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珠三角城鎮體系」到「大灣區集合城市」
珠三角1988
珠三角20151粵港澳關係演進國家意志體現經濟規律使然海絲起點:兩千多年前,秦始皇修建靈渠,連通長江和珠江的支流,從此中央政府的影響力可以更好的深入到現在的廣東與廣西的區域。至漢代絲綢之路開啟,第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在徐聞,隨著唐代宰相張九齡開闢梅關古道,打通嶺南與中原溝通的大動脈,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逐漸從徐聞轉到廣州。西岸先發:1553年,澳門開埠,澳門成為西方的文化經濟輸入到中國大陸的橋頭堡,所以相當長時間內,珠三角的西岸,佛山一帶的經濟比東岸繁榮。穗港雙核: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香港成為西方技術、商品輸入中國大陸的橋頭堡,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廣州面向內陸中轉港口的地位。近代,穗港雙核,廣州成為香港向內地的一個轉運樞紐。粵港脫離,香港從港口城市一躍成為工業城市。香港憑藉著「一國兩制」的優勢,無縫嫁接全球貿易體系,成為東方轉口貿易基地和國際性商業都會。多核崛起:21世紀,隨著廣東改革開放的發展,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的崛起,粵港澳灣區經濟格局發生變化,已經不是香港的一枝獨秀,而是形成了一種灣區上的多核崛起的局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先發城市各自尋求自己的主力位置:全球城市香港隨著內地對外開放,香港海外市場的橋頭堡作用弱化,但仍是中國內地企業開外拓展的重要平台。樞紐中心廣州廣州與全球城市聯繫緊密,是全球貿易體系中的重要樞紐中心。創新中心深圳通信設備轉型升級,互聯網服務迅速壯大;創客群體崛起,成為產品創新轉化中心。在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下,大灣區中各城市不斷優化調整功能定位和空間關係,共享「灣區」的品牌,為低等級的地區帶來發展機會。從空間上、城鎮群的角度上,怎麼去更前瞻的研究它未來的發展呢?——首先要理解珠三角規劃工作領域三十年來的主要探索和思路演變的脈絡。2珠三角五次代表性規劃從結構化的珠三角城鎮體系走向彈性互動的大灣區集合第一次規劃(80-90年代)《珠三角城鎮體系規劃》1989年,為適應經濟轉變和中小城鎮迅速崛起,廣東省建委編製《珠三角城鎮體系規劃》。當時是計劃經濟的時代,城鎮體系規劃講三大結構,職能結構、規模結構和等級結構,更強調的是國家意志主導下構建理想的城鎮體系。重點主要放在:城鎮培育及體系建構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資源的開發利用;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的安排。作為廣東省的規劃,第一次不僅僅局限在轄區城市裡面,而是把眼光放到區域,從區域上考慮未來的發展。
珠三角城鎮體系規劃第二次規劃(1994年)《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城市群規劃》1994年,珠三角的經濟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於是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概念,構建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要規劃經濟區的總體規劃,同時要編製五個專項規劃,其中珠三角經濟區城市群規劃就是其中的專項規劃之一。本次規劃的重要思路包括:強調區域可持續發展空間結構的建構和建設形態、建設標準的引導;首次提出建立都會區、市鎮密集區、開敞區和生態敏感區四種用地發展模式;通過點軸空間的建構、都市區的協調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實現。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城市群規劃第三次規劃(2004-2005年)《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04年,隨著改革的深入,廣東的經濟領先優勢已經不那麼明顯,廣東要再發展、再上台階,必須要繼續在珠三角這裡做文章,於是有了全國第一個部省合作的區域規劃。在本次規劃中,灣區概念首次登台亮相:規劃提出珠三角發展的脊樑。強調產業、交通、生態與空間發展的協同;通過軸帶體系的建構和中心體系培育,推進區域與城鄉統籌;通過空間政策區劃和管治引導,實現區域發展機會的公平;通過實施機制建設和行動計劃,加強規劃的實施性。
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第四次規劃(2008年以來)《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廣東省發展至此時,經濟特區以及珠三角先行開放政策優勢減小,來自外部及全球競爭加大,探索科學發展、改革發展、創新發展成為必然要求。一個地區的發展,沒有政策的支持是不可行的。國家發改委編製了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這個規劃更多側重從產業政策、用地政策、財稅政策、資金的政策等等,給予了廣東很多的政策:構建新型產業體系,促進產業升級,以面對國內及全球競爭;通過城鄉一體化解決區域發展失衡問題,創造城鄉公平發展機會;通過設施的網路覆蓋和快慢體系建設,提升區域發展效率。通過深化與港澳合作,共建宜居區域。
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根據「支持共同規劃實施環珠江口地區的『灣區』重點行動計劃」的工作要求,粵港澳三地政府達成合作開展《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的共識,並將此列為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一項區域重點合作規劃項目。——三地規劃合作從過去「策略性規劃研究」向「可操作性行動計劃」轉變的重大實踐。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第五次規劃(2014年以來)《珠江三角洲全域空間規劃(2015-2020年)》時至今日,珠三角已經到存量經濟的時代。怎麼樣在存量中找增量,怎麼通過存量的更新、如何實現空間的重塑和提升?這個規劃是全領域、全地域的規劃,空間和政策的共同疊加,所以規劃中更強調的是複合、協同和制度上的創新:本次規劃強調以城市群「全域協同」為主旨,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空間「重塑提升」為主題,從城市和區域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統籌優化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以及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面向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銜接國家和省「十三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助推「珠三角九年大跨越」的行動綱領。
珠江三角洲全域空間規劃(2015-2020年)3與先行者的差距發展韌性與內涵不及美歐日影響力稍遜京津冀和長三角與世界級城市群的差距珠三角在人口聚集、建成區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等硬環境方面與美國波士頓-華盛頓、英國中南部(倫敦)、日本太平洋沿岸(東京)等公認世界級城市群的差距不大。但在國際影響力、服務功能、創新能力、環境品質、區域發展「韌性」等軟環境上還存在較大差距。珠三角與世界級城市群接近程度主要差距描述規模能級人口規模和密度已達到世界級灣區的要求,經濟規模與世界級灣區的差距較小,GDP超過舊金山灣區。服務功能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60%,但與三大世界級灣區85%的水平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服務業層次上差距更為明顯。國際影響力粵港澳大灣區僅有16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與擁有28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的舊金山灣區、擁有60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的東京灣區差距顯著。基礎設施粵港澳大灣區機場、港口吞吐量以及高速公路網密度居世界前列,城際軌道交通發展方面與世界級灣區有一定差距。創新能力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三大世界級灣區分別擁有2所、3所和2所世界大學排名100強的高校,而粵港澳灣區擁有的4所世界大學排名100強的高校位於香港,珠三角高校尚未進入世界前100強。分工體系城市間形成了分工有序、功能互補的差異化發展格局,但大中小城市以及村鎮地區的分工相對較差。人居環境品質珠三角以村鎮工業化為帶動的城鎮化,在空間表現為各類用地犬牙交錯、功能混雜,魅力和品質相對不高。生態環境品質三大灣區PM2.5濃度在12-16μg/m3之間,而粵港澳灣區則是這些地區的3-4倍。城市群「韌性」珠三角城鎮化過程中,生態系統呈現破碎化狀態。與京津冀、長三角的比較珠三角的優勢體現在企業創新能力強、城鎮化水平高、城鎮體系相對完善等方面;但在高校等基礎創新能力、企業總部等國際影響方面與長三角、京津冀有較大差距。指標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規模能級人口規模(萬人)5874.3140818936經濟規模(GDP,萬億)5.7712.886.65服務功能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54.6351.254.3近5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11.610.39.3創新能力985 / 211高校數量(所)2 / 410 / 278 / 22工業企業R&D活動人員數(萬人)52.1067.1427.78專利申請量(萬件)17.1437.549.10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31.828.326.7國際影響力國際組織總部(含使領館)和地區代表處數量7374195「世界媒體500強」媒體數量(家)3(含港澳18)12112013年全球銀行500強總部(個)3(含港澳7)252014年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個)6(含港澳10)1052舉辦國際會議次數(次)18(含港澳141)793109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次數(次)13169重要性功能組織廣交會、深交所上海合作組織、上交所——城鎮化特徵城鎮化率(%)84.5971.8458.93城市群結構特徵(人口首位度)雙核扁平化(1.22)單核扁平化(2.27)雙核極化(1.44)500萬人以上規模城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上海、蘇州、杭州、南京、溫州、寧波北京、天津、石家莊50萬人口以上規模城市密度(個/平方公里)1.362.340.6建成區密度(平方公里/千平方公里)25.432.116.9城鎮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3904852734珠三角的空間應對全球大腦鏈接全社會網路集合城市激活邊緣空間在粵港澳大灣區視角下,珠三角的空間規划上有什麼樣的應對思考?仍要從全域規劃的角度來分析。第一,統籌國家海絲戰略和珠三角功能地位提升的關係。建立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樞紐,建立鏈接全球的大腦中樞,建立更緊密的社會的聯繫網,把金融、法律、會計、諮詢、評估等等這樣的專業領域引進到我們珠三角來構建珠三角的大腦。
珠三角: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樞紐第二,對內加強珠三角跟泛珠地區、北部灣的合作,拓展合作的空間。現在做的是廣東沿海發展經濟帶的變化,北部是生態的屏障,沿海地區可能不僅僅在珠三角,它會形成一種沿海岸展開的發展。同時,把握基底環境與區域開發策略,通過對區域基礎資源的分析識別潛力地區,尋找最具開發潛力的戰略性地區,重點關注中山-江門連綿地帶、廣州南站-佛山西站地區、深圳北站-前海新區等。
珠三角—北部灣沿海經濟發展帶第三,創新發展與空間優化的關係,創新驅動是粵港澳灣區的核心戰略。最有創新力的地方,現在有環廣佛和環港深,它是比較密集的。同時還有一個廊道,就是廣深科技廊道。構建創新空間體系,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成為重要創新軸帶,目前正在積極探討中。在一些邊緣的區域,現在比較混雜的地區,考慮怎麼重新組合、優化它的空間。全域規劃團隊提出「集合城市」的概念,形成「集合城市」來共同共贏發展,以「集合城市」建立工業化城鎮地區新秩序。
珠三角創新格局第四,生態空間和生活空間上的統籌。大概整個珠三角的63%的面積是納入基本生態控制線的區域。未來各個城市都要遵守。同時還要構建公園體系,國家公園、區域公園、社會公園等等,其中區域公園是我們全域規劃裡面提出要特別關注的,因為這是跨界、帶狀的,在這樣的帶狀公園上可以串聯很多城市,既是生態廊道,又是休閑的通道。
珠三角生態控制線管制區初步劃定圖第五,粵港澳的合作在機制上的考量。例如加強統籌協調,創新合作機制,建立資金保障機制,共建優質生活圈等。粵港澳灣區規劃裡面,例如成立領導小組和建立聯席機制、建立發展基金等等,還只是一個初步的思考。廣東、香港、澳門各自有各自的優勢,例如綠網行動、區域公交網的行動,這是需要粵港澳合作的。例如通關便利、跨界環保也是要合作的,還有各自的文化街區、特色空間、宜居社區等等這樣的事務,是共同認同的,各自推動的。希望通過三地的合作能夠構建一些宜居建設的示範區域。實際上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等,都可以構建粵港澳的宜居的示範區。希望通過粵港澳三地的合作,粵港澳大灣區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 ·*本文根據李永潔女士在「大灣區規劃論壇」上的演講整理,未經講者本人審閱。文中觀點也不可視為官方意見,敬請留意。
推薦閱讀:
※中國網事:「三個1億人」透出城鎮化發展「三維坐標」
※城鎮化62地試點出爐 多行業有望受益
※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區域協調發展
※陽宅風水之二:發富的城鎮和陽宅
※耗散結構論與中國不威脅西方論及駁小城鎮理論(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