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力見兒】 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王府井大街

遼、金時代,王府井只是一個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後,這個小村落開始熱鬧了起來,並有了「丁字街」的稱呼。明成祖時,在這一帶建造了十個王府,便改稱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滅亡了以後,王府也隨之荒廢了,人們便稱它為王府街。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新釐定地名,因街上有一眼甘洌甜美的水井,遂定名為王府井大街。清光緒、宣統年間,這裡開始繁華,街的兩旁出現了許多攤販和店鋪,還有一個「官廳」,成為當地有名的一個市區。

王府井大街最早的商業活動始於明代,清光緒二十九年在八旗兵神機營廢棄的練兵場上建起了東安市場,隨著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形成,一些為洋人服務的銀行、商號落戶王府井。20世紀初期,王府井大街的商業活動進入了新時期,並躋身於北京四大商業區。

老煙庄

煙庄經營煙葉、煙絲、煙末和吸煙工具。辛亥革命後捲煙傳入我國,由於是機器生產,價格便宜且吸食方便,故很快在煙民中流行開來。煙庄、煙亭和挎籃子或玻璃盒子沿街的小販都賣煙捲。

中藥鋪

老北京的中藥鋪最出名的老字號有同仁堂、鶴年堂、萬全堂、永安堂、德壽堂等。中藥鋪內靠牆是由小抽屜組成的貨架,抽屜上寫有中藥的名稱,這一格局一直沿用至今。一般藥鋪設有坐堂老中醫,為病人把脈開藥,由於一些中藥材品種非常貴重,藥鋪還備了天平。

糧食行

民國初年,北京的糧行分糧棧、陸陳行、米庄、米面行四大行。糧棧備有客房供販糧商人居住,備有糧倉代客人儲存糧食,並代客人買賣糧食。陸陳行經營的是玉米、小米、糜子米、黃米、高粱、青豆、黃豆、小豆、綠豆、蠶豆、芝麻、小麥、蕎麥等雜糧。米庄經營的是江南運來的大米。米面行經營的既有大米、麵粉、雜糧,還經營油、鹽、雜貨等。

打鼓商

打鼓商的行當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就是那些走街串巷,打著小鼓,收買居民各類舊貨的小販,也稱為「打鼓兒的」。居民聽到有節奏的鼓聲和吆喝的收購物品範圍,就會把家裡廢棄的物品賣給他們,類似於現在蹬三輪車走街串巷收廢品的。

瓷器鋪

清光緒年間,瓷器口街有兩家瓷器店,買賣興隆。後來在這條街上陸續開了很多瓷器鋪,街道兩旁還有瓷器攤,成為名副其實的瓷器口。

賣酒的幌子——豬尿脬

這種不屬於酒館,崇文門外有造酒的作坊,有人就將酒裝到豬尿脬裡面再爬城牆進城賣去。這種酒不用給戶部上稅,時間長了,豬尿脬就成了賣酒的招幌。

燒制瓦盆的窯廠

老北京人家裡存水都用大水缸,這些專賣水缸、面盆、管子等日用品的攤子,俗稱賣山貨的,購買對象是中下層民眾。日用品有小販們從京郊大小窯場躉來的,也有的是農民在農閑時用泥土自己燒制的。這類小窯場在朝陽門外、西郊八里庄一帶都有。

井窩子

有自來水之前,井水是人們主要的飲用水。衚衕里的井是官井,人們可以隨意取水,也可以通過走街串巷的水車在家門口直接購買。水井旁搭建的窩棚是水夫的住處,俗稱「井窩子」。「井窩子」用裝有水櫃的獨輪車將水運至居民家門口,將水放入木桶挑進住戶,為了便於管理,一些大戶人家門框上方掛有水牌。

在滿眼的黑、白、灰和暗黃色中,在一派古舊、沉靜和悠然的格調里,劉鵬的老照片讓我們領悟到感傷的溫情。當老北京的味道變得愈來愈淡,巷子中「鋦盆兒、鋦碗兒、鋦大缸」的吆喝聲開始絕跡,挑著貨擔子走街串巷的商販成為歷史,那些陪伴著我們長大的娛樂場所、城池街巷被拆遷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們腦海中許多原汁原味的記憶卻也愈加深刻。於是,懷舊便成了我們的通病,像老照片這樣的影像資料,則變成了醫治我們的靈丹妙藥,給予心靈些許慰藉和溫暖。

(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作者不詳)

本文轉自訂閱號「護國寺賓館」


推薦閱讀:

西四記憶,西城的老街坊你們都在哪兒?
老北京的內廷傳奇--馬超
老北京的大宅門,規矩真不少
最地道的了老北京甜食,您要全都吃過算我輸!
漫談老北京牛街(中)--柳河村人

TAG:生活 | 北京 | 眼力 | 老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