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洒脫之路 名勝篇
名勝篇
《中華佛教名勝大全》辭條選刊
雲峰山 位於臨海城西南郊,距城2公里許。海拔500餘米,頂峰距城7公里,自古為游賞勝地。山中峰谷藏幽,雲霧縹緲,林木茂盛,空氣清新。上有梁代古剎證道寺,初建於天監二年(503),俗名雲峰寺,代有修建,今尚存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舊為藏經樓)及寮房30餘間,寺前放生池,相傳內有兩截田蟹、刨鱗鯽魚、敲尾螺螄。寺後「美女照鏡」奇岩,「一狀嬌娥,一似寶鑒」惟妙惟肖。山間尚有法雲寺、瑞相寺諸勝以及疊石寺、資聖寺、半山庵等遺址。
上山步行道有五、六條,沿途景緻各異。如體力健壯者,可先入龍潭嶴,嶴外靈江環繞,嶴內溪林交匯,村寺錯落,平疇在望。順谷上訪雲峰,路隨山轉,人循水進,懸瀑嘩然,龍潭深碧,松風雲影,一路與山鳥相伴,是十分理想的游路。入證道寺參禮及游寺周勝跡後,如在寺一宿,次日還可登望海尖觀日出,望東海,然後經法雲寺、大嶺頭、瑞相寺、獅子山水庫下山。一路景觀豐富,可游可憩,是理想的避暑與風景旅遊佳地。
雲峰茶早在明代即以品味優異而記入史冊,1983年被評為省一級名茶,1985年經中央部級科學鑒定為浙江名茶。
明秦文《誕日游雲峰》詩中所詠景物,似從此路上山,詩云:「潦倒羞看甲子迥,角中蕭散出林邱;山尋絕頂連雲步,水傍逢林入畫流。鳥和歌聲供野酌,鹿行禪石伴僧游;何當更踏塵峰上,萬里蒼溟一望收。」經有關部門批准,雲峰山已作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進行開發。
巾子山 位於臨海城內,濱靈江。山高93.5米,與東首的小固山相疊,形如恰幘,傳說為皇華真人飛升時遺巾所化,故名。上有兩峰稱巾峰,其山東望如麒麟,西看如伏牛。山突兀挺峻,峰、崖、洞、泉,鍾靈毓秀,登臨眺覽,「郊藪、廛市、山川之盛,一目俱收,故其勝概名天下。」晉唐以來,山前峰後遍建寺樓宮閣近40處,素稱「一群游觀之勝」。佛教勝跡有山西南麓的唐代古剎龍興寺,山腰的藏經庵,山巔的巾峰寺也是建於唐代的古剎,舊名凈光塔院、明慶塔院,唐代任翻三游巾子山,宿該寺,有詩:「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鬆露滴衣裳,前村月照半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宋明清及近代迭修,為台城著名「八寺」之一,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巾峰與小固山間有茅庵,亦稱景德寺、上兜率,庵有聽濤閣,南眺盡收江山之勝,宋群守趙仚於此賦詩:「一到巾山眼界寬,招提直在翠微間,黃鸝過處金穿柳,白鷺飛時雪點山,漁艇兩三隨月上,海帆八九趁潮還。歸時聽得桃花角,落日西城未掩關。」其下有兜率寺,為周廣順三年(953)建,宋以來迭修,亦為台城「八寺」之一。小固山上尚有佛靈岩、貞慶堂(今為市佛教居士林)諸勝。山有佛塔四座,即多寶塔(千佛塔)、南山殿塔及巾峰東西兩塔。此外尚有亭閣多座及摩崖石刻數處,又有仙人橋、仙人床、華胥洞、讀畫閣、不浪舟等勝景。山南下繞靈江,城牆在山腳蜿蜒,城雄、嶺蒼、江碧,成天然畫卷。南山殿東南城根,有金雞石,俗稱「金雞岩頭」,岩形似雞,兩足伸水尤肖,巨潮衝激巋然不動。據《嘉定赤城志》載:「石間有泓水極清,與報恩寺前龍井通。」昔有皇華軒、飛仙亭建其上,相傳皇華真人於此升天。
雁盪山 位於樂清東北,亦稱北雁盪山,屬括蒼山脈。主峰百岡尖,海拔1150米。山頂有湖泊,雲霧蒙蒙,蘆荻森森,每至秋冬之交,鴻雁翔集,故名雁盪。相傳南朝梁時即已建塔寺。因佛經載;諾詎那大阿羅漢,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盪山,故傳為雁盪山之佛教開山祖。宋太平興國元年(976)以後,寺院相繼而興,聲譽漸著,有十八古剎「本覺凌雲到寶冠,能仁古塔上飛泉。普明羅漢石門裡,瑞鹿華嚴天柱邊。古洞靈峰真濟並,靈岩霞嶂凈名連。石樑不與雙峰遠,十八精藍繞雁巔。」其餘庵、洞遍布山間,遂成佛教名山。現存佛教寺庵有靈岩寺、羅漢寺、能仁寺、飛泉寺、觀音洞、雪洞、石樑洞、白雲庵等。雁盪山風景區範圍甚廣,總面積有400餘平方公里。山有102峰、64岩、46洞、26石、14嶂、18瀑、28潭、13坑、13嶺、10泉、2水、8門、4闕、7溪、l澗、8橋、2湖等500餘景點,分靈峰、三折瀑、靈岩、大龍湫、雁湖、顯勝門等景區,以峰、石、澗、瀑稱著。其中大龍湫瀑布從190米高的連雲嶂凌空瀉下,為我國著名大瀑布之一。特產有雁茗、香魚、觀音竹、金星草、山樂官鳥,世稱「雁盪五珍」,名聞遐邇。
天台宗名剎巡禮
天台宗源於金陵(今南京)瓦官寺,創自天台,千三百餘年來流傳遍大江南北以至海外,為使大家對天台宗主要道場有所了解,特作本文以資介紹。
一、金陵名藍瓦官寺
南京瓦官寺,位於南京城西小長干,當時地名三井崗(今秦淮區花露崗)。相傳東晉元帝時丞相王導以此地為陶場,由官方設窯燒瓦。興寧二年(364)沙門慧力啟乞為寺,哀帝司馬丕詔以此地賜慧力建塔寺,遂取名為瓦官寺,為東晉時江左首剎,咸安初,簡文帝司馬昱嘗來寺聽竺法汰講經。太元二十一年(396)塔殿毀於火,孝武帝司馬曜敕楊法尚、李緒等修復。當時瓦官寺有三絕:一、興寧中名畫家顧愷之畫的維摩詰緣壁畫;二、義熙初師子國(今斯里蘭卡)贈送的一尊玉佛;三、戴安道塑的五尊夾紵像。由於香火旺盛,寺院不斷擴建,到東晉末年,已發展到擁有上千僧眾,南北朝時成為480寺之首。蕭梁時,增建瓦官閣,高240尺。
智者大師於陳光大元年(567)辭別慧思,至金陵創弘禪法,太建元年(569)受朝廷請主持瓦官寺,於是宏開講論,先後為宣帝、後主講《法華》、《仁王》、《般若》諸經,並講演了《大智度論》、《漸次止觀》、《六妙法門》,奠定了天台教觀的理論基礎,智顗還在金陵為其兄陳□講述《童蒙止觀》,傳此書為入道樞機,當是後來在玉泉寺講《摩訶止觀》的梗概。
楊吳時改寺名為吳興寺。南唐升元元年(937),改瓦官閣為升元閣,寺為升元寺。宋開寶八年(975)毀於戰火,太平興國五年(980),修復舊閣,高7丈,改名崇勝戒壇,元末明初又毀於戰火。明初以後瓦官寺廢址一半入驍騎衛倉,一半入徐魏公族園。嘉靖間,將徐園旁之積慶庵改建為瓦官寺,旋經寺志考定,此地並非瓦官寺故址,原址在鳳凰台右側。萬曆十九年(1591),僧圓梓、明澄在魏公門下陳源、陳淳的支助下,募得300金贖得其地,遂在該處復創寺宇,名上瓦官,積慶庵改建者為下瓦官,從此,瓦官寺分為上下兩個。
上瓦官寺有金剛殿、大佛殿(左有鳳凰台),藏經閣、觀音殿、禪堂及放生池等,佔地約40畝。下瓦官寺有山門、二門、佛殿、大佛殿、禪堂、藏經樓等,佔地約有10畝。清咸豐間復毀於戰火,後僅稍事修葺而已。
因年久失修,民國時上瓦官寺只剩下山門、大殿及少數寮房,牆上尚有仿製的顧愷之的維摩詰壁畫。1964年寺改為職業中學,現為南京市四十三中,鳳游寺小學、複合材料廠、童裝廠及居民區所在地。下瓦官寺僅存小屋一間,1944年,寺僧修建了佛堂和住房兩進,各三間,佛堂內只有釋迦牟尼佛像和韋馱、彌勒像。1947年寺內辦了私塾,由和尚任教,建國後成為民辦小學,後由政府接辦,改為幼兒園。1956年房屋由生產合作社使用,次年成為街道辦的草繩廠,後又改成棉毛紡織廠。1979年,僅有的兩棟寺舍亦被拆除,改建成印染廠。至此,飽經滄桑的瓦官寺已全部消失。
瓦官寺的歷代高僧有:慧力、智顗、竺道一、竺法汰、支道林、僧導、求那跋摩、僧洪、道宗等。
二、天台宗發祥地天台山
天台山位於浙東中部,稱五百羅漢道場,是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也是名齊五嶽的風景名勝區。相傳晉代有五百羅漢來天台山,佛寺之興建,始於三國東吳赤烏二年(239),其後1700多年來,共建寺、院、庵、堂、居、道場114處。自兩晉歷南北朝以至於隋,寺院建築由興入盛。晉有曇猷、曇蘭入山建庵修禪。陳、隋之際智者率徒住山13載,建12剎,開創了我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台宗。唐代有僧一行至國清寺,向達真學算編《大衍曆》;寒山、拾得、豐干吟詩唱偈隱林間;日僧最澄西渡重洋來山求法、台教東傳。五代,德韶弘傳禪宗法眼派於華頂。宋時,日僧榮西及其法裔多次尋師至萬年寺。明代,傳燈中興天台宗於幽溪高明寺。近現代則有諦閑、興慈、可興、靜權等大德高僧重興梵宇,講經說法,延續光大了天台宗文化。
國清寺位於天台縣城北3公里的天台山麓,是我國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也是日本、朝鮮天台宗的祖庭,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隋開皇十八年(598),晉王楊廣根據智者遺願,命司馬王弘督建,大業元年(605)賜額「國清寺」,是一座歷1400年的古剎。創寺後,灌頂、智越在寺著書講說,大弘天台教義。其後,隨著禪宗、華嚴宗與法相宗的興起,天台宗一度衰落。唐代有湛然復興天台宗,稱中興之祖,道邃、行滿為其高足,時有日僧最澄來台求法,遂傳天台宗於東瀛。會昌五年(845)滅佛,國清寺亦廢。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權書匾額「大中國清之寺」。宋景德二年(1005)賞金萬兩重修殿宇,詔改「景德國清寺」,後毀於戰火。建炎二年(1128)修復,建築宏偉壯麗,與齊州靈岩、潤州棲霞、荊州玉泉並稱「天下四絕」。元、明間迭遭大風雨摧毀,雖時有修復,已非昔比。清雍正十一年(1733)工部郎中劉厚長督工重建,奠定了現在國清寺規模的基礎。乾隆四十五年(1780)寶琳和尚建造了禪堂、靜觀堂、羅漢堂,衲子云集,道法大盛於前;咸豐三年(1853),蓮舟法師又募建三聖殿。同治九年(1870)造藏經閣。本世紀30年代,可興和尚任住持,靜權法師又主持法席,募建了迎塔樓、修竹軒、妙法堂、安養堂、大悲樓,並修築放生池。40年代住持慧蓮法師興建方丈樓及兩側廂房。六、七十年代間、國清寺曾一度作為天台絲廠的廠房,佛像被毀,經籍、文物流失。1973年,國家撥款開始全面整修。接著在前後二任方丈唯覺、可明兩位法師的精心策划下,新建了梅亭、祖師碑亭、吉祥樓、觀音殿、玉佛閣、羅漢堂、伽藍殿,地藏殿,拆建了靜觀堂,中軸線三大殿全部換上新的琉璃瓦。全寺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國內殿堂設置最完整的寺院之一。
寺前,祥雲峰西麓矗立著始建於隋的大塔,其下一字排開7座過去七佛塔,北面山坡上有座一行禪師紀念塔和原中國佛協副會長巨贊法師塔。越過七塔,在古樟覆擁處有座臨溪過街亭,稱「寒拾亭」,上有「五峰勝境」匾,點出國清寺總體環境之妙。順道前進,即見「教觀總持」,「隋代古剎」二照壁分立南北,中有豐干橋橫架在碧溪之上,為紀念唐代名僧豐干而命名;橋下為東西兩澗縈匯之處,稱「雙澗回瀾」,為天台山十景之一,溪邊在明萬曆間豎「一行到此水西流」石碑誌奇,現改立新碑。
過豐干橋,在「隋代古剎」影壁東側向右轉90度,即到山門,額為「國清講寺」,兩旁有近人釋寒葉書楹聯:「古剎著域中,創六代、盛三唐,宗風遠播;名山傳海外,倚五峰、臨雙澗,勝跡長新。」概括了寺的悠久歷史、自然風光和深遠影響。
寺院依主次分布為5條縱軸線,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建築依山就勢,層疊遞進,現有殿宇600餘間,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計有七殿——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三聖殿、伽藍殿、地藏殿,九堂——妙法堂、止觀堂、禪堂、羅漢堂、聚賢堂、祖師堂、安養堂、三賢堂、靜觀堂,六樓——鐘樓、鼓樓、藏經樓、方丈樓、迎塔樓、吉祥樓,一閣——玉佛閣,一室——文物陳列室(即五峰古藏),一軒——修竹軒,一幢——法華經幢,一池——放生池,三亭——梅亭、碑亭、清心亭。30餘幢殿宇,輔以形式多樣的廊廳、穿堂,組成50多個院子,既有寺院嚴整對稱的特色,又不失靈活變化,是富有魅力的佛教活動場所和遊覽勝地。
進山門北折,是一條25米長的引道,兩側有1.65米高的黃牆,牆外修竹青翠欲滴,漢白玉石獅雄踞於彌勒殿前,殿為五開間,歇山頂。彌勒菩薩笑口迎賓,背立護法韋馱,密跡金剛與穢跡金剛分座左右,鎮護伽藍。出殿,11.7米高重檐歇山式,鐘鼓二樓對峙兩側。過17米長的甬道,為「雨花殿」,亦為五開間,塑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據記載,灌頂、寶琳兩法師登壇宣講《妙法蓮華經》,都曾感動天雨妙花,故名。
再上三處台階,過唐樟、宋柏,花卉環拱的庭院,即達主殿——大雄寶殿,重檐歇山頂,周以廊廡,面寬九間,高22.65米,面積797平方米。殿前丹墀有兩座鑄造精緻的清代大銅鼎,為近年從北京故宮移來的珍貴文物。殿正中上下檐間「大雄寶殿」豎匾,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書。殿內奉明鑄釋迦牟尼佛青銅像,外貼真金,通高6.80米,重13噸。其前為栴檀佛像,旁立阿難、迦葉二尊者,左右依牆列坐神態自若的宋代楠木雕十八羅漢像,影壁後是以大悲觀音像為主體,以普陀山和天台山為背景的「慈航普渡」堆塑。殿後兩側分別為騎獅文殊菩薩和騎象普賢菩薩像。殿內陳設的五供養,是青銅製的古文物珍品。觀音殿是中軸線上最後一座建築,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兩旁為根據《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中所說的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像。
東一軸線以智者、行滿、最澄碑亭為最高,其下迎塔樓懸蔡元培所書匾額,系1932年可興、靜權法師所建的上客堂,有東西兩座石級與方丈樓相通。方丈樓懸有「說法堂」匾額,面寬七間,二層。底樓先後各三間連通,前部為客廳,布置莊重典雅。正中懸邵宇、王子武合繪的智者大師像,其上為釋永通書「弘闡天台宗」匾額,畫像兩側有聯:「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千年古剎永承衣缽。」「行在止觀,總持百界千如;宗依法華,判釋五時八教。」方丈樓之前為齋堂,額題「聚賢堂」,為眾僧用膳之所,與對面寮房,東廂客堂,西廂返照樓圍成大院。香積廚原有大鐵鍋,高1.5米,徑倍之,相傳此鍋能漏沙不漏米,用以煮飯絕無雜質。故稱漏沙鍋,今已毀。
東二軸線自前而後為香積廚(大寮)、客堂、大徹堂(禪堂)、修竹軒、吉祥樓。大徹堂前有古菩提樹兩棵,為珍貴的樹種,修竹軒後修竹叢生,環境清幽。
西一軸線以法華經幢最高,其次為妙法堂,為講經說法弘揚天台宗之處,中懸「台宗講席」匾,系蔣介石所書。上層為藏經閣,庋藏佛教大藏經多部,東廂為三賢殿,中塑豐干、寒山、拾得三聖賢像,近年重建的靜觀堂,坐落於妙法堂西側。止觀堂在妙法堂前,為九開間二層建築,堂前芭蕉凝翠,丹桂飄香,為修習天台止觀的處所。它的東側廊與祖師堂毗連,堂內供天台宗鼻祖智者大師像及國清寺列祖牌位。以紀念他們的功績。止觀堂前為三聖殿,內供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的丈六金身,體現了天台宗諸祖「教演天台,行歸凈土」的宗教思想,是修念佛法門的場所。其東廂為塔碑堂,西廂是延壽堂,南面安養堂為退居僧眾頤養修凈之所,登上安養堂二樓面南長廊,可憑欄遠眺魚樂國園景,中有放生池,面積453平方米,池畔「魚樂國」碑為明董其昌所書,與記載寺史的乾隆御碑及記載1973年整修時的新碑,鼎足而三。池西有小丘,上有軒,名清心亭。亭中有印光大師撰《放生池碑記》及「古柏蒼松全露面目,清池皓月徹見禪心」楹聯。
西二軸線有伽藍殿、羅漢堂、玉佛閣、地藏殿。羅漢堂內祀奉500尊木雕金身羅漢,或坐或立,神態逼真,與人等大,國內罕有。玉佛閣樓上供奉台灣法濟寺住持慧岳所贈緬甸坐姿玉佛,高l.3米,重320公斤。樓下為文物陳列室;題額「五峰古藏」,收藏了天台山歷代佛教文物,供人瞻仰。
寺多碑刻,三聖殿東側蓮船室有王羲之的「獨筆鵝」碑,寺後摩崖有唐柳公權的「大中國清之寺」,宋曹勛的「曹源」,黃庭堅的「寒山詩」,米芾的「秀岩」和朱熹的「枕石」等。此外尚有印光、弘一、興慈及阮元等人的匾額和楹聯。
國清寺與日本國佛教有源遠流長的法緣情誼,唐貞元二十年(804),日本傳教大師最澄,看了鑒真東渡時帶去的天台宗典籍後入唐求法,至天台山,從道邃、行滿受學天台教義,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尊國清寺為其祖庭。千餘年來,日本天台宗信徒來寺參拜、巡禮祖跡者絡繹不絕。朝鮮佛教與國清寺關係亦很密切。陳末隋初有高句麗波若入山向智者求法;7世紀有新羅僧悟空在國清寺前興建新羅院;五代時高麗僧義通從螺溪義寂受業,成為天台宗第十六祖。近年來韓國還派出「天台宗韓中佛教文化交流訪華團」來國清寺參禮和訪問。
真覺寺在國清寺後金雞嶺上,寺內有智者大師肉身塔。寺為三院兩進結構,中間安放著智者大師藏舍利之塔,用青石雕成,連座高約7米,正面龕內供奉智者大師坐像,大殿左右及後壁間,嵌有天台宗歷代祖師畫像。院內藏有唐元和六年(811)翰林學士梁肅撰文、書法家徐放所書的《修禪道場碑》一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台山上的高明講寺、華頂講寺及中方廣、下方廣寺都是天台宗名剎,並於80年代以來得到重建和修復,面貌煥然一新。中外朝拜和文化交流活動絡繹不絕。
三、台宗道場玉泉古剎
湖北省當陽縣城西15公里,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古剎——玉泉寺,是與國清齊名的天台宗道場。
隋開皇十二年(592),智者自天台飛錫經金陵、廬山至荊州玉泉山。晉王楊廣因曾皈依智者,故為其在普凈庵舊址大興土木,始定名為玉泉寺,並親書「智者道場」匾額。開皇十三年於寺講《妙法蓮華經》經題,次年講《摩訶止觀》,當時天下僧眾雲集,有跋山涉水不遠千里而來者,經智者大師一番苦心經營,名聲大振。
唐貞觀中,又經僧法瑱極力增建。北宋真宗皇后明肅崇奉佛法,於天禧末(1021)又大加擴建,寺院規模達到「為樓者九,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星環雲繞,被譽為荊楚叢林之冠」。並賜良田800畝,改額為景德禪寺,還在此蓋了行宮。當時玉泉寺佔地左5里,右5里,前後10里,常住僧眾達千餘人,佛事甚盛。
建國初,尚有廳堂建築56處,寮舍396間,建築面積佔地120多畝。現在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東堂、西堂、般舟堂及藏經樓等。
玉泉寺的山門,是一座風格獨具、氣派渾厚的三圓門,上書「三楚名山」。進山門,跨越清溪橋,穿過天王殿,便到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正中懸有「智者道場」大匾,建築為重檐歇山式,高2l米,面闊7間,通長40米。進深5間,通長28米,整座建築以72根楠木大立柱支承,規模宏大,天花藻井,彩畫斑斕,是湖北省現存的最大最古木結構建築物。1982年春至1984年秋經過徹底維修,莊重古樸的大殿,又展現了明代風貌。
大殿前並列著兩口方形的荷花池,內種嬌艷的並蒂蓮,相傳原產於普陀山,是隋代一位叫白意的長老帶回種植的,一直繁衍至今。
寺內多文物古迹,有隋代大鐵鑊,重1.5噸,通高89厘米,口沿直徑157厘米,上刻有銘文:「大業十一年歲次乙亥十月十八日當陽縣治下李慧達建造鑊一口用鐵3000斤永充玉泉道場供養」等語。此外尚有元代鐵鐘、鐵釜、明、清兩代的鼎、爐和石碑刻。大殿右側有石刻觀音碑,相傳為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繪。
在玉泉寺山門口,矗立著一座高17.9米,被譽為「古建明珠」的鎏金鐵塔,又名如來舍利塔,為北宋嘉佑六年(1061)所鑄,塔為13層,平面八角形,用鐵106600斤,各層有斗拱飛檐,四壁鑄有佛像,明代袁中郎曾嘆為「叢林忽涌中流地,鐵塔曾擎半壁天。」唐代張九齡的寫實詩句:「萬木柔可結,千花敷欲燃;松間鳴好鳥,竹下流清泉;石壁開精舍,金光照法筵。」道出了玉泉寺的真境。
寺院今由明玉大和尚住持。
四、江南大佛數新昌
新昌大佛寺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開放寺院和旅遊勝地,其主要原因是其大雄寶殿中塑有江南最大的石雕彌勒像。由於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圓寂於寺,故與天台宗諦有深緣。
大佛寺位於新昌縣西南1.5公里的南明山。大佛寺之名始於民國十四年(1925),來原於大佛石像。歷代曾用名有石城寺、瑞像寺、寶相寺等。原由三寺院組成,因佔地面積寬廣,舊有「騎馬關山門」之說。
大殿依山建造,正面外觀五層,內有依崖雕成的彌勒大佛一座。石佛於南朝齊永明四年(486)開雕,梁天監十五年(506)竣工。因主持雕刻者歷護、俶、佑三僧,世稱三生石佛,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佛像凈高13.7米,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在藝術上獨具丰采。石像盤膝而坐,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展示了佛陀沉靜、智慧、堅毅、超脫的內心世界。佛像經實地丈量:頭高為4.87米,竟超過全高的l/3。目長與掌闊幾乎相等,比例嚴重失調。但人立像前仔細觀看,只覺得處處勻稱妥帖,視差問題解決得恰到好處。不管你站在哪個角度瞻仰,均與佛陀隱含微笑的目光相接,足顯古代雕塑藝術的精湛功力。據說佛像原為立像,元人用條石、磚塊砌成雙膝,改為現在的趺坐像。今之大雄寶殿已擇址重建,坐大佛的大佛殿近年來多次重修,下面三層以鋼筋混凝土取代木材,恢復了清以前的七楹五層形制。殿宇檐下共有四塊匾額,自下而上分別為「大雄寶殿」、「三生聖跡」、「彌勒洞天」、「逍遙樓」。
寺西千佛院,又名千佛岩,為天然溶洞。內塑「海島觀音」,殿內岩壁鑿有1040餘尊佛像,雕刻年代與大佛同期,均早於洛陽龍門石窟,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是探索僧佑及南朝齊梁間雕塑藝術的重要史料。
山門前有碧波蕩漾的放生池,中有長堤相隔,分為里外兩池。堤上綠樹橫斜,虯枝臨水,綠蔭中有「越中勝境」亭可供休憩,漫步堤上,意趣盎然。
尤值一提的是「智者大師紀念塔」。隋開皇十七年(597)智者大師應晉王楊廣詔召進京,路經新昌石城寺,圓寂於大佛前,後人建衣缽塔以紀念。原塔在通往隱岳洞的棧道下,尚留有「智者大師法塔」字樣的摩崖石刻。民國二十一年(1932)移建於今址,現代凈宗大德印光大師為作碑記,後復毀於「文革」。現塔為1983年依舊樣重建,塔前立存石牌軒。
寺周尚有狻猊石、隱岳洞、濯纓亭、仙髻岩、解開岩、翠浪亭、獅子亭、石棋坪等名勝。
今方丈悟道法師,是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又是普陀山普濟寺和天台山國清寺的首座法師,是戒行精嚴的當代天台宗大德。
五、日僧圓仁與赤山法華院
山東省榮成市石島鎮的赤山法華院,由新羅(今朝鮮)人張皋建於唐代永貞元和年間(805—820),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赤山法華院有30多名僧人,每天來寺聽經信眾達200多人,是文登、榮成一帶最大的寺院之一,是天台宗在華北的重要寺院。
在唐武宗李炎廢佛時,法華院遭拆毀後,即蕩然無存。因歷史上的法華院是中朝日三國人民友好往來的見證,改革開放後的今天,榮成人民為繼承前人開創的國際友好事業,落實黨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進對外開放,1988年成立了重建赤山法華院工作委員會,在其遺址上重建寺院。新建的法華院全系仿唐建築,佔地5000餘平方米。整個建築群的布局與日僧圓仁(794—864)所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所描述的基本一致。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巍峨莊嚴,古樸典雅。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大雄寶殿」匾額金光閃閃,高懸於殿上。余有天王殿、彌勒殿、東西配殿、僧寮、碑林等錯落有致。大殿內新塑的釋迦牟尼佛與諸大菩薩像與絢麗多彩的壁畫相輝映,使人感到庄麗、肅穆、清凈自在。碑林中陳列著日本、韓國等僧人、學者書寫的20多塊石碑。寺院聳立於三面環山,一面傍海的層林蔥鬱、海霧繚繞的天然勝景之中。庭院內外溪水潺潺,百花爭艷,是清靜幽雅的修學場所,也是旅遊觀光的勝地。
日本遣唐僧圓仁法師當年來華求法,就在這裡駐錫,達二年九個月。圓仁是日本天台宗山門派的創始人,俗姓壬生,下野園(今櫪木)人。幼喪父,禮大慈寺廣智和尚為師。15歲登比睿山師事高僧最澄,學習天台教義,21歲受具足戒,24歲從最澄大師受圓頓大戒。旋於比睿山北谷結茅苦行,六年後開始於法隆寺、天王寺等處講經說法。公元838年以請益僧身分隨日本遣唐使團來中國求法。先於揚州開元寺從宗睿上人學梵語,並就全雅阿闍黎受金剛界諸尊儀規等大法,嗣因在歸國途中遇風飄至山東文登縣,遂掛錫於赤山法華院,在院中宣講《法華經》。當他聽到天台山志遠法師在五台山講經的消息後,便萌起去五台山的念頭,在當地官員和僧眾的幫助下,到達五台山,後又進入唐京長安,實現了多年的求法夙願。但唐武宗李炎繼位後,下令毀佛,勒令僧尼還俗,拆毀佛寺,外國僧人要「遽歸本國」,圓仁被迫於845年離開長安回赤山。此時赤山法華院已被拆毀,圓仁在押衙張泳資助下,住在寺庄。公元847年,圓仁在當地人幫助下,從乳山口乘船回到日本,就這樣圓仁法師前後在赤山法華院生活了二年零九個月。
大中元年(847)圓仁返回日本後,深得天皇信任,於比睿山設灌頂台建立總持院,弘傳密教和天台教義,並在「常行三昧堂」提倡凈土念佛法門。854年膺延曆寺第三代座主,使日本天台宗得到很大的發展。他撰著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內,記有他在赤山法華院客居的情況,這部書是價值極高的日本國寶,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在京都東大寺發現。此書曾被譯成英、德、法、中等國文字,與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義大利的《馬可·波羅遊記》並稱為世界三大旅行記。圓仁在日本建立的「赤山禪院」至今香火旺盛,信眾數萬,是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見證。
赤山法華院的重建,將對天台宗在北方的中興與流傳發生深遠的影響,他與南方祖庭——天台山國清寺南北呼應,招來了日本、美國、韓國和港台的僧人和學者。為適應這一形勢的需要,據報道:法華院將著手組織天台宗教義的研究,培養法華專宗人才,為中興和弘傳中國佛教的第一個宗派——天台宗作出貢獻!
六、寧波二大台宗名剎
浙江寧波市與天台宗有著深厚的關係,早在宋天禧年間中興天台教觀的知禮(960—1028)大師就在寧波講學,寫成了著名的《觀經疏鈔》,近代諦閑、寶靜等天台宗大師,亦在寧波為天台宗的中興作出很大貢獻。
(1)寧波古剎延慶寺
延慶寺位於寧波市海曙區之南隅(原在日湖之中心,現日湖已填平成為馬路),為天台宗在寧波的著名道場,與諦閑法師弘揚天台宗的觀宗寺齊名於世。
寺建於周廣順二年(952),稱為保恩院,重興天台教觀的知禮大師曾在此講學,並著成《觀經疏鈔》,成為天台宗的重要經典著作。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寺改名為延慶院,當時稱為天下講宗五山之第二。南宋紹興十四年(1142)改稱為延慶講寺。以後屢興屢廢,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住持法會請來《龍藏》一部,建閣庋藏。1934年太虛大師命弟子芝峰、亦幻復興知禮大師道場,請靜安和尚依法住持。後因抗戰軍興,太虛大師去川,延慶寺恢復為難。1940年寧波市士紳延請天台高僧興慈法師兼任延慶寺住持,惟上人長期弘法於上海對延慶寺顧及不多。抗日勝利後,太虛大師曾在延慶寺講授《菩薩學趣》,提出做人學菩薩——人間佛教的系統主張,並計劃將延慶寺闢為不做佛事專志研究的專修道場,惜大師未几上生,此計劃也未能實現。
延慶寺構築宏偉,佛像莊嚴。寺舍50年代起即為寧波市某局使用,近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延慶寺的房產權已由寧波市佛教協會收回,這座歷史悠久的天台宗道場在重興之中。
(2)寧波名剎觀宗寺
觀宗寺為舊時寧波五大名剎之一(五大名剎為天童、育王、七塔、觀宗、延慶),建於宋元豐中(1078—1085),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比丘介然在延慶寺東北隅隙地架房60餘楹,中有寶閣環之,謂十六觀堂,於堂聚眾修習「十六觀」法。因此,甬人又稱之為「延慶寺觀堂」,開始時觀堂確屬延慶寺的附屬房屋結構。
清代乾嘉間,「觀堂」殿宇重修,在原蓮香巷門口建造了山門、放生池和大雄寶殿,於是「觀堂」就脫離「延慶」而獨立門庭。
清末,殿宇荒蕪,禪室也傾頹不堪。民國元年(1912)天台宗高僧諦閑法師接任觀宗寺住持,承四明大師遺意,以三觀為宗,說法為用,改寺名為「觀宗講寺」,以培養天台宗人才,弘揚天台教規。自此,觀宗之名盛于海內外。
諦閑法師為重振天台教觀,在寺內辦起了「觀宗弘法社」,招僧教學,著名的仁山、常惺、寶靜、靜權、根慧、華智、悟開、妙真、倓虛、澹雲等等近現代高僧,均出其門下。諦閑寂後,寶靜繼主天台講席於觀宗,靜權亦任過觀宗弘法社的主講。寶靜西歸後,由根慧法師主持寺務,改「弘法社」為「觀宗學舍」繼續培養學僧。50年代中期,根老逝世,僧人星散。未幾,寺舍亦為有關單位所佔用。
最近,寧波市政府已作出修復觀宗講寺的決定,現觀宗講寺修復管理委員會已組成,具體拆遷、修建工程正在積極進行之中。
七、青島湛山寺與倓虛大師
青島湛山寺是山東省青島市區僅有的一所寺院,南臨黃海,東對浮山,西面太平山,北靠湛山,佔地面積23畝,稱「湛山清梵」,被列於青島十景之首。
湛山寺自1931年開始籌建至1944年竣工,為天台宗嫡傳第四十四代倓虛法師所建。由於寺規嚴整、行持一如,雖為新建大寺,但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可謂天台宗重要叢林。
因整座寺院布局及殿宇在建造前經充分籌劃,並考察了國內各大寺院後而決定,故布局整齊合理。山門莊嚴氣派,兩旁置巨大石獅。門內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藏經樓及各棟寮房錯落有致。湛山寺建築既用現代材料,又是古典形式,整座寺院堅固細緻、古樸淳厚。後殿至大殿前,就其自然陡坡,砌成七層花塢,植七重行樹,建以欄杆,成為《彌陀經》所說的極樂世界妙景,大壯觀瞻之容,為該寺一大特色。藏經樓,原安奉佛教大藏經七部,另有其他流通本多種,可謂集佛教經籍之大成,是一座資料極為豐富的佛教圖書館。
寺前有一大池,於1934年5月砌石整修,並種蓮花,立為放生池。
寺後東側小山上聳立八角七級磚塔一座,名藥師塔。是1937年所造。此塔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周叔迦居士兄弟,為祝賀生母80壽辰而建。
寺成後,倓虛法師立《湛山寺共住規約》32條,規定寺院宗旨為「教闡天台,行修凈土」。為造就弘法人才,附設佛教學校,並制定《青島湛山寺佛教學校暫行規則》。
寺院於1935年講堂修建成後,即設立佛學專科補習班,選20名資質優秀的出家人,授以各部經典,後來人愈來愈多,就把專科補習班改為湛山寺佛教學校,分專、正、預三科,另設一個研究科。當時全寺住八九十位僧人,加居士、服務人員等共一百二三十人。整座寺院為學校性質,凡是到該寺去的都抱求學之志,在寺院住的也都是學生,沒有一個閑人。凡是專門趕經懺的人一聽說湛山寺的規矩,也就不去了,去了也沒法住,因為寺里所住的都是學生,不想學習的就住不下去。
湛山寺經費由各位居士發心捐助,只是每年四月初八佛誕日作一次法會,寺院也應酬佛事,以維持全寺生活。不過這裡的佛事和別處不同:第一,無論何人要念經的,必須到寺里來,師父們不出寺到齋家去念誦、送殯;第二、不討價錢,不索□資,末了由施主隨意供養,多少全歸常住,師父們的單錢由常住照例發給;第三、因為湛山寺是學校性質,上午有三堂課,下午有二堂課,無論給誰念經,不能耽誤學校課程,寺院規定上午念二次,下午也念二次,每次約40分鐘,時間是在下課後,這樣對學校課程,於常住應酬兩不耽誤,全寺僧人都不敢放逸,深恐有玷湛山名譽。
倓虛大師原籍河北寧河縣,1917年43歲時跟沫水縣高明寺印魁老和尚出家,又依諦閑老法師圓受具足戒,繼入觀宗寺佛學研究社專攻天台一宗,深得諦閑老法師器重,曾親書嫡傳天台宗第四十四世法統授之。1920年回北方後,即從事修寺、辦學、弘法等項工作,直至最後未曾稍息。自1921年起,共創建十方弘法大叢林9處,弘法支院17處,佛學院13處,普通中學2所,小學1所,印經處2所。談經200餘會,著述10餘種。在其門下學人達千餘人。培養已能在各地擔任弘法事業者30餘人,傳法為四十五代天台宗傳人者14人。計30年來所有徒弟、徒孫、戒弟子、皈依弟子、學生及各地直接信眾、法眷屬等不下十幾萬人,故稱譽為近代僧教育家。對天台宗在北方和香港的弘傳,作出了巨大貢獻,他還為社會救濟事業做了不少工作。1963年,這位德高望重的法師圓寂香港。
近年來湛山寺又經重修,殿宇輝煌。1989年秋舉行佛像開光和方丈明哲大和尚升座典禮,天台宗名剎湛山寺正邁上新的歷程。
八、遼寧名剎楞嚴寺
楞嚴寺坐落於遼寧營口市新華區民主街,是天台宗大德倓虛法師於東北倡建的叢林之一。寺於1922年開建,至1931年建成,雖歷史不長,但在國內外影響甚大。創建和住持過該寺的倓虛、禪定、樂果、定西等幾位耆德均為人所熟知;當代香港大德覺光法師,少時亦在該寺剃度。他現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等多種職務,是海內外頗有影響的佛教人物。
楞嚴寺建築佔地面積達4萬餘平方米,坐北面南,其中軸線為三進殿堂,每院進深30餘米,東西院牆相距60餘米,主院佔地達1萬平方米。全寺殿宇樓閣皆建立在高約1.5米的花崗石台基上。三楹門殿為雙重大屋檐歇山建築,正面重檐下懸有趙朴初居士近年所書的「楞嚴禪寺」鎏金大字匾額。
鐘鼓二樓從台基地至頂高為13米,底層於正方體內牆之外,四周為12棵朱紅明柱,構成四面迴廊。頂層12棵明柱,構成四面明牖,檐下用斗拱承托,上下檐牙曲翹啄空,十分壯觀。鐘樓內懸兩噸重鐵鐘,為建寺初所鑄。
門殿內東西佛台上,為兩尊金剛掛腳坐像,高6米余,舉杵怒視,威勢凜然。步出山門殿而北為第一進院落,正面為天王殿五楹,殿內高約5米的四大天王分坐兩側。中為香樟鎏金彌勒菩薩,背面護法韋馱持杵而立。天王殿為大木架硬山建築,殿頂屋脊之上,塑有二龍戲珠,昂首曲身翹尾,透於空際。
過天王殿,即為二進院落,主體建築大雄寶殿五楹,面闊20米,進深8米。屋頂大脊中央,築有寶塔,高3米余,塔基垮於脊上。殿內高大的佛台上供有釋迦牟尼、藥師、彌陀三如來的香樟木鎏金佛像,釋迦佛左右為阿難、迦葉二尊者的立像。殿東西兩側供十八羅漢,如今殿內幢幡寶蓋煥然一新。大殿兩側東為伽藍殿,西為達摩殿。大殿前一對2.6米高的墨玉雄獅分峙左右,院中心立有寶鼎一座。
第三進院之主體為藏經樓,1975年為地震所毀,現改建為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樓前有東西配殿,東殿中供奉香港菩提學會所贈的緬甸玉佛。
主院以東,原為跨院,曾建有大寮、十方堂、退居寮、塔院等設施,現已拆除,成為園林區。
西跨院主體建築為念佛堂,1989年春節翻修一新,內供西方三聖像,現為僧眾誦經、拜懺、講學之處。殿前為新建之僧寮、香積廚和齋堂。
寺院於1987年春正式對外開放後,每年四月八日浴佛節,數萬人入寺焚香頂禮,盛況空前。1989年農曆九月十九日該寺舉行開光盛典,四眾雲集,關內外高僧大德前來祝賀與隨喜功德,省市首長親臨慶賀。
楞嚴寺落成後的首任方丈為曾任寧波觀宗寺住持的禪定法師,他先後於1931、1934、1943年主持舉辦3次傳戒法會,盛時形成千人大戒。建寺不久即主佛學院,倓虛法師親任院長,傳授天台教觀受化甚眾。1940年禪定法師退居後,一度由智眼任住持。1945年後,由樂果法師任住持。因楞嚴寺歷任住持均為大法師,注重講經說法,故對天台宗的傳播與佛法的弘化,作用甚大,影響深遠。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覺光法師為楞嚴寺的修復和開放,作了很大貢獻。他曾於1984年和1988年兩度回家鄉故剎參省,他希望楞嚴寺能把培養下一代僧才的重任擔當起來,以續佛慧命。四眾佛子為答謝法師對道場的扶持,誓願秉承依法建幢的優良傳統,將楞嚴寺修葺得莊嚴完美,讓楞嚴寺慧燈永明。楞嚴寺的修復、開放,當對佛教文化的發展和天台宗的傳續起更大作用。
九、黑龍江名剎極樂寺
極樂寺坐落於哈爾濱大直街東端南崗,與長春般若寺、瀋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並稱為東北佛教四大叢林。寺院由倓虛大師創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整個寺院佔地57500平方米。
極樂寺的整體設計、形式布局及建築結構,均保留著傳統古建築的特點,寺院坐北朝南,臨街,寺門上方,鐫「極樂寺」3個1米見方的大字,蒼勁渾厚,傳為南通張謇所書。
進入山門,即見天王殿和左右峙立的鐘、鼓二樓。南北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四重殿宇:
天王殿供奉著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銅像,高2.27米,殿兩側挺立著四位威武高大的天王塑像。
大雄寶殿供奉的主尊釋迦牟尼世尊銅像,高3.34米。左右侍立著迦葉、阿難二位尊者立像。影壁後面北供奉著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寶像,珠結寶蓋,綉金幔帳,清凈莊嚴,妙相生輝。
第三重殿是供奉西方三聖像的「三聖殿」。中奉阿彌陀如來,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侍左右,為高2.84米的銅像。
最後一進殿宇為「藏經樓」,是雙層結構的建築,內奉歷文化革命浩劫而保存下來的五部大藏經——影印版《磧砂藏》、《龍藏》、《頻伽藏》、《大正藏》及《續藏》。
中軸線左右的兩廂配殿,各為7間,分別為客堂、齋堂、念佛堂以及僧寮。
與寺院主體相接的建築,尚有東西兩個跨院。與此隔道相望的,還有塔院一處,院內有七層寶塔一座,塔內自上而下逐層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各高1.80米)和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四大菩薩(各高1.60米),所有像皆為銅鑄。
當年,極樂寺的籌建,曾得到哈爾濱軍政等頭面人物的竭誠支持、贊助,詳見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四章《哈爾濱極樂寺創修經過》。寺修成後,即請倓虛法師擔任住持,直到民國十八年(1929)六年任滿,傳完戒後才卸任。倓虛法師於任間還為修長春般若寺、營口楞嚴寺,奉天(瀋陽)辦學,以及北京彌勒院辦學等,常不斷往來於各寺之間。極樂寺此次傳戒,請諦閑大師為得戒本師和尚,倓虛法師任依止阿闍黎。時當授比丘戒之日,相連百餘壇,大師由下午4時升座,至次日上午9時(諦老《年譜》記為「上午l0時」)始畢,前後歷17小時,諸執事皆輪班休息,兩闍黎亦屢退座,而大師以72歲高齡,趺坐壇上不起於座,亦不飲食便利,可見諦老修行功夫之深,一時傳為美談。
80年代以來,極樂寺作為全國重點寺廟修復開放,飛檐斗拱的外貌和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的內飾,加上四周遍植青松花草,儼然佛國凈土境界,吸引了眾多的香客和遊人,來此禮佛觀光者與日俱增,日本天台宗、凈土宗的朋友,也曾多次組團來訪。
極樂寺——北方的天台宗名剎,必將成為弘揚天台教觀基地,成為佛教徒參學朝拜的勝地。
普陀山紫竹禪林記
紫竹禪林於潮音洞上栴檀嶺下,舊名聽潮庵。建國初,尚有僧開瑜、智生居庵焚修,1960年本山遷僧餘姚,遂成民居,繼遭文化大革命,聖像毀、大殿拆、精藍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申,普陀名山方得重新修復、開放,紫竹禪林重回佛門。1980年先建不肯去觀音院三楹於潮音洞上,至1989年大寺庵修復告竣,住持妙善老和尚發心重建本庵,倡議既出,海內外信徒群起護持,慷慨解囊,合力襄助,遂有1990年卧佛殿、大悲樓、念佛堂之建;1991年圓通殿及西廂樓之成,1993年天王殿與東廂房之就,更於1997年造藥師樓、香積廚、齋堂、一一莊嚴供具皆悉完備,一座金碧輝煌的瓊樓紺宇,躍然拔地拂天於水光雲影之間,善男信女前來拜禱,四方遊客爭相觀光,來院者既嘆觀音菩薩悲願宏深之不可思議,又贊國家政策英明,斯庵之成多得住持妙公之力,而前後監院華證、凈慧兩師之功亦不可沒,特記之以告來者。
優婆塞林克智記於佛元二五四二年仲春 吉日
普陀山善財洞記
梵音洞西北山巔,有洞,名曰善財。洞高4米,寬4.5米,縱深5.5米,頂覆巨石,平整如蓋,上有石柱兩座,形似龍角,石洞整體,狀如龍頭。洞內精雕西方三聖像於石壁,像前突起一石,長3.5米,高1米,寬1.5米,形似龍舌,亦是天然供桌。
善財洞之名,源於《華嚴經》善財南詢之載,善度城鞞瑟胝羅居士,示善財童子云: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道,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凈,華果林樹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善財童子漸次遊行至於彼山,見其西面岩谷中,泉流縈映,林樹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說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普陀山亦依此說而成聖地。歷傳此洞乃善財童子應化之地,頗有靈異。清代山陰陳慶詩云:
南詢童子顯神通,暫寄深山石屋中。
海角天涯遊歷遍,歸來還在洛迦東。
明清以還,多有僧人於此結茅,今洞側庵院為1988年妙善大和尚發起重建,大殿、僧寮、山門等初具規模,朝禮了大寺的善信來此進香,當另有一番法喜。特作此篇以記其勝。
丁丑夏林克智敬記於普陀山
推薦閱讀:
※《周易》最洒脫的一卦,做人要「隨」
※精妙細緻 秀麗洒脫:黃庭堅行楷《梨花詩》
※懂得安慰自己、過洒脫的人生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不計得失,人活的才洒脫.....
TAG:洒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