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當投資?中國式家庭的悲哀!

之前有些人問我,為什麼選擇生孩子?我的回答是,沒有為什麼,如果非要說為什麼,那也是因為愛。

孩子,是我們愛情的結晶,她見證了這一路來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所有的這一切都沒有回報,如果非要說有,那這所有的過程,都是回報。

孩子的到來,豐富和完整了我們的生命,她也是寄託著我們的渴望來到這個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沒有選擇,是我們的武斷,促使了她的到來。

我們對孩子的付出,是一種責任,不是一種投資。

就在前幾天,一則新聞引來大家的討論。

事情的經過大概很多人都知道了:

  • 為了滿足孩子的心愿,在十年前,夫妻倆將110平米的房子換成了70平米的房子,換來的錢供女兒去國外念書。也許是中年得子的原因,夫妻倆對孩子百般寵愛。

  • 孩子出國念書的願望父母儘可能的幫助實現,但是也對出國的女兒提出了要求:不允許和外國人交往,更不許結婚。

  • 但是事與願違,女兒不僅留在美國工作,更要嫁給外國人。

  • 父親找到了媒體,希望通過外界輿論的壓力能夠換回女兒回國發展的目的,但是,這位父親,到底為什麼堅決反對女兒和外國人在一起呢?

    父親對媒體說道:感覺辛辛苦苦幾十年,給別人培養了一個女兒。

    當我看到這個新聞時,我覺得很心寒,這是多少中國父母的心聲啊?女兒嫁的遠,結婚過後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現在又都是獨生子女,如果真的和女兒失去來往,那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呀?

    中國式父母的尊嚴喪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父母將孩子看做生活的全部,如此『中國化』的愛孩子方式,是從什麼開始的呢?在中國,一個孩子是怎麼誕生的呢?

  • 中國的街頭,掛滿了相親的紙條,沒結婚的孩子,被催著結婚。結了婚的女生,被催著生孩子。用老一輩的話說,25歲再不結婚生子,就要掉價了。

  • 到了30歲,如果還沒有結婚,簡直是犯了滔天大罪:所有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會指責你,給你介紹對象,彷彿不結婚就是罪過。

  • 在這種形勢的威逼利誘下,很多女生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但是她們真的幸福媽?

    想一下幾年前張天愛給某相親網站拍的廣告:「奶奶,在您去世之前,我終於嫁出去了。」

    這個愛是什麼愛?不是自然流動的真摯的愛,反而是被迫、被扭曲、被壓抑,以犧牲自我來成全的愛。

    在這樣的家庭關係里,愛情只是開始,還會有更多關於教育子女、扶養老人、學區房的爭執。

    婚姻里的親密、承諾和激情,在平淡的生活中磨損。

    這個父親的回答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沒有女兒,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中國式父母的尊嚴喪失,最初是從親子關係大於夫妻關係開始的。

    親子關係,讓我們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下一代身上。孩子是否穿暖了?吃飽了?在學校有沒有被欺負?這些是一家人的焦點。而對另一半的關愛,相對就少的多了。

    就這樣,我們有了很多守活寡的母親。她們因為家庭的催促早早的結婚生子,當孩子出生後,她的人生任務就完成了,剩下的是漫長的帶孩子的歲月,和老公、家人無盡的漠視。

    有一種填空題,只有「你都當媽了,你怎麼還可以______」的,這個橫線可以被填上的是跳舞、旅遊、化妝等等,總之,成為母親的她,周圍的眼光讓她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自由的女性,而是以孩子為主體捆綁的附屬品。

    從另一個角度講,孩子也陷入了不幸福的那一類。母親在家庭的地位很低,父親控制欲很強,這種家庭氛圍對孩子心理和生理上都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對這些家庭來講,付出,是自己的心理安慰,她們渴望有一份回報在未來得以實現。

    在中國人的思維里,養兒防老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真理。所以他們將孩子當做投資,把孩子培養好了,以後也會一一得到回報。

    A的父母有個小本子,從A出生開始到結婚買房,為他花的每筆錢都寫在小本子上,每次A與他們意見相左,就會拿出小本子數落A,教訓A沒良心,不懂得回報父母。

    這樣的父母,將孩子變成了帶有緊箍咒的孫悟空,只要鬧騰,就拿撫養他長大的這件事來懲罰他,這種愛,成了孩子的牽絆。

    當然,也有父母將孩子一輩子捆綁在身邊。朋友B的父母,為了能夠和孩子住在一起,賣掉了老家的房子車子,告別了生活了一輩子的朋友圈,跑到上海和孩子擠在不足60平的小房子里,他們寧願每天擁擠的生活,也不願意和孩子分開一天。對他們而言,分別,就是孩子對他們最大的不孝。後來,B的妻子無法忍受兩代人的隔閡,和B離婚了。

    這樣的親子關係,太近,但是在心靈的距離上卻很遠。

    曾經有一個90後跟我說過,她看到上一代,一個孩子因為愛的名義出生,比例好低。有的是潛意識希望夫妻關係得以鞏固,有的是沒有丈夫的愛,渴望一份超級親密關係來替代。

    這樣的父母其實我們見得不少,他們因為撮合、因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走到一起,但他們一點都不幸福,他們的婚姻,並不是基於愛情。

    孩子,是為了豐富和完整我們的生命,是因為我們的渴望,而來到這個世界。孩子的到來,基於我們百分百武斷的選擇——

    我們為孩子付出,只是一種成年人基本的負責。

    我們想要的回報,『付出』時就獲得了。

    為了他,你體會到最強的盔甲和最軟的軟肋,這種不斷克服自我的焦慮,歷練的強大。就是意義。

    讓孩子自由選擇,有自己的空間和獨立的人格,只要她幸福,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自由。

    不要再聽信荒謬的『因為我養了你,你就要一輩子跟著我的思想走』的要求,換個角度想,誰不願意為了自己而活?

    有些父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計算器,一邊說著愛孩子,一邊在計算孩子能給自己帶來的收益。他們看待孩子像看待自己投資的產品,每天估算著孩子的價值,這一切,因為——

    我生養了你。

    別讓中國式的生兒育女,變得悲哀。

    人生是一場苦難的旅行。願每個孩子,都是因為愛,才降臨到人間。

    ........................................


    推薦閱讀:

    多「陪伴孩子",原來是這個意思,很多人搞錯了
    孩子的長相誰說了算?
    【教牧專欄】父母應該怎樣訓練孩子安靜崇拜
    煩惱也要讓孩子去體驗
    家長必讀:如何教孩子避免性侵犯

    TAG:中國 | 投資 | 孩子 | 家庭 | 中國式 | 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