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做印法之重鎮吳昌碩篆刻技法解析
做印法之重鎮
吳昌碩篆刻技法解析
趙 明
明清流派印中「做印」集大成者當推吳昌碩。吳昌碩篆刻承上啟下,是現代篆刻寫意印風鼻祖。
吳昌碩和以往的印人們根本不同點就在於他確立了篆刻的「唯美」觀念,這和同樣傑出的篆刻大師黃牧甫的「求真」創作觀念是截然不同大相徑庭的。黃牧甫的篆刻創作追求的是貼近秦璽漢印的原型,力主完整潔凈,不尚殘破斑駁,以「準確地」再現印章歷史真實面貌為終極目的;吳昌碩則站在「唯美」立場,以「藝術地」再現印章歷史真實面貌為終極目的,著力於表現經歷千百年自然磨礪後印章蒼莽古厚的鈐拓感,藉此來表現他所追求的金石氣,將篆刻藝術納入到現代藝術當中進行審視和評判,一切符合他的「唯美」立場的「種種不可以」都可以拿來我用。縱觀他成熟時期的篆刻作品,以至達到無一印不做,無一印不殘的地步。當藝術風格和創作技法完美地融為一體,做印法就是他創作的全部內容了。技就是道,道也是技。天人合一既是目標,也是手段。這正如他在《刻印》詩中說的那樣「詩文書畫有真意,貴能深造求其通。」棄其純而求其通,通權達變,趨時通變,則無可無不可。藝術創作觀念的變化,帶來了篆刻技法的革命,揭開了現代篆刻藝術發展新的篇章。探尋這個審美實踐過程就是我們要知其所以然的通道。
咱們還是用中國傳統的品評方式「聽其言,觀其行」來討論吳先生的篆刻作品。現代的或外國的「只對作品不論人」的評論有點玄乎。再說,我還沒學會。
譚建丞在《回憶吳昌碩先生二三事》有這樣的描述,「為自家刻的(印)好,給別人家刻的一方也不好。……我為自家刻得好,給別人刻的我都不滿意。這是因為,我自家的印章,刻好後放了一段時間覺得不滿意,就可以磨掉重刻。像「倉碩」、「俊卿之印」等印章,我寫過好多印稿,動了好幾個月的腦筋,這就叫著印章的章法;章法不好,就得重刻。刻了好多次呢,這樣刻出來的印章當然是要滿意些了。」
我們來聽聽吳先生的教誨。「給別人家刻的一方也不好」,這當然是自謙之詞,反過來是為「為自家刻的(印)好」作鋪墊的。為什麼「為自家刻的(印)好」呢?是因為需要「動了好幾個月的腦筋」、「寫過好多印稿」。「寫過好多印稿」是為得到好的章法。「章法不好,就得重刻」,態度很堅決。「刻了好多次」不是說吳昌碩自己很笨,是因為不滿意。好作品是需要時間的。
由此可見,章法是吳昌碩篆刻的基礎,也是做印法的基礎。吳昌碩的篆刻做印法基本是用減法。刪繁就簡,需要剔除的地方很多。在章法全盤考慮時,就必須留足做印的空間。退一步講,做印技法也不是萬能的,因為達不到預期的審美效果,刻好多次也是正常的。沒有達到預期審美效果的還可以繼續做,做「過」了的,只能磨掉重刻了。而這樣的狀況不僅發生在風格形成初期,甚至在風格鼎盛時期和後期仍會時常出現。這也許就是人們說的九朽一罷吧!「為自家刻的(印)好」不僅發生在吳昌碩身上,齊白石也有相同情況。不過,前者是自己言明的,後者是我們通過作品分析出來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相同的。寫意印風需要激情冷卻過後的清醒,「無意於佳乃佳」往往很難兌現。
現在讀圖。上文提到的「倉碩」(附圖一)、「俊卿之印」(附圖二)為普通青田兩面印,創作於1877年光緒三年,時年吳昌碩34歲。因為使用頻繁,不排除他老人家在有生之年閑來無事繼續修飾。因為這件藝術作品流傳至今,精神面目和當初已有很大差別。可參見《上海博物館·中國歷代璽印館》收藏的此印,見附圖三、附圖四。它為什麼會被吳昌碩自認為好的印章,就在於它確立了吳氏朱文印和白文印的兩種審美風範。它是吳昌碩藝術審美體系在篆刻創作上的實物驗證。種種的書法繪畫審美經驗都能從中得到共同體驗。後來的藝術成就就是對這個審美原點的生髮和擴大。
白文古璽印式「倉碩」(附圖一)的章法用「工」形分割兩字。這個「工」形實際是從側「日」形章法殘缺而來。將「碩」字左邊「石」的「廠」提升作為殘缺左邊框的替補,這就是吳昌碩式的巧思了。為了突出這個「廠」的借邊作用,「石」字「廠」和下邊的「口」部明顯的拉開了一段距離。以「口」和「頁」來對等右邊的「倉」字。左邊框的借代和右邊框的無邊是一種「有」和「無」的對應關係。「碩」字線形明顯粗於「倉」字,致使印面產生從左上角向右下角光的投射效果。「碩」字右邊「頁」的下腳S形波折雖從金文中來,這時已成為吳氏符號,有了飛舞輕揚之勢了。雖為古璽印式,但「倉」字並未採用大篆形態,唯美的雜揉取向,透露出他關於篆刻字法的一些信息。
再和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此印比較,「碩」字左邊「廠」的上橫線已明顯的失去了筆意;「倉」字筆畫增粗了不少;右邊線已從圓鈍變成毛刺;「工」形界格突然明朗開闊了許多,等等。對於後面的這幾點有悖常理的現象,怎麼解釋?印石磨損,白文印越用越細,那有越用越粗的道理。或許,被現代人對照初拓修挖過也未嘗可知。例如:作於此兩面印後20年,也就是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的「鞏伯」(附圖五),時年吳昌碩54歲。此印花掃描自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吳昌碩印譜》P75頁。近一百年以後,此印被北京榮寶齋收藏。在1990年出版的《榮寶齋藏三家印選》P10頁中,此印花(附圖六)已悄然改變了容顏。角和邊框線受到的傷害最大。上面左右兩個角已全部磨圓掉了。初拓時特有的刀法鋒銳感已蕩然無存。左下角的缺失極為殘烈,致使初拓由上而下,由細到粗的自然線形變化過程折斷得莫明其妙血氣散失。吳昌碩不止一次說「看一方印章是不是成功,要注意看印章的邊是不是與印文合拍。」(譚建丞《回憶吳昌碩先生二三事》)這當然不能讓一百多年前的吳昌碩負責,「身後是非誰管得」。在此,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做印法是個精細活,不能籠統歸結為粗頭亂服,敲敲打打,磨磨擦擦。差之毫厘,真的會謬以千里。
朱文漢印印式「俊卿之印」(附圖二)的篆法底子是漢繆篆,邊框的線形修飾殘破則完全是從封泥中來。還是從前後印花對比來看,容易明白吳昌碩做印的道理。在附圖二和《上海博物館》的此印(附圖四)比較中不難看出,原本「卿」字下邊框起支撐作用的墊底線條已經沒有了。現在,它是真的殘廢了。白文印可以在同一個平面上修補,朱文印則無法做到,除非薄薄的磨去一層再刻。(那敢啊,現在吳昌碩篆刻作品可是禁止出關的文物啊!)做印法表面上看是做殘,實際上是從缺中求得意象上的完整,是要求比完整還要完整的想像空間。殘缺中需有完整的大氣象。從這個審判的角度看篆刻原型,並不是每一方實用印章都是篆刻取法的對象。或者說,不是每一方實用印章都有審美的價值。
吳昌碩在為其弟子徐新周《耦花盦印存》序中說,「夫刻印本不難,而難於字體之純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圓之互異。」「字體之純一」不是在他之前的「大小篆不能混雜」的死規定,而是「純一」活要求。藝術的創新往往就在於對陳規陋習的破壞之中。在「純一」的總目標下,篆法(也可視為小章法)都能達到「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圓之互異」的擇篆要求,那麼,由篆法而章法就成為順水之勢,水到而渠成。這時,篆法的「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圓之互異」已然成為觀照章法是否成功的標準了。
例如「點」的妙用。「園丁課蘭」(附圖七)的「丁」字。金文中有直接用圓點作為文字的,但拿來引用到篆刻並且成功的,當從吳昌碩始。先看這個「點」(丁字)的位置。右下是其位,但約略上提,再往右偏一點,這就到位了。它打破了印面平衡靜止的狀態,形成動勢。這是這個「點」和其它三字線條筆畫「相當」的位置。再看這個點的形狀。圓點,沒錯。如墨點紙,稍有暈染形成不規則邊緣。這個點現在是書法的了,是篆刻的了,是屬於這方印的了。它不再是金文拓片中邊緣光滑的那個沒有筆墨個性的點了。「點」的位置和聚集作用被吳昌碩廣泛運用在他的篆刻創作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朱文印「子成」(附圖八)為吳昌碩75歲時作。估計吳昌碩沒有學過平面構成原理,但他肯定明白,如果畫面有二個點便會形成兩點之間的視覺張力,人的視線就會在兩點之間來迴流動,形成一種新的視覺關係,而使點與背景的關係退居第二位。當兩個點有大小、方圓、高低區別時,視覺就會產生點的流動,潛藏著明顯的運動趨勢,具備了時間的因素。如果說「成」字中間的「點」從短橫變化而來還有幾分道理,「子」字上部的「點」則近乎是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即使九十年後我們再讀,也不得不感佩此印的視覺衝擊力。如果這個「點」延長為豎點,金文大篆中一般用為「主」,吳昌碩也一樣會拿來我用,別出心裁的。如「半哭半笑樓主」(附圖九)「主」字的短豎形態。吳昌碩的「點」的運用和陳國斌的「碑穿」「永(詠)懷之(出)十」(附圖十)不同。吳昌碩是文字的,進一步說是文字本身的。陳國斌的「碑穿」不是文字的,是外來的,附加的或者是強加的。追隨者不問青紅皂白,凡印必穿,朱白皆然,留下笑柄。
就吳昌碩總的篆法選擇來看,單純以大篆文字形態入印的數量還不是很多。現在見到他古璽印式最早的作品是「壽伯」(附圖十一),唐醉石考證作於30歲以前。寬邊細文,典型的古璽朱文印式。線形的修飾已比較老到,只是文字集中在中間,寬邊遊離在外,和文字沒有什麼關係。這也是初學者難免會出現的狀況。約作於37歲的「兩罍軒」(附圖十二)基本上是原生態圖案化的文字形態。這種形式僅見於此。如果在為數不多的二三十方古璽印式中選取代表作品的話。朱文印式推選「能嬰兒」(附圖十三),白文印式肯定是「二耳之聽」(附圖十四)。「能嬰兒」左邊線上段和左上角的敲擊殘缺具有明顯的章法意義。「嬰」字左邊「目」的左粗右細就是證據。從篆法形態上的選擇,到線形粗細的變化,到邊線和文字的構成關係,尤其是殘缺時的預案設置,這應該是我們做印法所必須關注的精妙所在。「二耳之聽」邊款署名「吳俊」,應作於40歲左右。這時的篆法選擇已初具吳氏風範,和書法線形線質結合的更為緊密。在以橫線為主的線條排列中,「之」字上部的三條左右斜線便有一石擊起千層浪的視覺效果。「耳」字線形上粗下細,「聽」字二條短豎線變細,舉重若輕,輕盈飄然。對比中尤其搶眼。印麵線條空白處的略加刮磳,增加了作品渾厚華滋,高古雄渾的氣概。這和他風格成熟期的做印法有所不同。風格成熟期的作品基本採用線條之間的殘泐,併線以求得塊面效果,線條空白處基本不作人為修飾。令人費解的是,在吳昌碩風格形成以後,再也沒有見到古璽印式的創作了。如果沿著「二耳之聽」的風格作慣性跟進,我們可能會讀到他更多的古璽印式精采之作。
做印法不僅僅是刀法的外延拓展,它應該還有其自身獨立的價值和審美。他對錢松切中帶削的刀法和吳讓之沖中有披的刀法深有研究。對這兩家刀法融會貫通,揉合揚棄,加之對工具的改進,創用圓桿、重刀、厚刃、鈍角的刀具,這樣的刀具全恃腕力澀行硬入,使刻出的線條渾厚朴茂,一如斑駁碑刻或吉金爛銅,極富金石趣味。楊峴題《缶廬印存》詩中就有「吳君刓印如刓泥,鈍刀硬入隨意治」、「亂頭粗服且任我,聊勝十指懸巨椎」這樣的詩句。對不同的印面樣式,其刀法的沖、切、披削等等運用也各有側重。
關於擬封泥印式,他說:「方勁處而兼圓轉,古封泥時或見之。西泠一派實祖於此,此茲擬其意,若能起丁、蔣而討論之,必曰吾道不孤。」(「葛書徵」邊款)關於擬漢印印式,他說:「漢印之最精者神雋味永,渾穆之趣有不可思議者,非工力深邃,未易摹擬也。」(「吳俊之印」邊款)關於玉印形質,他說:「秦詔、權量,用筆險勁,奇氣橫溢,漢人之切玉印胎息於斯。昌石。」(「聾缶」邊款)這些印論告訴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審美對象,選擇相應的技法手段。技法最終是為審美服務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技法,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審美。這正如他在《刻印》詩中所表露的「若者切玉若者銅?任爾異說談齊東。……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上誰所宗?」的創新精神。
在此變化豐富的用刀基礎上,他還加進了不拘一格的做印法的修飾手段,即在刀刻之後反覆修飾,營虛造舊,瀰漫空濛,追求亂頭粗服式的寫意線條和寫意空間,竭力渲染印面「唯美」的寫意氣氛。在「唯美」的旗幟下,他可以不擇手段,精心修飾,一切視最終的印面效果而定。他不僅用刀刃修飾,也用刀桿、刀背甚至砂石、釘頭、鞋底敲擊、刮擦,刻後輕磨再刻,等等手段,不一而足,以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審美效果,使他的刀法技法含量更趨複雜豐厚和不可名狀。「做印」在吳昌碩篆刻技法中佔有相當的比重,而且比較難以掌握。韓天衡在《豆廬印話》中說:「缶老奏刀風快,而印初成,於印面修飾之用功非常人所能知。一印初成,往往置於案間累月,少暇則『做』,然其妙在千雕萬琢,復歸於朴。『做』而令人一無做的感覺,此境地唯缶老有得通。」「既雕既琢,復歸於朴」,這是吳昌碩的高明處,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難處。印面效果的妙手偶得,實則是精心理性安排的結果。
吳昌碩刀法的成熟和變化,其根本還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筆墨趣味和意境構成。他調動藝術辯證法的虛實、疏密、輕重、粗細、方圓、剛柔、離合、曲直、欹正等等的對應關係,慘淡經營,刻意打造的吳氏印風,和他的書畫藝術風格相統一,互為表裡,達到了雄強古拙,貌古神虛的極高境界。劉江在《略論吳昌碩印中的筆與墨》中評價:「(吳昌碩)成功與偉大之處,就在於將印面的線條(包括字與印邊)擅於用刀來表現,在刀中體現出筆力之雄健;表現出用筆中的墨色變化,使筆、墨、刀三者緊密地融匯在一起,表現出作者的個性特點和精神風貌。」他所說的刀法,當然應該包括刀法和「非刀法」的做印法了。
繼續從他「為自家刻的(印)好」入手,好的範例具有典型性。因為從容,所以豐厚,對後人的啟發幫助也更為重大。先看朱文印式。「缶廬」(附圖十五)作於36歲。是他取法封泥的早期作品。這是他後來提出「刀拙而鋒銳,貌古而神虛。學封泥者宜守此二語」(「聾缶」邊款)審美主張的實踐基礎。「刀拙而鋒銳」是技法要求,「貌古而神虛」是審美效果。怎樣讓有泥感的線條具有美感,點石成金的手段就是「刀拙而鋒銳」,試金石就是「貌古而神虛」。即如此印,這二點都已然達到,但我們仍然感到若有所失。「刀拙而鋒銳」我們通過線條已經看到,「貌古而神虛」的氣息在殘缺處我們也感受到,但是,此印的文字線條的書寫性卻被嚴重的忽視掉了。實際上,「學封泥者宜守此二語」的文字背後應該還有完整的書法意味在。這應該是個三足鼎立的框架。當然,「缶廬」印只是吳昌碩的早期作品,但從它的不完善可以認識到,篆刻創作形式可以借鑒任何姊妹藝術,但其中的根本,就是不能離開篆法(字法)完整的書法意味的表現。「飼龜軒」(附圖十六)的刀法動作更多的是對金屬線形的一種追摹,而不是他後來風格成熟期的書法線形的再現。「染於倉(蒼)」(附圖十七)作於39歲。這時,我們已經可以透過線條的書寫意味,領略到「刀拙而鋒銳,貌古而神虛」意象境界。刀拙也罷,鋒銳也好,只有立足於線條,立足於線條的書寫意味,才有可能達到「貌古而神虛」。因為,殘缺的敲打是很容易做到的。為什麼在這兒敲打而不在那兒敲打也是可以學習的,但怎樣的殘缺才是美的,才是個性美的,才是篆刻美的,而不是剪紙的刻字的或者繪畫的,倒是需要我們在學習中時常應該思考的問題。「無須吳」(附圖十八)作於70歲。七十歲已到了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的階段。這時的由篆法而章法仍然有開闔自如的格局,但刀法已洗盡鉛華,沒有過多的修飾,只是將書法的線條隨意地表現出來。它有邊框的殘缺,但不再是線條的破碎。它有左右疏密的對比,「吳」字空疏,左邊框線粗直,「無須」字茂密,右邊框線缺如。「吳」字下邊左腳線長,右腳線短。長的左腳線和「須」字S形下腳線成為二個向中心的支點。文字的架構已然是舉重若輕,隨手皆成妙境。這其實就是一種境界!「重遊泮水」(附圖十九)是吳昌碩進入民國的作品,時年76歲。獨具個人風格的篆書形態已完全取代了篆法的整合。使刀如筆,刀法表現基本已和線條形態融為一體。它不再是沖刀、切刀的刻意表現,有的只是對線條形態的技法臣服。對「游泮水」重複偏旁的變化駕馭能力已經爐火純青。「重」字重心上提,露出下空,也是吳昌碩慣用的虛實對比之法。左下「水」的橫置不僅有章法的妙用,更多的是對往昔逝水流年的感情寄託。筆畫少的右邊仍以寬邊相待,相對的左邊線就是敲擊的位置了。「重」字下面邊線的缺如是需要點藝術膽魄的。由於「重」字下面「土」提升的幅度很大,基本是上大下小的懸空狀態,加之頂部左側和「游」字右側的搭接,所以並不顯得根基不穩。如果這個「土」位置下移和左邊「水」相齊,這個缺如的底線可能就需要留些殘缺線段作為支撐了。
可能出於對書畫作品壓角的需要,吳昌碩的自家用印是白文印式多於朱文印式,白文大印多於朱文大印。數量上如此,藝術質量上也基本如此。「蒼石」(附圖廿)作於36歲左右。此印的做印之法非常高明。中豎線將兩字一分為二,但不妨礙兩字的隔線呼應。「石」字左下的敲擊線端似書寫的漲筆,以此來和「蒼」字中部的右邊殘泐呼應。但唯恐分量不夠,又增加一條斜向左邊框線和「石」字的左下線腳相連。一波三折,精采紛呈。這一拗救手法被後來來楚生運用到自己的篆刻創作中,也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如來楚生「鄭重讀書」(附圖廿一)的左邊線的橫空插入,純粹是打破章法對稱的需要。其手法如出一轍,效果卻異常突出。吳昌碩53歲時作的「破荷」(附圖廿二)值得刀法研究者關注。這一階段的創作,刀法探索極多,形態各異,但皆能刀筆相融,見刀見筆,是極富礦藏。晚年作品,刀隨線走,雖老筆紛披,但刀已退居二線,不復有血氣方剛之氣象了。「破荷」線條瘦勁,唯其瘦方能勁。它和單純擬切玉刀法略有不同,在爽利中帶有些生澀的味道。在線條的起訖處又恰到好處地表露出一點書寫的意味。如「荷」字「亻」的起筆,「破」字右上「口」下左撇的尖鋒出筆。「破」字篆法調整是為了章法變化,印面中間微微的刮擦敲擊,既增加了兩字的聯繫,又豐富了刀法變化。因為,這不是刀刻出來,而是做出來的。「吳俊卿」(附圖廿三)是吳昌碩頗自負,準備請故去的吳讓之一同欣賞的作品。它的心得處實際上是對吳讓之披削刀法的化用。它不僅具有線條的模糊性毛澀感,更強調了線條的粗細提按變化。而這一切又是以舒緩平和的節奏表現出來的。擬切玉印法的「吳俊卿」(附圖廿四)在保持玉印線質的情況下,又揉進了書寫的意味。將線條的粗細潤澤作為印面調節的手段,自然錯落,顧盼有情,爽利明快,富有節奏。「缶無咎」(附圖廿五)的刀法仍從切玉印法中來,但將做印法的新奇放在了「無」字上橫線的整個缺失。如果沒有上邊線的坡台缺口,你可能會忽略掉「無」字上橫線的存在。這個「上邊線的坡台缺口」就是我們創作中必須十分留意的地方。「缶翁」(附圖廿六)是他74歲時的作品。人印俱老,內在的技法功力在線條的刀法運動中已很輕鬆展現,印面星星點點零碎的敲擊只是一種習慣性裝飾。四邊平均用力敲擊的修整尤為漫不經心。這時,常用的做印手法己退居其次。舉重若輕所呈現的線條力量已經足夠渲染吳氏印風了。81歲作「無須老人」(附圖廿七),刀法退其次,章法也退其次,篆法就是自家篆書。上邊線用刀刃垂直敲擊的鋸齒形狀,雖然是拗救之舉,實則也是無奈之舉。正如他自己所說,「則雖四、五文字,宛然若斷碑墜簡,陳列幾席,古趣盎如,不亦難乎!」窮而後工在前,人印俱老在後,比較符合自然規律。
刀法說白了就是用刀的方法。離不開我們對工具性的認識。刻刀是工具,鋼錐也是工具,銼刀也是工具,文人篆刻興起之時也只是鐵刀而已。工具性能的改造既是為了刻的方便,也為「做」以及「做的效果」提供了技法可能。在刀法拓展上,吳昌碩有自己的許多創見,發前人所未發。他能以釘刻印,傾刻而就。如果不告訴你「安吳朱硯濤收藏金石書畫章」(附圖廿八)是大鐵釘所刻,你能相信么?
吳昌碩篆刻博採眾長的開放性格,打破了流派印森嚴的門戶束縛,給近代印壇帶來了勃勃生機,形成了廣泛的吳派陣容,後起者如陳師曾、樓村、齊白石、趙古泥、錢瘦鐵、趙雲壑、來楚生等等大家,無不是受其恩澤承其師法,運以已意,蠶蛻龍變,獨張門戶的。吳氏印風對東鄰日本的近現代印壇影響也極為深廣。
推薦閱讀:
※《百戲齋藏京劇劇目印選》(高清原拓)
※請問印章篆刻中,這樣的變形合理嗎?青字下面的月是卧著的~我在網上查沒有這樣的篆文.
※這個印章上的字何解?
※看徐三庚的印面,說一說學篆刻學習的入手順序
※篆刻邊款月份別稱,邊款中常見的農曆十二個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