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乾隆盛世」:自欺欺人的騙局

1.乾隆統治下的中國,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人口最多、國力最盛的時期。為何在英國人眼中還是如此黯淡?因為當時的中國百姓實在是太貧困了。

2.乾隆盛世的貧困,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在精神上。

3.如果專制統治不那麼密不透風,西方湧來的文明新潮就有可能自然地浸潤這片古老的土地。可惜,中國恰逢了一個執政能力空前提高的「盛世」。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國派出的第一個訪華使團到達中國。

英國人對這個神秘的國度充滿好奇。他們相信,中國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黃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然而,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馬上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清王朝僱用了許多老百姓來到英使團的船上。英國人注意到這些人「都如此消瘦」。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毫無疑問,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乾隆統治下的中國,縱向比,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人口最多、國力最盛的時期。橫向比,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何以我們五千年文化得出的這個集大成的盛世在英國人眼中如此黯淡?

原因是,乾隆時代中國人和歐洲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實在太大了。

18世紀工業革命前期,英國漢普郡農場的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如下: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乳酪、少量的啤酒、腌豬肉、馬鈴薯、白菜或蘿蔔;晚飯是麵包和乳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鮮豬肉。工業革命後,英國人的生活水平更是蒸蒸日上。1808年,英國普通農民家庭的消費清單上還要加上2.3加侖脫脂牛奶、1磅乳酪、17品脫淡啤酒、黃油和糖各半磅,還有1英兩茶。

而乾隆年間的中國人吃的是什麼呢?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糧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憐。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

據《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戶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兩至44兩白銀。一個中等中國農戶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說,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

道路兩旁隨時可見棄嬰伸出蒼白的小手,而人們對這種犯罪行為竟熟視無睹。——使者日記

乾隆盛世的貧困,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在精神上。

到達浙江沿海後,因為不熟悉中國航線,英國人請求當地總兵幫他們找一個領航員,總兵痛快地答應了。總兵的辦法是派出士兵,把所有從海路去過天津的百姓都找來。使團成員巴羅說:「他們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帶回了一群人。他們是我平生所見神情最悲慘的傢伙了,一個個雙膝跪地,接受詢問……他們徒勞地哀告,離家遠行會壞了他們的生意,給妻子兒女和家庭帶來痛苦,總兵不為所動,命令他們一小時後準備妥當。」

這一幕在歐洲是不可想像的。英國人說:「總兵的專斷反映了該朝廷的法制或給予百姓的保護都不怎麼美妙。迫使一個誠實而勤勞的公民、事業有成的商人拋家離子,從事於己有害無益的勞役,是不公正和暴虐的行為。」同時代的歐洲,人權觀念已經深入人心。1747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建了一座夏宮,叫無憂宮。他的王宮選在了一個平民百姓的風磨坊邊上。在修建期間,磨坊主向法院起訴國王,說新建的王宮擋了風,不利於風磨轉動。最後國王不得不屈膝讓步,同意對磨坊主賠償。

這個故事有助於我們理解英國人何以對乾隆年間中國老百姓的生存狀況如此吃驚。

德國,夏宮旁的磨坊至今矗立

乾隆盛世的出現,有賴於乾隆皇帝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傳統人治明君的所有技術資源。如果這一盛世出現在漢朝或者唐朝,當然無愧於「偉大」二字。

然而不幸的是,在乾隆出生約二百年以前的1522年,麥哲倫就已經完成了環球航行。接著,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相繼來到中國南面的海域,全球化進程從此開始。任何國家想永遠閉關自守,已經不可能。

乾隆所處的18世紀,更是人類歷史偉大的轉折點。乾隆十三年(1748年),孟德斯鳩發表了名著《論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提出了「主權在民原則」。乾隆皇帝退位後的第二年(1795年),華盛頓宣布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完善了美國的民主政體。18世紀,世界文明大潮的主流是通過立憲制和代議制「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化,把他們關到法律的籠子里」。

1776年簽署《獨立宣言》

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卻在做著相反的事情。他視民間社會的活力和自發精神為大清江山永固的最大敵人,積六十餘年努力,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把民眾關進了更嚴密的專制統治的籠子里。因此,乾隆盛世是逆人類文明主流的產物。乾隆盛世的功績是創造了空前的政治穩定,養活了數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中國今天的版圖。然而乾隆時代給中華民族精神上造成的永久性創傷,遠大於這一時的成就。

橫向對比18世紀世界文明的發展,乾隆時代是一個只有生存權沒有發展權的盛世。縱向對比中國歷史,乾隆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民眾權利被剝奪得最乾淨、意志被壓製得最靡弱的時代。乾隆時代的中國人,是「做穩了的奴隸」,只許有胃腸,不許有頭腦。乾隆的「盛世監獄」精心塑造出來的國民,固然是馴服、聽話、忍耐力極強,卻無法挺起腰板,擦亮眼睛,迎接撲面而來的世界大潮。

面對幾千年未有的世界大變局,如果專制統治不那麼密不透風,中國社會不那麼鐵板一塊,西方湧來的文明新潮就有可能自然地浸潤這片古老的土地。可惜,中國恰逢了一個執政能力空前提高的「盛世」。以乾隆為代表的專制精神造成的中華民族精神上的孱弱、保守、僵化,不但是鴉片戰爭中中國失敗的原因,更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走得如此跌跌撞撞、艱難曲折的原因之一。只有透徹了解了乾隆時代的另一面,對這個時代的得與失進行一個全面準確的評估,我們這個民族才算沒有白白經歷「乾隆盛世」。


推薦閱讀:

乾隆最喜歡的皇孫,沒有之一,年僅八歲就憑本事被乾隆親賜黃馬褂
從《萬曆十五年》到《乾隆一日》
乾隆皇帝到底收藏多少枚玉璽?
如果乾隆當年不閉關鎖國,咸豐皇帝殺了慈禧,會是怎樣的後果?
乾隆皇帝八字的多種批法(欣賞)

TAG:乾隆 | 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