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內容解析與教學重點視頻腳本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內容解析與教學重點視頻腳本

主講人:張斌平胡小彬羅勁松

這個選修模塊是高中歷史傳統教學當中的重點內容,在這次高中新課程改革之後,開始成為高中歷史的選修部分。所以我們在對內容進行解析和重點分析之前,就有必要從整體上再回顧一下二十世紀的歷史的主幹。整個二十世紀的歷史演變幾乎來說,是以國際戰爭,國際關係格局為主線。

我們知道1904年,俄英法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到1914年,就爆發了當時最歐洲地區最先進的國家為中心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戰爭到1918年結束,而僅僅經歷了將近20年的和平,就發生了大家公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僅僅是發達地區的發達國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在發達國家的主導下,世界各大洲,各個類型的國家幾乎都捲入了這場戰鬥,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又迅速地由法西斯聯盟和反法西斯聯盟之間的鬥爭,也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極格局下的冷戰局面,一直持續到1991年。

我們一般都公認20世紀的戰爭具有總體戰、全球戰等等特點,所以對於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的內容簡評之前,我們恐怕首先就要確立一個觀點。因為他剛剛過去,因為他充滿豐富的對人,對國家的影響和衝擊,所以可說的話也很多,可選的內容也很多。我們這裡對於內容的分析更多的是一種選擇性的舉例,話句話說,對這個模塊的教學,一定首先要緊緊扣住課程標準,對於這個模塊的教學目標來出發,以這個教學目標為主導,來選擇歷史內容,抽取歷史細節。我們這個模塊真正的難度恐怕也在這裡。比如要提高,我們老師這種對於歷史內容的選擇能力,是非判斷能力,才可能獲得我們應該給予的,當代青少年從中應該汲取的營養,而對他的人生有指導意義,這樣,我們三位才選擇了這6個話題跟老師們進行交流。

1.第一次世界大戰

(1)以一戰為例,二十世紀爆發世界大戰的原因是什麼?

在人類戰爭史上,跨越國界、洲界的戰爭早巳有之。但世界大戰這一概念到20世紀才出現。這是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發展完善的結果。具體說,綜合分析20世紀初爆發世界大戰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下述四個條件同時具備的背景上:

從戰爭起因上講,大國的利益巳遍及全球,殖民地衝突、貿易衝突及20世紀才有的地緣衝突,都可能誘發戰爭,並使戰爭跨越大陸和海洋。從戰前準備上講,各國在政治、經濟、地理各個方面存在著多重目標,造成多重矛盾,每一個國家都無力單獨解決這些矛盾,因此需要結成並擴大政治軍事聯盟,這種聯盟導致的衝突必是世界大戰。從戰爭規模上講,19世紀巳提出總體戰的思想,但這種無限戰爭的物質基礎,只有完成了兩次工業革命後的20世紀才具備,主要交戰國家動員上百萬軍隊,耗費上百億戰費,都打破了近代戰爭的臨界線。從戰爭手段上講,科技革命為武器的強化提供了條件,20世紀初開始大量裝備的機關槍和速射炮,一戰中出現的作戰飛機、坦克和化學戰劑,都使戰爭的破壞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戰前,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衝突,主要集中在巴爾幹和北非兩個邊緣地區。巴爾幹最終點燃了導火索,來自於這一地區衝突的不可控性。北非的阿拉伯人本身不能挑起戰爭,巴爾幹國家之間卻打了兩場戰爭。這兩場戰爭都有著巴爾幹各國的利益訴求,卻又連著各主要強國的神經。薩拉熱窩事件甚至連塞爾維亞政府也控制不了。結果是,奧塞衝突的升級使德俄捲入,俄國又使法國無法脫身,英國被拖進戰爭則完全是因為它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能力。

(2)為什麼說西線陣地戰決定了一戰的成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西線,因為德國的戰爭計劃都是圍繞著擊敗法國制定的,它沒有征服俄國的計劃。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在向俄國宣戰後,卻集中七倍多於東線的兵力首先投入西線攻勢的原因。1914年的馬恩河戰役,使德國多年制定的西線戰爭計劃徹底破產,並宣告了一個德國最忌諱的陣地戰——消耗戰階段的到來。在這一階段,德軍通過一兩次大規模決戰取勝的機會不再存在,無休無止的流血戰鬥及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使得經濟和資源的綜合對比成為影響戰爭的決定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西線陣地戰,無論其規模、時間和代價,都是人類戰爭史上所罕見的。德、法、英這三個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誰也沒有想到他們會長達四年陷在陣地戰的泥沼里。這種戰爭雖然打法陳舊,法英仍然看到一線希望,那就是德國的戰爭資源日漸枯竭。1917年的俄國革命使德國擺脫了兩線作戰的困境,但第二年德國便發生了全國性的政治罷工;無限制潛艇戰更導致美國參戰,使套在德國脖子上的封鎖繩索,被徹底勒死。雖然聯軍的兵力兵器優勢,並沒有直接導致德軍覆滅,但消耗戰終於將德國整個國家拖垮。

(3)一戰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

一戰除導致直接交戰國的人口減少了二千餘萬,還迫使它們依靠極度動員國民經濟來維持軍工生產,從而導致對社會生產力的破壞。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英國保守黨領袖鮑德溫仍然認為:「我們生活在上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下,對大戰的一些記憶仍然使我們厭惡。」一戰的代價如此之大,不能不引起人們對戰爭的反思。這就催生了戰後和平主義的主張,並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旨在維護和平和裁軍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

一戰還改變了舊有的世界政治格局。俄國由歐洲的「反動堡壘」,一舉變成「決定世界各國人民大眾命運最大的因素之一」的新興社會主義國家。英法雖取得大戰的勝利,卻債務累累,美國開始發揮對世界事務的影響力。伴隨歐洲傳統勢力的衰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開始覺醒。

一戰對西方文化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思想界帶來巨大衝擊,幾乎宣告歐洲文明已走到盡頭。資本主義的發展,沒有解決歷史固有的矛盾和衝突;工業文明的成果用於戰爭,被認為是文明的沒落。從價值觀上講,歐洲進入一個充滿危機感和幻滅感的時代。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則充滿異化的特徵。人們很難從不斷激化的政治與軍事鬥爭中,找到文化的出路及個人的出路。人們必須適應不穩定的二十世紀,這個世紀的思想比任何世紀都豐富、都混亂。

(4)機遇與挑戰——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樣影響中國的?

對於一戰給中國造成的影響,這並不是一個難度很大的題目,老師們想必不會在教學中有太大的障礙,但是多數同行可能只是停留在成就民資春天與引發五四運動之上,欠缺更加全面的眼光。表面上看這場戰爭離中國很遠,其實這場看似遠離我們的戰爭,實際上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簡單的說,可能就有十個方面之多:一戰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使中國民族工業實現了蓬勃發展,部分產品高姿態打入國際市場,在此大家不妨使用一下1915年美國舊金山世界博覽會的例子。一戰使中國人民看清楚了北洋軍閥政府利用戰爭攫取自身利益,用國人的鮮血換取政治利益的反動賣國性,為之後發生的革命,包括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提供了民眾支持。一戰讓傳統的殖民強國英法泥足深陷,為日本和美國這些後起的帝國主義進侵略中國創造了條件,尤其是為日本擴大在華勢力鋪平道路,使得中國人民面臨新的侵略壓力,也從根本上顛覆了中國傳統的國際外交環境。一戰使俄羅斯帝國結束,保證了我國東北,西北的領土安全。沙皇俄國是近代割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沙俄的滅亡,讓中國北部邊疆危機一度減輕。一戰的結束使歐洲逐漸失去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也就是說亞洲的政治地位也就相對提高了,而中國又是亞洲最大的國家,外交上獲益良多。特別是在之後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政府不但收回了山東權益,而且贏得了列強形式上的平等尊重,直到三十年代初,這種局面才因日本的侵略活動而打破。一戰使英國勢力縮減,特別是使英國對中國西藏地區的侵略野心受到抑制,民族分裂勢力一度偃旗息鼓。一戰使德國淪為戰敗國,不但因此結束了所有清末同德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的條款,也使得之後建立的南京國民黨政府得以同德國建立比較平等,甚至相對親密的外交關係。這對於三十年代國民黨政府引進大批德國武器,建立德械軍隊非常重要,而這些戰鬥力較強的德械軍隊在後來抗日戰爭的初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十幾萬華工通過歐洲之行,成為了具有新思想新視界的新人,對世界對中國對自身都有了新的認識,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大大加強,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中國外交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的挫敗,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兼具的五四運動,對外而言,是中國建立戰後國際新秩序的繼續努力和再次嘗試,對內來講,啟蒙了幾代國人,影響了今後中國百年的思想走向。一戰前後,國人從憧憬興奮到失望幻滅,使部分精英轉而停止了對歐美文明的亦步亦趨,尋求另一種形式的國際化——以俄為師,這對中國後來的歷史發展造成的影響,是不言自明的。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

(1)為什麼一戰後的和平被稱為「虛假的和平」?

凡爾賽會議的目的是重建歐洲和平,但這個和平只屬於戰勝者。和平被認為已變成戰勝國統治的工具,同時就留下戰敗國不滿的禍根。人們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看到的多是英國的綏靖主義,美國的中立政策和法國的無所作為。而在凡爾賽和約簽署後的年月里,人們看到的是德國失去了一切。德國人不問這一切最初是因為什麼?他們把一切災難都歸因於那個和約——凡爾賽和約奠定了戰後歐洲政治格局的基礎,卻沒有奠定持久和平的基礎。如果說,凡爾賽和約就是一戰後人們所期待的和平。那麼,美國離開了它,義大利始終牢騷滿腹,英法聯盟因分歧走向瓦解,俄國則完全被排除在外;大國不滿,小國同樣不滿,匈牙利強烈要求修改不合理的邊界,羅馬尼亞得到大片領土,還威脅要退出和會。把戰爭目標直接變成和平基礎,等於把未來的安全建立在沙灘上,一旦遭遇風暴——經濟大蕭條和民族主義浪潮——離戰爭確實就不遠了。

凡爾賽和約是戰勝國強加給戰敗國的一個懲罰性條約;華盛頓條約則是調解主要戰勝國內部矛盾的一個限制性條約。美國並不能在外交上壓服日本。真正讓日本感到難堪的,是其十年一場戰爭維持的經濟擴張,是畸形的、缺乏競爭力的。而如果沒有了戰爭,又會怎樣呢?一次大戰一結束,日本就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儘管日本既不存在德國的復仇問題,也不存在義大利的分贓不均問題,它還是在反對戰後國際關係和國際秩序的立場上,最終與德意走到一起。

(2)應該怎樣認識1928年訂立的《非戰公約》?

英法兩國是歐洲戰後和平體系的主導國。但他們在和平來臨時,卻找不到一個共同的行動目標。1928年簽訂的《非戰公約》,使法英和美國又重新站在一起。但英國保留了承擔條約義務的先決條件;法國則附加了不承擔放棄戰爭義務的幾項說明。當時有一種比喻,非戰公約是一系列止痛藥式公約中的最好標籤,但它只代表消除和避免疼痛的一種美好願望——卻為未來實現和平願望提供了第一個法律文本。

對於非戰公約須說明一點,由於英國照樣可以在印度使用武力,並挑起第三次阿富汗戰爭,還有法國進行的摩洛哥戰爭,似乎都不涉及世界和平和安全,更談不上由誰來仲裁的問題,這個以放棄使用武力解決爭端為宗旨的條約,對大多數弱小民族和國家來講,毫無意義可言。

(3)艱難的和平——為何不該低估國際聯盟的歷史作用?

國際聯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國際組織。它於1920年1月10日正式宣告成立,1946年4月18日宣布解散,一共存在了大約二十七年時間。先後有63個國家曾經加入過國聯。舊中國政府也於1920年加入國際聯盟。從教材的角度看,我們在此並不需要對這個聯盟本身的建立與發展做過多的討論,而應著眼於其歷史作用,特別是在維護和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在此首先要強調,在我們的周圍長期有著這樣一種偏頗的觀點,就是過分貶低國聯的歷史作用,通過一大堆的反面例子,諸如對日本侵佔中國東北的無視,對義大利侵佔衣索比亞的縱容等,簡單的認為國聯就是英法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最終也沒有能夠阻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從動機到結果都是失敗的。

實際上,國聯作為近代國際組織的發展史乃至人類歷史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國際聯盟的出現既是戰勝國維護既得利益的手段,又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思,還包括理想主義風潮興起等多種因素的結果,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每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國際新秩序都是戰勝國建立的,所以國聯被英法等國主導也並不奇怪。究其根本,當時人們建立國聯的本意還是為了尋求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好方法,以避免世界大戰再次發生。國際聯盟以保障國際和平與促進國際合作為宗旨。盟約規定通過集體安全、裁軍、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措施,以保障會員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並規定對違背者實行經濟制裁。

國際聯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具有國際政府意義的具有廣泛職能的普遍性國際組織,是國際政治發展史中第一個為和平目的而設立的國際體系。國際聯盟在現代國際關係史中,對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遺留問題,對締結和約、裁軍、解決國際爭端和穩定國際局勢等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對調解瑞典和芬蘭有關奧蘭群島之爭,立陶宛和波蘭有關維爾紐斯之爭,土耳其和伊拉克有關摩蘇爾之爭,此外還在玻利維亞和巴拉圭之間斡旋,為結束曠日持久的查科戰爭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國際聯盟還關注並協助處理國際範圍內的衛生、知識產權交流、奴隸貿易、鴉片貿易、難民及婦女權利等問題。可以說國際聯盟無論對國際社會的進步還是對國際組織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從更加長遠的角度說,國聯是理想主義理論的第一次實踐,是集體安全思想的第一次嘗試,是國際組織發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創新,為將來聯合國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當然,也不可否認,國聯先天的一些缺點使得它無法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最終失敗。首先就是沒有武裝部隊。沒有武裝力量,就沒有實際的執行力,沒有執行力的組織,必然是渙散的。其次是缺乏常設組織。這導致國聯對國際事務反應緩慢,如對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建立「偽滿洲國」的調查,都拖拖拉拉了一年多,結果雖然出來了,但是侵略行為已經成了即成事實,難以改變。其三是決議需要所有會員國一致同意。這一條看似冠冕堂皇,實則形同虛設,因為任何成員都不可能對對自己不利的決議投贊成票,結果就是在關鍵問題上什麼也一致不了。最後,也是最致命的缺點,國聯的參加國缺乏廣泛代表性。不但廣大亞非拉的殖民地國家被完全剝奪了參加的權力,一些西方大國也因為自身利益的原因而沒有加入或者中途退出,使得國聯根本無法有效的平衡各方利益,體現各方的需要,最後必然破產。

幸運的是,國聯的這些缺陷被後人充分的吸取,在然後建立的聯合國中得到改進,最終讓國聯的理想得以實現,僅就這一點,其功績就不應抹殺。

可見一戰結束後的反思,可以說不理想不成功。主要體現就是虛假的和平,非戰公約沒有真正的發揮作用。根本上說,一戰後的反思,主要是就戰爭來反思,所說的復仇,實際是重複的報仇,所以難以起到維護世界和平的作用,

國際聯盟也提示我們,聯盟的失敗是一種進步的失敗,是一種進步探索中的失敗,所以它也體現了,人類在一戰之後,反思所產生的初步成果,而這個初步成果還不足以達到協調國家之間的利益,來實現和平的這項目的。因此,從消極面上來說,在二戰中發生的就不可避免。

3.第二次世界大戰

(1)追溯二戰歷史,侵略戰爭是從何時打響的?

由於一戰教訓慘重,在戰後催發了一個與和平有關的條約化時代。而第一個明火執杖破壞和平的國家,卻不是來自歐洲的戰敗國德國,而是來自亞洲的戰勝國日本。日本軍隊在1931年9月18日,以突然進攻中國東北的事實,樹起通向二戰道路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也給後來的德國提供了一個無視國際公約的反叛的先例。

德國和日本,分別是歐洲和亞洲兩個戰爭策源地的製造者。一戰宣告了德國軍國主義的失敗,卻沒有改變同樣是軍國主義的日本對和平主義的不信任。德日兩國走上與世界為敵的戰爭道路,與其說是因為它們反對什麼壓迫條約或限制條約,不如說它們原本就是帝國主義里最好戰的國家。1936年11月,分別在國內建立起希特勒一黨專制和天皇制軍部獨裁的德日兩國,走到一起,結成法西斯政治同盟。

這一同盟的另一個參加者,就是公開鼓吹「羅馬子孫的好戰精神」的法西斯義大利。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結束了它與英法之間脆弱的聯盟。1937年,義大利正式加入德日反共協定。當年,即發生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法西斯主義從社會思潮發展到獨裁統治,再至政治同盟的過程,就是法西斯國家尋找戰爭目標的過程,是從局部戰爭向全面戰爭過渡的過程。

(2)綏靖政策是怎樣導致二戰爆發的?

關於綏靖政策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洛迦諾公約,一個就是慕尼黑協定。綏靖政策的分水嶺,是1936年德軍重占萊茵蘭,洛迦諾公約被拋棄。希特勒政權一開始並不具備改變現狀的力量和資源。在當時,英法完全有能力遏制希特勒對外擴張的野心。如果說他們無力干涉薩爾區的公民表決,他們確實可以輕而易舉地把開進萊因非軍事區的德國步兵消滅掉。這次事件不僅結束了洛迦諾公約,也使法國把對德外交的主動權,交給奉行綏靖主義的後台老板英國。既然英國可以承認義大利對衣索比亞的侵略,在更早的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事件上,英國還拒絕了美國的「不承認主義」聲明,接下來在慕尼黑髮生的出賣行為就絕不是偶然的。當希特勒進一步對波蘭走廊提出領土要求時,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二戰有兩個主戰場,歐洲戰場以蘇軍的作戰為主,太平洋戰場以美軍的作戰為主。蘇德戰場存在著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兩個轉折點,太平洋戰場也存在著中途島戰役和瓜島戰役兩個轉折點。下面就對上述幾個轉折點的地位作一個對比分析。

法西斯德國賴以在短時間內征服歐洲的閃電戰,是在哪裡被粉碎的?是在莫斯科城下。莫斯科戰役不僅宣告德國橫行歐洲兩年不敗的戰略進攻的破產,蘇軍從克里米亞直到沃爾霍夫河達上千公里戰線上的反攻,更沉重地打擊了軸心國的囂張氣焰。斯大林格勒戰役無疑是奪取戰略主動權的關鍵之戰,用斯大林的話說,「斯大林格勒是德國法西斯軍隊覆滅的起點」。但德軍上層認為,莫斯科戰役前有關掉頭向南進攻的命令,巳造成東線戰場的轉折。莫斯科戰役後,德軍已無力展開全線進攻,為確保對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方向作戰,還不得不抽調北方和中央戰線的部隊南援,使上述兩個方向的德軍被迫轉入防禦。這就使蘇軍得以集中強大的預備隊,在南線防禦戰大量消耗德軍的進攻力量後,迅速轉入反攻,合圍消滅德軍主力。

和一戰初期的馬恩河戰役一樣,莫斯科戰役是生死存亡之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則與凡爾登戰役一樣,是戰略進攻權易手之戰。沒有前邊的轉折,就不可能發生後面的轉折。從這個意義上講,發生在太平洋戰場的中途島海戰,不僅是中太平洋海空控制權易手的轉折點,還為接下來發生的瓜島反攻,徹底改變西南太平洋日攻美守的局面,提供了保障——日軍在瓜島作戰巳喪失航母編隊的支援,最後落得只能依靠驅逐艦偷運援軍和物資的地步。

(3)應怎樣看待蘇聯出兵和美國投擲原子彈對日本投降所起的作用?

沖繩戰役結束後,美國最後戰勝日本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美國有兩個顧慮,一是進攻日本本土的傷亡代價,二是部署在中國大陸的百萬日軍繼續抵抗的問題。前一問題必須採取一切手段加速日本投降,從外交上堵死日本的退路,就離不開蘇聯參戰;後一問題的前提是美國不能指望蔣介石的軍隊發動反攻,美國在海上擁有絕對優勢,但大陸作戰則是另一回事,只有依靠蘇聯出兵,才能徹底消除日本軍方的幻想。

1945年7月,美國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這使其軍方找到一個縮短戰爭時間的有力武器。美國開始考慮蘇聯參戰的後果,並迅速擬定了使用遠程轟炸機對日本實施原子彈攻擊的作戰命令。蘇軍在遠東也加快了對日本關東軍發動一場蘇式閃電戰的部署。日本此時正寄希望於蘇聯能出面斡旋和平,並派出談判特使。8月6日,美國趕在蘇聯參戰前,向廣島投擲了一顆原子彈。8月8日,在日本不顧原子彈轟炸仍然期待的日蘇會談上,蘇聯宣布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蘇軍進攻當日,,美戰略空軍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日本政府在外交無望、關東軍巳經瓦解、本土又遭到毀滅性攻擊的情況下,最終接受了無條件投降。

僅就導致日本8月15日投降的現實因素看,蘇聯參戰的作用是明顯的。另一方面,美國當時只擁有兩顆原子彈;對日本而言,原子彈攻擊和使用340架超級空中堡壘實施燃燒彈轟炸,造成的傷亡並無多大區別。問題在於,只要美國不願意付出幾十萬人的代價登陸日本本土,一兩件超級武器就不可能代替蘇聯參戰的作用。

(4)中國是如何成為二戰的「第四巨頭」的?

1944年,在美國舉行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一位美國代表明確指出,美英蘇中四大國有權奠定未來國際組織的基礎。中國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與中國在二戰中的重大貢獻是分不開的。下面舉例說明。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陸軍共有51個師團,其中,中國內地22個師團,東北13個師團,用於太平洋戰場的只有10個師團。南方軍的作戰兵力甚至比美、英等國軍隊要少。進入1942年,由於「日本陸軍的主要戰場在主觀客觀上仍然是中國大陸」,缺乏足夠的兵力去進攻美英軍的兩翼。當年8月,美軍突然反攻,瓜達卡納爾島一下成為太平洋戰場雙方爭奪的焦點。在這場戰役中,日本失敗的原因不難找到。當年,日本陸軍用於中國(含東北)的兵力為37個師團,用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則是15個師團。在瓜島,美軍先後投入6萬軍隊,日軍只有3萬多人與之相抗。1943年以後,面對美軍在太平洋的猛烈進攻,日本南方軍巳無還手之力。美國作家巴巴拉.塔奇曼指出:只有中國堅持抗戰,才能在大陸上箝制100萬日軍,使其無法騰出手來還擊橫渡太平洋的美軍攻勢。

從對歐洲戰場的影響來看,由於中國戰場的牽制,日本軍事部署捉襟見肘,對軸心國盟友開戰後的形勢,只能抱以觀望的態度。德國發動侵蘇戰爭後,松岡洋右主張對蘇作戰,日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認為:「日本現在中國使用兵力很大,實際上辦不到」。1941年底,蘇德戰爭進入關鍵時刻,成為兩大交戰集團關注的焦點。在莫斯科戰役中,蘇聯充分利用了其遠東局勢的穩定,從而得以把34個西伯利亞師投入戰場,其中至少有21個師部署在德國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的正面。蘇德戰場的轉機,與其說是一貫不信守條約的日本主動放棄北進,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不如說是由於中國堅持抗戰,使日軍難於北顧。

中國軍隊不僅堅持了八年本土抗戰,還在1942年派出遠征軍開赴緬甸,支援英軍作戰。中國遠征軍的滇緬之戰,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  從中國遠征軍入緬算起,歷時3年零3個月,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也為中國人民贏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少有的國際地位與尊重。

(5)同盟的力量——二戰非主戰盟國的貢獻有哪些?

在此由我來談一談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中那些非主戰同盟國的貢獻,如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這些國家為這場戰爭的勝利也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的功績往往被淹沒於蘇聯、美國等大國巨大的光環之下,為人們所忽視。另外,從當前教材中特彆強調二戰中反法西斯聯盟的作用,各國共同抵禦侵略的角度說,很有必要將這些史實補充進去。

這些非主戰盟國,從國情上說大體可以分成三類:一是英國在美洲與澳洲的自治領,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這些國家名義上從屬英國,實際上是獨立的,且國力不輸於歐洲中等強國。其中澳大利亞主要是在太平洋地區與日軍作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對東南亞發起了全面進攻,也威脅到了澳大利亞,因此澳大利亞對日本宣戰,並且堅持對日作戰到日本最後投降。在非洲戰場上,澳軍與英軍一道,打敗了意軍和德意聯軍,還有軍隊參與了諾曼底登陸行動。二戰中,澳大利亞有100萬人參戰,占當時全國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4萬人陣亡,現在仍有健在的老兵17萬。加拿大作為當時英國最強大的自治領,一直堅定地站在英國一邊對德作戰,英國政府甚至做好了在本土淪陷後遷往加拿大繼續抵抗的打算。諾曼底登陸時加拿大軍隊就作為主力之一負責進攻「劍」海灘並且付出了重大的傷亡。加拿大還派出海軍和商船隊將大量軍需物資運往蘇聯以履行美國的「租借法案」。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超過一百萬加拿大人蔘軍走上歐洲戰場,其中包括七十三萬一千名陸軍士兵、十萬零六千名海軍、二十五萬名空中。另外,加拿大有五萬女兵參加了二戰,為世界反法西斯作了特殊的貢獻。

第二類屬於英法在非洲與亞洲佔據的的殖民地,比如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印度等。這些國家經濟發展落後,又長期遭到殖民佔領,本身與英法宗主就有矛盾,不會全力助其對抗軸心國,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不如第一類國家。

印度在二戰時期作為英聯邦國家,隨大英帝國征戰,包括北非,南亞,太平洋,緬甸,印度等地。在北非,印度軍隊同德意聯軍作戰勇猛,死傷3萬餘人,被譽為大英帝國的中流砥柱。不過,印度軍隊在南亞作戰著實招人詬病,屢次潰敗在日軍手下,因為多次得到中國遠征軍的援救,方不至被全殲。當然,這主要是由於英國政府在對日作戰上舉棋不定,戰略規劃失誤,對自己的殖民地軍隊又不敢放心使用,處處掣肘造成。

最後是那些在戰爭初期被法西斯軍隊佔領的國家,除了在初期抗戰時英勇戰鬥外,在之後的被佔領期間,繼續以游擊戰的方式進行抵抗,最終在盟軍的幫助之下,贏得祖國最後的解放。

像波蘭,在遭到德國閃擊時,波蘭的兩百多萬守軍奮起抵抗。之後一部分轉移到英國,諾曼底之後跟隨英美軍隊打回歐洲。另一部分加入到蘇聯紅軍之中,參與了歷次對德軍的作戰,到戰爭末期蘇聯反擊時,屬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戰鬥序列的波蘭第一集團軍已經是百戰成鋼,親自解放了自己的祖國。

而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游擊隊(後改稱南斯拉夫解放軍),堅持了五年游擊戰爭,在二戰末期時已經發展到了100萬,而在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在巴爾幹半島一共5萬人被擊斃。

非洲的衣索比亞雖然是大刀長矛,但是也英勇投入到對抗義大利侵略軍的民族解放運動中去,前後約有20萬人參戰,也給義大利軍隊造成重大的打擊。

二戰確確實實與一戰有很大的區別,這種區別不僅僅是過去我們所要強調的,正義與非正義,反法西斯和法西斯之間的差別。我們還特別想強調,二戰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戰爭,那我們說俄日戰爭的爆發和綏靖政策,是想強調二戰還是有和一戰相延續的特點,比如說二戰依舊是發達大國主導下的反法西斯戰爭,也包含著國家的利益爭奪,包含著大量的爾虞我詐,包含著犧牲較小國家利益等等我們今天看來不值得稱道的或者醜陋的行為。但從更宏觀的意義上來理解,二戰比一戰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它已經既具有維護人類道德的正義性和大國主導和爭奪的過程,由此可見,並不能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二戰能不能成為認了的最後一次世界性戰爭?我記得一戰結束後,很多歐洲人認為,已經不可能有比這更慘烈的戰爭了,但二戰證明了有比一戰更慘烈的戰爭,同樣,二戰後我們還會有這樣的擔憂。雖然戰爭結束了,那麼關於和平與戰爭的話題,我們還必須要繼續,那麼這一課,我們就先告一段落。

4.雅爾塔體制下的冷戰與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儘管結束了,但是關於戰爭與和平的話題還不可能結束。就是因為二戰的勝利當中就已經體現出了大國利益爭奪。

在二戰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反法西斯同盟的幾大巨頭,尤其是美蘇兩家,以雅爾塔會議為主要標誌就開始形成二戰結束以後的整個國際局面。在這個局面之下,我們所處的二十世紀的後半葉,是戰爭?還是和平?如果從總的形勢上來看,沒有再發生新的世界大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稱之為和平。但反過來說,局部的戰爭,局部的衝突,或者國與國之間的對立卻一天也沒有停止。所以我們把二戰結束之後的整體的國際政治局勢稱之為美蘇冷戰的局面。

(1)美蘇冷戰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演變。

美蘇冷戰格局是我們過去傳統教學的一個重點,在這個模塊當中,依然也是重點內容之一。在這裡,老師們除了要引導學生來理解冷戰局面形成的原因,又要了解演變過程。這裡就有大量的歷史細節需要老師們選擇。我們從宏觀上來說,為什麼經歷了如此大規模慘烈的戰爭之後,我們換來的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和平。而是一個冷戰的局面,尤其是美蘇兩極冷戰的局面,使主導世界政治的情況從以歐洲為中心轉向了歐洲和美洲兩大力量的集團。

我們看關於丘吉爾的一副漫畫。丘吉爾這個人物代表了沒落中的英國。英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連自己也意識到他們衰落了,失去了十九世紀的霸主地位,這個已經是不可挽回的。但是世界並沒有因英國失去霸主地位的這種局面而帶來世界和平,而出現的是美蘇兩極格局。而美蘇兩極格局跟之前的雅爾塔體系相比,既延續了過去國家利益上的爭奪,同時又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主導下的世界格局。世界開始分為兩大部分,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覺得它體現著歷史的進步。我們在大國利益爭奪的基礎上帶來戰爭,固然是一種災難。但在二戰後的局面來說,意識形態上的衝突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反映著人類對自身發展道路的分析,對立。這裡就包含了正義的因素,道德因素。也就是說,兩個集團都摻雜著對人類未來發展的認識上的差異而形成的國際格局。這就不同於二戰之前完全建立在國家利益爭奪基礎上的國際格局的特點。剛才我們反覆的提到,這些傳統的重點內容,既要看到整體的發展過程,也要注意到歷史的細節。

比如說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副顯示二戰後美蘇冷戰格局的圖,這個圖非常形象直觀的讓我們看到了在兩極格局時期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界限分明的對立狀況,但是同樣,這個圖能看到明顯的錯誤,比如說土耳其是北約的成員,而在這個圖上,卻把它標為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部分,它就不能真正的反映冷戰格局演變了。所以在對這些內容的解讀和教學當中,要特別注意選擇真正意義上的史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形成真正的歷史認識,有利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所以不管是聯合國,還是北約等等國際組織,都是基於自己的意識形態來協調利益,維護和平的一個表現,儘管其中包含著非常劇烈的矛盾衝突。

比如說我們看到的1959年英國出版的宣傳紀念北約建立十周年的宣傳畫,就可以看到國家間的軍事組織同盟而宣揚的非常溫情的一面,傳達著他們所謂基於和平,福利,正義的觀念。所以更需要我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是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說。而二戰後,對於實現國際和平的反思,就如我們剛才對二戰的分析一樣,廣大的社會力量和民眾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形成了和平潮流。

(2)和平的吶喊——戰爭是可以被阻止嗎?

戰爭是如此的殘酷,反襯出和平是如此的美好,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人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戰爭的危害。然而,面對著覆蓋整個地球的冷戰烏雲,隨時可以毀滅全人類的核武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許就會爆發——而且這將是人類文明的毀滅,在此我引用一句愛因斯坦的名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先進武器來打,但是我知道第四次用什麼,石頭和棍棒」

這句話很清楚的表明,爭取世界和平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也正是冷戰的核恐怖,成為引發反戰和平運動的直接原因,這一點教材上也表述的很明確。但是從更深層次來說,還有三個原因值得大家思考:首先是二戰後貿易與生產的全球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際分工使得各國在發展中的相互依賴增加,共同利益增加,而發展中的矛盾相對減少。其次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使得作為每一個社會底層的勞動者生命的價值含量都得到提高,人們對生命與安全以及穩定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其三是殖民主義瓦解,世界各民族之間相互平等觀念強化,在西方主要國家之中,種族主義與狹隘民族主義不再如二戰前那樣泛濫,人們在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時,也越發懂得去珍惜別人的生命。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不斷的掀起各種反戰活動,這些史實在教材當中都有所接觸。所有的這些活動都明顯的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針對性,具體說就是特別針對美蘇的核恐怖,廢除核武器,大規模裁減軍備成為歷次運動的中心話題。二是廣泛性,這一點包含兩個角度,既有參加成員階層的廣泛性,從街頭流浪漢到精英科學家都參與其中;又有參與國家的廣泛性,從最發達的西方強國,到貧困落後的非洲與拉美的小國,人民都為和平走上街頭。三是組織性,具體說就是反戰和平運動越來越成為有組織的運動,逐漸由分散走向統一,並且與環保、濟貧等其他國際民間組中相融合,形成強有力的組織,比如綠色和平組織的建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3)聯合的世界——聯合國能夠維護世界和平嗎?

關於聯合國的產生,教材上講的已經非常清楚了,在此我不想重複,在此我們還是主要圍繞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上的作用來談一談——儘管聯合國的作用遠不止是維護和平,但是基於教材的原因,我在此只說一下這個方面:

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聯合國的性質也發生了改變,簡單的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①美蘇兩極格局,大國操縱下的聯合國,這個時期大體上是以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為主。②第三世界崛起,中國重返後的聯合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之外的第三種勢力出現,開始撼動兩極格局。③美國一家獨大,蘇聯解體後的聯合國,這主要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後的事情,其範圍一直延續到今天。由於在不同階段聯合國的性質實際上是不同的,所以其對和平的影響與維護的角度也不可能相同。

第一個時期的聯合國,由於被美蘇兩個大國所操縱,所以就如同這個時期脆弱的世界和平一樣,是建立在美蘇雙方力量平衡的基礎上的,聯合國本身也成為了維護這種平衡的一件工具。眾所周知,在最初創建聯合國時,決定給予初始締約的五大國以一票否決的權力,就是因為蘇聯要藉此平衡自身在安理會中的少數地位,這充分說明聯合國從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是美蘇平衡力量的結果。另外,這一時期的聯合國,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不能實質性的傷害美蘇的核心國家利益與霸權地位,否則就會破壞雙方的平衡,雙方都不可能接受,戰爭也就難以避免。因此在這一時期,聯合國所有維護和平的努力,如對巴勒斯坦地區的分治決議,外蒙古加入聯合國等問題上,都是在維護美蘇利益的前提下維護和平的。

第二個時期由於第三世界崛起,美蘇已經無法再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操縱聯合國的活動了,而在中國重返後聯合國後,聯合國越來越成為一個正義的講壇,推動了民族解放與民族自決,在對南非種族隔離政府的制裁上,在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譴責上,在對促進核裁軍與軍備控制等諸多問題上都積極的在反對超級大國操縱世界的基礎上維護和平,同時也在在尊重各國與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維護和平,取得了許多顯著的成果。

在第三個時期,一方面聯合國在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之後的多極化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國際事務。另一方面,由於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存在,在國際上缺乏有效的牽制力量,因此不斷的挑戰聯合國在維護和平方面的權威性,任意發動局部戰爭,威脅著世界的穩定。所以在這個階段,聯合國維護和平的主要職責變成了在反對國際與地區霸權的基礎上維護和平。同時,隨著聯合國作用的強化,聯合國也更加致力於在促進各國家共同發展的基礎上維護和平,除了派遣大量維和部隊在各個衝突地區加強控制之外,還不斷加大從經濟與文化角度對落後國家與地區的扶持,從而在長遠上維護和平。

聯合國這樣一個因二戰而產生,因冷戰而發展的國際組織,並沒有隨著二戰的遠去和冷戰的結束,而一同消失在歷史中。反而在今天越來越壯大,越來越被重視,越來越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衝突,維護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國際組織。

通過對聯合國的分析,我們可以感覺到的就是首先聯合國提供了一個大國巨頭之間的協調利益的場所。但同時也為世界上所有國家表達自己的願望提供了一個合法有效的途徑。所以跟一戰後建立的國聯相比,我覺得一戰後的國聯是在主觀上要維護和平,在客觀上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而聯合國,既在主觀上也在客觀上都為維護世界和平發揮了作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為什麼非常反對某些超級大國要拋開聯合國單獨行動的做法,就是因為它有可能會偏離通過國際機制來協調國家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的軌道。偏離這個軌道帶來的恐怕就是不可預測的災難。也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把這個作為一個正確的方向,但總的來說,我也比較認可這樣一種說法,實際上二戰以後的冷戰局面儘管沒有發生世界大戰,但是為了維護這種核恐怖下的和平狀態,投入的人力物力恐怕並不比一次世界大戰少,更何況在這個過程當中,還出現了多次局部戰爭。就是說這些局部戰爭都發生在美蘇之外,或多或少的都有美蘇冷戰格局的影子在起作用。而這些戰爭,又稱為當代人直接可以汲取的經驗教訓。

根據這個模塊的教材,提到了這麼幾次局部戰爭,一個是朝鮮戰爭,第二是越南戰爭,第三是中東戰爭,第四是印巴戰爭,第五是兩伊戰爭,第六是海灣戰爭,那麼具體這幾個戰爭還有什麼特別需要值得和老師們交流的地方,我們開始做一個解讀。

5、二戰後的局部戰爭

(1)「奇蹟」的背後——二戰後日本究竟是怎樣崛起的?

關於這兩場冷戰期間最重要的局部戰爭,可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從必修教材的角度說,與這兩場戰爭直接相關的知識並不多,在這兩個問題上,同必修教材聯繫最為緊密,最有價值深入分析的,應該就是朝鮮戰爭對戰後日本經濟復甦的作用與越南戰爭對冷戰中的美國的影響了。

西方人常常把二戰後日本的經濟起飛稱之為是一次經濟「奇蹟」,久而久之,我們國內的同行也不免經常使用這樣的稱呼,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似乎日本的崛起依靠的就是日本人天賦的做生意的頭腦。其實,日本的經濟崛起並無什麼神聖的光環,反而是間接的沾滿了戰爭的血腥。

周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破壞了日本的社會經濟。正當日本經濟進退維谷之際,1950年6月爆發的朝鮮戰爭給日本帶來了重大轉機:地處朝鮮東鄰的日本成為美軍的軍事基地和作戰物資供應地,戰爭「特需」直接推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戰爭不僅給日本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隨之而來的政治影響也使日本經濟間接受益,極大地助推了日本日後的經濟騰飛。  二戰結束時,日本經濟陷於癱瘓和崩潰邊緣。在此我們可以引用一段史料: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1949年報告中統計:日本物質財富損失總額為1057億日元,相當於1944年全部國家財富的35%。1946年,日本工礦業生產指數僅為1934—1936年平均水平的30.7%,農業生產降至戰前的60%,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及戰前一半。就連美國國佔領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都說:「由於這次戰爭,日本已降為四等國。」

從1945年至1949年是戰後日本重建的「蝸牛爬行」階段,經濟恢復速度緩慢。到1949年,經濟形勢仍不景氣,工廠相繼倒閉,失業增加,銀根緊縮,日本經濟陰雲密布。恰在此時,朝鮮戰爭爆發。它宛若久旱之後的甘露,給日本經濟帶來了戰後「第一次軍需繁榮」。(註:第二次是指60年代的越南戰爭)首先,朝鮮戰爭給日本帶來了大量的軍事「特需訂貨」。據統計,3年戰爭期間,日本直接向戰場美軍提供的「特需訂貨」達13億美元;而外國官員在日本購物以及外國有關機構支付款項的「間接特需」達23億美元之巨。美國的「特需訂貨」動員了日本各部門的經濟力量,在侵朝戰爭期間,日本電力的70%,煤炭的80%,船舶和陸地交通的90%的上部直接或間接地為美軍服務。日本成為美國的「兵工廠」。「軍需訂貨」的源源而來,為日本經濟注入了起死回生的強心劑。其次,朝鮮戰爭極大地刺激了日本出口貿易的增長。僅1950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日本出口額增加55%。而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對外貿易總額增長達2.8倍。隨著對外貿易的增長,日本的外匯儲備迅速增加。1952年,日本「特需收入」為8.2億美元,占該年外匯收入的66.8%。第三,「特需訂貨」和出口增加使日本的商業迅速恢復了生機與活力。日本有近1500億日元的積壓商品頃刻間被搶購一空。許多百貨大樓拔地而起;衣料、糧食的配給制被取消;工農業生產指數迅速回升。工礦業生產在1950年10月已達到戰前水平。農業生產1952年已達戰前水平的111.2%。國民生產總值1951年達152億美元,為戰前水平的119.4%。三年朝鮮戰爭為戰後日本經濟的迅速恢復與發展提供了契機,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出口貿易;工農業生產指數大幅回升;企業利潤大幅度增加,又反過來促進了壟斷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這一系列的良性經濟運行循環使戰後步履維艱的日本經濟很快走出了死胡同。從此日本經濟入了以實現現代化為主要目標的高速或超高速持續18年的增長時期。

總之,朝鮮戰爭成為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分水嶺。正如日本資產階級政客所津津樂道的那樣:朝鮮戰爭「真是天佑神助、起死回生的妙藥」,是「一股神風」。

(2)「泥潭」里的超級大國——越南戰爭給美國帶來了什麼?

越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這場戰爭是如此深刻的影響了美國的社會,時至今日,「越戰」二字仍是美國軍界政界的警語,時時用來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類似的覆轍。

從經濟的角度說,十多年的越戰,美國耗費了至少5000億美元。儘管美國自建國以來在絕大多數戰爭中都是獲利的,但是越南戰爭卻是美國人的滑鐵盧。越南戰爭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使美國的經濟狀況急轉直下。隨著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陷入困境,國防開支負擔不斷加重,美國經濟調頭向下,1967年經濟增長率降到2%。1970年美國經濟增長則完全陷於停頓。事實上,美國從1969年12月爆發經濟危機,到1982年12月經濟才得到復甦。原來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巨大的軍費開支消耗了大量的國民財富,導致預算與赤字「雙高」,社會福利削減。自此,美國走上了「債台高築」的赤字財政之路,時至今日仍然不能扭轉。

從政治的角度說,儘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進攻,美國只能轉而積極的同中國合作,尋找新的制衡蘇聯的力量。越戰中美國不光彩的收場,更加刺激了亞非拉其他仍然被美國操縱與控制的弱小國家積極的起來進行反抗。面對國際上其他夥伴國家,美國的國家威信也大大跌落。連美國的老牌政客們也不得不承認,這場戰爭讓美國政府在政治上輸的一乾二淨。

其實最為嚴重的問題,是來自美國國家的內部。越戰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民權問題,使國家處於極度的分裂狀態,給美國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創傷,「越戰綜合症」至今仍然讓美國人聞之色變。特別是從六十年代開始的青年「反文化」運動,影響更是巨大。60年代的美國社會正處於由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的轉型時期,社會結構面臨調整,二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大量年輕人走入社會,卻得不到適合的工作與機會,而這時爆發的越南戰爭激化了這種矛盾。於是搖滾樂、吸毒、性反常、墮胎、裸奔等迷戀怪癖和追求荒誕的嬉皮文化興盛一時。他們拒絕服兵役,燒毀政府發放的徵兵證,在紐約中央公園、舊金山金門公園和紐約郊外晝夜狂歡,公開的對主流文化進行挑戰,也是當時反戰運動的主力。

剛才說的這兩個局部戰爭,應該說在二戰以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覺得最近一些年披露的有關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資料也非常多,所以在這塊兒教學當中,我覺得特別要體現出教師的選擇性。那麼我覺得有點情況特別值得我們溝通。就像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美國都直接插手,所以它是跟美蘇冷戰關係最接近的兩個局部戰爭,這也是它受關注程度高的重要原因。通過剛才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它也確實對於參與國家以及相關國家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我們引導學生來認識這個內容的時候,也必須包含著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就拿越戰來說,我們一般認為對於美國來說,越戰是失敗沮喪的回憶和教訓。美國也在華盛頓的核心廣場修了關於越南戰爭的紀念碑。確實跟我們平常所見的高高聳立的紀念碑不同,越南戰爭紀念碑是一個比地平線還要低的一個建築設計。它要表現的是美國一步一步滑入越南戰爭的泥潭,而後又緩慢的爬出這個泥潭的過程。我看到有中國人稱讚美國人對戰爭的反思。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從另外的角度來反思,來看待這種現象。我們只注意到美國對越戰陷入泥潭的反思,但是否注意到了這依然是美國站在自己文化觀念下的反思。因為到現在為止,中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不是一個強國或有侵略它國經驗的國家,所以在看待這些紀念反思的時候,應該挖掘其背後體現著價值觀念的差異。

(3)中東問題的「難」難在哪兒?

中東問題的核心是阿以衝突,其導致的戰爭狀態,至今未划上句號。第一個難題就是,到底誰是侵略者?在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後,英軍撤走的第二天,以色列宣告建國,不再受限制的阿拉伯軍隊就攻入以色列領土。這是中東戰爭的開端。第二、三、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採取先發制人進攻兩次,阿拉伯軍隊首先進攻一次。

如果侵略的定義是佔領領土,第二個問題應該不難回答,以色列侵佔巴勒斯坦人部分土地是事實。但從歷史上看,阿以兩族本是同屬閃含語系的中東民族,猶太人先於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定居、建國。後來,隨著大多數猶太人遷走,剩下的就成了該地的少數民族。一戰後,巴勒斯坦由土耳其統治下轉為英國託管地,大批歐洲猶太人為逃避迫害遷回祖居地。阿拉伯人長期不承認以色列在該地區的生存權也是事實。

第三個難題是「大國干涉」的老話題。冷戰開始後,美蘇在巴勒斯坦分治問題上採取的卻是共同立場,它們分別是第一個和第二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第一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反敗為勝依靠的緊急軍援既來自美英,也來自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而第二次中東戰爭中,美蘇又共同反對了英、法、以色列的侵略行動。隨著蘇聯支持阿拉伯反西方的民族主義運動,美國開始偏向以色列。但除不定期的軍援外,始終不接受以色列加入西方防務組織的請求,也不對其做出任何安全承諾。以色列在這種相對孤立的情況下,完全是依靠自己保護了國家安全。

第四個難題是,我們應該同情誰?猶太人是否有理由「返回錫安山」,聯合國巳給出答案。問題是不會有人在了解了猶太民族近千年在歐洲被驅逐、隔離、歧視、迫害、屠殺的歷史後,能不同情這個民族的遭遇。但半個多世紀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經歷不應該受到同樣的同情嗎?

阿以衝突的複雜性直接導致解決衝突的艱難性。首先,與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不同,世界各國對雙方的政治選擇存在限制。其次,衝突地區面積有限,領土和生存權問題不能簡單劃分對錯,對雙方作出法理上的判斷也受到限制。再次,前蘇聯在援助埃及時,也限制埃及,美國支持以色列,又不想得罪阿拉伯世界,大國的干涉同樣受到限制。還有,由於阿拉伯內部分裂,外交手段也受到限制:美國推動了埃以和解,卻被認為是在製造新的分裂;推動巴以和解,又受到新的派別力量的挑戰。最後是使用軍事手段的限制,政治上解決不了衝突,戰爭更解決不了。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保持全勝,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安全。

(4)次大陸的傷痕——印巴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向前面我所說到的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一樣,這兩場戰爭也同樣是曠日持久,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其相關史實在教材中也講述的很明確,因此我也同樣是不去講述其經過,而只是選取其中最有價值的兩個角度——印巴戰爭的原因與兩伊戰爭的教訓來同大家探討一下。

印巴衝突的禍根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種下的。印巴在歷史上本是屬於一個古老文明的國家,在這片次大陸的土地上一直就生活著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個民族,其中以印度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為主。但是在近代,由於遭到英國的殖民侵略,印度喪失了國家的主權。在此期間,印度人民一直沒有停止爭取國家獨立的努力,在這其中做出最巨大貢獻的,就是聖雄甘地,關於他的事迹,在人物模塊的選修教材中已經有詳盡的講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實力大為削弱,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1946年2月18日,孟買港水兵發動起義。英國殖民當局儘管最終將其以鎮壓下去,但也不得不承認,印度的獨立已是難以阻擋。就在印度水兵起義的第二天,英國工黨政府首相艾德禮急忙宣布派遣內閣使團前往印度,就印度獨立問題進行談判。

  但是,沒有一個殖民者會甘心交出自己的利益,為了達到在撤走後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國極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政黨對立的基礎上,繼續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極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製造矛盾,擴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充分體現這一政策的印度獨立方案——「蒙巴頓方案」。

按照蒙巴頓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分別稱為東巴和西巴。東、西巴被印度隔開,相距約2000公里。東巴人絕大部分屬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語;西巴人分屬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幾個民族。兩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盡相同。東、西巴合為一體的基礎僅僅是伊斯蘭教。這種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極易為內部分裂和外來干涉勢力所利用。

  蒙巴頓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語言、文化或民族的區別來劃分自治領。由此產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無窮的後患。方案規定,各土邦可以自行決定加入任何一個自治領,這使查謨和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成為懸案,造成印巴兩國獨立後立即圍繞克什米爾問題兵戎相見。

該方案出籠後,自然馬上遭到甘地和國大黨領袖尼赫魯的堅決反對,他們始終堅持印度是一個民族的理論,反對印巴分治,反對巴基斯坦單獨組成一個民族國家。用甘地的話說,以分裂印度的方式解決存在多年的民族問題,就好像是「砍掉腦袋,擺脫頭痛」。

但是遺憾的是,當時很多的印度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些宗教極端勢力更是支持分裂,企圖建立所謂的宗教純潔國家。最終導致蒙巴頓方案被接受,而甘地也因為阻止分裂行為被宗教極端分子殺害。

所有這一切,成為之後三次印巴戰爭的禍根,隨之而來的是整個南亞次大陸半個世紀來的動蕩,小規模武裝衝突不斷,印巴之間也因此開始了無休止的軍備競賽,最終演變為核競賽,從一個地區衝突,升級為影響全世界安全與穩定的因素。

(5)雙輸的戰爭——兩伊戰爭留給後人哪些教訓?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式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6000多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于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佔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

在戰爭之前,兩伊因為都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屬於中東地區的富裕國家,特別是伊拉克,又因佔有兩河的肥沃平原區,成為整個中東西亞地區難得的農業發達,糧食可以自給的國家。在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企圖通過這種軍事冒險,來解決債務問題。結果當然是眾所周知,薩達姆的冒險不但沒有拯救伊拉克,反而使給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帶來沒頂之災——當然,那已經不是屬於我們這個話題的內容了。

通過這場殘酷又無意義的戰爭,除了雙方在經濟上的巨大損失和帶給兩國人民顯而易見的痛苦之外,給後人還至少留下三個重大的教訓:

首先,從軍事上說,這場戰爭是典型的「用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的例子,雙方都自吹自己是當時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能得到的先進武器,但是戰爭的基本指導思想還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沒有符合自身國情的戰爭方略和現代化的戰爭理念。雙方都不重視軍事人才的培養,只把注意力放在用巨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上。但花錢是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的,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並不是越先進越好。畢竟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是人。

其次,從政治上說,這是一場純粹伊斯蘭世界內部的戰爭,作為中東西亞地區最具實力與影響力的大國,這種內耗讓原本就千方百計想插手這一地區事物的霸權大國的勢力更加深入海灣地區。這些大國表面上支持一方,為其大量提供武器裝備。暗中一方面把兩伊當成了自己的新型武器試驗場,另一方面操縱地區政治,為自己攫取資源與利益,兩伊只是他們手中的棋子而已。另外,雙方殘酷的戰爭手段和因戰爭對世界石油供應產生的不利影響,也讓兩國的國際地位下降,遭到國際輿論的一致譴責,在外交上空前孤立,從長遠上極不利於這一地區所有國家的穩定與發展。

最後,從最深刻的國家綜合發展方略上說,兩國一方面忽視自身經濟發展上單一依靠石油的事實,耗資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由於自身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藥也要靠國外供給,使得戰爭成立無底洞。另一方面兩國又都桎梏於宗教,不重視現代文化知識的教育,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先進武器,相當困難,也發揮不出這些武器應有的威力。最關鍵的是兩國對自身力量與國際地位的定性都有明顯的偏差,說白了就是野心遠遠的超過了實力,企圖利用武力實現地區霸權,最終搬起石頭咋了自己的腳,給整個民族的發展帶來災難。

(6)海灣戰爭的「新」新在哪兒?

作戰方式的改變:戰爭不是以地面部隊介入開始的,而是以壓倒性的電磁戰、導彈攻擊和空襲開始的。對伊拉克軍事、交通、通訊等目標展開的大規模空襲持續達一個多月。接下來的地面進攻,三天即徹底打敗伊軍。

技術領先:開創了大規模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時代。這些武器不僅提高了對重要目標的摧毀率,還降低了攻擊時的附帶殺傷。具有戰術反導能力的導彈系統也第一次投入實戰。

傷亡對比懸殊:美軍戰死148人,非戰鬥死亡145人。伊軍死亡人數在2.5萬到7.5萬之間,被美軍俘虜為7.1萬人。

戰費分攤:美國的戰爭開支為611億美元,主要盟國共支付約530億美元。這也成為美國付出最少的一場取得完勝的局部戰爭。

宣傳戰:世界各地首次可以在電視上看到美軍精確制導武器擊中目標的實況轉播。同時,美國也採取了對負面報道的嚴格管制,避免了越戰時的新聞干擾。

6.20世紀戰爭與和平的啟示與教訓

從根本上說,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後,所有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經濟。由於進入20世紀以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空前提高,現代工業生產的擴張性被無限放大,其在對市場與原材料的獲得上是永不滿足的。但是世界畢竟是有限的,使得工業經濟強國在發展的過程中,之間必然會出現爭奪與衝突,最終矛盾不可調和,只能使用戰爭的方式來對資源與市場進行重新分配。

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刺激了二戰的爆發,這已經是人人皆知的觀點。德國與日本作為後起的工業化國家,面臨著十九世紀末已經基本被瓜分完畢的世界,想要獲得資源與市場的份額,也只能採取武力的方式奪取。經濟衝突作為工業革命後工業化國家之間爆發戰爭的根本原因,始終左右著世界戰爭——同時也左右著世界和平的腳步。

比如二戰之後,最終沒有出現人們所擔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事實上就是二戰後國際經濟貿易相對有序發展,在規則之內利益均沾,沒有讓經濟衝突與不平衡過度激化的表現。這一點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內表現的尤其明顯:關貿總協定的簽訂,標誌著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之間在對市場與原材料上形成了「共同佔有、規則調配」的原則,很大程度上消弭了西方工業化國家互相之間經濟發展上的衝突。

二戰後法德兩國通過協調自然資源與工業生產的分配,實現歷史性的和解,並最終促使歐共體的形成,是這方面一個經典的例子,也是教材中詳細表述,考綱中要求掌握的重點內容。大家在教學中可以充分使用這個例子,對學生的理解會大有幫助。

協調了經濟利益,也就協調了政治關係,所以在二戰後的這六十年的時間裡,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之間沒有爆發過任何武裝衝突,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在規則框架之內得到解決。而這種規則框架除了前面提到的關貿總協定之外,還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西方七國財長會議、歐洲共同體等一長串名字。這種經濟層面上的協調,保證了這些國家之間在政治與軍事上的協調,也才有了諸如聯合國、北約等政治軍事組織的的長期穩定存在。

在這裡要特別指出,聯合國雖然經過不斷的改革,其公正性與廣泛性大大增強,這一點在前面我已經陳述過了。但是不可否認,其主導權仍然控制在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的手中,所以我在此仍然將它與北約等同。也正是因此,這種和平的代價是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聯合起來控制全世界的市場與生產,剝奪了落後國家發展的機會,使廣大發展中國家淪為它們共同的經濟殖民地與文化殖民地——事實上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與文化都受到外來勢力的控制,它的政治也不可能是真正獨立的。這也就從本質上解釋了為何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不等價、不公平、不合理的體系了。在這個體系之下,雖然所有的國家都會得到發展,但是差距會越來越大。

我們總體來看,二十世紀大大小小這麼多戰爭,絕大多數戰爭都跟經濟利益有關。西方政治家講的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我們今天看到的衝突,依然也都跟永恆的利益有關。二戰後法德的協調也體現了他們在經濟利益上的協調成功,如果我們把這個推而廣之的話,這種永恆的利益不僅有利益,也還有別的。我想尊重人的歷史文化宗教,也是一種利益上的協調。我們要想避免戰爭,一定要爭取協調利益,要使利益能在非武力的情況下發展。我們經常說當代兩大問題,和平與發展,引用的資料經常說和平與發展是潮流,其實我覺得,鄧小平說的另一句話更有價值:當代和平與發展這兩個問題,哪一個都沒解決。也就是說戰爭的威脅依然存在,沒有解決。其實和平是可以得到的,如果對方全屈服了,和平是有的。屈服下的和平,戰敗就是屈服,就是和平。所以和平並不是問題的關鍵,而是在發展中保持和平。在每個國家都能發展的情況下還能維護和平,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解決發展問題是核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二十世紀所經歷的並沒有戰爭與和平的分界,我們永遠處在非戰非和的狀態,我們總結要協調利益,就是解決發展問題,尤其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問題。

從國際關係上看,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也給我們留下不少啟示。我們可以拿19世紀和20世紀的歷史做一個對比。拿破崙戰爭後召開的維也納會議及「神聖同盟」所重建的和平,與20世紀一戰後的凡爾賽會議及國際聯盟所維護的和平,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在於,它們確立的和平,都是一種大國(戰勝國)主導的和平。這種和平包含了兩個錯誤的前提:一是不得改變已有戰爭結果,即便它是不合理的;二是不能改變現狀,也就是假定現有國家地位、權力、利益分配是合理的。這種和平沒有證明可以持久的。不同點則是,前者具有君主同盟的性質,後者則屬於資本主義性質的國際組織;神聖同盟可以干涉從內部破壞和平的各種革命,英法和美國則主倡了非戰公約,以和平方式來維護資本主義體系下的世界秩序。

二戰後,對於談判和協商不能解決的國際糾紛,能否使用武力這個問題,在體系內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在體系外則沒有解決也不可能解決。德意日是反面教員,英法美也不是榜樣(美國在越戰中巳顏面掃地,現在仍堅持可以干涉它國內政的所謂「自由」原則)。任何大國及它們建立的國際體系,只要不具備普遍性和公正性,就不能阻止過去和現在被侵略、被干涉、被遏制國家和民族改變自己命運採用各種手段的合理性,及它們改變大國制度的合法性——20世紀中國革命及新中國的建立走的就是這條道路(「槍杆子裡邊出政權」,「就是當了褲子,也要發展原子彈」)。說到今天中國的崛起,還可以用一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關於戰爭與和平的關係,有一個積極的發展趨勢:在20世紀以前,戰爭手段與政治手段是分開的;進入二十世紀,戰爭巳成為政治的一部分,軍人不再脫離政治體系。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避免戰爭,或者準確說是限制戰爭的機遇。上世紀末提出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實現「雙贏」的原則,巳為主要大國在各種談判中所接受,並成為它們指導國家政策的一種全新的戰略思考。

不同的國家與地區永遠都有局部利益,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和平是人類的利益。維護人類利益的一個前提是首先要保全自己國家的利益,自己國家的利益跟人類的利益之間取得一個協調,只有走這樣的路,我們才需要這樣一種和平。現在只所以還紛爭不斷,矛盾很多,戰爭威脅依然存在,就是因為還有人能從戰爭中獲得發展。他認為能通過戰爭的方式來獲得繁榮,所以還有一些戰爭狂人,還有一些派別、集團,企圖利用戰爭的方式獲得利益。二戰之後之所以能維護一個恐怖的和平,意識到的人都希望能不戰而屈之兵,希望不用武力獲得利益,所以協調利益,最大的協調是協調全人類的利益,把和平作為全人類的永恆利益來協調。所以這個意義上來說,勝敗誰人定,戰爭還是有可能發生的,但誰來決定勝負?還是人自己,因為戰爭本身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殘害的行為,相互取得保護權益獲得發展的一種反動行為。我們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來反對戰爭,來維護和平。所以儘管戰爭的威脅依然存在,協調利益的道路還是漫長的,但是人與人之間協調的智慧空間還很大。

二十世紀的幾次戰爭當中的相關情況,都可以給我們提供豐富的事例,這才正是我們教學的價值,是我們教育的責任。我們通過教學,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我們要什麼樣的和平,應該爭取什麼樣的和平,應該怎樣爭取這種和平,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所以我們三位只是提供給各位一個思路,在紛繁複雜的二十世紀的豐富歷史內容當中,選擇什麼樣的內容來引導學生,來啟發他們的思路。我想還是立足於課程目標的培養要求,來選擇歷史內容,更重要的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樣學生在這個模塊當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教學價值。

不當的地方,歡迎老師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獨家解析高層喊話去庫存,邯鄲房價會降嗎?
八字格局解析——何為正印格
《三命通會》日時斷命例解析(一)六甲日甲子時
姓名解析
蛇人未來幾年運勢解析

TAG:戰爭 | 視頻 | 腳本 | 和平 | 教學 | 世紀 | 內容 | 20世紀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