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咳嗽?先別急著吃藥、打針,這樣做好的更快
感冒俗稱「傷風」,全年均可發病,尤以春季多見。
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其特徵。由於感邪的不同、體質強弱不ー,感冒可分為風寒、風熱兩大類,並有夾濕、夾暑的兼證,以及體虛感冒等。如果病情較重,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稱為「流行性感冒」。
保養治療穴位
艾灸治療
主穴:風池穴、大椎穴、肺俞穴
1、風池穴
風池穴是人體的穴位,別稱熱府穴。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位置:項後枕骨下兩側,當斜方肌上端和胸鎖乳突肌之間凹陷中,與風府穴相平。
艾灸: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功效:壯陽益氣,風池穴有醒腦開竅、疏風清熱、明目益聰、平肝熄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
2、大椎穴
別名:百勞穴,上杼穴。
穴義: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由此匯入本穴並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
位置: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艾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功效:益氣壯陽,大椎穴有解表通陽,補虛寧神,清熱解表、截虐止癇的作用。
3、肺俞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肺俞是肺之背俞穴。肺即肺臟,俞乃輸注,本穴是肺氣轉輸的部位,故名肺俞。
位置: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的背俞穴。
艾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功效:散發肺臟之熱。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熱理氣,調肺和營、補勞清熱的作用。
配穴:足三里、風門穴
刮痧治療
特效穴位:大杼、風門、肺俞、大椎、中府、尺澤、合谷、少商、風池、足三里穴、膀胱經、督脈、肺經。
操作順序
1、刮背部膀胱經髮際下至第7胸椎,重點刮大杼、風門、肺俞穴,刮15~20次。
(1)在大椎穴處塗抹刮痧油或艾灸油,上下左右搓擦,反覆搓到感覺發熱為止。
(2)在大椎穴部位局部刮痧,從上往下,如果有刮兩下就出痧,再刮10下左右即止,如果刮10分鐘不出痧,刮到感覺舒暢即可。
(3)刮完痧後,用艾灸刮痧罐在大椎處定灸10到15分鐘。
2、颳風池穴,10~15次。
3、刮督脈髮際下至第7胸椎,大椎穴可以重刮,還可放痧10~15次。
4、刮肺經,10~15次,重點刮少商穴,在少商穴放痧。
5、最後刮合谷穴和足三里穴。
注意事項
1、刮痧後,飲熱水,以協助發汗退燒,飲食要清淡。
2、勿暴露出痧部位。禦寒為主
3、灸完畢後,切記一定要封穴!
封穴方法是:用空掌輕輕拍打艾灸過的部位,5-10下即可,然後用衣物遮蓋住艾灸的部位。艾灸後最好一個小時內不要外出,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將艾灸過的部位嚴嚴實實地遮蓋住。
推薦閱讀:
※流了八天黃鼻涕,吃藥沒用,被她揉幾處穴位,卻好了!
※吃藥最全的忌口清單
※五大提醒教你如何吃藥
※喝水如「吃藥」?我國地表水被檢出含有68種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