁,因而失去信心不敢再練太極拳了,那就很冤枉了。二是關於陳發科的武功事迹比較多,比較詳細具體,也比較全面,能使我們對太極拳高功夫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有的名家雖然有一些事迹,表現出某方面的功夫很好,但是較單調,不夠全面。例如某位名家能向前發人,使人騰飛出一丈多遠,這是很有功夫的了,但是打人的方式不夠豐富,看他做捋式的動作,就看不出具有陳發科那樣能使人飛起翻個筋斗的勁,最多只是使人向前撲倒而已,不夠陳發科這麼典型。三是陳發科事迹里所表現出來的功夫,可以從拳理拳法分析出來,這樣對我們的學習才有實際意義。例如把人捋飛起來,洪老師可以教出這樣的方法,我們若功夫下得好,以後也有可能達到不過必須說明二點。第一,我這樣寫陳發科,當然是推崇這個歷史人物,但並不是獨尊陳式太極拳,我是練過多年的楊式、吳式、武式,也教過這些式多年,我也見過許多教陳式太極拳的人。關鍵是在具體人,他認識太極拳有多少,怎麼去教,什麼式都有真功夫的名家,什麼式都有教不出東西的名家。第二,陳發科是達到太極拳很高的層次,技術也很全面,但並不是說所有太極拳高層次的東西他都有,其它名家也有一些高層次的技術值得我們去學習。比如武式太極拳裡面的向下打而使人飛起來的功夫,我就從未聽到陳發科有這樣做過,同時在陳式太極拳的式子里也沒有專門訓練這種功夫的動作(向下打使人稍微跳起的這許多人可能能做到,但不是飛起)。反觀武式太極拳的動作,卻有許多是為訓練這功夫的。

我聽我的武式太極拳老師劉積順講,郝少如先生向他講過一件他祖父郝為貞的故事。郝為貞(一八四九~一九二〇,是孫祿堂的太極拳老師)很有名,功夫也很好。有一次一位山西姓王的著名拳師來找郝為貞比武,郝為貞說不必,你打一套拳,我打一套拳看看就可以了。各打後,郝對王說:你的拳打得很好,只是下面太重,不靈活。王不信,要比試,遂一拳打去。郝為貞向下一打,王向上蹦起,頭撞到樑上的榫頭流血。郝請醫生給王治,王在郝家住了一個月不回去。半年後,一位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披麻戴孝來見郝為貞,說是王的兒子,他爸爸回去死了,郝以為他是來報仇的。王的兒子拿出王的遺書,說一生從未被這樣打敗過了要他的兒子一定要向郝學這家拳。王的兒子原來功夫已不錯,學了三年已很好,遂回山西。郝少如先生說後來沒再聽到這人消息,因當年兵荒馬亂,或者死了,如果活著,憑他的功夫一定會出名的。

我希望更多的人將自己知道的太極拳高層次的功夫(不管是哪一式的)都介紹出來,使我們大家對太極拳的高功夫有更多的認識,開闊我們的眼界,豐富我們的學習內容,提高我們的興趣。

陳發科的功夫為什麼能這麼高

談了上面陳發科的武功事迹後,如果你相信這是真的,那麼就不應該只是知道了,聊聊而已,而是應該想一下,陳發科為什麼能練得這麼好?有哪幾方面的因素?再對照一下我們自己,我們缺少了什麼?應當從哪方面再努力充實?按我的看法,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藝得真傳:<

從陳發科的背景情況,我們可以知道從他的家庭和周圍環境(陳家溝),他可以見到、學到真正的太極拳高功夫。特別是他的父親陳延熙功夫確實很高,在他真正下功夫的時候,能夠在他身邊指導,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人很刻苦練習太極拳,可惜他的老師功夫不是很高,不很全面,雖然他們很聰明,但終其一生,連不到很高層次。相信他們若是有好的老師指導,一定也能達到更高的境界,練出更全面的功夫。

二、刻苦練習:

陳發科的刻苦練習是遠遠超過一般人的。很少有人達到他的刻苦程度。據他對洪老師講,當年他為了趕上堂哥,每天練拳套少則六十遍,多則一百遍。有人說陳發科到北京教拳後,仍堅持日練二十遍。洪老師說沒聽陳發科說過多少遍,但當時陳發科住在河南會館裡,曾移居數屋,屋內磚地原都是好好的整塊,但居住不久,必有二行磚成了碎的,可能就是他在屋裡堅持練習而跺碎的。洪老師說陳發科平常少說話,單坐時常常兩隻手交叉練習,並囑咐洪老師也這樣做,可見他腦里時時都想著練習太極拳。有一天陳發科對洪老師說:「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與一怪物對打,我勝不了它,它也勝不了我,打了幾百回合,最後各以一隻手握拳單推手,雖然很緊張,但是很痛快。」洪老師說這應該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是有道理的。平時陳發科獨坐時一定是在想像別人怎樣進攻,自己怎樣應付,對方又怎樣變化,自己又再怎樣對付。這樣想多了,就變成夢。另外,我也想到陳發科平時和別人交手,一招就解決了,中國人說「無敵最寂寞」,所以碰到這怪物可伴他練習了幾百回合,當然是很痛快的事。

三、終生追求:

許多有其功夫的太極拳名家都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鍛煉,才能達到一定水平,成為名家。但是為什麼他們達不到陳發科的高度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苦練一段時間後,功夫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追求了,不再下苦工了。當然其中也有路子走得對不對的問題,路子不很對,一開始可能進步很快,到一定程度後就停滯不前了。因長時間不能進步,也就失去了刻苦訓練的吸引力了。陳發科一直到晚年都堅持練功,我在洪老師家中見到洪老師早期的學生何淑淦先生,他一九五五年到北京大學讀書,去找師爺陳發科。陳發科看他打完一路拳後,很高興,自己表演一、二路學給何看。何說六十九歲的老人打起來非常漂亮,雖然蒼顏白髮,練起拳來龍騰虎躍,地動山搖。如果陳發科晚年沒有練習很多拳,就不曾輕易對著徒孫表演一、二路二趟拳。因為平時練得多,才會輕易就表演一、二路二趟拳。現在的名家,年紀不大,要想看他練一趟拳都不容易,更不要說二趟拳一起練。我聽陳小旺師兄講過這樣一件事:他父親陳照旭(陳發科的兒子)當年練拳練得很不錯後,就放鬆了,喜歡中國書法和中國音樂,每天花許多時間練習。

陳發科很不滿意,有一次和幾位陳家溝的親人在家中坐談,陳發科批評陳照旭,不應該分心練別的東西,要繼續練好拳。親人們忙打圓場,說照旭的功夫已經很好了。陳發科聽後站起來,叫照旭和他推手,一搭手就把他打起幾尺高。照旭知道父親的苦心,也知道自己的境界仍差很還,把樂器、紙筆等東西燒了,專心練拳,功夫又長進了許多。通過這件事,我們可看到陳發科的追求不同於一般人,在一般人眼裡已經是很好的功夫了,但陳發科看到的是太極拳裡面更高的境界。他終生追求,從不放鬆,才能達到超過常人很多的高度。

四、過人勁力:

陳發科能把人打得那麼高那麼巧妙,除了技術精湛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他有過人的勁力。中國有句俗語說「熟能生巧」,技術練得純熟,就能用得很巧妙。在武術方面,我想還能加上一句:「強能生巧」,雖然技術熟了能把人打飛起來,若是勁力不夠,巧的範圍就小許多了。若是勁力足,打人打得夠高,才能控制從圍牆、窗口飛出,才能使人翻筋斗仍有足夠的高度可轉至足落他,如同大人玩小孩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我們的追求,不單在技術方面,也要有勁力方面。洪老師講過一件事:李劍華身高近二米,體重二百斤以上,有一次和同學們練推手,說單憑我的體重,別人就難把我推出。陳發科一時高興,說「真動不了你?」說著一手貼住李劍華的脖子,一手握李腳腕,將他平舉起來。把二百斤重的人這樣平舉起來,要比舉二百斤的杠鈴難許多。我也聽陳小旺師兄講過,陳家溝太極拳名家陳垚(一八四一~一九二六,陳鑫的哥哥)有一對鐵剪,每條十六斤,一對三十二斤,陳垚死後別人不能使用,僅陳發科一人能夠使用。一隻手持十六斤的鐵棒作兵器使用,確實需要大力氣。

洪均生老師說,和陳發科推手時,肢體接觸之處,一點不覺其有力。但在試驗動作中,又好似他的後備力力大無窮,如同將被大風吹得站立不住一般。洪老師又說,陳發科在堅實的土地上練掃膛腿時,地面被左右足划出二個半圓,溝深寸許。另外他跺地碎磚,震腳屋頂落沙,都足見他腿勁之利害

五、品格高尚:

談了上面四點,本不想再談這一點,一方面怕文章太長,一方面好象這和太極拳技藝的高低不大有關係。但考慮到使大家對陳發科有一個更完整的認識,而且中國人自古以來評價藝術總是說「藝如其人」,有什麼樣的品質,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其實這是對的,平時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品質並不是很好的(但同時也不是很壞的)人,其太極拳造詣也不錯。但這些人僅僅是不錯,卻是不可能達到陳發科這樣的高度的。例如驕傲自以為是的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會進步,因為他不善於吸收別人的長處。一個人必須常常覺得不足,才會不斷地進取,使自己更上一層樓。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心裡老是想把別人打倒打傷,當然不會花時間精力去學習讓人飛出而不受傷的藝術了。

陳發科是非常謙虛的人,從不吹噓貶低別人。洪老師說,凡練太極拳的人,差不多都喜歡說太極拳是內家學,內家拳比外家拳高級。但陳發科從不把自己練的拳看成至高無上的內家,他說:「什麼事物都有內外,才學必須從外形入手,經過多年鑽研,才能逐漸深入,得到內里的精華,學太極拳是這樣,學別的拳也是這樣,都有內外,也都由外才能入內」。所以有人問陳發科哪種拳最好,陳發科回答說:哪種拳都好,如果不好早被淘汰了。拳的好壞,全在於怎樣教和怎樣學。陳發科對外面練拳的人也從不隨便說人家不好,學生問到某某的拳練得怎樣,陳發科的回答常常有三種:練得好或者不錯,練得有功夫,另一種是我看不懂。後來久了,洪老師他們明白他的意思,練得好或不錯是讚許的;練得有功夫的,是指拳練得不怎麼樣,但肯苦練;說不懂的,是拳練得不好功夫也一無可取的。對於別人的貶低,陳發科卻毫不介意。有一位姓劉的醫生,原跟北京一位某學派的宗師某老師學,後來也跟陳發科學。一天,劉醫生生氣地對陳發科說:某老師老說陳式太極拳不好,陳發科功夫也不行。陳發科聽後反而笑說:他說咱們不好,咱們也沒說自己多好,他說他的,咱練咱的,不要理他。前面已提到為了保全另一位老師的職位,陳發科寧願不去民國大學教拳。前面提到與沉三較藝的事,洪老師還談到有關的另一件事,說沉三走後,有個同學冒然說:「既然如此,老師怎麼不摔他一下?」陳發科聽後立刻沉下臉來問他:「摔他一下?為什麼要摔他?」這同學見老師生氣,嚇得不敢回答(陳發科平時與學生說話都是和顏悅色的)。陳發科又厲聲問他:「你說,你說,你說在大庭廣眾之中,願不願意讓人摔一下?」這同學吶吶說:「不願意」。陳發科說:「啊,你也不願!自己不願意的事,怎麼對人來施。連想都不應該想。」又和顏悅色教導說:「一個人成名不易,應當處處保護人家的名譽。」

聽過陳發科的武功事迹後,許多人都會產生一個印象(我也如此),他一定是一位威武嚴肅,感情冷漠的人。其實恰恰相反,洪老師跟我講過二件小事,這樣的小事或者別人不會寫進文章里,但我覺得很有意思,會使你改變對陳發科的印象的。三十年代,當時陳發科的小兒子陳照奎(一九二八~一九八一)幾歲大,有一個女孩子(我已忘了洪老師說的名字)十六歲,因身體不好跟陳發科練拳,結果身體好了,對陳發科很有感情,稱他為爸爸。她哥哥是在軍隊任職,後來軍隊調動要離開,但她不願意,就留在北京。一天,洪老師到陳發科家,一進門就看到陳發科坐在椅子上流眼淚,陳照奎背靠在牆哭,女孩站在他旁邊也在哭,忙問是什麼事。原來這女孩教陳照奎讀書,陳照奎不認真,學不會,她打了陳照奎一手掌,陳照奎哭了,女孩也哭,陳發科見了也哭了。想不到陳發科這麼容易動感情吧?

一九五六年洪老師再回北京跟陳發科練拳,有一次提到這女孩(當時是二十幾年後,已不是女孩了)的情況,陳發科說她每天早上在某公園教陳式太極拳。一天早上,陳發科、洪老師及另一位同學三人去公園看這女士教拳,她看到他們來了,怕羞不敢教,使跑過去推陳發科說:你們走吧。陳發科他們笑著走了,這時的陳發科不是一個嚴師,倒像一個慈父。陳發科對母親非常孝順,其母晚年癱瘓在床數年,飲食便溺都需人扶持。她的身體很重,每當便溺或換褥子,總由陳發科抱起,晚上不得安睡,故此兩眼布滿紅絲。每當有宴會時,陳發科總以一小杯白酒相陪,大家勸他多喝點,他笑答:「我在二十歲以前愛喝酒,喝三、五斤燒酒沒問題,有一次我和小舅舅開了一壇酒對飲,一下子喝光了,都醉得不省人事。我過了三天才醒過來,小舅舅卻醉死了。從此,我母親囑咐只許喝一小杯酒。」難得陳發科這樣聽母親的話,也有堅強的意志,一決定就能終生戒了,這意志力也是他能終生努力練拳的保證。

現在還能出陳發科嗎?

我們知道了陳發科有多高的功夫,也知道了為什麼他能練得這麼好,那麼我們再想想,現在還能出陳發科嗎?換句話說,現在的人能夠練到陳發科這樣的高度嗎?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呢?因為這是關係到太極拳以後的發展,關係到太極拳的命運。以後我會另寫文章來討論這個問題,現在簡單談一下。如果現在世界上有十個陳發科這樣的太極高手,那麼推手比賽將會非常精彩,一定會吸引到比拳擊更多的觀眾。因為太極高手的發勁非常乾脆,多種多樣,把人打出很遠而不使人受傷。相反拳擊僅是擊人,使人受傷,不如太極拳既文明又精彩。比如一個捋式,使對手在空中翻個筋斗跌下而不受傷,會不會比一個勾拳把對手下巴打爛更好呢?一個發勁把對手打得騰空飛起,跌到台下,會不會比一個重拳把對手打昏迷倒地爬不起來更文明更吸引人呢?如果能吸引到許多的觀眾觀看推手比賽,那麼世界上將會有更多的人來學習太極拳,而且學習的人會更認真努力,太極拳的水平就會大大提高。如果現在世界上有十個陳發科,那麼愛好太極拳的人就會比較容易知道應該怎樣去學習,就不會學了一點低水平的太極拳就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學不到高水平的太極拳而苦惱,而喪失對太極拳的興趣。所以現在能出太極拳的真正高手,是非常重要的。

要出陳發科式的人物,先決條件是藝得真傳。世界上刻苦練習武功的人很多,因為學習的東西不同,刻苦練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那麼現在世界上有陳發科這樣的高手來傳授高層次的太極技藝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的,事實上不單是沒有,而且差得太遠。那麼退一步來看,現在世界上還有人懂得太極拳的高層次的技巧嗎?這是一個未知數,我想比較接近陳發科的全面掌握應該是沒有,但是在某一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掌握應該是有少數的人存在。現在我們先來弄清楚什麼是太極拳的高層次技巧。是不是像一些人所做的,把人打在地上,或把人的手弄斷,或者讓人推得搖來晃去而不移動兩足就是太極拳的高功夫呢?肯定不是的。能夠把人打傷、打倒甚至打死,這是全世界的武術所具有的一般技巧。被人推不動、打不傷,這也是中國武術里許多門派所具有的東西。所以在太極拳里,那些把人推出、推倒,用擒拿手法制服人,把對手的肢體打斷或打傷人,或者用柔軟的手法使人推不動,都是太極拳里一般的功夫。太極拳里比較高級的功夫,大概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能夠發勁把人乾脆的打出去,這是一般武術所沒有的,也是一般練太極拳的人所達不到的。當然,怎樣發勁和怎樣把人打得乾脆有許多不同的方法,這裡暫不討論,能夠在比較多種的情況下發勁把人乾脆打出,就可算是真正的太極拳家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被稱為太極拳家的人並不能把人乾脆打出。再高一層,就是發勁把人乾脆打出時,能夠使人雙足離地騰空而出。當然這裡面要分辨清楚是怎樣使對方騰空而出的,因為平時推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情況,當一方蹲得比另一方低時,從下面斜向上推出,對方可能會雙足離地跳出。這樣的推法許多人都能做到,並不需高水平。高水平的是自己的身並不一定比對方低,甚至手是從上向下打的,都能使對方飛起。關鍵是在懂得用勁。這樣的功夫在極少數中國武術裡面也有。第三層是同樣能夠發勁把人打得騰空飛起,但主要是利用對方的力量,並且能很好控制對手,這是需要更高的太極拳技術的,須能夠巧妙使用自己的勁和對方的勁,這是其它中國武術所沒有的。陳發科所以能夠把人打得那麼高,就是利用對方的力量,再加上自己的勁。如果僅僅使用自己的力量,就不可能把一個一百幾十斤的成年人擲到那麼高。事實上在第一層次中有一些人就能主要利用對方的力量把人打出的,只是由於他們自己的勁不能做到立體螺旋,無法使對方騰空飛起,這是很可惜的,陳發科的高足洪均生老師就能很好做到,以前我曾寫文章介紹過他,現在再舉一個例子。據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先生講,一九八0年他到濟南的山東大學讀書,喜歡武術,練查拳。後來聽人介紹,一天早上到黑虎泉看洪老師教拳,剛好有一團人跟洪老師學拳,是最後一天。合影留念後,忽然一個中年人通過翻譯問洪老師是否可交手一試,洪老師答應。聽到他們要比試,陳中華很興奮,擠到前面離洪老師一米多遠的地方觀看。洪老師站著不動,左手仍握著煙斗,那人衝上去一拳打向洪老師右胸,洪老師不推不架,僅以右胸一抖,來人「蓬」的一聲,兩足離地半米多高,蹦回二、三米遠。此人一臉茫然,要求再試,又是一拳打在洪老師胸上,還是蹦回二、三米。第三次不問衝上又是一拳,仍是騰空蹦回,相信這人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陳中華也不明白,但第二天就開始跟洪老師學拳了。

根據這樣的標準來看,現今的太極拳名家能有幾人功夫能夠達到高的層次呢?相信是少之又少。退一步來看,功夫未達到高層次,但明白高層次的技巧,或者掌握某方面的方法,就該是稍為多一些,因此可以說,太極拳高層次的技巧尚不致完全失傳,不過也不是許多人明白。除了藝得真傳之外,另一個出陳發科式太極拳家的重要條件是刻苦訓練。現代人有可能像陳發科那樣刻苦訓練嗎?我曾就這一問題與陳發科的學生們及一些尊崇陳發科的人探討過,大家都覺得很難很難。其原因一方面是太極拳社會功能不同以前的時代,另一方面是現代人生活內容太多,不像以前那麼簡單,無可能像陳發科一樣用十幾個鐘頭練拳。不過現在我倒有不同的看法。要解決這個問題,可從二方面來解決,一是使太極拳成為現代競技體育,使一些練習者成為專業運動員,那就有可能有充足的時間來訓練。另一方面是改善訓練的方法,使較少的時間能訓練出同樣的效果來。我想這一點不太難,大家通過實踐,一定可以掌握、創造許多更有效的方法來,倒是第一點難度大,要花長時間努力才能實現。

結束語:

我寫這篇長文的目的,是想讓大家開開眼界,看一下真正的太極拳高手是什麼樣的功夫,和大家交流一下學習的方法和心得,希望我們都能學習到真正的太極拳,都能練出真正的功夫來。這樣,才會使我們喜愛的太極拳不致日趨沒落,僅僅成為一種健身的手段,而是能夠發展得更繁榮,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喜愛它。而且我們也在其中得到更大的樂趣,使太極拳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造福全人類。

現在我們自己要怎麼做呢?前面是從整個太極拳界來討論還能不能培養出陳發科式的太極拳大師來,這對太極拳以後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依賴太極拳以後怎樣發展,才能使之實現。但這對我們自己目前的練習並不會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認識了陳發科所表現出來的高層次功夫,如果我們對太極拳是真正有興趣的話,我們就會考慮自己應該怎麼做?能夠學習到這種太極拳的高技藝嗎?能夠練得成嗎?我們來討論。

首先還是藝得真傳的問題,當我們明白什麼是太極拳的高層次功夫後,並且知道目前太極拳水平的情況後,我們就要打破門派觀念,多方面學習,才能掌握較全面的高技藝。本來太極拳甚至中國武術都無所謂門派的,只是在發展中出現一些名家,形成一定的風格特點,人們才把它分門別派來。正確對待門派,可使我們更明白這一派的風格特點,更明確地去掌握它,但不能反過來被它束縛了。

以前真正有功夫的人是不會死抱門派的。比如楊露禪自己功夫很好,但他二兒子楊班侯還跟武禹襄學,結果風格跟他不一樣,功夫也很好。他的三兒子楊健侯跟他學的,風格也有改變。而楊健侯二個兒子楊少侯、楊澄甫,跟父親不盡一樣,兄弟之間差別更大,他們究竟是同一風格特點的同門派還是同樣姓楊的同門派?其實他們完全不受門派觀念來束縛自己的發展,怎麼適合自己就怎樣練,怎樣發展。我們處在這個時代,如果還死抱門派觀念,不單會被現代人笑話,如果古人有知,也會笑話我們。現在每一派的名家,功夫都還不及陳發科或本派以前的代表人物,我們只跟一位老師學,肯定不能較全面地掌握太極拳的高層次功夫。我們要尊重原來的老師,盡量把他的功夫學好,然後看看還缺少什麼高層次的技藝,再找合適的老師繼續學習,綜合多位老師的功夫,才能較全面的掌握。在現在的信息時代,要找老師比以前容易得多了,幾十年前你不知道哪裡有什麼名家,這些名家功夫怎樣。現在名家到處走、錄像帶到處賣,和拳友交流也很容易,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有用的信息。

學到了真功夫,又是來到刻苦練習的問題。現在我們一般的太極拳愛好者都是業餘的,很難抽出許多時間練習,這是會限制我們水平的提高的。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並不是真的需要成為陳發科,但是我們都希望能掌握太極拳高層次的東西。只要我們堅持練習,儘可能抽多一點時間練,忙時少練,閑時多練,就一定會不斷提高的。事實上有一個原因使我們減少了許多的練習,就是當我們練習到一個階段後,我們對以後的學習不明白,練習了許多並不會進步,使我們懷疑,因而提不起興趣,把本來就不多的時間也用來做其它事了。如果我們能明確所學的東西,在練習中常常覺得會進步,那麼我們就會樂於練習,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放下,練習的時間就多起來了。我們若能堅持不懈追求,多學習、多練習,成不了陳發科,但成為一位真正的太極拳家並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後來的人,或者他們中間能出幾位陳發科,那也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了。

作者-吳仕增
推薦閱讀:

大家認為陳式太極拳好在哪兒?
茶水錄(三十七)掌握實質能變通 擅用體悟破迷信
跆拳道—國外功夫
現實生活中功夫最厲害能到什麼程度。?
中國二十大功夫明星

TAG:功夫 | 太極拳 | 轉載 | 太極 | 高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