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門深入」的四大誤會

「一門深入」的四大誤會徐足之 什麼是一門深入?如果自己讀的經書少,也拒絕思考和向更多的人請教;或者講授佛法的人沒有說清楚,就會發生很多誤會。被誤會的人,耽誤了修行,推遲了破迷開悟,這是很可惜的。經常碰到這樣一些現象:修禪的人,看到別人念佛,就批評為妄念。念佛的人,看到別人持咒,就譏笑為雜修。自以為一門深入的人,見不得別人多讀經典。學顯宗的人認為密宗不地道。等等。還有一種更大的誤會是,念佛法門最高,其他的法門都是「小兒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會?略略分析,大約有以下四種情形: 第一、因為膽小缺乏主見而誤會。本來法師(老師)講清楚了,即針對某個契機的人談說某個法門,進而談一門深入。但聽者似懂非懂,雖然覺得那個法門慢慢不能攝受自己,卻不敢自己拿主意,處於一種被動服從狀態,得過且過,用每天做功的數量安慰自己。這種情形古往今來很普遍。比如: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裏面還是留戀世間的功名富貴,捨不得家庭,捨不得感情,這是不可能成就的。那怎麼辦呢?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不離世情而成佛智,處於順境而不致墮落,修觀音菩薩的法門,或者藥師法門,是再好不過的了。 第二,因為崇拜師父而誤會。這是一種「粉絲心態」。凡是師父說的都是對的,不是師父說的就是不對的。誰要是否定師父的,就跟他拚命。這類人如果碰到專修專弘的師父,最容易誤會自己的法門選擇,他會鸚鵡學舌,他會把師父晚年的境界誤以為是自己的境界。可能是出於這種弊病的考慮,所以有些明智的法師,不輕易宣稱自己修什麼法門,比如,星雲大師,從來不說自己專修什麼法門,也不說專弘什麼法門。如果把佛法喻作藥方,則弘揚佛法的人應該做中醫,不同的人開不同的藥方,而不是永遠用一個藥方對付所有的人。否則,容易遭社會詬病。 第三,因為「法門意識形態」而誤會。凡有成就的法師大德,都有專修專弘的「旗幟」性語言。弘揚禪宗,則處處是禪,不但不念佛,還「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但這僅僅是旗幟性概念,並沒有妨礙禪門深入佛法,研讀佛經,他們照樣早晚課誦《阿彌陀經》和《楞嚴咒》。弘揚凈土,則一句佛號,持名念佛。但並非除了嘴上念佛,不能幹別的。弘揚彌陀凈土者,都以「易行道」和「持名念佛」為旗幟語言。但念佛人須知:《無量壽經》序篇說得非常明白,無量壽法會上一萬二千大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佛告訴我們,修普賢行,迴向西方凈土,才是往生成佛的保險方法。本煥和尚往生後,我曾經很感嘆:本煥長老一生修普賢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一個人放過千台焰口,恢復重建寺院二十多座,倡導開辦世界佛教論壇,接引眾生數百千萬,一生沒有離開《普賢行願品》的修持,最後往生成佛了。原來,本煥老和尚是在修往生彌陀凈土法門!我輩悠哉悠哉,拿著佛珠,享受佛教文化的時尚,也想往生成佛,可能沒那麼便宜啊! 第四,因為理解偏差而誤會。很多人誤把一本經書當作一個法門,並且簡單地認為終生只讀一本經就是一門深入。可實際上,修行人須得從多部經書里,才能感悟一個法門的精髓。有的人誤把某個宗派的師父當作一個法門,而且只學習這個師父的言教,忽視了學習這個師父一生修鍊的歷程。須知,每個有成就的師父的修行歷程中,曾經用過很多種大大小小的法門。印光大師晚年修行法門可謂「一本彌陀經,一個自書的『死』字」。這是大師晚年運用的法門。試想,如果一個初學者,或者有工作有事業的在家居士,也效仿印光大師這個法門,豈不是東施效顰?可實際上,只有學習師父一生的行持,才能準確理解師父所講述的法門。 一門深入,不是哪個弘法人的專利。世間學問也講究一門深入,所以有「專科學校」,有碩士和博士教學體系。出世間的大法,更需要一門深入。聖嚴法師說:「修行,必須一門深入。從一扇門裡直接進入,這是至為善巧、速捷的途徑。一扇門進來以後,每扇門都是相通的,這名為圓通。」 近日讀《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這本書,覺得聖嚴法師短短几句話,把「一門深入」說明白了,不至於誤解「一門深入」的本意。這本書是我在北京靈光寺請回來的。開卷有益,看了聖嚴法師的書,沒有推翻或否定自己的「一門深入」,反而看清什麼是「一門深入」,更堅定自己的「一門深入」。聖嚴法師在書中談到「《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特別闡明了什麼是「一門深入」。當我看到聖嚴法師說「自性裡面沒有法門」這個話時,我頓時覺得我對這個問題理解得更清晰了。注意!聖嚴法師是這樣說的:「一門通,一切門通。自性裡面並沒有門,只有悟入自性時所修的法門。修行時有方便門,悟入了即沒有門,所以《楞伽經》說無門為法門。有門可入是方便,無門為門是頓悟。《楞嚴經》二十五種圓通,修行時是方便,一旦修成,『空所空滅』與『寂滅現前』就是親證圓通,也是頓悟自性。」 佛家講「一門深入」,一門,絕不是「獨此一門,而無其他」。修行入道,破迷開悟,可入的門、能入的門,有多少呢?無量無邊!佛法用「八萬四千」概言之。釋迦牟尼佛累世累劫修行,用了無數種法門,法門裡面有法門,應以什麼法門得度,就修什麼法門。一門深入,是某個時期的總方向,不是事相上的一成不變。一個修行人,應該從哪個門進入,不外三個因緣:讀佛經或佛教書籍,自己感悟;遇到有緣師父觀機逗教,領受而行;今世與前世的行門對接,自主選擇。 佛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法門只是開悟的方便方法,沒有任何「人格」附加值,說法門平等,就是說使用的工具的平等性,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禪宗以「指月」為喻,用手指而向月,「指」是法門,是方便,是工具,修行人要的是,順著手指方向一下子看到「月亮」,月亮比喻為明心見性(開悟)。只見指頭不見月亮,就是誤會。人的十個指頭,任何一個指頭都可以用來指月;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他們的指頭都可以用來指月,不分高低貴賤。用哪個指頭指,這是師父和老師的觀機逗教;碰到誰的指頭指月,這是佛緣和法緣的不同。 什麼是最好的法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什麼是最高的法門?能攝服自己的就是最高的。什麼是最易行的法門?跟自己有緣的就是最容易的。什麼是屬於自己的法門?死心塌地而無反悔的就是自己的。經常有人討論修什麼法門成佛,或者討論釋迦佛是修什麼法門成佛的。這裡是把「法門」概念泛化了,反而得不到真實的運用。有人聽祖師說釋迦佛是念佛成佛的,這種說法沒有錯,但這是成佛的法門,不是一般修行的法門。絕大多數人首先要的是用什麼法門,從「煩惱重」修到「煩惱輕」,從「凡夫位」修到「賢者位」。而修「成佛法門」的前提是已經修到了「大菩薩位」。(2012年4月29日)
推薦閱讀:

消除誤會的幾種妙法!
愛你是個美麗的誤會 -美文故事-散文隨筆- 文章閱讀網
安以軒的老公 安以軒現任老公是他大家以前都誤會了
不要讓誤會扼殺你的愛情
證人誤會

TAG:誤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