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教學概述

周易教學概述

周易,簡稱《易》,亦稱《易經》。《周易》由《易經》即經文部分和《易傳》即傳文部分組成。儒家尊為五經之首。玄學、道家奉為三玄之一。其性質有認為是卜筮之書,有認為是哲學之書,有認為是歷史之書,對其性質認識不一,但其內容涉及歷史、社會、制度,範圍極廣,且蘊涵著一定哲理,而傳文部分則是哲學著作。

所以,《周易》具有卜筮、哲學、歷史、科學等多種屬性,是一部以占筮為形式的古老的哲學著作。對《周易》的「周」字有多種解釋。一為「周全、周普、周遍」之意。一為地名之意。一為指周期,為朝代名。《周易正義》:「文王作《易》之時,正在羑里,周德未興,猶是殷世也,故題周別於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謂《周易》。其《周書》、《周禮》,題周以別余代」。一為「周旋、周環、周期」之意。以上諸說中,一般以《周易》之「周」為朝代名為宜。「易」字的解釋很多。一為蜥蜴,易為蜴本字,引申為變易。一為「生生之謂易」,意為宇宙萬物生生不息,變動不居。一為日月之象。一為簡易、變易、不易。一為宇宙之本。一為「神之用」。一般認為,「易」以「變易」之意為主。其他說法則為一己之見。

《易經》指《周易》中相對於《易傳》而言的經文部分,傳說為文王所作。由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構成,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坤兩卦的「用九」爻、「用六」爻,共計三百八十六爻,即有六十四卦卦辭,三百八十六爻爻辭。合計450條,4900多字,一般認為是古代卜筮記錄。其內容十分廣泛,有自然現象、歷史人物事件、人事行為得失、吉凶斷語。《易經》分上下兩經,上經從乾卦開始到離卦共計三十卦。下經從咸卦開始到未濟共計三十四卦。上經多講自然現象,下經多講人事社會。「五四」運動以後,學術界有些人認為《周易》非文王、周公所作,成書年代也有爭議。《易經》原本未附《易傳》。自西漢費直始,才以《彖》、《象》、《繫辭》等傳解經。以後鄭玄和王弼都以傳附經,所以現存版本基本上是經傳合刊。

 《易傳》亦稱《易大傳》、《十翼》。

《十翼》共分7部分、10篇:《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這些都是對《易經》(即經文部分)的注釋和引申。所謂「翼」,有附翼、輔佐之義。據說是孔子所作,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也有人認為「十翼」非孔子所做。

《易傳》流傳下來最早的本子是魏晉時期王弼、韓康伯注本,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作疏。宋代朱熹《周易本義》對《繫辭》中個別章節作了調整,並又把經與傳兩部分分開。《易傳》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它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認為宇宙自然存在著陰陽對立,這種對立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六十四卦即反映了這種規律,《易傳》完成了《周易》從占筮之書到哲學書的過渡。

 《彖傳》亦稱《彖》,分上下兩部分。說明《易經》各卦之義,專門解釋卦名、卦象、卦辭,而不涉及爻辭。主要從三個方面解釋卦義:或以卦象象徵萬物釋卦義,或以義理、德才釋卦義,或以爻象在卦中的地位釋卦義。認為「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是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普遍法則。天地萬物存在著對立統一關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言對立物的吸引。「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言對立物的排斥。「萬物睽而其事類」,言對立物統一性。另外還提出當位、中位、應位、趨時、承乘、時中、往來、剛柔消長、順天應人、尚賢養賢等學說,對後世影響深遠。

 《象傳》亦稱《象》,分為《大象》和《小象》兩部分。

用以說明《易經》各卦的卦象、爻象。說明卦象的稱為「大象」,說明爻象的稱為「小象」。認為《易經》卦、爻都是一種「象」。多舉天地萬物之象,以比喻人事。比如用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等現象來解釋乾、坤、巽、震、坎、離、艮、兌八卦。

 《繫辭》亦稱《繫辭傳》,分上下兩篇,是《周易》經文之外全書原理的通論,是對《易經》的結構章法的具體說明。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陰陽兩重性,陰陽對立和相互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提出了「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生生之謂易」的觀點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的宇宙衍生觀。闡釋八卦來源、占筮方法等。它對中國古代哲學產生了巨大影響。「系」為系屬之義,即系在卦、爻後面的卦辭和爻辭,這裡是系在整部《周易》後面的解說。

 《文言》亦稱《文言傳》,專門對乾、坤兩卦所作的解釋。以孔子答問形式,借闡發天地之德,說明君臣上下,進退存亡之道,修身、齊家、治國之理。《乾·文言》頌揚「元、亨、利、貞」四德,說明居高位危,應不失其正;《坤·文言》頌揚坤道的至柔、至靜,主張承天而時行,順應自然法則,並要防微杜漸,謹慎處事。「文」是修飾,「文言」是指頌揚乾、坤兩卦的偉大。

 《說卦》亦稱《說卦傳》,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對《易》的整體概論;後半部分解釋八卦的性質、方位、象徵意義以及重卦的由來。《說卦》提出「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的命題,將世界萬物分成陰、陽兩類,其運動、變化、剛健者為陽性事物,如乾、天、君、父、夫等;其靜止、安全、柔順者為陰性事物,如坤、地、臣、母、婦等。以八卦象徵的八種自然現象的不同組合關係,說明重卦的由來。提出八卦方位,即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乾西北、坎北、艮東北,成為宋代後天方位說的淵源。《說卦》以乾坤為父母,其他六卦為六子,被宋人視為後天次序。《說卦》提出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成為後世理學道德性命理論的基礎。

 《序卦》亦稱《序卦傳》,說明《易經》六十四卦排列的順序與道理。從天地萬物說起,以「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來說明乾坤兩卦居於首位。又以萬物生長的過程、事物變化的因果關係及物極必反、相反相生的運動規律等解釋其他各卦的相互關係,說明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以兩卦為一組,用對立統一思想,試圖將六十四卦建立起因果關係鏈。

 《雜卦》亦稱《雜卦傳》,用以說明六十四卦之間的錯綜關係。晉韓康伯說:「雜卦者雜揉眾卦,錯綜其義,或以同相類,或以異相明也。」以相反相成的觀點把六十四卦分為三十二對,兩兩一組,一正一反,簡明扼要地解釋其卦義和相互關係,與《序卦》相互補充印證。

周易教學概述知識根據張成老師喜馬拉雅FM易經應用智慧內容整理而成。

推薦閱讀:

收藏!找准八字主線周易文化天地教你如何斷八字
閻河冰奇門遁甲教程第1課:零基礎學奇門遁甲!奇門遁甲是什麼?
八字分析之官殺混雜
周易六爻基礎部分——爻的生克權與六親體系

TAG:周易 | 教學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