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八十八
桀 犬 吠 堯
漢景帝(劉啟)時,有個名叫鄒陽的,據說「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嚴忌、枚乘等,同在吳王劉濞那裡做官,因為他們既有文才,又有口才,所以很受器重。後來,吳王陰謀叛亂,鄒陽不願隨從,便上書諫勸。吳王不聽,他就和嚴、枚等一起投奔梁孝王劉武。梁孝王的心腹羊勝和公孫詭,嫉妒鄒陽,在梁孝王面前說了不少壞話。梁孝王大怒,就把鄒陽逮捕入獄,並且準備把他處死。鄒陽在獄中上書梁孝王,為自已辯白。他列舉了不少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曾怎樣被懷疑、不信任,而實在都是忠貞之士;他要求梁孝王細察真情,不要冤枉好人,並且應當重用人才。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獄中上樑王書》。當時,梁孝王看了,很受感動,就把鄒陽釋放出獄。
鄒陽的《獄中上樑王書》中,有這樣幾句道:「今人主(當今統治者)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厚德;終與之窮達(不論貧窮達貴始終與共),無愛於士(對士人無所吝惜)。則桀之犬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意思是說,只要君王推心置腹,誠懇待人,叫人幹什麼都會願意乾的。
舊時稱桀為「暴君」,稱堯為「聖王」;把跖,說成是個大盜;把由(即許由)說成是個高尚的隱士;他們都是我國古代歷史傳說中的人物。「桀之犬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暴君」的狗可以聽從指使去咬「聖王」,「大盜」的同黨可以聽從指使去殺「高士」。這句話,後來變作了成語「桀犬吠堯」。
「桀犬吠堯」,比喻奴才走狗只知為主子盡忠而全然不分是否、不知好歹。這句成語,也說作「跖狗吠堯」,意思完全一樣。例如:
《戰國策*齊策》載:田單是齊國的名將,齊襄王封他為安平君,名譽很高。貂勃卻表示厭惡,說:「安平君,小人也!」田單知道了,特地備酒招待他,並且問他:「我什麼地方得罪過你,因此惹你生氣了?」貂勃答道:「跖之狗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狗固吠非其主也。——跖的狗向堯亂叫,並不是因為它尊敬跖而不滿意堯,狗只知道不咬主人而可以咬它主人以外的任何人。」田單聽了這話,第二天便請齊襄王任用貂勃,給他官職。那時,齊襄王跟前有九個得寵的臣子,他們惡意中傷田單,挑撥齊襄王和田單的關係。貂勃於是挺身而出,對齊襄王列數田單的功績,大大讚揚田單。齊襄王覺得貂勃的話很有道理,便把那九個臣子一併處死,對田單則更加信任了。
《史記*淮陰侯傳》載:漢高祖把蒯通抓來,下令把他烹死。蒯通大叫冤枉,漢高祖說:「你教韓信謀反,還叫什麼冤枉!」蒯通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跖狗吠堯,並不是堯不好,狗當然只知道幫它的主人去咬那不是主人的人。當時,我只認得韓信,還不認得您哩!——」
因此就有了這樣的說法:「跖狗吠堯,吠非其主」;或者:「狗吠非主」。
解鈴還是系鈴人
南唐「高僧」法眼,是中國佛教史上稱為「法眼宗」(禪門五宗之一)的始祖。住金陵(今南京)清涼寺。當時泰欽禪師(即法燈)也在清涼寺住,因為他性情豪逸,不大管事,和尚們都瞧不起他。但是法眼對他卻很尊重。有一天,法眼在談禪說法之餘,向眾和尚提出一個問題:「一隻老虎,頸項上系著一個鈴鐺,誰能把它解下來?」大家想來想去,誰也沒有辦法。恰巧泰欽來到,法眼就請他回答。他不假思索,隨即答道:「系者解得(系鈴的人能解下來)。」法眼滿意,對大家說:「汝輩輕渠不得(你們看輕他不得)!」
這個故事,載《指月錄》卷二十三《法燈》。
後來就用「解鈴系鈴」,比喻誰弄出來的事情,仍須由誰去解決。《紅樓夢》第九十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或作「解鈴還得系鈴人」。
推薦閱讀:
※清聖濁賢(酒的典故)
※【這裡是九哥】成語「千夫所指」的出處典故
※巒頭理氣簡論:[易理與典故]
※猴文化:猴子典故知多少?
※寓言典故:愛錢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