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國玉璽和氏璧重現人間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對於今人來說,和氏璧是一個謎,並且極富傳奇色彩。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獻中,有許多關十它的記載和傳說,有許多文人墨客的詩文吟詠。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土,歷王命玉丁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壁。 和氏壁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爾人。後來.楚國向趙回求婚,使和氏壁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壁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但後來,和氏壁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壁」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壁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壁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咸《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壁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空」。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後,御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滅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和氏壁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獻玉說》中,認為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和氏璧】故事楚國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發現一塊叫做璞的玉石。他把這塊璞玉拿去奉獻厲王。厲工不懂璞中含有寶玉,所以把玉匠召來進行鑒定。那匠人看了璞後對厲王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聽了這話勃然大怒,他大聲喝道:「好一個膽大包天的賤民,你竟敢以亂石充玉欺騙我!」緊接著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腳。和氏忍痛含冤離去。   厲王死了以後,武王繼位。和氏帶著那塊璞進宮去獻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鑒定那塊璞。玉匠仍然說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和氏因此又慘遭與第一次獻璞相同的災禍,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腳。   武王死了以後,文王繼位。和氏來到楚山腳下,抱著那塊璞痛哭起來。一連三天三夜,和氏把淚水哭幹了,又從眼裡哭出血來。附近的村民和過路的行人見此情景都感到悲愴。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況。那差官見了和氏以後問道:「天下受砍腳之刑的人很多,為什麼唯獨你長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說:「我並不是因為腳被砍斷才這樣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塊寶玉被人說成是普通的石頭;一個忠心耿耿的人被說成是騙子。」   文王聽了差官的彙報以後,覺得有驗證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說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鑿子把璞的表層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說的那樣,裡面露出了寶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並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膽識與忠貞。   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個有才幹、有忠心的人。他在兩次獻璞都遭受砍腳冤刑以後,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鳴其冤,體現了他為堅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頑強精神,他的忠誠和執著實在是令人感動。 完璧歸趙故事: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國大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派人去見趙王,說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那塊寶玉。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麼大方吶?要不答應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們商量。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上古玉璽型制扁平,這個樣子從西漢皇后之璽就能看出來,這樣一來,和氏璧足夠厚的話(最起碼超過4厘米厚),那麼來製作玉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疑問,既然已經是作為器物的「璧」,只取一角來做玉璽是不是很可惜,這個璧在當時還是價值連城,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這麼幾個疑點其一,和氏璧是否真實存在,現在最早記錄和氏璧的文獻是《韓非子》,而成書於戰國早期的《左傳》卻沒有記錄這樣一件事情,實際上《左傳》記載與玉器有關的事情很多,為何偏偏遺漏了這麼重要的和氏璧,最重要的證據是被《左傳》和《國語》都記載了的王孫圉論寶這件事情,晉國執政趙簡子就問楚國的國寶「白珩」而沒有提及和氏璧,由此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和氏璧在春秋晚期,要麼根本就是子虛烏有,要麼就是並不出名,或者楚王特別珍罕,所以秘不示人。還有一個疑點就是,卞和先後把這個和氏璧送給楚厲王,武王,文王,那麼根據出自《史記》的《楚世家》來看,楚武王是楚國第一個稱王的君主,他之前根本就沒有這個楚厲王,他之前的君主叫做玢冒,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之後楚文王在位十二年,即使卞和三次獻寶,假使他第一次獻寶時10多歲,那麼他至少要活了70多歲或者80多歲才有可能三朝獻寶,這樣看來也不大可能。再來看另外一個史書中的可疑之處,《戰國策》記載說和氏璧在楚威王時被賜給令尹昭陽,而張儀某次在昭陽府赴宴時,這個和氏璧卻丟失了,所以懷疑張儀,從此和氏璧在楚國失蹤,直到在趙國重現,而《史記-張儀列傳》只說令尹「亡璧」並未說丟失的就是和氏璧,今本《戰國策》編訂晚於《史記》幾十年,對照馬王堆漢墓出土《戰國縱橫家書》來看,這個事情在漢初的時候就根本沒有記載,因此我們可以懷疑這個和氏璧是否真的存在了,另外,作為法家說理散文集大成者的《韓非子》他記錄「和氏璧」一事,目的是為了說明人主應該辨別人的本質,而非糾纏於這個東西本身,《戰國策》是典型的縱橫家語,其中極盡誇張之能事,很多事情前後矛盾,與史不合,那裡面記錄張儀被懷疑盜竊和氏璧之事,目的在於引出他「三寸不爛之舌」因此可信程度也很值得懷疑其二,從璧的概念來看,璧在春秋戰國之前,應該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扁平,圓形,中間有孔,且「肉倍於好」的玉器類型,其二是剖割出來的整塊玉石,從這個角度講,和氏璧更可能是後者,《左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周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個璧就是整塊玉石的意思,用整塊玉石雕琢一個玉璽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了,也許樓主問我你怎麼就知道這個璧是當玉石講,原因很簡單,《左傳》中這個用法不是孤例,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晉獻公有「垂棘之璧」,這個璧用產地命名,而《周禮》《禮記》所載之璧則是用蒲,谷這樣的紋飾來命名,或者用材質命名,比如山玄之類的,說明後者是說璧的具體器型,而前者則是側重玉石本身其三,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證據說明和氏璧當時並不大可能是「寶」更不用說什麼價值連城乃至秦王要用這個東西做傳國玉璽了。我國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有這樣的認識:中國先民早在殷商時期已經能夠識別各種玉材,明顯是更珍愛來自昆崙山的和田軟玉,雖然上古玉石不分,但是從現在眾多的殷商和西周時期的貴族墓地發掘情況來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崇尚和田白玉的習俗,當然也有鑒別和田白玉的能力,和氏璧若果然存在,它出自荊山,那麼當然就不是和田玉了,因此也不可能受到那麼高的重視,因此也就不會被當成寶物了,白色的玉除了和田以外,中國還有很多地方都有出產,古人對玉的價值的認識是「首德而次符」,也就是說較之顏色來說,玉石的肌理質地更加重要,這也就是和田白玉的細膩潤澤的質地高於其他地方白玉的原因所在所以說,從上面三點來看,和氏璧被製作為傳國璽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子虛烏有的當然,看http://wenwen.buhen.com/a/1735 想法:春秋時代的楚國有個採石的人叫卞(biàn)和,一天他在荊山採到一塊玉石,把它獻給楚厲王。但是玉工沒有識辨出來,認為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厲王大怒,認為卞和在戲弄自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仍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後來,武王的兒子文王做了國君,卞和還想去獻寶,可他失去雙腳無法行走,抱玉大哭,哭寶玉不被人識。楚文王聽說了這件事,派人接來卞和,讓玉工進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塊潔白無瑕、光潤晶瑩的寶玉,更神奇的是「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因為是卞和所獻,便取名「和氏璧」。後人遂用「楚玉、荊玉、卞玉、卞寶」等,泛指美玉或玉,用以稱譽人的才德之美,形容物的質地純真;用「卞肆、和氏場」等指鑒別、治理或陳列寶玉的地方;用「抱荊山、卞和泣血、和氏淚」等表示懷才不遇,備受冤枉。


推薦閱讀:

秦始皇刻的傳國玉璽最後去哪兒了?
傳國玉璽之滄桑,而今又在何處?
和氏璧與傳國玉璽 充滿神秘的色彩
玉璽失蹤之謎

TAG:玉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