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置不起的奢侈品

閱讀提示:圍繞老二展開的爭論,中國互聯網上有人戲稱「將來,只生一個要罰款」。 靠行政強制約束人們生育意願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應該找尋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解決路徑。首席記者|楊 江 老大和老二突然間就劍拔弩張起來,堪稱奇聞。  1月18日,《武漢晚報》報道一名13歲的女孩以死威逼父母放棄二胎,母親已經懷孕,最後不得不含淚墮胎;而後,1月29日,《東方今報》報道,一對夫妻為生二胎,給女兒寫下保證書,保證最疼她;就在前幾天的2月2日,《南方都市報》又報道,瀋陽一名5歲的女孩因為不滿母親生了二胎,在弟弟出生後拒絕回家,且改認奶奶當媽。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膽預測,「二胎」一定會在今年春節期間與「逼婚」同登熱點話題的寶座,接下來還會有更離奇的故事被寫進報紙。  老大啊,老大,你與老二是什麼仇?什麼怨?亘古未聞啊,老大竟成老二的「攔路虎」?  老大和老二的爭鬥,歷朝歷代都有,但像現在這般老二還在娘胎中,甚至還只是老媽頭腦中的一個設想時,就已經展開殊死PK的,真不多。  中國歷史上最為嚴格的人口政策出現在當代,獨生子女政策迄今為止已經施行了三十多年,直到2014年才撕開了一個「單獨二孩」的小口子。極端案例當然暴露出一些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但倘若將個案升級為對當代老大的整體印象,未免太片面也太悲觀了,老大蒙冤,情何以堪。   「單獨二孩」的解禁,自然是考慮到了一部分家庭的生育願望,但主要的出發點還是看到了「低生育率陷阱」的風險。  在這個政策落地的近一年裡,「生」、「不生」的話題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老二前所未有地讓人糾結。  計生部門曾預測,施行「單獨二孩」頭三年,每年因此新增出生人口最少也在150萬人以上。然而,一年來的現實卻出人意料地超出了這個預期,不是井噴了,而是太少了。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最近宣布,「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截至2014年12月,全國有近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其中92萬對獲得准許。  請注意,「獲得准許」與「實際出生單獨二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92萬對單獨夫婦獲得准許,但不代表就付諸生育了。  有估算,2015年「單獨二孩」出生人數在40萬人左右,將近官方原先預測的四分之一。  「老二潮」沒有如期而至,既不是老大的原因,又為何故?能生也不生  人口學上認為,只有生育率達到2.1以上,也就是一對夫妻平均生育2.1個孩子以上,人口才能實現正常的代際更替,但中國目前的生育率,在施行了三十多年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後,按照國家衛計委調整統計誤差後公布的數據也只有1.6左右,在世界上處於過低的水平。  以最早施行計劃生育政策的上海為例,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戶籍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程度最為嚴重的城市。上海97%的家庭為獨生子女家庭。  根據歐美和日本的經驗,嚴重的老齡化與低生育率將導致嚴重的勞動力不足和養老金缺口。目前的上海,因為超過1000萬外來人口的養老金注入的貢獻,壓力還沒有真正爆發為問題。  在過去的10年,上海的平均生育水平,按照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的了解,只有0.9,戶籍人口生育意願嚴重偏低。  中國一方面在加大戶籍制度改革的力度,但另一方面也在嚴格控制北京、上海、廣州這類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規模,因此指望通過外來常住人口入籍解決本地生育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單獨二孩」政策開放後近一年,上海實際申請二孩計劃的家庭數量低得令人震驚。在2015年1月底召開的上海兩會上,二孩政策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點,1月25日,上海市衛計委家庭發展處處長樊華表示,目前上海進入婚育年齡的女性,有90%都符合雙獨或者單獨的政策,但申請二孩比例不足5%。  具體而言,上海符合標準的家庭有37萬,但這一年來提出申請的家庭僅有1.7萬,最終批准了16639例。  全國的二孩平均申請率只有9%,已經很低了,上海更低,直接腰斬,只有4.6%。而且,就像本文前文所提醒的那樣,申請數並不等於最終實際生育數。  2020年,上海60歲以上人群將超過總人數的1/3,勞動力萎縮、養老金的巨大缺口,將成為一個棘手的困難。  眼下,各界正在推動「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但骨感的現實是,「單獨二孩」、「雙獨二孩」生育出奇遇冷,甚至於「一胎」能否如人口結構所需都成問題。根據2010年的統計,北上廣等城市中已經有60萬不願生育的「丁克」家庭。  上海市目前正在積極研究措施鼓勵符合規定的人群生育二胎。有官員表示,對於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和社會的發展而言,兩個孩子更適宜。二胎≠多雙筷子  

中國對人口的認識當然要整體糾正,比如,人口並不是負擔,而是寶貴的資源;比如,多子多福並不是「封建落後」思想。重新認識不代表否定計劃生育政策的歷史特殊性與必要性,甚至,人口政策帶有實用主義的功利性本身也並不是一個問題。  問題是,既然所有人都認為兩個孩子或者至少兩個孩子更有利於家庭與社會,人們為何卻猶猶豫豫不肯付諸實施?  老大的阻撓當然是個不成立的幌子,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在於成本與能力的考量。多生一個孩子對絕大多數中國家庭而言,並不是添一雙筷子那麼簡單。  為何不願生二胎?多數人回答,不是不願意生,而是沒能力生。  所謂能力,首先體現在經濟能力上。有調查顯示,育兒費用已經成為家庭除購房外第二大支出,在北上廣,育兒投入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其中上海高居首位,約3%上海家庭每月在育兒投入上超5000元。上海社科院2010年調查,上海家庭養育一名0到6歲的幼兒,年均費用超過3萬元。  本刊調查時還問及一個問題:如果生二胎,你願意生男孩還是女孩?結果發現在一線城市,一胎是女孩的家庭,對二胎性別基本無所謂,但已育有男孩的家庭則更青睞於生育女孩。已經有一個男孩的家庭,因為怕再生男孩而不敢貿然生二胎的不乏其人。一對年輕的上海夫妻告訴記者,他們家一胎是男孩,二胎是雙胞胎,出生前夫妻倆惴惴不安。二胎出生後,果然是兩個男孩,夫妻倆又喜又愁:長大了這婚房可咋辦啊!  生育能力,還體現在生育對女性職業發展的影響上。前面講的是養不起,很多女性卻是生不起,因為生孩子將可能嚴重影響職業發展,從懷孕到孩子3歲進幼兒園,需要4年時間,一些企業招人時因為生育問題對女性本來就存有歧視,你還敢再提二胎?  影響生二胎意願的還有精力、能力,生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建卡開始,就面臨床位困難,出生後入托難、入園難、入學難,一堆麻煩等著你去解決。更為要命的是,誰來帶孩子?請保姆,費用高,且難伺候,一個不滿意,她就能撂挑子。  一對新上海人夫妻吐露了他們的難題——雙方父母都在外地,各有生活,不可能常年在滬,幾年前,這對夫妻生了第一個孩子後,不得不將孩子送到老家,孩子兩歲時接回了上海,好不容易找了一家託兒所,現如今,孩子進了幼兒園,夫妻倆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再僱人放學時把孩子帶回來,對他們而言,因為無人照顧孩子,二胎想都不敢去想,總不能讓妻子辭職回家當全職,即便房貸還清了也不敢這麼任性。  本刊發現,很多職場女性在第一胎時本就屬於晚育,過了四十歲基本就不再想二胎的問題了。還有一些本身是獨生子女的夫妻,已習慣了獨生子女現象,對二胎並無太強烈的意願。「心動」到「行動」  如何讓心動變為行動?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徐楓的看法:一是健全0到3歲托兒服務體系;二是有效降低企業負擔,鼓勵用人單位僱傭女性;三是進一步完善生育福利制度;四是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形成支持年輕女性階段性完成生育和撫養孩子任務後,重返職場的良好氛圍。  有專家認為,要改變人們在生育上的低意願,關鍵還要靠政策的鼓勵,第一是減稅,像世界通行的做法那樣,以家庭為單位計征個人所得稅,減輕工薪階層稅負,降低養育成本;第二是發放生育補貼,提高產假哺乳假假期等。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有代表呼籲企事業單位重新啟動託兒所。  1949年之後,單位和街道里的託兒所曾解決了大量雙職工家庭的後顧之憂。而目前,上海3歲前兒童的撫養壓力基本都在家庭,因此應該新建更多的託兒所,將職場父母從育兒負擔中解放出來。  為了應對老齡化問題,日本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人口政策,所有學齡前的孩子都能獲得政府的補助,而且很多地方政府規定給第二個和第三個孩子的補助更高,一些大企業也開始配合政府的號召,在公司附近興辦託兒所。  俄羅斯2007年實施了「母親基金」項目,生育第二個及更多孩子的家庭可以申請領取基金,每生一個孩子可以得到25萬盧布的獎勵。俄羅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托皮林曾表示,「母親基金」項目實施後,俄羅斯出生率提高了30%。  同樣面臨低生育率的德國,也實行鼓勵生育政策,例如發放兒童金,直到18歲成人。目前金額為每個孩子每個月184歐元,並且從第三個孩子開始金額更高,德國還對有子女的家庭給予稅務上的優惠,實行全民義務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全部免費。  新加坡為了尋求生育平衡,也不斷調整獎勵措施,直接跟金錢有關的獎勵就包括「嬰兒花紅」和「稅務折扣」。  當然,在人口形勢與國情上,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與這些國家並不能等同對比。不是有了政策優惠,民眾的生育意願就一定會提高的。德國、日本等國,低生育率迄今沒能得到解決。  圍繞老二展開的爭論,中國互聯網上有人戲稱「將來,只生一個要罰款」。  靠行政強制約束人們生育意願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應該找尋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解決路徑。 作者: 楊江閱讀 (1233)【 來源 : 新民周刊 】
推薦閱讀:

藏匿並攜帶超量奢侈品入境 男子獲刑半年·每日商報
明代鳳冠:頂在頭上的奢侈品
境外奢侈品店「看人下菜單」 買6個愛馬仕包4個假貨
將來老婆會成為奢侈品?
為何快時尚能明目張胆的抄襲奢侈品牌設計?

TAG:二胎 | 奢侈品 | 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