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這是達摩祖師說的一句話,說的是一種修行當中的定的境界,這種定可以是初禪定,也可以是初禪以前的未到地定,也就是欲界第六層天的定。達到這種定就可以參禪,可以參話頭,參通了,就開悟。具體說,俢定俢到能夠不再攀緣於外界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心裡也不再攀緣其他的法塵,就是不打妄想,不亂思慮,心思不雜亂。
這個心修到就像牆壁一樣,貪嗔痴煩惱都進不來,無關的六塵也進不來,而能專註於一個法上,思維參究真如之法,如來藏之法,參一個公案,或者參一個話頭。因緣時節具足時,就能找到答案,明得法理,找到真如心體。話頭可以是:拖死屍的是誰?念佛的是誰?吃飯的是誰?走路的是誰?也可以思維參究佛經里的一句話。
比如楞伽經里佛說:如機關木人,機發相起。這句話就能檢驗學人是否悟道,悟的對不對。如果悟錯了,就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也不懂菩薩舉足下足皆從道場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維摩詰經里的句子。話頭還有很多,能契合自己根基的最好。總之,這種定在這個世道不太好俢。唐宋朝那個時候極大多數人都有這種定,悟道就很快。
參禪不必一定要坐著,行走坐卧都可以參禪,隨時隨地參。心思集中,心不外顧,觸境遇緣時,隨時可悟。從古到今悟道的祖師極大多數都不是在坐中悟的,坐中不好悟。有的是聽人一說句話就悟的,有聽聲音悟的,有見色時悟的,有嗅香時悟的。他們都是參禪到一定程度,被某一個機緣觸發靈感而悟。也有很多是聽師父開示而悟的,也有是師父打一拳一棒而悟的,悟緣都不一樣。參禪也需要到一定的層次才可以參,定力不足,不能強參。定力得達到欲界未到地定。行走做卧心能不亂思維,能夠專註於一個境界了才能參禪。這時候參禪就,能起疑情,解決了疑情,就明心開悟。
推薦閱讀:
※這樣的裝飾畫,你的牆壁還空蕩蕩嗎?
※牆面發霉不要怕,小固教你怎麼做。
※【一牆一隅】拾 光 牆 影
※牆壁水跡斑斑 小區外牆屢修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