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對聯』數字在對聯中的妙用
數字在對聯中的妙用
對聯源遠流長,是漢民族所特有的一種文學樣式。它巧妙地利用漢字的特點,構成兩句(或兩段)音節、字數對等,詞性對稱,聲調平仄協調的聯語,有如鴛鴦戲水,又似蓮花並蒂,短小精悍,富於表現力,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是中華民族文化長廊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對聯非常講究趣和巧。歷史上流傳下來歷的名聯,或巧用鑲名,或妙用名字,或化用典故,或借用修辭,信手拈來,妙筆天成。下面就以其中的「妙用數字」分類作一番介紹。 一、春聯 春聯是人們歡度春節時使用的對聯。有這樣一副對聯: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此聯為宋朝呂蒙正所作。呂少時家境貧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節,家中缺衣少食,過得冷冷清清,與富貴人家不可 同日而語,苦讀寒窗的呂蒙正寫下了這幅對聯。這幅對聯巧用「隱字」修辭,上聯隱「一」,下聯隱「十」,諧音「無衣無食」,橫批「無東西」、,可謂叫苦有方。 春聯中最絕的大概要數下面這一幅: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曾在除夕下令「每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下令後他微服私訪,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就詢問原因,原來那家的主人是閹豬的,還沒找到代筆人。小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一時高興,就代為這家人寫了這樣一幅對聯。這幅對聯取用數字,既具皇者大氣,又切合閹豬人身份,含蓄而幽默。 二、裝飾聯 裝飾聯是指美化環境的對聯。遊覽勝地、名勝古迹、書房卧室等都可以題寫裝飾性對聯。舊時某地十佛寺有聯云: 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仙橋 上聯萬、千、百、十逐步遞減,下聯一、二、三、四逐步遞增,同時又巧妙地展現了一幅動靜相生的圖畫,頗具神韻。 下面成都武侯祠這副對聯則更令人拍案叫絕: 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齣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 上聯「遵教受」指諸葛亮逝世後,其既定方針由姜維繼續實現,下聯「十倍荷褒榮」指 劉備臨終稱諸葛之才「十倍曹丕」。對聯在用數上從一到十皆用,概括地寫出了諸葛一生謹慎、功蓋三國而又「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結局。 題寫書房卧室的對聯,徐渭(即徐文長)題其青藤書屋的——副可謂無出其右者: 兩間東倒西歪屋 一個南腔北調人 巧用數字方位詞點出了窮困潦倒的生活,又於自我解嘲中透出一股特立獨行之高標品格。 三、專用聯 專用聯是指專為某一事而題寫的對聯,常見的有婚聯、壽聯、輓聯等。 1、婚聯 婚聯是人們對新婚夫婦予以讚頌、祝福的一種對聯。梁石編的《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中收有如下一聯: 一陽初動,二姓克諧,慶大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鳳卜 六禮既成,七賢畢集,奏八音,歌九和,全無缺?羨鸞和 按《周易》解,「一陽初動」講的是結婚時間為十——月;「三多」即「多壽多福多男 子」;「四美」古時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五世其昌」謂後代子孫昌盛發達;「六禮」指古代成婚的六個程序;「七賢」指主持婚禮的七位賢人;「八音」泛指各種樂器;「九如」是祝福新婚夫婦健康長壽;「十全」即十全十美。此聯全用吉祥語,用數一到十依次排列,堪稱古今第一鉚昏聯。 2.壽聯 壽聯指為老年人祝壽而作的對聯。一則真心實意而祝賀: 二萬里山河,伊古以來,未聞一朝一統二萬里 五十年聖壽,自今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此聯為乾隆五十大壽,在離京上泰山前紀曉嵐所作。上聯從江山(地域)角度立意,下聯從時間角度設旨,上下聯合為「萬歲萬壽無疆」之意,且聯首聯尾重合復沓,頗見匠心。 二則為譏諷而作。據云,明末清初降臣洪承疇做壽時,一書生贈他一副對聯: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人們不解其義,有人測之曰:「首句隱無八,次句隱無恥也」,氣得洪承疇暴跳如雷。此聯也有一說為人們為賣國賊袁世凱所作。 3.輓聯 輓聯是用於表示對死者深切哀悼和紀念的對聯。黃興挽黃花崗烈士聯云: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上聯歌頌七十二烈士滿腔熱血報效祖國英勇捐軀,下聯寫四萬萬同胞對他們的深切悼念,對仗工整,辭真意切。 四、交際聯 交際聯是用於人們交往的對聯。人與人的關係非常複雜,或褒或貶,或祝或諷,接風贈別,試才鬥志,均可用對聯這種文學樣式。 據《古今趣聯拾萃》記載,一知府大人為試神童謝啟才學,出了一幅上聯: 三位大仙,騎獅、坐象、踏蓮花 謝不假思索: 兩班衙役,偷雞、摸狗、摘南瓜 對得又快又巧,令人忍俊不禁。 如果說,謝啟的對答還具有孩子氣的滑稽的話,前清大才子李調元與眾書生的喝酒吟對,則在狂放不羈中帶有一股倜儻英姿: 一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打扮入九十分嬌 十九月,八分圓,七個才子六個癲,五更四鼓三聲唱,大喬二喬一齊來 聯中用數從一到十順逆各一遍,活脫脫顯出李調元的才華橫溢而又醉態可掬。 與李調元這副對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當數下面這一聯: 一葉孤舟,坐著兩三位騷客,啟動四帆五槳,經過六灘七彎,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十年寒窗,進了八九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四書五經,考了三番兩次,今天一定要中 這副對聯,寫盡了眾舉子苦讀詩書與屢次應試的艱辛,又寫出了他們的真實心態:十年寒窗無人識,一舉成名天下知。可謂形神兼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