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奴的經濟原因
06-20
廢奴的經濟原因(2007-10-02 04:18:27) 歐洲國家同意廢除奴隸制,一個根本的原因是,種植園奴隸經濟開始變得無利可圖,在工業革命帶來的競爭面前,以種植園經濟為基礎的奴隸制失去了賺錢能力。 美洲奴隸制下的種植園經濟曾經是賺大錢的,因為,與歐洲農業相比,除了依然保持農奴制的國家,歐洲的農產品,在成本上無法與美洲奴隸生產的農產品競爭。再加上美洲特殊的地理環境生長的特殊農作物,使得美洲奴隸莊園長期成為搖錢樹,奴隸主絕不肯輕易放棄。 美洲奴隸種植園競爭力的下降來自幾個方面,一是某些美洲特殊的農作物,被後起的殖民地國家成功移植到非洲;二是奴隸造反使得成本提高;但這兩者還不是最主要的,最為關鍵的是,工業革命大大降低了農業的重要性.西方國家在獲得了工業創造財富這一新方式後,依靠奴隸進行農業生產,對於新興工業國家來說已經沒有繼續存在的價值。 英國一直參與奴隸貿易,但是從18世紀中葉開始,英國最早出現工業革命。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工業發展,英國的主要賺錢來源已經不是農業,因此,靠奴隸支撐的種植園經濟對於英國來說,賺錢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再加上風起雲湧的奴隸造反運動,英國樂得順水推舟,成為第一個廢奴的西方大國。 同樣是面對奴隸造反,法國為何遲遲不肯廢奴?一方面法國自身就是農業大國,另一方面,法國的工業革命不如英國發展得好,工業所能創造的收入,還不足以忽略奴隸制所能創造的財富。美國也同樣,北方工業發達地區要求廢奴,南方農業發達地區反對廢奴。因此,廢奴對工業發達國家來說,等於是有了一個更賺錢的手段,原先的賺錢手段(奴隸制)就可以不要了。 但是,新興的工業改變了奴隸制的形式,並沒有改變奴隸制的本質。原先在農業種植園裡的奴隸制,變相地在資本家的工廠里重現。在工廠里勞動的工人,生活條件並不比奴隸好多少。工業革命後,英國、法國出現了很多控訴工業殘酷剝削、工人遭受非人待遇的文學作品和理論著作,其震撼程度,決不亞於《湯姆叔叔的小屋》。奴隸莊園里有兒童勞動,工廠里也有童工;奴隸每天勞動12小時以上,工廠里的工人也同樣;奴隸們大多集體生活居住,工廠里的工人也差不多;奴隸和工人壽命同樣都不長,……。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福格爾199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曾經說,美國19世紀時,南方奴隸的福利和營養狀況普遍比北方的工人要好。 其實早在福格爾之前很久,法國的蒙德斯鳩就指出,工廠制比奴隸制更加野蠻。在我看來,奴隸制是剝奪一個人終生的自由,工廠制是剝奪一個人某一階段的自由,而且是最精華、最有價值的那個階段。其他那些無用的生命階段,純屬消耗的生命階段,工廠都不要。奴隸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因此不排除奴隸主會愛護自己的財產。例如奴隸生病了,奴隸主一般都會給他治病,奴隸生孩子了,奴隸主一般都很高興,小奴隸在成為勞動力之前,奴隸主還必須養活他。而在工廠里,工人只是臨時的勞動工具,生病了就可以趕走,女性工人生孩子就會失業,太小的孩子不要,太老的工人不養。雖然現在的工廠大多不是這樣,但是,18、19世紀的歐洲工廠,基本上都是這樣。農業生產因為土地的存在而具有穩定性,因此,它才需要長期固定的奴隸,以保證必要的廉價勞動力。工業生產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長期固定的奴隸反而成為累贅。因此,工廠不願意在不需要的時候,白養那麼多工人。對於資本家來說,工廠不需要的時候,工人就是自由的,愛幹嘛幹嘛去,與我無關。工廠需要的時候,工人就是臨時的奴隸。工業用最經濟、最優化的方式,獲得了奴隸制對於資本家的好處,避免了奴隸制對於資本家的壞處。所以我們就能夠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時候,歐仁-鮑狄埃會寫出這樣的《國際歌》歌詞:「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奴隸們,起來,起來……」。馬克思曾經說,資本總是趨向於使用奴隸(大意)。 英國的聰明表現在,它於1833年率先拋棄了舊的、強硬的農業奴隸制,而採取了新的、軟性的工業奴隸制。這種新奴隸制最高明的地方在於,它對奴隸說:你是自由的。工人們痛苦地發現:為了生存,自己不得不選擇做奴隸。還記得在討論啟蒙思想的時候提到的一個觀點嗎?「自願為奴」!這種制度化的、靈活的新奴隸制,是工廠這一新的賺錢工具從成本利潤核算的角度所決定的。 如果說從海地開始的革命,動搖了農業奴隸制的統治,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從前蘇聯開始的社會主義革命,就是對工業奴隸制的反抗。看看這兩者的革命,從口號到行動,到整個過程,多麼相像! 本系列文章是從海地開始的,寫到這裡好像離海地越來越遠了。在這裡,多解釋一下海地獨立後長期貧窮的另一個原因。海地曾經有過的繁榮,是在歐洲工業革命之前。那時候,全世界的財富來源中,農業佔據重要地位,海地也就有可能掌握一定的優勢。歐洲工業革命後,儘管海地獲得了獨立,但是,農業已經不可能再成為主要的財富來源,工業將農產品由直接消費品變成了工業的原料,從而使農產品失去了原先較高的利潤。 舉一個例子,煙草也是海地的主要農產品之一。在沒有工業之前,煙草只有簡單的加工,鼻煙、煙斗用煙絲、雪茄等,加工都很方便,在種植園內就能完成。因此,那時候煙草利潤很大一塊是屬於農業的。自從有了捲煙工業,大部分煙草不能再直接面對消費者,只能面對捲煙廠,煙草的主要利潤被工業化的捲煙廠拿走。原先奴隸種煙葉,利潤被奴隸主拿走,現在自由民種煙葉,利潤被工業拿走。自由民與奴隸相比,生活狀況並無多大改變。 因此,當掌握了工業賺錢機器的歐洲人走上歷史舞台後,原先強制性的奴隸制對於他們變成可有可無,甚至由於奴隸主階層的存在,還有可能讓工業較難獲得低價原料。非強迫的工業奴隸製取代強迫的農業奴隸制,其實是新的賺錢主體取代了舊的賺錢主體,賺錢的本質不變。這才是歐洲廢除傳統表面化奴隸制的背後原因。歐洲工廠新奴隸制的狀況,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發生真正的改變。下次接著說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盧瑟經濟學(1.4)——開始的話(盧瑟的宗教)
※愛情的經濟學空間
※60個有趣的經濟學定律!
※陳劍:「十三五」期間的五大發展亮點(9) ? 經濟 ? 文稿 ? 報告 ? 宣講家網
※法國經濟(一):重商主義傳統的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