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立農:糖尿病人何時該用胰島素治療?

搜狐健康 文/周亦川

2型糖尿病,目前在我國的患病人數已經達到1.14億,對醫學界、對國家都是非常大的挑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指出,糖尿病患者最終主要的死因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和血糖的控制以及血脂都有非常大的關係;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是一個多器官系統受累的慢性疾病,血糖的控制和糖尿病多種併發症發生的風險之間有非常大的聯繫,特別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包括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等。

我國從政府、行業方面都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力圖在全國範圍內預防糖尿病,使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但是,糖尿病控制確實非常困難,在前些年我們做了一項糖尿病口服藥治療模式,以及糖尿病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控制比較好的時期,就是在糖尿病被診斷之後的2~3年內,在這個時間段,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率有明顯的提高;但是隨著糖尿病患病時間的增加,疾病控制的成功率逐漸下降,所以到了大概5、6年左右的時間時,口服藥治療的患者血糖不能夠得到滿意的控制,需要採用胰島素治療。但是,從國際、國內多個研究顯示,因為目前各種原因所導致的治療惰性,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及時得到相應的胰島素治療。

採用口服藥治療或多種葯聯合治療的患者,很難做到讓血糖得到長期滿意的控制。紀立農說,主要是因為糖尿病是一個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的進展,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逐漸衰退,需要不斷增加外部的控制手段。主要體現為口服藥種類、劑量的增加,在合適的時候就要使用胰島素。如果這些輔助我們身體控制糖尿病的手段不能及時得到應用,就會導致血糖的進一步升高,增加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所以,在國內外各種指南中,比如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指南,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指南,以及美國內分泌協會指南都建議,在一到兩種口服藥治療下血糖得不到滿意控制(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大於等於7%),應該考慮使用胰島素治療。

在我國,當口服藥治療效果不佳並開始使用胰島素的時候,糖化血紅蛋白已經是9.6%,接近10%;而指南建議當患者使用口服藥,但糖化血紅蛋白超過7%,考慮使用基礎胰島素這個距離相差很遠。如果一個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從7%增加到10%,大概需要1到2年時間,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在這1到2年時間裡,實際上是暴露在一個不可接受的高血糖水平中。

另外,在胰島素治療開始之後,很多患者血糖仍然得不到滿意的控制,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胰島素起始之後劑量調整也不夠及時。臨床治療中,醫生往往會給予比較低的起始劑量,擔心有些患者會出現低血糖,但在之後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患者血糖控制情況,逐漸調整胰島素用量。多數情況下是逐漸增加劑量,使血糖得到更好控制,但這個過程在我國並沒有體現出來。紀立農指出,研究數據提示,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劑量調整是明顯不積極和不足的。

還有一點,患者的配合性也是一個方面,患者不能夠規律的監測血糖、記錄在使用胰島素之後血糖控制情況,等等。這種現狀下,就不能給醫患雙方一個明顯的提示,用於判斷血糖控制好壞,幫助他們調整胰島素的劑量。

《成人2型糖尿病基礎胰島素臨床應用中國專家指導建議》發布,紀立農指出,指南建議控制血糖,一個是在口服藥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採用加上一次基礎胰島素的治療,通過一次的基礎胰島素治療,控制空腹血糖和進食後血糖;在這一基礎上,如果不能很好地使糖化血紅蛋白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建議從基礎胰島素的治療,進展到基礎胰島素加上餐時胰島素的治療,這是第二種方案。

規範及時使用胰島素,給患者有不少的獲益:第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可以更好地提高達標率,更多人可以從規範治療方面獲得血糖控制;第二,是對併發症防治的獲益,基礎胰島素最關鍵的特點在於血糖的平穩控制,而在學術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僅僅是血糖數字的達標,不足以完全阻止併發症發生,這是因為血糖波動,特別是巨幅波動給內皮細胞帶來的損傷很大。基礎胰島素的合理應用,使得血糖波動幅度可能會減弱,使得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的發生能夠進一步減少。

不少病人認為打胰島素是要「上癮」的,這是個很常見的誤區。其實,用胰島素治療,是因為病情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但有人認為不注射了之後,血糖又升上去了,認為這就是上癮,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比如說,我們餓了要吃飯,不吃飯就又餓了。是不是吃飯上癮呢?肯定不是這個道理。

推薦閱讀:

店員經典培訓教材:胰島素聯合用藥方案
讀:胰島素抵抗意味著糖尿病前期嗎?
糖尿病人對胰島素的9個誤解
糖尿病晚餐前血糖都10了,要加胰島素量嗎?陳大夫詳解!
如此簡單粗暴:胰島素,你還不會用嗎?(T1DM)

TAG:糖尿病 | 病人 | 治療 | 胰島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