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家庭教育
06-20
幼兒家庭品德教育的價值觀傾向從總體上講普遍存在著重智輕德的心態,並忽視對幼兒基本行為習慣、傳 統美德等的培養教育。如缺少嚴格的行為規範、過分滿足物質欲,忽視自立態度及協作精神的培養等,這對幼 兒的身心健康及全面發展來說是不利的,應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視。 * * * 幼兒的個性道德面貌是各種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一般來說,人在幼年時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 的影響力。特別是父母的教育觀念、價值取向,直接左右著兒童的發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價值觀,即家長對 孩子品德教育的態度,諸如對品德培養重視的程度、各種道德品質的評價性質等等,都有意無意地制約著他們 對兒童的教育方式和教養行為,併產生著不同的教育效果。調查研究表明,當今幼兒家長在對孩子的品德教育 方面存在著許多價值觀方面的問題,並與幼兒園教育、社會要求構成某種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狀態,分析這些 傾向,對於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兒童健全的個性和優良品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幼兒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傾向性問題:本文內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國教育文―摘 一、從總體上講,幼兒家長重智輕德的心態比較普遍 在對幼兒培養上,不少家長片面重視智力發展,忽視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學前項目調查表明,家長對 教養機構教育內容期望的9項供選擇項目中,選擇率最高的是「讀書」、「寫字能力」的培養(北京市,6歲組 地區為41.4%,鎮47.02%,鄉67.04%), 選擇率最低的是文明行為(城區2.32%,鎮4.16%,鄉7.09%), 這種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據幼兒園老師反映,許多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今天學了些什麼,兒歌會背了嗎 ,故事會講嗎,孩子在班上數第幾名,等等。如果老師誇幼兒腦子聰明,智力好,家長滿心歡喜;如果反映孩 子品行上的缺點,就不屑一聽,厭煩,甚至懷疑老師有成見。重智輕德是相當多父母的一種心態。而且隨著孩 子入學,這種傾向會更嚴重。當今中小學家長有意識的家庭教育重點往往放在對子女學習活動的管理上,用功 第一,成績第一,已成為家長的一種教育價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學,來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成 為許多家長的教育信條。 幼兒家長重智輕德的價值觀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會的原因。阿勃勒等認為,「在既不能決定又不能預見 子女職業命運的社會裡,雙親在其子女的教育上關心的焦點必然首先指向社會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這種 能力又主要被視為可以用學業成就來測定」。這可以說是家長教養心態的一種社會背景,也是現在以應試、分 數作為錄取標準的升學制度的反饋。我們認為,重視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會進步的一種 表現。但是,如果出於急功近利,僅僅重視孩子的分數,忽視其個性和品德發展是難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許多 事實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學,如果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優秀品質,也難以避免精神的危機和動搖 。 二、本應作為家庭教養重點的基本行為習慣培養受到忽視 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內容、重點和方式方法則有所區雖。嬰幼兒時期,家庭 負有教育機構所無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結合日常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以及各 種行為習慣,這是嬰幼兒家庭教養的重要任務。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倒了過來,幼兒教師雖強調這個問題,但不 少幼兒家長卻不太重視。他們認為吃飯、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後總要會的,因而很少注意培 養。這裡主要還是觀念、價值觀問題。首先,家長沒有認識到嬰幼兒這個階段,孩子本身具有學習做事的主動 性、可塑性,如果不順其心理加以培養,自然養成其依賴性。其次,家長對嬰幼兒習慣的價值認識不足。嬰幼 兒時期為個體生活行為開始的階段,也是各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幼兒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 受成人的行為指導,如果錯過這個時期,幼兒的一切變成定型,良好的習慣不但不容易養成,已養成的壞習慣 ,也不容易糾正。成人應該抓住幼兒期這一培養習慣的敏感期、關鍵期,使良好的行為方式、行為習慣先入為 主,以預防再教育的困難。同時,幼兒基本習慣的養成不僅有益於個體生活,也有益於社會生活和幼兒人格、 性格的發展。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不能離開群體而生活,在一定社會裡,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習慣,社會一 定安祥快樂。一個人有良好習慣,別人願意和他接近,容易獲得朋友,受到悅納,能夠適應社會而圓滿地生活 。另外,基本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對幼兒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幼兒必 須親自去做,如親自洗臉、刷牙、穿衣、飲食、自動收拾整理房間、自己上洗手間等等,同時他必須長期不斷 的重複與練習,無形中培養了他自動自發、自信心、獨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學頭腦,負責任守紀 律,愛整潔的習性,因此基本習慣的養成和幼兒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關係。在家裡,父母必須抓住幼兒各階段 的發展心理,順應著他的能力、興趣和需要,以培養幼兒的各種基本習慣。同時,應注意與幼兒園取得密切的 聯繫與合作,這樣才能收到教養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傳統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觀念尚未健全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家庭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有了很大變化,人們對待生活、對待人生、對待人與人 之間的關係上的道德價值觀也隨之有了變化。其中有積極的變化,如競爭意識、開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極傾 向,如一些傳統的優良品德、基礎文明遭致冷遇,新的倫理觀念、行為準則尚未健全。在幼兒家庭品德教育中 下述問題是需要正確認識並加以矯正的。 1.缺少嚴格的行為規範 家庭指導兒童社會化的重要任務就是要使兒童自發的、本能的行為規範化,因而 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規矩,使孩子明確行為的是非,並嚴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則。觀察發 現,目前溺愛型的家庭教育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有許多年輕的父母認為對孩子提出嚴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們, 於是常屈從於孩子,放棄教育要求,這是家庭教育的隱患。 無分中外,在傳統上父母對子女的管教一向從嚴。本世紀20年代,因受美國哲學家,也是心理學家的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所倡導的兒童本位教育觀念的影響,從成人規範取向,轉而重視兒童本身興趣與 個性的發展。於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趨於民主與寬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來,青少年問題日益嚴重,其 中最明顯的特徵是,生活無定向,行為無規範。一般認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適應社會能力,與其父母的管教 方式有密切關係;在急劇變遷的現社會中,父母未能以適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長大後無法有效地適應複雜 多變的社會。因此,現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發生了變化,改變的取向可以用8個字來表示:管束、冀望、教導 、關愛。上述「八字訣」,不只是代表現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觀念,而且經由心理學家研究證實,凡是遵循這 種教養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倫德( Baumrind ,1968,1971,1973)的研 究和解釋,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夠教養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 competence)的兒童。所謂工具性 能力,是指兒童在對人對事的行為上,較多表現肯獨立、負責任、尚勤奮、重成就等性格特徵。鮑倫德調查研 究發現,小學低中年級兒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學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幾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 成長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兒童,另外也較多表現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徵 。以前,心理學家曾擔心過,父母嚴格管束孩子行為,將不利於兒童自信心與獨立性格的培養。鮑倫德的研究 ,澄清了這一疑慮。成長中的兒童,在行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須配合其他條件,如對孩子管 之、望之、教之、愛之四者兼備。 2.過分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求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會在消費與生活領域內的示範 效應對於一般群眾和青年人的影響是強烈的、普遍的。高消費、超前消費、攀比消費、野蠻消費等各種非理性 消費,已成為社會的一種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獨生子女家庭中,溺愛孩子、過份滿足或即刻滿足孩子的慾望和 要求已成為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生活中經常可以發現,不少幼兒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幾乎達到 了飽和的程度,許多孩子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結果變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無克制 力。這樣的兒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為問題兒童、不良少年。心理學家格羅克(Glueck)在哈 佛大學從事對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研究中發現: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環境有著密切關係;青少年犯罪 並不是青少年時期的一種新現象,他只是那些來自兒童期的不良行為發展的延伸物而已;從兒童道德發展中存 在的「危險性」問題中,可以「預言」哪些兒童存在著成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許多事實表明,青少年違法犯 罪往往是從追求吃喝玩樂開始的,他們犯錯誤的特徵之一就是表現出過分的物質欲求。如他們有反常的飲食要 求,過分講究飲食的口味,極力想吃好的喝好的,愛吃零食、嘴饞。在青少年時期,由於性成熟過程的到來, 有些人為了滿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則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為。不良青少年的表現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但意志薄弱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為了使孩子經得起青春期的考驗,從小培養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從這 個意義上講,由斯馬達教育中萌發的,繼後被洛克、盧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則——限制物質享受,反對嬌生慣 養則是一種帶有積極意義的教育原則。需要的飽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進。人往往是借著一種「欠缺感 」和「飢餓感」不斷湧現奮鬥的意欲而有所作為的。 在商品經濟發展,物質比較豐裕的今天,對幼兒的教育應重視傳統的尚儉精神。尚儉是為了養德。使他們 用理智規範人對物質消費的追求,以抗拒享樂至上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誘惑。 3.忽視自立態度的培養 兒童發展的方向是由依賴走向獨立。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 離的準備工作,就是幫助孩子離開搖籃,逐步地不依賴父母而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這種目標也正與兒童內 在的需要相一致。本來,孩子的天性並不是被動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動找事情乾的。如嬰兒剛剛學會 走路,外出時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活動能力的增強,孩子很喜歡做事。但是不少 大人覺得讓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愛,於是常常照顧過多,包辦太多,結果教養出依賴性強的兒童。 幼兒的自立態度或自立性,其重要體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務技能。 對於這個問題,西方社會是比較重視的。在美國有讓小孩一個人睡眠的習慣。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還常常用一 種網圍在床的外面。在美國的幼兒教育中,從一歲半就開始培養嬰兒的自我服務技能。這是因為美國人十分珍 視人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們認為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強幼兒的獨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兒童 、家長雙方受益,而且還可以鞏固和發展民族獨立自主的價值觀念。現代歐美一些國家,也很重視孩子參加一 定的家務勞動和生存訓練。14歲的孩子就應當自己去找活干,掙一點生活費。18歲的孩子如果仍依賴父母,就 會被人看不起,就連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種恥辱。正是這種做法,成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種重要機制。這種教育 觀念是值得借鑒的。 幼兒的自立態度應該從小培養,父母不僅要結合其年齡,培養初步生活自理能力,還要提供機會使孩子對 適合他的年齡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斷和選擇。從而使他有某種選擇權和決定權。只有通過大量的機會讓孩子 作出選擇或決定,才能使他們從大量的行為結果的反饋中認識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只有當兒童真正地對自己 作出的決定負責任,他們才可能變得有責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能夠對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能作出決定,將來在決定大問題上很有可能具有遠見卓識和創造性,這也是未來社會越來越期待的性格特徵。 過去人們一向認為,獨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徵,對於青少年要培養其個性、獨立性。可是,較強的判斷 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幾歲時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就要創造條件, 幫助孩子形成與其年齡相應的成熟的自主行為、責任感。否則容易抑制兒童的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而且還 會給以後的教育,特別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隱患。中國的父母熱愛子女、望子成龍遠遠超過西方,做父母的有 極強的犧牲精神來養兒育女,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剋制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這樣才能培養自 主、自律、自強之人。 4.忽視幼兒協作精神的培養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我國傳統文化就特彆強調「謙讓」、「合作」、「樂群 」等行為準則。這些傳統的教養思想對於人際交往具有重要的協調功能和積極意義。但是現在不少幼兒家長出 於對孩子的保護和「自立」性格的培養,常常表現出不適當的關切以及對攻擊行為的縱容。日常觀察的典型行 為就是,有些家長接幼兒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詢問孩子「今天誰欺負你沒有?」「誰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 。這表面上是關心孩子,實際上這種語言或暗示必定會造成孩子社會性發展的極大障礙。 在孩子與同伴的交往中,父母需要對孩子的攻擊或侵犯行為有比較客觀的認識。攻擊通常是加害對方時所 用的一種概念,但並非所有一切的加害行為都是攻擊。這裡必須考慮到行為者是否有攻擊動機。一般來說,幼 兒的許多攻擊行為較少以人為中心,很少是抱著「我要故意傷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擊性的行為的;但是, 由於整個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因為玩具和物品而經常採用身體 動作或言語還擊的方式來對付對方。所以,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角度來認識幼兒的矛盾與衝突,不能憑成人的理 解來人為地給幼兒的交往附加上他們並沒有的敵意或動機。同時成人也不應過份相信孩子的訴說,因為幼兒的 思維具有自我中心性,他們往往不理解對方的立場,而無意中強調自己所感受到的委屈和情緒,實際過程很可 能還有別的情況。 協作精神,合作能力是現代社會人才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父母應重視孩子與同伴的交往並幫助他們 積累積極的交往經驗,發展合作能力。一個人的交往品質主要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家庭內部,父母和孩 子有上下輩份之別,存在著父母保護孩子,孩子依賴父母的縱向關係,而同伴關係則是一種平等關係,正是在 同伴交往的友好與衝突過程中,兒童學會競爭、公正、謙讓,獲得責任感、自製等品質。同伴交往是一所大學 校,他能使兒童學到日後同事交往的行為準則和交往能力。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刺激、暗示幼兒對同伴的 敵意而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不要縱容他們的挑剔,而要提高對於他人的包容性。最近,美國和日本的心理學 者經常使用「離別感」這一詞語,其意思是,健全的人際關係應該允許對方與自己有別。在人際交往中,這種 「離別」的意識愈強烈,則雙方的包容性越大,孩子越容易變得豁達、合群。當孩子與同伴發生衝突時,父母 應克服袒護之心,引導孩子主動承擔應負責任,使矛盾向著積極的方面轉化,學會建設性地解決糾紛與衝突。 合作能力強的幼兒很可能成為合作能力強的青年,這樣的人心理健康、性格良好,容易結交朋友,做事也容易 成功。善於協作應該成為兒童優良品德的重要方面,也應成為一種可貴的民族性格。 (作者:魏明霞,1949年生,河南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讓孩子住校,我做錯了嗎?
※中國目前教育硬體軟體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托福聽力練習網站推薦
※彭華勇:孩子愛打人,有攻擊性,80%是因為家裡有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