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佛光荔枝
編者按:2013年11月15日至24日,「生活禪系寶島參訪團」一行26人問道寶島台灣,參訪了台灣佛光山、法鼓山、中台禪寺、慈濟等諸道場。參訪團成員之一、曾追隨凈慧長老學禪多年的馬明博居士將其隨團參訪時所作日記輯集成冊,遂成《寶島問禪記》一書。該書內容豐富詳實,既有參訪寶島諸道場的感受,也有對大德弘法利生行履的記錄以及參訪團對佛教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考。本文為11月21日台灣佛光山參訪日記節選。
星雲大師說:「佛說的,人要的,凈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於幸福人生之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旨在用佛陀的開示、教化,作為改善人生的準繩,用佛法來凈化我們的思想,讓佛法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使我們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更美滿、更有價值。」
心保和尚簡要地概括了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的心路歷程,「大師對於人世間所謂的酸甜苦辣,苦就讓它苦,因為苦有苦的味道;樂就讓它樂,樂過了就不再執著。大師總是能夠從生活中體現佛法,因為有了佛法,生活就會變得不一樣,就像『平常一樣窗前月,方有梅花便不同』。要心中有佛,要在心中長出菩提、生出蓮花,這是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法要。」
佛光山的總體目標是「弘揚人間佛教,開創佛光凈土,建設四眾教團,促進普世和慈」。什麼是人間佛教?星雲大師說:「佛說的,人要的,凈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於幸福人生之增進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旨在用佛陀的開示、教化,作為改善人生的準繩,用佛法來凈化我們的思想,讓佛法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使我們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更美滿、更有價值。」
慧傳法師說,只有把這些理念與實際的生活相應,由名詞變成動詞,才能產生實際的效果。如何才能做到相應呢?他借「佛光荔枝」的故事進行說明。
佛光山下大樹鄉的荔枝品種是「玉荷包」,跟著名的廣東荔枝「妃子笑」品質一樣,是世界聞名的。兩年前,星雲大師聽說山下的農民賣了荔枝,竟然交不起孩子讀書的學費,便覺得這裡面有問題。近幾年,沒有天災,農民種的荔枝不會有什麼損失。大師讓人了解情況。農民說,一斤荔枝賣40元到50元,品質好的賣到60元,只有賣這個價才能不虧本:而中間商開著大卡車來收購,每斤只給30元。這樣一來,賺錢的是中間商,辛苦的是農民。
星雲大師發動弟子、信徒賣荔枝。聽到大師這個號召,大家都覺得很奇怪。賣荔枝跟佛法有什麼關係?跟佛教有什麼關係?甚至有人問:「這與人間佛教有什麼關係呢?」
慧傳法師介紹佛光山理念等內容
為此,大師寫了一篇文章,講賣荔枝裡面的佛教與佛法。
第一個問題是,荔枝與佛法有什麼關係?慧傳法師說:「我一們一起來研究大師為什麼要做這個決定。」
中間商只出一台卡車,就可以賺錢了,而農民只剩下辛苦。大師認為這樣有違慈悲。為保護農民的利益,他讓佛光山收購荔枝,凡是當地農民來佛光山做登記的,都可以把荔枝送過來,然後,佛光山作為禮物寄給各地信眾。大師強調,「不要和農民砍價,他們認為值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收購荔枝的法師發現,當地農民給出的價格是公道的,大多在40到50元之間;如果有人要賣一斤60塊,他確實能保證荔枝品質要比一般的好。
慧傳法師說:「出於慈悲去做,這就是佛說的。」
大師的慈悲心,讓農民得到了利益,農民心生歡喜,也來幫助佛光山。中國有句俗話「遠親不如近鄰」。這兩年賣荔枝,佛光山幫助農民,得到的回饋是山下的農民們看到寺院忙碌,主動要求來做義工。
一些沒有來佛光山登記的農民,在佛光山停車場附近,擺攤賣荔枝。星雲大師見到他們在風吹日晒中謀生活,太不容易,便提議搭建攤位,然後免費提供給農民用。大師要求,搭建的攤位既要通風,又要遮陽、避雨,給農民真正的幫助。農民很高興地搬進了佛光山提供的經營店面。慧傳法師說:「人要的是什麼?是尊嚴。在善法欲的過程中,既保證了佛光山的有序,也滿足了民的尊嚴,這就是『人要的』。
遠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去年,有幾家在山上做過登記的農民沒有把荔枝送過來。星雲大師問,這幾家為什麼沒送?要問一下。一了解,這幾家農民當年的荔枝品質不佳,不好意思送來,怕砸了佛光山的品牌。「大家想,農民賣荔枝是為了贏利,現在他們為了維護佛光山的聲譽,寧肯自己不贏利了,這不是熄滅貪嗔痴的例子嗎?這不是善美嗎?這不是凈化嗎?」
慧傳法師話音甫落,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每年,佛光山都要組織有登記的農民到佛光山其他的道場去參觀。今年,他們主動提出要去大陸江蘇宜興的大覺寺去看看。大家或許不知道,台南這一帶是民進黨的根據地,他們是不容易溝通的,現在他們主動表示要到大陸去,了解祖國河山,這多麼難得!這些農民們太可愛了,宜興大覺寺地處偏遠,他們去了之後,看到寺院的草長得太高了,便自動自發地幫助常住除草。這不是善美的表現嗎?」
「星雲大師這麼一個慈悲的舉動,便把佛陀的教化變成眾生的共識。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為什麼先提理念?先把理念建立起來,先有正見、正思維,接下來的行為才能符合這些理念。提出這麼好的理念,目的是做什麼?建設佛光凈土。」
有極樂凈土,有彌勒凈土,為什麼還要提「建設佛光凈土」?星雲大師說,要把各種佛國凈土中美好的東西,在人間融攝起來,在現實人間實現。
星雲大師對「佛光凈土」的期許是「家庭溫暖、身心調和、生活凈化、處事愉快、人群融和、環境整潔、社會安定、國家承平、世界和平、佛土吉祥,人人知道將自己內心的慈悲、喜舍、寬容、友愛、尊重打從內心發展出來,貢獻社會,服務大眾,這就是『佛光凈土』的世界。」
接下來,慧傳法師簡要地介紹「星雲大師的管理學」。
佛光教團之組織系統:以「恪遵佛制、奉行清規」為其精神內涵,以「集體創作、制度領導」為其宗風性格。
兩序大眾,於佛光教團的組織里,人人唯法所依,以「常住第一、大眾第一、信徒第一、佛教第一」為共遵之理念;「以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程歸於檀那」為共守之準則。
回味那天聽到的,印象深刻的是星雲大師提出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五和」——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慧傳法師說:「在信徒成長的階段,讓他的生活跟佛教有關係,這樣,佛教的根才能扎得深,扎得穩。」
人們看到,佛光山有很多的義工。那麼法師們做什麼呢?星雲大師說:「法師要做『義工的義工』。」
人與人之間接觸,難免會遇到矛盾。怎麼處理矛盾呢?星雲大師教導說「你大我小,你對我錯,你有我無」,這樣做就能減少矛盾了。
星雲大師說「有能力的人處處給人方便,沒能力的人處處給人痛苦。」有做領導的來看了,感慨萬千,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做,這個社會必然和諧了。
創建佛光山之初,星雲大師提出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佛光山的成功之處,就是把這些理念推廣了出去。如今的佛光山,在世界範圍內擁有300多家道場。
聽過慧傳法師的介紹,海和尚說:「我們身在大陸,對佛光山心儀已久。星雲大師致力於佛教從傳統向現代的轉換,適應社會,造福眾生。今日親到寶山,聆聽慧傳法師的分享,對我們未來弘法事業的開展深有啟發。古德講『鴛鴦綉罷與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感恩慧傳法師,今天他把星雲大師的金針給我們看了。」(本文節選自《寶島問禪記》)
(圖片來源 | 柏林禪寺數據中心)
柏林禪寺 官方網站 http://www.bailinsi.net
客堂電話 0311-84942447
投稿郵箱 blcssjzx@163.com
長按關注
微信號「blcs001」
推薦閱讀:
※一套荔枝章1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既然無人知道,杜牧是怎麼知道的?
※三色荔枝章
※荔枝把件
※如何了解荔枝龍眼產地和產量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