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壽根:科學技術的人文內涵

湯壽根:科學技術的人文內涵

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哈利·海涅,講過一個風趣的故事:「英國有一位機械工程師,發明了一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各方面都同真人一樣,可就是沒有靈魂。於是,這個機器人一天到晚跟隨在工程師後面,不斷地嘟囔著:『給我一個靈魂,給我一個靈魂!』但是,工程師就是沒有辦法給它一個靈魂。」筆者尋思,人文學者或許能給它一個「靈魂」。如果,我們將機器人比作人類五官和四肢的延伸,那麼它所缺少的是「人文的精神價值」。換句話說,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人文精神的融合與引導。這是否就是海涅想要說明的呢?

自然科學追求的是窮盡「自然的真理」;人文科學追求的是窮盡「人生的真諦」,兩者都是人類社會發展所亟需的。相對來說,作為自然的同時又是社會的高級動物——人來說,區別於自然界萬物,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塑造與追求。

人文:說白了就是「做人的道理」

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現象的核心是求索人類生存的意義與價值。人文科學一般包括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經濟、政冶、法律、倫理、語言、宗教等。例如:

文學是人類對自身生活經歷的藝術表達,是衡量人類文明的一個標準。它可以培育健全、美好的人性,可以豐富和發展人的精神本質力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文學通過形象化的創造,讓人的生命力從種種實際的限制中解放出來,超越現實,在精神上不斷接近恩格斯所說的:「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藝術是藝術家用創新的手法去喚醒人性的真善美,用音樂、舞蹈、形象、語言、聲光電告訴人們怎樣區別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它給人們以高尚的思想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歷史是人和社會的興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史學給人們以具體的借鑒,促使人們繼承優良的傳統,激發歷史使命感。

哲學是人類智慧的最高結晶,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人們對整個世界(自然界、社會、思維)根本觀點的體系,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作為追求真、善、美、聖的學問,引導人們在求真、向善、臻美、達聖的過程中實現精神的升華。真,是人們在認識領域內衡量是與非、真與假的尺度;善,是人們在道德領域內識別好與壞的尺度;美,是人們在審美領域內區別美與丑的尺度;聖,是人們在精神領域內判斷聖與俗的尺度。

這樣看來,人文科學所要闡明的道理就是「做人的學問」。

科學與人文是相通的

科學與人文,在人類古代文化發展初期是融為一體的。例如:古希臘時代的亞里斯多德,他是一位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我國春秋時代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他所編纂的《詩經》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也包涵著許多科學知識。後來,隨著經濟社會和人類知識的發展,科學與人文才逐漸分開了。現在,由於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深入,科學與人文又將在新的基礎上相互滲透、融合。

1.科學與人文的關係

近百年以前,中國科學社的任鴻雋就撰文提到了科學與人文的關係。他同意梁漱溟的觀點,認為人文的內涵包括:人類生活的樣子(文化)、人類生活的成績(文明)、人類生活的態度(觀念,或者再加上生活的動力與追求)。這是廣義的人文內涵了。

他在談到文化時說:「文化有種類和程度的差別。」筆者想,任鴻雋在這裡所指的是文化有民族性吧!他說,文化的內涵有三件東西足以表示人類的進步:一是知識(他強調的是科學知識)。二是權力。這權力指的是「我們所能駕馭的力量和那力量所及的遠近(大小)」,而這些力量的源泉是知識的組織和知識的應用。有意思的是,他在近百年前對知識和力量的論述,與今日對知識經濟社會的一些論述如出一轍,真是一位智者!三是組織。他強調,今後的社會組織有兩個特點:平民主義(這是否也可以包含今天我們所強調的以人為本)與國際主義。任鴻雋認為,文化的三個內涵都密切地與科學有關:知識的源泉是由於科學的進步,哥白尼的地動說動搖了神權,是科學戰勝宗教的起點。「蒸氣的應用,電力的製造,生物的演進,疾病的傳染」都使人們擺脫了中世紀的愚昧。「科學的貢獻,就是把事實來代替理想,把理性來代替迷信」。而「權力都是由智識和應用得來,自然是科學的產物」。關於社會組織,他認為:平民主義的產生是由於機器的發明,引起了工業革命,而物產的增加,使一般人有了產業和勢力,自然發生了權利的要求。正如弗蘭克林的墓志銘上所寫的:「他一隻手由自然界搶來了電力,一隻手由君主搶來了威權。」而國際主義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由於交通、通訊的進步,空間與時間的距離大為縮短的緣故。

綜上所述,他認為科學與人文是相通的。他說:「科學的精神是求真理,精神的作用是要引導人類向美善方面行去」,「科學對人生態度的影響,是事事要求一個合理的(解釋)。用理性來發明(發現)自然的秘奧,來領導人生的行為,來規定人類的關係」。這是科學的貢獻與價值。

2.科學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理想

這種理想集中體現了人類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科學活動作為人的一種理性活動,對於推動人的理性思維和智力發展具有巨大與深刻的作用。科學的理性包含著批判、懷疑、創新的精神;理性發展水平標誌著人類自身和社會的發展水平和成熟程度。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內在統一的。

我國古代先哲對科學與人文的關係有著確切的論述,如業界熟知的「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為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之一,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

歷代學者的觀點雖稍有歧義,但基本上是一致的。如唐朝李翱:萬物所來感受,內心明知昭然不惑;北宋司馬光:抵禦外物誘惑,而後知曉德行至道;程頤: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南宋朱熹: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明朝王陽明: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憨山德清:感通外境萬物,致以化為自心真知;清朝顏元:親自實踐驗證,致使知性通達事理。

歸納起來,筆者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凡事都要窮其道理、探其究竟;致知就是做一個通達事理的人,為人行事絕不糊塗。「求解自然之奧秘(格物);明白人生的意義(致知)」。求真、崇實,從而達到至善、臻美。從這裡也看到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

3.科技創新需要人文素養

錢學森晚年曾經認真思考過傑出人才培養的問題。他的觀點也由「理工結合」發展為「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他說:「學理工的,要懂得一點文學藝術,特別是要學會文學藝術的思維方式。科學家要有點藝術修養,能夠學會文學家、藝術家那種形象思維,能夠大跨度地聯想。」在談到科學與藝術的關係時,他說:「科學的創新往往不是靠科學裡面的這點邏輯推理得出來的。科學創新的萌芽在於形象的思維,在於大跨度地聯想突然給你的一個啟發。產生了靈感,才有創新。有了靈感以後,再按照科學的邏輯思維,去推導和計算,或者設計嚴密的實驗去加以證實。所以科學家既要有邏輯思維,也要有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是科學領域的規律,很嚴密。但形象思維是創新的起點。」從他的講話里,我們看到了「科學創新」與「人文素養」的關係。

4.科學與人文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臧克家說:「研究大自然,參透它的奧妙,是科學家的任務;描繪大自然,表現大自然,是文學家的事情。」愛因斯坦說得好:「如果通過邏輯語言來描述我們對事物的觀察和體驗,這就是科學;如果用有意識的思維難以理解而通過直覺感受來表達我們的觀察與體驗,這就是藝術。」科學家與文藝家是天然的同盟軍,他們從不同的立場、用不同的方法,各自而又協同地研究和描繪著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

5.科技發展的人文關懷

科學作為一個文化過程,它具有這樣的特點,即科學系統本身具有一種自我延續、自我繁衍的本能,而且科學繁衍的方向往往導源於科學自身運行的慣性,其中包含某種指向不確定的盲目性,如不予以適當的引導和調控,往往呈現與人文理念相悖離甚至相衝突的趨勢。

科學技術理性發展的價值坐標是關注人自身命運與價值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所謂人文關懷是指以人為思考的出發點,肯定人的自身價值和尊嚴,並以人文學的思想、觀念和方法為依據,去思考科學技術發展的合理性,排斥科學對人自身的異化,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和根本處境。

科學技術不僅同物質財富的生產及其物化有關,而且與人們的精神境界和高層次文化相關。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與人的自身發展是一致的,對於人的解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發展越來越依靠科學技術的工具和手段,又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指明方向和創造條件。人類社會持續協調、全面發展需要科技為動力,人文作導向。

科學為人文提供依據,人文為科學確定目標。人文無科學則空,科學無人文則盲。

都是「技術」惹的禍

近年來,對於科學技術是「雙刃劍」的說法頻見於報端。筆者尋思:產生「雙刃劍」效應的是「技術」,不是科學;說到「雙刃劍」時,不要把科學與技術混為一談(也就是說不要老拿「科學」來陪綁。說真的,筆者還從未見到過「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的提法,可見彼此心裡還是明白的)。「科學」與「技術」是有嚴格的定義的。科學是「求真」,「科學用邏輯和概念等抽象形式反映世界,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技術是「務實」,「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和技能(還可包括相應的生產工具和設備,以及工藝過程)」。

如果,今天有人用基因技術製造了滅絕人性的「基因武器」(例如「超級出血熱菌」轉基因武器),我們能怪罪於1953年發現並建立了DNA雙螺旋結構分子模型,從而開創了分子生物學時代的沃森和克里克兩位科學家嗎?二戰時,美國人在日本廣島投了原子彈,以及去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號稱技術立國的日本工程師竟然採用了最為原始的一、二代鈾鈈混合氧化物快增殖反應堆技術,不知道下的什麼爛棋?!)我們總不能把居里夫人也拉出來「陪綁」吧!

我們來看看近百年前梁啟超是怎麼說的。

1922年梁啟超在《科學》雜誌七卷九期上發表的《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8月20日在南通為科學社年會講演)這篇文章中提到:「中國人對於科學的態度,有根本不對的三點(其一、其二略),其三,把科學看得太勢利了太俗了。科學的應用近來愈推愈廣。許多人謳歌他的功德,同時許多人痛恨他的流弊。例如一切戰爭殺人的器具,卻是由科學發明出來。又如有了各種機器,便惹起經論上大變動。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於是歐美有些文字……等等,發為詭激之論,說社會不得安寧,都因為中了科學毒。我們中國那些不懂科學討厭科學的人聽著這些話,正中下懷,以為科學時代已成過去。人家況且要救末流之弊,我們何必再走那條路呢?……須知這流弊完全和科學本身無關。瓦德因為天地間有蒸汽這種原理,自己要去發明他,他不管你大生紗廠要利用他來織綿花。奈瑞因為天地間有引力這種原理,自己要去發明他,並不管你放四十二生的炮要利用他測量射線。要而言之,科學是為學問而求學問,為真理而求真理。至於怎樣地用他,在乎其人。科學本身只是有功無罪。我們摭拾歐美近代少數偏激之談,來掩飾自己的固陋,簡直是自絕於真理罷了。我大膽說一句話:中國人對於科學這三種態度,倘若長此不變,中國人在世界上便永遠沒有學問獨立,中國人不久必要成為現代被淘汰的國民。」

今天讀來,還是發人深省。

塑造我們心靈的是文學藝術

1.文學藝術追求的目標是真善美

路甬祥於2001年6日8日在《科技日報》上發表文章《創新是科學與藝術的生命;真善美是科學與藝術的共同追求》中說:「文學藝術總是以真善美作為自己的崇高目標。(文學藝術)反映、描述、表達文學藝術家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真實的感受和情感;引導、鼓勵人們從善、向上,弘揚人類高尚的情操、品格和道德;歌頌和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睦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它是人類創造力升華的結晶、人類文明進化的象徵。可見,真善美是文學藝術追求的目標。」

文學藝術是人類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的客觀記錄與反映,也是文學家、藝術家心靈感受及其感情獨特的表達與描述。它不僅需要對客觀世界深刻的觀察與體驗,而且需要獨具匠心的概括和表現。文學藝術的美感,不僅使人們能夠超脫,而且更能在無形之中影響人們對人生所採取的基本態度,甚至塑造我們的人格,形成人生的價值觀念。這是文學藝術的人文內涵。

2.人文精神是人性真善美和民族性的體現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機器人,追著工程師索要靈魂,筆者認為:它要的是一顆人文精神的心靈,用以作為行動的指南。

人文精神是人性真善美和民族性的體現。對人性真善美的追求與弘揚是人類共同的特徵與良知。真善美是保證人類文化活動,並不斷促進文化活動的價值觀念。它能促使人成為真正的人。人文精神除了具有普遍的意義外,還有著民族的特色,是一個民族在認識自然、觀察社會、反省自身的長期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精神。它是為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道德規範的總和,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文撐。

讓世界充滿愛

高亮之在他的著作《愛的哲學》中,探討了人類的本質,探討了人的天性,以及愛與真善美的關係。他認為,真、善、美是人類所追求的三個最高理想,而愛也應列入人類的最高理想。但是,愛與真善美相比,有它獨特的性質。符合真善美的事物主要存在於客觀世界,它們本身並不是人的一種感情。而愛來自人的內心,是一種理智的感情、一種生命的本質、一種生命的力量。這種生命力可以推動人類進行不懈的努力,去追求、實現真善美,去創造出世界上原來沒有的、美好的事物。筆者以為,「愛」也應列為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是人性中應該大力弘揚的重要元素。

柏拉圖說:「愛的力量是偉大的、神奇的、無所不包的。」世界上一切麻煩的根源,都因為缺少了「愛」。生態環境要靠愛的力量來維護;和諧社會要靠愛的力量來維持。「愛」是人類的一切最高的幸福的源泉。

讓世界充滿著愛!讓人間充滿著愛!!

(作者單位:科學普及出版社)


推薦閱讀:

 晚上偷偷躲被窩裡,慢慢看(內涵美文)
葉志成微博曬內涵搞笑段子 自稱「內涵段子手」
內涵段子漫畫:選擇一個你愛的人, 不如選擇一個愛你的人
張宏生:艷詞的發展軌跡及其文化內涵
原新利:《論語》中「禮」的精神內涵和規範意義

TAG:科學 | 人文 | 技術 | 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