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南五祖
張紫陽名伯端,字平叔。後改名用成(誠),號「紫陽山人」,故後世又稱之為張紫陽。生於宋太宗雍熙(984-988年)元年(984年),登仙於宋神宗元豐(1078-1086年)五年(1082年)三月十五日,天台(今屬浙江)人。自幼聰穎好學,經史百家無不涉讀,通三教典籍及刑法、書算、醫術、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後因株連被充軍於嶺南。宋英宗治平(1064-1067年)中,陸詵帥桂林,召置帳下,掌管機要。後隨陸詵轉至成都。宋神宗熙寧(1068-1078年)二年(1069年)遇劉梅蟾授以「金液還丹火候之訣」,「指流知原,語一悟百」,乃改名用成(誠),字平叔,號紫陽。此後精誠至道,術業大成。伯端修道,力主內丹,認為「人人本有長生藥」,「何須尋草學燒茅」,教化世人「休煉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草更非真」,要識真鉛汞,丹砂非水銀也。內丹修鍊要「取將坎位心中實,點化離宮腹內陰」,即將坎中之陽氣以點化離中之陰精,乃運行交會而復還其乾健純陽之體。則人人修鍊造化事畢。熙寧八年(1075年)著<悟真篇>宣揚道教、佛教、儒教「雖三分,道乃歸一」的「三教一理」的思想。
相傳張伯端曾遇一僧人,僧人專修戒、定、慧,自以為得最上乘禪旨,能入定出神,數百里問傾到就到。二人雅志大發,相與契合,約定同游於揚州觀賞瓊花。二人共居一室,瞑目而坐,皆出神遊揚州,伯端神至揚州時,僧已先到,伯端要求各折瓊花一朵為記。結果,二神歸,僧取不出瓊花,伯端卻取出瓊花玩耍於手中。僧十分慚愧,不明自其中道理。伯端告曰:「今世人學禪學仙,如吾二人者可問見矣。」二人連為莫逆之交。隨後弟子問曰:「彼禪師與吾師同此神遊,何以有折花之異?」伯端答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至之地,真神見形,謂之陽神。彼之所修,欲速見攻,不復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見無復形影,謂之陰神。」常說:「道教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認為「性命本不相離,道釋本無二致。彼釋迦生於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是為最上乘法」。又謂:「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道積德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有習漏未盡,則尚徇於有生。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樞要,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解,《魯語》有毋意、必、固、我之說,此又仲尼極臻於性命之奧也。」
張伯端極力主張以道教修鍊性命之說來撮合三裁,「先以神性命脈誘其修鍊,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其知覺性遺其幻妄,而歸於宄竟空寂之本源」。將儒家「窮理盡性」,佛教「頓悟圓通」引入道教的內丹煉養,主張融合三教,以明大丹妙旨,反對三教「各自專門」,「互相非是」,「迷設邪歧,不能混一而同歸」。張伯端大量吸收了佛教禪宗及儒家思想,認為「三界唯心妙理,萬物非此非彼。無一物非我心,無一物是我己」。主張「欲體夫至道,莫若明乎本心」。釋曰:「心者道之體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無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頓超彼岸」。
陸公薨於成都後,伯端轉陟於秦隴之地,事扶風馬默處厚於河東,處厚被召,臨行,伯端以《悟真篇》授之,並曰:「平生所學盡在是矣,願公流佈於此書,當有因書而會意者。後來處厚出任廣南漕,伯端又從之。於元豐五年(1082年)三月十五日坐化於天台山,世行九十九歲,留<屍解頌>云:思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圓通。」哲宗元佑(1086-1094年)二年(1088年),劉奉真遇伯端於王屋山,留詩一章而去。徽宗政和(1111-1118年)中,伯端一日通報名姓謁黃公冕仲尚書於延平。黃公素傳窖成之道且酷嗜爐火,年加耄矣,語不契而去。其後寄書黃公素,言甚異,其孫銓見其書,秘不盡言,書中說:伯端自稱從前與黃公素都是紫微天宮中的神仙,號九皇真人。因犯棱勘劫運書籍而誤,於是被貶謫人間,現在垣中耀眼的只有六顆星,隱晦光明的有三顆星,他們是用成、冕仲及維揚於先生,用成為紫陽真人,冕仲日紫元,於公曰紫華,三星神一同被貶官職,現均已復職於漕都。今用成又復仙品,獨冕仲身化宦梅,本應為人十世,而只九世,終使來世苟復迷妄合塵,別溺異趣,無升遷之期,於是紫陽力斜仙契,力欲推拔,指點迷律,而黃公素竟不台而歿,只有自號紫元翁而罷了。九皇不載於天宮,即微星也。伯端在人間所度弟子甚多,其中白龍洞劉道人(名奉真,亦稱劉斗子),白日飛升,影響極大。
<神仙傳>云:「紫陽自王屋九年功畢復返天台,於江陵遇董凝陽,知亦受道於劉師。及相訪於太華,得遇梅蟾,同拜鍾呂二師。謂曰:子本紫微天宮,號九皇真人,因校勘劫運之籍不勤,遂與同事三人並謫人間,今垣中可見者六星,潛耀者三,子為紫陽真人,汝南黃仲尚書為紫元真人,維揚於敬伯為紫華真人,今子與於,及一時被遣官吏皆復歸清都,性冕仲沉淪宦海,子可往使覺晤,庶幾返原。
<歷代神仙通鑒>云:張伯端字平叔,天台纓絡街人,於已酉年(994年)宿天回寺,感遇青城丈人劉師博,傳金丹藥物火候之秘,乃改名用成,號紫陽,擇興安之漢陰山中修鍊,即今之漢中紫陽洞,丹成連返台州。復游於蜀,再遇青華真人,授以玉清金笥,長生金寶內丹之訣……。
《鑄鼎余聞》卷一引方景濂《康熙台州府志》云:宋,張伯誠,臨海人,原名伯端,字平叔。為吏,在府辦事,家送膳至,眾以其所食魚戲匿之梁間。平叔疑其婢所竊,歸撲其婢。婢自盡死。二日,蟲至梁間下,驗之,魚爛蟲出也。平叔乃喟然嘆曰:「積犢盈籍,其中類竊魚事不知凡幾!」因賦詩云:
乃筆隨身四十年,是非非是萬千千。
一家溫飽千家怨,半世功名半世趣。
紫綬金章今已矣,芒鞋仃杖任悠然。
有人問我蓬萊路,雲在青山月在天。
賦完,將所署案卷縱火焚盡。以「火燒文書罪」被遣戍。
<天台山志>載:張伯端,天台人,嘗入蓉遇劉真人劉海蟾,得金丹秘訣八十一首,號《悟真篇》。盡言其平生好學,年九十九坐化於天台山。
《悟真篇》主述《道德》之玄,《陰符》之機,闡發<參同契>之秘,在內丹修鍊上享有崇高的聲譽,與《同易參同契》同為「丹經之王」。因張伯端主張「性命雙修」、「先命後性」的修鍊方法,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成為全真南宗之代表,被尊奉為全真南宗五祖之首,號為「紫陽真人」。
石泰杏林翠玄真人石泰。真人姓石名泰字得之,號杏林,又號翠玄子。宋真宗乾興(1022—1023年)元年(1022年)生於常州(今江蘇常州)。石泰喜愛善行施化,利世助人,常以葯濟人,不惜酬謝,性願植一杏樹,久則成林,世人故稱之「石杏林」。杏子成熟時,任人摘取,自付其值於樹下。杏林取之買米、布,冬天以之濟貧。張伯端授之以金丹大道。著有《還元篇》(亦稱《還源篇》)行世。
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九說,海蟾傳道於張紫陽曰:「異日有為汝脫韁解鎖者當以此道授之,余皆不許。」其後,紫陽真人三傳非人,「三遭禍患」,發誓再不妄傳。乃作《悟真篇》行於世。曰:「使宿有仙風道骨之人讀之自悟,則是天之所授。」後因事冒犯鳳州太守,被黥流放,途經邠境,適逢大雪,遂與小吏俱飲酒肆中,逢杏林來。杏林拜而邀之同席。杏林音容笑貌,迎得眾客歡心,遂聚眾會飲。酒過數巡,林問其故,紫陽俱告之。杏林道曰:「邠守故人也,樂善忘勢,不遠千里能遇玉趾,有因緣可免此行。」紫陽懇請小吏,得到許諾,故相與於邠。杏林為人師表,一見獲免。紫陽感恩不盡,曰:「此恩不報,豈人也哉!吾平生學道,無所得聞,今將丹法傳於子。」杏林遂拜,敬受囑咐,勤心修鍊,大道乃成,著<還源篇>行於世,主張以修鍊內丹(亦稱「修性命」)為主,積精化氣,合先天真元之炁以成內丹。詩曰:
葯取先天氣,火尋太易精;
能知葯與火,定里見丹成。
強調「只尋身內葯,不用檢丹書」。後以「金液還丹訣」授與薛道光。於宋高宗紹興(1131—1163年)二十八年(1158年)八月十五日屍解升仙。有詩頌曰:
雪破泥丸穴,真身駕火龍;
不知誰下手,打破太虛空。
紹興三十年(1160年)顯真於廣東羅浮山。石的思想對後世影響較大,被尊為道教全真派「南五祖」第二代,尊號「杏林真人」。
薛式
薛式(公元1078-1191)名薛道光、又名薛道原,字太源。北宋時閬州(今四川閬中)人,一說為陝西雞足山人。內丹名家,石泰嫡傳弟子,為道教南宗第三代傳人,道教稱為「紫賢真人」,南五祖之三。 薛道光先曾出家為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後雲遊長安,在開福寺修習禪法,頓悟「無上圓明真實法要」。
據<陝西通志>載: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冬,遇石泰,得授口訣真要。後至京師,棄佛入道。以金丹導養術著稱,成為道教南五祖中第三代傳人。
著有《丹髓歌》、《還丹復命篇》、《悟真篇注》傳世。闡發南宗內丹思想。
陳楠陳楠(公元?-1213)字南木,號翠虛。南宋高道,惠州博羅(今廣東博羅)人,以箍桶為業。自雲「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復命篇」。從毗陵禪師薛道光學習太乙刀圭金丹法訣,後又得景霄大雷琅書於黎姆山神人,遂入道。
宋徽宗政和年間擢舉道錄院事,後歸隱羅浮山。不數年,定居長沙,開創南宗「清修派」。為南宗第四代傳人,「南五祖」之四。
陳楠常以泥土滲符水,捏成小丸救人治病,無不靈驗。時人稱為「陳泥丸」。又常以雷法符籙驅鬼降魔,濟人利物。
陳楠平日衣裳襤褸,塵垢遍身,終日爛醉,吟詩歌詠,出口成章,皆成文理,但世人多不解其意。曾有詩云「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虛道人在羅浮……還以金丹火候訣,說與瓊山白玉蟾」。
按<混元列仙圖>陳楠傳道有鞠九思、沙道彰(沙蟄虛)、白玉蟾、黃天谷四人。南宗自陳楠起,門徒始眾,至其門徒「南宗五祖」之白玉蟾,才形成較具規模的社團。
陳楠的內丹承前啟後,強調練功者必須采先天真鉛為葯,按煉精、鍊氣的過程循序漸進,重以氣為本,所謂「氣之根本凝成神,方曰無為而通靈」。他將內丹分為上中下三品:
下品:「地仙之道」者,「以閉咽搐摩為火候」,「以存想升降為運用」,這是指《靈寶畢法》、《鍾呂傳道集》等所記述的鐘呂傳統丹法。
中品:「水仙之道」者,以神、氣為鉛汞,他在<紫庭經>中所記述的,當屬此類。
上品:「天仙之道」者,「以精神魂魄意為藥材,以行住坐卧為火候,以清靜自然為運用」,「以定為水,以慧為火」,「以念頭起處為玄牝,......以打破虛空為了當」(白玉蟾《修仙辯惑論》,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引<修真十書>卷四)。陳楠認為此種丹法看起來雖然「與禪法稍同」,但實際上比禪門的「終日談演問答」「長年枯兀昏坐」為優。
陳楠繼承南宗傳統,秉承「大隱混俗」,不倡出家,所謂「吾所以混俗和光者,不欲自異耳。魚欲異群魚,舍水登岸,則死;虎欲異群虎,舍山入市,則禽。」(留長元《海瓊問道集.序》)陳楠明確主張「獨身清修」,反對房中御女術。由於陳楠得到黎姆山神人所傳授的「設壇關請雷神驅妖除魔的雷神秘書」——景霄大雷琅書,陳楠兼修雷法,以內煉金丹與外用符籙合而為一,稱內丹煉就便能役使鬼神,呼召風雨。
南宗自陳楠開始,亦就兼傳雷法。從此南宗內丹與雷法並傳,為南宗最終形成有廣大信徒的教派奠定了基礎。著有《翠虛篇》、《翠虛妙悟全集》、《羅浮翠虛吟》等。
白玉蟾白玉蟾(公元1194-?)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於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於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後出家為道士,師事陳楠九年,陳楠逝後,遊歷天下,後隱居著述,致力於傳播丹道。
白玉蟾為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後,始正式創建了內丹派南宗道教社團。飛升後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
白玉蟾師事陳楠,相從流浪各地,盡得其道法。嘉定五年在羅浮山得陳楠臨終付囑。白玉蟾遊歷於羅浮、武夷、龍虎諸山。時而蓬頭赤足,時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白玉蟾於嘉定中(公元1208-1224),曾詔征赴闋,對御稱旨,命建太乙宮。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長為弟子。十一年寧宗降御香,玉蟾「為國升座」,主國醮於洪州玉隆宮,後又於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十五年赴臨安,伏闕上書,言天下事,「沮不得上達,因醉執逮京尹,一宿乃釋」,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眾。一日不知所在。
白玉蟾「身通三教,學貫九流」。融攝佛家與理學思想,納《易》學以闡丹法,自稱「聖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其內丹學說的基本理論為宇宙生成論和精、氣、神的修為。摻揉易學禪學的「知止」說,認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豈知此精此神氣,根於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嘗相返離,結成一塊大無邊。」
白玉蟾師承陳楠的內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籙,齋醮科儀,尤以神霄雷法著稱。在雷法及符咒應用上,認為靈驗與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內煉功夫高下而定。他主張以內煉為基礎,雷法與內丹術相結合。而內煉功夫,全賴心之作用。他稱「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蓋汝心所以。」且認為符咒召役的神靈實際上是行法者的精氣所化。
白玉蟾對內丹的理解是「身有一寶,隱在丹田,輕如密霧,淡似飛煙」(見<道藏輯要>之《冬至小參文》),他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融道教修命之術與佛教養神之方于丹道一爐之中。
白玉蟾的內丹學說理論,奉南宗傳統,主張獨身清修,他身體力行、終身無娶。其內丹學說之風格與張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張伯端以頓悟圓通釋內丹還虛,白玉蟾則謂「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純以禪理入道。又寓內丹於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內煉成丹,外用成法」的特點。對五代以後道教的修鍊方術有較大影響。
白玉蟾還是金丹派南宗正式創立者,他先後了收留元長、彭耜、陳守默、詹繼瑞等為徒。打破張伯端至陳楠以來南宗單傳的歷史。復歸武夷止止庵即傳道授法。同時取漢天師「二十四治」法,按「師家曰治,民家曰靖」的傳統,立「靖」為建宗傳法之所。這也標誌著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團。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後由弟子彭耜編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道德寶章》、《海瓊詞》、彭耜編《海瓊問道集》。
思想影響
南五祖繼承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認為該修鍊內丹,即「性、命」為主,而且認為儒、佛、道三教是同源一理,以道禪結合、攝禪釋性、先命後性獨樹一家之學。修鍊則從傳統命功著手,先須「煉己築基」,待精滿、氣足、神全後,才正式進入煉丹階段。
在內丹修鍊環境問題上,「南五祖」主張「混俗和光」、「大隱混俗」,不提倡出家。
南五祖的內丹理論對全真道有較大影響,他們促進了符籙派的改革,將內丹修鍊引入齋醮活動中。他們留下大批內丹專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對氣功學、醫學、人體科學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淺說《莊子》中的神仙形象
※新年去道館許心愿,被追要香火錢,不是小錢。如何用道家思想來反駁道士?
※道教符咒術與鬥法術介紹與實際應用
※早期道教的死亡觀真是「人死如燈滅」嗎?
※說「長生「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