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毀一生——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2015-12-19 06:53:47缺愛毀一生——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早聽聞這部電影是催淚彈,沒當回事兒,搬板凳坐下剛開始看,怎麼會有這麼傻逼的女人啊被嫌棄不是她自己活該的嗎?看到後半段自己哭成傻逼了...... 誠然我不認可松子的三觀和她選擇的生活,但我看懂了也理解了造成松子這悲慘的一生原因,在她那些或壯烈可悲或不經大腦的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以及形成這些心理動機的原因是什麼。這也驅使我一定要寫點什麼,因為造成松子依賴型人格缺陷的最初原因,離我們現實生活一點也不遙遠,是每個家庭都可能會發生的,多數人童年都可能會碰到的事情——父母的偏心與冷漠。 【偏心與冷漠對孩子的傷害】故事回到最初的最初,松子的童年時代。因為家裡有個體弱多病的妹妹,父母理所當然更疼愛妹妹。但松子也還是個櫻桃小丸子那麼大的無知幼女,她一樣渴望父母關愛,在她潛意識裡妹妹是與她爭奪父母寵愛的競爭者。偏偏這時候,松子父親沒有引導小松子建立身為姐姐要謙讓、愛護弱小的自覺,而是一味偏袒妹妹冷淡松子。偏心到了什麼地步?所有噓寒問暖關心愛護只留給妹妹,帶禮物回家只給妹妹沒有松子的份,甚至連松子跟妹妹分享戀愛經歷都被父親痛斥為不照顧妹妹感受。比起矜貴的妹妹,松子從此開始自卑自賤,為了見到父親難得的笑容不惜扮鬼臉。也許有人會不以為然,小孩子貪玩而已扮個鬼臉沒什麼好奇怪的。我卻看得心酸,一般女孩都愛漂亮誰會故意做那樣醜化自己的表情?甚至在拍照的時候?不是松子沒有審美意識,而是在她潛意識裡,自己無足輕重,取悅父親才是頭等大事。於是,我們看到這個罕見於一般女孩身上的扮丑表情,幾乎貫穿了松子的幼年、青春期甚至畢業後工作初期。而她潛意識裡取悅父親換來家庭和睦氛圍,在工作後變成取悅周遭之人省去麻煩。這才是她為偷錢學生頂罪撒謊、被校領導逼迫窺胸猥褻這等愚不可及行為背後的最根本動機。也許有人表示難以相信,取悅父母怎麼可能轉變成對他人無底線妥協?松子當然是極端例子。說說現實生活中兩個不那麼極端的例子,兩個都是江浙男生,同樣的不善拒絕,對身邊朋友(尤其是女朋友無理取鬧)無底線包容幫忙善後,歸根究底是因為他們童年時期父母不和(離婚),為了安撫母親(從母親那裡獲得撫養費),一個從小就學會察言觀色哄女人,另一個情商不高但取悅母親這一潛意識被保留下來,長大後變成取悅女朋友甚至幫同學作弊。然後你們猜猜,他們的女朋友和同學有沒有珍惜過他們的付出? 【原生家庭導致人格缺陷】松子從小缺父愛,如果有母愛填補,應該還不至於演變為成年後嗜愛如命的人格缺陷。可在松子的意識世界裡母親的形象模糊得毫無存在感,甚至松子離家出走後兩次返家,父親去世妹妹病故,都由弟弟出面說明、跟她斷絕關係,完全不曾交代過母親的態度。所以我猜測,也許是母親在父親去世後心如死灰不再過問松子,也可能是母親偏心兒子所有精力都用在撫育弟弟而早早放棄了松子。無論哪一種情況,都說明,松子並沒有與母親建立任何信任或依戀關係。 也許有人會說,父母供你衣食無虞供你讀書朝夕相處二十載,怎麼可能建立不了感情?是啊,我小時候也認為父母是可以完全信任依靠的對象,直到小學我發現只要父親不回家晚上就只能吃剩飯,直到初中沒收了同學借我的漫畫書以至於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直到高中每一封寄給我的信都是被拆過的,直到大學有小混混揚言要打我...父母的言語冷漠對應了我的驚慌失措,還有無數已經被忘卻的小事,然後就變成了現在的我哪怕在外面被騙被欺負、吃再多苦都不會回家傾訴,離家三個月可能只有兩個甚至一個主動電話都不會有。而且我不是個例,一個同樣父母為知識分子、從小衣食無憂的男生,成家立業後不打算要孩子,甚至說,你怎麼知道你的孩子願意被你生出來?我太明白也太了解這種感受了,因為我的母親從小對我說,如果不是因為當時有了你,她就可以考研(離婚或者任何對她更有利的選擇),她就可以過得更好,都是為了你她犧牲了這麼多,結果你卻怎樣怎樣/氣她/不聽話/不省心.... 是不是很熟悉的句式?想必不少人都曾從父母長輩或者妻子那裡聽到過類似的話。這確實只是很常見的嘮叨,但配以冷言冷語或諷刺挑剔,足以對孩子的心靈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在母親們看來,自己很偉大,為這個家庭/孩子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幸福,似乎是理應得到尊重和回報的,可實際上呢?無論是否離婚/考研/換工作/辭職做家庭主婦,身為大人自己都負責不了自己的人生,卻把過錯責任推給小孩?我相信那位不願生娃的朋友一定跟我思考過一樣的問題,我到底何德何能啊?剛出生/說話都不利索的時候就得為你的選擇承擔一輩子(家庭不和睦/事業無法升遷)的後果?攤上這樣聖母心的父母,無論成長環境有多優渥,孩子多數會演變成焦慮型人格或迴避型人格,前者會一直自卑不安、擔憂自己讓父母失望,長大後得不到他人認可就會失去自信、在親密關係中患得患失。後者則會逃避親密關係、遇到問題容易消極、潛意識誇大困難、不願意溝通並且有潛在冷暴力傾向。 {無論焦慮型人格還是逃避型人格,都是很常見的,看看我們周圍,這樣的父母,這樣的家庭問題還少嗎?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早些意識到問題、學習心理學知識找出原因然後修正問題,才不會讓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將來變成被嫌棄的松子的翻版。} 【缺愛導致依賴型人格】我們再來回過來看看松子的情況。她是很明顯的依賴型人格。松子無法從原生家庭得到愛,離家之後便渴望從男人身上得到愛。可松子碰到的每一個男人都是人渣中的戰鬥機(除了理髮店喪妻男正常點)無論是卧軌自殺的潦倒作家、貪圖肉慾的有婦之夫,還是訛了五百萬的小白臉、膽小懦弱的黑社會混混學生...哪一個都不是她的良配!而且都對她有暴力傾向。就算日本女人普遍順從丈夫,遇上家暴還無怨無悔也不是正常現象。追究其根本原因,是松子對愛的渴望大大超過了自尊和安全的需要。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年輕時候的松子何嘗不是一個漂亮性感、溫柔善良、歌聲動聽的美女,可是她對愛的強烈需求導致了對男人的無底線妥協。當男人第一次打了她之後也許還有點忐忑不安,結果看到松子依舊笑臉相迎,下一次便是理所當然地打她拿她當出氣筒。從心理層面上來說,松子這種對愛的異常渴求與真實感情無關,只是在填補童年時父愛的缺失。這種盲目的、非理性的對愛情/親密關係的渴求,就是典型的依賴型人格。只要能找到一個願意愛她/一輩子在一起的人/穩定的精神支柱,寧願犧牲自己的個人空間、興趣愛好、人生觀、甚至是尊嚴、生存需求等等,甘願無底線妥協/做自己不願做的事只為維繫這段關係。 【女人的愛情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男人的愛情是花前月下及時行樂】反映到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女人們最愛問的問題,你愛不愛我?你會不會娶我?你會不會愛我一輩子?我們會永遠在一起嗎?或者是催命連環call、各種捕風捉影吃飛醋、習慣性提分手來反覆確認男人是否真的愛她。而一般男人,尤其是迴避型人格的男人,最容易膩煩這一類問題和試探。反映到電影中就是松子和混混學生龍做愛時反覆要求龍說永遠在一起,結果下一秒鏡頭裡龍回應以拳頭。這裡展開講一下觀眾喜聞樂見且註定相愛相殺的組合,依賴型人格的女人與迴避型人格的男人。這是現實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令人頭痛的組合,為什麼呢?因為開始相處階段,前者會被後者的理智冷靜(升級版-成熟睿智)所吸引,而後者容易被前者的旺盛活力(升級版-樂觀堅強)所吸引,然而確立親密關係並度過熱戀期之後,女人覺得男人不再像追求她時那樣體貼入微柔情蜜意,而開始用各種辦法(上文已舉例)確認男人還愛她、並反覆要求男人承諾或用行動表示一輩子在一起之類的,而男人這時候的潛意識是女人已經追到手不會跑了,理所當然會把重心轉向事業/社交方面,而在處理生活中的摩擦時不再像熱戀期那樣遷就女人。然後女人就越來越覺得男人不愛她了而用盡辦法試探男人、打壓潛在情敵/假想敵,然後男人就越來越感受到壓力無處發泄,並且由於迴避型人格以及前期養成取悅女朋友(老婆要哄)的這一意識習慣,使得男人無法坦率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再碰上有些女人認為男人的情緒和需求不如愛她來得重要時,男人基本上就開始冷淡女人或者另尋新歡發泄壓力了。這樣的組合這樣的故事,我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不少,甚至就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後多半以女人聲淚俱下控訴男人是人渣結束故事。然而我們都是具有基本智商和判斷力的成年人,任何親密關係中產生的問題,責任都是雙方的。女人的依賴心,把握好這個度則會激發男人的保護欲,把握不好就容易給對方壓力。整天把為了你我付出了神馬神馬你卻這樣對我/辜負我/惹我生氣掛在嘴邊的女人,男人只會覺得有壓力,原因跟我上文說的一樣,老子他媽的何德何能啊?必須為你自己做的選擇/犧牲(不是我要求的)負責?請不要說男人薄情,這種心理機制是非常常見的。數年前曾追過我的一個男生因為經常表示他對我怎樣怎樣好(不是我要求的)所以我也必須對他好(答應約會/送他禮物/發生關係等要求),而被我以光速甩掉,即使對方出身幹部家庭身高190相貌好體育好工作也努力,我都沒有任何留戀,為什麼?當時我沒想太多只是順從本能做的決定,後來才明白因為對方的表達無意間重複了我母親對我的那種模式,使我感受到了壓力甚至是恐懼(如果跟對方建立親密關係意味著以後都要被對方以這種方式索取付出) 【有人說松子這一生活得渾渾噩噩不懂反抗 我卻覺得她是最勇敢的女鬥士】一輩子在一起。這句話簡直是松子的軟肋,相信很多情竇初開的姑娘都為這句話吃過苦頭。可是任誰也沒有松子這般有勇氣豁得出去一切。理髮店喪妻男說過一次,松子就堅信八年後出獄還能跟他再續前緣。後來龍也說過,松子為了這句話不惜混黑社會、掩護龍而進行各種墮落交易甚至瘸了一腿。看到這裡,一次一次說「我的人生要完了」的松子,面對支離破碎的生活,依舊能夠快速滿血復活、重拾對生活的熱愛、再次不計回報地去愛去付出。相信很多觀眾跟我一樣,被這個活得純粹熱烈的傻逼感動了。熱情、勇敢、痴情、樂觀積極、妥協包容他人、無怨無悔地付出、強悍的抗打擊能力、這些都是很好的品質,可惜並不能改變松子的悲劇。松子並非沒有反省過,父親去世後她坐在車裡流淚,在捉姦小白臉後,她沒有像之前那樣苦苦挽留只是冷靜地要求還錢(結果卻被告知她的錢給了跟小白臉劈腿的女孩導致松子暴走殺人),再後來面對混混學生龍的深情表白,松子起初是拒絕的,可還是抵不過缺愛這個性格缺陷黑洞,這是她一輩子擺脫不了的魔咒。渴望愛已經變成了她骨子裡的本能,就像肚子餓了要進食一樣無法抗拒,哪怕擱在她面前這塊餅是有毒的(男人會拋棄她),她也顧不得了先吃了填飽肚子。後來中年獨居的松子,不愛任何男人,卻控制不了進食發胖,除了自暴自棄,更是因為她的本能讓她用食慾填補缺愛這個無底洞。這跟很多女生失戀後控制不了暴飲暴食是一樣的心理機制。 【結束語 與君共勉】松子這一生讓人心酸落淚更讓人警醒反省。尤其是女孩子,天生就容易感性佔上風,愛情更容易讓女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幸好,我們作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是有能力對自身缺點進行修正的。這種修正建立在對心理學規律的全面認知以及理解之上。(切忌強制壓抑容易造成反彈)比如焦慮型人格,可以嘗試提升自我能力、不再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外界的評論之上。比如迴避型人格,可以嘗試在親密關係與對方建立信任和依賴、坦率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而依賴型人格,可以嘗試獨處、不依靠他人建議獨立做決定,嘗試了解自身價值建立自信、在親密關係中設定底線,學會正確表達情緒、一旦對方踩踏底線必須表達出來。我們都不是生來就擁有健全人格的完美之人,帶著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缺陷(嚴重者本我一直停留在童年)而莽撞無知踏入社會的人才是大多數。然而我們已經告別孩童時代,擁有成年人的判斷力能力和學習能力,遇到問題應該及時發現並修正自身缺點,而不是放任自身的性格缺陷、帶給親近之人壓力、甚至將責任強加給自己的孩子造成下一代的性格缺陷。
推薦閱讀: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豆瓣)
產後老公撞見我的「秘密」,一個小動作看出嫌棄我
一個人怎麼做,才會被嫌棄一生?
5年不孕被婆家嫌棄一夜出軌我卻懷孕了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妻子教孩子嫌棄老子

TAG:心理學 | 心理 | 缺愛 | 嫌棄 | 一生 | 角度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