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盧浮宮:一個創想的生成

亨利四世提出的「大設計」,連接盧浮宮和杜樂麗宮,使其成為歐洲最壯觀的皇家建築群。

「盧浮宮的創想——盧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800年」展覽

曹思予(設計師)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主辦的「盧浮宮的創想——盧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800年」展覽,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展覽不僅展出了126件套來自法國盧浮宮博物館部和歐仁·德拉克洛瓦博物館(隸屬盧浮宮博物館)的珍貴藏品,而且以實物與圖片的方式,重現了盧浮宮從始建之初,歷經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崙一世各歷史王朝800多年來不斷豐富的王室收藏曆程。「創想」一詞猶有深意,因為它不僅是人類最傑出藝術品的展現,也是一座偉大建築物生成歷史的呈現。

「盧浮宮」為什麼不叫做「盧浮博物館」呢?只是在盧浮宮的中文網站,才能看到「盧浮宮博物館」字樣頻繁的出現。莫非它也像北京的故宮和「故宮博物院」的關係那樣,和法國王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事實也正是這樣,因此我們不妨說,盧浮宮的創想,不僅隱含在那些偉大的藝術品之中,也同樣隱含在盧浮宮建築群的變遷史中,追蹤這座建築的前世今生,我們同時也能看到法國王室的更迭,以及各個時期權貴、藝術家、收藏家之間的關係。

和藝術不沾一點邊

歷史學家一直以來對盧浮宮所在地的文明起源爭執不休,據考古發現,早在公元前4500年,就有游牧民族在塞納河的兩側駐紮。在銅器時代末期(公元前1250年至750年),盧浮宮所在地還只是一片荒野之地,人們耕種土地並開始建立農場,直至羅馬時期,才出現了黏土採礦業,供周邊城市建設使用。「Louvre」這個詞的詞源也一直是個謎。有人說它是一個文字遊戲,「Louvre」和l』?uvre的發音相似,而l』?uvre在法語中有「傑作」的意思。有人說它的詞源是和凱爾特文化有關。雖然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如今,在西岱島地區,就有一個叫做「Louvres」的市鎮。

盧浮宮的誕生最初要歸功於菲利普二世(1180年至1223年在位)。這位國王通過他一生的努力,擺脫了英國統治下的安茹帝國,擊敗了德國、弗拉芒和英國的敵對聯盟,將法國從一個小小的封建王國變成了一個繁盛而強大的歐洲國家。他重新組織法國政府,鼓勵新興的資產階級,並使國家在經濟上趨於穩定。為了國家的安全,王權的鞏固,他在巴黎周圍修建了城牆。為了彌補他在軍事防禦上的弱點——城門和塞納河的交點,他決定建造一個防禦城堡。盧浮宮由此應運而生。菲利普二世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個方形的建築圖,由溝壕環繞保護,並且在四個角落以及四圍中間的地方設立了圓柱形的防禦塔。城堡的庭院中間立著一個半徑為15米的「巨型塔樓」(GrosseTour),既是國王藏寶的密室,也是關押重要犯人的監獄。菲利普二世的仇敵費迪南德(Ferdinarnd)就被囚禁在那裡長達13年之久。如今已經看不到塔樓的存在,但在1980年,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它的遺迹。菲利普二世建造的盧浮宮和藝術扯不上一點關係,也不是為了居住,純粹是一個保護巴黎軍事防守要塞。它的位置在當時也不像今天一樣處於城市的中心,而是在巴黎的邊緣。

國王的「新家」

使盧浮宮從真正意義上轉變為皇家住所的是國王查理五世(1364年至1381年在位),當時,盧浮宮周邊開始興起了一些城區,巴黎隨之逐漸向外擴展。查理五世於是在新城區的外圍建立了第二道城牆。這樣,盧浮宮便夾在了兩道城牆之間,逐漸削弱了它在防禦地位上的重要性。隨著查理五世在盧浮宮待的時間越來越長,他決定在盧浮宮西邊三百米外新圈一塊地,並任命他的建築師RaymondduTemple把這個曾經的軍事城堡改造為一個新式的國王之家。建築計劃中包括在城牆上開鑿更多的窗戶,以便於採光,另外建築的上半部被抬高,並加上了具有裝飾性的高高的天花板。查理五世在盧浮宮的另外一個重要舉措,是在西北翼建立了一個圖書館。這位熱愛科學的君主被稱為「智者」,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就好比今天的科學家。查理五世飽覽群書,常常因為讀書而廢寢忘食。他所建立的「國家圖書館」佔地三層,收藏了上千冊的手稿以及珍貴的書籍,從羅馬的歷史到亞里士多德的文集類別廣泛。圖書館不僅是國王思考的地方,也成為學者集中抄寫和發散重要文本的智力中心。

然而好景不長,從14世紀開始,法國天災人禍接連不斷:寒冬、饑荒、蔓延歐洲的黑死病,加上農民的頻繁暴動,不斷打擊和削弱著君主體制。英法「百年戰爭」在本已脆弱的統治上又施加了重重的一擊。國王決定離開巴黎,改遷在盧瓦爾河谷的城堡(ChateauxdelaLoire)居住。1420年,英國人佔領了巴黎,進駐盧浮宮。然而,在他們眼前的這座皇家宮殿,並不是想像中的那般輝煌。相反地,它空蕩蕩,髒兮兮,如同鬼影一般。盧浮宮就這樣被遺棄了快一個世紀,直到弗朗索瓦一世(1515年至1547年在位)統治期間,才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弗朗索瓦一世是一個藝術愛好者和文學家,他邀請義大利的頂級藝術家來法國工作,掀起了法國的文藝復興大潮。達芬奇也是受邀的藝術家之一,而蒙娜麗莎則是那個時候被國王相中收入囊中的。讓弗朗索瓦一世重回盧浮宮的原因是Pavia戰役的失敗,這次失利讓他在西班牙的監獄裡蹲了整整一年。當他終於重新回到法國的時候,決心要重新控制巴黎,並把主要住所定在那裡。他決定重建盧浮宮,並拆除巨型塔樓,但這項工程直到亨利二世(1547年至1559年在位)統治時期才得以全面開展:西邊新建了一個以女像柱作為裝飾宏大的舞廳;南邊則設立一個專門為國王設計的大型亭子,俯瞰塞納河。建築師皮埃爾·萊斯科(PierreLescot)統領整個工程,其他才華橫溢的雕塑家,如JeanGoujon和ScibecdaCarpi等也紛紛參與其中。在這之前,所有法國宮殿的內部裝飾只有零星的油畫,從沒出現過雕塑。而萊斯科借鑒了古代羅馬的宏偉建築以及當代義大利建築師的創作,大膽使用雕塑作為卧室和樓梯的裝飾元素,使整個建築充滿文藝復興的古典氣息。這也使盧浮宮區別於同時代的其他建築,如巴黎郊區的楓丹白露宮。

一個長廊,兩個宮殿

亨利二世死後,他的妻子,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deMedicis)在法國主持政事。當時,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演變為宗教戰爭。1572年發生的大屠殺事件就發生在盧浮宮的院內。在盧浮宮的建設方面,凱瑟琳·德·美第奇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決定,她在盧浮宮西側五百米左右的地方買下了一大片土地,在這之前,這片地上有零星的菜園,閑散的住宅,還有很多瓦片場。凱瑟琳·德·美第奇想要把這塊地方改造成一個帶大花園的宮殿,和盧浮宮分開,名字叫做「杜樂麗」(Tuileries),就是法語中「瓦片場」的意思。花園包括噴泉、迷宮以及其他的娛樂特徵。但是,資金的匱乏使得這個計劃沒能在凱瑟琳·德·美第奇的有生之年得以實現。今天,從盧浮宮到杜樂麗花園,只需走過金字塔,再穿過小凱門,花園緊靠著塞納河,是巴黎市中心的後花園。

亨利四世(1399年至1413年在位)即位後,繼續對盧浮宮和杜樂麗進行改造,但是和凱瑟琳·德·美第奇的想法不同,亨利四世主張建一條半公里的長廊,把兩個宮殿連接起來。這個想法被他稱為「大設計」,目的是把盧浮宮和杜樂麗宮聯合為歐洲最大的皇家建築集群。這個想法也不完全是一時腦熱,要知道,在當時,盧浮宮其實並沒有嚴格的門護設施,只要象徵性的說明身份就可以進去。這要在中國的紫禁城連想都不要想。那時,皇宮大門還沒有現代社會一個普通人家的防盜門安全。國王感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老百姓的眼皮底下,毫無安全感可言。杜樂麗宮在巴黎城牆外,而盧浮宮在城牆內,通過連接兩個宮殿,國王便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溜出城外。有趣的是,長廊上半部分歸國王使用,下半部分設有馬圈和皇家印染工廠,還有專門為藝術家留出的住所,能有幸住到長廊里的藝術家都是國王的寵兒。在靠近盧浮宮的另一頭,亨利四世設立了一個「古董廳」,專門放置他收藏的雕像。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算是盧浮宮內的第一組「展品」,當然,這些收藏並不是為了給公眾欣賞,而是亨利四世的私有財富。此後,他的兒子路易十三將方形院落擴建了兩倍,並在新舊兩翼的連接處建造了一個帶穹頂的亭子,以女像柱裝飾。這種建築式樣後來成為了法國建築的一個經典範本。(下轉34版)

(上接33版)

從「機器大廳」? 到「藝術殿堂」

路易十四(1643年至1715年在位)的御用建築師和畫家沒有停止對「大設計」的推進,他們擴建路易十四和他母親的房間,使東側一翼的建築更加現代化。杜樂麗宮的北側也相應進行了擴建,使之更加完善。盡人皆知,路易十四本人酷愛各類文藝活動,還是莫里哀的粉絲,熱衷觀看戲劇表演。他建立了當時最大的禮堂,用於各種戲劇演出,禮堂里存有很多換場景需要的儀器設備,被人們形象地稱做「機器大廳」。盧浮宮中收藏的路易十四的畫像還有一段罕為人知的趣聞。在當時,由於畫像需要擺很長時間的姿勢,而路易十四沒有那麼多時間,於是畫家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他先畫國王的臉,之後國王就可以離開。而畫家則再找來一個年輕模特,穿上國王的衣服,擺出同樣的姿勢,然後花上數天的時間完成創作。時間省了卻留下破綻,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畫面中的國王面容雖然蒼老,卻擁有一雙年輕男孩的腿。

隨著戰爭的勝利、權力的日益強盛,盧浮宮已經不能滿足這位「太陽王」的野心,他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間,連巴黎都裝不下他了。1678年,路易十四決定把政府轉移到凡爾賽宮,盧浮宮開始陷入了一種廢棄的狀態。在一段時間裡,它成了一個荒廢的建築工地,一個市中心的紅燈區。庭院里擠進了臨時的棚屋,小商小販在庭院的走道上叫賣,一片破敗與狼藉。盧浮宮迫切地需要一個新的使命。太陽王路易十四最終決定把他的皇家學院放在這裡。這就將盧浮宮的地位又向著知識和藝術方向推進了一步。這些進駐盧浮宮的皇家學院包括法語學院,科學學院,建築學院以及油畫與雕塑學院等。從1737年開始,油畫與雕塑學院每年都會在這裡展出會員的作品。這些沙龍在歐洲遠近聞名,每年都有大量的訪客來參觀。在一定意義上扮演了歐洲的當代藝術館的角色。同時,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們也都開始興緻勃勃地規划起盧浮宮的未來,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比如把盧浮宮作為皇家圖書館,皇家劇院,皇家收藏館,博物館。「藝術,科學與品位的殿堂」。雖然這些積極的提議都沒能立即實現,卻第一次明確地把盧浮宮和「博物館」的概念聯繫了起來。

博物館: 君王的還是人民的?

隨著1789年法國革命的爆發,政府被迫重新落在巴黎。1792年,武裝的巴黎民眾蜂擁到杜樂麗宮,法國的君主統治宣告結束。一年之後,盧浮宮第一次對公眾開放,這不僅順應了啟蒙主義哲學家在之前所做的設想,在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更具有反君主制的政治象徵意義:偉大的藝術作品終於被從享有特權的「暴君」們那裡解放出來,歸屬於「人民」。這次公開展覽在大長廊舉行,本著反奢華、反形式主義的宗旨, 牆壁統一刷成綠色,地板也只鋪了很簡單的一層。觀眾可以看到大約六百幅油畫作品,基本都來自於皇家收藏。這一時期也是盧浮宮收藏「大爆發」的階段,神職人員財產的國有化,從逃亡海外貴族手裡搶過來的物品以及法國革命在荷蘭及義大利的軍事行動,很快就豐富了收藏的類別和性質。另外,盧浮宮也成為了藝術家前來臨摹和學習的地方,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現在。隨著對畫作不斷地學習,博物館也逐漸將作品按畫派和國家等進行系統分類。拿破崙一世稱帝後,曾一度把盧浮宮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但隨著帝國的倒塌,盧浮宮的藏品很多被迫退還原主。新上任的第二政府迅速出手填補空缺,收購了大量藝術品。1820年收購的《米洛的維納斯》是一件謎一樣的雕塑作品,從被發現到現在一直是盧浮宮的鎮館之寶 。1824年至1826年,盧浮宮開始納入了第一批真正的埃及收藏品,希臘和羅馬的古董數量也有所增加,同時,在伊拉克豪爾薩巴德(Khorsabad) 的考古發現為盧浮宮帶來了亞述文化的寶貴藏品。這股購買收藏品的勢頭在路易飛利浦的統治下延續,他自己出錢買下了大量的西班牙油畫。此外,方形庭院的第二層還新建成了海事博物館。對於不同領域作品的購買也讓盧浮宮的收藏更加多樣化,專業範圍也更加廣泛。

拿破崙三世是法國第一個由人民選出來的總統,也是第二共和國唯一總統。從1848年到1870年,他的統治長達二十年之久,是大革命之後統治時間最長的政府。從他一開始執政,便開始了對巴黎和其他城市的重整和現代化,拆除中世紀時期混亂窄小的街區,新建下水道體系,拓寬街道,建立公園和廣場。我們現在看到的巴黎市中心的樣子以及城市的大體規劃,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拿破崙三世和巴黎地方行政長官奧斯曼。除了城市改建,拿破崙三世還雄心勃勃地想要繼續完成亨利四世時期就提出的 「大設計」。這個龐大的計劃,在權力更迭、戰爭不斷的背景下斷斷續續,一直沒能實現。拿破崙三世按照以前留下來的圖紙,開始建造連接盧浮宮和杜樂麗宮的新建築,重建大長廊,並對其進行內部裝潢,使其更加現代。拿破崙三世的裝飾風格兼并了歷史不同時期的風格,是對權力的讚美、現代化的寓言以及傳統藝術的大融合,其裝飾性遠大於實際意義。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拿破崙三世想要宣揚專制的權威性,恢復歷史上曾經的輝煌。為了趕在1855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之前完成盧浮宮的外立面,幾百個雕塑家被雇來同時在建築立面上進行雕刻。工人們沒日沒夜地趕進度,每餐都有人專門送到工地上,以便節省時間,周日還要和教堂協調,以保證工程的繼續推進。巴黎最優質的建材被通通壟斷,每天夜間送材料的馬車吵得附近居民睡不好覺,以至於最後組織者被迫出台了一個方案,保證三個晚上起碼有兩個不吵到居民。「大設計」終於在拿破崙三世的計劃之內完成了。然而,時隔不久,第二共和國戰敗德國,國王逃到凡爾賽,留下一部分巴黎人民緊守城市,組成臨時政府「巴黎公社」。為了表示和王室的對抗,巴黎公社在1871年一把火點燃了杜樂麗宮,燒毀了幾個世紀君主的理想。

躲過一劫又一劫

一戰時期,盧浮宮的作品被運往法國南部避難。戰爭結束後,當時的盧浮宮總管亨利·凡爾納(Henri Verne)建立了一個有雄心又合理的計劃,重新整理和架構博物館的收藏,使展覽廳更加現代化。電力設施的配套使博物館可以在晚上向觀眾開放,房間被重新分配給博物館不同的部門,以便參觀更有順序和邏輯,地下通道的開放也使交通更加便利。歷史上第一次,盧浮宮有了一個專門為參觀者設立的接待處。改進基本設施的另外一個原因,和1911年蒙娜麗莎的失竊有關。當年,曾經在盧浮宮短暫工作的義大利人Vincenzo Perugia 穿著和員工一樣的服裝,一直藏到閉館以後偷偷的把《蒙娜麗莎》從畫框上摘下來,等到第二天一大早開門以後把畫掖在衣服下面,堂而皇之地走了出去,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直到兩年以後才重新被找到。這個事件一時間成了媒體和公眾熱議的焦點,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盧浮宮當時保安系統的缺乏。然而,凡爾納的計劃還沒完全實現就被二戰的槍聲打斷了。時任盧浮宮館長的Jacques Jaujard從宣戰一開始就籌划起避難方案,約有4000餘藝術作品先後被分送至法國鄉野的古堡中,以避免遭到轟炸。《蒙娜麗莎》更是先後在歐洲不同國家輾轉五處才最終回到巴黎。大幅的畫作被層層保護裝在卡車上,有的畫因為太高,還需要郵政和電力部門配合把電線挑高,以便卡車順利通過。席里柯創作的《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Medusa)就曾經因為觸動電線而造成巴黎大面積停電。這是一項規模龐大、任務艱巨、組織嚴密的轉移。當德國軍隊攻佔巴黎進入盧浮宮後,面對的是早已經撤得一乾二淨的空房。惱羞成怒的德國人仍舊決定在盧浮宮開展,然而這個沒有展品的展覽只能讓他們顯得更加滑稽。(下轉35版)

1947年10月4日,盧浮宮在戰爭結束後重新對外開放,一個工作人員正在把《蒙娜麗莎》重新掛在牆上。(版權:AFPGettyImages)。

(上接34版)

貝聿銘和「金字塔」之爭

二戰結束後,在密特朗總統的支持下,盧浮宮的建築被全部用來作為博物館使用,這個巨大的工程持續了整整12年,直到1993年才完工。當時的盧浮宮,基本設施欠缺,內部陳舊,門可羅雀,和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不能同日而語。為了加快盧浮宮現代化的步伐,密特朗總統找到了美籍華人貝聿銘作為建築設計師。此前,貝聿銘對華盛頓博物館的翻新項目獲得了不小的成功。1984年,貝聿銘公開了他的方案——一個玻璃金字塔。他解釋道:「我們需要給盧浮宮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就是遊客接待處,它是慷慨的,有充足的光和空間。」這個設計案在高層會議順利通過,但也同時掀起了一場文化和政治戰役。支持派中包括文化部長,還有很多文藝界的名流,比如畫家PierreSoulages,導演PatriceChéreau,以及歌手SergeGainsbourg。反對派主張保護歷史古迹,認為玻璃金字塔的「入侵」會破壞盧浮宮的形象和它的歷史象徵意義。他們猛烈抨擊在盧浮宮安裝電梯等現代化設施,認為這樣做無異於把盧浮宮比作一個百貨商店。還有人提出折中的想法,只保留金字塔的骨架,而不安裝玻璃,但被人指做不倫不類。最終,支持派的力量在各種爭議之聲中推動了項目的進行,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在極大的爭議下最終贏得了人心。

如今,盧浮宮每天都會迎來成千上萬的遊客。然而作為博物館的歷史只是它漫長而豐富經歷的一部分。滄海桑田,它目睹了國家之間的戰爭,法國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宗教之爭以及法國大革命,經歷了法國改朝換代的起起落落,從軍事防禦城堡到宮殿,再到如今的公共博物館,一步步走近,一點點打開,見證了法國從封建王朝君主制一步步走向民主社會的過程。它收藏了一幅幅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也濃縮了一千多年錯綜複雜的法國歷史,在八百多年的時間裡,它的模樣從來沒有停止過改變,在不斷的拆除和重建過程中,每一次演變都集中表達了當時社會的「現代化」理想。從這個意義上講,盧浮宮的生命一直都是鮮活的。而再過八百年,誰又知道它會變成什麼模樣,還是不是一個博物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它絕不會變得無聊或陳舊,因為它總是走在時間的前面。

曹思予


推薦閱讀:

假期還有幾天,不如到國博看盧浮宮
盧浮宮大廳及陳設【原創攝影】
梵谷|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盧浮宮博物館
勁霸男裝廣告幕後調查 誰讓其入選盧浮宮?(北京青年報 2006-6-24)
浮光掠影盧浮宮

TAG:盧浮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