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暑熱感冒證治

暑熱證,系暑熱之邪,侵襲肺衛,熱蒸肌表,兼以耗傷津氣,出現以發熱,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心煩口渴為主症的證候。因本證發生於盛夏暑熱季節,其證候屬性為陽為熱,故名曰「暑熱」。

臨床表現

主症:①發熱,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②心煩,口渴,咽痛。

次症:骨節酸痛,頭暈或頭痛,倦怠,小便短赤。

舌脈:舌質紅,苔黃,脈浮大而數。

辨證分析

暑熱證發生於夏季最炎熱的七八月間,由於氣溫較高,毛竅開泄,故易感受暑熱之邪而發病。暑熱侵犯全身肌表,故見發熱汗出,此汗系暑熱迫津外泄所致,但暑熱並不隨汗出而退,故熱仍不解。其微惡風寒、骨節酸痛並非感受風寒所致,而是衛氣失護,腠理疏鬆而引起的自我溫煦能力減低的表現。暑邪傷津耗氣,故見口渴、倦怠等。心主火,暑氣通心,熱擾心神,故心煩不寧。暑熱上蒸,清竅焉能輕靈!故見頭暈或痛。咽痛為暑熱灼肺,小便短赤為暑氣下迫。其舌脈均為暑熱襲表的徵象。尤其是脈浮大而數,為外感時病中暑邪的特有脈象。總之,暑熱證絕非是單純的陽證、熱證、實證,而是伴有氣虛、陰傷的證候。

診斷要點

凡夏季外感暑熱之邪,具有主症①、②;或主症①及次症,並均見典型舌脈者,即可確診為暑熱證。

疑似證鑒別

1.暑濕證與暑熱證 暑邪致病,發在夏季。由於暑邪有明顯的熱象,故發熱,口渴,脈數為暑濕與暑熱兩證的共有見症。加之炎熱天氣病人容易貪飲納涼,故兩證或多或少地會兼見脘痞納獃等癥狀。但暑邪是否夾濕致病,在臨床上有明顯不同。暑濕證起病較緩,初起熱象不著,以身熱不揚,惡寒身困重,頭如裹,口渴飲不多為特徵。而暑熱證起病較急,傳變快,以發熱汗多,心煩口渴多飲為特徵。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兩證的脈象有明顯不同,暑濕證脈濡數,暑熱證脈浮大而數。濡是濕象,浮數見大是暑傷氣陰之脈。依此鑒別,頗為重要。

2.風熱表實證與暑熱證 兩證均為表熱實證,熱勢明顯,口渴,脈浮數,是兩證的共同見症。但風熱表實證系風熱犯表所致。風為陽邪,其性升發向上,病變多開始於頭面部位,而全身癥狀相對較輕,所以風熱表實證多見頭痛、鼻塞、流黃濁涕、咽痛等。而暑熱證的熱傷氣津所致的口渴多飲,尤其是大汗出則是風熱表實證所不及和沒有的。

論治法則

辛涼宣透解表,甘寒清熱祛暑,兼以清心利小便。

方劑選要

1.清絡飲 本方主要用於暑熱傷肺之輕證。方選金銀花、西瓜翠衣、荷葉清宣透熱,祛暑解表,生津止渴,共為主葯。暑易傷氣礙脾,故用扁豆花、絲瓜皮祛暑化濕健脾,為輔葯。以竹葉清心利尿導熱下行為佐使葯。以上諸葯配伍,清熱而無傷津伐胃之弊,於祛暑的同時尚有顧護正氣的作用。原方諸葯皆採用鮮品,旨在取其清新之氣,以增強清暑生津之效用。

若熱象偏盛,可加蘆根、生石膏、連翹;若咽痛甚者,可加牛蒡子、玄參;若挾有濕滯者,可加藿香、佩蘭、六一散;若肺失宣肅,咳痰不爽,可加苦杏仁、前胡、桔梗等。

2.雷氏清宣金臟法 所謂「清宣金臟」,就是清熱宣氣,保其金臟。夏季炎熱,火易剋金,金氣被暑熱所爍,則氣失宣降,反會上逆,出現身熱,咳逆等症。方選川貝母、兜鈴清其肺熱為主葯;苦杏仁、瓜蔞皮、桔梗宣其肺氣為輔葯;佐以桑葉平肝肅肺;使以杷葉降其肺氣。全方共奏清熱宣肺平肝之功效。

3.竹葉石膏湯 本方原為傷寒熱病之後餘熱未清而設。後世醫家依其方義,一變而為治療熱病氣陰兩傷的主方。暑熱證若見於氣陰素虛的病人,或暑熱傷其氣陰較重者,症見身熱、多汗、口渴、心煩、少氣乏力、脈虛而數等,可選本方治療。方中以竹葉、石膏清熱祛暑為主葯;輔以人蔘、麥冬益氣養陰;佐以半夏降逆,性雖溫燥,但配於清熱生津葯中,僅存降逆之功,已無溫燥傷陰之弊;配以甘草、粳米扶助胃氣,為使葯。諸葯合為一方,清熱祛暑,益氣生津,兼以和胃,實為一首清補之劑。若口渴,小便短赤甚者,可加西瓜翠衣、連翹、荷葉;若見氣逆嘔惡甚者,可加竹茹、生薑皮;若虛煩不眠,卧起不安者,可加梔子、蓮子。

4.王氏清暑益氣湯 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用於暑濕證則可,用於暑熱證則不可。故清代王孟英依臨床實踐又擬清暑益氣湯一方,與李氏之方相比,「暑傷氣陰,以清暑熱而益元氣,無不應手而效。」方以西瓜翠衣清透暑熱、西洋參益氣生津,共為主葯;石斛清熱養陰,荷梗清熱解暑,麥冬養陰生津,3味共為輔葯;黃連、知母、竹葉清熱除煩,養陰瀉火,共為佐葯;甘草、粳米養胃和中,為使葯。全方不僅能清熱祛暑,還可益氣生津。對於夏月傷暑,傷津耗氣,以身熱,口渴,汗多,體倦少氣,脈虛數者,用之最宜。

5.白虎加人蔘湯 白虎湯是治療氣分熱盛的主方,加人蔘補氣生津,共具清熱益氣生津功效,故用於暑熱傷氣者頗宜。方以石膏、知母清熱養陰為主葯;人蔘益氣為輔葯;甘草、粳米和胃守津,共為佐使葯。主要用於症見身熱而渴,多汗,背微惡寒,脈大無力的暑熱證。

成藥簡介

1.暑熱感冒沖劑 本方為辛涼清熱解暑透表之劑。方由清絡飲、竹葉石膏湯出入化裁而成。方中以香薷、連翹、菊花、荷葉、扁豆花、絲瓜絡解表清暑。竹葉、石膏清熱除煩。佩蘭、竹茹芳香化濁,清熱止嘔。其中香薷辛溫,但與石膏、連翹、知母等大隊寒涼藥物配伍,其溫性已被制約,並無助熱之嫌,同時還可增強本方辛散解表之力。

2.清涼沖劑 本方具有清熱解表,祛暑利濕功效。方以金銀花、蘆根清熱祛暑為主葯;竹葉、薄荷疏風解表為輔葯;夏枯草清頭目、滑石利小便,共為佐使葯。主要用於暑熱輕證,症見發熱、口渴、頭暈、尿赤者。

3.銀黃注射液 本方是由金銀花、黃芩二葯的提取物製成。金銀花甘寒為主葯,清熱透表;黃芩苦寒為輔葯,清熱瀉火。對暑熱感冒的早期,發熱不甚,口渴少飲,汗出不多,咳嗽輕微者,治療效果較好。

飲食療法

1.鮮蘆根粥 鮮蘆根30克,粳米50克。先將蘆根切成段,加水適量,然後煎煮15分鐘,取汁納粳米,以米熟為度,之後加冰糖適量食之。

2.西瓜汁 將西瓜去子取瓤,紗布絞汁,代茶頻服。

3.冰糖西瓜翠 黑木耳10克,西瓜翠衣50克,冰糖20克,橘瓣數個,櫻桃數個。

將冰糖打碎與洗凈泡漲之黑木耳放入碗內,置籠上蒸5分鐘,待取出冷卻後加入西瓜翠衣、橘瓣、櫻桃,攪拌均勻後放入冰箱,備服。

4.三花湯 白菊花15克,金銀花20克,白扁豆花15克。3味放搪瓷容器內,加水煎湯代茶飲之。

5.六樣煎 金銀花、白菊花、玫瑰花各6克,麥冬、五味子各10克,酸梅120克。先將酸梅加水煎爛,然後再將上藥和入煎沸,去渣,再調入適量冰糖(白糖),待涼後飲用。

6.三汁飲 檸檬汁、葡萄汁、鮮橘汁。3味等量,加溫開水等量,放涼飲用。

7.綠豆稀粥 綠豆20克,粳米30克。先將綠豆煮沸,待稍軟後加入粳米,再煎至米熟為度,加適量冰糖食用。

其他療法

1.針刺療法

主穴:大椎、合谷、曲池。

配穴:頭痛配頭維;咽痛加刺少商出血;心煩配內關;嘔吐配中脘、足三里。

手法:用瀉法,留針10~15分鐘。亦可針刺耳尖或十宣放血。

2.耳針療法

主選皮質下、肺;配交感、內分泌、三焦。留針10~20分鐘。發熱可於腎上腺放血。

3.推拿療法

揉太陽法、額前分推法、揉風池法、掐合谷法、點按內關法。

(1)指揉法:即用拇指指腹,在所選擇穴位的皮膚上做旋轉揉動。

(2)分推法:以兩手拇指末節掌側對位,自中點向左右兩側推動。

(3)指切掐法:用拇指或食指指甲,掐住穴位,使之有酸、麻、脹之感。

(4)點按法:拇指著力在選擇穴位上做短時間反覆按壓。

4.貼敷療法 二黃二石散:硫黃15克,雄黃8克,硝石15克,滑石8克,明礬8克。將諸葯混合粉碎為末,過篩,以白面50克,加水摻葯末調如糊狀。取葯糊分別塗於神闕、天樞、氣海、關元4穴,干後再換,一日不間斷用。

此療法用於暑熱證,表現為身熱、頭痛、口渴、汗多、少氣懶言、面色蒼白、嘔吐昏悶、脈虛軟等。

5.刮痧療法 感冒暑熱較重,體溫高並有嘔吐下瀉,神志昏迷者,可用刮痧療法。

用瓷質或鐵的片狀用具,蘸冷水,刮背脊兩側、頸部、胸肋、肩臂、腘窩等處,使皮膚出現紫紅色後,再用棉花蘸麻油或菜油塗搽,腹部則以食鹽摩擦效果良好。

6.滴鼻療法

(1)用風油精6~8滴分別滴入雙側鼻孔內,有開竅醒神解熱作用。

(2)取鮮大蒜頭1~2枚,洗凈,搗爛取汁,每鼻孔滴3~5滴,有清熱醒腦作用。

驗案選萃

案一 董某,男,43歲,1970年7月16日初診。患者於5日前病始發熱,頭暈痛,口渴不欲飲,噁心,精神倦怠,卧床不起,小便不利,舌淡絳,苔膩,脈細數。(西醫診斷為慢性腎炎尿毒症)辨證為暑熱傷氣挾濕證。擬以清暑益氣,芳香化濕為法治之。

藥用:鮮荷葉9克,藿香9克,紫蘇葉9克,党參12克,石斛12克,薑汁炒黃連、姜竹茹、雲茯苓各15克,佛手片9克,六一散12克(包煎),炒紅花9克,鮮蘆根30克(去節)。

二診:服上藥1劑後噁心、頭暈已減,病有轉機,欲進飲食。

藥用:生黃芪12克,党參15克,鮮荷葉5克,廣藿梗6克,雲茯苓15克,川石斛9克,焦白芍9克,炒黃連2.4克,扁豆花12克,炒紅花9克,鮮蘆根60克(去節)。

又診:食慾略振,已能進食,精神好轉,體溫正常,不渴,病情穩定。後用健脾益腎,調養氣血,活血化瘀,滋陰寧心諸法,以冀氣血充足,陰陽協調,後果然病癒出院。

(據《鄒雲翔醫案選》摘編)

案二 常熟席湘北,患暑熱證,已10餘日,身如熾炭,手不可近,煩躁昏沉,聚諸汗葯,終無點汗。余曰,熱極津枯,汗何從生!處以滋潤清芳之品,3劑頭先有汗,漸及手臂,繼及遍身而熱解。蓋發汗有二法,濕邪則用香燥之葯,發汗即以去濕。燥病則用滋潤之葯,滋水即以作汗。其理易知,而醫者茫然,可慨也。

(摘自《洄溪醫案·暑》)

案三 王某,男,43歲。2005年7月30日診。病5天。高熱38.9~41℃,用抗生素及雙黃連粉針等靜脈滴注未效。刻診,發熱之前寒戰,繼之高熱,口渴,不欲飲,周身關節酸重疼痛,用退熱葯後大汗出,熱退後幾小時後又反覆見上症。舌質紅苔薄略黃稍膩,脈滑數。診為暑熱兼濕。此病發於炎夏之季,且連日高溫連降暴雨,酷暑蘊蒸,津液受灼,迫津外泄,濕熱交蒸,郁阻氣機。治宜清暑泄熱燥濕。藥用:石膏50克,知母15克,黃連10克,蒼朮25克,藿香、佩蘭、竹葉各15克。調治3天,熱退而病癒。辨外感發熱需注意審四時之常氣與不正之氣,或厲氣所致病,抓住主因,擊中要害,病則速愈。本例用石膏、知母清暑泄熱、生津;黃連燥濕泄熱;蒼朮燥太陰脾濕;藿香、佩蘭芳香化濕,配竹葉清濕熱且透邪外達。諸葯合之,清暑熱,燥化濕濁,透邪外出。

案四 周某,女,38歲。1999年5月末去外地出差.回單位後於6月7日突發寒戰,高熱起伏,熱勢達41℃。住某醫院經用多種抗生素靜脈滴注,口服多種中藥未愈。多次抽血化驗,血培養等未明確診斷,7月1日上午10時來診。刻診:時晝日發熱。38.6~41℃。午後熱甚,微有汗出,熱勢稍減但不退,口乾不欲飲,發熱前下肢膝關節酸楚疼痛,倦怠,胸脘痞悶,食後乏味,大便溏滯不爽,溺短。舌質紅,邊有瘀血點,苔白厚黃濁,脈濡數無力。診為濕溫,濕熱蘊蒸三焦。治宜清熱化濕,疏利三焦。藥用:苦杏仁20克,薏苡仁30克,豆蔻10克,半夏15克,生石膏50克,陳皮15克,竹葉10克,滑石15克,通草10克,藿香、佩蘭各15克,蒼朮25克,金銀花、連翹各15克,黃連、厚朴各10克。4劑水煎服,1日1劑,日3次口服。當日中午即服藥1次,下午發熱38.2℃,次日服藥後熱退。4日後來診,口乾欲飲水,飲食知味,右側膝關節仍有時疼痛,但較前明顯好轉,走路仍覺疲乏。察舌邊尖紅有瘀點,苔白膩轉薄,根部稍黃,脈濡稍數。繼用前方加減,7劑後病痊癒。本證乃濕熱病邪侵襲,病勢纏綿難愈,雖病發近月,未深入營、血,更無閉竅動風之變,故治仍從表裡(衛、氣分)而治。濕遏衛陽,腠理開闔失司,則發熱少汗;濕熱內蘊,熱處濕中,不得泄越,身熱起伏不退,午後濕熱郁阻氣機,濕遏陽郁更甚,故熱勢尤重;熱傷津液則口乾,濕邪內留則不欲飲;濕滯經絡則肢酸倦怠疼痛;濕熱郁阻上焦氣機,肺氣受阻,則胸痞;脾胃受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運化失司則脘悶不欲飲食、便溏;濕熱困阻下焦,膀胱氣化不利則溺短。舌苔脈象均為濕熱交蒸、郁阻氣機之象。本證方用三仁湯加減。藥用苦杏仁入上焦,宣開肺氣,通調水道;豆蔻、半夏、厚朴入中焦,疏利中焦脾胃氣機,芳香化濁,理氣燥濕;滑石、通草、薏苡仁入下焦,淡滲利濕泄熱下行;生石膏、金銀花、連翹、竹葉泄熱透熱外達;蒼朮、藿香、佩蘭芳香化濕,合黃連苦寒清熱燥濕。諸葯合之,清泄氣分濕熱,熱去濕化,故病癒。此暑熱挾濕之治。

[以上二案摘自《遼寧中醫雜誌》2006,33(4):450]

辨治按語

暑熱中人,不可輕視。「中暑歸心」,這是常規,但暑邪也可入肝、入脾、入肺、入腎,「非專心主而別臟無傳入也」。它的危險性難以預測。清代周揚俊說:「傷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則有危在二三日間,甚則朝發暮殆,暮發朝殆。」由此可見,治療暑證,合理地及時用藥至關重要,否則,變證多端,不易挽救。

張鳳逵云:「暑月首用辛涼,繼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斂,不必用下。」這條治則用於暑熱證,較為適宜。但暑熱證的特點是熱傷氣陰,因此還要有甘溫補氣。加之暑多挾濕,所以後人將治暑法則概括為:清熱、養陰、益氣、利濕等。清熱祛暑,益氣養陰的方葯,不僅可以用於暑熱證,而且還可用於夏月因暑熱而加重的其他慢性病,如本文案一即是。

古人對暑證的治療提出三禁,依次為:一、禁用辛溫發汗。二、禁用或慎用滋膩之品。三、禁用或慎用苦寒藥物。暑證若誤用辛溫發汗則重傷氣津,甚則導致氣陰兩脫。若葯多滋膩,則滯氣留濕,必有戀邪之弊。若用苦寒清熱;必化燥傷陰,戕伐胃氣,甚可引邪入里,造成邪熱內陷的惡果。故治療暑證,不可不慎。

冷方南

推薦閱讀:

感冒了到底該不該吃藥?
病毒不是不能被殺死嗎,為什麼「快克」的說辭是「 90% 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對感冒並不能起到治療作用,『抗病毒,治感冒』才是治療感冒的基本之道」?
日常生活中急性扁桃體炎該怎麼七招巧妙處理
感冒發燒如何自治?
感冒大致有哪幾種類型?其原因、癥狀和治療方式有哪些不同?

TAG:感冒 | 熱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