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不敗的底線——好漢也吃眼前虧
中國人歷來提倡「以忍為上」,「吃虧是福」,這是一種玄妙的處世哲學。常言道:牛不低頭飲不著水。須悟一悟牛低頭飲水的道理。
張良是一位善於「低頭」而成大事的人。
張良原本是一個落魄貴族,後來作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運籌帷幄之中,輔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高被封為留侯,與蕭何、韓信一起共為漢初「三傑」。
張良年少時因謀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橋上散步,遇一穿著短袍的老翁。老翁故意把鞋摔到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說:「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不禁拔拳想要打他。但礙於長者之故,不忍心下手,只好違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給穿上。心懷大志的張良對此帶有侮辱性的舉動,居然強忍不滿,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張良呆視良久。沒想到老人又折返回來,讚歎說:「孺子可教也!」遂約其五天後凌晨在此再次相會。張良迷惑不解,但仍然跪地應諾。
五天後,雞鳴之時,張良便急匆匆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已先到,並斥責他:「為什麼遲到,再過五天早點兒來。」第二次雞鳴前,張良就趕到橋上,還是晚了。第三次,張良半夜就去橋上等候。他的真誠和隱忍博得了老人的讚賞,老人這才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後再來見我,我是濟北轂城山下的黃石公。」說罷飄然而去。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看書,乃《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誦讀,刻苦鑽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由此可見,「好漢要吃眼前虧」的目的是以吃「眼前虧」來換取其他的利益,是為了生存和實現更高遠的目標。如果因為不吃眼前虧而蒙受巨大的損失,甚至把命都丟了,哪還談得上未來和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虧,會為了所謂的「面子」和「尊嚴」,甚至為了所謂的「正義」與「公理」,而與對方搏鬥,有些人因此而一敗塗地,有些人雖然獲得「慘勝」,卻元氣大傷!
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很多人都會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
殘酷的現實需要你對人俯首聽命,這樣的時候,你必須面對現實。要知道,敢於碰硬,不失為一種壯舉。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硬要拿著雞蛋去與石頭鬥狠,只能算作是無謂的犧牲。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假設:你和別人開車相撞,對方的車只是「小傷」,甚至可以說根本不算傷,你不想吃虧,準備和對方理論一番,可對方車上下來四個彪形大漢,個個橫眉怒目,圍住你索賠,眼看四周荒僻,不可能有人對你伸出援手。請問,你要不要吃「賠錢了事」這個虧呢?
你當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說」退他們,或是能「打」退他們,而且自己不受傷!
如果你不能說又不能打,那麼看來也只有「賠錢了事」了。你說他們蠻橫無理也罷,欺人太甚也罷,但你應該明白,在人性叢林里,有時是不太說「理」這個字的!所以,當你碰到對你不利的環境時,千萬別逞血氣之勇,也千萬別認為「可殺不可辱」,寧可吃吃眼前虧,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推薦閱讀:
※做人,缺錢可以賺,缺德准完蛋 !
※做人基本的道理
※做事總是太權衡利弊,只要有弊端就會否決掉,而不嘗試,怎麼辦?
※做人,總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