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專訪史天健:中國人的民主觀不同於西方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11月出版的《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一書,通過作者瑪雅與十幾位著名專家學者的對話,從不同角度探討總結了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對「中國為什麼能」這一叩問做出了響亮回答。本文為該書主編瑪雅專訪美國杜克大學政治系教授史天健。】

瑪雅:你在美國執教多年,能否從海外觀察的視角,談談中國的民主政治的發展?

史天健:中國的民主是一個什麼狀況?我從1990年代前期開始做了不少實證研究。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2002年,我們在包括中國在內的5個亞洲國家和台灣、香港地區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中國人認為,民主體制比專制體制好,民主體制適合自己國家。而且從平均數來看,中國大陸的老百姓對民主的認同高於上述任何其他國家和地區。另一個發現是,中國老百姓認為,中國現在民主的供給(即有沒有民主)相當高。在五個國家和兩個地區中排第二。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發現是,台灣人覺得民主的供給超過了需求,民主太多了。

瑪雅:這個結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你如何解釋?

史天健:一種可能是,中國老百姓對民主的理解和西方不一樣。民主分為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中國老百姓對民主是如何理解的?我們分析受訪者的回答發現,只有不到12%的人認為民主是指選舉,6.3%的人認為民主是制衡dictator(集權者),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對程序民主的認知。還有22.9%的人認為,民主指的就是自由。而將近55%的人則認為,民主是政府在做決策的時候,時刻想著人民的利益,徵求和聽取人民的意見,政府應該為人民服務。這是對是實質民主的認知。這種對民主的理解,是基於孔孟的民本思想。

瑪雅:這種認知上的差異,是不是因為中國老百姓沒有經歷過西方民主,不知道什麼是程序民主?

史天健:有人會說,你是在一個非民主國家做調查,老百姓對民主的概念和認知可能都是由於制度引起的。制度原因能不能成立呢?我們將台灣的數據和大陸的數據進行比較來尋求答案。台灣從1987年開始發展民主,到2002年已經15年了,不算短了。比較的結果顯示,台灣人對於民主的認知和大陸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有不到14%的人認為民治是選舉或制衡。將近五成的人把民主定義為自由平等。33.7%的人回答,民主是政府聽取人民的意見,為人民服務。換句話說,相當一部分台灣人在講到民主時,也是孔孟的民本思想。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把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分開提問——下面兩個說法哪個更重要:第一,黨和國家領導人是由選舉產生;第二,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時刻想到人民的利益。這二者是必須擇一的。結果發現,80%的人都說,程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實質。這是目前中國老百姓對民主認知最基本的情況。

瑪雅:那麼台灣人認為,台灣的民主供給大於需求,也是因為對民主的理解和西方不同?

史天健:就是這個原因。如果老百姓要的是實質民主,你給的是程序民主,老百姓還是會認為你不民主,儘管台灣領導人是選出來的,但是一再曝出貪污腐敗的事,沒有好好為老百姓謀福利,老百姓當然不滿意。由此我認為,中國未來在發展民主的過程中,可能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政治文化——老百姓認為最理想的民主應該是什麼;第二,如果執政者對人民的「賦權」不是人民理想中的民主,人民還是不會滿意,還會不斷回來找實質民主。

瑪雅:從以上調查分析中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史天健:結論有幾點:第一,中國人想要民主,但中國老百姓想要的民主,可能更符合孔孟的民本思想,而不是西方意義上的民主,儘管他們用「民主」這個字眼來形容他們的理想。第二,人民是以不同的標準在評價政府,而這種評價並非簡單的選舉就可以滿足。第三,對於政府和政治學者來說,這就構成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在做制度設計的時候,要發展什麼樣的民主?第四,如果知識精英對民主的需求與人民的要求不一樣,到底應該先滿足人民的要求,還是符合知識精英的理想?

瑪雅:據說你們關於中國民主的調查數據和結果,在美國發布挺難的。為什麼?

史天健:這裡面當然有意識形態的原因。很多西方學者無法想像,居然多數中國人認為,中國的民主並不像他們所想的那麼糟糕。特別是我們的研究報告說,中國老百姓認為中國的民主供給相當高,對共產黨和政府的信任相當高,對共產黨和政府的信任度也很高。他們在評審論文時來一句it doesn"t sound right,說「這個聽著不對」,就把論文斃掉了。

瑪雅:美國人現在對中國的民主發展怎麼看?蘇聯解體時,他們一片歡呼,說快了,下一個就是中國。現在他們不這麼樂觀了吧?

史天健:有些美國人很悲觀。對他們來說,「下一個就是中國」的預言實現不了。政治最怕的就是有alternative(其他選擇)。只要存在一個可能替代現行制度的選擇,人民就會想,是不是換一個制度對我們更好?蘇聯倒台後,第一個出來說話的是福山,end of history(歷史的終結)。沒有其他選擇了,就民主這一條路了。可是後來發現,中國沒有發展西方民主,不但經濟慢慢起來了,而且相比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轉型的國家,發展又快又好,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另外模式。這個模式的存在,對美國人的整個意識形態的基礎構成了很大的挑戰。中國模式的存在和成功,意味著向全世界昭告,除了西方民主外,還有一個其他可能的選擇。

瑪雅:你對未來中國的民主發展有何預期?

史天健:我覺得,在未來10年內,不可能有大的政治變化。原因和簡單,現在的制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那為什麼要來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轉變?

瑪雅:你是說,目前這個制度還在有效運轉?

史天健:還在運轉呀,並且在解決中國的問題。它運轉得還可以,雖然有很多問題。那麼老百姓就會權衡,如果換一個制度,我的日子會比現在好嗎?現在這個制度至少我還可以接受,我的生活水平還在不斷提高。

瑪雅:所以我奇怪,國內一些所謂的自由派知識分子,為什麼把問題想得那麼簡單,以為把西方的一套拿過來,中國的一切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史天健:很多人看到中國的問題,以一個非常簡單的兩分法來判斷: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是因為不民主造成的,只要引進西方民主制度,就可以解決我們今天面臨的大部分問題。我覺得,他們沒有下功夫去研究,也沒認真動腦子去想問題。簡單地引進西方民主真的能解決中國的問題嗎?我們憑什麼就認為,西方民主能夠解決中國的問題?很多所謂的自由派人士學了一些自由主義的基本原理,就認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好像自己掌握了真理,用他的理論去套中國的現實,那可真是大無畏。你讓他到農村去看看,去做做,一看一做,可能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瑪雅:《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11月版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MaYa/2014_05_06_227207.s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 | 責任編輯:李楚悅 更多

專題 > 中國模式
  • 中國人的民主觀不同於西方
  • 中國為何能贏在下一個三十年
  • 台灣學者看大陸"前30年":改開基石
  • 什麼是對五四運動最好的紀念?
  • 相關閱讀
  • 七常委參加縣委聯繫點民主生活會
  • 李克強:把中埃、中非關係列車升級為高速列車
  • 毛澤東如何評價「五四運動」?
  • 毛澤東對北京大學不冷不熱?
  • 美式民主為何會停止傳播?
  • 美國教育輸在哪兒?
  • 推薦閱讀:

    侯立虹:唱響「九個炊事員」精神——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
    中國人的擇偶密碼
    中國奢侈品報告稱中國人將買走全球近半奢侈品
    說中國人愛出軌?日本人就笑了
    中國人質被殺:中國朋友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困境

    TAG:中國 | 中國人 | 西方 | 瑪雅 | 主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