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淺談異體字的辨析

淺談異體字的辨析

在漢語當中有些字無論是在讀音上還是義項上差別都相當大,甚至有時所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使得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感到很大的困難和疑惑。難道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所賦予它的意義差別那麼大嗎?不是的,其實這是漢字簡化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在古代兩個甚至多個原本毫不相干的漢字因為某種需要,在簡化過程中合併成了一個字,用一個字形來表達原來多個漢字的功能比如:「發」既有「發現」的意思,又有「頭髮」的意思,這是因為「發」這個字代表了兩個字的含義,諸如「於(於)」、「只(隻)」等等都存在類似的情況。如果這一點弄不太清楚,就可能在我們閱讀理解古文的時候,對文意產生誤解,給我們學習掌握傳統文化帶來諸多不便。怎樣才能明白曉暢的理解文意而不至於出現偏差,能夠對這樣的字作出準確無誤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以幾組這樣的字為例來作一下說明:

一、同音異形

[雲、雲]

云:1、最早是雲的古字,《戰國策·秦策四》:「楚燕之兵,雲翔不敢校。」2、「說」的意思,如「子曰詩云」;《孔雀東南飛》:「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3、「為、是、有」的意思,《後漢書·袁術傳》:「雖雲匹夫,霸王可也。」4、語助詞,無義,《史記·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5、姓。註:以上幾種意義都不能寫作「雲」。

雲:1、地面濕潤,空氣升至高空遇冷而成並浮於空中的水滴,《易·乾·彖》:「雲行雨施,品物流形。」2、比喻盛多。《詩經·齊風·敝笱》:「齊子歸止,其從如雲。」3、比喻高。如「雲髻」。註:此義項在古代不能寫作「雲」,今天已經並作一字,寫作「雲」。

[余、餘]

余:1、第一人稱代詞,我、我的。屈原《九章·懷沙》:「定心廣志,余何所畏懼兮。」2、農曆四月的別稱。《爾雅·釋天》:「四月為余。」

餘:1、饒足。《戰國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2、剩下的,多餘的。《老子》:「損有餘而補不足。」「不遺餘力」。3、整數後面的零數。《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相持百餘回。」這兩個字今天都寫作「余」。

[才、纔]

才:1、才能。《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是觀也已。」「才疏學淺」、「才輕德薄」。也指有才能的人。曹操《求賢令》:「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2、通「裁」,裁決。《戰國策·趙策一》:「今有城市之邑七十,願拜內之於王,唯王才之。」有時也通「纔」,《晉書·謝混傳》:「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

纔:1、剛剛,方纔。晃錯《言守邊各塞疏》:「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纔至,則胡又已去。」2、僅僅,只。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纔通人。」現二字已合為一字「才」。

[吃、喫]

吃:1、口吃。《漢書·周昌傳》:「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又可作行動遲緩的樣子。唐·孟郊《冬日》:「凍馬四蹄吃,陟卓難自收。」2、讀作「qī」(漆)。[吃吃]笑聲。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但聞室中吃吃,皆嬰寧笑聲。」

喫:1、飲和食都可寫作「喫」,在古代一般不寫作「吃」。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臨歧意頗切,對酒不能喫。」2、表示被動,如同「被」。《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秀秀道:『我因為你,喫郡王打死了。』」這兩個字今天都作「吃」。

[丑、醜]

丑:1、十二地支第二位,丑屬牛。2、十二時辰之一,午夜一點鐘至三點鐘,古稱雞鳴時。3、戲劇裡面敷粉墨,插科打諢的滑稽角色,俗稱小花面,小丑。

醜:1、惡,凶。《詩·小雅·十月之交》:「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引申為羞恥、恥辱。《莊子·外物》:「終身醜之。」《淮南子·說山》:「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醜。」(又)憎惡。《荀子·榮辱》:「我甚醜之。」2、相貌難看,與「美」相對。《史記·西門豹傳》:「呼河伯婦來,視其好醜。」 4、通「儔」,同類,相類。《孟子·公孫丑下》:「今天下地醜德齊。」

[范、範]

范:1、蟲名,蜂。《禮記·檀弓下》:「范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2、通「範」,也作模型、榜樣講。3、姓,春秋晉士會食邑於范,稱范武子,子孫以邑為氏。註:在用作姓的時候,只寫作「范」,而不能寫作「範」。

範:1、鑄造器物用的模子。本字作「笵」。《荀子·強國》:「弄笵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南朝齊·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事茲鎔範。」 鎔範,錢模。2、規範,模範。唐·王勃《滕王閣序》:「宇文新州之懿範。」3、使之合乎法度。《孟子·滕文公下》:「吾為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一。」

[後、後]

後:1、古代天子和列國諸侯皆和後。《尚書·仲虺之誥》:「徯予後,後來其蘇。」2、帝王的妻子。漢·班固《白虎通·嫁娶》:「天子之妃謂之後。何?後,君也,天下尊之,故謂之後。」3、姓。孔子弟子有後處。4、也通「後」。但前三個意思在古代一般都不寫作「後」。

後:1、位置在後,與「前」相對。《論語·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後。」2、時間較晚,與「先」相對。《左傳·定公八年》:「臣聞命後。」3、後代,子孫。《國語·周語上》:「其君必無後。」現在這個字已經簡化為「後」了。

[簾、簾]

簾:酒家、茶館作店招用的旗幟。唐·劉禹錫《魚復江中》:「風檣好住貪程去,斜日青簾背酒家。」唐·李中《江邊吟》:「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簾:障蔽門窗的竹簾。《漢書·卷九七下外戚傳》:「嚴持篋書,置飾室簾南去。」唐·劉禹錫《陋室銘》:「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註:現在在使用的時候,「簾」可簡化為「簾」,而「簾」字作酒家茶館店招用的旗幟這個意思時,不能用「簾」字為它的繁體。

[征、徵]

征:1、遠行。《詩·小雅·小宛》:「我日斯邁,而月斯征。」註:「邁、征,皆行也。」《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註:「征,謂巡守征行。」2、出兵征討。《荀子·議兵》:「以守則固,以征則強,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3、取,徵稅。《孟子·梁惠王下》:「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征。」

徵:1、徵召。《戰國策·楚策四》:「於是使人發騶,徵庄辛於趙。」《史記·周記》:「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2、徵聘。《儀徵·儀婚禮》:「納徵。」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3、求,取。《戰國策·宋策》:「梁王伐邯鄲而徵師於宋。」4、證明。《荀子·性惡》:「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4、應驗。如「休徵。」「咎徵。」引申為跡象,預兆。《史記·項羽本紀》:「兵未戰先見敗徵。」註:在古漢語中,這幾個義項都不能寫作「征」。

二、多音異形

[發、發、髪]

「發」這個字非常典型,它在古漢語中是沒有的,是由「發、髪」簡化合併而成,所以它既有發陰平的音,又發去聲的音,而且,發不同的音所表達的意思截然不同。這表明「發、髪」在古漢語中各不相干的兩個字。只是因為這兩個字的草書寫法十分相似,才合併在一塊。

發(音fā):1、發射。《詩·召南·騶虞》:「彼茁者葭,壹發五豝。」引申為箭的量詞,《漢書·匈奴傳》:「弓一張,矢四發。」2、出發,啟程。《詩·齊風·東方之日》:「在我闥兮,履我發兮。」3、生長,發生。《詩·大雅·生民》:「實發實秀。」4、興起,奮發。《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另外還有發揚、散發、開發、啟發、揭發等意思。

髪(音fà):1、頭髪。《戰國策·燕策三》:「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髪盡上指冠。」宋·蘇軾《念奴嬌》:「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髪。」2、古代長度單位名。漢·賈誼《新書·六術》:「是故立一毫以為度始:十毫為髪,十髪為氂,十氂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

[干、乾、幹]

這三個字在古代同時存在,但所表達的意思是各不相同的,讀音也略有差異,今天除了「乾」字作為「乾坤」的「乾」字保留下這個字形之外,其餘的都簡化為「干」字,有陰平和去聲兩個音。

干(音gān):1、盾。古代作戰時用以衛身抵禦兵刃的武器。《書·牧誓》:「稱爾戈,比爾干。」2、岸,水畔。《詩·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3、冒犯,抵觸。《左傳·文公四年》:「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幹大禮以自取戾。」4、求取。《書·大禹謨》:「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論語·為政第二》:「子張學干祿。」5、關涉。宋·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非干病酒,不是悲秋。」6、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

乾(音gān):1、乾燥。《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材乾則直,塗乾則輕。」2、枯竭。《左傳·僖公十五年》:「外強中乾。」3、有名無實。如「乾娘」、「乾兒」、「乾俸」。另外讀作「qián」:1、易卦名,八卦的首卦。2、剛健。《易·說卦》:「乾,健也。」

幹(音gàn):1、體,軀體。《易·乾》:「貞者,事之幹也。」《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幹,何為四方些?」2、草木的莖。樹幹。《文選·(左思)蜀都賦》:「擢修幹,竦長條。」3、辦理,主治。《後漢書·伏湛傳》:「光武即位,知湛名儒舊臣,欲令幹任內職,征拜尚書。」4、才幹。《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註:「幹」字又讀為(hán),井上木欄。《莊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另外,「榦」亦讀作「gàn」,在作「樹幹」講的時候,與「幹」相通,其它的情況不能寫作「榦」。

[斗、鬭(鬥)]

斗(音dǒu):1、量器。也是量名。《莊子·胠篋》:「棓斗折衡,而民不爭。」《漢書·律曆志上》:「十升為斗,十斗為斛。」2、古代酒器,羹斗。《公羊傳·宣公六年》:「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摯而殺之。」 3、形如斗狀之物。《晉書·韓伯傳》:「母方為作襦,令伯捉熨斗。」4、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也稱「南斗」。宋·蘇軾《赤壁賦》:「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5、星名,北斗。《詩·小雅·大東》:「雖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鬭(音dòu):1、鬭爭,戰鬭。《孟子·離婁下》:「鄉鄰有鬭者,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2、競勝,比賽。《史記·項羽本紀》:「漢王笑謝曰:『吾寧鬭智,不能鬭力。』」3、湊在一塊兒,合在一處。唐·李賀《梁台古意》:「台前鬭玉作蛟龍,綠粉掃土愁露濕。」註:在古代,「鬭」字還可以寫作「鬥」,但以上義項都不能寫作「斗」。只是後來才合而為一。既保留了斗(dǒu)的音,也保留了鬭(dòu)的音。

[寧、寧(甯)]

寧(音zhù):古代宮室屏門間,為帝五視朝時站立的地方。《國語·楚語上》:「在輿有旅賁之規,位寧有官師之典。」註:「中庭之左右謂之位,門屏之間謂之寧。」一般廳堂上的屏風之間也叫寧。

寧這個字在古代有兩個音,「níng」與「nìng」,下面一一解釋。讀音「níng」1、安定,平安。《易·乾》:「首出庶物,萬國咸寧。」2、探望,省視父母。《左傳·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來,歸寧也。」註:「寧,問父母安否。」3、江蘇南京市的別稱。讀音「nìng」1、副詞。①豈,難道。《易·繫辭下》:「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史記·陸賈傳》:「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②寧願,寧可。《莊子·秋水》:「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2、助詞。無義。《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害。」3、姓。註:古漢語中,「寧願、寧可」之「寧」同「甯」,另外,用于姓的時候,「寧」同「甯」。如《論語》中有甯武子,衛大夫,名俞,武是隘號。現在,都寫作「寧」字,而取了「寧」的音,而「寧」(zhù)的音只在作偏旁的時候還保留著,如:紵、薴、貯等等。

[仆、僕]

仆(音pū):向前傾跌。《史記·司馬穰苴傳》:「穰苴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

僕(音pú):1、供役使的人。《詩·小雅·正月》:「民之無辜,並其臣僕。」2、駕車的人。《國語·晉語七》:「公子揚干亂行於曲梁,魏絳斬其僕。」也指駕車。《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3、自身謙稱。《漢書·司馬遷傳·報任安書》:「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4、僕射:秦漢官名。唐宋為宰相。以後兩個字合併成一個,陰平陽平的音都保留下來啦。

[術、術]

術(音zhú):草名。要莖可入葯。有白朮、蒼朮等數種。

術(音shù):1、邑中的道路。《後漢書·馮衍傳·顯志賦》:「播蘭芷於中庭兮,列杜衡於外術。」2、方法。《孟子·告子下》:「教亦多術笑,予不屑之教誨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3、學術,學問。唐·韓愈《師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4、技能,技藝。《禮·鄉飲酒義》:「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是故聖人務焉。」5、特指天文曆法。後「術」與「術」合成一個字「術」,並把兩個字的讀音都保留下來。

[台、臺]

台字有三讀。音「yí」1、第一人稱代詞。我,我的。《尚書·說命上》:「朝夕納誨,以輔台德。」2、何,什麼。《書·湯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3、愉悅,愉快。通「怡」。《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音「tái」指三台,星名。古代用來比三公。舊時書信中通用為對人尊稱之詞。如台端、台甫、兄台等。音「tāi」,台州,今浙江臨海縣。

臺(音tái):1、高而上平的建築物。《詩·大雅·靈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2、官署名。漢·應劭《漢官儀》上:「漢因秦制,故尚書為中臺,謁者為外臺,御史為憲臺。」3、奴隸中最低的一個等級。《左傳·昭公七年》:「隸臣僚,僚臣僕,仆臣臺。」

[聽、聽]

聽:(音yǐn)笑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傳(子虛賦)》:「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唐·柳宗元《梓人傳》:「以簿書為尊,炫能矜名,親小勞,侵眾官,竊取六職、百役之事,聽聽於府庭,而遺其大者遠者焉,所謂不通是道者也。」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之二:「泱泱泥污人,聽聽國多狗。」

聽:(音tīng)1、用耳朵去感受聲音。《書·泰誓中》:「天聽自我民聽。」《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2、聽從,接受。《戰國策·秦策二》:「甘茂至魏,謂向壽,子歸告王曰:『魏聽臣矣,然願王勿攻也。』」3、斷決,治理。《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另外還有任憑、聽憑及耳目、間諜的意思。

在今天漢字簡化過程中,採用了「聽」的形和「聽」的音,而使這兩個字合而為一。

[築、築]

築:(音zhú)1、古弦樂器名。《史記·荊軻傳》:「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2、貴州貴陽市簡稱。

築:(音zhù)1、搗土之杵。《左傳·宣公十一年》:「分財用,平板干,稱畚築,程土物。」2、搗土使堅實。《詩·大雅·綿》:「築之登登,削屢馮馮。」3、修建。《墨子·非攻中》:「自恃其力,伐其功,譽其志,怠於教,遂築姑蘇之台,七年不成。」4、觸,擊。《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賊以刀築其口,使不得言。」5、居室。唐·杜甫《畏人》:「畏人成小築,褊性合幽棲。」註:現代漢語中「築」已經簡化為「築」;而「築」作樂器講時的讀音也變讀為去聲。只在作貴陽市簡稱的時候還保留了陽平的音。

以上僅僅是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這樣的情況在漢字簡化演變過程中還是非常多的,讀書的時候注意加以辨析,對於我們更好的學習了解古代典籍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推薦閱讀:

簡體字(版)【心得】淺談漢字:古今字異體字生僻字繁簡字(是志成)
什麼是「異體字」?

TAG:轉載 | 異體字 | 辨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