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全能管理者》技能之一:角色定位

《十項全能管理者》技能之一:角色定位

一、作為下屬的定位——經營者的代表

"最有效地跟隨領導者,往往能夠很快地成為領導者。聰明的跟隨者有很多機會——包括從其領導者那裡得到的機會。"——拿破崙·希爾

從某種意義上說,上司與下屬的關係好壞,部下應負相當大的責任。與上司處理好關係自然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起碼應該建立和諧的工作關係。

忠於上司並讓其感覺到你的忠誠

很多人自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地做到以上所述的問題,但是卻很少有人逆向思維,不去關心自己的上司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抱著「公理自在人心」的心理和「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心態,遇到矛盾或誤會的時候,自己安慰自己。但問題不僅在於你應該忠於你的上司,而關鍵在於你要讓上司知道你的忠誠。譬如,一個會開車的人不僅要自己遵守交通規則,不去傷害他人,而且還要提防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來傷害你。同理,不僅要這樣了解上司,而且還要清楚地了解上司對你的意見,極力消除上司對你的誤會和曲解。

提升上司對你的依賴程度

一味地遷就上司、忠於上司,而不能反牽制上司,只有任人擺布的份。既然身為下屬,一定也有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如何巧妙地把自己的價值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提升上司對你的依賴程度,也是一門非學不可的藝術。

我們清醒的時間有一半以上是在工作機構中度過的,處理好與上司的關係等於是造就我們自己的日常幸福,甚至直接影響到人生前途,因而與上司的關係不可等閑視之。妥善處理好與上司的關係,則我們個人成長、未來的發展,起碼有了一半的機會,因為我們得到了公司內部強有力的肯定和支持。

二、作為同事的定位——同事就是我的「內部客戶」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每個人都能認知到客戶是「上帝」,而主動去了解客戶的需求,及時周到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想方設法讓客戶滿意。可我們是否知道在企業內部,其他部門、其他管理者、其他同事也是我們的「上帝」?

為什麼在現實工作中我們不把同事看成客戶?不把同事看成是我們的「上帝」?為什麼我們總是把自己定位成「管」與「被管」的角色?不把自己定位成為別人服務的角色?而是在工作中充滿了對兄弟協作部門的抱怨和指責。為什麼會形成這種思維方式呢?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有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低造成的不協調問題,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去抱怨和指責別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的職責、價值最大,別人為我們服務是理所當然的。這時你有沒有想過,我是有需求於該部門或人,他同樣是你的客戶,你是否認真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認知他們的困難和問題呢?舉一個例子,項目部人員需要添補,將需求發送到人力資源部——「招員工兩名需要具備中級以上職稱的,最少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希望一個禮拜完成」。人力資源部對此發出了抱怨,「你們項目部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候,人才供小於求的季節,招一般的員工都比較困難,何況還要那麼高的條件,時間也太倉促了。」經過五六天沒有什麼動靜,項目部也急了,「這人力資源部是怎麼辦事的,太沒效率了。」很顯然,關於這件事,首先項目部提出需求不是很合理,其後人力資源部也沒有認真去溝通;項目部只站在項目需求的角度上去考慮,好似一切部門都是為他們服務,人力資源部也沒有做好溝通工作,只是站在公司資源和人力資源成本角度去考慮的,卻沒有考慮項目部的實際情況。

因此公司每個人、每個部門之間都把對方當做一個重要的客戶對待,應該是我們整個集體進步的重要表現。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和公司以外的客戶素不相識都可以做到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作為同一個集體中的一員,成天一起開會、吃飯、喝酒的同事為什麼不能做到這一點呢!而且每個部門和人在這個集體中都承擔了相應的職責,如果我們不為其他部門、其他同事去做去想,認為這是別人的事情,這是別個部門的事情,那我們的人、我們的部門還有存在於這個集體的必要嗎?

把同事當成你的重要客戶,把相關部門當成你重要的客戶,很多問題就會在和諧溝通中解決。把以自己的職責和許可權為中心安排工作,轉變為以「內部客戶」為中心安排工作,讓「內部客戶」滿意,自己和公司的工作效率也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三、作為上級的定位——七種角色

1.規劃者

作為下屬的上司,你就是部門的頭,是一名規劃者。你必須總攬全局,根據外部環境、行業環境與內部環境恰當地預見未來發展趨勢,規劃好部門的發展方向,確定部門的工作標準,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或改變部門的職能,確定下屬的職責,改進部門的工作流程。

2.管理運營者

作為上司,除了擔當好規劃者之外,還需要充當管理勞動者的角色。制定和修訂部門的業務目標、中長期工作計劃,將工作分配給下屬,並對下屬的工作進行檢查和控制,以達成績效目標。

3.溝通者

管理者應與下屬員工、公司內部各個部門以及公司外的相關個人或機構保持適當的溝通和聯繫,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路。除了主動傾聽員工的意見和建議,還要積極疏導不滿、提高滿意度、降低離職率等,把經營者的意圖變成員工行動。另外,還要能夠與下屬保持良好的關係,多聆聽,多溝通,讓下屬知道你明白他們的狀況和需要,使得上司和下屬之間的關係更加協調和默契。

4.團隊領袖

在企業里,設備、材料、產品、信息、時間需要的僅僅是管理,而員工卻需要領導。管理者的角色不只是對所擁有的資源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協調,而且要做到發揮你的影響力,把下屬凝聚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團隊,同時激勵下屬,指導下屬,選擇最有效的溝通渠道,處理成員之間的衝突,幫助下屬提升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團隊領袖。

5.教練

一位好的上司首先應該是一位好的教練,善於帶人做事,關注、關心自己員工的成長。當好教練的前提就是先做好示範,凡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好。即使招聘到高度合格的員工,也需要培訓才能完全勝任公司分配的工作。想讓下屬們有很高的工作績效,想順利地通過下屬們完成工作,你就必須成為教練——不斷在工作中訓練你的下屬,而不是只知道使用他們。

6.績效夥伴

上司不是高高在上向下屬分派完工作等著要結果的「官」,上司與下屬之間是績效夥伴關係,這就意味著上司與下屬是績效共同體,兩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既然是夥伴,就是一種平等協商的關係,而不是居高臨下的發號施令的關係。上司通過平等對話良好溝通幫助下屬,而不是通過指責批評「幫助」下屬。

7.變革者

變革不僅僅是老闆的事情,處於中間的管理者也不僅僅是執行上面做的決定。先進的管理經驗表明,管理者在企業變革中處於至關重要的地位。一個變革型的管理者會及時將來自下屬變革的聲音和思路傳遞給上面,公司層面的變革需要中層傳遞下去,管理者在客戶層面、市場層面、管理層面有著比高層和一般員工更大的信息量和體驗,因此更容易抓住變革的突破點和操作點。

四、管理者人際關係方面角色分析

管理人員自身價值的實現和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正確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不僅容易形成「團隊精神」的企業文化,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領導周圍,形成更加強有力的力量,更好地完成企業目標、方針,而且能獲得同事的尊重和支持,進而實現個人的價值。

一是要對他人工作中的成績給予肯定和鼓勵。一個人難免會出現工作的失誤,失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許是經驗不足、業務技術不熟練,也許是管理協調不到位,也許是上司決策或行業政策有問題。對待同事的失誤應多點理解少點抱怨,多點善意的批評少點諷刺和嘲笑,多點沉默少點宣揚。當同事取得成績時,應實事求是地給予評價和鼓勵。「我們的工作太辛苦了,太累太忙,我們最需要的是鼓勵」,一位管理者如是說。你的鼓勵和肯定也許是他成功的階梯和動力,他的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二是努力幫助所管理的人員在專業上不斷成長和提高。你的知識和經驗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只有做好「傳幫帶」才能發揮它的威力,實現知識和經驗的價值。對待同事你越保守,人家越有「逆反」心態,就越不利於技術的進步和提高。正確的做法是應該以開放的姿態和他人交換經驗、知識、技術,共享文化和文明的便捷成果,共同的目標是把企業做大做強,共享企業給我們帶來的利潤。尤其是在對待專業知識比你欠缺的同事時,更要伸出無私的雙手,拉他們一把,這是你的職責,更是你人格魅力之所在。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何況同事的有些方面不如你,在其他方面卻不一定在你之下。

三是不進行不公平競爭,與所有業務往來的人員發展友好關係,增進信任。人以誠信為本,信任是合作的基礎,是共贏的前提。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競爭也引入到了崗位的競聘中,同事關係既體現了合作的關係,也體現了競爭的關係。應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公平合理的競爭,不競爭不能相互促進,不能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但競爭也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精神,不正當的競爭將失去合作的基礎,勢必使部門成為一盤散沙,沒有合力,損傷的最終是企業的利益。

好的人際關係會給你帶來好心情、好精神、好運氣、好機遇,是建立和諧企業、促進和諧發展的基石。優秀的管理者就是依靠別人成就自己,依靠同事成就企業。

五、管理者應具備的十種能力

在領導管理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自身能力,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基礎。要成為優秀的管理者,就應培養自身的十種能力。

1.思維能力。能夠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

2.計劃規劃能力。既有從宏觀上對組織戰略性的、長期的、方向性的問題的管理能力,又有從微觀上對具體事務的預計、謀劃能力。

3.組織協調能力。能發掘部屬才能,善於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協調各種資源。

4.決策能力。依據事實而不是想像進行決策,有高瞻遠矚的能力。

5.人事關係能力。重視和採納別人的合理化建議,行事不武斷。

6.激勵能力。依據他人的行為活動規律,採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工作積極性。

7.應變能力。面對變化的情況和突發事件迅速作出反應,採取適當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決。

8.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困境和風險時,有遇事不亂的風範和承擔風險的勇氣。

9.創新能力。對新事物、新環境、新觀念有敏銳的接受能力,並能開創新的局面。

10.合作能力。能贏得他人的合作,願意與其他人一起工作,對人不是壓服,而是說服和感服。

六、管理者應具備的十種素質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具備十種與經營相關的素質。

1.團隊精神。不要以為當領導就是一個人說了算,一意孤行必將眾叛親離。善待他人,尊重每一個人,是做好事情的關鍵。協調、溝通、協商才是管理者需要做的事。

2.思維敏捷。思維敏捷是解決問題的必備要素。一個能成功處理繁雜事物的人必須思路清晰、反應敏捷,能夠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質,做出判斷,使問題迎刃而解。

3.談吐得當。談吐應對能夠表現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個人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斷努力和完善。

4.身體健康。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管理者要在競爭中取勝,健康的體魄是保證。身體健康的人不僅精力充沛,而且心胸寬廣、態度樂觀,在壓力面前不會輕易敗下陣來。

5.好學創新。競爭瞬息萬變,社會高速發展,滿足現狀就是落伍。所以,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新觀念,善於創新進取,才能求得不斷發展。

6.適應性強。適者生存的法則不僅適用於自然界,人類更是這樣。個性極端的人,即使很有天分,也不一定適合當管理者。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能夠很快適應各種環境,使企業發展壯大。

7.敬業精神。人與人能力上的差別,有時就在於99步與100步之間,有毅力走完最後一步的人往往是成功者。成功取決於高度負責的精神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一個有成就的人一定是個樂觀進取、百折不撓的人。

8.高尚操守。一個人再有學識,再有能力,操守把持上有問題,久之必釀成大錯。越是成大事者,越要拘小節。

9.領導才能。領導才能不是專業技能,不是學歷和文憑,而是學識修養、人生經驗、世故閱歷等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反映,集中表現在識人、用人、容人的能力上。

10.良好習慣。一個生活習慣良好而有規律的人,才能做事認真講原則。從一個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能夠觀察到他的未來發展。

七、管理者應具備五種習慣

習慣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下面列舉的五種習慣,是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備的五種習慣,這些習慣並不複雜,但作用卻非常顯著。

1.延長工作時間

作為一名管理者,你不僅要將本職的事務性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要應付其他突發事件,還要去思考部門及公司的管理及發展規劃。有大量的事務不一定在上班時間出現,也不是在上班時間可以解決的。這就需要你根據公司的需要隨時為公司工作。

許多情況,都需要你延長工作時間。根據不同的事情,超額工作的方式也有不同。如為了完成一個計劃,可以在公司加班;為了理清管理思路,可以在周末看書和思考;為了獲取信息,可以在業餘時間與朋友們聯絡。總之,你所做的這一切,可以使你在公司更加稱職,從而鞏固你的地位。

2.始終表現你對公司及產品的興趣和熱愛

你應該利用任何一次機會,表現你對公司及其產品的興趣和熱愛。不論是在工作時間,還是在下班後;不論是對公司員工,還是對客戶及朋友。

當你向別人傳播你對公司的興趣和熱愛時,別人也會從你身上體會到你的自信及對公司的信心。沒有人喜歡與悲觀厭世的人打交道,同樣,公司也不願讓對公司的發展悲觀失望或無動於衷的人擔任重要工作。

3.自願承擔艱巨的任務

公司的每個部門和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部門及崗位職責,但總有一些突發事件無法明確地劃分到部門或個人,而這些事情往往還都是比較緊急或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就應該從維護公司利益的角度出發,積極去處理這些事情。

如果這是一件艱巨的任務,你就更應該主動去承擔。不論事情成敗與否,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也會讓大家對你產生認同。另外,承擔艱巨的任務是鍛煉你能力的難得機會,長此以往,你的能力和經驗會迅速提升。

4.在工作時間避免閑談

可能你的工作效率很高,也可能你現在工作很累,需要放鬆,但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工作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這些事情中最常見的就是閑談。

在公司,並不是每個人都很清楚你當前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效率,所以閑談只能讓人感覺你很懶散或很不重視工作。另外,閑談也會影響他人的工作,引起別人的反感。

你也不要做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如聽音樂、看報紙等等。如果你沒有事做,可以看看本專業的相關書籍,查找一下最新專業資料等等。

總之,你必須讓人感覺你在工作時間的每一分鐘都是充實和高效的。

5.向公司領導提出部門或公司管理的建議

作為一名管理者,你必須始終以管理者的眼光觀察部門、公司所發生的事情,並及時將發現的問題歸納總結,向公司領導提出管理建議。

你的上級可能不會安排你做這些事情,但你的管理能力卻是上級考核你的重要內容。你必須讓別人感覺到,你始終關心著公司的發展。

除向上級提出管理建議之外,一些小的管理方法可以直接在部門內部實施。只要這些方法行之有效,提高了部門的工作效率,你的工作就會被肯定。

八、經理人的幾個職業準則

作為公司經營層,即高層經理的「替身」,職業經理必須遵守「四項準則」。

1.代表公司履職盡責

●代表公司進行管理

你是公司任命的職業經理,你代表公司,或者說,代表你的上司對你所負責的部門實施管理。你的言行是一種職務行為,或者說是一種公司行為。

一個職業經理在本部門內部進行工作安排,並非依據他個人的意志,而是根據職務的需要,因而他的一言一行實際上都是代表了公司,或者說是代表了經營者的意志。

●公司承擔相關的責任

對於許可權範圍內的事,公司必須全力支持,並承擔相關責任。不管職業經理的工作為公司帶來的是良好的效益還是負面的效應,公司都要為他的行為後果承擔責任。關於這個問題存在兩種常見現象:

一種情況是,一個職業經理批評一個下屬,假設他的處理方式難以使下屬接受,但是只要這個職業經理是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行事的,那麼即使這個經理採取的方式有不妥之處,公司方面也要維護這個經理的權威,因為他是代表公司與下屬進行對話的。

另一種情況是職業經理代表公司和客戶談判,只要他在授權範圍內行事,即使談判出現問題,企業也要承擔這個後果。

2.體現經營者的意志

職業經理與高層決策層實際上形成了委託代理的關係,你的權力是高層賦予的,你的行為要體現高層的意志,你的所有工作都是要實現高層的目標。

假如一個職業經理有這樣的想法:老總最近又胡思亂想了,又要搞什麼新花樣,老總的決定不現實等等,可以說,這個經理是不稱職的。作為職業經理,你必須意識到你是經營者的替身,不管上司的想法是對是錯,首先你要做的是執行。當然,職業經理有義務指出上司的錯誤決定,但前提是要有充分的證據,而在上司改變他的決定之前,你的首要任務是執行。

3.從經營者的角度考慮問題

●具有全局觀

從本部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對於職業經理人來說是不夠的。因為是經營者的替身,你必須具有全局觀,你的想法要和公司的整體戰略以及和其他部門的工作相銜接。如果你只是考慮本部門的工作,當你的部門與其他部門發生衝突時,你可能就會維護本部門的利益,而沒有從公司的全局來分析問題。這種現象稱為「角色錯位」。

從經營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如何使企業的資產增值,另一方面是如何提升營業利潤。

●做正確的事情

傳統的管理要求職業經理正確地做事情,現代管理則要求職業經理做正確的事情。

正確地做事,就是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和標準做事,或者按照上司的要求做事;而做正確的事,則是做有助於公司目標或部門目標達成的事。正確地做事可能會離成功越來越遠,因為很可能越正確就錯得越厲害;而做正確的事,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4.實現個體價值

職業經理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要實現個體的價值。職業經理與高層是委託代理的關係,有權利按照約定享受一定的權力,並獲取相應的利益。

九、如何建立威信

既然一個好的管家必須具備威信,那什麼是威信呢?如何才能擁有威信?簡單地說,威信就是一種技能,運用影響力,讓別人心甘情願地照著你的決心行事,基本上是與管家的定義差不多,而最重要的是「心甘情願」,例如「只要他開口, 我就願意去做」、「因為領導交代的, 所以我去做」。

講到威信自然必須談到威權,威權與威信是完全不一樣的。威權是一種權力,利用你的地位,不管別人願不願意,都必須照著你的決心行事。例如這樣熟悉的話:「你要不幹, 我就開除你」、「你要不聽話,我就罰你兩天工資」。

威權與威信不同之處還有,威權是別人賦予的,施展威權不需要用到智慧與勇氣,只要有權勢就可以,像以前的帝王一樣,三歲小孩都能應用自如。而兩者間最大的不同是,威權是可以轉移的,能夠得到,也會失去,當你失去你的地位時就什麼都沒有了,而威信可就不同了,不能轉移,不會平白得到,也不會輕易失去,就算你沒有任何職位,可以一樣具備影響力。

個人魅力和領袖氣質最大的優點是它們能提高影響別人的能力。當人們認為你這個人很有魅力時,他們更有可能採取你所建議的行動步驟。

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影響別人的方法是以身作則地領導。你通過以身作則來領導或者影響他人。經理可以通過以身作則來傳播企業文化的某些方面。作為領導,你可以通過你自身的行動來傳播價值觀和傳達各種期望。那些顯示忠誠、作出自我犧牲以及承擔額外工作的行為特別要以身作則。

假如另一個人將幫助你完成一項工作,那麼主動提出需要他的幫助是一種施加影響的策略。通過交換,你與對方達成協議。這種交換常常被視為願意在日後進行回報。假如對方幫助你完成一項任務,這種交換還可包括答應分享利益。

團隊之中關係網路的形成對把握職業生涯(包括成為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策略。建立這種關係以及在需要時尋求支持的能力,有助於一位經理或專業人員施加影響。比如,一家銀行的分行經理在他需要拓展業務空間時要利用的人員網路除了他的頂頭上司外,還有他的主要客戶。因為客戶有利的評價能使他的上級更容易接受他的提議。

有時候通過單獨行動來影響某個個人或團體是有難度的。所以你就有必要與別人組成聯盟以產生力量。作為一種施加影響的策略,聯盟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因為就如一句老話所說:人多力量大。

如同其他施加影響的策略一樣,一個主要的因素是個人魅力。它使得施加影響的策略產生更大的力量。假如你以你個人魅力和領袖氣質影響他人,他們更有可能加入你的聯盟。

由以上的分析便很清楚地了解威信式的領導與威權式領導的不同了。當然有許多人會覺得有時威權式的領導比較具有效率,行使威權或可收一時之效,但長久下去會使上、下級之間關係惡化,領導的影響力也會隨之蕩然無存。

威信既然是領導必備的條件,那又如何才能擁有威信、建立威信呢?從前的書中告訴我們是犧牲與奉獻,這似乎與我們的觀念相距太遠了。我們現今的多數企業里,犧牲和奉獻一般都是指向員工和僱員,怎麼能讓領導犧牲和奉獻呢?然而世上有許多事例可說明怎樣才能獲得威信。例如將終身奉獻給印度的特蕾莎修女,一生默默奉獻,卻擁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影響力。還有一個更淺顯的例子,就像孩子對母親的孺慕之情,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來自真心的付出、犧牲與奉獻。

所以由以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威信是建立在犧牲奉獻之上,就像我們熟知的「你栽的是什麼,收的就是什麼」,你為我奉獻,我也為你奉獻一樣。在一些具備威信、有犧牲奉獻精神的好的領導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通常都有以下的特質:誠信、以身作則、體貼、說到做到、善於傾聽、有責任感、尊重別人、不吝鼓勵、樂觀、熱忱、感恩。以上的特質幾乎沒有一個是與生俱來的,而都是可以通過學習得來。


推薦閱讀:

推薦一款你覺得很好喝的酒或一次有趣的喝酒經歷又或是在什麼有趣的地方喝過酒。?
人要怎麼學會愛?
撩妹必備的四大技能,趕快學起來!
自我成長與諮詢技能訓練的起點(01)
如何快速學習一項新技能?

TAG:管理 | 技能 | 定位 | 角色 | 角色定位 | 管理者 | 十項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