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調]:你一定想不到的美國社會階級的真相

毒舌指數:

實用指數:

趣味指數:☆

豆瓣評分:7.8

標籤:社會、文化、品味

讀這本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調決定了人們所屬的社會階層,而這些品味格調只能從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根據人們的生活方式取向,作者給美國社會分為九個等級。

本書中,作者通過獨特的視角、敏銳的觀察、鞭辟入裡的分析、機智幽默的文筆,將美國社會中的社會等級現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對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細緻入微的對比,引人發笑又富於啟發性。

主要內容

1 社會等級是個敏感話題

儘管絕大多數美國人感到,他們的確生活在一個極其複雜的社會等級制度當中,他們甚至懷疑,正是對社會地位的種種顧慮,左右了置身其中的人們的言談舉止。然而迄今,社會等級這個話題依然顯得曖昧可疑,並且經常是過於敏感的。時至今日,哪怕只是稍稍提及社會等級這個話題,也能大大地激怒別人。

尤其在美國,等級這個觀念相當令人尷尬,有的社會學家甚至把社會等級稱作「在美國遭禁的思想。」通常,哪怕這個話題剛被觸及,人們就開始變得煩躁不安。實際上,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人們恰恰暴露了對社會等級的敏感:越是感到煩惱和憤怒,越說明等級存在的真實和嚴酷。

請不要低估這個國家那些惡劣的乃至罪惡的行為背後,純粹的等級妒忌所產生的力量,以及對官方宣稱的階級平等神話的幻滅引起的惡果。誰若將自己誘人的轎車停在一個大都市的街道上,返回時卻發現車窗被砸得粉碎,收音機天線被攔腰折斷,誰就會理解我說的話的含意。

那麼,美國社會裡一共存在多少社會階層?根據人們的生活方式取向,可以給美國社會分為九個等級。

2 美國社會等級解剖

(1)「看不見的頂層」(像洛克菲勒家族,川普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福特家族、文德比爾特家族等)。他們的錢來源於遺產繼承,所以無論一個人擁有的財富多麼龐大,但若是靠自己的勞動掙來的,就不能位列這一等級,儘管他們的巨額收入和揮金如土的消費可以使他們模仿這一等級的身份。這一階層的人曾經喜歡炫耀和揮霍,後來他們在媒體與大眾的嫉恨、慈善機構募捐者的追逐下隱入山林、銷聲匿跡了。

(2)上層。這是一個富有又看得見的階級,可能是大銀行的主管,還喜歡參與國會某委員會的事務。儘管這個階級的財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得自繼承,但他們自己也從工作中掙得相當多的財富。家中「訪客」川流不息是上層萬無一失的身份標記,因為這意味著大量空閑的卧室,以及一應俱全的飲料,食品,遊戲,派對等等,可以讓客人們隨心所欲地休閑娛樂。

(3)中上層。一個有錢、有趣味、喜歡遊戲人生的階級。所有比這個階層低的階級,都渴望成為中上層階級,其等級標誌是階級性生活的純潔,另外他們在住宅里留有不少空房間,以備大批「夜客」湧入時,能模仿上層階級好客的派頭。這個階級是「角色保守」的一群人:男人決不家務,而女人的就業範圍則不外乎新聞,戲劇或房地產。對於中上層階級而言,一切都是遊戲(實為「生活的遊戲」)。

(4)中產階級。一個最謹小慎微、了無生氣的階層。他們是企業的螺絲釘、「可替換的零件」,他們最懼怕「他人的批評」,是全社會中最勢利的一群人。中產階級總是為自己的品味、以及這些品味究竟對自己有沒有好處憂心忡忡,因此總是將自己與想像中的金錢、權力和品味的擁有者聯繫起來,他們迫切要讓自己從屬於什麼的慾望,還習慣性地拿自己開玩笑打趣。

(5)上層貧民。一個被稱為「藍領貴族」的階級。他們靠手藝吃飯,認為自己和律師、醫生們一樣也算「專業人士」。它們的錢夾總是鼓鼓囊囊的,外邊還會勒一根皮筋。六十和七十年代的經濟蕭條使部分中產階級陷入貧困,並逐漸演變為上層貧民階層。他們同中產階級相比,區別在於更加缺少自由和自尊。這個從前的下中產階級,如今的上層貧民,他們獨有的焦慮是害怕喪失或降低等級地位。

(6)中層貧民。一個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階層,可能是電話接線員、公共汽車司機。中下層貧民特有的焦慮是擔心丟掉工作,他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痛苦,通常是因為老闆對他們的監督和管理太嚴酷,總被別人當成任性的孩子一樣對待。由於經常受到老闆的斥責,他們對生活心存怨恨,而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也許就是串親戚。

(7)下層貧民。一個沒有明天的階級,幾乎是毫無技能的體力勞動者,比如碼頭工人,過一天算一天是他們的常態。也正是這一階層,承擔了美國社會中最低下的工作。下層貧民的特徵是:明顯地對就業感到不穩定。這個階層包括非法外來人,如墨西哥的水果採摘工,以及其他一些移民工人。他們的特徵是疏遠和孤獨,內心的苦痛是感覺到自己可能永遠掙不來足夠的錢或者自由。

(8)赤貧階層。一個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的等級。懶隋、失望和怨恨壓倒了他們的自尊,這是人們看得見的最貧窮的一族。這個「看得見」的底層出沒在充斥著廉價酒吧、乞丐、酒徒的街道上,是隨身攜帶購物袋生活的人,是在公共場所長篇大論地向聽眾訴苦的人,是那些從紙袋裹著的酒瓶子里喝酒的人,是那些出於渴求別人的認可而當街「表演」的人們。

(9)看不見的底層。一個在慈善機構和管教所里渡過一生的階級。像看不見的頂層一樣,我們看不見這群悲慘可憐的人。當過失和苦惱到了讓人絕望的地步,人們就淪為「看不見的底層」,要麼整日守在福利機構的房間內,要麼想方設法讓人弄進一處公共設施,至於那是慈善機構還是管教機關,對他們來說並不那麼要緊。

3 行走社會如何「以貌取人」

為什麼敏銳的人能在一瞥之間判斷一個人地位的高低?他捕捉哪些特徵?

各個階層中都不難發現容貌姣美之人,但相貌漂亮通常是上層等級的標誌。如果上層人士與階層較低的人結婚,他們通常只會選擇美人。大體上說,長得漂亮的人往上走,與社會地位更高的人結婚,而容貌丑的人一般與低於自己階層的人結婚。

微笑作為等級標誌,意味著「不要笑得過頭」。貧民階層的女士比中層和上層階級的女士要笑得更頻繁,嘴也咧得更大。一方面,她們喜愛展示自己漂亮的牙齒(當然是假的),另一方面,她們沉浸在那種急於告訴別人「我今天很快樂」的文化里,大多數時候會忍不住流露出帶有防範性的樂觀主義。

在美國,有等級地位的人也很少會是粗短的小個子。而且由於62%的美國人體重超重,所以,以示區別的一個不費力的辦法就是身材苗條。身材苗條是上面四個階層的一致目標,赤貧階層和「看不見的底層」通常不會有什麼贅肉四處炫耀,多數超重的人屬於三個貧民階層。

愛麗森·盧莉在《服飾的語言》(1981)中認為,「大體上,一個人穿的衣服層越多,他或她的社會地位就越高。」在顏色上,藏青色屬於中上階層,而紫色則屬於貧民階層,除此之外,顏色越柔和或黯淡越有檔次。

4 關於精神生活上的區別

鑒於美國是個如此年輕的國家,根本沒有一個世襲的等級和封爵制度,也不存在王室加封榮譽的傳統,甚至連一條眾人皆知的可以往上爬的社會階梯也沒有。因而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人更加依賴自己的大學體系,指望這個機構培養人們的勢利觀念,建立社會等級機制。

只不過,無論你進的是一所好學院還是壞學院,是一所好的還是壞的預科學校或高中,你讀的幾乎就是一塊階級招牌。不管是不是讀完了都無所謂,因為上等階層讀書的興趣很快就會過去的。

貧民階層會翻閱的書籍多數僅限於《每周世界新聞》、《明星周刊》之類的期刊,這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窺視慾望,因為此類書籍給貧民階層的人們提供了一種權力的假象,使他感覺到,正是他在掌握著那些大人物,或者他起碼可以決定誰會成功誰會失敗。

由於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心理環境,各個階層不僅閱讀不同的東西,而且,作為這種閱讀的後果,在很大程度上相信不同的東西。

兩個高高在上的階層,其實並沒有多少觀點和看法可言。少數他們喜歡說的觀點之一就是:首都一定不能被「侵犯」,另一個是:西裝革履絕不能被忽略。除這兩條之外,他們就沒什麼成型的信念了。他們甚至像中上層階級那樣,不相信文化。或者假如他們相信文化,也只喜歡有其他貨色伴隨的文化。

5 一張口,我就能了解你

語言是判斷一個陌生人的社會地位的最有效的工具。《美國的炫耀》的作者約翰·布魯克斯曾說過:「一個人的言談永遠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會地位的告示牌。」

語法在中產階級和下層之間划出一條界線,發音和辭彙的選擇將上層階級與中產階級分隔開。例如,用來表現(或顯示)自己的「文化經驗」的詞語,比如crepes(法式薄烤餅),中產階級常常讀成「craypes」,還有上層階級常說的「司機」(driver),在中產階級那裡成了show-fur。

上層和中層有一套特別的辭彙來描繪乏味的或令人不快的社交場合。他們會說「tilesome」(令人疲倦的)或「tedious」(冗長的),而比他們階層低的人會說「boring」(沒意思)。當他們說「upset」(沮喪)、「distn3ssed」(鬱悶)甚至「cross」(煩惱)時,下層人會說「angry」(生氣的),「mad」(氣死人)或甚至「ssre」(鬧心)。

除上述內容以外,不同階層間的語言差別還有很多,只須稍稍注意一下各個階層使用的日常習語有什麼區別,哪怕是最感情用事的人也會信服,這個國家不但有一個嚴格的社會等級體系,而且,那些語言學意義上的等級界限幾乎是不可跨越的。

格調

作者:[美] 保羅·福塞爾

推薦閱讀:

你會玩嗎?
對一個行為的道德評判應該主要依據行為人的動機還是行為造成的結果?
如何看待拐賣婦女這種社會現象?
2017年最美孝心少年都有誰及個人事迹都哪些?

TAG:社會 | 美國 | 社會階級 | 美國社會 | 真相 | 格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