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財經媒體進化簡史|智谷趨勢
智谷趨勢研究中心︱元淦恭
稍早前閉幕的財新峰會,最引人注目的消息是關於財新傳媒自身。19日晚上,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宣布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入股財新傳媒,CMC董事長黎瑞剛將出任財新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CMC取代浙報成為財新第一大股東,成為今年中國最引人關注的媒體轉讓事件。
如果說CMC這個名字讓人感到陌生,她身後的發起者則都是鼎鼎大名。2009年成立的CMC是中國第一家專註於媒體及泛文化產業的大型股權投資基金,主要發起人包括上海東方傳媒(原名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簡稱SMG)集團控股的上海東方惠金、原文匯新民聯合報業、國家開發銀行等。簡而言之,這是一家具有上海市官方背景的文化投資集團。
黎瑞剛何許人也?他不僅是CMC的董事長,更是中國傳媒業界知名的「大佬」級人物。他是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EG)總裁,和人們通常所說的上海文廣(SMG)相對,作為其母公司的SMEG被習稱為「大文廣」。這一集團旗下擁有東方衛視、上海廣播電視台、第一財經傳媒等眾多媒體,在中國電視和財經新聞領域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中國經濟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國財經新聞的成長有目共睹。梳理中國財經媒體興起、壯大並逐步分化的全過程,可以一窺中國改革的來路,或可預見中國媒體的未來。限於作者水平所限,難免有錯漏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一
「文革」後第一份專業經濟類報刊,出現於1978年。這份報紙的名字名為《財貿戰線》。
《財貿戰線》報是當時的國務院財貿小組的報紙,而參與創辦這張報紙的編輯記者,多是原北京《大公報》的人員。當時,「文革」時「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口號還在使用。財貿系統也還在開全國性的「學大慶學大寨」會議。姚依林曾考慮新的報紙用「財貿學大慶學大寨」的名字,以配合大會召開,但因為名字太長不上口,而國務院財貿辦「文革」前曾辦過《財貿戰線》月刊。財貿小組最終同意報紙定名為《財貿戰線》,並在「財貿學大慶學大寨」全國會議召開當日創刊,那一天是1978年7月4日。這也成為「文革」後第一份經濟類報刊的生日。
1981年,《財貿戰線》改名為《中國財貿報》。1983年,以《中國財貿報》為基礎又新創辦《經濟日報》,由國務院主管,成為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並立的四大中央級黨報之一。
二
1980年年初,中國的經濟類報紙增加到三份,除《財貿戰線》外,分別是《市場》和《經濟生活報》。
1979年10月,人民日報社創辦了《人民日報》的第一份子報,名為《市場》(1989年,《市場》報更名為《市場報》)。指揮籌辦的是時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安崗。
安崗對於《市場》報有一整套想法,這些想法在當時大膽甚至「出格」。他提出,《市場》不發評論,不強調指導性,以消息報道市場;不寫長稿,二三百字,甚至百字新聞,登在頭版,甚至頭條,鼓勵大記者寫「豆腐塊」的消息。稿酬從優;要敢於報道「封、資、修」的東西,如美容、化妝、服飾、飲食、休閑、花鳥魚蟲等。他還「石破天驚」地提出,要刊登廣告;要研究股票、證券,內地沒有,可以到香港證券交易所考察學習等。
如果說《財貿戰線》和《市場》報是當時中國經濟類報刊的「國家隊」的話,杭州的《經濟生活報》是「地方隊」。《市場》報創刊後,各界反響強烈。時任浙江日報總編輯的吳堯民於1979年11月向時任浙江省長李豐平回報工作時提到此事,李豐平隨即說「浙江日報也可以辦一張經濟類的小報嘛!」《經濟生活報》應運而生,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省級經濟類報紙。
三
創辦於1980年6月的《世界經濟導報》,是中共建政後第一份由中央和地方學術機構聯合創辦的報紙,在中國財經報道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報紙的主辦方是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和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其定位是:「針對我國四化建設中經濟改革的實際需要,報道外國經濟建設的成敗經驗,介紹各國經濟發展情況,分析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普及世界經濟知識,突出知識性(包括學術性)、針對性、戰鬥性,兼有新聞性、趣味性。」
《世界經濟導報》的辦報探索,在中國經濟類媒體的歷史上是不能抹去的一頁。報紙每期都有一定篇幅刊登知識性文章和資料,增加讀者世界經濟方面的常識;把專業性、學術性的文章通俗化、普及化,把大量經濟數據繪製成圖表,以便讀者快速了解相關內容。這份報紙從試刊號開始,就規定學者、專家的名字前不加「著名」等帽子,官員只用簡單的官銜,名字後面也不加「同志」這一稱呼,這些在當時都是很罕見的。
《世界經濟導報》無論在組織形式,還是報道內容上,都是中國經濟類報道興起早期的珍貴嘗試。1989年,《世界經濟導報》因故停刊。
四
經濟信息是八十年代經濟新聞的主體。
八十年代的中國媒體,黨報黨刊仍處在絕對的支配地位。《經濟日報》、《市場》報、《經濟參考報》等新型黨報的探索,悄然改變了中國媒體的經濟報道生態。
改革開始以後,企業需要發布工商信息的渠道,經濟類報刊成為它們的當然選擇。與此同時,當時的經濟類報道仍未從傳統的宣傳語境下脫胎,對地方和企業經濟的表揚稿也佔到相當比例。然而更值得重視的變化是,這些報刊扮演起為經濟改革「鼓與呼」的角色,在記錄經濟事件的同時也傳遞政策變革的信號。
《經濟日報》堪稱這一時期黨報變革的先鋒之一。《市場》報的創辦者安崗,是《經濟日報》定名後的第一任總編輯,安崗的繼任者范敬宜,也是知名的開明報人,他1979年在《遼寧日報》上所寫的《莫把開頭當過頭》,捍衛農村的生產隊自主權,是改革開放早期的評論名篇。他接任總編輯以後,《經濟日報》更開展了一系列關於經濟改革的討論,尤以1987年的「關廣梅現象」大討論最為著名,報道探討了承包租賃改革的性質,直接關係到對經濟體制改革的評價。
當時的《經濟時報》的不少年輕人,後來都活躍在新聞宣傳領域,現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就曾是《經濟日報》記者,1983年他第一次獲得「全國好新聞」獎,就是因為一篇名為《工程師三代破屋兩間,副局長一家新房四套——市有關部門的調查結論竟是「分配基本合理」》的批評性報道,該報道揭露了某些人以權謀私的現象,
除了企業的經營信息,八十年代的經濟類報刊還最早開始刊登「生活服務類信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份徵婚啟事,就刊登在1981年1月8日的《市場》報上。四川江津地區四十歲的教師丁乃鈞,通過這則啟事最終和吉林的張姓姑娘喜結連理。
除了這些專業的經濟類報刊外,在一般的黨報上也開始出現經濟類報道。胡舒立大學畢業後進入《工人日報》,她早期的成名作,便是1985年發表在《工人日報》上的一篇關於華北油田的批評性報道。這一時期黨報的財經報道實踐,也為此後中國財經新聞界儲備了人才。
五
1989年秋,中國內地終於出現了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商業報紙——《中華工商時報》。
《中華工商時報》的創辦者是丁望。1989年報紙創辦時,他已經63歲。早在1957年,他就已經成為《中國青年報》的編委和工商新聞部主任,當時工商部的另一位主任是當時極富盛名也已有爭議的作家劉賓雁。當年「反右」,丁望因為一篇有爭議的批評稿和給團中央領導提意見等原因,被打為右派,因為是「極右」,他被開除出黨。80年代,他先後在《工人日報》、《經濟日報》任副總編輯,還參與主辦了1984年的「莫干山會議」。
1986年,丁望從《經濟日報》賦閑,本當離休的他做出了一個重大的人生決定,要自己辦一份報。他想辦一份有民間色彩的商報,不從主管機關要錢要人,以求得相對獨立的地位。經過兩三年的奔走,改組後的全國工商聯讓丁望實現了這個夢想。1989年4月,《中華工商時報》拿到了刊號,是年10月,報紙創刊。
《中華工商時報》早期的辦報方針被歸結為丁望的幾句話:「不做機關報,要辦綜合性經濟大報」;「堅持鼓吹改革、市場經濟和維護民營經濟」;「儘可能說真話,而且絕不說假話」;「商味、民味、海味」。
丁望在《中華工商時報》擔任社長兼總編輯,從1989年10月到1994年1月。那是《中華工商時報》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胡舒立後來回憶,她1992年剛調入《中華工商時報》時採訪幾位台灣經濟界大人物的稿件,第二天全文見報,她「頗覺吃驚」,問丁望:「原來,在你們這裡……?」,話還沒說完,丁望微笑示意:「不許說。」胡舒立寫道:「他知道我想說什麼,因為做記者已經10年余的我,首次體會到了自由寫作新聞的幸福。」
《中華工商時報》的改革立場十分鮮明,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深圳特區報》發表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在北京新聞界仍然沉寂之時,《中華工商時報》率先轉載該文。當時,這一份不具備黨報背景的報紙掌握主流經濟媒體的話語權。美國道瓊斯集團CE
閱讀原文 轉播 | 評論推薦閱讀:
※2017 年新表 11 大趨勢 | 正流行
※上升趨勢的重要特徵
※美媒預測2016中國經濟7大趨勢:投資者不買房買股票
※重要時間窗確立中線趨勢
※乾坤趨勢線指標(副圖源碼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