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主題教學的深度備課

——《三打白骨精》備課的漫漫取經路

竇桂梅

為什麼要進行主題深度備課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一支粉筆,兩本教材」的教學方式,以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參考書」的備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化下的時代兒童對知識的渴求。過去的教育,過於把語文工具化,導致語文成了沒有文學、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的知識的跑馬場,很多人覺得聽不聽語文課無所謂。甚至有人認為,語文,根本就不是老師教出來的。  這話當然有些絕對,但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教什麼,怎麼教?這是擺在當今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改變,才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形式也需要變革,才能讓他們學得輕鬆愉悅。要做到這些,只有從改變備課模式開始。  俗話說,教要成功,備要當先。備課的水準,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由於網路資源的發達,教師的備課似乎越來越輕鬆,只要上網搜索,各種相關資料和教學設計就會紛至沓來,「拿來主義」成風。從不管「拿來」的東西是否適合自己的課堂,粘貼一下,剪輯一下就用上了。於是,形式代替了思考,課件代替了大腦,腦力活變成了體力活,備課成了簡單的「手工操作」,有些課,形式新穎,花色齊全,但真正沉澱在教師心底的東西卻寥寥無幾。  現在有兩種現象:一是拒絕深度,二是深不下去。關於拒絕深度,我認為這是不妥的,沒有深入的研究恐怕不會有高質量的「淺出」,失去「深入」的「淺出」,兒童只能變得「膚淺」;關於深不下去,我認為除了教師素養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備課的觀念與思維方式,因為素養是可以在不斷的備課、上課中提升的。   那麼,備課需要怎樣的觀念與思維方式呢?我覺得,作為語文教師,應當有一種專業自覺,對每一節課抱有敬畏之心。要知道每節課,我們付出的只是職業時間,而兒童付出的卻是寶貴的生命時間。教育要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而這奠基,就應從我們細緻的備課做起。備課的過程就是自己的專業走向高度的過程。深度不是難度,深度決定高度。近年來,主題教學在努力實現 「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 「三個超越」的過程中,都是藉助深度備課來實現的。  面對主題教學的基本理念,通過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行為,證明其價值和意義。主題教學的課堂如何喚醒並感染學生,實現閱讀的拓展、思想的延伸、意義的建構乃至人生的奠基。這都有賴於主題教學的課堂上由溫度、廣度、深度,通過梯度,所共同達成的高度。沒有教師廣博的閱讀視野和充分的資料鋪墊,課堂不可能實現有效的廣度,沒有細膩的教材挖掘與精心的教學設計,課堂的溫度與深度就只是空中樓閣。課堂上要想呈現出這種高峰體驗,必須有賴於語文教師的深度備課。這種深度備課,還是在專業共同體基礎上的深度備課,姑且叫主題深度備課。  所謂主題深度備課,就是指以教材為起點,在深讀教材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開發可以利用的一切課程資源,達到教材解讀的深度與高度,拓展教學內容的廣度,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設定儘可能地趨於適度合理,使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這種主題深度備課,從傳統備課到主題深度備課,代表備課觀念的轉變,它強調備課的整體性,見樹木,更要見森林。深入把握教材意圖,以及教材背後的信息,並有針對性的在容易產生偏差的問題上作闡釋,實現創造性地解讀教材和備課。  這裡所說的深度,不同於筆者在談主題教學三個維度(溫度、廣度、深度)中的深度,它指「備課」意義下,教師要了解學生所達到的思維深度、情感濃度和理解高度,還包括教師藉助各種途徑解讀教材、運用教材、拓展教材,乃至與學生事先的「預測」,比如共同學習教材,以及相關同構文本時所達到的深度。具體包括深入拓展、深度研究和深刻思考三方面。  深入拓展——不僅是指對於「這一課」教學內容的拓展,而且還包括對課文的相關評論、課文的原著、課文作者的其他作品、與課文同題材的相關作品等的拓展閱讀。通過對文本深入細緻而又多角度的解讀,選擇恰當的教學主題,進而進行教學設計。  深度研究——要在深度拓展之後對教學進行深度設計,如何預設好課堂流程,實現學生學習過程的深入淺出。這一環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因此,反覆琢磨,把閱讀教材獲得的認識,結合擴展得到的收穫,更重要的是,從教育學的角度,如何基於兒童的接受心理,實現備課的再創作的過程。  深度反思——一堂課結束後,並不意味著思考的終結,教學結束後要深入反思,將這一過程中獲得的收穫條分縷析地歸納總結,從中提煉寶貴的思想閃光點,並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可進行書面寫作的形式,也可以是互動討論、聽課評課的形式,升華結晶。

怎樣進行主題深度備課

  上文簡要闡釋了主題教學深度備課的意義,以及深度的內涵。那麼,就文本而言,怎麼實現深度備課的目標?筆者就結合《三打白骨精》一課的備課過程談談體會。  一、初讀教材及參考說明  選定一篇課文作為重點研究篇目之後,首先要做的是從頭至尾細讀一遍。這種閱讀應該像「地毯式」的轟炸、掃描,讓每一個字,每一段話,從自己的口中,從自己的內心流過,沉澱出「大概內容」。  初讀教材後,還要看看編者設計的書後思考練習題,章節安排的內在邏輯,把握編者的意圖。文章義、作者義、編者義都結合在一起,我們才好確定教學的內容。   二、通讀原著和作者生平  就《三打白骨精》來說,細讀課文後,我們還應當通讀《西遊記》,了解作者生平,看作品評論,仔細研究《西遊記》中塑造的悟空等人物形象。再有,原文的《三打白骨精》出自《西遊記》的27回,近2700多字,課文呢,只有幾百字。這個時候,教者要比較,編寫者把作者描寫的哪些地方刪掉了,哪些地方改寫了。然後再深入想想,除了符合課文的「盡量短小」外,為什麼刪掉了那些語段。結合整本書,再結合課文與原文的對比,可提取幾個閱讀當中感受最深的關鍵詞進行品讀。如《三打白骨精》中表達的「修心」、「世俗」、「幽默」。對於這樣一本已經滲入到中華民族骨髓的經典,要想做一個提綱挈領的評論恐怕很難,且不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就自己一個人的閱讀體驗應當也是多元的。  透過文字,一定要讓兒童關注後面站著的那個人——作者。關於作者究竟是誰,歷史上有很多爭議。我們當以主流觀點為準,所以,要讀吳承恩的相關資料,了解吳承恩在科舉晉陞的道路上,屢遭挫折的經歷。《西遊記》大概是吳承恩中年以後創作,或許是晚年所作。作者之所以在《西遊記》中既有嫻熟優美的文筆、又有人情世故的練達成熟,還有不乏深入透徹的人生領悟,很可能與作者的人生經歷有直接的關係。  三、選讀原著及相關評論  了解該書的歷史評價與文學地位。《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通過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版本。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知。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等,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樣式眾多,數量驚人。  通過閱讀相關評論,我們重點要了解《西遊記》中的人物形象特點。比如孫悟空是一個複雜的形象,他集人性、神性和猴性於一身。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魔,從猴性的角度來看,他是一隻活潑可愛的猴子。作為一位英雄,他天不怕、地不怕,渾身是膽;作為一個神魔,孫悟空還會七十二般變化,有翻江倒海的本領。作為一隻猴子,毛臉雷公嘴,羅圈腿,拐子步,活潑好動,坐不安生,還愛吃桃子——這些備課,對兒童來說,很好玩,他們眼睛會發亮。當然,還有人說的孫悟空代表明代新興市民的形象,具有英雄好漢的特徵,他對自由的追求反映出自然人和社會相衝突的結果,西天取經是孫悟空社會化的過程等。這些教學不必托出,但教師備課中,作為了解,還是必要的。  再如唐僧。兒童眼裡,唐僧具有不明是非、窩囊膽小等特點。李偉實的《唐僧形象分析》《唐僧,一個「雞肋」人物的再剖析》等都為唐僧進行辯護,說唐僧言行一致,抱著求取真經、追求光明的堅強信念,滿懷決不辜負天子、萬民重託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一往直前,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些了解,都為教學中,讓兒童對人物進行客觀評價,提供了有利的參照。  四、再讀教材並確定主題  讀了上面談到的《西遊記》相關評論後,對《三打白骨精》課文的理解,應當不會有太大的偏頗,於是,我們就可在此基礎上對文本進行精讀。在精讀的過程中,可以圍繞文本問自己這樣四個問題:  1、文本究竟說了什麼?  這裡指的是,要弄情文本裡面「究竟」說了什麼。如果是故事,應當了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對於課文《三打白骨精》,應當知道它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上路遇白骨精,白骨精先後變成村姑、老婦、老公公,希望迷惑唐僧、騙取唐僧的信任,以達到吃唐僧肉的目的,結果被火眼金睛的孫悟空發現後被打死。我們發現,其中還涉及到一種小說中的獨特手法叫做「反覆敘事」,即多次講述同一個衝突。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非常常見,比如《西遊記》里的「三借芭蕉扇」。水滸傳里有——三打祝家莊,三國演義里有——三顧茅廬。反覆不等於重複,這樣的反覆敘事要想吸引兒童,不致因為重複而引起審美疲勞,這就要求在反覆中有聯繫、有區別、有遞進。實際上這對文章寫作的要求是很高的。由此,這就為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讓兒童體現這樣的寫法,做好了必要的鋪墊。  2、文本想要說什麼?   這一步意在弄清最初作者「想要」說什麼,哪些情節等待我們去挖掘。也就是說,作者之所以這樣表達,背後一定有一些相關的條件;一篇文章之所以這樣描寫,一定有相關的背景。比如《三打白骨精》是根據傳統神魔小說《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改編的。上接「五庄觀觀音甘泉活樹」,下啟「黑松林三藏逢魔」。本文中的衝突,表層是師徒與白骨精的衝突,深層衝突則是師徒衝突:孫悟空有一對火眼金睛,唐僧卻只是肉眼凡胎。作者通過這樣一波三折的故事,也許還有這種可能,降服妖魔不僅要有與妖魔鬼怪鬥爭勇往直前的勇氣,更要忍受和排除來自自己同一陣營中的好人的阻撓和誤解。  3、文本能夠說什麼?  這一個環節就是盡「可能」想想文本還會寫到什麼。儘管通過搜集資料與廣泛閱讀,我們已經對課文有了一定認識,但我們無法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這時不妨將這篇課文所有可能作為主題的關鍵詞都羅列出來,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從中選出最佳的教學切入點。這一個環節就是儘可能想到,文本還會寫到什麼。儘管通過廣泛的閱讀與資料收集,我們已經對課文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我們無法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我們不妨將這篇課文所有有可能作為主題的關鍵詞都羅列出來,像我們語文教師中在《三打白骨精》中讀到了「正義」、「懲惡揚善」等。當然,還有許多解說,就三打白骨精,讀到人際關係,管理哲學等內容。於是就有關於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下崗的原因:與單位領導唐僧在三打白骨精等問題上拒不合作;目中無人,常揚言一個跟頭就能把經取回來,嚴重威脅單位領導職工的工作;檔案中清楚地記載著五百年前的歷史問題。這些「可能」教師要儘可能知道,至於讓兒童了解多少「可能」,必須基於兒童的實際情況。  4、文本應該說什麼?  這一環節就是說文本「最終」說什麼,以此確定主題。當我們讀完一篇文章時,對文章的理解儘管有多種解讀,但當問自己:它究竟說了什麼、想要說些什麼、能夠說些什麼?到了「應該說些什麼」這一步,就必須提出個人的見解。《西遊記》給我的感覺是一本講「修心」的書,西天取經,取的究竟是什麼?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西遊記》中唯一一部完整出現的經文就是《心經》,西天取經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完成自我內心修鍊的過程。然而,對於唐僧師徒四人和本書的讀者而言,內心所要修鍊的具體又是什麼呢?我所讀出的是「向善」。  為什麼會以「向善」作為教學主題?一是由課文唐僧的「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出發,讀到核心詞「向善」。二是在《西遊記》中獲得依據。比如關於師徒四人取的是什麼經?取經的目的是什麼?尤其唐僧,張口閉口把善掛在嘴邊。或佛家之語,或自己的話,或引用古人的話,如「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猶有餘」,等等太多了。再有孫悟空,的懲惡揚善,還有豬八戒,白馬,沙僧等,在《西遊記》中都有相關「善」的話語表達,而且自身都是「向善」而修成正果。因在《三打白骨精》中不是重要人物,所以略過。三是「向善」基於人性出發,把故事的幽默,想像等特點融入其中。不知不覺中,印留兒童心中,化作一種心靈符號。而且,事先也讓學生閱讀體察,學生大多都能說到「懲惡揚善」之意,而這,就是「向善」的基本表達。  四、確定教學基調與策略  準備了這麼多,怎麼在課堂上呈現?備課的過程怎麼變成上課的過程?有了上面對文本的深入挖掘,備課的下一步就一定要想到面對的兒童。這一課的教學一定要結合兒童語言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開展,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氛圍,要輕鬆不要沉重。  《西遊記》是一部快樂的書,《三打白骨精》是其中僅有的幾段讓人感到悲傷的內容,但其中悟空不乏猴性特點,英雄形象——這恰恰是兒童最喜歡的角色。《西遊記》作為一部帶有童話色彩的小說,讀的時候,你會感覺語言幽默,人物形象天真可愛,雖有故事情節的磨難,讓人物的命運或悲或喜,但課堂的基調不應讓學生感到悲傷憤怒,而應喚起同情與思考。  2、教學結構,要網狀不要線性。  《西遊記》是一部囊括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的小說,其中的人物天馬行空,上天入地,但教學不能面面俱到。我們認為,教學《三打白骨精》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從中獲得人生的啟迪,二是以它為引子去讀《西遊記》。因此這篇課文的學習,不能停留在一般文章的水準上,要結合原文,體會體裁特點,文字表達特點,主題呈現的脈絡,故事敘事的特點等,展開主題導讀教學。但圍繞主題開展教學,既要放得開去也要收得回來,這就要求教學的設計,不能單一,應當呈現一種網狀結構,在散漫中將知識、文化和思想慢慢滲透給學生,最後以主題加以提升總結,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就不會是牽強的和無選擇性的。比如教學流程大致分成以下環節:利用小說中「環境」的描寫,滲透《西遊記》中的環境描寫;藉助小說中「情節」的研究,探究《西遊記》中的寫作特色;通過小說中「人物」的評價,導讀《西遊記》中的意義主題。  3、教學方式、要聊談不要串講。  以往,我們習慣於把課文當作種種大道理的載體,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出「故事」的情趣和意味。承接上學期教學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的經驗——我們期待著繼續以「聊」的方式,超越「講」,教學中努力做到,比「講」更輕鬆、更幽默、更開放、更親密。這種「聊」不僅是「說說」、「讀讀」,而是以兒童為主體,深入挖掘課文中的故事因素,站在平等對話基礎上的教學形式。因此,「聊故事」應該是語文課堂的風景之一。當然,聊不是隨心所欲,而是看似輕鬆,實則不輕鬆的「舉重若輕」,那些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應當在師生不著痕迹的盡情對話中得以落實。可以說,「聊」是一種高超的藝術,願我們能籍此與學生的心靈實現對接。從而,在對《西遊記》和《三打白骨精》的文本深入解讀的基礎上,可以確定以向善為主題,通過環境、情節、人物三大板塊的課文與原著的比較閱讀,實現名著導讀的課堂基本模式。

深度備課帶給我們的思考

  1、文本特質如何體現?  按照王榮生在《語文科課程理論基礎》中的論述,語文教材里的選文大致分為四種類型,即「定篇」「例文」「樣本」和「用件」。因此要「因文而備」。由於多數情況下,我們將教材中的課文當作「定篇」來講,很可能會忽視教材編者意圖,甚至也是文本自身的不能承受之重。  近年來,基於對傳統語文教學觀的繼承與提升,我們提出,主題教學的備課,不應僅是指向「語言與文字」的教學,還要適度讓學生獲得「語言與文學」熏陶教學的思考。就《三打白骨精》這樣的壓縮文本,我們姑且也給它起一個名字,叫「用具」——希望讓學生以《三打白骨精》為「引子」,獲得相關的文體知識和讀寫知識,學習閱讀與寫作的「方法」,但同時,又藉助課堂教學中解讀到的意義「主題」,引導學生導讀《西遊記》。因為是文學名著,就應以文學理論為背景,嘗試從文章體裁本身的特點出發,盡量以文學理論,對於文章體裁的賞析方法,作為理論依託,打破以往語文教學,只見文字不見文學的屏障,讓高年級學生,不僅僅停留在理解文字的表面,而是用「語文」的視角,對教學內容產生帶有文學鑒賞意味的閱讀理解。  2、如何把握好取捨的度?  像《三打白骨精》這樣,以具有較強內在聯繫的,和共同主題的內容來建立的教學內容,與一般以「課」為單位的備課組織內容相比,顯然具有廣闊的視角和靈活性。在尋求備課的道路上,如果我們跳出一個隱形的前提,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也許一點一點打開,我們就有了更大的突破,當然,教學的效果必定會因為這樣的備課而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但,儘管如此,按照主題單元的形式開展備課,常常就感覺像自己手裡有一桌滿漢全席,每一道菜都想呈現給學生,但是知道的,不等於都要給學生,如何避免由於取捨不當而造成的教學內容過多、教學思想過深,學生消化不了的問題?就是說,這個「度」的把握值得我們深思。  不管怎麼說,主題教學備課的思路,既注重教材自身的深度解讀,又要體現「課外閱讀課內整合」的特點,是帶有「原創意義」的備課,希望形成一種介於講讀課與閱讀課之間的新的課型。  3、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  基於專業共同體基礎上的深度備課,是主題教學思想的發展,更是提高教師備課的專業水準、為個人專業發展打下深度儲備的途徑。不僅讓教師,還要讓學生得到深厚語文素養的潤澤。可見,主題深度備課服從主題教學開展的需要、適應教師備課現狀的要求,也是老師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出口。  然而,為了獲得更大的閱讀背景,主題單元的備課,要找到相關的同構主題或者異構主題的相關內容去閱讀,非常耗費時間精力,這樣的備課放在假期里偶爾為之可能還行,但要把它變成自己每一天的教育生活恐怕有相當大的困難。所以,《三打白骨精》只是作為一個典型課例而已。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要呼喚這種備課精神。當我們一個學期能夠深入鑽研,鑽研一類文章中的一篇,當我們對那些經典的例文或樣本進行深入剖析時,往往就能帶動起對其他文本的深入解讀。  西天取經之路,艱難險阻,酸甜苦辣,教師成立專業共同體,互幫互助,也時為了取得教育之經,實現通融完滿人性的路,更是接近於佛性的路。  漫漫取經路,漫漫修鍊路。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推薦閱讀:

瑜伽練習技巧:拜日式瑜伽體式教學口令
架子鼓的記譜法學習教學
有效對話:語文課堂教學的不懈追求(朱則光)
讓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更好的成長
我在教學中對師愛的點滴體會

TAG:教學 | 主題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