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之急

由於成分複雜、物質基礎研究不清楚、臨床存在普遍不合理用藥等因素,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

/

事件時有發生,給中藥注射劑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甚至被逐步淡化到輔助治療領域。在此背景下,用現代手段研究清楚,合理用藥、降低不良反應,降低臨床風險,自主開展上市後安全性再評價工作,是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的當務之急。

不良反應頻發呼喚再評價

日前發布的

2013

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2013

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路共收到中藥注射劑報告

12.1

萬例次,其中嚴重報告占

5.6%。與

2012

年相比,中藥注射劑報告數量增長

17.0%,高於總體報告增長率;嚴重報告數量增長

22.3%,與總體嚴重報告增長率基本持平。

從臨床表現來看,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常累及多器官、多組織、多系統。主要表現為:過敏反應,如突發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皮疹、皮膚瘙癢等;發熱,以中度及高熱為主;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黃疸等;血液系統損害,如出血、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等。

心血管系統損害,如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損傷、血壓驟升或驟降;頭痛、頭暈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腰背劇痛、肌肉震顫及關節腫脹疼痛等運動系統反應;還有急性腎衰竭、急性肺水腫、靜脈炎等。

不良反應

/

事件的頻頻發生,令中藥注射劑的發展遭遇了巨大的挑戰,甚至逐漸由急重症治療不可或缺的產品被逐步淡化到輔助治療領域。而究其根源,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其物質成分複雜、物質基礎研究不清楚、臨床存在普遍不合理用藥等關係密切。

眾所周知,中藥注射劑藥味數越多,研究難度越大,工藝越複雜,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也越多。此外,中藥注射劑普遍基礎研究薄弱,有效成分往往不明確,質量標準可控性較差,這給中藥注射劑研究與質量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與此同時,中藥注射劑說明書表述不規範、描述過於簡單或含糊不清的情況非常普遍,如用法用量太泛、配伍禁忌不明等。而這,也是造成臨床不合理用藥、不良反應

/

事件時有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相關研究機構對

71

份中藥注射劑說明書進行調查統計分析,根據

CFDA

發布的《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管理規定》及《中藥、天然藥物處方葯說明書格式》對於中藥製劑藥品說明書的要求,23

項規定項目中,重點參考項目最低標註率為

0。

其中,不良反應、緊急、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人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葯動學、藥物過量等項目平均標註率低於

37%。

除此以外,中藥注射劑還存在諸多不規範之處,如藥材品種來源混亂、原藥材加工炮製不規範、藥味成分複雜、製劑工藝不規範(比如加入穩定劑、助溶劑等添加劑)、質量標準不完善、使用操作不當及個體差異等。如上所言,諸多負面因素的共同影響導致了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

/

事件的高發。

然而,中藥注射劑是中醫學科技發展的成果,也是中醫文化的組成部分,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療效確切,因此在基層醫療市場很受歡迎。並且,由於具備療效確切、起效快等特點,主要應用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病毒感染等重症患者,臨床使用較廣泛。在此背景下,中藥注射劑開展安全性再評價研究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

安全性再評價須找准焦點

其實,近年來我國針對中藥注射劑,已經制定和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技術要求,給行業帶來了一次次革命。並且,目前國內許多中藥注射劑大企業、大品種都已經陸續主動開展相關安全性再評價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定階段性成果,給行業帶來了很多積極的影響。

具體而言,依目前整個行業的情況來看,中藥注射劑開展和啟動安全性再評價研究工作的主體依然是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種,其中獨家品種或銷售上億的大品種依然是安全性再評價研究的主要推動力。其所採用的模式是由大企業自主開展、利用行業學術組織、邀請大院士大專家參與頂層設計模式,實現大品種培育與發展目標。這類模式的優點是靶點明確,利於企業宣傳和品種的做大做強。

相較之下,小企業、小品種,尤其是多家生產的品種,往往進展緩慢或無進展。這是由於,小企業研究實力不強,能力不夠,因而多數對此持觀望態度。對此,筆者以為,一方面,中藥注射劑標準不統一,各企業工藝標準相差甚遠,同一品種有

8

個主要生產企業、7

個生產工藝的現象亦曾出現過,企業間的利益博弈不可謂不激烈。

在統一標準中難免有企業受到「傷害」,甚至有企業被迫退出;另一方面,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投入較大,且面臨不少困難。因此,基於共贏齊發展的目標,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可以利用一些安全性評價研究平台謀求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共同發展。而目前,這一方法也確實為越來越多的同品種企業所採用。

與此同時,中藥注射劑在開展安全性再評價研究的過程中,對於以下幾個焦點問題,應當謹慎處理好:在臨床不良反應監測中,具體實施監測主體是誰;倫理審核及知情同意書的簽訂操作上,是否需要先告知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後再進行監測;不良反應發生後,血樣採集樣本如何快速監測;冷鏈運輸問題如何解決等等。

而根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的數據來看,部分中藥注射劑涉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報告數量比例較大,提示基層使用此類藥品可能存在較高風險。因此,應注意提高醫生的用藥水平和患者對藥物不良反應的認知,控制基層風險點。

專家們亦一致認為,加強基層醫生合理用藥培訓,發布中藥注射劑使用規範,避免出現不合理用藥造成不良反應,在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中非常重要。

除此以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中藥注射劑是中成藥不良反應的主體,但是,這些報告中只涉及例數,並沒有給出發生率。因此,監管部門在通報的同時,也應該找到分母,計算髮生率。唯有如此,才能與其他類型的藥品進行橫向與縱向比較,讓社會正確認識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

/

事件現狀。另外,加強培訓,對不良反應和不良事件認識清楚,正確判斷,也是其中的工作重點。

查看信源地址

編輯: xiaojun


推薦閱讀:

李白評價
漢初三傑韓信被殺,儒家是如何評價韓信之死的?-今日頭條
一份績效文件 ‖ 包含績效考核:原則、指標、評價、面談…
俄羅斯學者怎樣評價「十月革命」
借前人評點,設計再評價

TAG:安全 | 安全性 | 中藥 | 注射劑 | 注射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