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功一定有方法

目 錄第一章 成功 你也認為成功說不清楚嗎5一、你是成功者嗎5二、成功的定義5三、成功軟體6四、成功的規律7第二章 思維方式 按成功者的方式思考問題7一、改變的軌跡7二、ABC情緒理論8三、理性思考與非理性思考9第三章 信念 是你的看法在左右你的結果11一、信念的力量11二、信念就是牢固的觀念12三、複製成功者的信念系統13四、決定一生成就的21個信念13第四章 態度 今天的態度,決定明天的成功20一、成功是因為態度20二、失敗也是因為態度22三、腦啡23四、心態樹23五、決定成功的十種積極心態24六、塑造心態四大要訣27第五章 目標 目標就是你未來的現實27一、目標的威力28二、成功成本與期望強度29三、「為何」比「如何」更重要30四、你的終極目標31五、什麼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31六,你的十大目標32七、怎樣避免訂立目標時陷入誤區34八、怎樣尋找成功的路徑35九、怎樣分解目標36十、怎樣制訂計劃38十一、怎樣作目標評估40十二、怎樣判斷目標能否達成40十三、怎樣系統規劃自己的成功生涯41十四、怎樣修正目標42十五、怎樣快速達成目標42第六章 潛意識 輕鬆釋放無限潛能43一、潛意識與無限潛能43二、潛意識的六大特徵44三、潛意識是如何形成的45四、大腦是怎樣工作的45五、如何開發潛意識46六、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暗示47第七章 習慣 計劃習慣,等於計劃成功48一、習慣的力量48二、21天改變命運48三、影響力黃金表49第八章 練習成功 每天進步一點點50一、練習成功50二、成功練習卡51第一章 成功 你也認為成功說不清楚嗎一、你是成功者嗎自1995年開始,我換了一個嶄新的職業——成功潛能訓練師。這一名詞在當時的國內還比較陌生,因此我也許就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專職從事「成功訓練」的訓練師之一了。當時,我剛經歷過一次破產,正處於人生的低谷時期,幾乎一貧如洗。就這樣,在艱難中我開始了推廣本書即將向你展示的這套成功策略。 我可以自如地回答聽眾或學員們各式各樣的提問,然而,最令我感到尷尬的問題就是人群中突然有人站起來,大聲地問:易老師,你一直在教別人如何成功,請問,你自己是一個成功者嗎? 第一次被這樣問時,我被噎了半天。場面之尷尬可想而知。 這個問題,對當時的我來講,其實是一個「陷阱」:如果我回答「是」,場下可能哄堂大笑,因為種種跡象·表明,我除了精神狀態頗佳外,其他方面的生活境遇,明眼人一看便知不怎麼的;如果我回答「還不是」,場下仍然可能哄堂大笑,因為他們立即心裡會說:既然你不是成功者,你有什麼資格教別人如何成功?你還是先把自己教成功再說吧! 幾千年來,人們都在談論成功,關於「成功」的論述難以勝數,然而把「成功」當作一項專門學問來系統地加以研究,並研究出成功的規律,提煉出成功的方法,進而推廣成功的策略者,則少之又少。人們常常憑經驗行事,久而久之就習慣了聽成功者來講述自己的成功經歷,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然而,因為每個成功者所處的歷史環境、客觀條件等各項因素皆不盡相同,因此他們的成功經驗都富有濃厚的個性色彩,讓人難以模仿。長此以往,以致於人們越來越弄不明白什麼叫成功,如何才能成功? 如何讓—個普通人發掘自身的潛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在這成功的過程中,是否有普遍適用的規律以及具體化、可操作性的方法?我相信這一命題意義非凡,價值無限。我堅信成功的規律客觀存在,堅信成功一定有方法。 我選擇這—職業的初衷並非是因為我已經很成功,而是因為我—定要成功,並且還要幫助普通人有計劃地在成功這一職業中取得成功;我並不認為我是在「教」別人如何成功,我只不過是把我所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盡我所能地分享給大家,同時我也照自己所說的去做,並且立志成為—個成功的實踐者。二、成功的定義 到底什麼是成功? 對於「成功」的解釋有無數。生活中,人們常常認為成功是 一件說不清楚的事情,之所以有如此觀點,也許原因只有一個——忘掉了查詞典。成功的定義 其實十分簡單而明確;成功就是達成預期目標成功的定義是簡單的,但稍加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至少有五層基本含義。 首先,必定要有一個預期的目標。沒有目標,成功當然就無從談起了。人們常說的「成功是一件說不清楚的事情」,換言之,其實絕大部分的情況僅僅只是目標說不清楚而已。 不同的人所預期的目標不同。同一人不同時期的目標也不同,因此,成功的內容或其現實的含義亦隨之改變。 其次,預期的目標必須是達成了,才算是成功。 沒有達成,就叫不成功。(當然不—定非得將這定義成失敗,因為「失敗」這個字眼太消極,令人沮喪,會誤導自己的情緒。) 比如,你的目標是年底存錢1萬元,可是到期只有了9999元,對你而言這仍然是不成功。可能別人覺得你已很成功了,能存這麼多錢。此時你可別點頭稱是,因為他所說的成功是針對他自己的目標而言的,而不是針對你的目標。如果你覺得存了9999元也比較滿意的話,那最好的解釋是你內心真正的目標不是1萬元,可能是8000元以上。存1萬元只不過是你的一個更美好的願望罷了。第三,成功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徵,標準因人而異。 簡單地劃分,成功應有三種標準:1。自己的標準;2。他人的標準;3。群體的標準。 人們常常為「什麼才算成功」爭得面紅耳赤,原因無他,各自的標準互不「兼容」而已。一般情況下,人們常常按照自己的標準或自己的目標來衡量別人的成功。比如,我認為成功的,你可能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你認為成功的,他卻不以為然。一個組織與另一個組織之間的標準也會不一樣,有時甚至完全相反。現在社會上公認的成功是有錢、有名、有地位。也許,你就不認同這一「群體標準」,你追求的是平平淡淡,你可能說:「要那麼多錢幹嘛?有錢有什麼了不起。」 無法斷定哪一種標準是絕對正確的,原因還是因為各自判別正確與否的標準本身就各不 相同。關鍵之一是,我們必須得有自己的標準,否則你只會盲從於他人,只會在社會大潮中隨波逐流。關鍵之二是,我們還應該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與我們不一樣的他人的標準,否則我們將無法理解他人,理解社會。 第四,成功是一個中性的概念。 因為判別成功的達成與否,標準是人們自己預期的目標,因此,好人有成功的,壞人也有「成功」的;正義之師有打勝仗的時候,不義之師也有打勝仗的時候。比如,小偷的目標是偷到你家的電視機,一旦得手,他會興奮地對自己說:「我成功啦!」至於小偷「成功」之後,最終又被警察逮住,關進監獄,那不是因為小偷不「成功」,而是另一條規律在起作用,因為小偷的成功標準不被社會的成功標準所認可。社會群體標準大於小偷的個人標準。 第五,成功是有數學概念的,所有的目標都應該是指能夠被量化的目標。 許多人常常將目標定義成「更上一層樓」、「躍上新台階」,「掙更多的錢」、「錢越多越好」、「過上幸福生活」等等。這些目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沒有量化,模糊不清,無法衡量。所以這類所謂的目標,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想法,或一種願望,而不是真正的目標。許多人常說的「成功說不清楚」,也可能就是因為他只有一個模糊的沒有量化的「目標」。三、成功軟體 一台電腦的功能取決於它的硬體和軟體兩大部分。就拿硬體水平相同的電腦而言,裝進不同種類、不同版本的軟體,其功能就完全由軟體的水平所決定。 無論是對組織還是對個人,科學技術、資本投資、市場環境、身體條件、家庭背景、智力等這些都是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硬體。但當所有的這些客觀的硬體因素完全相同的條件下,為什麼不同人的成就常常有天壤之別?因為不同的人給自己「裝進」的軟體系統各不相同。 最終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是她的內在因素,即思維方式、信念,態度、自我期望、習慣等「軟體」,正確的思維方式、堅定的信念,積極的態度、高強度的自我期望、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每一個成功者必備的成功軟體。這些概念以及將這些概念化作成功助力的方法, 本書在後面將著重進行系統剖析。並以此作為邏輯依據,劃分本書的有關章節。 也許具備了這些軟體不一定立即讓你成功,但是沒有這些軟體,我們鐵定會多失敗很多次。四、成功的規律 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分析無數成功案例,會發現成功有許多規律可循。在你繼續閱讀本書之前,我先簡單歸納其中的幾條:第一,成功是可以學習的;第二,成功的本質是確定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方式與方法;第三,成功人士身上所有的素質都可以移植到普通人的身上;第四,人人都可以成功。 這四個基本觀點,你能認同嗎?如果能認同,那麼本書對你將十分有用;如果現在還不能認同,那本書對你將會更加有用。第二章 思維方式 按成功者的方式思考問題一、改變的軌跡 我步入訓練界之初,是專業從事銷售技巧訓練的。銷售技巧其實很簡單,幾天可能就教完了。可是學完所有技巧後,我發現大部分銷售員的業績並沒有得到持續的增長。一段時間的跟蹤研究發現。銷售員持續的業績80%不來源於「技巧」的本身,而來源於他對待銷售的「心理狀態」。於是,我立即決定縮小訓練領域,專門從事(銷售心理的專業訓練。事實證明效果立即大不一樣。後來幾年的訓練實踐,使我的思路更加廣闊,有一天我再次發現所有能幫助銷售員心理突破的方法,同樣可以移植到任何領域去幫助人們達成他的目標。正所謂成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所有突破的方法,最後幾乎都殊途同歸,那就是成功根源於人的思維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一開始僅在於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 生活中,會有相當一部分人,他們的期望就是追求一生平平淡淡。 下面,讓我們來演繹一下他們可能的人生軌跡。首先讓我們試想。什麼樣的觀念比較容易被他們接受?差不多就行啦:隨遇而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槍打出頭鳥:退一步海闊天空……假使這些觀念,日積月累下來變成他們的信念,這種對事物習慣性的看法,會最終決定他們面對事情時的態度選擇,積極、進取、努力等十有八九不會是他們的人生態度。 接下來,他對待工作的行為也許就是:差不多就行;對得起這份工資就行;到點就下班;「邊際工作」或「份外事」不會主動去做,更不會多做。稍有挫折,立即自我安慰:成功是少數人的事,退一步,海闊天空……他們的結果會是什麼?平平淡淡!仔細分析一下,似乎可以發現其中的規律:他們的結果,正是他們當初的內心期望。生活中,也會有相當多的另外一部分人,他們的期望是一定要成就一番事業。下面,也讓我們來演繹一下他們可能的人生軌跡。首先,什麼樣的觀念比較容易被他們堅持永爭第一;不做則已,要做就做到最好;付出皆有回報;不成功,便成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假使他們的期望強度足夠牢固,假使這些觀念日積月累變成他們的信念,這信念也最終會決定他們面對事情時自我態度的選擇:積極進取,努力拚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接下來,他們對待工作的行為,我想一定不會是「差不多就行」,如果工作沒有做完「邊際工作」與「份外事」。即使遭受挫折,接下來的行為一定是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直至成功。這就是他們的結果;一生終究成就一番事業。再仔細分析一下,似乎也可以發現其中的規律;他們的結果,也正是他們當初的內心期望。或者說,他們最初的內心期望,經過一段時間的奮鬥,最終演變成他們的結果。成功的規律表明:改變,會遵循一定的軌跡,即:結果決定於行為,行為決定於態度,態度決定於信念,信念決定於自我期望。有什麼樣的內心期望,你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信念,接著就會有什麼樣的處事態度以及什麼樣的行為,因此,也就有了什麼樣的結果。在你的心目當中,你認為自己是什麼,你就是什麼。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平平淡淡的人,你的結果就真的是平平淡淡。如果你認為自己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你的結果常常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積極思維者,得到積極的結果;消極思維者,得到消極的結果。人,有什麼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二、ABC情緒理論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有兩個秀才一起去趕考,路上他們遇到了一支出殯的隊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個秀才心裡立即「咯登」一下,涼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觸霉頭,趕考的日子居然碰到這個倒霉的棺材。於是,心情一落千丈,走進考場,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揮之不去,結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孫山。另一個秀才也同時看到了,一開始心裡也「咯登」了一下,但轉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財」嗎?好,好兆頭,看來今天我要鴻運當頭了,一定高中。於是心裡十分興奮,情緒高漲,走進考場,文思如泉湧,果然一舉高中。回到家裡,兩人都對家人說:那「棺材」真的好靈。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有一個著名的「ABC情緒理論」。他認為,人的情緒主要根源於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對生活情境的評價與解釋的不同。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過當事者對該事情的評價與解釋,以及對該事情的信念(Belief)這個橋樑,最終才決定產生什麼樣的結果(Consequence)。第一個秀才之所以落得個名落孫山的結果(C1),是因為他考場上文思枯竭,而文思枯竭是因為情緒不好,情緒不好又是因為他看到令他感到「觸霉頭」(B1)的棺材(A)。另一個秀才之所以金榜題名(C2),是因為他考場上文思泉湧,而文思泉湧是因為情緒高漲,情緒高漲又是因為看到令他感到「好兆頭」(B2)的棺材(A)。現實生活中,有人會因為失敗而跳樓,也有人會因為戰勝失敗而成就一番更大的事業;有人會因為對手強大而畏懼,也有人會因為挑戰巨人而使自己快速成為巨人;有人會因為產品賣不出去而抱怨產品,抱怨公司,抱怨顧客,也有人因為產品賣不出去而創新出大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與新服務;有人會因為受不了上司的嚴厲而每每跳槽走人,也有人會因為「嚴師出高徒」而使自己能勝任更複雜的工作,最後不斷晉陞到高位。所有的一切皆驗證了艾利斯的理論,也正如叔本華所言: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對某一客觀事物,你是如何思考的,你就有什麼樣的看法;你有什麼看法,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對事物的看法,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而且每個人都必定要為自己的看法承擔最後的結果。消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會找到消極的解釋,並且總能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終得到了消極的結果。接下來,消極的結果又會逆向強化他消極的情緒,從而又使他成為更加消極的思維者。典型的消極思維如美國法學家墨菲著名的「墨菲定律」:任何事情都不會像它看上去那麼容易;辦任何事情所要花的時間比你想像的都長;問題往往出在你認為最不會出問題的地方。墨菲認為任何事情,只要能往壞的方向發展,就一定往那個方向發展。這就像考試,你沒有複習到、最怕出問題的章節往往最容易出問題。消極思維者的特徵*總是在關鍵時刻懷疑自己,散布疑雲。*會盡量將自己的消極情緒傳染給他人。*永遠悲觀失望,抱怨他人與環境。*因為自己行為消極,最終會讓僅有的希望徹底泯滅。*常常自我設限,讓自己本身無限的潛能無法發揮。整天生活在負面情緒當中,使人不能享受人生固有的樂趣。其實,並非事事如墨菲所言,秀才的故事以及艾利斯理論告訴我們:真正決定事物結果的根源並非該事物的本身,而是我們自己對該事物的信念、評價與解釋。即:一切的根源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權對該事物做出不同評價的我們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們可能無法改變風向,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風帆;我們可能無法左右事情,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積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能找到積極的解釋,然後尋求積極的解決辦法,最終得到積極的結果。接下來,積極的結果又會正向強化他積極的情緒,從而又使他成為更加積極的思維者。積極思維者的特徵*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刻都能鼓勵自己。*並且會盡量將自己的積極情緒感染周圍的同伴。*永遠積極樂觀、從不抱怨。*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他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從不自我設限,因而能激發自身無限的潛能。*整天都生活在正面情緒當中,時刻都在享受人生的樂趣。三、理性思考與非理性思考如果我們的思考是理性的,我們就能得到更接近客觀的評價。總能快速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反之,如果我們的思考是非理性的,我們對問題的看法立即就會給自己帶來困擾,並且在錯誤的判斷中難以自拔。下面幾則「非理性思考」案例,讓我們對照自己,作一番自我剖析,看看自己是否也曾陷入過非理性思考的泥潭。非理性思考1。如果事情不照自己所期待的樣子發展,那可就糟糕了。 例如,原來計劃今天可以交報告,結果卻交不出來而一直都在擔心上司責難。這種想法是不合理性的,因為受挫折是正常的事情。理想與現實常會有差距,因此而沮喪不僅不能改變情況,還會使情況更糟。若無法改變情況,最理性的辦法是去接受它。挫折可以不造成困擾,只要你不認為每件事都必定會獲得滿意即可。有理性的人避免誇張不愉快的情況,而是儘力繼續面對它,並積極地去改變它。非理性思考2。每一個人絕對需要別人的喜愛與稱讚。例如,「被別人批評時,心裡就難過得不得了」,這很自然,但是「被所有人喜歡」是個難以達到的目標。若一個人致力於此,他將變得很少有屬於自己的看法,變得更不安全及更多自我失敗的行為。一個人也不一定需要被喜愛,因為有理性的人不會把自己所有的興趣與需求都犧牲在為獲得別人的稱讚上,而更多體現在讓自己去表達愛,或成為可愛的人、具有創造力的人、不過分依賴於別人的人。非理性思考3。人人都會依賴他人,並應該找一個更強的人去依賴。例如,「我媽媽什麼都不會,害得我沒辦法完成家庭作業」。依賴會造成獨立、個性化與自我表現的失敗。它使人不能學習,沒有安全感。有理性的人是獨立、負責的。他們只在需要時才尋求幫助。非理性思考4。過去的經驗是現在行為的決定因素,過去的影響是無法消除的。例如,「小時候被強暴,使我沒有辦法再談戀愛」,「離婚後再也沒有人會娶我」。事情恰恰相反,過去一些必要的行為在現在並不成為必要,過去的解決方法也不一定適合現在的問題。過去的影響常會成為一個人逃避和改變自己的借口。其實,要克服過去的影響並非不可能,有理性的人認為過去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分析過去的事情以改變自己現在的狀況。非理性思考5。逃避困難比面對困難要容易。例如,「我何必這麼辛苦,反正也沒有人要求我」。逃避只會給日後帶來更多問題及自信的失落。況且容易的生活並非快樂的生活。有理性的人會認識到,具有挑戰性、責任感的人生,才是令人愉快的人生。非理性思考6。對於不一定會發生的糟糕的事,也應該給予密切的注意。例如,「外面交通太亂了,會不會發生車禍」,「先生太英俊,會不會有外遇」。心理學家艾利斯認為過分的憂慮或擔心,①會阻擾人們對危險事件作客觀的評價;②會造成干擾:③誇張事情:④不但不能阻止不可避免的事件,反而會促成事件的發生;⑤製造更多更糟的事。有理性的人會認識到潛在的危險並不足懼,焦慮不僅不會阻止事情發生,而且還會對人造成傷害;他所採取的行動是面對它,戰勝它,並證明它不那麼可怕。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困惑其實都直接根源於我們非理性的看法。錯誤的用詞,會帶來錯誤的看法。錯誤的看法,會導致錯誤的結果。錯誤公式一:將「喜歡」誤解為「應該」。非理性看法:我應該得到別人的讚美。非理性缺陷:萬一得不到,你立即會出現困擾。你會覺得是別人欠自己的,他不給你,你會抱怨他。理性看法: 我喜歡得到別人的讚美。理性好處: 萬一得不到,其實也沒什麼,只不過少了一份額外的獎賞而己。錯誤公式二:將「暫時還沒找到方法」誤解為「不可能」。非理性看法:我不可能富甲天下。非理性陷阱:因為自我設限,你將不會找方法。結果你一定真的不可能做到。理性看法: 我暫時還沒有找到富甲天下的方法。理性好處: 你注意的焦點將會自然而然集中在找方法上。只要你是一定要,而且堅持到底,你總可以做得更好。錯誤公式三:將「很難」誤解為「沒有辦法」。非理性看法:我沒有辦法每天準時上班。理性看法: 我很難做到每天準時上班。錯誤公式四:將「暫時還沒有成功」誤解為「失敗」。非理性看法:我又失敗了。理性看法: 看來我這次暫時還成功不了,我怎樣才能成功?錯誤公式五:將「可能」誤解成「一定」。非理性看法:我一定沒有音樂細胞。理性看法我:可能沒有音樂細胞。錯誤公式六:將「我生氣」誤解為「他使我生氣」。非理性看法:都是弟弟使我生氣。理性看法: 我在生弟弟的氣。錯誤公式七:將「到目前為止」誤解為「永遠如此」。非理性看法:我的英文永遠都學不好了。理性看法: 我的英文到目前為止還沒學好。錯誤公式八:將「有些」誤解為「所有」。非理性看法:所有的客戶都不買我的產品。理性看法: 有些客戶還沒有買我的產品。換一個字眼,換一種看法;換一種思維,換一片天空。讓我們捫心自問:我的思維方式有助於自己成功嗎? 第三章 信念 是你的看法在左右你的結果一、信念的力量美藉華人科學家林先生是我的一位朋友,他個人已擁有24項國際專利。有一次林先生回國,飛機途經地中海上空,突然飛機發生故障,出現劇烈的顛簸。機上的人群開始由緊張而騷動,空中小姐儘力想控制局面,然而極度恐慌的人們仍然是慌作一團。林先生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發抖,緊咬的牙關都滲出了血絲,腦袋完全一片空白。什麼金錢、地位、榮譽,什麼父母家庭、妻子兒女,此刻早已被嚇得煙消雲散,所剩的就只有對死亡本能的恐懼。然而,無意間他瞥見了鄰座有一位客人,非常奇怪,他居然一臉安詳,在那裡祈禱,可能是個教徒,在那裡祈求上帝保佑。後來飛機最終還是奇蹟般地迫降成功。飛機著陸後,可能是受驚過度,林先生髮現自己好幾分鐘居然站都站不起來。但是,他看到那位鄰座的客人卻從容地拎著行李走下飛機。一下飛機,只見他把皮箱往旁邊一放,撲通一下跪在地上,感謝上帝。完畢,他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若無其事地拎著行李離開了機場。林博士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本應該可以坦然面對死亡,可他想為什麼當時自己就是無法控制那本能的恐懼感,而那位教徒卻可輕易做到?這次事件對他刺激很大,這倒不是因為飛機事故本身,而是因為後來他終於「悟」透了其中的奧秘。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在飛機出事故的整個過程中,那位教徒滿腦子都是「上帝保佑,快來搭救我」。試想,一旦飛機安全著陸,他會怎麼想?哇,上帝果然無所不能,感謝上帝;如果飛機真的失事了,他又會怎麼想?奧,上帝,我很快就能在天堂見到你了,感謝上帝。也就是說,不管飛機失事與否,面對死亡,這位教徒此刻都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因為她有一個信念:上帝與我同在!這位教徒,因為堅信「上帝與我同在」,因此即使面對死亡,也處事不驚;林先生因為對「死亡」沒有足夠牢固的信念,因此當死亡突然來臨時,幾近崩潰。當然事後,林先生並沒因此而信教,但後來他經常對他的學生、職員,以及在許多場合都提起這個故事,他說自己最大的感悟是:信念是有力量的。生活中,也許我們不曾經歷過死亡的恐懼,但是類似的故事影片都經常能看到。比如,小時候看電影,常能看到一些這樣的情景:一個正面人物被壞蛋打得奄奄一息,但他肯定不會死,因為壞人還沒死。一旦壞人被除掉,他便立即頭一低,含笑於九泉了。這些會不會是真實的?完全可能。因為支撐他生命到最後的支柱就是一定要把壞人徹底消滅掉的信念。只是電影中演多了,反倒覺得有點像假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許聽說過,一位父親病危,但一息尚存,因為他在等待遠方正趕回來的兒子。當兒子趕到床前,痛楚地呼喚,父親會緩緩地掙開眼睛看兒子一眼,然後又緩緩地閉上雙眼,幽幽地飄然仙去……是什麼在支撐這位父親的生命?這是信念的力量——「一定要看兒子最後一眼」——在支撐著他。類似能證明信念力量的例子多如牛毛。當你堅信某一件事情時,就無疑給自己潛意識下了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決定你有什麼樣的力量。一切的決定、思考、感受、行動都受控於某種力量,它就是我們的信念。二、信念就是牢固的觀念觀念,是指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的看法。信念,也是指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的看法。然而,觀念與信念的差別是什麼?差別僅在於看法的牢固程度。即信念是指牢固的觀念,或對事物習慣性的看法。觀念之所以較弱,是因為觀念隨時都有可能因時因地而改變。按照行為科學的結論,人的行為95%以上都是按照習慣而行事,因此信念的力量之所以巨大是因為95%以上的時間(尤其是關鍵時刻)人的行為按照自己大腦潛意識中的習慣看法,即信念的指揮而行事。所以若一個人的信念系統出了問題,那麼他的行為95%以上的概率會跟著出問題。行為如此,結果可想而知。同樣,行為科學研究表明,對事物的看法由一般性觀念最終轉化成牢固的信念,一般經過兩大基本途徑:一是,不斷地被重複灌輸。比如,有個算命先生告訴你,你是個苦命的人。如果你相信,接下來的日子,你將一直生活在陰影當中。你會不由自主地不斷自我灌輸:我很苦命,我很苦命。久而久之,「我是個苦命的人」居然就成了他的信念。當然這個信念會害她一輩子。自小時候起,我的父母、教師以及身邊很多人,都一直對我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聽多了,我也堅信自己一定會有出息,一定不會碌碌無為一輩子。沒想到這個信念對我今後的人生軌跡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它使我從每次重大挫折中都能重新站起來,因為我有一個信念:我一定不會這樣碌碌無為一輩子,試想:如果我的信念是「我是一個苦命的人」,後果將會怎樣?二是,不斷地被驗證。假使小時候父母就常對你說:人心險惡,凡事提防著點別人。也許開始你並不理解,也並不在意,但是後來真的有好幾個人背叛了你,讓你傷心,你可能會想起父母說的那句話:人心險惡。啊,果然如此。你開始四處提防別人,越來越不敢表露自己,越來越封閉自己,越來越不敢去交朋友。等到有一天你遇到困境需要別人幫助時,因為平時就沒有積累什麼人緣,結果無人援手,於是你又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人心,真的是太險惡了!按照前面「改變的軌跡」所述,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但是信念並非與生俱來,是「軟體」,由後天獲得。既然信念是後天所得,我們就有選擇和「安裝」的自由,讓我們慎選自己的信念。三、複製成功者的信念系統如何選擇正確的信念?第一,你必須確信信念的力量。第二,系統地模仿成功者的信念。不要向平庸者尋求答案,不要簡單地去認同多數人的想法。超凡成功者常常居少數,世界上最頂尖的信息就在那些頂尖人物的腦袋裡。只有成功者的信念系統才能快速幫助我們獲得成功。第三,把這些信念寫下來,把它們貼在牆上,放在最顯眼處,寫在筆記本的首頁,讓自己每天可以重複看到,運用潛意識中視覺化的力量不斷強化,直至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四、決定一生成就的21個信念1.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往一個玻璃杯里放進一隻跳蚤,發現跳蚤立即輕易地跳了出來。再重複幾遍,結果還是一樣。根據測試,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達它身體的400倍左右,所以說跳蚤可以稱得上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接下來實驗者再次把這隻跳蚤放進杯子里,不過這次是立即同時在杯上加一個玻璃蓋,「嘣」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會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陣子以後呢,發現這隻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一天後,實驗者開始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去掉了,它還是在原來的這個高度繼續地跳,三天以後,他發現這隻跳蚤還在那裡跳。一周以後發現,這隻可憐的跳蚤還在這個玻璃杯里不停地跳著——其實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現實生活中,是否有許多人也在過著這樣的「跳蚤人生」?年輕時意氣風發,屢屢去嘗試成功,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屢屢失敗。幾次失敗以後,他們便開始不是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懷疑自己的能力,她們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剛才的「玻璃蓋」雖然被取掉,但他們早已經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跳了。人們往往因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願忍受失敗者的生活。難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這個杯子嗎?絕對不是。只是它的心裏面已經默認了這個杯子的高度是自己無法逾越的。讓這隻跳蚤再次跳出這個玻璃杯的方法十分簡單,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盞酒精燈在杯底加熱,當跳蚤熱得受不了的時候,它就會「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時候也是這樣。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裏面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潛意識:成功是不可能的,這個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要不要跳?能不能跳過這個高度?我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這一切問題的答案,並不需要等到事實結果的出現,而只要看看一開始每個人對這些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經知道答案了。不要自我設限。每天都大聲地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會成功!2.我是一切的根源「ABC情緒理論」:我們的情緒主要根源於我們的信念,以及我們對生活情境的評價與解釋。叔本華名言: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我們可能無法改變風向,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風帆;我們可能無法左右事情,但我們至少可以調整心情。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一切結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權對該事物作出不同評價與解釋的我們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讓我們不再抱怨,因為我是一切的根源。3.我是我認為的我有什麼樣的自我期望,自然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信念;有什麼樣的信念,你就選擇什麼樣的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你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因此,要想結果變得更好,先讓行為變得更好;要想行為變得更好,先讓態度變得更好;要想態度變得更好,先讓信念變得更好;要想信念變得更好,先讓自己選擇更好的自我期望。在自己的心目當中,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最終你就會是什麼。因為,正如《自我意向心理學》的核心結論:我是我認為的我,我們是我們認為的我們!4.成功是因為態度「影響力訓練」機構曾經作過上萬人次的調查。結果顯示,決定一個人成為成功者的最關鍵要素中,80%屬於個人自我價值取向的「態度」類因素,如積極、努力、信心、決心、恆心、雄心、愛心、意志力等;13%屬於後天自我修鍊的「技巧」類因素,如各種能力;7%屬於運氣、機遇、環境、時間、天賦、背景等所謂的客觀因素。能否具備技巧,是因為你的態度,因為技巧根源於態度。能否駕馭客觀的因素,還是因為你的態度,因為它根源於我們對待客觀因素的態度,以及把握客觀因素的技巧。成功100%都是因為態度!讓我們記住這—令人吮指回味的結論,讓我們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成功,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分析過去,把握今天,準備未來。5.過去不等於未來正如決定今天「技巧」高低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對待技巧的態度決定明天「技巧」好壞的也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對待技巧的態度。我們的今天是由過去所決定的。而我們的明天不由過去決定,由今天所決定的。過去不等於未來。過去的成敗,只代表過去,未來要靠現在。過去成功了,不等於未來還會成功,過去失敗了,也不等於未來就要失敗。成敗都不是結果,它只是人生過程的一個事件。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要到哪裡去。不論過去怎麼不幸,如何平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未來必須充滿希望。只要你對未來保持希望,你現在就會充滿力量。現在就作一個決定;明天,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6.人,因夢想而偉大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成就了一個偉大的夢想;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實踐一個偉大的夢想;偉人之所以偉大,根源於他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有哲人云:人,因夢想而偉大。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夢想黑人與白人一樣平等、自由;孫中山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畢生都在實踐推翻禁錮中國人民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的夢想;鄧小平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親手設計的強國夢真的讓十幾億中國人強大起來。人,因夢想而偉大!幾千年的封建文明,曾經為中華民族創造過輝煌,但同時傳統文化中許許多多消極的思想與行為,也不幸地禁錮著人們的頭腦。消極,也是一種愚昧;愚昧,就會貧窮;貧窮就會落後,落後就得挨打。近代史上的屈辱,使我們不得不接受別人強加給我們的烙印。我們由盲目的自大一下子又跌入盲目自卑的泥潭。時至今日,悲觀情緒、消極觀念仍然在禁錮著無以數計的中國人民。我就有一個夢,夢想12億中國人都能積極地生活著,不再消極,不再悲觀,不再抱怨。為自己設計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們的人生便開始變得不平凡起來。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實踐那個偉大而光榮的使命,我們一樣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人。7.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以前的人一定認為「水不可能倒流」,我們知道,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找到發明抽水機的方法:現在的人一定認為「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未來的人可能會說,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讓人類能居住在另一個「太陽正好從西邊出來」的星球上的方法而已。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讓我們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總是「自我設限」。假使「不可能」已成為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口頭禪」,他們已習慣對自己說「這不可能,那不可能」這樣的氛圍,也許就註定他們在競爭的大潮中難有輝煌,並最終被那些不說「不可能」只專註找方法的人所淘汰。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讓我們調整好自己的注意焦點,把「不可能」這個極其消極的字眼從我們的「私人詞典」或「企業詞典」中永遠刪去,因為即使真的遇到難堪,我們至少還可以說:不是不可能,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方法。8.成功一定有方法在「創造力」訓練中,有一個著名的訓練案例,回形針有多少種用途?第一反應你也許只能說出:夾文件。打開思路,你也許就能有更多的用途:做繩子、釘子、導線、鈕扣、手飾、髮夾、魚鉤、牙籤……日本有一個科學家,宣布已列出回形針2400種用途。南京有一位學者宣稱,他能列出3萬多種!回形針到底有多少種用途?只要你願意去找,你是否同意答案是:無數種!一根小小的回形針既然能有無數種用途,那解決一個難題,怎麼就不會有「無數種」方法呢?打破思維框框,絕不自我設限。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有一項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90秒鐘記憶100個隨機的0到9的數字。包括順背、倒背、任意定位背。如果你看到現場表演,你一定會為表演者「非凡的」技藝所折服。經過系統的研究,我發現其中的方法極其簡單,幾乎人人皆可同樣做到。為了證明這一點,我經常在訓練課程中給學員做表演,並且讓我的助教,乃至學員都能做到。目前,我正準備申請一項新的吉尼斯記錄,5~10分鐘內記憶300位隨機數字。其中的方法同樣簡單,而且我相信同樣人人皆可做到。具體方法是右腦記憶,即圖形記憶。比如說將「1」記成「一棵大樹」,「2」是「一隻鵝」,「15」是「一輪月亮」,「79」是「一串氣球」等等。這些被稱為「數字標籤」,然後針對某一串具體的100位數或200位數,將其中每兩位數當成一個對應的固定的「數字標籤」,再將這些標籤按順序「放在」你熟悉的預先設定的「位置圖中」比如你的房間里、辦公室里、或人體上的某些特定位置。此時,你只需要記住這些圖,你就相當於記住這串數字。3 4 2 4 1 6 4 1 3 5 4 6 5 1 1 3 5 1 3 04 6 8 4 6 1 7 9 8 7 5 4 3 2 1 4 8 6 4 01 3 4 7 3 3 2 3 1 3 2 4 6 4 3 1 3 1 1 34 6 6 9 4 3 2 3 1 6 4 1 3 1 3 4 7 1 0 03 5 7 2 5 8 7 9 1 2 0 0 0 3 1 1 3 5 4 55 4 6 5 4 3 2 1 8 7 5 6 4 2 4 3 1 4 6 95 3 4 8 7 8 9 7 4 1 3 2 1 3 2 2 1 5 4 11 2 3 1 5 6 7 4 9 6 9 6 9 8 8 8 7 0 5 45 4 5 6 9 7 8 7 3 2 3 5 5 6 4 3 4 6 4 51 6 9 4 5 0 1 3 7 0 3 8 2 1 7 0 7 8 4 5按照上述方法。熟練後,你就可以輕易做到我能做到的同樣結果。所有看似複雜的事情,或看似難以解決的問題皆可以找到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法。成功一定有方法,正如記憶一定有方法。9.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要成功,絕沒有借口;有借口,絕不會成功。只有失敗者才會為粉飾自己失敗的行為而四處尋找借口。成功者,永遠只會專註於找方法。10.命運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裡我有過一次十分有趣,同時也是影響我一生的經歷。一次,我去拜會一位事業上頗有成就的朋友,閑聊中談起了命運。我問: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命運?他說當然有啊。我再問:命運究竟是怎麼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奮鬥又有什麼用?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但笑著抓起我的左手,說不妨先看看手相,我算算命。他給我講了一通生命線,愛情線,事業線等諸如此類的話,突然,對我說:把手伸好,照我的樣子做一個動作。他的動作就是:舉起左手,慢慢地且越來越緊地抓起拳頭。他問,抓緊了沒有?我有些迷惑,答道:抓緊啦。他又問:那些命運線在哪裡?我機械地回答:在我的手裡呀。他再追問:請問,命運在哪裡?我如當頭棒喝,恍然大悟:命運在自己的手裡!他很平靜地繼續說道:不管別人怎麼跟你說,不管「算命先生們」如何給你算,記住,命運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裡!這就是命運。當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頭,你還會發現你的生命線有一部分還留在外面,沒有被抓住,它又能給你什麼啟示?命運大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但是還有一部分掌握在別人的手裡。古往今來,凡成大業者,「奮鬥」的意義就在於用其一生的努力,去換取在「上天」手裡的那一部分「命運」。我靜靜的坐著,半晌,只見心扉如清泉流過……命運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裡!後來,有一位學員跟我談到她的戀愛問題,向我求助。她已年屆30了,還沒有男朋友。不過不是沒有交過男朋友,而是在她23歲那年,有一位傳聞很靈的算命先生曾對她說過,她要等到33歲才會有婚姻緣。之後,有幾次談朋友機會,但每到談婚論嫁的關鍵時刻,她就想起算命先生的這句話,於是,她就會對自己說:我要到33歲才能結婚,現在結婚也不會長久。與其長痛,不如短痛。罷罷罷,忍痛割愛,還是早點分手吧!就這樣,長此以往,直到今天,搞得自己精神痛苦不堪。我想起了這則故事,於是就講給了她聽,當然是照著「原版」邊講邊做了一遍。過程中,我發現她的感覺與我當初驚人的相似。完畢,只見她站起來大叫一聲:哎呀,原來我被那該死的算命先生給害了!說完,我們不約而同,哈哈大笑,命運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裡,這個信念幾乎改變了我的一生。1995年我就開始講成功學,做成功訓練,那時不知道有多少人給我潑過冷水,甚至直接嘲諷說你自己都不成功,憑什麼教別人如何成功?我的人生中確實有過不少低潮:曾破產過兩次,大學以後,大概做過十幾種不同的工作,當過大學教師,做過公務員,做過歌廳串場歌手,當過小畫匠,管理過菜場,下過農村,開過餐館,做過流水線工人,搞過裝修,搞過房地產,當過推銷員……因為珠海創業失利,而來到上海,剛來上海的頭兩年,五次嘗試白手創業均告失敗……每當低潮來臨,每當再遭挫折,我幾乎都會暗暗抓緊自己的左手,暗暗對自己說:命運在自己的手裡,而不在別人的嘴裡。真的,很奇怪,每當我把手抓起來的那一剎那,我幾乎立即能感覺到內心無限的信心與動力。這一信念一直幫助我走到今天。對我如此重要的東西,對你也應該同樣有用,不妨試試?現在就抓住自己的手,對自己的潛意識大聲說一句:命運在自己的手裡。而不在別人的嘴裡!11.天助自助者一生當中,我們都在渴求機遇,然而我們卻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機遇,或不知道它會長成什麼樣子。即使知道,當機遇降臨時,又常常沒準備好。偶爾真的很有運氣抓住一次機遇,然而又因抓不住下一次運氣而以失敗告終。或因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耐力將其不斷放大,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直至成功。真正的機遇,絕不是機遇的本身,而來源於我們對機遇的定義,對機遇的認識、準備與把握。每個人都會有好運氣,機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否抓住機遇,也許並不是平等的。因為,要想天助,必先自助。這一切都在印證中國的一條古訓:天助自助者!12.你越努力,你的運氣就會越好機遇是可以被預見的,運氣是可以被計劃的。人人都會有好運氣,條件是你必須不懈地努力去創造運氣,努力準備自己。因為運氣永遠照顧有準備的人。記住:你越努力,你的運氣就會越好。13.我要,我就能成功來源於「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不是能力在決定你的成功,而是「你一定要成功」決定「你一定會去準備相應的能力」 ;不是現有的方法在決定你的成功,而是「你一定要成功」決定「你一定能找到成功的方法」。14.決心決定成功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對一位求學者說過一句名言:要想向我學知識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就像你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一樣。追求成功亦是如此。要成功,必須先有強烈的成功慾望,就像我們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一樣。成功來源於我要。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是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我們的成功。只有決心,才最終決定我們的成功。15.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在追求成功的過程當中,我們十有八九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遇到困難,一定會碰到瓶頸,也一定有「頭撞南牆」的時候。回教的《古蘭經》上有一個經典故事,有一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他先當眾表演移山,然而故事的結局足可讓你我回味三日不止——世上本無什麼移山之術,惟一能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或至少是暫無法改變的。「移山大法」啟示人們: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就改變自己。如果別人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讓人喜歡;如果無法說服他人,是因為自己還不具備足夠的說服能力;如果顧客不願意購買我們的產品,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生產出足以令顧客願章購買的產品;如果我們還無法成功,是因為自己暫時沒有找到成功的方法::要想事情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有藉由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藉由改變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山,如果不過來,那就讓我們過去吧!16.每天進步一點點我曾經有近兩年的時間,每天都做俯卧撐。也許你不敢想像,到最後,我一次要做600多下,而且是每天早晚各一次!做這項運動的起因,是因為我隻身一人來上海「謀生」時舉目無親,而且各方面生活條件又很差,我自知身體不能垮掉,不能生病,於是開始了這項最簡便的體育運動。在當時的情況下,我除了身體不能垮以外,最要緊的就是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我的意志更不能垮。每天堅持做俯卧撐,尤其是每一次要做好幾百個,它真的非常能磨練我的耐力與意志。果然,我一舉兩得。能將俯卧撐練到一次能做600個的方法,其實再簡單不過,那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一天,我做到10個就開始喘氣。從10個開始,以後每兩天增加1個,後來每天增加1個,再後來每天增加2個、5個,最後,我能以每天增加10個的速度遞增。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來潭於諸多要素的幾何疊加。正如數學乘式中每個乘項每次只增加了0.1,而乘積將很快會成倍增長。比如: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行動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創新比昨天多一點點,每天的效率比昨天高一點點……假以時日,我們的明天與昨天相比,將會有天壤之別。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著去做;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個人,如果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是1%的進步,試想,有什麼能阻擋得了他最終的成功?一個企業,如果「每天進步一點點」,成為其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當其中的每個人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時,試想,還有什麼障礙能阻擋得住它最終的輝煌?競爭對手常常不是我們打敗的,是他們自己忘記了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者不是比我們聰明,而是他比我們每天多進步了一點點。17.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一部片酬高達3000萬美金的好萊塢巨星席維斯·史泰龍,年輕的時候在好萊塢跑龍套,一天只掙1美金。為了生活後來又到拳擊館去當陪練,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臉腫。後來,他立志要當影星,於是四處自我推銷,居然被人拒絕了1850次還沒放棄。最後,他終於在電影《洛基》中擔任主角。《洛基》的劇本是史泰龍自己編寫的,劇中男主角的生活原型就是他自己。從此,他一炮而紅。並成為「自我超越、頑強拼搏、個人奮鬥」的美國精神的象徵。在史泰龍的眼裡。這個世界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肯德基快餐店的老闆是山德士上校,65歲開始創業。起初他是向人推銷他的炸雞秘方,目的是為了拿點現金作創業資本或占點股份賺份收入,沒想到,推銷了1029次都沒賣出去!最後,被逼無奈,只好乾脆自己創業。因此,就有了今天的肯德基神話。在山德士上校的腦海里,這個世界也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沒有「失敗」二字,只有「暫時還沒有成功」。18.只要不服輸,失敗就不會是定局西部「牛仔大王」李維斯的西部發跡史同樣充滿坎坷,充滿傳奇。他的致勝「法寶」是:每當受到挫折,遭受打擊時,絕不抱怨,並且非常興奮地對自己說:太棒了!這樣的事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成功者都是「精神勝利」大師,古往今來,愈是成大業者,其精神的力量愈是強大。成功旅途,失意難免,挫折難免。成功者不是沒有低潮,而是他們絕不會讓自己在低潮中「呆」得太久。在追求成功的旅程中,如果我們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敗時,讓我們像永遠積極思維的「牛仔大王」李維斯一樣,立即大聲地對自己的潛意識說一句:太棒了!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又給了我一次成長的機會。凡事的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於我。偉大和平庸之間只有一步之遙。他們人生的過程都是一樣的,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只不過成功者跌倒的次數比爬起來的次數要少一次,而平庸者跌倒的次數只不過比爬起來的次數多了一次而已。最後一次爬起來的人,人們就把他們叫做「成功者」。最後一次爬不起來,或不願爬起來,不敢爬起來的人,人們就把他們定義成「失敗者」。面對失敗時,請永遠記住一個信念:失敗的本質就是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只要不服輸,失敗永遠不會是定局!信念乃人生巨大的能量供應站。在這裡我要再重複一次,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人生本身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因此,為了成功,為了快樂,為了你的健康,為了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公司、團隊的成功,請認真選擇你的信念。19.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二戰的三巨頭之一,英國首相邱吉爾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演說家。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演講是在一所大學的結業典禮上。也許是邱吉爾太過年邁,演講的全過程大約持續了20分鐘,但全程他只講了兩句話,而且都是相同的: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這場演講成為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並非邱吉爾故弄玄虛,台下的學生們早已被這位世紀偉人的生命之音所深深震撼。邱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的話,就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請回過頭再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20.人人都能成功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秉持一個信念:成功是少數人的事情。你也在其中之列,也這麼認為嗎?如果你認為成功是少數人的事情,你的潛意識中,十有八九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劃歸到「多數人」當中。如果你認為,成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可能就會表面上也會去努力爭取一番,但內心深處對「成功」的恐懼會使你不敢全力以赴,不敢奢望,最後可能幹脆就不去做了。如果本書你能瀏覽至此,是否不用我再解釋,你都已堅信這一信念:人人都能成功!果真如此,表明你已正在加入那些「少數的,成功者之列了。21.立即行動人生最昂貴的代價之一就是:凡事等待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天永遠都不會來,因為來的時候已經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生命惟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們惟一可以用來超越對手,超越自己的惟一的一天。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遠都在今天,希望就在現在。立即行動!只有行動才會讓我們的夢想變成現實。立即行動!只有大量的行動,才會讓我們不斷超越對手,超越自己。立即行動!立即行動!!立即行動!!!第四章 態度 今天的態度,決定明天的成功一、成功是因為態度 成功是因為什麼?前面已經提到過,還有印象嗎?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更詳細地研究一下: 哪些人足你心口中的成功者?也許他們是一些歷史英雄人物,某些著名的企業家、發明家、勞模、球星、影星,或者是你身邊的上司,同事、朋友,當然也可能是你自己。 仔細分析一下,你認為決定他們成功的前三位要素會是什麼? 很快,你就能列出一大堆,因為決定不同人成功的關鍵要素,不盡相同。1.關於態度 針對同樣的問題,我們曾作過上萬人次的調查。經分析與歸納,我們發現其中似乎有一些規律:其中有一大類因素與我們的自我取向有直接關係,我們將它定義為「態度」,如積極、主動、努力、果斷、毅力、奉獻、樂觀、信心、雄心、恆心、決心、愛心、責任心……這類因素大概佔80%左右;另一類要素,屬於後天修鍊所得,叫「技巧」,如善處理人際關係、口才好、有遠見、創造力強、技術好、工作能力強……這類要素大概佔13%左右;還有一些看起來我們無法決定的客觀因素,我們將它們歸為「其他」類,如運氣、機遇、環境、背景、長相、天賦等,這類要素約佔7%左右。 既然決定成功的要素中80%都來源於態度,似乎我們已經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成功是因為態度。然而,你也許會認為這一結論似乎有些牽強。因為還有20%非態度因素,或許它們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要素。2.關於技巧 現在,讓我們來研究一下「技巧」因素。 例如,某人有善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為什麼他的人際關係會很好?不外乎,其一,他願意與人接觸;其二,願意真誠與人相處,而此兩點已是態度問題。相反。假使他真的只是「用腦」做人或曰用「技巧」做人,而非「用心」做人,則定然日久見人心。用技巧與人相處的結果是,得到朋友、得到信任的速度與失去朋友、失去信任的速度一樣快。 同樣,「口才好」的根源也一定是因為他準備口才的態度:勤學——腹有詩書語自華,多練——梅花香自苦寒來。 為什麼「創造力」強?是否也是來源於他不斷進取、創新的態度,再加上不斷努力、嘗試、練習、總結、提升自己的態度,而最後造就了他非凡的創造能力。 「技術好」,相信一開始也是因為其願意練習技術的態度與常人不同…… 研究分析所有的「技巧」因素,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態度與技巧其實是因果關係。所有今天的拄巧都根源於昨天的練習技巧的態度。換句話說,今天的技巧有問題,是因為昨天的態度不夠好,而明天的技巧如果不好,那一定是因為今天的態度出了問題。 這13%的「技巧」,若剔除時間因素,就屬於「態度」。如此,態度己占成功要素的93%, 「成功是因為態度」這一結論似乎具備了更大的說服力。3.關於客觀因素 再者,讓我們繼續來探討「其他」因素。 運氣與機遇 運氣不好,沒有機遇,是人們為失敗最容易找到的借口。偶爾一次運氣,當然歸功於運氣。然而,成功僅靠一次運氣遠遠不夠,因為只靠這一次運氣而成功,但十有八九會因為沒有下一次運氣而失敗。 香港一家著名的雜誌曾經作過一次著名的調查。 調查的是歷屆中六合彩頭彩的人,十年跟蹤下來,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生活還不如從前。如果不是調查統計,我們定難相信這一結論。然而經它一番分析,就不難理解個中原由了。 讓我來做一些假想與推演,如果你突然中獎中了1000萬,一陣驚喜之後,你會做些什麼? 買一座大房子,換掉爛車,買輛靚車,辭去早就厭倦了的朝九晚五式的苦差事,帶上全家到國外去好好逛一逛,瘋狂購物……轉眼之間,就花掉了300萬。你也許己意識到不能坐吃山空,得做點投資才行。首選項目是投資股票,然而沒想到自己對股市太缺乏駕馭能力,幾年來,不但沒賺錢,一路下來,已經虧了200萬。 你會不甘心失敗,一定還會另謀他路。此時正遇朋友邀請你開一家酒樓,一切條件都不錯。於是,說干就干。紅火了一陣子之後,你又遇到了新的麻煩,因為管理不善,酒店每天都在虧損。眼見大勢不好,你轉手出售,結果,又虧了200萬。 只剩下300萬元了,怎麼辦呢?此時,又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來了,內地正改革開放。你終於找到了一個絕對會大賺錢的項目——到內地投資房地產。 因為項目眼看著賺錢,手頭有300萬。你會不會甘心只做300萬的生意?不會!於是七拼八湊,左借右貸,終於湊足1000萬。這次時來運轉,旗開得勝,沒多久,項目一轉手,還本去息,哈哈,賺足了1000萬!外面形勢依然一片大好,周圍的朋友也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嗯,乘勝追擊,加大投資,繼續以小博大,幾番下來,項目越做越大,投資近億…… 然而,你萬萬沒有想到是,房地產過熱,內地經濟必須盤整。一夜之間,「宏觀調控」之風吹遍大江南北,房地產泡沫也一夜之間隨之幻滅。近億元的投資被套牢,房子大量積壓,項目無法脫手,此時,合作夥伴紛紛撤資,銀行見勢不妙,也開始大力追還貸款。 接下來,慘不忍睹的景象會是什麼?拍賣資產,變賣家產還貸。但這些早已資不抵債了,等待你的命運將是什麼——破產。 錢,沒有了;豪華的房子、車子、舒適的生活也沒有了;倒背上了一大堆債。重新去打工?無濟於事,也適應不了……十年後,生活真的不如從前! 上述這一切,只不過是眾多香港故事的一個縮影。然而它並非神話,不幸的是,這則故事,幾乎就像是在講述我自己在珠海創業的經歷一樣。所不同的是故事的開頭略有差異,我的原始資金來源不是中彩。1994年,我公司的房地產合作項目投資已達幾千萬。同樣的命運,一夜之間,我也像剛才那位中彩者一樣,轟然「倒下」。接下來的幾年,我開始走上大部分「破產者」都會經歷的艱難里程…… 如果說我的上一次成功是因為機遇很好、運氣不錯的話,那麼,這幾年的洗鍊所孕育出的今天的成績,我的真實感受是:其中沒有任何運氣可言,一切都是決心、計劃、付出、拼搏、堅持,然後就是不懈的努力,努力,再努力。 無論是香港的「中彩者」,還是我自己的人生經歷,都說明成功靠運氣是不夠的。成功需要持續的好運氣,而持續的運氣肯定不是「運氣」的本身在起作用,恰恰是因為積極主動去準備、創造「運氣」的態度以及鍛煉把握「運氣」能力的態度。運氣是因為態度。環境與背景環境、背景對成功有不小的作用力。所謂「時勢造英雄」,就是說明環境的力量。但讓我們稍稍轉換角度,捫心自問:生長在「英雄」同一環境下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為什麼「時勢」只造就他,而沒造就其他人?古人云,富不過三代。既然「背景」如此富有,為何後代不能繼續擁有財富?反過來,更如何解釋「白手創業」?既是白手創業,表明沒什麼「背景」;沒什麼「背景」,又靠什麼致勝?按照同理的邏輯推斷,「環境、背景」等要素的根源,依然是人們一開始對待它們的態度。長相與天賦長相、天賦等所渭與生俱來的「先天條件」亦是如此。多少人長相一般,依然成就非凡:多少人長相不錯,因為不願再發掘自身更加無窮的潛質。而一生平庸,甚至失敗得更快。愛因斯坦有一個成功公式:成功=1%天賦+99%汗水。成功當然需要一定的天賦,然而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定是那佔99%的「汗水」。靠小聰明,成不了大器;要成大器,絕對不能只靠小聰明。「汗水」就是態度……客觀因素肯定是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但是,真正決定今天的「客觀因素」如何在個人身上起作用的,一定不是「客觀」的本身,而是他昨天練就的把握「客觀因素」的能力、技巧,是前天他對待「客觀因素」的態度。即使是「客觀因素」,在成功者的字典里同樣屬於「態度」。成功,100%都是因為我們的態度!這是一個「可怕」的結論,也許令你感到震驚。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一開始僅在於思考問題方式的不同。讓我們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成功,思考明天,讓我們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去準備成功,準備未來。成功是因為態度。讓我們一起細細地、靜靜地感悟這一令人吮指回味的結論。二、失敗也是因為態度一般的人,如果你問他為什麼沒有成功或為什麼失敗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因為沒有機會,學歷太低,年紀太大,或太年輕,家裡沒有背景,產品有問題,公司制度不行,領導不重視我,同事不合作。選錯了職業,國家政策不好,大環境就是這個樣子。等等。你可以看看以上這些「原因」,有哪些是屬於自己的態度範疇?好像一個都沒有。試想,他們能不能找到戰勝失敗的答案?當然找不到了。好比一個人站在上海人民廣場的位置,他想到位於東面東方明珠去玩,結果卻一直往位於西面的虹橋機場方向走,請問他能不能走到?肯定有問題。但也許可以走到,那就是繞地球一圈。不過,當他到目的地的時候,可能已經是七八十歲的老爺爺了。他們談的這些因素,可能真是導致他們失敗的原因之一,但是,絕對不是根本原因。這就是為什麼一般的人總是要到老了的時候才會醒悟,可是已經晚了。最可惜的是,有人一輩子都沒有悟到,就在迷茫和抱怨中離開人世,這真是人生中的大不幸。客觀環境很重要,它可以決定一個人暫時的成敗,但決不能 決定一個人三年,三十年,乃至一輩子的成敗。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被客觀因素束縛住,沒有辦法突破,那一定不是客觀上的東西在束縛他,而是因為他願意呆在那裡,受制於環境。人對環境有四種基本反應。第一是離開環境;第二是改變環境;第三是適應環境;第四是抱怨環境。前三種反映,我們都有可能從中找到新的生機,只是千萬千萬不要選擇第四種反應,因為抱怨的結果只能使人精神頹廢。這種人往往把失敗的原因歸究於他人與環境,為失敗找借口,而不是改變自己的態度,去為成功找方法。你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世界。你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決定你有什麼樣的人生。成功是因為態度,失敗也是因為態度。三、腦啡精神藥理學家研究發現,人腦會分泌一種激素,叫腦啡(Endorphins)(也稱為「內啡肽」)。腦啡是一種體內天然鎮靜劑。主要在腦部及脊髓等特定的部位起作用,能減輕痛感,過濾令人不快的刺激物,使人內心祥和安樂。臨床研究還發現,憂鬱症患者都嚴重缺乏腦啡。這項發現為人們了解沮喪與喜樂的根源,帶來了重大突破。心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很可能體內都充滿了這種天然鎮靜劑。更重要的是,保持積極的心志和樂觀的想法,可以刺激人體製造腦啡。腦啡又轉而激發樂觀和幸福的感覺,這些感覺反過來又增強了積極的心態。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相反,消極的心態和頹廢的情緒在消耗大量的腦啡同時,也抑制腦啡的分泌,導致人們心情沮喪。由於腦啡的分泌量減少,於是消極的想法變得越來越嚴重,導致「惡性循環」。另外,科學家們還做過另一個相關實驗。在演員身上貼附特種電極,然後要求他們表演各種戲劇情節。當他們演出憤怒、沮喪和絕望的情節時,實驗監側儀器顯示腦啡的含量隨之降低,但當劇情要求他們表演喜樂、信心和愛情時,腦啡的含量驟升。積極的心態能激發高昂的情緒,積極的情緒激發腦啡分泌,腦啡又幫助大腦過濾痛苦,克服抑鬱,戰勝恐懼,消除緊張,凝聚頑強的意志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成功者都是積極者,因為積極心態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助於成功。四、心態樹態度的劃分有兩種:積極的心態和消極的心態。任何事情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關鍵看你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比如說推銷員,天下大雨,可能會有一個推銷員講,現在下這麼大的雨,刮這麼大的風,即使我去了,客人那裡可能也沒有人在。這樣他就失去了一個拜訪機會;但另一個推銷員可能想:今天下大雨,刮大風,可能別人都不會去,這樣,那個老闆肯定有空,如果我過去,他很可能有足夠的時間接待我,聽我的解釋。試想第二個推銷員成功的機會是不是會更多一點?日本有個水泥大王叫淺野一郎。年輕的時候,隻身一個人來到東京謀生。他身無分文,但當他看到東京的街頭有人在賣水時,非常的高興:東京真是個好地方,連水都能賣錢,看來我淺野要活下去不會成問題,可是,會不會也有人想:東京真是個鬼地方,連水都要錢,看來我活下去很困難。「連水都能賣錢」和「連水都還要錢」是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態度不同,結果就會兩樣。孰勝孰負,是否一目了然?有一個小男孩,一次長跑比賽回到家裡。父親看他很高興,就問;你是不是得了第一名?他說:沒有啊,我得了第二名。父親很奇怪:得了第二名為什麼還這麼高興。你知道小男孩怎麼說?他說:爸爸,你知道嗎,那個第一名不知道被我追得有多慘!這就是那個小孩的心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如此心態追求成功的話,有對手已經跑在我們的前面又有什麼關係?人們常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其實,幸福並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一種態度。有人認為有錢很好,可為什麼沒錢時夫妻感情很好,一有錢時,卻要鬧離婚?關鍵是他們如何看待錢,如何對待錢的使用。錢對一個無法自律的人來講,可能就是一個負擔。有人認為住大房子一定很好,可為什麼那麼多人住在豪宅里還感覺孤獨異常?有人認為身體好就行,可身體健壯卻一輩子庸庸碌碌又有什麼意義?許多人出身豪門,但是我們又看到多少的豪門恩怨。幸福本來就是一種選擇,是一個決定。你決定選擇幸福,你就可以找到幸福的理由;快樂同樣也是一種選擇,如果你想選擇快樂,你一定可以找到讓你快樂的地方。因為即使事情再糟糕,你也可以從中找到值得慶幸的理由,然後去享受它。對一個消極的人來說,即使事情再好,他也會瞄準事情不好的一面,最後依然是得不到快樂。所以,有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你有什麼樣的人生。事物的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只是人不能因為自己消極的態度而錯待自己。積極心態樹種下「積極心態」,收穫34種積極的碩果。愛心,決心,信心,恆心,雄心,虛心,平常心,企圖心,寬容心,進取心,老闆心,創新,合群,無私,自律,務實,幽默,理解,信任,責任感,榮譽感,成就感,拼搏,堅強,真誠,貢獻,豁達,樂觀,開朗,沉著,熱情,勇氣,激勵,果斷。消極心態樹種下「消極心態」,滋生34種消極的苦果。混日子,推委,絕望,宿命,被動,空談,索取,懶惰,脆弱,妒忌,僥倖,自滿,貪小,冷漠,猶豫,自私,自閉,急躁,拖沓,虛榮,憤恨,抱怨,猶豫,自卑,無聊,自大,懦弱,狹隘,找借口,易努,虛偽,放縱,氣餒,怕苦。五、決定成功的十種積極心態1.決心決心是最最重要的積極心態,是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我們的命運。請隨時隨地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什麼?是想要,還是一定要?如果是想要,我們可能什麼都得不到;如果是一定要,我們一定能夠有方法得到。今天過什麼樣的日子,全是先前我們的決心所致。明天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於我們今天決心過什麼樣的日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心,表示沒有任何借口。改變的力量源自於決定,人生就註定於你做決定的那一刻。2.企圖心(企圖心,即對達成自己預期目標的成功意願。)要想成功,僅僅希望是不夠的。一個頂尖的推銷員他最優秀的素質是要有強烈的成交慾望一個運動員最優秀的品質是「永爭第一」的慾望。一位世界著名的足球教練曾說:一個優秀足球前鋒最可貴的素質是強烈的射門意識;美國著名作家傑克·倫敦有一篇短篇小說《熱愛生命》,它之所以膾炙人口,深入人心。就是因為主人公表現出了人類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求生慾望。人人都想成功,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希望自己成功,而不是一定要成功。他們對成功的企圖心不是那麼強烈。這種人一旦遇到瓶頸,要付出代價時,就會退而求其次,或者乾脆放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對成功有強烈的願望,一般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僅僅有興趣成功,而不是一定要成功。如大師蘇格拉底所言,要成功。你必須先有強烈的成功慾望,就像你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一樣。3.主動被動就是將命運交給別人安排,是消極等待機遇降臨,一旦機遇不來,他就沒辦法。凡事都應主動,被動不會有任何收穫。被動的人有一點點是可取的,那就是他主動將機遇交給別人。中國有一句古話:槍打出頭鳥。這句話保護了一大批精明人士免遭槍打,但同時也造就了無數弱者和懦夫。有人曾開玩笑地和我講過一句話,他說:在市場經濟的大潮里,不是槍打出頭鳥,而是錢打出頭鳥。雖然它有些片面,但是也不無道理。比如說推銷就是主動出頭;做廣告就是主動出頭;競選就是主動出頭;市場經濟的本質特性就是競爭,競爭的本質特性就是主動地去獲取主動權。4.熱情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整天都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一個領導願意去提升一個毫無熱情的下屬。一事無成的人,往往表現的是前三分鐘很有熱情,而成功往往屬於最後三分鐘還有熱情的人。成功是因為你對你所做的事情充滿持續的熱情。希爾頓酒店的老闆希爾頓先生每到一處他的酒店,所做的演講主題總是同一個,那就是:今天,你微笑了嗎?他對每個員工說:不管你在家裡遇到了什麼,昨天遇到了什麼,只要你一踏進希爾頓酒店的大門,請記住,你的微笑就永遠屬於顧客。5.愛心內心深處的愛是你一切行動力的源泉。為什麼一個家庭會幸福?因為他愛這個家庭;為什麼一個公司會興旺?因為你愛這個公司;為什麼你會成為名人?因為你愛這個群體;為什麼有人會成為偉大的政治家?因為他愛百姓。不願奉獻的人,缺乏愛心的人,就不太可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失去別人的支持,離失敗就不會太遠。沒有愛心的人,不會有太大的成就。你有多大的愛心,決定你有多大的成功。6.學習不要靠小聰明成功。要成功,就要做到比一般的人好很多。這樣才會在眾多也像你一樣努力進取的競爭者當中,獲取成功的機會。市場經濟意味著競爭,競爭的結果是殘酷的。因為它只有兩種基本狀態:要麼是贏,要麼是輸,絕沒有永久的中間狀態。為了贏得競爭,獲取良好的成長空間,我們除了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別無選擇。信息社會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發展為學習力的競爭。信息更新周期已經縮短到不足五年,危機每天都會伴隨我們左右。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是因為對手也在學習,也在進步。惟有知道得比對方更多,學習的速度比對手更快,才可能立於不敗之地。7.自信什麼叫信心?信心就是眼睛尚未看見就相信,其最終的回報就是你真正看見了。什麼叫自信?自信不是你已經得到了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還沒有得到的時候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的一種態度。建立自信的基本方法有三:一是不斷地取得成功;二是不斷地想像成功;第三是將自己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的「卓越圈」運用神經語言的心理技術,移植到你需要信心的新領域中來。什麼是卓越圈?舉例來說,一個主婦,當她進入廚房的時候就感覺很自信;一個老闆,當他坐到他的大班台前的時候他就很自信;一個老師,當他走上講台的時候他就感覺很自信;比如還有一些人,在社會上有很多兼職,當他把名片拿出來,上面有十幾項頭銜,他就會感到很自信。我也常常有這樣的經歷,每當我開始演講前發現自己找不到狀態,我就會想像我以前無數次跑上講台時的那一剎那,所見到的台下面聽眾興奮的表情,從而帶來了信心。廚房就是那個主婦的卓越圈;老闆椅,就是那個老闆的卓越圈;聽眾的興奮場景就是我的卓越圈。卓越圈一但牢固建立,每當有需要的時候,你就可以輕鬆地移植,成為你自信的源泉。8.自律人人崇尚自由,然而。自由的代價是自律。有一位新加坡的朋友,他曾經告訴過我。新加坡是一個自由世界,找工作甚至做工作都比較自由,但是新加坡的白領都以忙為驕傲,因為忙至少表示公司一時半會還少不了你。如果你不忙,很可能這就是你即將被炒魷魚的危險信號。他說:極度的自由就是自律的開始。自律就是要剋制人的劣根性。不能自律的人,遲早是要失敗的。很多人成功過,但是曇花一現,根本原因就在於他缺乏自律、忘記了自律。比如一個人暴發了,他就會認為:原來成功這麼容易啊。他就很可能放鬆自己,吃喝嫖賭樣樣都來。試想,他這樣是不是會造成家庭不和?家庭不和就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會無心工作,無心工作就會導致決策失誤,決策失誤就可能使自己血本無歸,從而使自己再變成窮光蛋。成功需要很強的自律能力。比如,別人在看電視、看電影的時候,你能否去工作?別人在娛樂的時候,你能否去學習?別人在睡懶覺的時候,你能不能早點起來?別人「老婆孩子熱炕頭」,你是不是能忍受與家人暫時分開,去外地推銷產品?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你能否去流汗?別人在享受生活的時候,你能否去冒些風險?這一切,就是你必須「強迫」自己付出的成功代價。自律,是人生的另一種快樂。9.頑強在我們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艱難、困苦、挫折與失敗。你不打敗它們,它們就會打敗你。戰勝它們最基本的法則就是,你心理上先做好準備。人生有兩杯水一定要喝,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只不過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順序不同。成功者常常是先喝苦水,再喝甜水: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有人認為成功者很了不起,可以吃得起很多苦,意志力很頑強,可是我們是否更「佩服」那些平庸和失敗的人?他們的意志甚至比成功者更頑強,竟然能夠忍受一輩子吃苦!不願吃苦,不能吃苦,不敢吃苦的人,往往吃苦一輩子。成功有三步曲:第一,敏銳的目光;第二,果敢的行動;第三,持續的毅力。用你敏銳的目光去發現機遇,用你果敢的行動去抓住機遇;用你持續的毅力把機遇變成真正的成功。持續的毅力就是你頑強的意志力。10.堅持一次我在採訪一家公司的老闆黃先生時,我問他:假使成功只有一個秘訣的話,請問那會是什麼?他幾乎毫不猶豫地說:那應該是堅持。然而,如何堅持?假使每個人一生有100件事都可以去做,但只能做成一件事,這是否意味著要做成那一件事,就可能要放棄另外的99件事?正是如此。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你成為專家,一切都會隨之而來。只要你堅持做成一件事,今天你所放棄的,明天都會以另一種形式得到。「堅持」的辯證對立面就是「放棄」,只有懂得如何放棄,堅持才有意義。兩利相權,堅持重的,放棄輕的: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放棄重的;你想要的是應該堅持的,不想要的就該放棄。雙贏,是應該堅持的,雙輸必須是放棄的;積極是應該堅持的,消極是應該放棄的;目標是應該堅持的,被證明無法達成目標的「路」是應該放棄的。最重要的是要到達山頂,至於從哪條路上山,完全可以選擇。比如說,我曾經做過十幾種不同的工作,但我從不認為自己有放棄的習慣。因為我從沒有放棄過追求達到人生的「山頂」——一定要成就一番事業。相信這一點,與許多成功者都有相通之處。因為他們可能也曾失敗過很多次,但他們沒有放棄的就是追求成功。成功最簡化的步驟就是:第一,選定你的目標;第二,放棄所有與你目標無關的東西;第三,接下來就是按邱吉爾的話去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直至成功。六、塑造心態四大要訣最後,讓我們來研究一下到底怎樣才能選擇好積極的心態。首先,還是選擇好你的目標,即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第二,選擇好能幫助目標達成的信念。因為,信念與態度之間的關係是因果關係,即信念是因,態度是果;信念是頭腦里的一種看法,態度是因這種看法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情緒感覺與狀態。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有什麼樣的態度。第三,選擇好你的意焦(注意的焦點)。即凡事積極思考,將注意的焦點完全集中在你要的結果上,千萬別放在你不想要的地方。有一場非常有名的足球賽,最後是點球決勝負,但是,球員卻把球給射偏了。後來,記者採訪他,問他射球的時候在想些什麼,他說;我當時一直在想,千萬別把球射偏了,千萬別把球射偏了。結果,不知怎麼搞的,偏偏把球給射偏了。原因在哪裡?不是他的技術有問題,而是他的心理有問題。因為他那一刻的意焦不是「進球」,而是「射偏」。我在足球甲A冠軍隊山東魯能泰山隊為隊員作心理訓練時,就曾針對不同位置上的球員運用「意焦」這一心理技術,調整各自的注意焦點,效果一再被驗證。按照神經語言的「視窗」理論所見即事實。你注意到什麼,你就得到什麼。注意積極的一面,得到積極信息,形成積極的心態。第四,模仿成功者的態度。今天,你看什麼書,跟什麼人在—起,決定五年後你成為什麼樣的人。與成功者交朋友,系統模仿成功者的態度、信念、習慣、策略,就是快速成功的最佳策略。第五章 目標 目標就是你未來的現實成功就等於目標,其他的一切都是這句話的註解。這是美國潛能大師伯恩·崔西的一句名言。成功的定義是:達成預期目標。一切的成功,追根溯源,最終都應歸結為目標的達成。由此可見,研究「目標」在整個研究關於成功的系統中的核心位置。成功的核心問題也許可以簡化為兩大問題:如何訂立一個好目標?以及如何高效達成該目標?Why?1.為什麼要訂立目標?2.為什麼你要訂立該目標?3.為什麼目標會達成?How?1.怎樣避免訂立目標時陷入誤區?2.怎樣尋找成功的路徑?3.怎樣分解目標?4.怎樣制定計劃?5.怎樣評估目標?6.怎樣判斷目標能否達成?7.怎樣系統規劃自己的成功生涯?8.怎修正目標?9.怎樣快速達成目標?What?1.什麼是你的夢想?2.什麼是你的目標?3.什麼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一、目標的威力哈佛大學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象十分有意思。那些佔3%者,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25年來他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那些佔10%有清晰短期目標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的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等。其中佔60%的模糊目標者,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來都沒有目標的人群,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世界。調查者因此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自己的一個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現在你可以暫停閱讀下面的文字,先花幾分鐘思考一下,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目標?是否清晰?是多長時間的目標?自己過去屬於27%、60%、10%、3%中的哪一類人?現在又屬於哪一類?或者現在決定將來要屬於哪一類人?今天的生活狀態不由今天所決定,它是我們過去生活目標的結果:明天的生活狀態不由未來決定,它將是我們今天生活目標的結果。目標是行動的導航燈。沒有目標,我們就不會努力,因為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努力。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碼頭在哪裡,加油又有什麼用?沒有目標,我們幾乎同時失去機遇、運氣、別人的支持。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也就沒有什麼能幫助得了他: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靠岸的碼頭在哪裡,也就不明確什麼風對它來講是順風。所以,目標的威力就是:①給人的行為設定明確的方向,使人充分了解自己每一個行為的目的。②使自己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助於合理安排時間。③迫使自己未雨綢繆,把握今天。④使人能清晰地評估每一個行為的進展,正面檢討每一個行為的效率。⑤使人能把重點從工作本身轉移到工作成果上來。⑥使人在沒有得到結果之前,就能「看」到結果,從而產生持續的信心、熱情與動力。二、成功成本與期望強度人人都想成功。然而為什麼有的人訂立目標後一個一個都能達成?而另外的許多人訂立目標後,卻常常達不成?儘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所期望的目標,但是其期望的牢固程度,即「期望強度」是不一樣的。讓我們以百分比來表示期望的強度值。下面就是一個期望強度自我檢查對照表:期望強度定義表現特怔結 果0%不想要一種情況是真的不想要;另一種情況是找借口。其真實原因是不敢想,不知為何要,害怕失敗、害怕付出、怕做不到讓人恥笑。當然得不到。20%~30%瞎想想空想;白日夢:隨便說著玩玩;只說不練:不願付出;不知從何開始;自己都不敢相信會變成現實。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曾經還這樣想過。50%想要有最好,沒有也罷;努力爭取一陣子;三分鐘熱度;一有困難就退縮;幻想不怎麼付出代價,就很便當得到。十有八九不成功。70%~80%很想要確實是他真正的目標,但似乎決心不夠,尤其是改變自己的決心不夠;等待機遇,靠運氣成功;假使做不到,轉而自我安慰:曾經努力過,也算對得起自己;很快就會換一個目標。有可能成功。因為運氣成功,也因為運氣失敗。99%非常想潛意識中那一絲放棄的念頭,決定他關鍵時刻不能排除萬難,堅持到底,直到成功;對其而言,也許付出100%努力比達不成該目標更痛苦。第99步放棄與第1步放棄就結果而言沒什麼差別。99%,100%的差別不是1%,而是100%。100%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不達目的死不休;不成功,便成仁;沒有任何退路;達不成,後果更加嚴重;達不成比死還難受。沒什麼比死、比達不成更難以接受的,因此他一定有辦法得到。寫下一個你的目標,對照此表,自問;我有多想要?看看結果再自問;我能得到嗎?成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成功成本」。實現越大的夢想往往需要越大的成本。一個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取決於他能承受多大的成功成本。一個人成功概率有多高,取決於他的期望強度有多大。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對目標的期望強度不是很大,他承受的壓力就不會太大,同時他成功的概率相應也就比較小。三、「為何」比「如何」更重要「為何」常常比「如何」來得更重要。一般情況下,人們都在研究「如何」達成該目標。比如說:如何掙到大錢。可是,一段時間後,當他遇到瓶頸時,他會自我寬慰何必把自己弄得那麼辛苦,要那麼多錢幹嗎?——開始,他就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掙大錢,一旦遇到困難,他就會選擇放棄。行為科學研究結論表明,人不會持續不斷地做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做的事情。每定下一個目標,尤其是有挑戰性的目標,請務必列出「為何」要實現它的十條以上的理由或好處。而且「好處」越多越好,越清楚越好。對你沒有「好處」的目標,你的潛意識會認為沒有必要為它作太多的犧牲。這也就意味著它被實現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幾年前,當我還是一貧如洗的時候,我就曾給自己定下一個「偉大的目標」:三年之內,一定要成為「百萬富翁」。為此,我曾寫下了18條「理由」,即達成該目標將會給我帶來的18項好處。現摘錄如下,供你參考;1.還清欠債。2.可以買一套房子,使生活安定下來。3.可以把年屆七旬的母親接到身邊來安度晚年。4.成為一個能給太太有生活安全感的丈夫,並以此報答她多年來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堅定不移地給我的支持。5.有能力幫助家人,以報答他們多年來無怨無悔地給予我支持、鼓勵、寬容與信任。6.可以讓孩子一出生就能在安定的環境下成長。我有責任不讓他一出世就被迫跟我一起過動蕩的生活。7.可以請得起保姆幫助打理家務,最大限度地減少家務活對我工作的影響。8.可以買一輛汽車。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可以讓我閑暇時間出門兜兜風。9.可以兌現我曾經做出過的另外幾個承諾。10.可以不讓曾經支持過我的許多朋友、師長、上司失望。並以此證明他們對我的信心是有遠見的。11.可以使我的工作價值完成戰略性轉移。即從為生計奔波轉移到更加註重工作本身的意義上來。12.可以證明我言行一致。我會按照自己教給別人的方法去做,而且證明它是對的,因為我能做給他們看。13.達成該目標的本身,恰恰證明我已經幫助過不少人,不然不會有那麼多人持續地支持我。而且我因此會更有條件幫助更多的人成長。14.能給我公司的同伴們帶來更好的工作環境,創造更穩定的福利條件及成長條件。15.讓我更加有信心,更加堅定我的信念與理想。16.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投資,以加快成功的速度。17.為我下一個三年成為「千萬富翁」打下基礎。18.可以讓我的心境更加寧靜,更有心情去修鍊自己心靈的成長。我真正如期達成了我的目標,因此,以上所有的樂趣我都在享受。我常對自己說:成功有如此多的好處,成功有如此多的樂趣,為什麼不要成功?我做得到,你也一定能做到!現在就試著寫下一個「偉大」的目標 然後,也像我一樣為該目標列出你的「18條」,並且盡量使每條都能讓自己心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如果我們有緣相會,我希望能聽到你的好消息祝你成功!而且,我堅信,你一定會成功!四、你的終極目標想像一下你60歲退休時,你會有些什麼成就?你的同事、朋友、家人會怎樣評價你?想像一下你離開人世時,你會有什麼成就?人們會怎樣評價你?想像一下你離開這個世界10年、50年,乃至100年後,人們是否還記得你?人們還會怎樣評價你?記住,這些問題的答案裡面有你人生的意義,有你人生的終極目標,有你真正的夢想!不用急著往下閱讀,靜下心來,花一些時間,一定要試著把你「想像」的答案寫下來:退休時,我得到的評價是: 離開這個世界10年後: 離開這個世界50年後: 離開這個世界100年後: 特別提示:以上的內容對你而言,絕對是價值連城。請務必寫完後,才繼續閱讀本書。否則,就算你真的讀完本書,書後面的內容再好,也不會真正改變你的一生。五、什麼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夢想與目標的差別是;夢想可以非常的概括、形象,而目標則必須具體、可以量化。目標是有數學概念的。不能量化的目標,其實不能算是一個目標,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想法。目標就是量化後的夢想。許多管理書籍中,你都能看到關於有效目標的「SMART原則」,即一個有效的目標,必須符合以下五個條件①Specific——具體的②Measurable——可以量化的③Achievable——能夠實現的(註:這裡「能夠實現的」並非是指狹義上的根據現實來訂目標,而是指經過量化分析,系統評估後得出的結論。至於如何評估,可參照後面相關章節)④Result-oriented——注重結果的⑤Time-limited——有時間期限的將上述五個條件再作簡化,有效目標的核心條件有兩個:第一,量化;第二,時間限制。量化是指:①數字具體化。如果某一目標能用數字來描述,則一定用精確的數字來描述。②型態指標化。如目標不能直接用某一個數字來描述,則必須進一步分解。將其表現型態全部用數字化指標來補充描述。如目標是想買一輛汽車,則應補充描述為什麼牌子、什麼型號、價格多少的汽車:想買一套房的目標,應補充描述:多大面積、幾房幾廳、價格多少、具體位置、朝向、周邊環境要求等等:想找一份好工作的目標,應描述:什麼叫好工作、薪水多少、崗位是什麼、前途如何、公司規模、性質、文化、上班路途要求,與自己生涯規劃的關係等等:如想改變自己的氣質、人際關係、身體狀況等,也可以找到相應的量化指標。描述這類目標的關鍵是先為自己找到榜樣,可描述為「像某某一樣」。然後從榜樣的身上找到促使他成功的量化的指標。如我的目標;是「像王小姐一樣有氣質」,「像張經理一樣有處處受人歡迎的個性」;「像李先生一樣懂得生活……」時間限制是指;任何目標都必須限定什麼時候完成,可具體到某年某月,甚至是某日某時某分。沒有時限的目標,即使量化得再好,也可能會使目標實現之日變得遙遙無期。因為你可能輕而易舉地為自己找到拖延、懈怠的借口,而且不知道究竟應該用什麼行動去追求它。同一目標,達成時限是3年,或是13年,其行動計劃是完全不一樣的。任何目標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時都是無效目標,因為它是模糊目標。模糊的目標就像打靶時,若靶子都看不清。你命中的概率會是多少?命中是偶然的,打不中是必然的。六,你的十大目標1.無效目標首先我要提醒的是,千萬別再把以下的無效目標錯當成是自己直接的行動目標;—找一份好工作—住上大房子—擁有一輛汽車—成為有錢人—30歲之前結婚—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讓孩子有出息—學好英語—爭取考個好成績出去旅遊一趟—能勝任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這件事—爭取明年有較大的改善—讓公司業績躍上新台階—擠身先進行列—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成為企業家—能平平淡淡過一生—天天快樂—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以上所謂的目標,是生活中我們幾乎天天都能聽到的人們「口頭禪」似的目標,在這裡,我之所以將其歸為無效目標,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模糊、沒有量化,讓人不知到底該如何操作。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但不是目標。若真要把它們變成目標,方法是把每一個想法下方加「? 」的詞語加以量化,並設定時限。2.你的目標是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有哪些?能否試著立即按上述要求寫下10個你的量化目標?1. 量化描述 2. 量化描述 3. 量化描述 4. 量化描述 5. 量化描述 6. 量化描述 7. 量化描述 8. 量化描述 9. 量化描述 10. 量化描述 3.生活的重心人的生活是有重心的。生活重心就是你生活的中心軸,你的一切都將圍繞這個軸心而旋轉。生活重心,決定你的思維模式。生活重心,決定你的價值觀取向。生活重心,決定你人生的發展與未來。生活重心,是你一切力量的源泉。生活重心人人都有,儘管你也許不一定意識到,但它依然存在。下面「快樂生活大轉盤」中的12個綵球就是12個人們最常見的追求方向,對其中不同的側重,就構成了12個常見的生活重心。自我、金錢、名利、信仰、事業、家庭、朋友、健康、享樂、學習、安全、自由隨著生活重心的不同,目標系統會隨之改變。你的生活重心是什麼? 4.生活角色人的一生要扮演許多角色。即使是同一階段,在同一個人身上,他也有可能要同時扮演幾十個角色。比如,你就可能同時扮演以下角色:父親、丈夫、兒子、上司、下屬、鄰居、朋友、學者、企業家、老師、學生、教練、仲裁者、啦啦隊長,消費者、服務員、公民、納稅人、人民代表。現在,請寫下你現在所扮演的12個主要角色;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每一個不同的生活角色,都會有相應不同的目標。5.平衡而和諧的人生有些目標可能是我們要用畢生精力去追求的,比如說:身體、家庭、心靈:而有些目標在人生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側重,比如學生時側重學習,年輕時側重事業與金錢等。以生活重心為人生道路的主方向,同時若能照顧到「快樂生活大轉盤」中的每一個「綵球」,這樣的人生將是平衡而和諧的人生;以人生核心角色的大局,同時承擔每一個角色所賦予的責任。這樣的人生將是平衡而和諧的人生。給自己的每一個生活角色,賦予生活的目標,給自己生活「轉盤」的每一個方向,賦予生活的目標。請準備一些卡片,將它們全部寫下來。你的人生將從此精彩!七、怎樣避免訂立目標時陷入誤區人們在訂立目標時最常見的有四大誤區。誤區之一:將沒有量化、沒有時限的「想法」當成是目標。其結果是既無法衡量進度,也無法衡量結果,同時,易造成自己有意或無意地壓縮夢想以適應殘酷的現實。誤區之二:將目標建立在現實可能性上,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憧憬上。儘管去任何目的地時,都必須考慮我們現在的出發點:建立任何目標,都必須考慮我們的現實出發點。但確立目標時強調現實可能性,而不是對未來的憧憬,則該目標十有八九不會是什麼大的目標。沒有遠大目標的牽引,人的潛能就沒有發揮的空間。如高爾基所言:目標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誤區之三:依據現有的信息確立目標:而不是先確立目標,然後再尋找幫助目標達成的信息。在我們的大腦生理結構中有一個「網狀系統」,它是專門用來過濾信息的。這個系統裡面有兩種信息能自動地通過,一種是你認為重要的,一個是你認為危險的。一個母親可能對自己家旁邊的火車叫充耳不聞,晚上照睡不誤;但是自己嬰兒很小的哭聲,都會讓她立即醒來。不是嬰兒的哭聲比火車的叫聲還要大,而是母親的大腦中的網狀系統在起作用。她的潛意識中認為火車的叫聲不重要,而嬰兒的哭聲很重要。嬰兒的哭聲即使再小,都可以自動通過她的網狀系統而讓她立即醒過來。再比如說我們在坐汽車的時候,汽車在搖搖晃晃,你肯定能夠睡著,但是假使你坐的不是汽車而是飛機,飛機在不停地搖晃你還能睡得著嗎?即使你睡著了,你也會立即醒來!因為你的潛意識告訴你,這是一個危險的信息。「飛機搖晃」這個危險的信號立即自動地通過你的大腦的網狀系統促使你馬上醒過來。目標一旦確立,你就無疑給自己的大腦潛意識下了一道指令:與之相關的信息就是重要的信息。隨後,你的「網狀系統」就會幫助你自動過濾有用信息。比如球迷會輕而易舉知道球訊;收藏家會經常能聽別人在談論古玩;記者隨時能發現新聞線索;要買房子的人很快就會成為房產信息專家。但是,如果你不是球迷、收藏家、記者,你也不需要買房子,相關的信息是否能輕易得到?不是這些信息存不存在或你真的沒碰到,而是你的「網狀系統」認為他們不重要,而將其過濾掉了。先確立目標,然後與目標相關的信息就會很快或自動向你湧來。沒有目標,你得到的常常是一些隨機的或亂七八糟的信息。很多人抱怨沒有機遇,其實每個人每天都會面臨成千上萬個機遇,只是他連目標都沒有,所以什麼機遇都「看」不見。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的信息。其實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有專家統計,全世界僅一天正式發表的論文,如果要你一個人全部看完(假使你全都能看懂),大概要花1100年!不是沒有信息,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信息。依據現有的信息來確定目標,我們很容易墜入信息的陷阱。過不多久,你會發現這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信息,或者你會輕易地受另一個信息的誘惑而放棄現在的追求。許多人一輩子無數次跳槽,卻仍然找不到如意的工作:許多人一輩子都在忙碌卻沒有任何成就;許多人到處都在找掙錢的生意,卻總掙不到大錢。現在看來,你已知道原因了嗎?誤區之四:根據自己現有的能力確立目標;而不是先確立目標,然後才去逐一準備達成該目標所必備的能力。根據現有能力確立目標,這個目標十有八九不會是什麼太大的目標,並且他的能力似乎總不見長進。因為沒有大目標的牽引,你的能力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沒有太大的提升,當然也就達不成太大的目標。能力是一個相對概念,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有計劃地準備出來的。先訂目標(尤其是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後準備能力。我敢斷言,你的能力一定在挑戰中迅速提升。八、怎樣尋找成功的路徑下面幾則個人「成功路徑」的案例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我的朋友、學員。一開始,他們都像你我一樣普普通通,但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他們都是積極思維者,都堅信成功一定有方法,都善於將常人看似不可能的事變成舉重若輕,都善於為自己策劃一條清晰的成功路徑。案例一:他從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8年後成為年薪百萬元的「打工皇帝」。成功路徑:中學老師→辭職到深圳打工→成為一家知名企業的頂尖銷售員→跳槽成為另一家大公司銷售員→銷售主管→區域經理→銷售部經理→率部門創下10億元年銷售業績→被獵頭公司推薦成為另一家大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年薪百萬元以上。案例二:從推銷員,到與小布希同台演講,合影留念。成功路徑:跨國公司直銷員→鑽石級以上的直銷高手→作為演講嘉賓被邀到美國參加年會→同時小布希亦被邀演講→與之握手併合影留念。案例三:從兩個人的小公司,到有政府支持背景的實力機構。成功路徑:兩人小公司→經多重朋友介紹成為團市委某活動機構的項目合伙人→進一步利用政府支持背景開發新項目並運作成功,實力日增。案例四:從普通的戲劇演員,到各大電視台常客。成功路徑:普通戲劇演員→專攻一項絕技→成為國內吉尼斯記錄保持者,稱「中華一絕」 →各大電視台常客,並經常隨領導人出訪。案例五:從舉目無親的打工者,到當地各家報刊專欄作家。成功路徑:陌生的外來工→專攻企業管理案例分析領域,並成為專家→廣泛結交朋友→在一次演講中結識一報社通訊員→結交報社專刊編輯→開設專欄,一炮而紅→各家報刊爭相約稿,開設多個專欄,現在著書立說。案例六;從失業者,到大型外企高級職員。成功路徑:失業→快餐店鐘點工→自學考獲大專文憑→因外型條件不佳等原因繼續失業達—年半→經朋友介紹,進外企工作→努力工作獲上司賞識→上司高升,追隨其一路晉陞→上司被獵頭公司高薪獵走,半年後上司將其推薦給另一大型外企擔任主管→兩年後。成為公司高級主管。案例七:從囚犯,到監獄嘉賓。成功路徑:80年代因貪污5萬元,被判死緩→獄中表現積極,一再減刑→大量閱讀、寫作,撰寫罪犯管理論文,受到重視→十年後出獄,並成罪犯自我改造專家→受司法部有關領導接見,並結識大量高層人士→到各地監獄巡迴演講,現身說法,教導犯人如何改過自新、追求成功→著書立說,成為暢銷書作家。以上案例是否會對你有所啟發?無論是從現在開始設計未來,還是按未來更新設計現在,我們都可以為自己整理出一條清晰的發展思路,成功的路徑。思路決定出路。無需抱怨,無需等待,成功一定有方法。自己就是一個寶藏。設定目標吧,剩下要做的就是找方法。九、怎樣分解目標1.剝洋蔥法像剝洋蔥一樣,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再將每個小目標分解成若干更小的目標,一直分解下去。直到知道現在該去幹些什麼!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由低級到高級,由小目標到大目標,一步步前進的:但是設定目標最高效的方法則是與實現目標的過程正好相反,運用「剝洋蔥法」,由將來到現在,由大目標到小目標,由高級到低級層層分解。比如,在作個人生涯規划上,可以這樣應用「剝洋蔥法」。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夢想;然後將你的夢想明確化,變成你人生的終極目標;再把你的終極目標,演化成你人生的總體目標。人生的總體目標不要太多,量好是一個,不要超過兩個。然後,把總目標分解成幾個5至10年的長期的目標,再繼續分解,把每一個長期目標分解成若干個2-3年中期目標,然後把每個中期目標分解成若干個6個月到1年的短期目標。進而,再將每一個短期目標分解成月目標,月目標變成若干個周目標,周目標變成若干個日目標,最後,依次分解到現在該去幹些什麼。所有的目標不管他有多大,一定要分解到你現在該去做點什麼。因為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跟你的夢想相關連,否則這個夢想現在就可以判定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了。2.多杈樹法目標多叉樹示意圖為: 樹榦代表大目標,每一根樹枝代表小目標,葉子代表即時的目標,即現在要去做的每一件事。在「多杈樹」中,大目標與小目標的邏輯關係是:①小目標是大目標的條件②大目標是小目標的結果⑨小目標的實現之「和」,一定是大目標的實現將一個目標作多杈樹分解的技巧是:寫下一個大目標,然後問,要實現該目標的條件是什麼?列出所有的必要條件及充分條件。完成這些條件,其實就是達成該大目標之前必須首先達成的小目標。畫出每一個小目標,它們就是大目標的第一層「樹杈」。接下來,再問要實現這個小目標的條件是什麼?列出達成每一個小目標的所有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變成各處小目標的第二層「樹杈」……如此類推。直到畫出所有的「樹葉」——即時目標為止,才算完成該目標的多樹權分解。每一個目標最後都可以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檢查多杈樹分解是否充分、完全時,只需反過去,從葉子到樹枝再到樹榦,不斷問:如果這些小目標均達成,那麼大目標一定會達成嗎?若「是」,表示分解已完全;若「不一定」,則表明,所列的條件(小目標)還不夠充分,繼續補充被忽略的樹枝(小目標)。十、怎樣制訂計劃一棵完整的目標多杈樹。其實就是一套完整的達成該目標的行動計劃,因此「目標多杈樹」同時又是「計劃多杈樹」。舉例說明一:假使你的目標是兩年內在公司升一級。如何才能做到?舉例說明二:假定你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永久的幸福家庭。什麼是幸福家庭?具體量化指標是什麼?如何才能做到?「多杈樹」分解是一個需要不斷練習的技巧,是一個極具實用價值的分析問題的工具。任何複雜的問題都能藉由它來分析、分解並衍變成若干越來越簡單的問題。多加練習定會熟能生巧,多加應用定能得心應手。下面請以你今年的核心目標為例,試著練習一下分解多杈樹。再次提示:畫「多杈樹」的核心技巧——不斷自問,達成該目標的條件是什麼?這些條件能保證該目標一定達成嗎?十一、怎樣作目標評估目標評估可分為目標合理性評估及計劃可行性評估。這兩項評估的核心是對目標大小的評估。評判目標是大了,還是小了,先決條件是目標多杈樹分解已完全。評判標準一:目標分解完全後,單位時間無法完成「樹葉」所顯示的工作量,表明該目標太大。比如,某銷售員訂立目標:三年內收入過一億元。多杈樹分解的結果顯示。他每天的工作量是打2萬個電話。拜訪500個客戶,看50本書等等。顯然單位時間他無法完成該工作量,表明他的這一目標太大。評判標準二:目標分解完全後,單位時間可輕易完成「樹葉」所顯示的工作量,表明該目標太小。比如,某君訂下目標,十年之內薪水翻一翻。多杈樹分解的結果顯示,他每天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準時上下班,不被炒魷魚就行了。因為只要單位能容忍他這樣「混日子」,他幾乎無需任何努力,量後,物價的因素也能使薪水自然而然「翻一翻」。顯然,單位時間內他可輕易完成該工作量,表明該目標太小。「夢想」可以始於一時的靈感,可以始於「拍腦袋」。但是一旦變成必須達成的目標,那麼它就是一個嚴密而科學的理性行為。為自己每一個目標作系統的評估,以免因太大最終無法實現,使自己遭受挫折,亦以免因太小而浪費自己潛能。十二、怎樣判斷目標能否達成1.充要判斷法:將目標多杈樹分解後,若列出的條件僅僅是必要條件,表明即使該小目標全部達成,大目標也不一定達成,只是可能達成。此時,你將靠運氣成功。若列出的條件是充要條件,即除了必要條件外,還有充分的、輔助條件,表明只要小目標全部達成,該目標就一定能達成。此時,即便你運氣不好,也照樣成功。因為「運氣」已經作為你有計劃地準備的條件之一。如果小目標全部達成,而大目標不一定達成,則表明分解時忽略了其他輔助條件,請立即予以補充,直到條件完全充分為止。2.直接判斷法針對你的每一個目標,以下四個問題請自問自答:①為何要達成這個目標?②意願有多強烈?③達不成怎樣?④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有十條以上理由:如果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100%;如果第三個問題的答案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第四個問題的答案是:不惜一切代價,表明該目標一定會達成。除非四個問題的答案同時都如上所述,如有其他任何回答(包括能列出10個以上為何要達成的理由,但意願卻是99%;或者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但萬一達不成也就算了的回答),都表明該目標十有八九達不成。該目標不如現在就放棄,立即更換能有上述明確答案的目標。十三、怎樣系統規劃自己的成功生涯清完整地填完下表,為自己的生涯作一個成功的規劃。註:①請務必從右往左填寫此表。②注意每個目標項目之間的邏輯關係。③然後為每一個目標再作一個標準的多杈書分解圖。④填完此表大概要花費你2~3小時,你最好預留出完整的時間段。⑤此表價值連城,不可輕棄,且最好每年作一次積極的修正。成功生涯規劃表序號時限目標項 目標本 月一 年三 年五 年十 年夢 想1 薪水(元)2 職 位3 主管人數4 存 款5 資 產6 學 歷7 住 房8 交 通9 旅 游10 作 品11 獎 項12 社 交 圈13 業務範圍14 活動地域15 社會名聲十四、怎樣修正目標世界日新月異,現實千變萬化,惟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當我們遇到種種沒有預見到的變化時,如何對既定目標系統作出積極的調整?目標修正法則:第一步:第一反應應該是修正計劃,而不是修正目標。如果更改目標已成為習慣,那麼這種習慣很可能會讓你一事無成。目標一旦確定,絕不可輕易更改,尤其是「終端目標」。可以不斷修正的是達成目標的計劃,包括到達終端目標之前各個「路標」——過程目標。記住英國人的一句諺語目標刻在水泥上,計劃寫在沙灘上。第二步:如果修正計劃還無法達成目標,可以退而求其次,修正目標達成的時間。一天不行,用兩天;一年不行,花兩年。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終將成功。修正計劃還無法達成目標根本的原因是,當初制訂計劃時考慮得還不夠周密。百密一疏,等於沒有計劃。第三步:如果修正目標的時限還不行,只好退居「第三防線」。修正目標的量。其實這已經是在壓縮夢想了。作這一決定時,請「三思而行」,並千萬告誡自己,不要輕易壓縮夢想以適應殘酷的現實。應有的思維模式應是:不惜一切努力,找尋新的方法以改變現實,達成目標。第四步:萬不得已時,只好放棄該目標。放棄本身就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你不得不宣告失敗。此時你一定能準確地品嘗出「成功很難,不成功更難」這句話的滋味。但是, 如果你身上流淌著的是成功者的血液,那麼你絕不會悲觀,絕不會氣餒,也絕用不著自責。因為即使「屢戰屢敗」,我們仍可以「屢敗屢戰」。對於成功者而言,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失敗,只有暫時還沒有成功。只要你不服輸,失敗就絕不會是定局。第五步:面對新的目標,切勿重複以上循環,而是永遠只重複目標修正法的核心步驟「第一步」:修正計劃,修正計劃,修正計劃……十五、怎樣快速達成目標人人都想成功,而且人人都想快速成功。快速成功的含義,不是省略過程,而是在同樣的時間裡,他行動的量比別人大,他走的路比別人長,因此相對而言他成功的速度比別人更快。成功是有捷徑的,捷徑的含義是制訂更正確的目標,找尋更正確的方法,採取更正確的行動。下面是一套適合快速達成任何目標的「成功配方」,由拿破崙·希爾、安東尼·羅賓、伯恩·崔西等世界著名的成功學大師各自從數百位世界頂級成功人士身上提煉出來,得出的驚人相似的結論。現在我推薦給大家,相信一定有助於你。快速達成任何目標的九大步驟步驟一:決定要成功。步驟二:寫下已量化的目標,並列出10個以上為何要實現它的理由。步驟三:用多杈樹制定計劃,分解目標,倒推至今天,擬定計劃,設定時間表。步驟四:列出所有必要條件及充分條件,註明解決方法。步驟五:告訴自己: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自己就必須變成什麼樣的人?步驟六:運用潛意識的力量,正面自我暗示,永遠積極思考。步驟七:行動第一,立即行動,大量行動,開始忙起來。每一分、每一秒做最有生產力的事情。步驟八:每天睡覺前做自我檢討,衡量進度,作積極修正。步驟九: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直至成功。第六章 潛意識 輕鬆釋放無限潛能一、潛意識與無限潛能1.無限潛能人腦接受信息的方式可分為有意識(Conscious)接收和無意識(Unconscious)接收兩種方式。我們每天都會受到不同程度有形或無形的刺激,引起我們的注意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有意識或曰顯意識接收是人腦對於周遭事物的刺激有知覺地接收信息;而無意識接收是人腦對於周遭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覺地接受信息,這就是所謂潛意識(subliminal)。美國知名學者奧圖博士說:「人腦好像是一個沉睡的巨人,我們均只用了不到1%的腦力。」一個正常的大腦記憶容量有大約6億本書的知識總量,相當於一部大型電腦儲存量的120萬倍。如果人類發揮其一小半潛能,就可以輕易學會40種語言,記憶整套百科全書,獲12個博士學位。根據研究,即使世界上記憶力最好的人,其大腦的使用也沒有達到其功能的1%。人類的知識與智慧,迄今仍是「低度開發」!人的大腦真是個無盡的寶藏,可惜的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忽略了如何有效地發揮它的「潛能」(subliminal energy)——潛意識中激發出來的能量。2.α狀態人的大腦24小時都會不停止運動。其運動形態表現為β、α、θ、δ四種振動波形。醫學界根據單位時間的腦波運動周期來定義這四種腦波: β波——14~21次α波——7~14次θ波——5~7次δ波——3~5次在特種示波器的監視下,能測得以下腦波圖:清 醒 時β 睡 眠第1階段α 睡 眠第2階段α+θ 睡 眠第3階段θ+δ 睡 眠第4階段δ 研究發現,腦波處於β狀態時,人的意識非常活躍,人們能進行複雜的邏輯思維。腦波處於α狀態時,人的意識活動明顯受抑制,無法進行邏輯思維,處於無意識狀。此時,大腦憑直覺、靈感、慣性、圖像、想像等接收或傳遞信息。此時的潛意識處於活躍狀態。腦波處於θ狀態時,即睡眠狀態,人會做夢,中間穿插出現α、θ狀態會使夢時斷時續,時而如入真境,時而雜亂無緒、不可思議。腦波處於δ狀態,大腦幾乎沒有任何思維活動,即睡眠時的無夢狀態。人們通常所指的潛意識狀態,實際上就是指腦波處於「α」波形時人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狀態,簡稱「α狀態」。人的一切潛意識活動都與「α狀態」有關。反過來。人們也可以通過控制大腦的運動狀態來控制人的潛意識,以達到有效激發我們無限的潛能的目的。二、潛意識的六大特徵特徵一:能量巨大。「冰山理論」形象地描述了意識狀態中我們所表現出來的現實能量,和潛意識狀態下我們可能有的巨大潛在能量之間的巨大差距。潛能大師伯恩·崔西研究斷言,人們潛能是我們現實能量的3萬倍以上。特徵二:β狀態時顯意識指揮潛意識,α狀態時潛意識指揮顯意識。在許多極端的情況下,如恐懼、絕境、重大選擇、大喜大悲時,大腦會突然處於暫時的「空白」狀態,這種狀態其實就是α狀態。那一瞬間常常會迸發出自己都難以置信的能量,那就是潛意識指揮顯意識的結果:潛能被激發。β狀態時,顯意識對潛意識指揮表現為:* 明明不喜歡某人,但見面時依然表現出喜歡的樣子。* 自己心裡也很難過,但還得強忍淚水安慰他人。* 知道前面困難重重,但還是努力堅持。* 葯很苦,但你還是會吃下去。α狀態時,潛意識對顯意識的指揮表現為: * 身不由己,不知不覺,鬼使神差地…… *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 莫名其妙的不安,無緣無故的不舒服。* 突然不由自主地臉紅,心跳。* 強忍最後一口氣,把壞人制服。* 一回憶起過去的成就,就突然變得自信起來。特徵三:不懂邏輯,直來直去,不知拐彎。這一特徵,給人們利用心理暗示技術來改造潛意識,激發潛能留下巨大的操作空間。特徵四:對圖像刺激敏感,並分不清是親自經歷的竟像,還是自我想像產生的圖像。自我冥想,卓越圈,榜樣力量,目標視覺化等激發潛能的心理技術。即依據這一特徵而產生。特徵五:記憶差,需強烈刺激或重複刺激。 其一,強烈刺激會帶來刻骨銘心的感受。刻骨銘心會在潛意識中留下深刻印象,並因此而調動巨大的潛能。 比如潛能訓練中常用的訓練手段:極限體能訓練與極限心理訓練:武俠小說中常見為報殺父之仇苦練數載,終成曠世武功的故事;卧薪嘗膽;當頭棒喝等等都是強烈刺激潛意識以調動潛能的典型手法。其二,反覆刺激。目的在於形成習慣,而習慣就是潛意識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之一。特徵六:放鬆時,最容易與潛意識溝通。比如,練功前的靜坐;發功前的屏氣凝神;催眠前的放鬆與自我放鬆過程;潛意識音樂給大腦輸入各種令人放鬆的信號;美國高科技產品「生命潛能開發機」,工作前利用安裝在人身上的諸多電極向人的神經系統傳輸特定的電波,以誘發大腦中的α波出現等等,都是為了先讓自己完全放鬆,以便與潛意識進行溝通。三、潛意識是如何形成的潛意識形成有四條主要路徑:1.意識反覆刺激形成潛意識。比如,一位母親每當孩子做錯事,表現不如她意時,就當面對孩子說:你真是一個笨蛋。這個信息不斷被孩子接收,並貯藏在大腦中,久而久之,孩子的潛意識中會形成一個自我形象「我是個笨蛋」。這樣的結果常常是,孩子成人之後表現為沒有創造性,有自卑情結。2.無意識反覆刺激形成潛意識。比如,周圍的朋友都很成功,你的潛意識中會有無形的壓力和動力;職業的習慣,會使警察憑「直覺」敏感地從人群中發現小偷,會使記者敏感於社會新聞,會使企業家敏感於商機;火車的汽笛聲會使一些人晚上無法入睡,而對於常住在鐵路邊上的人,可能就會無動於衷,因為他的潛意識認為火車叫沒什麼大不了的。3.意識瞬間強力刺激形成潛意識。一次刻骨銘心的失戀經歷,可能會造成該人潛意識中終身對感情的恐懼;小時候老師的一次公開表揚,可能會成為某人日後成功的信心源泉。4.無意識瞬間強力刺激形成潛意識。有一個病例,患者一下水游泳就抽筋。看過各大醫院後均感無效,後經心理醫生催眠發現,「病灶」原來是患者自己都不記得的小時候一次落水。心理醫生們發現,許多「怪病」都與無意識形成的潛意識有關。四、大腦是怎樣工作的人腦的思維活動由顯意識、潛意識以及聯通兩者的能動潛意識三大部分組成。大腦在顯意識狀態下,不斷感知外界信息的刺激而產生聯想,作出評估,產生邏輯判斷,形成決定。不斷感知的外界信息逐步貯藏在潛意識當中,慢慢在潛意識中形成自我形象、信念、態度、習慣,並保存自認為的真理事實。能動潛意識的作用是,在做出行為反應之前,自動比較顯意識與潛意識是否協調一致。若一致,能動潛意識會只需調動顯能,發出相應指令,指揮全身各組織做出相應反應;若二者產生衝突,能動潛意識自動比較兩者的強與弱。顯意識信號更強時,立即創造能量,壓制潛意識按顯意識決定行事:潛意識信號強而顯意識信號弱時,它也立即創造能量,否定顯意識,按潛意識指令行事;當二者產生巨大衝突時,能動潛意識會瞬間創造巨大的潛能,使人產生通常狀態下無以比擬的巨大力量。以此,我們可以解釋許多現實中的現象。這就是為什麼自信的人即使失敗,他仍然充滿力量,而自卑的人即使時機再好,仍然懷疑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是我認為的我」。信念在關鍵時刻會起決定性作用,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起決定性作用。五、如何開發潛意識利用潛意識的核心方法是改造潛意識。下面三大改造自我潛意識的方法,均十分有效。請善加利用,作一個真正的自我財富的創造者。方法一:強力刺激法。比如推銷員在遇到挫折時,大喊一聲,可以立即恢復力量;置於死地,常可以「後生」;強烈的夢想,造就偉大的行動。在我們三天兩夜「巔峰銷售潛能」,兩天一夜的「巔峰團隊潛能」(即『激勵、溝通與團隊建設·)高級訓練課程中,均採用了大量的超強度心理及生理訓練手段,以幫助學員強力刺激自我意識,達到激發自我潛能的目的。方法二:直接輸入法。例一: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寫自己的目標50遍,必將目標信息輸入潛意識。例二:在你的家中及工作場所一直播放潛意識錄音帶。無需刻意留神聽,當作背景音樂即可。即使在睡覺時也不用關掉錄音機,因為意識聽不到,潛意識照樣能聽到,效果完全不減。例三:將本書精裝工具版中所附的兩張CD,反覆聽上21遍以上,並按其中的方法去做,而且每次遇到困難時,再次重複聽。另外,你也可以不斷尋找其他對你有效的「直接輸入」方法加以運用。以上方法如果你照做,你將發現奇蹟會出現。方法三;心理暗示心理學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即是心理暗示對人的巨大作用力的有力證明。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兩小組。A組交給一個實驗員,並告訴他這一群老鼠屬於特別聰明的一類,好好訓練;B組交給另一個實驗員。告訴他這是普通的一群老鼠。 兩個實驗員分別對這兩群老鼠進行穿行迷宮訓練。對於老鼠來說,走出去就有食物。但是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它會經常碰壁,必須要有一定記憶,一定智力。較聰明的老鼠才可能先走出去。實驗結果發現,A組老鼠比B組老鼠聰明得多,都先走出去了。針對這個結果,羅森·塔爾教授指出,他對兩群老鼠的分組是隨機的。他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聰明。由於實驗員受到教授的暗示,於是他們就分別用「聰明的」和「不聰明的」方法對待老鼠,因而造就一群果然聰明和果然不聰明的老鼠。隨後,羅森·塔爾教授又把同樣的實驗應用於學校。經過一番「測試與分析」,他告訴老師以及在座的學生們,班級里哪一部分學生特別聰明。當然,他的所謂「測試與分析」只是為了掩人耳目,挑選完全是隨機的。受到心理學權威的暗示,接下來老師毫不猶豫地用對待「聰明人」的方法對待那部分「聰明的」學生,那群被教授暗示為「特別聰明的」學生也開始認為自己是應該「聰明的」,而且越來越發現自己似乎確實很聰明。8個月後,考試的結果表明,那群被教授圈定為「聰明的」學生的成績果然明顯優於其他學生,或明顯優於自己的過去。心理暗示的方法一般包括:* 視覺暗示* 聽覺暗示* 想像暗示* 期望暗示* 權威暗示* 環境暗示* 自我談話暗示顯然,羅森·塔爾實驗中綜合運用了權威暗示(羅森。塔爾是著名大學的著名教授,心理學權威);環境暗示(老師同學都知道測試的結果);期望暗示(聰明的學生會考出好成績);自我談話暗示(我是一個聰明的人)。諸多暗示的結果,造成了「羅森·塔爾效應」。六、如何進行有效的自我暗示積極的自我暗示,須遵循以下四條原則1.簡單。不能用複雜語言進行描述,因為潛意識不懂邏輯。2.正面。負面的暗示同樣會有效,但沒有意義。因此永遠不要對自己說:我很笨,我不行,我很窮,麻煩了,完蛋了,不可能,失敗,我會遭拒絕等消極,負面字眼。3.肯定。不要用否定、模糊的字眼,如我不會生病,我不會失敗,我大概做得到。應該改為:我會成功、我很健康,我一定做得到。4.重複。刺激潛意識一次是不夠的,需不斷重複,並形成穩定的習慣。關於視覺暗示,我在此要特別提到。視覺化對潛意識的暗示力量,遠勝於其他的暗示方式。因此,凡是重要的信念,請視覺化。一條一條寫下來貼在顯眼處:凡是目標,都請視覺化。寫下來很好,變成圖像或立體的更好,然後將它貼在或放在你每天都能數次看得見的地方。善用潛意識的力量,成功會比你想像得更快、更輕鬆。本書精裝工具版中已附有48張行動卡,目的皆在於利用視覺的力量以激發自我潛能。這些工具為你的實際操作提供了十分的便利。舉手之勞,可創造無窮的價值。請務必照做。最後,推薦一套「積極的自我談話」給你。它能很好地幫助自己將顯意識及潛意識集中到積極的意焦上。自我激勵: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行。自我期望:我是一個大企業家。自我要求:我一定要努力,加油干。自我表揚:我真是好樣的。自我欣賞:我真行。自我關心:我要注意身體。自我獎勵:祝賀你,這份禮物送給你啦!自我批評:不該這樣。自我懲罰:這件事是我不對,去做好事,補償一下。自我提醒:成功者是不會輕言放棄的。自我開導:想開點!何必計較這些小節。自我安慰:沒有失敗,只是暫時還沒有成功而已。自我總結:做得對,繼續干。自我命令:立即行動!第七章 習慣 計劃習慣,等於計劃成功一、習慣的力量行為科學研究結論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即便是創新,最終也可以演變成習慣性的創新。由此,足見習慣的力量。一切的想法,一切的做法,最終都必須歸結為一種習慣,這樣,才會對人的成功產生持續的力量。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遊戲。將手掌張開,十指交叉合起來。重複一次,再重複一次,再重複一次。打住,看一看是你的左手大拇指在上,還是右手大拇指在上?即使再重複幾次,會不會是同樣的結果?肯定是。這表明了什麼?實驗結論一:人的行為是按習慣行事的。繼續遊戲,現在請刻意反過來交叉,即剛才左手拇指在上的改成右平在上。反之亦然。有什麼感覺?——不舒服。這又表明了什麼?實驗結論二:改變習慣是一個不舒服的過程。再繼續遊戲,請按照刻意反過來的交叉動作,稍稍用力重複一次,再重複一次……重複21次以上。請問現在有什麼感覺?是不是習慣了一點?實驗結論三: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不斷重複。二、21天改變命運還是行為心理學研究的結論: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同理,同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經變成了你的信念。習慣的形成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7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變,而你也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階段:7-21天左右。不要放棄第一階段的努力,繼續重複,跨入第二階段,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自然」。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還會回復到從前。因此,你還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變。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是「不經意,自然」,其實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性的穩定期」。一旦跨入此階段,你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這項習慣就已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會自然而然地不停地為你「效勞」。做一個計劃成功者,去有計劃地為自己塑造好習慣。當然,因為與之相對應的壞習慣已十分頑固,因此要形成某些好習慣時,你可能需要花更大一點的力氣同時克服壞習慣,然而不用擔心,方法還是一樣的,大不了再來一遍。有一句古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此語正確的理解是:一,人的本性非常難以改變,二,人的本性井非改變不了,只是難了一點而已。羅曼·羅蘭名言:性情即命運。假使我們的本性當中有一些必然阻礙成功的因素,如若不改變,豈不是註定要失敗?如果你對改變自己的「劣根性」沒有信心,裹腳不前,請捫心自問:你是要成功,還是要失敗?不改變,就意味著失敗;要成功,就別無選擇,立即改變。性格,其實就是一堆習慣,是若干習慣的組合體。沒有改變不了的習慣,只有你不怎麼想改變的習慣。沒有改變不了的性格,只有你不怎麼想改變的性格。沒有改變不了的命運,只有你不怎麼想改變的命運。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你不怎麼想要做好的事情。改變習慣是簡單的,成功也是簡單的。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著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去做那些簡單而重複的事情。成功是因為習慣。一旦你養成了成功者身上所有的好習慣,你會發現,不成功都很難。三、影響力黃金表影響一生成就的21個「信念」,成功十大「積極心態」,以及諸如:守時,守信,自律,計劃性,不說消極的話,開會坐到最前排,走路比別人快30%,每天工作時間比普通人長2個小時等等,都是我們要系統塑造的成功者的好習慣。下面有兩個塑造好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方法一:影響力黃金表。此表五年來,經過我自己以及我的朋友、同事以及「影響力訓練」機構成千上萬的學員無數次的實踐應用證明:簡單易行,效果顯著。 影響力黃金表 訓練項目: 一二三四五六日//////////////////////////////////////////開始日期 年 月 日結束日期 年 月 日 簽名 「影響力黃金表」使用說明:1.「訓練項目」是指你特別需要的某種觀念、心態、習慣等等。如:不說不可能,準時起床,每天做俯卧撐、不訓斥下屬、讚美別人、傾聽……2.此表每月一張,每個訓練項一張,訓練項目一月更換一次。3.表中每個方格左上角中,請你自己填上當月相應的日期。4.隨時或每天睡覺前,在方格中用「√」或「X」記錄一天的執行結果。「√」表示己做到,包括刻意做的與不經意做的。「X」,表示末做到,包括沒有做好的與沒有做而事後意識到的。5.每一個「√」或「X」都會有一個故事,你最好另加註明,以便強化。方法二:十天心理挑戰此方法由當今世界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所創,在此一併推薦給大家。遊戲規則:第一,一連十天不可有消極的念頭、情緒、自我問話和使用如不可能、失敗,挫折、遺憾、難過、可憐、太難了、不行、做不到、完蛋這類的消極字眼。第二,一有出現(我敢肯定一定會有的)請你立即意識到,而且要轉移意焦,即把注意的焦點轉為向自己提積極的問題。第三,每天清晨起床之前和晚上入睡之前,各向自己問六個積極的問題,並明確作回答。早上你要自問的問題——清晨六問1.我今天的目標是什麼?2.我的核心大目標是什麼?3.我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4.我今天準備學到哪些新東西?5.我今天準備哪些方面進步一點點?6.我今天如何更快樂些?晚上你要自問的問題——靜夜六思1.我今天是否完成了小目標?2.我今天是否更接近了大目標?3.我今天又學到了些什麼?4.我今天在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夠好?5.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6.我明天的目標是什麼?第四,一連十天把意焦調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而非在問提的本身上兜圈子。第五,若你真的一不小心掉進了消極的念頭、情緒、問話、字眼裡的話,千萬別著急,立即改變它。但如果你在這種狀態中呆了五分鐘以上,那我就不幸地告訴你,你以前的努力暫且一筆勾銷。第二天早上遊戲將重新開始,即從第一天開始繼續再連做十天。你可以看出這個遊戲的重點是,一連十天你不會在消極的負面的狀態中。遊戲非常簡單,開始你不得不從頭開始幾次。我第一次在做這個遊戲的時候,就連著做了六七個「第一天」。不過沒有關係,堅持到底,最終你一定會成功。
推薦閱讀:

奇門遁甲斷卦方法之基本準備 日干為問事之人時干為所問之事
讓你千杯不醉的22種方法
中國古代邏輯方法論的源頭
君子蘭的養殖方法
楊奕用什麼方法為女兒減!我起個姓楊的女兒名字

TAG:成功 |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