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樸年代:那年頭的上海人 組圖

延安東路西藏中路轉彎口,紅心清真點心店位於路口東北轉角處東側,對面紅光醫院

華僑商店,七重天賓館,新老永安大樓間的天橋。

九曲橋上的市民

城隍廟,九曲橋旁荷花池,擁擠的遊人。

豫園門前,祖孫合影。

安遠路西望,玉佛寺外景未必外賓車輛

玉佛寺內。

石潭弄,因南挨南京路,北靠北京路,是百貨零售批發商暫存或批發商品的最佳選擇地。這家商號有什麼緊俏商品?你看鐵鏈門外欲購的人群的架勢多生猛,有一小夥子竟高高蹲了路牌上。

宛平路衡山路口

老虎灶,天潼路頭壩路口

當年的高等消費品書場。

廣東路西望,右邊就是外灘5號

南京東路,市百一店。自行車帶電視機

延安東路

豫園戲水

聽老爺爺講故事

泗塘幼兒園附屬託兒所門口。

練武術

南京路外灘,玩健身鐵球。

南京路外灘,打太極拳。

南京東路近江西路西望,路右側上海體育用品商店。

南京西路近西藏中路口東望。

西藏路南京路口北望。路左側有紅旗新聞紀錄片電影院,西藏書場,

玉佛寺。寺內香火很旺,上海人大年初一喜歡去燒頭香

玉佛寺。寺內香火很旺,上海人大年初一喜歡去燒頭香

舊客輪,長松號、長江號。

外白渡橋南望,無軌電車過橋北駛。

大名路黃浦路北望,崗亭,22路電車上橋南駛。

路邊小囡

弄堂一景。

人民公園,小學生。

和平飯店老克勒爵士樂隊。

讀報欄。看報,關心國家大事;人一多,頭儕碰了一淘了,這場景不多見了

小朋友排隊下學到誰家誰走,現在敢嗎?

放學了,男小偉勿用趕回去做作業,一幫子鬥雞、打彈子、刮香煙牌子......勿到天黑,伊拉是不肯收兵額。現在還得上培訓班呢。

少年宮,練唱。

南京路外灘,圍觀兩老人玩推手。

外灘防洪牆邊,扛雨傘老人。

南京東路外灘附近北望。

延安東路福建路口北望。

:和平飯店老克勒爵士樂隊。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還拍過一個紀錄片,介紹這支老克勒樂隊。

馬路晾曬,上海街頭一景

軍用側三輪750摩托車。現在成文物了

08牌照的幸福250摩托車。那年代擁有這樣一輛摩托車,不亞於如今開著賓士轎車。說起摩托車,「250也有帶挎斗格。後來的後三輪側三輪基本都是250了。好象只有0.75L的才叫大炮。後來250、125、50的都勿叫大炮。大炮是雙缸的,250以下都是單缸的。 從聲音來講,大炮是轟隆隆格,250以下,勿是「屁屁屁」就是「卟卟卟」。」 「文革後,住在隔壁洋房年輕的資本家(據說他上大學時正逢公私合營其父讓他以股東身份參與合營,結果文革中也以資本家身份被批鬥。)蔣xx是上海第一輛私人摩托車擁有者。和圖片不同的是車沒有轉向燈,而在龍頭上有一個手動的轉向箭頭。」

那時醫院門口人真少啊。

灶披間。「從灶披間里額搿只角落看得出,女主人作派比較做人家,也比較精細,角落勿大,但各樣家生安放井井有條,鑊子銅吊儘管舊了,還是搽得賊亮,炒菜鐵鑊子汰清爽掛了牆浪,既勿佔地方,又取用方便,灶具後牆浪還要貼塊塑料紙,防熱油濺牆,壁角浪釘只小櫥,擺擺小瓶頭調料,挂面小鏡子,顯出是注重臉面額人。

新村住宅。彩色旗飄飄

當時簡樸的少年宮繪畫班

當時簡樸的少年宮繪畫班

幼兒園孩子。

民間藝人

民間藝人

外灘「情人牆」。

熊貓廢物箱。如今街頭這樣的廢物箱少了,但有些早年的小區里還能見到它的身影。

分享到

教室,眼保健操第三節「揉四白穴」。現在不做了近視眼越來越多了

琴房的女孩子

畫室男孩子。

當年的撞球【克郎棋】

外灘「情侶牆」邊,戴帽男子正在為坐在牆上的小女孩拍照留影,他發現「黃雀在後」,身邊還有人正在拍他們。

外灘花壇邊,拍照留影的遊客。

外灘黃浦江岸邊浦江攝影社。

外灘黃浦江岸邊浦江攝影社。

操場上,帶袖套的樸實女中學生。看看現在?

江湖郎中,地攤生意消繭去繭,祛除手足病痛。

路邊炸油墩子,多為蘿蔔絲餡料,以前攤主沒有地溝油,如今就不敢保證了。

虹口公園門口西側,郵筒旁地攤。看裝扮,像煞是近郊本地農民。那時沒有城管,伊拉自留地種點果蔬,倷出來賣點銅鈿,補貼家用。

浦江遊船上的學生。坐了船上的活潑小朋友,現在的小朋友大多都在玩手機網上刷微博或微信。

黃浦江上的船工。
推薦閱讀:

12位女星超長捲髮風華絕美(組圖)
世界吉尼斯紀錄【組圖】
伊朗土豪網曬奢靡生活炫富走紅(組圖)
女人自爆:越幸福越易「紅杏出牆」(組圖)

TAG:上海 | 上海人 | 年代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