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弟子規講解(第三集)(3)

弟子規講解(第三集)(3)時間:2009-12-22 01:59 來源:網路 作者:楊淑芬 點擊:546次 『長無言,退恭立』。如果長輩沒有跟我們講話,我們就退後一點,禮讓長者先過去。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禮節,也有很多人感慨,我們現在都不講人情。在大都會裡頭,我們都說水泥森林,跟以前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社會,淳樸的這種景況已經完全沒有了。記得小的時候,經常在外面遊玩,很多戶人家,他們即使家裡都沒有人,也不用鎖門,也不用關門,因為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左鄰右舍也會互相的關心,幾乎鄰人沒有一個不認識的。所以在這種守望相助之下,社會治安非常的良好。我們在路上,如果遠遠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過來,我們都會打招呼,她也會叫我們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還是怎樣?最少都會打個招呼,偶爾還會寒喧幾句。

我們想想,現代幾乎是完全沒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誰?不曉得。對面住了誰?也不清楚。因為我們現在不懂得尊長,也不懂得鄰人相互的照應,所以彼此當然不認識;不認識,感覺就沒有那一份親切。往昔的人,他為什麼會這麼親切?原來他遠遠只要看到有長輩過來,就會打招呼。打招呼當中,我們就會說: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象很親切。即使住在這麼一個區域裡頭,可以說彼此都相互的認識,跟我們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裡也提到,剛剛所指的是說走路,你看到長者應該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講到如果你是騎著馬,這裡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會環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著馬車,坐在馬車上面,遠遠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會下來跟他打招呼;打過招呼以後,又目送著他遠離,所以說『過猶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經走過了,也要目送著他遠去,直到沒有看到為止。差不多有多遠?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點這樣。

我們今人,我們應該怎樣『騎下馬,乘下車』?我們如何來對待我們的長輩?今天馬車已經沒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車,我們就要懂得對於長者、長輩,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要先禮讓他。幫他開門,為他開門,然後看他坐好之後,我們再輕輕的把門給關上,讓老者他坐得很舒服。長輩要下車的時候,做晚輩的一定要先去開門,讓他輕輕的很安全的下來。所以雖然時代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做法可以隨著交通工具的不同,我們也要懂得如何幫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們要幫助他;在禮節上面,我們也要懂得禮讓,禮讓老者乘車或者下車,我們都要特別的禮讓他們。

我們現在禮節可以說也很不錯,譬如說搭乘飛機,我們會到機場送機、迎機。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我們也懂得送父母要送到車站,目送他搭上車子再離開。這些是時代環境的不同,我們也要懂得,如何讓父母在這個接送、迎送當中要特別的注意,尤其年紀大的人行動不方便。如果為人子女的你有駕車,你開車,對於長者,我們要看他完全身體手跟腳都已經伸到車子裡頭坐安穩了,還要再問他坐好了沒有?他答好,才可以把門關上。

曾經看到一個老者,他的腳受傷,末學就問他說:你的腳何以受傷?他就說他搭朋友的車子,腳還沒有伸進到車子裡頭,這個朋友司機,他從前面沒有看到他的腳還在後面,就把門用力關上,結果腳受傷了,三個月才好。這裡也是教導我們在行儀上面,我們應該重視社交禮節。我們經常參加一些聚會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到,譬如說有一些帶小孩子到現場,如果小孩沒有受到約束,他往往會在會場裡頭東跑西跑,非常沒有禮貌,也沒有禮節。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就是從小父母沒有約束他。當有長者有長輩在場的時候,做兒女的應該要懂得進退應對,統統要了解。【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這裡也提到在長輩尊長或者長官主管的前面,我們講話聲量要放低一點,要小聲一點。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聲量很大,講起話來許多人都要為之側目,都會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曉得自己的講話聲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裡,做父母的也要告誡,也要注意到他們講話的聲量。家裡有客人來,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觀摩情形。在有這樣的機會,我們也可以讓我們的子女,跟他講:你可以出來。測試看看他的這種情形,禮貌的情形,還有應對的情形,給他有這樣的機會學習。學習之後,父母如果發覺孩子有哪些過失,或者表現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當下就來跟他指導,應該如何做是最好。但是這種做,不是造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在教育他、在引導他。

『低不聞,卻非宜』。如果講話會緊張,在長輩之前講話很緊張、很小聲,這樣也不對。「低不聞」,聲量小到對方沒有辦法聽到,這樣也不對,也是沒有禮貌。「卻非宜」,「宜」就是適合,「非宜」就是不適宜。所以講話,從小我們就要訓練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來,有尊長在面前,我們也要指導他,他的行儀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進必趨,退必遲』,就好比我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當會議結束,或者有人要進出,當長輩要進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趕在前面,為長輩開門關門;等他進了以後,再把門關起來。如果有離開的時候,散會要離開的時候,一定先禮讓長輩先走,做晚輩的就跟在後面。

可是我們現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說要先打開每一道每一道的門,即使在散會的時候,要有一個人先替長輩開門,或者按電鈕,或者按電梯,在電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時候,我們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長者,為長者開關門,其餘之人就跟在後面。我們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長輩。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長輩,尊重你的長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歡。因為人家看你彬彬有禮,溫文儒雅,肯定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問起對,視勿移』。這裡就談到與人對話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我們的視線,應該怎麼擺。當長輩跟你講話的時候,你不能害羞,頭低低的,應該眼睛目視著長輩,不能眼睛看別的地方,這個都是不禮貌的。如果你不懂得這樣的話,往往會吃了很大的虧。尤其是你有職業,你有經商的經驗,我們都曉得,與人對談的時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這個人為人正直。眼神不對、飄浮,也可以看得出來你內心是輕浮、是不正之人。所以「問起對,視勿移」,這個「對」就是對答,當長輩問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回答,我們的回應,要注意我們的目光不可以隨便的飄移,應該要注視著對方,注視著長者。除了對長輩如此,我們跟一般人交往,在談吐當中,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到「視勿移」這一點,這是一種相當重要的禮儀。

我們都曉得,當我們跟群體在一起的時候,或者工作、或者職業,我們都會與人相處在一起。在團體裡頭,如果有長輩,不一定他是我們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紀比我們還大,如果我們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來對待這樣的長者?此地告訴我們『事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紀像父執輩這樣的人,我們對待他,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的來敬重他。如果也像兄弟姊妹,我們的年齡差不多是在我們的兄長當中,我們也要愛惜他,珍惜這樣的友誼,珍惜這樣的因緣,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緣,或者相聚在一起學習的這種因緣,我們都要珍惜。怎麼相處?『事諸兄,如事兄』,對待這樣年紀的人,就好象家裡的兄長一樣來尊敬他。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貴在能和睦。一個團體不能和睦,這個團體肯定不能興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處,這個家也不能興盛。所以與人和睦共處,非常的重要。當然首先我們的出發點,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紀比我們年長的,我們一定要守住一條,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會把他所學的他會的,他一定會提攜你,教導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認為他沒有什麼,你有傲慢的這種心態,別人也不會幫助你,也不會提攜你。

所以人與人相處,也貴在能謙虛。尤其對長者,長輩他們的經驗豐富,雖然或許他們的學識沒有做晚輩的來得高,但是他們經驗的累積,往往不是做晚輩的他們所能體會了解的。所以在對待年紀如同父執輩這樣的人,我們也要敬愛他,像父親這樣的,不是用孝順,而是用那樣的心來尊敬像父執輩這樣的人。

推薦閱讀:

《弟子規》心得分享之四十二
從孝踐行弟子規   見人微笑先學會
蔡禮旭細講《弟子規》6
兒童讀經緣由及《弟子規》易解【繁體】
《君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名賢集》原文及講解

TAG:弟子規 |