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犀牛、老虎減少究竟誰之過?
行走在非洲沙漠上的象群
休憩中的老虎
肯亞納庫魯湖國家公園裡的野犀牛國際上「大象、犀牛、老虎減少由中國引起」的說法一直被炒得沸沸揚揚,然而,這種說法帶有太多非客觀評價的主觀色彩。大象、犀牛、老虎減少,究竟誰之過?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主任孟憲林接受本報獨家採訪時說,造成野生動物越來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棲息地減少、以生存為目的的捕殺、自然災害、原產地缺乏監管是非常重要的四方面原因。儘管西方國家因為文化傳統、政治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等原因對中國有誤解,但是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直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並且,積极參与國際合作,嚴厲打擊非法貿易,被越來越多不存偏見的國際社會人士所肯定。中國還連續兩次獲得「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秘書長表彰證書」,這在世界各國絕無僅有。1謬論:野生動物減少由中國引起「目前全世界近800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備受關注的野生虎已由1900年的約10萬頭急劇下降到目前不足3500頭……」國家林業局網站上公布著這樣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相關資料顯示,在過去40年,犀牛數量已經減少了90%,如果獵殺大象的非法活動繼續蔓延,10年內,非洲境內多數大象將消失。大象、犀牛、老虎的減少已成不爭的事實,但到底是否由中國引起,在國際上還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張陝寧處長接受本報採訪時說:「近年來,一些國際組織對中國經濟和居民收入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非洲獵殺動物的上升跟中國經濟增長成正相關。他們認為中國人有錢了,把象牙當做保值增值的收藏品,這些需求刺激獵殺行為發生。」「這種說法完全是主觀臆斷,目前並沒有事實證明中國居民增長的可支配收入用來購買象牙,非洲獵殺動物數量的上升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和中國經濟增長風馬牛不相及。」張陝寧談到。在一些關於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國際會議上,「大象、犀牛、老虎減少由中國引起」的說法也甚囂塵上,中國常常成為被指責的對象。2013年3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六屆締約國大會期間,《紐約時報》發文稱,中國對象牙的需求導致非洲被捕殺的大象數量快速增長。來自東亞野生物貿易委員會的大象專家湯姆·米利肯也認為,「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更多地推動了非法象牙交易。」類似的觀點在國外頗有代表性,認為中國應對野生動物的減少負責。面對諸多質疑,中國應該有一個澄清的機會,更需要為自己正名。2駁斥:無端怪罪中國沒任何道理「實際上,造成野生動物越來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棲息地減少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自然災害、以生存為目的的捕殺、原產地缺乏監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孟憲林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提到。由於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為滿足對糧食的需求,不斷擴展或新建村鎮和發展農業生產;為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不斷發展工業佔用土地。非洲象牙海岸——象牙海岸,近年來2400萬英畝的原始森林遭毀;素有「野生動物天堂」之稱的肯亞,近些年也拓荒種糧,擴建新村,大大縮小了象群、黑犀牛的棲息地。「由於環境氣候的變化和人類活動的擴張,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不斷縮小,環境的野生動物承載量也不斷下降。很多野生動物如老虎、鷹等屬於獨居動物,它們為了爭奪地盤或食物會自相殘殺。」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院長張偉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另外,張偉談到,自然災害尤其是冰雪和乾旱災害對野生動物種群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非洲的許多地區都是旱災的頻發地。2010年至2011年間,東部非洲遭遇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乾旱程度最嚴重的地區——肯亞、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大部分是非洲象、犀牛的分布地區。還有,以生存為目的的捕殺。據悉,2011年,南非野生動物保護區內448頭犀牛遭獵殺;2012年前3個月,109頭犀牛遭獵殺,平均每天超過1頭。「在非洲進行非法獵殺的絕大多數是當地人。」孟憲林認為,「進行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並非是為了滿足別國需求,而是當地人為了從這種貿易中獲取利益,滿足生存需求,因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資源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亟待提高。」然而,這些處於源頭上的國家大多缺乏嚴格的監察和市場監管,因此不能從根源上遏制非法獵殺和非法貿易。由此,張陝寧認為:「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是一個完整的鏈條,資源國或沿途國家的海關對瀕危野生動物貿易的監管和執法的失職造成了鏈條的缺口,因而這些國家對野生動物瀕危負有一定責任。無端怪罪中國沒有道理。」3分析:主觀臆斷從何而來既然造成野生動物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麼「中國引起大象、犀牛、老虎減少」的主觀臆斷從何而來呢?國家稅務幹部學院政治學教研室闞道遠老師認為,這種言論「根源於各國形態各異的文化傳統、政治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文化傳統差異方面造成的誤解主要來自對中醫的不了解。傳統中醫認為,虎骨、虎皮、犀牛角等是珍貴的中藥材,對一些疾病有著很好的療效,東亞野生物貿易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都有聲音認為「中醫藥造成部分珍稀野生動物瀕危」。對此,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張林解釋道,「中國中醫藥歷史上的確存在野生動物入葯的情況,但隨著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和藥用動物人工養殖技術的發展,濫殺野生動物入葯的情況已非常少見。目前中國已建立了嚴格的野生動物保護機制,多數藥用動物已實現規範化的人工養殖供給,這種言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中國當下中醫藥行業發展現狀的不了解。」我國早於1993年就已全面禁止虎骨入葯,頒布了《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取消犀牛角和虎骨藥用標準,今後不得再用犀牛角和虎骨製藥。隨後又出台了《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有效保護了包括很多藥用物種在內的自然資源。此外,各地的森林公安、葯監、工商等部門都建立了嚴格的監管制度,對藥用動物人工養殖基地、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及經營門店進行監督。「中國引起大象、犀牛、老虎減少」這種說法的另一依據是中國查處的瀕危野生動物違法案件數量較多。2012年,國家林業局組織的集中行動共查辦了野生動物案件647起,收繳野生動物7萬多隻、製品3700件、動物皮近5000張。「現有執法數據只能說明近年來中國在打擊野生動物及產品非法貿易方面採取了極為嚴厲的措施,是中國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提高執法效率的具體體現。」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談到。孟憲林表示,目前,瀕危野生動物的話語權操縱在西方國家手中,他們充分利用一些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和部分媒體,大力宣傳他們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主張、措施,卻對中國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進步視而不見,用各種外交手段影響國際輿論向其傾斜。「西方國家對中國逐步發展起來並越來越強大感到了威脅,想通過限制野生動物貿易遏制中國發展。」孟憲林說道,「對於資源國來說,將野生動物減少歸咎於中國也是轉嫁其自身對野生動物保護不到位責任的一種方式。」4立場:保護監管擔大國責任「大象、犀牛、老虎減少由中國引起」這一說法並不符合中國的真實情況。然而,面對複雜因素造成的部分野生動物瀕危的局面,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直在為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據了解,我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類型齊全、功能完備的自然保護區網路體系,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通過積極的保護措施,有效地保護了我國瀕危動植物物種生存區域,使瀕危物種消亡的速度減緩。不僅如此,中國還正確處理了保護、繁育和合理利用的關係,印紅表示,「對於中國來講,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這是《野生動物保護法》確定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方針。」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的保護管理方針,針對國家野生動物資源總量不足的現狀,我們在處理保護與利用關係方面有三個基本的準則:一是要堅持生態優先。二是積極馴養繁殖。三是合理開發。合理開發主要是政府建立合理利用秩序,通過法律法規制度和監管秩序,保護合法經營,打擊非法經營。同時,中國還實施嚴格的貿易監管。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表示,「中國對象牙的貿易主要用於象牙的精美雕刻工藝的傳承。有資格的企業必須要有合法的象牙原料來源。這些原料來源都是這些企業從非洲通過公開拍賣,在CITES秘書處的監管下完成的。」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瀕危物種公約》秘書處對中國的象牙交易監控和市場狀況進行審核後,認為中國在控制象牙交易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中國已經符合《瀕危物種公約》規定的標準,同意中國作為特定的非洲國家庫存象牙的貿易夥伴國。「野生動植物是可再生資源,科學合理地利用管理可以做到可持續性發展,」孟憲林說,「但科學管理並不意味著過度保護,其數量應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避免過度增長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除了一直嚴格監管,合法加工、貿易,中國還在立法、執法等多方面加大力度打擊象牙非法貿易。2011年12月,中國成立了部門間CITES執法工作組,整合林業、海關、農業、工商和公安各方面力量,對內協調開展CITES執法活動,對外開展國際野生動植物執法合作。據悉,協調小組在成立後的一年半時間裡,已連續兩次獲得「CITES秘書長表彰證書」,這在世界各國絕無僅有。5呼籲:跨國合作實現多贏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秘書長約翰·斯甘倫在第十六屆締約方大會上說,「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正在不斷升級,呈跨國化趨勢,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走私及非法經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活動實際上涉及到盜獵、運輸、走私出境、走私入境、非法經營等一系列環節,只有涉及到上述環節的各個國家共同努力,多環節強化執法,才能最終取得實質成效。不能僅僅依靠某一個國家或部分環節的努力。」印紅表示。近幾年,為打擊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我國不斷加強與非政府組織、政府間國際組織、區域性執法組織及有關國家和周邊地區的聯繫與合作。2010年5月-11月,中國參加了國際刑警組織的「旋梯行動」、「老虎行動」及「捕食行動」,查獲大量非法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和非法經營利用老虎、大象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活動。今年伊始,中國首次牽頭,組織亞洲和非洲22個國家,成功開展代號為「眼鏡蛇行動」的瀕危物種聯合緝私活動,繳獲42噸紫檀、6.5噸象牙及其製品、1.55噸藏羚羊絨等大量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中國部門間CITES執法工作協調小組、海關總署緝私局、公安部邊防局和國家林業局的卓越表現,受到了6家組織方的聯合表彰。印紅表示,「眼鏡蛇行動」是國際社會合作打擊跨國犯罪的成功範例,不僅顯示了中國推動多邊合作打擊走私瀕危物種犯罪的決心和能力,也體現了中國政府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一貫立場。2013年7月28日,中國分別與印度、俄羅斯有關部門就保護老虎及其棲息地、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進行了雙邊會談。中俄雙方確定,率先啟動研究制定「東北虎、東北豹跨境保護合作工作計劃」。印紅表示,中國在嚴厲打擊非法貿易的同時,也希望各個國家在非法貿易的源頭、轉運和交易等環節,共同加大執法力度,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非法貿易和走私。鏈接虎:哺乳綱豹屬的四種大型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有「百獸之王」之稱。虎在我國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象:目前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屬於長鼻目,只有一科兩屬三種,即象科,非洲象屬和象屬,非洲象屬有兩種:普通非洲象(也叫熱帶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屬只有亞洲象一種(也叫印度象)。亞洲象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省南部,國外常見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亞洲象的智商很高,性情也溫順憨厚,非常容易馴化。在東南亞和南亞的很多國家,當地居民都馴養它們用來騎乘、表演等。犀牛:犀牛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主要分布於非洲和東南亞,是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體型僅次於大象的陸地動物。現在世界上共有四屬五種犀牛: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和爪哇犀牛等五種,而這五種犀牛都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Ⅰ中的保護動物。
推薦閱讀:
※**《大象無形》蘊玄妙
※☆ 鄭多燕瘦腿操 大象腿10天瘦成小鳥腿
※大象吉祥物象徵寓意
※非洲人吃不吃大象?大象肉好吃嗎?
※大象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