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意志意識形態》到《資本論》: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深化與思考

在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中,1845年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這裡,第一次對意識形態的內涵、產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探討,由此,標誌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基本形成。在隨後轉向政治經濟學研究過程中,馬克思雖然把意識形態納入「觀念上層建築」之中,並闡述了其由經濟基礎決定這一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但是在對資產階級政治學的批判和《資本論》中,「意識形態」術語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卻逐漸淡出,尤其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甚至沒有直接使用「意識形態」一詞,那麼如何看待馬克思這種研究思路的轉變?這是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中斷還是深化?這也是本文力圖思考的問題。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形成

「意識形態」(Ideology)一詞源自希臘文idea(觀念)和logos(學說)。從字面上講,指的是觀念的學說。馬克思最早使用意識形態這個詞是在其《博士論文》中,指出:「我們的生活需要的不是意識形態和空洞的假設」,在這裡實際上是把「意識形態」等同於「空洞的假設」。只不過,這時候馬克思並沒有對意識形態進行專門的研究。30—40年代,馬克思開始轉向黑格爾哲學的研究。當然,在這以前,馬克思曾讀過黑格爾哲學的一些片斷,由於「不喜歡它那種離奇古怪的調子」而一度拋開了它,並轉向康德和費希特的理想主義。但因為後者遠離生活,使他不得不再度回到黑格爾。1837年夏秋,馬克思在生病休養期間「從頭到尾讀了黑格爾的著作,也讀了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但馬克思從來也沒有無保留地接受過,而是從一開始就採取了某種批判的態度。1843年馬克思寫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批判了黑格爾把國家和市民社會關係「頭足倒置」的唯心主義思想,之後又寫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提出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勞動」,揭示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同時提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概念,新的世界觀已經呼之欲出。而1845年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則標誌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基本形成。主要表現為:

第一,較為系統地論述了意識形態的內涵。主要包括:一是從「虛假的意識」或者「幻象」理解意識形態,即把意識形態理解為一系列虛假的觀念體系。這種意識形態的「虛假」性主要表現為沒有正確認識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之間的關係。正如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序言中指出的:「人們迄今總是為自己造出關於自己本身、關於自己是何物或應當成為何物的種種虛假的觀念。」在這裡,馬克思恩格斯所指的「虛假觀念」,就是唯心主義的意識形態,在德國主要表現為德意志意識形態。為此,馬克思指出了德國哲學家們思維方式上的重大缺陷,他尤其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錯誤思想,認為青年黑格爾派表面上大講要對黑格爾哲學進行批判和變革,但是,「德國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種種努力,都沒有離開過哲學的基地。」馬克思認為,青年黑格爾派所主張的或反對的,都只是一些抽象的觀念。

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認為:「青年黑格爾派玄想家們儘管滿口講的都是所謂『震撼世界的』詞句,卻是最大的保守派。」二是指出意識形態本質上是統治階級的思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原理決定,在階級社會中,意識形態必然反映統治階級的思想主張。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係在觀念上的表現。」 「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同時,統治階級可以通過意識形態把自己的利益裝扮成全社會的利益,因此,意識形態的本質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三是革命階級的階級意識。在馬克思看來,每一個革命的階級要在革命的進程中取得群眾認同,進而發動群眾就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觀念。當然,「進行革命的階級,僅就它對抗另一個階級而言,從一開始就不是作為一個階級,而是作為全社會的代表出現。」因為,「每一個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就是說,這在觀念上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例如,資產階級在在革命的過程中就曾宣稱代表了包括無產階級在內的利益。但隨著資產階級統治階級地位的確立,它同被無產階級的矛盾也開始呈現出來。因此,對於無產階級來說,要突破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束縛,就必須通過革命,使無產階級自身經受革命的洗禮,並在革命中不斷增強自身的階級意識。

第二,闡明意識、意識形態的發生史。意識和意識形態緊密相關的,其中意識形態是意識的系統化表達,意識是意識形態的存在形式。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產物,而意識形態則是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產生的。關於意識的產生、發展,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在對唯心主義認識論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明確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這裡,馬克思所強調的人不是青年黑格爾所理解的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從事活動的人們」因此,人們的思想、觀念並不是純主觀的。「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而就意識形態而言,意識形態是隨著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在馬克思看來,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在統治階級內部也出現了分工,其中一部分專門從事意識形態工作。「他們是這一階級的積極的、有概括能力的玄想家,他們把編造這一階級關於自身的幻想當作主要的謀生之道。」在馬克思看來,這種意識形態的生產其本質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第三,指出了意識形態的消亡的條件和途徑。在馬克思看來,在資本主義社會,以私有製為主導的社會結構不僅造成了城鄉之間的嚴重對立,而且也直接造成兩大階級的對立。在這種情況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成為掩蓋人與人之間真實的社會關係的工具。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無產階級必將起來推翻資本主義,消滅資產階級。基於此,馬克思強調:「只要階級的統治完全不再是社會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說,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說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東西』說成是占統治地位的東西,那麼,一定階級的統治似乎只是某種思想的統治這整個假象當然就會自行消失。」換言之,只有在剝削制度消滅,階級消亡,只有人類的普遍利益得到真正的實現,意識形態的對立才能得以消亡。不僅如此,馬克思還強調某種意識形態的消滅不是通過精神的批判就可以解決的,指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也就是對無產階級來說,必須通過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這既是無產階級的使命,也是實現人的解放的必然要求。

二、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的深化和發展

如果說《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發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那麼,在其後的理論創作中,尤其是《1857—1858經濟學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資本論》等不朽的著作中,馬克思不僅開展了複雜的經濟學論述之外,同時進一步豐富了其意識形態理論。這種豐富和發展不僅表現為進一步深化了對意識形態本身的認識,同時也揭示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得以存在的社會基礎,進一步深化了唯物史觀,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和地位。主要表現為:

第一,對意識形態內涵的進一步豐富與發展。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進一步運用唯物史觀闡述了對意識形態的認識,並進一步拓展了意識形態的內涵。主要表現為:一是進一步闡述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馬克思認為,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生活中的物質方面,是人類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它包括:(1)自然地理環境;(2)人口的增長及其密度;(3)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這當中,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物質生活的主要條件,它規定和制約著另外兩個條件,而自然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生活中的精神方面,是指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哲學、宗教等觀點。對於兩者的關係,馬克思明確指出:「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這就進一步把意識形態建立在社會存在的基礎之上。二是將意識形態概括為社會有機體的一個層次。這一時期,馬克思在對意識形態的認識上,不僅將其看作一種「虛假的意識」或者「幻象」,而且明確將其納入上層建築中去,指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在這裡,馬克思明確指出了上層建築的構成,即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上層建築主要包括政治上層建築和觀念上層建築。其中意識形態屬於觀念上層建築的內容。並且他還對意識形態的形式作了明確的說明,即「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等。這裡,馬克思不僅明確指出意識形態屬於觀念上層建築,而且其本身就是現存統治關係的組成部分。三是對意識形態的變化條件進行了闡述。意識形態作為一種「觀念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因此,它必然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因此,對於無產階級來說,要實現意識形態的變革就必須改變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同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也必須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之上。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明確指出,共產主義社會將是:「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第二,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作為意識形態的政治經濟學,是具有階級性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是反映資產階級經濟要求和階級本性的理論體系。具有代表性的是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他們對政治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尤其是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第一次宣布了勞動創造價值,並在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中諸如工資、利潤、地租等具體範疇,在一定程度上觸及到了剩餘價值和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的經濟根源。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由於其所代表的階級局限性,使得它們的理論帶有根本的缺陷。(1)古典政治經濟學只是研究如何用稀有的資源去生產更多的財富,而看不到物的關係後面所掩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而也不能真正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在馬克思看來,在任何條件下,生產都是社會的生產,人們只有結成一定的經濟關係,才能進行物質生產。但在資產階級政治學卻不顧生產的社會性質,而把生產理解為單個的孤立的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的生產。這種「孤立的個人」是一種虛構,也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係。因為,只有在生產關係的視域中,才能認清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他才成為奴隸。紡紗機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它才成為資本。」古典政治經濟學所創立的勞動價值論是不科學的,內部包含著無法克服的矛盾。在經濟思想史上,亞當·斯密第一個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他強調「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能的真實尺度。」但是,斯密又認為在資本主義以前的商品經濟中,價值由勞動所決定,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產品不再全部屬於勞動者,而要與資本和土地所有者共享,為此,他把商品的價值分解為「土地地租、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 三部分。很顯然,斯密是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研究勞動價值論的。李嘉圖堅持了斯密的「只有勞動才創造價值」正確觀點。

但是,他沒有研究過這種勞動的性質,從而沒有認識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已成為商品,因而也不可能認識到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正是要透過現象發現其背後隱藏的本質關係。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把資產階級生產方式誤認為是社會生產的永恆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會忽略價值形式的特殊性,從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進一步發展———貨幣形式、資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古典政治經濟學以資本主義是自然的和永恆的社會制度為研究前提,否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歷史暫時性。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如斯密、李嘉圖總是考慮著不顧一切地維護資本主義生產,因為這種生產意味著儘可能無限制地擴大社會生產力,但卻不同時考慮生產承擔者的命運。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為了適應資產階級的日常需要,一再反覆咀嚼科學的經濟學早就提供的材料。」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特殊社會的、歷史地產生的生產關係。這種生產關係把工人變成資本增殖的直接手段。」這樣,「資本主義生產由於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而當「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可以說,馬克思正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機理的剖析,從其內在矛盾的歷史演進中宣判其命運」。

第三,批判資本主義拜物教。拜物教在英文中是fetishism,指人們對某種特殊物質的崇拜,類似意識形態概念。馬克思的拜物教理論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作為日常生活意識形態拜物教的表現。

(1)商品拜物教。馬克思認為,在以私有製為主導的商品交換的經濟體系中,勞動產品轉換為商品。商品所體現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表現為物與物的關係,這些物具有了一種神秘的力量,它控制著商品生產者,支配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為商品生產者崇拜和迷信。因為在商品經濟中,社會個體要想獲得社會共同體的認同,只有在生產中才有可能,也就是在商品交換得以體現。這樣,交換價值就成為了衡量萬事萬物的標尺。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這種神秘性稱為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性質根源於生產商品的勞動的社會性質。私人勞動成為社會總勞動的—部分,只是由於交換使勞動產品之間,使生產者之間發生了關係。從這方面說,商品拜物教的本質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表現為物與物的關係,物與物的關係反過來掩蓋人與人的關係。這樣,由人生產出來的商品反而控制人,商品也由此具有了神秘性的特徵。(2)貨幣拜物教。從商品拜物教到貨幣拜物教是一個必然過程。在商品生產社會中,人們生產關係的物化,最初是通過商品形式表現出來的。貨幣的產生使商品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隨著商品流通的擴展,貨幣的社會權力成了貨幣持有者手中的私人權力。原來是商品支配人,現在是貨幣支配人。生產關係貨幣化,貨幣被神化了。貨幣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發展形態,「因此,貨幣拜物教的謎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謎,只不過變得明顯了,耀眼了。」貨幣拜物教使得貨幣變得獨立而神秘,人們瘋狂的追求貨幣擁有貨幣,貨幣因而成為一種「符號權威」,從而使人被貨幣所奴役。(3)資本拜物教。資本運行的一般公式是G一W 一G』,資本是要實現價值增值,即要獲取剩餘價值的,它反映了資本家和僱傭工人之間的剝削和被剝削關係。但是,由於它採取生產資料等物的形式,進而給我們一種錯覺,似乎這些物天然就是資本,它本身就具有一種自行增殖的魔力,在資本主義直接生產過程中,隨著相對剩餘價值的發展,不斷地由協作、分工和使用機器而發展起來的勞動的社會生產力,卻被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商品中包含的價值和剩餘價值都必須在流通過程中才能得到實現,於是剩餘價值好象同在生產過程中對勞動的剝削無關了,而是從流通中產生出來的,資本的神秘化加深。而G一W 一G』被也被簡化成G一G』了,正是由於這種縮減,使物主體化、主體物化、因果顛倒,掩蓋了資本對勞動的剝削性質。這一切使資本變成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與此相適應的資本拜物教的神奇魔力完完整整地表露出來,相應地產生了資本的拜物教。因此,資本不僅是一種「物」,更是一種顛倒的社會關係。資本拜物教的產生也進一步促進人更加徹底的異化。

三、總結與思考

如果說《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唯物史觀創立的標誌,那麼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則為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深化開啟的一個新的視野。它是《德意志意識形態》確立的唯物史觀,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礎上,對意識形態理論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尤其是在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拜物教」是作為意識形態的「替身」出現的,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拜物教之間的關係。可以通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馬克思不僅進一步將意識形態納入「觀念上層建築」之中,並闡明其由經濟基礎決定這一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而且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也實現了由「外在」的批判向「內在」精細分析的轉變,使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審視進一步回落到「市民社會」之中,在諸多方面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

第一,如果說,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主要是從社會分工和國家視角上看來意識形態產生,即認為隨著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分離,在階級內部出現了該階級的思想家,從而成為意識形態的製造者。那麼隨著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深化,馬克思視野中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已並非完全是資產階級思想家「虛構」了,而是深深紮根於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之中。這不僅表現為他把意識形態納入到「觀念上層建築」,並闡述其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思想,而且還體現在商品、貨幣和資本的現實的運動中。這樣,對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虛假意識」的認識進一步由認識論的層面推進到資本主義內部經濟的運行之中。同時,通過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馬克思不僅分析了剩餘價值的來源,更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及其內在的矛盾。這種批判不僅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同時也是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批判,因為資本主義「內部聯繫一旦被了解,相信現存制度的永恆必要性的一切理論信仰,還在現存制度實際崩潰以前就會破滅」。 「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正是在這種批判中得到不斷發展」,也由此將無產階級的思想學說建立在更加科學的基礎之上。

第二,進一步分析了意識形態與日常意識的關係。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被賦予了普遍的形式。那麼無產階級如何突破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束縛呢?對此,馬克思給出的答案是通過無產階級的革命,不斷增強自身的革命意識。但這裡,還沒有從日常生活意識角度來認識無產階級,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社會中作為日常生活意識形態的拜物教問題,也低估了無產階級衝破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束縛的難度。在經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之後,尤其是通過運用了由抽象到具體的方法,層層梳理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內在機理基礎上,馬克思闡述了資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各種經濟樣式,即上述所提到的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由此揭示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存在社會基礎,即處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人階級其實只能按照日常生活的認知來認識資本主義,難以看清資本主義的本質,從而不可避免地使自身陷入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拜物教的雙重束縛之中。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拜物教的批判也正是對這種日常意識批判的集中表現。它還告訴我們,意識形態與日常生活意識是不可分割的,日常生活意識構築了意識形態存在發展的基礎。因此,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批判,不僅要批判其意識形態的本身,同時需要批判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活意識。

第三,相比較《德意志意識形態》對意識形態一般的批判,通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馬克思更加註重探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崩潰點」或「泄密處」,即尋找資本主義的「反證」。如資本主義雖然宣稱民主和自由,但是「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的民主、自由等社會權力,在金錢至上的現實中,實際上只是有錢人的私有權力。」 「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品來支配,另一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比如「勞動力所有者和貨幣所有者在市場上相遇,彼此作為身分平等的商品所有者發生關係」,但是這種關係的背後是勞動者「從自由人變成奴隸,從商品所有者變成商品。」再比如資本家支付給工人的貨幣,但卻「沒有留在工人手中,而是當工人對自己所生產的商品進行支付時,不斷回到資本家手中。」 等等。通過尋找資本主義的「反證」,馬克思不僅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同時把這種虛假性進一步嵌入融入到資本主義的現實之中,使資本主義社會中「顛倒的意識」更為充分地暴露出來,也使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認清自己的根本利益。

第四,與《德意志意識形態》相比,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過程中,尤其在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和《資本論》中沒有直接使用「意識形態」一詞,從表面上看,意識形態隱遁了,但從深層次看,馬克思不僅沒有放棄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批判,反而將其沉降到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全過程之中,實現了由「外在」的批判轉向「內在」精細的分析。因此,「從本質上看,這種隱遁實際上是一種由外向內的『侵入』或『浸潤』。」意識形態也從高高在上的天國被拉回到世俗世界中,並實現了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諸樣式分析的具體化和現實化。可以說,在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馬克思雖然沒有直接使用意識形態一詞,但意識形態反而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幽靈」。


推薦閱讀:

青年節·馬克思墓地尋找指南
劉練軍:在馬克思墓前的思索
對馬克思盤的一些見解(轉)
馬克思之後的哲學革命:當代路向及其意義
馬克思主義

TAG:意識 | 思考 | 理論 | 意志 | 資本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